登陆注册
15502600000010

第10章 王有龄的狗屎运(1)

王有龄,字英九,号雪轩,生于1810年,福建侯官(今福州闽侯)人,是大清国的壮愍公。

王有龄为大家所熟知,那也是因为胡雪岩的缘故。胡雪岩那500两白银资助王有龄的故事,怎么看都像是两千年前吕不韦资助秦公子异人(后改名子楚)登上秦王王座故事的翻版。吕不韦拿出千金,顺便搭上自己的宠姬,出手阔绰。胡雪岩彼时不过是一个钱庄小小的伙计,论手笔自然比不过战国时期一掷千金的大商人吕不韦。但是换来王有龄对他的倾心相交、绝对信任,效果却又是相似的。这王有龄也终于做了一次“奇货”。

然而,这大清国版本的“奇货可居”故事却不见于史书。《清史稿》的《王有龄传》见不到一点儿胡雪岩赞助王有龄的影子,事实上,这《王有龄传》压根就没提到胡雪岩这个人。这种情况只有两种解释:或者,王有龄的发迹确实不关胡雪岩啥事;或者,这《清史稿》以春秋笔法将胡雪岩隐去了。后者的可能性要更大些,除了司马迁——那个不仅被汉武帝所摧残,同时也被两千年后的中国的一代代高中生写作文时摧残的悲剧性人物——敢于写这些秘闻,后世的史官基本都是维护正统的老夫子,表面上颤巍巍手无缚鸡之力,但骨子里却如黑旋风李逵挥舞着两把大斧一样凶悍。对于历史,符合上级精神的留下,违背上级意愿的坚决砍掉。

好了,闲话少叙,我们还是看看这王有龄是何许人吧。

考不中秀才,我就去捐个官

首先,王有龄是干部子弟,这是毫无疑问的。王有龄的老爷子叫做王燮——估计是王燮的老子喜欢郑板桥的字画,索性将儿子的名字取得和他一样——嘉庆二十三年中了举人。当时福建省省长颜检觉得王燮不错,就让他做了自己的幕僚。道光六年,王燮跑到云南做县长,官做得还不错,最后做到了甘肃平凉市市长。我们的王有龄同学,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很幸运地没有成为一个整天在街上遛鸟的纨绔子弟,而且耳濡目染,平时接触的都是民生吏治,算是一个比较实际的人,这真是王家的福分,是胡雪岩的福分,是大清国的福分。

王有龄的老子能够中举,并且不是像范进那样复读了N年的复读生,书读得自然不错,有些真本事。据说王燮当时家里很穷,上学的学费是自己的寡母为人家洗衣赚来的,而且他上学只能吃早饭,中午都没饭吃——其实在现在的学校,有很多学生是只能吃午饭而没有早饭吃的,因为他们早上起来的时候食堂都已经关门了。但是,王燮很勤勉,因此书读得不错,当时学校的老师很欣赏他,不仅仅是免了他的学费,中午管饭,竟然还把自己的女儿都嫁给了他。这实在是个很滥俗的故事,不知道是真是假。然而,这样滥俗的故事也只是发生在以前,我现在就从来没发现哪里的高中的班主任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自己班里的那个只吃馒头和咸菜的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每次考试都考第一名的好学生。

老子读书聪明,儿子读书就未必聪明了。这王有龄从小也没流露出像神童方仲永那样的才华,虽说请了家庭教师专门辅导,学问也没有什么长进。在读书上没有什么才华,不仅仅他的家庭老师不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更重要的是,他连举人都中不了。

虽然有人说,不是王有龄中不了举人,是他是不肯学八股罢了。民国的《闽侯县志·列传》中就记载着说王有龄“不屑为科举之学,入赀为浙江盐大使”。这学了没考上和不学没考上,虽说结果一样,但确实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事情。“不屑为科举之学”,仔细想来,要是不考虑那可能存在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竟然有一股浩然傲气充溢在天地间。原来这王有龄自小便与众不同,鹤立鸡群,隐隐然有当年唐伯虎不考科举的傲骨。果然,“牛人的童年都是相似的,平凡的童年各有各的不同”。

中不了举人,便做不了官。这在当时,可是很严重的问题。人不能只靠吃饭活着,还得去做官,特别是对于像王有龄这样的官宦人家。所谓的光宗耀祖,荣归故里,不是说发了大财,把几百万两白银放在祖宗的坟前,自己的祖宗就高兴了。祖宗有啥好高兴的?要知道人间同地府还没有建立自由贸易区,在地府,这些现世的白银又用不了,还不如烧点纸钱划算。真正的光宗耀祖荣归故里,是坐着八人抬的大轿,前面一班衙役敲锣威武开道,最好还有朝廷的诰命,追封自己的老爷子做大官,追封自己的老爷子的老爷子做大官……以前有种说法,人间皇帝给死人的诰赠在地府也是有效的,也就是说,那些被追封的祖宗在阴间,阎王爷也必须给面子,不会再受那些小鬼们的欺侮了。所以,做官,做大官,才是真正的孝道,才是真正的尊敬祖先。

做官在阴间有好处,那在人间的好处自然就不必说了。即使是不做官,考了个秀才,中了举,有了功名,那就和一般的老百姓地位不一样了。任何一个老百姓,如无功名,见了地方官,要叩头下跪,称呼县官为大老爷;要是秀才,便长揖不拜,口称公祖而已。再者,老百姓犯了罪,要枷头颈,打屁股;秀才只可打手心,而且要学官才能打。在一个小镇中,或是乡镇里,一个秀才就是一个绅士,在北方,凡是人家的子弟当了秀才,可以免去几亩地的官税。

王有龄中不了举,当不了官,这些好处便一概没有。而且,老子是官,儿子一无所成,那也真是丢面子的事情。

好在还有一条做官的路子可以走,那就是——捐官。

王有龄同学要是去考试,注定是要做孙山同学的下一名了,于是他的老子就为他捐了个官,这个官有个名目,叫做“盐大使”,是一个管理盐场的差使。但这并不意味着王有龄现在可以立即去上任了。按照大清国的规矩,捐官首先只是捐一个虚衔,意思是你已经取得了担当某一类官员的资格。如果要想得到实职补缺,必须到吏部报到,这叫做“投供”,然后再抽签分发到某省候补。

王有龄的老子王燮后来生了病。可能那甘肃风沙大,环境恶劣,实在不是一个养病的好地方,于是他就辞了市长的职务,带着全家来到了适合养人的杭州,一则养病,二则作为候补,看看是不是可以做个新官。可惜,这一病不起,几年后就呜呼了,客死异乡。古人讲落叶归根,所谓“狐死必首丘”,客死在外面,总还是希望把自己葬回故乡,入自家的祖坟。可王燮不是个贪官,死后根本就没给家里留下多少钱,就是运灵柩回家乡福州的盘缠都没有——要知道杭州离福州还是很远的,于是王有龄只好寄居在异地了。

在杭州,王有龄举目无亲,又加上境况不好,混得实在不是样子,每天只是在一家茶馆里赖着,一壶龙井泡成白开水还不舍得走。这就是没落的官宦子弟的作风,即使是落魄如此,也不肯去找份工作做,就是在那里坐吃山空。这王有龄还不如五六十年后绍兴的一个叫孔乙己的读书人。孔乙己在那咸亨酒店里面,点了一盘茴香豆,考完店里的小伙计“茴”的4种写法后,还敢于去做一份能够填饱肚子的工作——“窃”书。看来孔乙己更有创业的精神,而王有龄除了落魄,就连奋发的精神都没有了。

好在王有龄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贵人——胡雪岩,当然,也可以这么说,胡雪岩也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贵人王有龄。两人相遇的具体情节前面已经讲过了。王有龄就这样带着胡雪岩赠给的500两白银踏上了北上打通关节的道路。

我的运气太好了吧

王有龄北上是沿着漕船北上的。所谓的漕船,是京杭大运河上的船只。大清国的主要粮食产地在南方,京师的粮食消耗都要靠南方供应,因为大清以海禁立国,因此南方的粮食运到北方就全靠那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称之为漕运。

王有龄走了大半年才来到北京通州,前面就是京师了。王有龄倒霉了大半辈子,也是老天开眼,幸运之神终于开始眷顾他了。并且这幸运不是一般的幸运,简直如中彩票中了几千万的大奖,也许是他老子做官做得不错,没有压榨百姓而积下的功德吧。

王有龄在客栈里面偶然遇到了一个叫杨承福的人。此人一开口便是云南口音。前文表过,王有龄的老爷子在云南昆明做过县长,王有龄其实从小是在云南长大,所以听到云南话自然感到亲切。“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那个时候人口号称四万万,也不算少,但当时人口流动不像现在这么频繁,人们的乡土情结很重,出来的人便比较重视同乡之谊。王有龄在这偌大的北京城能够见到老乡,那是多么不容易啊。并且,这个杨承福是一个实在并且非常有用之人,王有龄在这偌大的北京城能够见到一个不是骗子的老乡,更是多么不容易啊。这是王有龄的第一笔幸运。

两人一见如故,称兄道弟。杨承福是一个大官的仆役,他的主人刚调任做江苏学政。所谓的江苏学政就是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有人可能要说了,不就是个教育厅厅长嘛,又没有什么实权。这样想那可就错了。在大清国,学政是同江苏巡抚——也就是江苏省省长平级,并且不受巡抚的节制,学政的奏折可以直接呈给皇帝。大清国的江苏学政,一般由朝廷特派选翰林出身的官员担任,每届三年。三年中,要对全省八府三州进行科举考试,同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清代的学政,由吏部考察列名报皇帝审批后派遣,享受钦差的待遇。知府以下的官员对学政都要执属员礼,对总督、巡抚以下的官吏,学政可以秘密写奏折给皇帝打小报告。这学政不仅掌管教育,还有监察权,这可是实实在在的要人命的权力。看一看我们的祖宗对教育是多么重视吧。

话说这杨承福是这么大的一个大官的跟班,自然就知道官场的很多内幕。王有龄告诉他自己是来打通关节捐官的,但是他不想做“盐大使”,认为地位太低,而是想当一个县长。当杨承福得知王有龄身上只有500两白银时,便告诉他说这点钱不够,还好自己的主人是江苏学政,便劝王有龄去吏部报到时指明要做江苏的官,这样他可以在主人面前美言几句,让王有龄可以在江苏做一个官。

王有龄不好当面直接问杨承福,你的主人是谁啊?这样问可够傻的,连自己未来的靠山的名字都不知道,多尴尬啊!但这不是问题,王有龄就去街上买了一本叫《爵秩全览》的书。这本书可是好东西,里面列出了当朝大官的名字。这真是来北京走关系送礼者的福音啊!

王有龄一查,原来这大官叫做何桂清。何桂清,字根云,云南昆明人。这不看则已,一看又吓一跳。一番往事涌上心头啊。

当年王有龄的父亲在昆明做县长的时候,有一个叫何桂清的少年和王有龄一起读书。这何桂清是衙门门房的儿子,生得眉清目秀,气度安详,并且读书也读得不错,只是家里很贫穷。王有龄的老子联系起当年自己读书没饭吃的情形,顿时感同身受,便让他陪着自己的儿子读书。可惜,这样的日子并不长久,王有龄的母亲在昆明病死了,他万里迢迢送母亲的灵柩回到福建,后来便再也没有见到何桂清。

难道这何桂清就是自己的儿时好友?王有龄现在很想见一下这个何桂清,以验证一下自己的判断。于是便找了杨承福,希望他能够安排让他拜见一下这位大人。

见面一看,果然不出王有龄所料。这就是王有龄的第二笔运气。何桂清虽然做了大官,倒也不忘本,他屏退下人,便和王有龄攀谈起来。王有龄此时也必定感慨万千。当年自己的一个小书童,现在已经贵为二品大员,自己反而要高高仰望,真是世事难料啊!

童年是最不分阶层的年龄,那时可以做好朋友,穿一条裤子,一块儿偷人家的鸡吃,一块儿砸人家的玻璃;年长后步入社会,必然面临着分层,一旦地位悬殊,甚至仅仅是生活的环境不同,不管以前多好的感情都已经不复存在,面对面只有客套话可以说。混得差的见到混得好的,两相比较,自然心里惭愧,即使一个人没有什么架子,但另外一个人也会觉得心里别扭。所以,一生的朋友是很少的。

何桂清答应帮助王有龄尽快找一个官做。和何桂清同年中进士的有一个叫黄宗汉的,在浙江当省长,于是便叫王有龄报到时说去浙江,他将把王有龄举荐给黄宗汉。

为什么黄宗汉会买何桂清的账呢?其中的故事原委说来,又是王有龄的第三笔运气。原来黄省长犯了点错误,皇帝说派何桂清来江苏当教育厅厅长,实际上是让他做钦差大臣,来调查这位黄省长。

我们这位黄省长犯了什么错误呢?他逼死人了!

本来,这段公案很是复杂,也很惨,逼死人的事不是闹着玩的,所以我们本是不想讲的。但是,由于它是串联黄省长、何钦差和王有龄的一条极其重要的线索,所以读者上帝们就耐心看下去吧!

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

公案被逼死的人叫椿寿,满族人,结局很惨。把他逼死的,就是我们的禽兽父母官黄宗汉省长。

黄宗汉,字寿臣,福建晋江人。道光十五年(1853年)乙未正科的翰林,这一科真正是人才济济!当年考中进士的人中,各自钻营加上相互提携,无论朝中要员还是封疆大吏,都有他们的身影。

到王有龄到京买官这年,我们可以作一个列举,看看这科进士们已经发展到何种程度了吧。

地方上的封疆大吏,比如巡抚,就有广东叶名琛、江西张芾和我们浙江的黄宗汉,官至二品的有何桂清、吕贤基、彭蕴章等人。朝中呢,杭州的许乃钊、许乃普兄弟两个都熬成内阁学士了。

其中黄宗汉、何桂清和许乃钊等人与王有龄和胡雪岩都有密切联系,这个我们后面再说。

同类推荐
  • 曹操发迹史

    曹操发迹史

    曹操是高干子弟,早年少不经事,不好好学习,吃喝玩乐,干了不少荒唐事,是个不折不扣的坏小子。后来。坏小子发迹为世所罕有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统一了北中国。对曹操的评价,历来有毁有誉。毛泽东多次褒扬曹操,为曹操“翻案”,认为曹操是“真男子”,还说”我的心与曹操是相通的”。后人对曹操津津乐道,一方面是因为曹操是个有故事的人,另一方面是想偷师曹操的政治手腕和阴阳谋略。畅销书作家陈涛涛将为读者揭秘曹操的发迹之路。
  • 乱世尊丐:朱元璋传

    乱世尊丐:朱元璋传

    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皇帝中比较卓越的人物。其功劳在于统一全国,结束了元末二十多年战乱的局面;在立国之后,能够吸取历史教训,对农民作了一些让步,大力鼓励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允许农民尽力开垦荒地,大大增加了自耕农数量;解放了奴隶,改变了元王朝官僚大量拥有奴隶的落后局面,增加了农业生产劳动力等措施。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有利于社会前进,为明朝前期的繁荣安定局面打了基础,值得肯定的。 本书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生动活泼的文笔,将朱元璋从农民起义的领袖到封建帝王的一生做了全面阐述。作者试图通过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使读者领悟一个历史人物的升降沉浮,并了解有明一代初期的历史。
  • 中国大发明家的故事

    中国大发明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开创盛世:康熙

    开创盛世:康熙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周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创盛世:康熙》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康熙的生平事迹。
  • 鬼谷子全书(第七卷)

    鬼谷子全书(第七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
热门推荐
  • 笑猫日记之复活小可怜

    笑猫日记之复活小可怜

    在这个忧伤的春天,我对小可怜的思念日夜增深,我面容憔悴,虎皮猫日夜失眠。于是,我决定:复活小可怜!
  • 冥王夫人要出逃

    冥王夫人要出逃

    若我死,能让三界之乱平息,那我愿意用我多舛的一生,收不回的情,换一个无果的结局。若我重生,能令三界为之胆寒,那我定逆转那悲恸的结局,用我无处安放的情,换个唯我独尊的一生!
  • 红色传奇

    红色传奇

    一个21世纪的历史研究生回到了1895年的俄国,与乌里扬诺夫谈论革命,与托尔斯泰谈论文学,与威廉二世商谈战争,一切的一切都已改变!他成了人民的自豪与智慧的象征,他成了人民的心脏和良知,他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他建立了一个红色帝国,他就是瓦西里·鲍里索维奇·维特!
  • 我的僵尸大战植物

    我的僵尸大战植物

    孙啸天穿越到了《植物大战僵尸》的世界中,莫名其妙的成为了一只僵尸,看看他是怎么从一只废柴僵尸进化成僵尸王者的吧。
  • 墨然流年

    墨然流年

    在朋友推荐下被拐进剑三,继而又拐了三个姐妹,之后的之后,四个人在剑三里可谓是笑状百出。一切都在两个姐妹的失恋中停止,四人的关系也不再想以前那般,白清墨淡然的答应一个浩气丐的“求婚”,却在不久之后分手。心灰意冷的她本打算就此离开剑三,但是却因为他,以及三个姐妹的挽留,从而继续她的剑三之旅。
  • 易生玺爱:告白男神99次

    易生玺爱:告白男神99次

    都是男追女,要不也上演一场女追男?呆萌勇敢去追爱,冷酷男神耳旁风。“给你连个选择,要么喜欢我,要么我接着缠着你!”呆萌萝莉求爱不成,还放狠话,人气过高的男神是无尽的无语这条路上充满爆笑,男神冷眼相对,没事,当空气。男神狠话刺心,没事,她坚强着呢!男神找女朋友,叔叔可忍,大神不可忍!小呆萌冲上前,挽着男神的胳膊,一副高傲的样子:他是我的!追爱路上情敌太多,且看小萝莉如何反击!冷酷的男神又会如何抉择?知道那一天,她走到他的面前,“男神,我已经结婚了。”他一愣,冷语,“宋浅浅,你觉得你还能抛弃我,和别人结婚,做梦吧,你此生就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
  • 猎鬼术士

    猎鬼术士

    平凡的丁三,偶然得到了不一样的人生,以及特殊的身体,从此走上了猎鬼驱魔的路途。斗厉鬼,驱恶魔。执行自己的责任,探寻常人不知晓的异事奇闻!
  • 我在神界有间店

    我在神界有间店

    张凡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而已,毕业即失业,前途堪忧。一次奇特的经历却是让他获得了一间位于神界的破旧小店,还有自由穿行两界的能力,于是他牛叉了……~~~~~~~~~~~~~~~~~~~~~~~~~~~~~~~~~~~~~PS:本书无节操,无下限,主角喜欢装逼、踩人,情节狗血,非喜勿进!
  • 风湿自我康复全书

    风湿自我康复全书

    人们常认为“风湿病”就是关节炎,这种说法其实是不正确的,风湿病是多种疾病的总称,范围涉及骨关节、韧带经络、骨滑囊等。风湿病的危害性不仅是病症本身对身体的损伤,还有其并发症给人体带来的危害,对这些疾病和并发症地预防和治疗就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健康人群和风湿病患者在防治过程中都主要依赖于药物,其实,合理的膳食习惯、科学的饮食方法等,同样会对风湿病的改善、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本书献给渴求健康的风湿患者朋友,教您从病理入手,根据不同症状,正确用药,合理膳食,注重调养,让您一步一步走向健康的彼岸!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