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61900000002

第2章 唐文宗慎勤为政 漳王府秋娘安身

唐文宗李昂独坐延英殿,思绪万千:自宝历二年(826)十一月王兄敬宗被弑于内宫,枢密使王守澄等宦官诛灭宦官苏佐明等宫中内乱者,与裴度等朝臣拥立自己即位以来,自己颇有上追太宗贞观之治之志。尊生母萧氏为皇太后,居大内;以王太后为宝历太后,居义安殿;郭太后因是令公郭子仪之孙、驸马郭暧和升平公主之女,仍尊居兴庆宫,这样可使后宫安静。自己身体力行,对三宫一视同仁,谨行孝道,堪为天下表率。每当得到天下珍宝,先荐于祖庙,然后奉敬三宫,再由三宫太后们按制派宫中太监进献给自己,颇得天下称道。

唐敬宗、唐文宗都是唐穆宗的儿子,敬宗为长子,元和四年(809)六月七日生;文宗为次子,元和四年(809)十月十日生,他比敬宗只小四个月,是弟即兄位。虽是如此,他即位后拜谒敬宗灵柩时,仍遵行祭大行皇帝之礼,全身素服,哭泣甚哀,不亚于祭父。同时只将引诱唐敬宗修炼“长生不死”之术(实际上唐敬宗年仅十七岁,在位才两年就死了)的宫中道士赵归真等人,流放到岭南或边地,没有一个被处死,朝内外因称其“仁孝”。

文宗即位后,改其名李涵为李昂,意其志行高超,气度不凡。他自以为在为江王时,就对穆宗、敬宗两朝的弊端看得十分清楚,所以自己即位后,就决计励精图治,去奢求俭,曾下诏凡宫女中非掌职事不可者,一律放出宫,这样诏命三千余名宫女出宫,与家人团聚;又按元和年间宪宗旧制,将五坊小儿执掌鹰犬之事的小太监,除按职事留下校猎者之外,也一律遣回民间。同时,还效仿李泌于德宗朝裁减冗官,对于教坊、翰林、总监等冗多人员,裁减一千二百名,停发了诸司于穆宗、敬宗两朝所增加的衣粮;对于御马坊场及近年来为多贮钱谷所占的陂田,全部退还有司衙门;对先朝所使用的精美刺绣、精雕物品,一律停止进贡和使用。他又将敬宗在位,每月上朝不过一两次的旧制加以废除;恢复宪宗时,皇帝及文武百官每月逢单日,必须上朝,而双日为辍朝、放朝日,臣工们于各衙署办公,皇帝有事可于延英殿召见朝官策对。这一切自去年十一月施行以来,得到朝内外的一致称贺,人们都以为又得贤明天子,从此又可希望重享太平了。于是,文宗也沾沾自喜,以圣明天子自居。到第二年(827)二月,就改元太和,大赦天下。

唐文宗还有“得意之作为”,就是严格了“朝会”“散值”制度,力行节俭。在他为江王时,就注意到《诗经·齐风·鸡鸣》中写道:“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古人鸡鸣即起,准备上值,这种制度至少在春秋之时就已形成,到隋唐已定型为卯时(今早上五时至七时),朝官上朝,各机关官员上值(即上班)。但这种制度在开元天宝时遭到破坏,玄宗自迷恋杨贵妃后,“从此君王不早朝”,致使文事散懒,武备松弛,终导致安史之乱,大唐天下险些丧失。此一惨痛教训,后代君王并未真正吸取,尤至穆宗、敬宗时,君王不坐朝更有甚之,朝纲如何整肃?为纠正这种弊端,文宗以身作则,上朝日寅时末刻即起身,由太监、宫女侍御盥栉,卯时准时上朝。

卯时上朝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夏季犹可,冬季卯时遇没有月亮的晚上,到处是漆黑一团。以往大臣们到达宫门口,宫门未开,皆于凛凛寒风中等待,个个瑟瑟发抖。为此,文宗即位后,命于皇城内的宫门两旁建筑朝房,大臣们可于朝房内等待宫门开启而进入皇宫。可进入宫门,要穿过一个很大的广场(即马球场),才能到达龙尾道。这龙尾道位于含元殿正南,为南北向三条平行的斜坡和台阶相间的砖石道,长为二十多丈(约合今七十米)。登上龙尾道,才能到达含元殿,其时文左武右,皆拾阶而上,按品级高低依次进入含元大殿。这途中,有无路灯,各朝不同。因唐代的含元、麟德两殿及其东面的郁仪楼、西面的结邻楼等都相接、相邻的,全为木质结构,谨慎的皇帝为避免宫中失火,都不设路灯。进入宫门后,大臣们都摸黑前行。上朝的规矩是,除一、二品大员年高者,特赏可以骑马或乘椅轿外(唐初尚无椅轿),其余都步行。臣工们的随从是不能进入皇宫的,所以无人为他们举灯照明,除朝房内有灯外,从宫门至含元殿都得摸黑而行,时称之为“无光族”。但也有“有光族”,即宰相、奏事官、各衙门的递奏官和各地省秦官,因他们提前送交的奏章、文书等,有许多是皇帝要在朝会上提出讨论,或要征询宰相、文武百官意见的,所以皇帝特许给灯,便于宦官持灯迎接他们,他们被称为“有光族”。

每当“有光族”趁亮前行时,“无光族”便亦步亦趋地紧跟其灯的光亮前行,因谓之为“借光”,此即为“借光”一词的来历。这就形成了一种景观,即臣工们出了朝房,到达宫门口,只要看见前面有灯光来时,就一拥而上,“借光”前行。到了穆宗、敬宗时,两位皇帝都奉行奢华,于宫门至含元殿沿路两旁均设路灯,每当上朝日,值日太监早早点明路灯,皇宫内灯火辉煌。纵然如此,因二帝不明事理,不理朝政,臣工们对二帝很不满意。文宗是个节俭的皇帝,他以防皇宫失火为由,尽废前朝所设路灯,改以往“无光”的旧俗。上朝日,他命值日太监打着宫灯,排成两行,到宫门口迎接臣工上朝,然后沿途为他们两旁提灯照明前行。等臣工进入含元殿后,即将所点灯烛全部熄灭。这样就避免了以往在雨、雪天,臣工们摸黑上朝,因路滑而跌倒或跌伤事故的发生。因朝内外称颂他既节俭,又爱护、方便臣下。

文宗既要振兴朝纲,就敕令百官以“清、慎、勤”为本,首先恢复了点名签到制度。每当上朝日,便命监察御史点名,朝内外官员应“上值”(即上班)而无故不到的,缺勤一天处笞二十小板,每缺勤满三天的,罚加一等,满二十五天的处打一百大板,满三十五天的处徒刑一年,满百天的革职为民。天宝元年(742)所列灵武等十大军镇及边境地区的“边要之官”,倘要违背上述“上值”规定,还要罪加一等。无论朝官、外官,所在有司均由主管官员上午、下午点名。点名时不到的官吏,每缺一次,笞打二十小板,倘完全不来“上值”,就计算天数,按无故“不上值”的罪名议处。“散值”(即下班)时间,按制规定是春风后,于申正(约今四时)“散值”,秋分后于申初(约今下午3时)“散值”。京官上朝者,逢双日不上朝,即按此作息时间规定上、下班,处理各自公务,节假除外。因节假日的放假,历朝都有规定。白居易又在《晚归早出》一诗中写道:“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逼夜”才回到家,“散值”似更晚。其实,在京有司都集中在南衙,其与百姓居住区相隔较远,都集中在宫城(又称子城)南,至皇城之南门(即朱雀门)的朱雀大街两侧,距官员们所住的里坊(长安有里坊一百零八个)远近不等,有些里坊距离很远的,回到家,即已“逼夜”了。

可见古代要做一个勤谨官,也是很不容易的。但自汉武帝以后,儒家入世之理论已根深蒂固,穆宗、敬宗朝京官“上值”很散漫,朝野上下人人怨望;文宗即位,严格朝值,人人“上值”很辛苦,却人人称颂。至于后来文宗失信于官民,那是因为他不能“言必行”所致,是另外一回事,不是因严格朝制所引起的。

唐文宗即位后的勤谨确受到群臣的称颂,他亲自主持的朝会,有朝例、大朝、常朝之称,他在诏书中称:凡是一切国务,必须先在朝会上咨询群臣的意见,所以百官应“旦日上朝,以议时事,前共筹怀,然后奏闻”。文宗是继肃宗之后,一位不近女色的皇帝,他逢双日不坐朝,往往在延英殿或手不释卷,或临时召见宰相等,是一位出名的博览群书的皇帝。闲暇时,他也召宰相讨论诗文。一日他在延英殿召宰相李珏、杨嗣复、陈夷行讨论《诗经》。他问道:“《毛诗》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苹是何草?”杨嗣复、陈夷行一时面面相觑,回答不出,只有李珏答道:“臣按《尔雅》:‘萍,。其大者苹。’郑玄笺:‘苹,萧。’故臣知苹是萧。”文宗摇摇头说:“陆玑疏:‘蒿(萧),叶青白色,茎似箸而轻,始生香,可生食。’朕看《毛诗疏》,苹叶圆而花白,丛生野中,似非萧。”他又问:“古诗云:‘轻衫衬跳脱。’跳脱是何物?”三人一时谁也回答不出,文宗说:“即今之腕钏也。《真诰》言:‘安姑有斫粟金跳脱’,是臂饰。”三人大惊,忙称颂:“陛下不仅博览群书,且有真知灼见。”此事一传开,群臣都知道文宗广学博闻,既好修辞,必能识臣下奏章之好劣。朝内外因称其为仁孝,文宗也自鸣得意。

可得意归得意,一些积重难返之事,却使唐文宗忧急如焚。远的尚且不说,就说这朝中吧,自宪宗之后,皇帝的废立全由宦官操纵,本朝何不如此?宫中盛传宦官刘克明等人于内室弑敬宗李湛,欲立绛王李悟。枢密使王守澄、中尉梁守谦率禁军杀刘克明、李悟等,迎自己入宫立为皇帝,这样操纵皇帝废立的大权,由一个宦官集团之手,转入另一宦官集团之手。王守澄、梁守谦手握禁军的调动,全不由己。谁知道有一天朕不如他们之意,他们会不会对朕下手而改立他人?唐文宗李昂越想越害怕,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本来他一即位就有诛灭王守澄等人之意,可是自己刚即位,朝内外亟待安定,所以一直隐忍未发。而现在既已改元,新朝必有新气象。再说数月来,自己一直想找一位忠荩之臣,托以大事。想来想去,平蕃宰相裴度乃五朝元老,在朝内外享有盛誉,尽可以担当此任。想到此,他正准备宣召裴度密议此事,却见王守澄笑嘻嘻地走进来,毕恭毕敬地躬身奏道:“启奏陛下,裴度上书在此。”文宗一愣,心想裴度通过王守澄上书,究为了何事?不过他镇定了一下,说道:“呈上来!”王守澄将奏折呈上龙书案,文宗打开来看,见上写道:“臣年老体衰,近足疾益重,不便朝谒,难任机重,愿上政事。”文宗看罢,心中暗惊道,朕正准备委其重任,他却上书辞官,究是为何?他正这般沉吟着,抬头却见王守澄仍躬身于前,偷言观察,于是便又故作镇定说:“卿且退下,容朕思之。”王守澄连声诺诺,躬身退出。

却说裴度辞朝是有复杂原因的。年已六十二岁的裴度,看到朝中政事日坏,皇帝只不过是个傀儡,全由宦官集团操纵,宦官集团内部又钩心斗角,都想为拥立一个亲自己一派的皇帝而你争我夺。这样,皇帝就像走马灯一样变换。穆宗在位仅四年,年龄也只三十岁就死了;敬宗在位时间更短,只两年,年仅十八,就被宦官杀死,拥立了文宗。但近在咫尺的皇宫似五里迷雾,以裴度为首的朝官对宫中所发生的一切,根本无从了解,因而对皇帝庇护下的一个个宦官集团无能为力。老郭太皇太后死后,在宫中的郭太皇太后全不似她姑母,唯恐别人说她与其兄司农卿郭钊宫内外交通,而招来杀身之祸,因此对宫内外之事不闻不问,只想洁身自保。宝历二年(826)十二月二十三日,宦官集团在宫中为乱,杜秋娘并没有死,她和宫中女官宋若兰相扶携着从阴沟中逃出,得宋若兰族弟宋申锡收留,侥幸渡过大难关。后来,裴度由东都洛阳回京,杜秋娘夜访裴度,详说宫中所发生的一切,裴度虽已了解了宫中内幕,但枢密使王守澄、杨承和,中尉魏从简、梁守谦以卫队引时为江王的李昂入宫,尽领左、右神策军,飞龙兵,将刘克明、田务澄等宦官及苏佐明、王嘉宪等击球军将二十八人,尽行诛杀,禁军之权全部落入王守澄等四人手中。四人自恃肃禁宫、立文宗有功,任意指斥朝臣、擅行禁令,权力似在文宗之上,人们称“王、杨、魏、梁”为“四贵”。对此朝中大臣颇有议论,裴度虽已吃尽了宦官擅权的苦头,可为稳定朝中大局,多方做工作,安抚百僚臣工。

因杜秋娘和宋若兰是宫中女官,裴度就上奏文宗,要其召劫后余生的二人回宫。唐文宗倒是允准了,但王守澄深知宋若兰素来文弱,对自己尚无大碍;杜秋娘的智谋非常人可比,唯恐于己不利,就借口她原是皇子漳王李凑之师,可由漳王府供养。毫无主见的李昂就又听取了王守澄的建议,将杜秋娘由宜春院移居漳王府。裴度闻知,仰天长叹道:“皇上虚怀若谷而不能坚决,与宰相议事已定,寻复中变。宫中细事尚且如此,朝中大事更可由此而知了!”

裴度的这种看法,并非因一人一事之偏见,还有更主要的方面,这就是关于李德裕的任用。

同类推荐
  • 无桨自帆

    无桨自帆

    常言道“世事难料”,渐趋式微的古体诗词,近一时期却大有风行当道之势。且不论老一辈众多爱好者,单就网络上的中青年,越来越多的群体涌入诗词天地,便是中华古典诗词这一国之“雅器”极具顽强生命力的明证。同时,令人感佩的是,诗词创作者与古代士大夫作诗心态几乎无异,往往劳者自歌,非以文章谋稻粱,吟诗填词只为余暇之雅兴。故诗人或抒发情感,或关乎民生,盖出于知识分子自觉良知与社会责任也。
  • 名家经典散文选: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肖川诗选

    肖川诗选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宁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宁夏文学艺术也伴随着自治区的发展而繁荣,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一大批有朝气、有才华、有创意的优秀文艺人才,以讴歌时代、讴歌人民、凝聚力量、鼓舞人心为己任,辛勤实践,努力耕耘。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深情讴歌了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历程,生动描写了宁夏各族人民的生活,充分展示了生活中源远流长的真善美的情愫,浓墨重彩地描画了宁夏人民奋斗拼搏的心灵图景。宁夏文艺已经成为对外宣传宁夏的一个明亮窗口,一张引人关注的精彩名片。
  • 感悟生命:回味无穷的105个篇章

    感悟生命:回味无穷的105个篇章

    常说人生如戏,也道岁月无情,生命易逝,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生命戏剧里的主角,身边其他的人都是配角。所以谁都想尽力把自己的角色塑造好。生命只有一次,人生没有彩排,你要做的就是好好生活,每天都是现场直播!生命是一场悲剧,还是喜剧,抑或是闹剧,决定权却都在自己手里。生命是一场聚散。那初涉人世的第一声啼哭就拉开了聚的序幕,于是以后的岁月里,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就有了数不清的相遇,相识,相处,相爱,相恨,到最后的相离。不论是哪一种形式的相聚,哪一种形式的别离,到最后终究是曲终人散,众鸟归林。感悟生命,宁静美好!
  • 画在京西古道

    画在京西古道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刊发在文学刊物及报刊中的散文作品,全书分为行走、记忆、大医、印象、人生、纽带六个部分,在文中,作者以简洁的文字、犀利的笔触,描写了生活和工作中的美好,抨击了社会中的丑恶,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热门推荐
  • 遇上EXO是我的缘

    遇上EXO是我的缘

    小雪,你就是我的唯一!----by十二只雪,无论你做什么我都会支持你,哪怕倾尽我所有我都会在你这边!----by秀晶谢谢你们在我伤心时陪着我,原谅我的不辞而别,我会回到你们的身边。----by雪本文是甜文!绝壁是甜文!【就有一点点虐(不要打我(≧ω≦))】
  • 黄庭坚诗全集

    黄庭坚诗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纸红妆美人吟

    一纸红妆美人吟

    她,商贾之女——花家千金,才色无双,却心狠手辣,行内无人不晓。一纸书信,她莫名其妙嫁给了他,没有凤冠霞帔,没有新郎宾朋,奉一杯清茶便算是礼成……原以为不如就此接受?却不曾想不幸接踵而来,隐藏于血脉下的龌龊不耻逐渐显露……一纸书信,一场交易,却教她恨不了他……“唐天若,你我再做一笔交易吧?”他,氏族之后——血衣元帅,年轻有为,却痴情不二,天下皆知。一纸书信,为了江山社稷,他深思熟虑娶她为妻,却欠下十里红妆。不期而遇,彼此利用,你情我愿,却不曾想倾负一世真心。一纸书信,一场交易,却教他再也放不下她……“花灵犀,既然走进了本帅的心里,便留下吧?”
  • 嗜妻如命:老婆,求亲亲!

    嗜妻如命:老婆,求亲亲!

    世人眼中的他:高冷,霸气,不近女色。她眼中的他:幼稚,腹黑,霸道。世人眼中,顾子恒“宠爱”唐心一人!顾子恒恨不得无时无刻地“爱”唐心。唐心却想逃离子恒的“爱。”当唐心开心地抚摸着自己的大肚肚时,顾子恒怨恨得抽了自己两耳巴。唐心添油加醋地说了句:“nozuonodie”顾子恒瞬间脸更黑:“……”
  • 君名擎天

    君名擎天

    光怪琉璃的世界,强者不断诞生,又不断陨落,主角却应为自身血脉的原因,受各方暗杀,面对他的是死亡,又或者腾飞……不断的成长,不断的探索,而擎天也发觉,神魔大战,并不像流传出来的那么简单,天道的身影频繁出现……君擎天:吾以吾擎天之名,为天下渺渺众生,手擎九霄云天抵外敌,脚踏乾坤大地镇宵小,天道无情,吾亦伐天,魔族无义,吾亦诛魔。君无念:在跟你老子装13,把你腿打断。君傲然:你丫的,敢动我孙子试试,看我不把你腿敲断。
  • 大荒武灵

    大荒武灵

    千法纷呈,万族林立,亿灵繁起,一介家族孤子,流落异家,遭人凌,被人辱,前路渺茫,究竟为人家奴,万世压,亦或破釜沉舟,博一方未来?世界繁杂,灵杰鹊起,神物横空出世,时代剧变,究竟谁能一斩千秋,成就无上伟业?本作设定宏大,历史丰富,剧情离奇,并且拥有着最为壮观的战斗场面。特色:————法印师:“想要成为法印师吗?很难,但是成功之后,一定会很强大,愿意吗?愿意,那就步入法印缔结大阵吧。祈祷你那蝼蚁般的性命还能挨过天地的考验吧!”
  • 快穿心计之女配要逆袭

    快穿心计之女配要逆袭

    他和她,穿梭在各个世界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看着她从困境中逆袭,陪她一起完成一个个难办的任务。她为他唱绝了那一曲倾尽天下。那个晚上微风撩人,繁星点点。“如果你忘了我,那么,我不会再打扰你的生活。”“我又怎么会,忘掉我最爱的人。”
  • 霸道总裁:女人别想逃

    霸道总裁:女人别想逃

    她卑微如尘埃,他高贵如神祇。他对她若即若离,她却难逃他的五指山。他们都是大玩家,谁用心便是输了。原来,他步步为营,不是对她不用心,而是过分用了心。他对她说:“你不愿意为我生孩子,我便找别的女人生,难道你有意见吗?”这般薄情的男人,她如何能托付?这般脆弱的感情,她何以为继?薄情转是多情累,只当失去之后,才发现,错失的是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 蝴蝶结大革命

    蝴蝶结大革命

    她的心总是在迷路,她的恋爱总是空虚一场的梦幻。他的眼睛总是很冷漠,他的红心总是很火热温暖我的心。玻璃心碎了,玻璃哭泣了。玻璃慢慢的消失,真心在哪里?她只不过是个普通的倒霉少女,可在这些年,她的生活却发生了许多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被叫做“傻蛋”的她终于要开始革命啦!请大家看她由丑小鸭变身白天鹅吧!
  • 守护甜心:带刺的玫瑰

    守护甜心:带刺的玫瑰

    那个时代,再也回不去了........是你们背叛了我,就别怪我不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