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42200000011

第11章 挑战抱怨的烈火(4)

“于是,我又回去工作。我不再对人冷淡无礼。我一再对我自己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没有能力去改变它,不过我能够像他所希望的那样继续活下去。’我把所有的思想和精力都用在工作上,我写信给前方的士兵——给别人的儿子们;晚上,我参加了成人教育班——要培养出新的兴趣,结交新的朋友。我几乎不敢相信发生在我身上的种种变化。我不再为已经永远过去的那些事悲伤,现在我每天的生活里都充满了快乐——就像我的侄儿要我做到的那样。”

伊莉莎白·康尼学到了我们所有人迟早都要学到的东西——我们必须接受和适应那些不可避免的事情。这不是很容易学会的一课,就边那些在位的帝王也要常常提醒他们自己这样做。已故乔治五世在他白金汉宫的房里墙上挂着下面的这句话:“教我不要为月亮哭泣,也不要为过去的事后悔。”叔本华也是说过:“能够顺从,就是你在踏上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很显然,环境本身并不能使我们快乐或不快乐,只有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才能决定我们的感觉。必要时我们都能忍受灾难和悲剧,甚至战胜它们。我们也许会以为我们办不到,但我们内在的力量却坚强得惊人,只要我们肯加以利用,就能帮助我们克服一切。

已故的布什·塔金顿总是说:“人生加诸我的任何事情,我都能接受,只除了一样,就是瞎眼。那是我永远也没有办法忍受的。”然而,在他60多岁的时候,有一天他低头看着地毯,色彩整个模糊,他无法看清楚地毯的花纹。他去找了一个眼科专家,发现了一个不幸的事实:他的视力在减退,有一只眼睛几乎全瞎了,另一只离瞎也为期不远了。他惟一所怕的事情终于发生在他的身上。塔金顿对这种“所有灾难里最可怕的事”有什么反应呢?他是不是觉得“这下完了,我这一辈子到这里就完了”呢?没有,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还能觉得非常开心,甚至还能善用他的幽默感。以前,浮动的“黑斑”令他很难过,它们会在他眼前游过,遮断了他的视线,可是现在,当那些最大的黑斑从他眼前晃过的时候,他却会说:“嘿,又是老黑斑爸爸来了,不知道今天这么好的天空,它要到哪里去。”

当塔金顿终于完全失明之后,他说:“我发现我能承受我视力的丧失,就像一个人能承受别的事情一样。要是用5种感官全丧失了,我知道我还能够继续生存在我的思想里,因为我们只有在思想里才能够看,只有在思想里才能够生活,不论我们是不是知道这一点。”

塔金顿为了恢复视力,在一年之内接受了12次手术,为他动手术的是当地的眼科医生。他有没有害怕呢?他知道这都是必要的,他知道他没有办法逃避,所以惟一能够减轻他受苦的办法,就是爽爽快快地去接受它。他拒绝在医院里用私人病房,而住进大病房里,和其他的病人在一起。他试着去使大家开心,而在他必须接受好几次手术——他只尽力让自己去想他是多么的幸运。“多么大啊,”他说,“多么妙啊,现在科学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这种技巧,能够为人的眼睛这么纤细的东西动手术了。”

一般人如果要忍受12次以上的手术和不见天日的生活,恐怕都会变成神经病了。可是塔金顿说:“我可不愿意把这次经历拿去换一些不开心的事情。”这件事教会他如何接受,这件事使他了解到生命所能带给他的没有一样是他能力所不及而不能忍受的。这件事也使他领悟富尔顿所说的:“瞎眼并不令人难过,难过的是你不能忍受瞎眼。”

要是我们因而退缩,或是加以反抗,为它难过,我们也不可能改变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可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知道,因为我就试过。

有一次,有拒绝接受我所碰到的一个不可避免的情况,我做了一件傻事,想去反抗它,结果使我失眠好几夜而痛苦不堪。我让我自己想起所有不愿意想的事情,经过一年这样的自我虐待,我终于接受了我早就知道的不可能改变的事实。

我干了20年放牛的工作,但是从来没有看到哪一条母牛因为草地缺水干枯,天气太冷,或是哪条公牛追上了别的母牛而大为光火。动物都能很平静地面对夜晚、暴风雨和饥饿,所以它们从来不会精神崩溃或者是患胃溃疡,它们也从来不会发疯。

我是不是说,在碰到任何挫折的时候,都应该低声下气呢?不是这样子的,那样就成为缩命论者了。不论在哪一种情况下,只要还有一点挽救的机会,我们就要奋斗;可是当普通常识告诉我们,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可能再有任何转机——那么,为了保持我们的理智,让我们不要“左顾右盼,无事自忧”。

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曾经访问过好几个有名的生意人。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大多数都能接受那些无可避免的事实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如果他们不这样的话,他们就会在过大的压力之下被压垮。下面就是几个很好的例子。

创设了遍及全国的潘尼连锁店的潘尼告诉我:“哪怕我所有的钱都赔光了,我也不会忧虑,因为我看不出忧虑可以让我得到什么。我尽我所能地把工作做好,至于结果就要看老天爷了。”

享利·福特也告诉我一句类似的话:“碰到我没办法处理的事情,我就让它们自己去解决。”

当我问克莱斯勒公司的总经理凯勒先生,他如何避免忧虑的时候,他回答说:“要是我碰到很棘手的情况,只要想得出办法解决的,我就去做。要是干不成的,我就干脆把它忘了。我从来不为未来担心,因为,没有人能够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影响未来的因素太多了,也没有人能说出这些影响都从何而来,所以何必为它们担心呢?”如果你说凯勒是个哲学家,他一定会觉得非常困窘,他只是一个很好的生意人。可是他的想法,正和19世纪以前,罗马的大哲学家依匹托塔士的理论差不多。“快乐之道无他,”依匹托塔士告诉罗马人,“只有一点,只要是我们的意志力所不及的事情就不要为之忧虑。”

莎拉·班哈特可以算是最懂得怎么去适应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的女人了。50年来,她一直是四大州剧院里独一无二的皇后——是全世界观众最喜爱的一位女演员。后来,她在71岁那年破产了——所有的钱都损失了——而她的医生——巴黎的波基教授告诉她必须把腿锯断。因为她在横渡大西洋的时候碰到暴风雨,摔倒在甲板上,使她的腿伤得很重,她染上了静脉炎,腿痉挛,那种剧烈的痛苦,使医生觉得她的腿一定要锯掉。这位医生有点怕去把这个消息告诉那个脾气很坏的莎拉。他简直不敢相信,莎拉看了他一阵子,然后很平静地说:“如果非这样不可的话,那只好这样了。”这就是命运。

当她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她的儿子站在一边哭,她朝他挥了下手,高高兴兴地说:“不要走开,我马上就回来。”

在去手术室的路上,她一直背着她演过的一出戏里的一幕。有人问她这么做是不是为了提起她自己的精神,她说:“不是的,是要让医生和护士们高兴,他们受的压力可大得很呢。”手术完成,健康恢复之后,莎拉·班哈特还继续地环游世界,使她的观众又为她疯迷了7年。

“当我们不再反抗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之后,”爱尔西·迈克密克在《读者文稿》的一篇文章里说,“我们就能节省下精力,创造出一个更丰富生活。”没有人能有足够的情感和精力,既抗拒不可避免的事实,又创造一个新的生活。你只能在这两个中间选择一个。你可以在生活中那些无可避免的暴风雨之下弯下身子,或者你可以因抗拒它们而被摧折。

“对某些必然之事,要轻快承受。”这几句话是在耶稣基督出生前399年说的。但是在这个充满忧虑的世界,今天的人比以往更需要这几句话:“对必然的事,要轻快地去承受。”

所以,如果你想摆脱忧虑,原则是:

“不要试图改变那些不可避免的情况,而应去尽力适应它。”

产生内疚的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青年人总生活在内疚之中,他们很容易责备自己,尽管他们并没有给别人造成多大的伤害。但是,理智却难以使他们解脱,内疚从一个“善恶的调节器”变成了完全窒息人性的消极力量。

我们知道,人类如果丧失耻辱感与内疚,便成了寡廉鲜耻的动物。但是,如果人总是生活在内疚和痛苦之中,同样也背离了人类追求幸福的本性。所以,将一个人的内疚感调节到最佳位置,使其既成为恶的抑制物同时也是善的启动器是最重要的。

简单地说,内疚感是一个人对伤害他人的行为、思想或违反某种道德标准的自觉意识。导致内疚感的,既可能是表现出来的伤害行为,也可能是仅仅停留在意识中的伤害意念;其结果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是想象的。

一个道德约束感极强的人可能因在头脑中闪现出的伤害人的念头而产生内疚感。那么,一个健康的人的内疚感与心理障碍者的内疚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是与其对他人的伤害行为成比例的,而后者是夸大的,是自己对自己所犯过失的不成比例的惩罚。

最引人深思的是,在不该强烈内疚的地方,心理障碍者却产生极强的内疚;在该内疚的地方,他们却反而逃避了责任。对微小的过失,他们感到强烈内疚,比如说了一句可能得罪别人的话;假日里没回家探望父母等等。可是,他们却很少为自己处于一种丧失生命的热情和动力,整日生活在无意义的自我折磨中而感到内疚。他们为自己违拗了父母的意愿或触犯了世俗的观念,如为没考上大学辜负了父母、教师的期望而感到内疚,没脸见人,却不为自己丧失了自我的独立、自我的真实性和自我价值而内疚。

由此可见,心理障碍者过分的内疚意识,也是由于他们狭隘的、僵化的道德标准的必然。但是,就人的成长和发展而言,一个人接受自己的真实需要,并为实现真正的自我而追求奋斗是极为重要的。有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追求某种目标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

心理障碍者的褊狭僵化的道德水准,可以追溯到他们童年经历中父母对他们的道德影响。父母的言行耳濡目染地灌输给我们一系列的道德标准。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哪些是允许的,而且父母用撤回他们的爱来作为惩罚,用给予关怀作为奖励来调节我们遵守服从一系列的道德标准。

有些父母本身的道德准则是十分僵化、教条、死板的,如“不允许与男孩子来往,他们没有一个是好东西”、“如果不拿第一,就别来见我”、“不论什么情况下都要谦让别人”、“要永远谦虚”、“记住,宁肯别人不仁,不许我们不义”等等。

这样的父母习惯给出一些绝对抽象的、铁板一块的僵死标准,这些缺乏灵活和弹性的标准根本无法适应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很显然,在这样一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自然地将这些抽象观念融化到自己的超我之中,但它不是基于自我的理性判断的道德意识,而是对某种权威的被迫服从。

可想而知,在“高压”的道德标准的支配下,一个人便产生内疚感,其代价就是放弃自我的真实需求与幸福,生活在痛苦的自我折磨之中。

同类推荐
  • 发现自我与设计自我

    发现自我与设计自我

    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北外、北科大这几所京西毗邻大学里的青年教师们,策划并执笔编撰了《北大清华学得到》这套青年素质教育读物。书中融会了他们在青年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教学心得和工作经验,很好地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这一称谓的崭新内涵,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本系列图书1999年第一版问世以来,历经四次修订改版而持续受到欢迎。十年后的这次全新修订,历时一年有余,对各个分册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增加和删改,使之结构更为合理、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活泼,以期成为当代青年素质教育领域具有持续生命力的经典读物。
  • 80后,你为30岁准备好了吗

    80后,你为30岁准备好了吗

    据统计,80后在中国有超过2亿的人口。中国社会的转型,造就了80后的很多独特性。 80后,这曾经是一个多么新鲜、多么富有朝气的词语。随着时间碾压而来的尘烟,一切都呼啸而至,别再躲避了,这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事实了——80后,欢迎你们进入三十的殿堂。
  • 影响你一生的情感故事(智慧背囊)

    影响你一生的情感故事(智慧背囊)

    本书以无数个浅显易懂的小故事,及一语道破真谛的点评形式展开,使广大读者在阅读中成长,在书香中体会,进而肃立塑造更加高尚的灵魂,开创更加完美的人生。
  • 成功精神与基本技能训练

    成功精神与基本技能训练

    本书是我国高校第一部研究成功教育的著作。内容涉及成功教育基础理论,致力于自信、快乐、热忱、行动、惜时、执著、韧力、胆识、人际交往、表达和自我美化、创新、创业等成功精神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汇集古今中外成功智慧和技巧。
  • 五味人生

    五味人生

    本书是甘肃省知名民营企业家朱万祥先生的人生故事,记述了这个出自于甘肃农村的农民企业家的生活和奋斗经历,记述了朱万祥先生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后所表现出的创造美好生活、带领一方乡亲脱贫致富的心路历程。
热门推荐
  • 海槎余录

    海槎余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弑天神魔尊

    弑天神魔尊

    “魔剑出,仙域荡,血屠万里,九族殇“万年之前,在仙域传奇无数的天命子,留下一则预言,却让仙域霸主之一的凌家覆灭,看主角凌天为复仇一步步走上魔道之巅.......
  • 我的鬼差生涯

    我的鬼差生涯

    杨明,一名看似颓废的普通高中生,却有着能够通灵的特异体质。与年幼多病的妹妹相依为命,过着平淡却温馨的日子。本想着就此混混日子,等到毕业之后就带着妹妹离开此地,四处打工,求医问药。却不料,那一夜,他遇到了一名自称为鬼差的女子,从此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时空之旅——在这个王朝时代

    时空之旅——在这个王朝时代

    少女奇幻穿越,遇见了身为皇帝却又十分任性的他,俩人会如何发展?身上太多秘密而又毫不知情他和她,命运之轮又将如何转动?他们会在一起吗?(一切都是变数…)
  • 简写水浒传

    简写水浒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巨星大导演

    巨星大导演

    宁晟重生了,发现家人没变,世界却变了!于是,从此之后,他既是红遍全球的音乐天王,也是无数部经典电影的导演!
  • 世界道

    世界道

    仙道福泽苍生?魔道霍乱世间?凡人甘为蝼蚁?事实皆非如此......本以为平凡一生,却误入天道一途,是偶然还是命运的安排?既然我来了,不搅乱这天地风云怎能善罢甘休......
  • 亡龙觅宝

    亡龙觅宝

    几个少年通过上古灵阵竟来到另一个世界,那就是一一玄天大陆,一场场阴谋、一场场战争、把少年卷入神魔大战。不为人知的势力正等着他的到来,一对对充满恶意的眼正盯着他们.....
  • 行星与恒星

    行星与恒星

    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大行星,却经常淹没在太阳的光辉中。尽管水星很亮,人们却很难用肉眼看清它。通常人们认为水星表面没有水,但最近科学家用雷达探测水星时发现,水星极地或许有着冰块的存在。科学家们还发现水星磁场的存在。浩渺无垠的宇宙中存在着像水星这样的行星和恒星数不胜数,天际中一闪而逝的彗星,万道金光划破天空的流星雨,从形成到陨落不断演绎着生命的轮回。当人类的触角伸向宇宙空间后,慢慢的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 道下苍生

    道下苍生

    越过天地玄黄,跨过时代洪荒,揭过众强陨落,来到一片被人遗忘的土地之上,一颗幼小的种子悄然种下,沐浴着血与火,扎根在一个众强凋零的时代…玄界大陆…万年之前,道修鼎盛,鬼族肆虐,道修中走出圣人,以天地冥气为引,布置鬼门大阵,将鬼族封印于九道鬼门之中,同时封印了冥气,依靠冥气修炼的道修从此没落,玄气越发旺盛,迎来了玄修的万年鼎盛时代…转眼间,万年过去,道修没落,鬼门封印松动,冥气悄然逸散,散落在玄界中的鬼族悄然聚集,欲图卷土再来,沉浸在安逸中的玄界之人丝毫不知正有一只无形大网悄然张开…(慢热型,保证质量,放心品读...)本书书友群:116161901,喜欢本书的朋友可以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