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52500000039

第39章 血剂(1)

温血

人身气以卫外。血以营内。有气以统血。则血始能灌溉一身。而凡目得藉血以视。耳得藉血以听。手得藉血以摄。掌得藉血以握。足得藉血以步者。靡不本其气之所运。有血以附气。

则气始能升降出入。而凡伎巧能强。治节能出。水谷能腐。谋虑能断。二便能通。万事能应者。靡不本其血之所至。此有血不可无气以统。而有气不可无血以附也。第血有盛于气。则血泣而不流。故有必用温暖之药以行之。气胜于血。则血燥而不通。故有必赖清凉之药以行之。若使气血并胜。挟有积热。而致瘀块不消。根深蒂固。经年累月不愈者。则又不得不赖破气损血之药以下。俾气血无乖。而病自可以愈。又按血盛于气。则气失其所司。而血愈寒愈滞。故凡用药治血。必得其气稍浓以为之主。而凡味浓气薄之品。自不得以相兼。如血有凝于肝。症见恶寒战栗。其可不用肉桂以治乎?风郁血闭。其可不用川芎以治乎?肌肤灼热。吐衄肠风。其可不用荆芥以治乎?经闭不通。其可不用苍耳子以治乎?阴肿崩瘕。其可不用海螵蛸以治乎。目翳不散。其可不用谷精草兔屎以治乎?风痹乳阻。其可不用王不留行以治乎?恶露不净。其可不用大小蓟以治乎?血晕血滞。其可不用沙糖以治乎?此肝经血滞之当温也。若使肝经血滞。而更见有脾气不运。则伏龙肝似不能离。肌肉不生。则白蜡似不能舍。水肿症瘕。则泽兰似不能却。蛊毒恶气。则百草霜似不能去。子肿不消。则天仙藤似不能别。胃滞不通。则韭菜汁似不可废。血脉不通。周身痛痹。则酒酿似不能除。肌肉不生。目翳不开。则炉甘石似不能少。血脱不固。溃疡肉消。则赤石脂似不能削。是症有兼脾胃如此。且或见有心腹卒痛。则延胡索不得不用。神气不畅。则安息香不得不急。骨碎血瘀。则骨碎补不得不进。是症有兼心肺者又如此矣。若于肝经血滞。而更见有鼻衄血脱之不得不用乌墨以止。筋骨血瘀之不得不用续断以通。肺痿血痢之不得不用鸡苏以散。肾寒血瘀之不得不用阳起石以宣。目赤精遗之不得不用白蒺藜以解。督脉不通之不得不用鹿茸以温。瘀块坚硬。 癖 羸之不得不用海狗肾以软。是症有兼肾经者又如此矣。至于心经血滞。而症见有癖冷痛。在书已有桂心可用。见有痈疡痛迫。在书已有乳香可除。凡此止就大概。略为分晰。而究其要。则又在临症审脉。分别无差。庶于用药治血之理。自不致有天渊之隔矣。

(山草)温利下焦血分瘀滞鸡苏(专入肠胃)。即龙脑薄荷也。又名水苏。(生于水旁。)系野生之物。味辛微温。

功有类于苏薄。但苏薄其性稍凉。水苏其性稍温。苏薄其性主升。水苏其性主降。苏薄多于气分疏散。水苏多于血分温利。故凡肺气上逆。而见头风目眩。与血瘀血热。而见肺痿血痢。吐衄崩淋。喉腥口臭邪热等病者。皆当用此宣泄。(太平和剂局方有龙脑薄荷丸。)俾热除血止。而病自可以愈矣。但表疏汗出。其切忌焉。方茎中虚。似苏叶而微长。齿皱。气甚辛烈。

(芳草)兰草入气利水除痰 泽兰入肝脾行水和血泽兰(专入肝脾)。苦甘而辛。即今妇人采置发中除垢者是也。玩书所论泽兰。与本经兰草同为一类。其生泽旁。紫茎素枝。赤节绿叶。对节生有细齿。但兰草则茎圆节长。叶光有岐。

泽兰则茎微节方。短叶有毛之为异耳。二物并于嫩时皆可刈佩。以其花叶皆香。置于发中。能以辟垢省头。故虽呼为香草。俗则呼为孩儿菊。与于山兰。其花虽香。而叶绝无气者。

迥不相同。(时珍曰。兰草泽兰。一类二种。虽生水旁下湿处。但以茎圆节长。而叶光有岐者。为兰草。茎微方节短。而叶有毛者为泽兰。朱文公离骚辨证云。必花叶俱香。燥湿不变。方可刈佩。今之兰蕙花虽香。而叶无气。质弱易萎。不可刈佩。汪昂曰。本经既言泽兰。则非山兰明矣。是离骚之秋兰。当属本经之泽兰无疑也。吴草芦曰。兰为医经上品之药。有枝有茎。今所谓兰无枝无茎。因黄山谷称之。遂谬指为《离骚》之兰耳。)兰草茎圆叶光。

其性专主入气。虽书载有久服益气。轻身不老肤语。然究止属利水除痰。杀蛊辟恶。而为消渴良药。即内经所谓数食肥甘。传为消渴。治之以兰。以除陈气是也。(东垣治消渴生津饮。用兰叶。盖本于此。又此草浸油涂发。去风垢。令香润。史记所谓罗襦襟解。微闻香泽者是也。)泽兰茎方叶毛。虽书载有和血舒脾。长养肌肉之妙。然究皆属入脾行水。入肝治血之味。是以九窍能通。关节能利。宿食能破。月经能调。症瘕能消。水肿能散。产后血淋腰痛能止。吐血衄血。目痛风瘫。痈毒扑损能治。(时珍曰。兰草泽兰。气香而温。味辛而散。阴中之阳。足太阴厥阴经药也。脾喜芳香。肝宜辛散。脾气舒。则三焦通利而正气和。肝郁散。则营卫流行而病邪解。兰草走气道。泽兰走血分。正如赤白茯苓芍药。补泻皆不同也。)观此则书所云舒脾和血。不过因其水消血除之意。岂真舒脾和血之味也乎?入补气补血之味同投。则消中有补。不致损真。诚佳品也。防己为使。(根名地笋。)

(隰草)破血逐瘀大小蓟(专入肝)。虽书载属甘温。可以养精保血。(别录)然究精之养。血之保。则又赖于血荣一身。周流无滞。若使血瘀不消。而致见有吐衄唾咯崩漏之症。与血积不行。而致见有痈疼肿痛之病。则精血先已不治。安有保养之说乎?用此气味温和。温不致燥。行不过散。瘀滞得温则消。瘀块得行斯活。恶露既净。自有生新之能。痈肿潜消。自有固益之妙。保养之说。义由此起。岂真具有补益之力哉?(恭曰。大小蓟皆能破血。)但小蓟力微。不如大蓟力迅。小蓟只可退热凉血。若大蓟则于退热之中。犹于气不甚伤也。(恭曰。大蓟叶疗痈肿。而小蓟专主血。不能消痈也。)能理血疾。不治外科。若脾胃虚寒。饮食不思。泄泻不止者。

切勿妄服。两蓟相似。花如髻。大蓟茎粗而叶皱。小蓟茎低而叶不皱。皆用茎。

甘蔗除热润燥 沙糖导血通滞 白糖温补脾肺沙糖(专入肝)。本于甘蔗所成。甘蔗气禀冲和。味甘气寒。已为除热润燥之味。其治则能利肠解烦。消痰止渴。至于沙糖。经火 炼。性转为温。色变为赤。与蔗又似有别。(时珍曰。沙糖本草言其性寒。苏恭谓其冷利。皆昧此理。)故能行血化瘀。是以产妇血晕。多有用此与酒冲服。取其得以入血消瘀也。小儿丸散用此调服。取其温以通滞也。烟草用以解毒。

亦取其有开导之力也。然性温则消则下。故虚热过服则有损齿消肌之病。味甘主缓主壅。故痰湿过服。则有恋膈胀满之弊。此又不可不深思而熟察耳。(时珍曰。沙糖性温。殊于蔗浆。故不宜多食。与鱼笋之类同食。皆不益人。今人每用为调和。徒取其适口。而不言阴受其害也。)白糖因晒浮结而成。(种类造法不一。)体轻味甘色白。主治亦颇相似。然紫入血。而白入气。久食反有热壅上膈之虞。书言能以清热。似非正谈。(时珍曰。石蜜糖比之紫沙糖性稍平。功用相同。入药胜之。然不冷利。若久食则助热损齿生虫之害也。)试以口燥之会食此。其燥益甚。口冷之会食之。其冷即除。且致转为燥渴生痰。于此可觇大概矣。又奚必过为辨论哉!

(隰草)入肝散结通血明目谷精草(专入肝。兼入胃)。本谷余气而成。得天地中和之气。味辛微苦气温。故能入足厥阴肝及足阳明胃。按此辛能散结。温能通达。凡一切风火齿痛。喉痹血热。疮疡痛痒。肝虚目翳。涩泪雀盲。至晚不见。并疳疾伤目。痘后星障。服之立能有效。且退翳明目。功力驾于白菊。而去星明目。尤为专剂。(时珍曰。谷精体轻性浮。能上行阳明分野。凡治目中诸病。加而用之。甚良。明目退翳。似在菊花之上也。)试看望月沙系兔所食。此草而成望月沙。亦能治眼。则知此更为眼家要药矣。取嫩秧花如白星者良。

(隰草)入肝行血不留王不留行(专入肝胃)。在古已命其名。谓此虽有王命。其性走而不守。不能以留其行也。又按古书有云。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之乳常流。亦云行血之力也。观此数语。已得气味主治大要矣。又着其味曰辛。曰甘曰。平。其气曰温。其功则能入足厥阴肝经血分。去风除痹。通经利便。下乳催生。散痈肿。拔竹刺。与瞿麦同功。则知气味疏泄。洵尔至极。又安能有血而克止乎。何书又言止血定痛。能治金疮。似与行血之意又属相悖。(颂曰。张仲景治金疮。有王不留行。贞元广利方治诸风 。有王不留行汤。皆最效。)讵知血瘀不行。得此则行。

血出不止。得此则止。非故止也。得其气味以为通达。则血不于疮口长流。而血自散各经。

以致其血自止。其痛即定。岂必以止为止哉?(意义彰明。)但古人表着治功。多有如此立说。以留后人思议。不可不细审焉。花如铃铎。实如灯笼子。壳五棱。取苗子蒸。浆水浸用。

(蔓草)活血利水天仙藤(专入肝脾)。即青木香马兜铃藤也。味苦气温。观书所论主治。止属妊娠子肿。

(始自两足。渐至喘闷似水。足趾出水。谓之子气。)及腹痛风痨等症。而于他症则未及焉。即其所治之理。亦不过因苦主于疏泄。性温得以通活。故能活血通道。而使水无不利。风无不除。血无不活。痛与肿均无不治故也。昔有天仙藤散。(天仙藤香附子陈皮甘草乌药。等分为末。用木瓜生姜苏叶煎汤服。)以治子肿。其亦可以知其概矣。叶似葛。圆而小。有白毛。根有须。四时不凋者是。

(石草)破瘀逐血补骨骨碎补(专入肾。兼入心)。味苦而温。功专入肾补骨。且能入心破血。是以肾虚耳鸣。

(耳属肾。)久泻。(肾司开合之权。久泻多责于肾。)跌仆损伤骨痛。牙痛血出。无不用此调治。(泄泻。研末入猪肾煨食。牙痛。炒黑为末擦牙。折伤。粥和末裹伤处。)俾其肾补骨坚。

破瘀生新。而病即除。至命其名曰骨碎补。以其骨碎能补骨故耳。虽与补骨脂相似。然总不如补骨脂性专固肾通心。而无逐瘀破血之治也。去毛。蜜拌蒸用。

(香木)分寒除冷止痛桂心(专入心)。本于肉桂。去外粗皮。取当中心者。为桂心。味甘辛热。专温营分之里药。

凡九种心痛。(九种。一虫。二疰。三风。四悸。五食。六饮。七冷。八热。九去来痛。后人又祖其义而亦别之有九。曰饮、曰食、曰气、曰血、曰冷、曰热、曰悸、曰蛊、曰 、皆明邪乘手少阴之络而成。)腹内冷痛 癖等症。皆能奏效。以其所治在心。故治亦在于里。

而不在于躯壳之外耳。非若肉桂。未去外层皮肉。其治在于通经达络。以除风寒湿痹。而不专入心腹之内也。

(香木)入心行气活血止痛乳香(专入心。兼入脾胃肾)。即书所云薰陆香者是也。香窜性温不润。诸书曷言于血有补。

讵知血因气逆。则血凝而不通。以致心腹绞痛。毒因气滞。则血聚而不散。以致痛楚异常。

乳香香窜入心。既能使血宣通而筋不伸。(杨瘦清云。凡人筋不伸者。敷药宜加乳香。其性能伸筋。)复能入肾温补。使气与血互相通活。俾气不令血阻。血亦不被气碍。故云功能生血。究皆行气活血之品耳。非如没药气味苦平。功专破血散瘀。止有推陈之力。而无致新之妙。是以书载乳香功能活血调气。托里护心。(用入疮孔。能使毒瓦斯外出。不致内攻也。)生肌止痛。治心腹诸痛。口噤耳聋。(口噤。烧烟以熏。)痈肿折伤癫狂。(治癫狂。用灵仙辰砂乳香枣仁酒下。恣饮沉醉。听睡。或加人参内入。名宁志膏。)但遇痈疽已溃。及脓血过多者。不可妄投。恐其复开走泄之路。其意已可见矣。岂若当归辛润。而为补血第一要药也。出诸番。如乳头。明透者良。惟粘难研。水飞过。用钵坐热水研之。或用灯心同研。则易细。市人多以枫香伪售。勿用。

(造酿)通经活脉辟秽酒(专入脾胃与表)。性种类甚多。然总由水谷之精。熟谷之液酝酿而成。故其味有甘有辛。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林曳三姐妹

    林曳三姐妹

    大姐:林曳薇年龄:18介绍:林曳家族里的大姐,最实在。但身高是硬伤,连三妹都比她高。二姐:林曳熙年龄:18介绍:排行老二,充斥着神秘感,也是乐天派的小天使。三妹:林曳瑶年龄:18介绍:林曳家族最早熟的小妹,比较讨厌开玩笑。
  • 穴居人

    穴居人

    本小说为纪实性小说,人物原型均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笔者通过描写主人公这段不平凡的经历,来扒一下传销这个神秘团伙的皮,同时也揭露一下当下社会的一些不正常的现象。
  • hello,枭帝大人

    hello,枭帝大人

    她不过偷了个东西,却从此被他纠缠,无法脱身。他说:“强了我就跑?女人,你胆很肥。”她表示受到了惊吓,她一文质彬彬优雅从容的美女子怎么可能做出这等丧心病狂的事?!“证据咧?”古音冷笑,不背!这黑锅坚决不能背!“娃都生了,还敢抵赖?”凤眸微眯,某人凉薄的瞥她一眼,霸气无边:“也罢。日后,你就长记性了。”她好想装作听不懂的样子,可是,这长相天使的萌娃是怎么回事?看着步步逼近的某人,古音表示要抵抗到底:“陌先生,请自重!”
  • 魔择

    魔择

    屠上青天,嗜杀成魔。这,就是萧阳的选择。
  • 龙套星宿寒武纪

    龙套星宿寒武纪

    男人与女人永远说不完的种种话题。社会与人生,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反差。欲望与能力所不能达成的千万种协议。激进?臣服?默许?就犯?忍耐!人生就是一次不带地图的旅行……
  • 明伦汇编人事典还归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还归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乱入游戏

    乱入游戏

    一次任务的失败,让本该死掉的醴埭没有死亡,反而来到了自己电脑中的游戏世界。为了集齐电子音所需求的能量,也就是所谓的系统。从骑马与砍杀:战争之风到中世纪2全面战争:咆哮之龙,再到汉匈全面战争:戎马丹心,以及其他的游戏世界。甚至于能够回到自己原本的世界,终其一生?会达到什么样的成就...ps:本渣书是第一人称...
  • 寂静轮回

    寂静轮回

    三界秘闻,神魔趣事,为何万载过后,却成了一种茶后的一种笑谈
  • 大杂烩之跑男成员

    大杂烩之跑男成员

    新人新书:有都市,有娱乐,有杀戮,真实世界般的江湖,恩怨情仇,血洒轩辕,唯留玄黄于心田!亲情,爱情,友情:点燃热血沸腾的火焰,铸就真实的情节!且看跑男团如何在娱乐圈中掀起风云,卷起滔天波澜,继而影响整个世界!前期无修真,却有妖魔鬼怪:繁杂混乱中,自有一片天地!敬请期待!!!(PS:本故事及书中人物背景,皆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与现实对号入座!)
  • 小姐,少爷来了!

    小姐,少爷来了!

    她,是夏家丢失多年的千金小姐,才貌双全、气质脱俗。他,是顾家之中出色的少爷,绝顶聪明、仪表不凡。十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她口中的她又是谁?她的父母又到底是谁?众多秘密,终究被一一窥探并解决。他们能否相守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