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17200000004

第4章 心宽待人,量大处事

像海绵一样虚心

现在很多人,一遇委屈就难以忍受,动不动就发火,一肚子牢骚抱怨,或者碰到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时,完全听不进别人的观点看法,只是固守着自己的成见,甚至为此和人闹矛盾,互相争斗。归根究底,这都是不懂“接受”的结果。

有这种毛病的人,不妨反观、回思一下自己的人生。刚刚生下来的时候,大家都是懵懂无知的,都是在接触身边人、事、物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接受了某一种生活方式和某一类价值观,既然如此,为什么长大之后却变得难以接受周遭的新事物和他人的观念?这决不是因为接受的东西多了,心被占满了,腾不出地方去接纳更多的人事,而是因为没有试图去拓宽内心的容量,把心打开。

人的心有多大?就像一口箱子,在里面摆满砖块,看上去像是满的,实际上呢,你还可以再往里头加沙子,加进去沙子之后,这下总满了吧?那你再往里加水试试,仍然可以容纳进去。心也是这样,只要你愿意,就可以不断地往里添东西,心宽时,整个宇宙都可以包容。

佛经上说“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有些人不信,说小小的一粒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一座须弥山。唐朝有一位叫李渤的诗人专门为这件事向智常禅师请教。智常禅师是六祖慧能的法嗣,很有智慧,他没有正面回答李渤的疑问,而是反问道:“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真有这回事?”李渤就很高兴,说:“当然是真的,我读书岂止万卷?”很得意的样子。智常禅师就问了:“那你读过的万卷书现在在哪里?”李渤指着自己的头,说:“都在这里。”智常禅师道:“你不是在骗我吧?我看你的头颅只有椰子大小,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

话说到这里,李渤立刻就明白了。其实世间的事物哪有绝对的大小之分呢?星星够大,可是在地面上的人看来,只是一点微小的光。太阳系够大了,放在宇宙中也微不足道。人心不能总是拘泥在一种形式之中,对有些事情,不要只从表面上去领会,而要从道理上去思考。

我们的脑袋那么小,却能容纳无限的知识;我们的眼睛那么小,却能装进博大风景;我们的躯体那么小,却能历尽世间悲喜沧桑。心是什么,谁也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当整个世界都在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的宽广辽阔。

把心打开,好的东西才进得来。放宽心去待人处事,才能够接受更多,容纳更多。《成佛之道》中说闻法时要“如器受于水,如地植于种”,这个比喻做得很好。你们想一想,一个装水的器具,里头不空,或者有了裂缝,又或是将它倒过来,那么,再好的水也装不进去;一块地,太硬了,到处是杂草,就算播了种子,也长不出东西来呀。这个比喻是告诉学佛的人,听闻佛法时要抱着开放的心态去听,在听之前就生了抵触心,起了先入为主的成见,佛法再好,也入不了他的心。

佛教发展了三千多年,从来没有中断过,这是因为佛教始终打开胸怀来接受这个世界,不管时代如何向前,佛教都不曾封闭自身,与之脱节。心一封闭,通往他人和世界的路就被堵死了。我们看周围有很多人,年纪大的古板固执,改不了老观念,年轻的太过叛逆,像个刺猬一样,谁也不服,谁的话也不听,结果,两代人、两类人之间就难以沟通,难以和谐地相处。每个人都只想着别人来接受自己,自己却不愿意接受对方,这样一来,怎么可能有好的人际关系呢?

心完全开放着,就不会觉得别人说的话逆耳,做的事不顺意,人事之间才能达成沟通,你才会觉得眼前条条路都畅通无阻。所以,要把心放空,把成见、执著、自私、虚荣全都清理出去,此心干干净净,什么也不留,你们用这样一颗心去面对世事人生,再没有道理的事情,再委屈的事情都能容得下。

谁也不比谁特殊

《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世间的一切“相”,都是假的,不真实。我们看庙里头有很多释迦牟尼佛像,中国的佛像,泰国的佛像,印度的佛像,长得都不一样,哪一个才是释迦牟尼的本来面貌?哪一个都不是。我们拜佛的时候,如果能够辩明这一点,超越外在的形体之分,透过现象看本质,那才算真正见到了如来的境界。

佛性哪里有什么形貌、身份的界限呢,我在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时,经常去国外弘法,日本,韩国,泰国,缅甸,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亚,不管在哪里,佛陀的法雨恩露都平等地泽被众生,没有任何偏倚。以佛眼看世间众生,便没有相貌美丑、地位差异之分,佛祖面前,众生一律平等。

佛陀有两个弟子出去化缘,一个叫迦叶尊者,同情贫苦的人,总向贫民乞食,他觉得今生贫穷的人是因为前世没有积福,所以现在要给他们布施的机会,好积累来世的福报。另一个弟子须菩提尊者,就总喜欢到富人那里去化缘,因为他觉得贫穷的人自身难保,不好再去增加他们的负担。这两个人的想法,听起来都有道理,也都是出于好意,但是佛陀却把这两位弟子叫到身边来,对他们说,化缘的时候,不要有分别心,要把心放平,不管对方有钱还是没钱,有地位还是没有地位,都应该平等对待。

有一座山庙里住着一位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一次,山上来了一位达官贵人,捐了很多香火钱,老和尚热情接待了他。后来,山上又来了一个书生,衣衫褴褛,饿得面黄肌瘦,老和尚立刻叫小和尚将他扶进庙里,尽心招待。小和尚有些不乐意,他问师父:“为庙中捐了钱的达官贵人当然应该受到礼遇,可是师父为什么如此厚待一个穷书生?”

老和尚没有直接回答小和尚的问题,而是用泥巴塑了一尊菩萨,告诉小和尚这是用千金请来的菩萨。于是小徒弟每天认真地上香念经。不久,老和尚把泥菩萨重新团成泥,又塑了一只猴子,放在原处。小和尚发现后,吓了一跳,从此再也不肯去上香了。老和尚问他原因,小和尚就说:“师父,那尊菩萨变成一只猴子了!”老和尚就拿起那只泥猴,细细雕琢,转眼间又把猴子变成了一尊菩萨。这个时候小和尚傻了眼,原来,被千万人膜拜的菩萨也不过是一尊泥巴雕成的塑像,与一只泥猴并没有区别。

那么,是什么在分别?是眼和心在分别。生活中,人们太容易以表相识人,看见达官贵人,就只看到一个“达官贵人”的皮相;看见落魄书生,就只看到一个“落魄书生”的皮相,实际上呢,人的生命,最初都不过是一团相同的泥巴,只是被塑造成了不同的表相,这些表相也只是暂时存在,随时都可能变化消失。看不透这一点,就会犯糊涂,迷失在其中还不自知。

佛从来都不分别,佛陀虽然感叹无缘之人难度,但是对无缘的众生依然平等相待,即使弟子提婆达多唆使僧团背叛他,佛陀也仍然施之以仁慈,对待富人、穷人,对待恭敬他的人、伤害他的人,对待出色的弟子、愚笨的弟子,也都是平等的态度。这个境界不容易达到。通常,人们见到貌美的人,容易起欢喜心,见到相貌丑陋的人,就生起嫌弃和厌恶的心;遇到身份很高、身家很好的人,易生谄媚、讨好、敬畏之心,碰见地位卑下、一文不名的人,就生出鄙视和嘲笑之意,这些都是待人的偏差。以功利的眼光去看人,带着成见、好恶去分辨人,自然就难以对一切人平等、平常相待。

记得有一日我正在看书,一位居士过来见我,起初以为他有什么烦恼想要倾诉,谁知他专程赶来,只是为见我一面。居士见了我,欢喜地提及他曾参加宝峰寺的法会,于人群中远远见过我一面。我不忍拂逆他的欢喜,只淡淡道了一句:“一样的。”后来,居士与我合影数张,满意而归。

其实,大家来见我,能够因此求得一份慰藉,获得一份自在,是一件很好的事,这也是我接待信众的意义所在。但是,以见我为荣,就没有多大必要。我虽然坐在这个位置上,弟子信徒众多,却不比谁特殊,也不比谁伟大啊。

身份、财富、权势、地位、容貌,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逃不开起伏变化。正因为总以这些条件去判断人的优劣好坏,决定自己待人的态度,所以人与人的关系才会充满变数:好的时候蜜里调油,不好的时候就互相伤害,你们看看,身边是不是有很多人都是这样?如果能够对一切人以平常心相待,不卑不亢,不分别,不巴结也不轻视,不带情绪,没有偏差,就能建立起好的因缘,人际关系也容易稳固,我们的身心也能因此得到轻安。

能劝说别人,也听得进别人劝说

一般人可能都知道,佛教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饮酒、不妄语等戒律,只要是出家人,就都得遵守。实际上,有些佛教戒律不仅适用于出家人,对于社会上的普通人群来说,也有实际的意义。其中有这么一条,叫“不舍恶性戒”,这里的“恶性”不是起恶念、做坏事的意思,而是说一个人性情粗恶,听不进别人劝说。

在佛眼中,这种“恶性”比真正的恶念、恶行要严重得多,你们想,一个人要是生了恶念,做了坏事,尚且还有受教、忏悔、改正、弥补的机会,可是那些坚持自己的错误,不肯接受劝说,不肯改掉这种固执毛病的人,却连纠正的机会都没有啊,这些错误发展下去,就会变成他人生里的一个毒瘤,时时刻刻折磨着他。

出家人要是这么固执,犯了错误不听劝诫,不仅对自己的修行有害,也会影响整个僧团的和谐,这和我们社会上为人处世的道理是相通的。大家试想一下,一个孤傲自满的人,既不懂得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也不愿意接受他人好心的帮助或忠告,这样的人怎么能得到欢喜圆满的人际关系,自己又怎能获得进步、提升呢?

人事之间要达成沟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连佛陀,也会遇到不理解他、辱骂他的人。但是佛陀与众生不同,他什么都接受,什么都能包容,所以最终能和那些不理解他、辱骂他的人达成沟通与和解。如果我们的心量连佛陀的一半都不及,当然就不能要求周围的人对自己事事理解,处处迁就。

为人处世,最难的莫过于放开执著,打开心怀。在人群之中,每个人都习惯执著于自我的喜好、价值观念、利益、情绪,多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而少关注他人的需求,不懂得扩大心量,待人以诚,给人方便和实惠。还有人在和别人交流时,态度强硬,爱预设立场,斤斤计较,如此一来,既没法从交流中获益,又伤害了人际的往来,最终也给自己的人生道路带来阻碍。

我们不妨来问一问自己,当听到他人的指责时,是否能够用宽和的态度接受下来?当听到他人的劝诫时,是否能够止住猜疑和不善的心思,压住不快和不平的情绪,将逆耳的忠言愉快欢喜地听进耳中?

人人都喜欢听好话,听赞美的话,听柔软的话,可是,如果你只听得进这些话,恐怕就要反省一下自己啦。

反省哪些方面呢?首先,要去观照自己的心。具体来讲,就是要观照心中所有不良的情绪、念头,把对自我的过分维护、易怒的习性、过高的自尊心、太大的虚荣心统统揪出来,让它们无处遁形。对这些阻碍自己扩大心量的因素有了清晰的认识,你的情绪和想法就能够逐渐脱离它们的影响。

当然了,明白心里的毛病,还要有意识地进行修正,所以接下来要反省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当我们做错事的时候,身边的人可能会做出三种不同的反应:一种是避而不谈;一种是委婉地批评;第三种是声色俱厉、毫不容情地指责。多数人易于接受前两种方式,对第三种则容易生出反感、抵触,甚至愤怒的情绪。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别呢?原因就在于多数人都容易被别人的态度所影响:别人的态度好,自己情绪就平顺;别人态度差,心头火立刻就冒了出来。情绪上的反应很直接,难以控制,但并不是不能控制。在发火之前,如果能够稍一转念,抛开言语上的冒犯,体察到对方指责、规劝你的良苦用心和深挚情谊,心中的嗔火就可以迅速消除了。

即使对方真是出于恶意来指责你,也不妨把它当成好意来接受,同时还要不忘感谢对方,因为对方用他负面的语言和行为给你提供了一个正面的学习机会,这不是一件好事吗?

同样的指责和规劝,在宽心的人听来,只如清风过耳,不起涟漪,或如丝丝细雨,润泽心田;而在心量狭窄的人那里,却成了怎么也越不过去的巨大障碍。万事就看你怎么去想,若把心量打开,把一切言语、遭遇、人际上的难题都当作成就自己的机缘,当作生命和因缘的馈赠,这世上就再也没有难听的话,难相处的人。

对上恭恭敬敬,对下好言好语

佛经中说“一念嗔恨起,百万障门开”,还有一种说法叫“一念嗔恨起,火烧功德林”,可见嗔恨心的力量有多大,它不仅能引出修行途中的无数障碍,更能把我们的功德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所以,嗔恨心是要不得的,不但要不得,更要以慈悲观、慈悲行,来对待身边的一切人和事。

有些人可能会说:“我平日里待人也慈悲,总是尽心尽力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也经常做一些慈善事业,可我就是嗔心重,容易发怒,没办法啊。”这是弄错了慈悲待人的含义。慈悲不仅仅是发善心,布施,做慈善,更是一种以他人的快乐为快乐,以他人的苦为苦的为人境界。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时时刻刻想着身边的一切众生,与我息息相关,生生世世与我互为亲友,这样的话又怎么会对他们生起嗔恨之心呢?

待人没有真正的慈悲,才会动不动就生起怒火,用自己的言语和情绪去伤害别人。一般来讲,大家生气,无非是外在的环境和遭遇在心里引起了诸多不顺意和冲突,使得你们忍不住向外界释放怒火。当然,还有一些人喜欢发无明火,什么事也没有,莫名其妙地就生起气来,有时还会迁怒于人。其实,不管哪一种怒气,都是来源于心里的不满意、看不惯,我们的心不能够自在,所以才容易被嗔火占据啊。

为什么不自在?是因为太贪婪、自我中心太重,心胸太窄,总想赢过别人,满足自己,外面一点小事都会让心浮动起来,心一浮动,当然就没办法心平气和对待别人。别人的举动稍微不顺我们的意,就生起气来,原本可能只是一个很小的矛盾,一旦掺杂进怒火,就很容易变成情绪上的较量,各自失去理智,互相谩骂,结果问题没有解决,反而伤了情谊,真是损人又不利己。

佛法里把嗔怒比喻成心里的一场大火,它会烧掉我们清净、清凉的智慧。一念怒火生起,不仅身心都感觉痛苦,周围的人也会因此害怕你、厌恶你,如果经常生气,别人就会疏远你,对你避之不及。所以说,嗔怒有百害而无一益。

对治嗔心,需要我们培养一颗慈心。慈心就是爱护别人,处处为别人设想,不管对方如何对你,你都能够原谅、包容。很多人说:“我就是控制不住脾气,怎么办?”有些人是在工作场上,对下属控制不住脾气,还有些人在外面挺和气,在家庭里却总是忍不住对家人发火。的确,慈心并不容易养成,世间不顺己意的人和事那么多,待人处事很难做到时时心平气和。那么,有没有更具体可行的方法?

一位大德念过一首佛偈:“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后三步思一思;嗔心起时要思量,息下怒火最吉祥。”很简单,每当要发火的时候,停一停,想一想,把事情在心里回味几遍,慢一拍去做应对,这样怒火十有八九都会缓和下来。

下属不能领会你的意思,做事情总是不能令你满意,这个时候,不要急着生气发火,先低下头想一想,是不是你自己没把事情交代清楚?是不是沟通的方式出了问题?你的要求是不是太过严苛了?是不是你没有更深入地去了解下属的长处和短处,没有做到知人善任?另外,再设想一下生气的后果,下属受骂,心情不好,影响工作效率,办公室气氛,同时也会恶化你们之间的关系,对以后的工作开展也会产生影响。把前因后果都想清楚了,怒火也就平息了。

丈夫什么家务也不做,妻子不够温柔体贴,孩子不听话,父母管得太多,遇到家庭中的这些问题时,不要先苛责对方,应该在抱怨、唠叨之前,先冷静地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对方之所以那么做,是不是有他们的苦衷。把心中的不满压下去,让爱意和温柔生起来,家庭不是互相伤害的场所,而是相互温暖的避风港——明白这些之后,就不会再用自私的怒火去伤害最亲密的人。

遇怒能够缓一缓,冲动的情绪就会平复,这样就可以减少一些矛盾和冲突,减少很多悔恨和遗憾的事情发生。慈心是什么,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在心灵被嗔火占据以前,停一停,退一步,给自己留一点冷静思索的空间,给身边的人留一点清凉的空间,阻断怒火对他人、对自己的伤害。你懂得体会他人的感受,体贴他人的心情,体谅他人的处境,嗔心自然就少了,慈心也自然就培养出来了。

收拾轻视心和厌恶心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是人之常情,但佛即使面对侮辱、伤害他的人,也不改心中慈悲。不过,这个境界并不是只有佛才能达到。古时候有个官员,教自己的兄弟为人之道,怎么教的呢,告诉他要做到“唾面自干”。什么是“唾面自干”,就是别人冲你脸上吐了一口唾沫,你能够既不生气,也不怨恨,甚至连唾沫也不擦,任它自己干了,这个境界其实就是佛的境界。

大家一听这个典故,可能要不以为然,别人都欺负到头上,还百般忍让,这样不是太傻了吗?那么,怎么做才是对的,难道非得要把单方面的侮辱升级为相互间的争斗?这样做又有什么好处呢?

不能吃一点亏,总想要在情绪上争一口气,这都是待人处事没有心量的表现。没有心量的人,心中装满自负、自满、傲慢,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所以受不住一点委屈。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心理上就容易不平,待人就容易少谦逊,多怠慢,不懂得为他人着想。这样的人一方面不允许别人伤害自己,另一方面却随意地去伤害别人。

佛把这种心态称作“慢心”,一念慢心生起,当下就失了功德。

古时候有一个沙弥,跟着他的师父一道出门有事,这个师父是一个证果的阿罗汉,有他心通。师父走在前面,沙弥走在后面。这个小沙弥边走就边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佛,证阿罗汉果,学菩萨行,自度度人,成就佛果。师父在前面走着就知道他这个小徒弟在发大心,发如此广大的菩提心,于是就对徒弟沙弥说:“你走前面,东西我来拿。”徒弟不肯,师父说:“你刚才发了无上大菩提心,发心究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初心难,你发了这么大的心愿,就是初发心菩萨,当然要让你先走。”小沙弥就和他师父换了个位置,沙弥走到前面,师父跟在后面拿东西。小沙弥很得意,就想:“我动了个念头,师父都不如我了,就让我走到前面。”就有了轻慢、骄慢的心。师父在后面就呵斥沙弥:“业障,还不到后面来背东西!”

慢心是修道人的一个很大的障碍,佛陀带领僧团,要求大家都出去行乞化缘,由居士们来布施供给,为的就是降伏慢心。今天我们出家人虽然不再单独出去化缘,但是小到个人的吃穿用度,大到佛教事业的兴建,仍然是由社会上的广大人群来供给的。其实,不只是出家人,每一个人都是这样,有谁能离开人群、离开因缘生存下去?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对待身边的人也就能够多一分谦和与恭敬。

可惜,很多人往往自信有余,自谦不足,待人时总忍不住傲慢的习气。举个例子,面对一个打扮邋遢、身上有异味的清洁工时,一些人的反应很可能是皱起眉头,掩鼻而过,心里头对这个人、这份职业怀着轻视和厌恶之意。这实在是很不好的态度和行为。论收入、论体面的程度,他们可能的确不如我们,但是,没有他们的存在,哪里会有我们现在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一个人能做到的事太有限了,若是没有工人铺路,恐怕我们连门都不能出;若是不供给水电,更是连生存都会出问题。这个世界需要众多人的共同努力来保证其正常运行,个人有什么可骄傲的,又有什么资格去轻视和厌恶那些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生活基础的人。

从因缘的角度看,一件事情要做得成功,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都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实现。我以前在云居山担任真如寺方丈,要是没有身边侍者尽心工作,没有弟子们为弘法事业作出贡献,没有居士们发心供养和支持,光我一个人,恐怕什么事业也做不成。我虽然在地位上被尊为方丈,但这只是因缘使然,是因缘把我推到那个位置上,并不是我自己有多么了不起。所以我待人也一如从前,时刻恭敬、感恩,尽量满足对方的需求。除了尽自己的力量,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之外,我实在没有多余的心力去自满、自傲。

有慢心的人,自我中心主义太重,总觉得别人不如自己,身边的人比他地位低,成就低,立刻就心生轻视;假如有人比他爬得高,成就更大,就生出不平的心;如果别人对他加以指责或挑剔,或者不顺他的意,那恐怕就会惹出他的厌恶之心。

目中无人,谁都瞧不起,只以世俗的功利观来评判人,只看到别人不如他的地方,却不懂得跳出自满自负的思维圈子,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长久下去,别人都会疏远他,不来帮他的忙,结果也只能是害自己被轻视甚至是无视,最后连他自己都看不清自己的位置,进而变得迷失。

古时有个功夫很好的老先生是一村之长,大家一见到他就毕恭毕敬,点头哈腰。不久,老先生开始扮成地里耕种的农民,穿得破旧不堪,经常在村子里溜达。他的徒弟从城里回来看他,忍不住问:“师父您德高望重,大家都很尊敬您,问什么要扮成这个样子呢?”老先生说:“我衣冠体面,大家恭敬得不敢跟我说话,你看现在好了,他们都像看不到我一样,我每天走来走去,就能看清真实的自己,也能看清生活的真实。”

老先生的话很有禅机,若是整日一副高高在上,虽然表面得到别人尊敬,但看不到对方的真实想法,或许自己早已被人轻视却一无所觉。我们的识海所以常常被蒙蔽,恐怕就是慢心太重,什么都是自己最重要,别人都要围着自己转,哪管别人过得如何。这般的轻视别人的感受,到头来,受蒙蔽受轻视的可能是自己。

多给别人一点空间和尊重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与人相处就是这样,各自为对方留有空间和分寸,人际就能和谐;反过来,如果每个人都眼高于顶,眼睛只看得见天,看不见人,难免就会对人傲慢无礼,如此一来,人际关系便时时紧张,处处分裂。

这个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大家都身处其中,所有的联系、和合,都有它的因果在里边。换句话说,我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是有回响的。比如,傲慢无礼的人,通常都不会受人欢迎,甚至还可能遭到别人的报复和伤害。为什么呢?因为他轻视人,伤害人,这样的人怎么会受人欢迎呢?

在生活中,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不尊重他人,慢慢地他人也就不尊重自己了,这个因果来得很快。东汉时有个叫祢衡的人,《三国演义》里也写过他。这个人少年时就才气过人,文章写得很好,口才也很好,可惜他脾气坏,瞧不起人,认为天下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了不起的人,而且他动不动就骂人,不分场合和时间,也不管有理还是无理,结果得罪了很多人。祢衡容不下别人,别人自然也容不得他,最后他终于被黄祖杀了。曹操原来也受过他的辱骂,知道他被杀后,笑他“腐儒舌剑,反自杀矣”。

对人毫不尊重,轻易折辱别人,这种举动实在不够明智,要知道,蔑视侮辱他人就是在自掘坟墓。太自以为是,往往对上不懂得恭敬,对下不懂得包容,对同事和朋友更会计较排斥,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发现自己被疏远,被孤立。造成这种结果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自己,不懂得对人付出,当然也就得不到别人相应的回应,更何况,谁也不愿意和身上有刺的人相处。

在人群间播撒下爱的种子,这颗种子会结出丰硕的果实,这果实总有一天会回到你的手中;同样,在人群间洒下恨的种子,恨意的果实也终有一天会循环到你身上。你对待他人的态度,就是他人对待你的态度。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也是这个道理。我们能够对身边的每个人给予尊重,尊重他们的生活、习俗、职业、性格、爱好,对他们说的一句话,做的一件事都抱持理解和体谅,以这样的态度去待人处事,既能够得到别人的好感和认可,对方也会以相同的尊重来回报我们。

很多时候,人们特别尊重那些高高在上的人,这样的尊重就不够可靠,因为它并不是指向人,而是指向地位,而地位是会变动的,要是这位高高在上的人有一天跌下来,恐怕就很难得到尊重了。所以说,这种尊重是虚假的。

能够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才是真正的高贵。真正的尊重应该是无条件的,是出于你自身的修养,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不受任何虚荣心的驱使。做得到这一点,别人才真正会钦佩你,敬重你。

怎样才能做到尊重所有人?首先,把自己放得低一点。站的位置低了,你的态度才能谦逊,才能了解自身的不足。在知道自身缺陷的同时,也要学会去肯定别人,多看到别人的优势和闪光之处,这样你才能够把骄慢的心放下来,生起谦虚的心。

然后还要能够接受他人的意见。谦虚倾听他人意见的人,一定也能够尊重所有的人,因为他什么都能够容纳,内在没有任何障碍,别人是优秀也好,平凡也好,他都不会有比较,所以也就不必对人戒备或产生敌意,不必通过蔑视或侮辱别人来证明自己。

还有一点,在和人相处的时候,不要老想到自己,也要多去为别人想想。打个比方,你和别人一起做一件事情,事情做成了,少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揽,事情没做好,也别总去找别人的毛病错误。工作的时候,做事业的时候,用一颗恭敬、感谢的心去做。我们常说的“敬业”,就是如此,你越是尊重你的工作,尊重身边的人,工作也就越是顺畅,身边的人也会主动来配合你、协助你。

你不好,我好,都是妄想

明代有个憨山德清禅师,影响很大,他讲过一首佛偈:“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世事由来多缺陷,学道求真免无常。”过去很多得道高僧吟出来的佛偈,语言都很通俗,但是道理很深,比如这一首,讲为人处世的道理,很简单,就是告诉我们不要理会是非,不必争人我长短。为什么不必争?因为世事本就是有缺陷的,再怎么争,它也不可能完美、如意。既然如此,莫不如放下计较纷争,在无常世间得一份安适自在。

很浅显的道理,但是触及到了很深的佛法。佛法是什么,就是生活。不能运用于生活的佛法,那是死的。这就像我们平时可能都知道谦让不争的道理,可是一遇到利益上的事情,就很难放手让他人获益,光说不用的道理,也是死的。很多弟子问,什么是佛,怎样修一颗佛心,我可以告诉他们很多答案,比方说,佛心清净,不清净是妄想心,是非心、人我心、你不好,我好,都是妄想,都要除了,妄想心除了就是佛心。我还告诉弟子,达摩祖师到中国来,他讲一个歇字,所谓歇即菩提。妄想一歇,就是菩提心,就是佛,就是祖师。

虽然不厌其烦地教诲弟子,可是自己心里很清楚,说的再多也没用。生活就是修行,吃饭,睡觉,用功,做人做事,就是这样子,没有什么机巧可言。你不投身进去,去体验,去思考,去修炼,听多少道理也是白听啊。

不必佛来说,人人都知道世事无常,人生起伏难料,也知道计较人我是非,与人争长短输赢的做法不好。为什么仍然有很多人在利益多少、职位高低、见解好坏、人际是非里斤斤计较,生活里满是忙乱和苦恼?这是因为没有把道理放进生活里,没有在做人做事的时候把这些道理融会于心,遇事也不懂得回思、自省。

有些事情,本来就很难判断谁对谁错,要是别人指责我们错了,我们多半就会愤懑不平,就算原本真的觉得自己有错,也会立刻否认,然后反过来指责对方,把错误都推到对方身上。如此一来,双方就会爆发争吵。

有时候,冷静地想一想,谁对谁错根本无关紧要,就算证明自己对了又能如何?无非赢得了一种虚假的心理满足,而人际关系由此产生的裂痕却是不可弥补的。更何况,即使这次真的是我们对了,下一次呢,谁能保证自己永远是对的?如果不能够接受自己的错误,总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好的,别人是错的、不好的,也就没办法打开心怀,接受他人,赢得良好的人际环境。

为了谁对谁错的问题,不仅浪费自己的口舌和心力,还造成了双方的坏情绪,破坏了彼此的谐和,还不是得不偿失。一切利益、地位、情绪之争都是如此,就算争赢了,失去的东西也比得到的东西更多;就算争赢了一时,也不代表能够赢得了一世。

大家要把心胸扩大,你永远处在一种海阔天空的境界里,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我是非的烦恼。因为心宽,遇事就有转身的余地,一方面,你自己可以转身去观照这个世界,观照自己的心,慢慢地把真正的得失看清楚,做出正确的选择;另外一点,你也能给别人留一个转身的空间。不是处处争你的利益,你的输赢,动不动就把别人逼到死角,而是别人跟你争,你就让他赢,没什么好计较的。

别人说你坏,说你有问题,坦然接受又何妨?生活在社会群体中,本来就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所有人都说你好,这是不可能的。不论别人说的是对是错,都只代表了他的看法,并不能真正侵害到你,针锋相对只会被对方抓住更多话柄,退让却可以化解纷争矛盾,既让别人受益,也让人看到你的肚量、修养。

有人可能要问了,我把利益、名声、好处都让给别人了,什么都不剩,光有肚量、修养有什么用?这样问的人,眼睛还是在盯着眼前的一丁点得失好坏,斤斤计较,没有真正理解不争、不计较的好处。

总是希望自己得利的人,到最后往往难以得利。因为他和人相处时,总是妨碍别人得利,处处要与人一争高下,这样别人就会来妨碍他,至少也不会来给他帮忙。相反,心胸宽广、大肚能容的人,往往能吸引别人来亲近他,因为他不计较、不比较,没有是非心、人我心、私心,人们很放心和他交往,也很乐意去维护他,帮助他。

很多人说自己烦恼,在人际关系里头总是被伤害,要说的话,关键只有一点,就是宽心以待。如果你还在为别人说你坏话而难过,还在为别人职位比你高而痛苦,那是因为你的心太窄,只容得下自己,所以不能忍受别人侮辱你,受不了别人比你好。要是把心放宽了,很多问题就不成问题了。别人说你,让他说;别人比你得的好处多,让他得,我们的心里一片祥和安宁,只是一心过好自己的生活,得一份属于自己的如意自在。

同类推荐
  • 说话的魅力

    说话的魅力

    说话是为了沟通和交流,但是把话说好并不容易。在本书中,作者用生动的故事和实用的方法,帮助你培养说话的能力,提高说话和演讲的水平,在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说话技巧。从而学会“说话”,让你说的话充满魅力。
  • 善待人生的120个阳光心态

    善待人生的120个阳光心态

    本书共有十章,主要从现代人的不良情绪开始讲起,依次分析现代人的意志障碍问题、病态心理问题、自我意识缺失问题、不良的性心理问题、学习和工作中的消极心理问题、人际交往中需要注意的心理问题、爱情和婚姻中的不良心理问题,以及一些特殊人群和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问题。内容全面、简洁而不拖沓,读起来轻松且实用性强,方便你随时为自己的心理把脉并进行轻松治疗。本书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你能拥有一个阳光心态,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能够生活得更加轻松、自在和坦然。人生就像一场随心所欲的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应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这一句广告语说得很妙。
  • 技高一筹(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技高一筹(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技高一筹》用脍炙人口的智慧小故事来教育青少年,不仅简单实用,而且效果可喜。通过此书希望让孩子们从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汲取智慧的养分。本书在生动有趣的小故事里让你甩掉丝丝烦恼,拨开困惑茫然的迷雾,在为人处世上都技高一筹,收获茫茫人生的各种智慧。
  • 漫话幽默谈吐

    漫话幽默谈吐

    本书分为幽默素质和幽默随笔二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心理调节、神经放松、颠倒逻辑、歪曲推理、自我调侃、哥们儿真逗、文人幽默逸事等。
  • 智读三国谋略高手

    智读三国谋略高手

    本书从以上四方面立意、引证的史料简洁而生动,同时辅之以现代社会的事例,力求做到史有所出,论有所证,例析结合。品读三国,借鉴古今。以此你可以获得一个历练人生的机会。历史的追述与人生的体悟在这里可以重合,可以结晶。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我爱美男

    重生之我爱美男

    既然老天给我一个重生的机会,我定会好好感受生活,一定要活得自由,随心所欲。小编是个新手,这篇文就是练练手,写的狗血请大家手下留情,不要打我,么么哒!!!
  • 相思几许

    相思几许

    浮生如此,聚少离多,不如莫遇。以沫在她的新书首页写上这短短十二字,道尽故事的结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从背后拥住她的男人拿过她手中笔,在十二字下面添了一句。日光温暖,以沫轻勾唇,多幸运。她在爱与被爱着。
  • TFboys之千我

    TFboys之千我

    他与她,曾经错过;再次相遇,这次他们能牢牢抓住彼此吗?(本说或许会很短,但也是作者用心之作哦~本人千纸鹤一只)
  • 裂阳心惊

    裂阳心惊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我曾站在你身旁

    我曾站在你身旁

    想写一本书的想法其实很早就有了。只是一直都在自我怀疑中,信心飘摇不定。在几年前,打算创业期间。我已经开始写一些关于高中初期的文章发表在了自己的空间博客中。如今想要完成这本书的时候,也是一之前写的那几篇做基础。但相比之下,如今我敢肯定自己要比几年的写的更好一些。至于好的程度如何,便不得而知了。想起来要写这书的时候。我犹豫了好久。因为书中会涉及到一些以前的同学或者恋人,老师。其中不乏一些比较隐私的事情。主要担心写着书会不会给那些人们在当前生活中带来一些困扰。如果是那样就得不偿失了。但后来想想我才智平庸,又缺乏想象能力。想要写出一本杜撰的小说,对于我这样不曾有基础的人来说,犹如登蜀道一般。
  • 微信觉醒

    微信觉醒

    一次意外事件,一段传奇故事;从微信中觉醒,从觉醒到崛起;赵泽吉突然拥有了掌控微信的能力,牛逼人生从此开始。--------扫一扫,天下无物不识;定位,天下众物可寻;信息流,天下众财可聚。朋友圈,微信群------更多功能期待您的发掘!
  • 他风骨无双,快穿

    他风骨无双,快穿

    【每个故事都有女主,但是结局无cp,男主万人迷,爽,苏,不解释!】他眼眸流转间夺人神魂他勾唇一笑间星光灿烂第一个故事:精分歌神vs视后前任。(已有存稿)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第二个故事:护国将军vs和亲公主。(已有存稿)他是尽忠职守的大将军,亦是把心爱之人送上和亲之路的负心郎。第三个故事:冷血大帅vs妖精舞女。(存稿中)
  • 梦佳人

    梦佳人

    作为一个骗子,你无疑是人中龙,但作为一个王者,你?失败了……选择真心时,我付出了全部,选择憎恨时,我付出了生命……转身时,我不再是弱者,既然天让我趟浑水,我不再犹豫,所以,我宁愿相信一切均是天注定,而不是……你一手策划……因为,我终究是选择了相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宝宝龙的极品奶爸

    宝宝龙的极品奶爸

    这是一部专业奶爸带着一帮子捣蛋鬼的生活记录。但是……“别以为老子好欺负,小心老子让你悔恨终生!”
  • 宣生六记

    宣生六记

    他送她一坛忘忧,她笑着说,“你就是我所有忧愁的来源,既忘不了你,又如何能够忘忧!”续集已出,敬请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