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昌龄(公元698-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苍凉遒劲,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精神。王昌龄中年中进士,但早有诗名,被称为“诗家天子王昌龄”。他尤以七绝见长,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唐人殷璠的唐诗选集《河岳英灵集》认为王昌龄是 “风骨”的代表,称赞他的诗是“中兴高作”,选入的数量也为全集最多。
·采莲曲二首·其二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赏析】
《采莲曲》是乐府旧题,也作《采莲女》或《湖边采莲妇》。诗中描写了一群采莲少女在湖中嬉戏采莲的图画,极富生活气息。
首联“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没有直接写采莲少女,而是以“罗裙”代之。荷花盛开的季节,几位亭亭玉立的妙龄少女,乘着小船徜徉在花丛中,她们绿色的罗裙和碧绿的荷叶融为一体,仿佛少女们就是荷花仙子,而荷花正是为她们而开放。她们娇嫩的脸庞,娇艳欲滴的荷花交相辉映。少女在荷花的掩映中时隐时现,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
诗人构思巧妙,独具匠心,他写少女却不沾染任何艳色,只以荷花荷叶相衬托,高雅灵动,又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他开篇就将读者置于一个充满遐想的童话世界中,优美的境界使人人意犹未尽。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写的是动态的景象,一“乱”一“始”使诗情起伏有致。“乱”写出了少女的活泼。乱花迷人眼,美丽的少女在翠绿的荷叶和粉嫩的花朵中难分难辨,稍不留神就看不到她们的身影。她们在荷塘中融入了荷花中,似有似无,疑惑之时,荷塘中歌声四起,听到了她们欢快的歌声,这才明白原来她们确实在其中。
诗人只用荷花和歌声来侧面描写采莲少女,直到诗歌的最后少女们仍然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读者虽然未见“庐山真面目”,却可以感受到少女们的欢乐、活泼,听到她们银铃般的笑声和天籁般的歌声。
王昌龄的诗歌精巧活泼,富有生活情趣,洋溢着青春的欢乐,展现了采莲少女的天真烂漫、朝气蓬勃。与此同时,他塑造了听歌者闻歌神往、驻足张望的形象。
【大师导读】
“向脸”二字却妙,似花亦有情。乱入不见,闻歌使觉,极清丽。
——黄叔灿《唐诗笺注》
·长信秋词五首·其三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赏析】
班婕妤在汉代颇具才名,曾写过一首五言诗《怨歌行》,亦称《团扇歌》。她在诗中以团扇在秋季被弃比喻自己失宠于汉成帝。王昌龄作《长信秋词》五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本诗是他在班婕妤《怨歌行》的基础上进行生发。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写早晨旭日东升,阳光从富丽堂皇的金殿上照下来,流光溢彩的殿门徐徐打开。女主人公捧了扫帚进去打扫。班婕妤失宠后,主动请愿到长信宫侍候太后起居生活,持扫洒之事。她一只手拿着扫帚,另一只手拿着团扇。秋天来了,炎炎夏日中常用的器物——团扇也用不上了。可是,她还将它拿在手中,迟疑着是否要将它当做垃圾一样丢弃。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仍用班婕妤的故事。“昭阳”是昭阳宫,汉成帝新宠妃赵飞燕的宫殿。班婕妤看到从昭阳宫飞过来的寒鸦,心中竟然羡慕起它来。在诗歌中太阳常常是君王的象征,而太阳光自然就是君王恩宠的象征。“玉颜”是指班婕妤。寒鸦从昭阳宫飞来仿佛还带着“日影”,深一层的意思是说昭阳宫的寒鸦都能够获得汉成帝的些许恩宠,可是仍旧颜色含玉的班婕妤反倒不如浑身黑灰的寒鸦。“不及”“犹带”表达委婉含蓄,可见女主人公愁肠百转却难以倾诉。
王昌龄这首诗就班婕妤的《怨歌行》之中的寓意生发,进一步渲染女主人公的怨愁和苦闷,同时也借长信宫的故事讽喻了唐代宫廷女子的苦闷与幽怨。
【大师导读】
宫词细于毫发,不推为第一婉丽手不可。
——谭元春《唐诗归》
“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昭阳日影来。”上句四入声相接,抑之太过;下句一入声,歌则疾徐有节矣。
——谢榛《四溟诗话》
优柔婉丽,意味无穷。风骨内含,精芒外隐,如清庙朱弦,一唱三叹。
——胡应麟《诗薮》
·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①度阴山②。
【注释】
①胡马:泛指敌人的骑兵。
②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赏析】
《出塞》为乐府旧题,也是唐代诗人写边塞常用的题目。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写有《出塞》二首,本篇为其中一首。诗中描写了辽阔的边塞景象,表达了诗人任用良将,平息战事的希望。
起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写景,气势雄浑,声调高昂,统摄全篇。本句为互文手法,意思是秦汉时期的明月,秦汉时期的关。本句更深一层意思是,由秦汉至唐,明月时时照着这片土地,没有改变过,与此同时,从秦汉以来这里的战事也从来没有停歇过。
诗人匠心独运,在“明月”和“关”的前面加上了“秦”、“汉”作为时间上的限定,这样就把整个诗歌的意境放在了一个较长跨度的历史时间背景上,起义高远,给人以悲壮雄浑的感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自古以来战争频繁,为下句做铺垫。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明月”和“关”又紧扣了乐府主题,乐府中常有《关山月》曲子,表现的是离别的哀愁,它们已经成为了苍凉、哀伤的标志,因而以乐府为题的诗歌常常出现“关”和“月”的字眼。
“万里长征人未还”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对和悲愤的心情。“万里”给人辽阔的空间感,形容远征距离之远,行程之艰辛。“人未还”三字突显了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生离死别之痛。
联系上一句诗人所塑造的宏远时间背景,“万里长征人未还”就成为了对千古以来战事给人民带来灾难的批判,这不仅是唐人的悲剧更是秦汉以来所有人民的悲剧。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句表达了期望战火平息的愿望。“龙城”是指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人称“飞将军”的李广,他戎马一生,身经百战,智勇双全,在出征匈奴的战争中屡传捷报,也多次看虎口逃生,匈奴闻风丧胆,深受汉朝人民的爱戴。诗人希望在唐代也能有像汉朝李广一样所向披靡的将军率军出征,取得胜利,给人民创造一个和平的生活环境。
全诗气势雄浑、格调高远、语言流畅、铿锵有力,一气呵成,被认为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大师导读】
“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将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无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息,即高常待《燕歌行》归生“至今人说李将军”也。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
——沈德潜《说诗晬语》
他从许多边塞形象中选出了“明月”和“关防”,再用“秦汉”来增加它们的历史意义。从这一句开始(起),一个“塞”字就勾勒出来了。……诗人用“秦汉”二字是活用,也是形象用法。
——施蛰存
·塞下曲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赏析】
《塞下曲》是古时边塞地区的一种军歌,唐朝很多诗人尤其是边塞诗人用过此题写诗。这首诗作于王昌龄早年漫游陇右之时,据内容,当是追忆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唐将薛讷等大破吐蕃一事。诗中描绘白骨成丘的惨烈场面,触目惊心,反映了诗人的反战思想。
一、二句“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描绘了边疆塞外,广袤凄凉的深秋景色。“饮马”者乃是军士,首句描写军士饮马的情景,为下文中的战争描写埋下伏笔。“秋水”二字点明当时正值深秋时节,渲染凄清悲凉的气氛。第二句中的“水”指洮水,临洮城就在洮水畔。“风似刀”三字用比喻的手法来形容北风的凛冽刺骨。这两句诗选择了水和风这两种事物来渲染塞上深秋的苦寒景象,笔墨经济,表达效果极强。
三、四句“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描写远望临洮看到的景象。茫茫沙漠,一望无垠,夕阳西照,即将没入地平线。黄沙之中,隐隐约约可望见临洮城。这两句诗意境雄浑,气势恢宏,在诗人的匠心之下,营造出了一种行军紧迫、前景黯淡的凄凉氛围。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描写了临洮的战争场面。“长城”一作“龙城”,此处指临洮。诗人来到古战场,联想到到历史上此处发生的众多战争。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中,“足”是充满的意思。“白骨”是战死者的尸骨。“今古”不仅指从古到今,而且还包括一年四季,每日每夜。临洮这一带黄沙漫天,见证了无数战争,战死者的白骨,被杂乱地抛露在蓬蒿间。这两句诗用生动的景色描写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出,震撼人心。
全诗格调苍凉悲壮,流露出诗人浓厚的反战情绪,尤其是白骨乱蓬蒿的场景,令人印象极为深刻。
【大师导读】
前四句叙塞外晚秋时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后四句是说古今多少战役,死于沙场的无人收敛,只见白骨杂在蓬蒿之中,写得何等触目惊心。
——喻守真
·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