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959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他的佛,在心中已经记不起,最早听到《送别》是何时何地了。好像作为一个中国人,这首曲子是由心底生长出来的,它随我们一同长大,一同苍老。

多数人第一次完整地听到《送别》是在小学的音乐课上,课本上印着《送别》的曲谱,旁边标明“作词:李叔同作曲:J.P.奥德韦”。人们多年后会禁不住发出这样的感叹:怎么有人能用这么简单的句子表达出这么悠远绵长的意境,而且音乐素养如此之高,能在异国作者的曲调里寻觅到中国人骨髓里的落寞与苍凉?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那个年纪还不知离别为何物,这首曲子却让人从心底生出莫名的哀伤。

那天放学,一个孩子回家搬板凳拉开五斗橱找出爸爸的笛子,照着曲谱一个音一个音练习。他站在自家的阳台,从夕阳西下开始,直到天空丧失温度。在那个夏天,他对这种练习着迷,乐此不疲,甚至在公车上都会弯曲起手指做握住竹笛的样子。夕阳透过路边缀满粉红绒花的合欢树,给跑动的公车投进斑驳的树影。他把车窗拉的打开,让合欢花的清香连同晚风冲进车子,冲淡脑海中《送别》的伤感。

每一段童年都有忧伤,李叔同的《送别》,让一个孩子的忧伤与众不同。

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他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把自己印刻在中国近代史上,手法一如他篆刻的印章,或圆润,或苍劲,刀刀让人惊叹。

他是津门巨贾的少爷,纵情声色,挥金如土;他是名动沪上的才子,“二十文章惊海内”,“直把杜陵呼小友”。看他赴日留学前留下一帧照片,是上妆照,饰演的是黄天霸,勒着高高的抹额,宽大的褶子高高挥起,架势十足,英气逼人。

那样的风流少年,自然是多情的。他在与朋友应和嬉戏的诗中写道:“眉间愁语烛边情,素手掺掺一握盈”、“佯羞半吐丁香舌,一段浓芳是口脂”,完全武陵浪荡少年的气派,香艳得令人咋舌——竟然看不出些许“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的影子。他在安享人生的盛宴,全然不去想在这极致的繁华过后回首,会是怎样触目的苍凉。

然而乐曲总是在最激扬的时候急转直下。留日归来的他,艺术上有了质的飞跃,却在正想大展宏图的时候遭遇了家庭的破产。生命之花绚烂到极致,突然收敛,乱红飞得一片狼藉,他却淡淡地接受了,去做了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员。他不但做了老师,而且教课极认真,深受学生们的尊敬和喜爱。

能对人生的起落看的如此通达,这似乎对他后来惊世骇俗的选择,是个先兆。

李叔同,李先生——弘一法师。

除了“惊世骇俗”,没有其他的词能够作为他这个人生抉择的定语。

1918年,在学生们伤感、不解的眼光里,他在距杭州虎跑寺半里路的地方换上了僧衣,头也不回地向佛陀的世界走去。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的后半生,在夕阳的余韵里上演。夕阳是最美的,并且安然。他送别了自己的红尘人生,把原本如烟火般闪灭的生命在声声佛号中拉长。

看他的故事,很少有什么修行是为了让自己往生成佛,他多半时间都是在弘法,教化众生。也许,他期许的并不是西方莲池里薰风的清凉,而是只想用佛的智慧熄灭人间业火,求得心灵的舒畅。

他教化人的演讲、与人相交的轶闻,都朴实而温情。他做老师的时候,会郑重地教育学生不要上课放屁,因为那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困扰;做了和尚,他还会告诉学僧们不要看报纸、不要随便聊天,那会影响修行。他坐椅子的方式都与众不同,坐之前要摇一摇,警告椅子上还未来得及逃走的小虫。他的遗嘱第五条是专门针对蚂蚁的:“……去时将常用之小碗四个带去,填龛四脚,盛满以水,以免蚂蚁嗅味走上,致焚化时损害蚂蚁生命,应须谨慎。”……透过纸页看弘一法师的人生,每每想要落泪,落泪的原因,是心底深深的慈悲。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李叔同的佛,是红尘的佛,他与他的佛同在俗世与红尘的交界,同在白日与黑夜的交界,他们永远浸润在夕阳的余晖里看咸阳古道,荒草满坡,传入耳中的不是梵音,是拂柳而来的幽咽笛声,那感觉是,“悲欣交集”。

他的佛,在心中。

同类推荐
  •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本书是“聆听大师”丛书胡适系列的第四本,以胡适谈禅说佛为线索,遴选其综述禅宗历史、考证禅宗代表人物、以及谈禅说佛杂记等文章汇编而成。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虽然不能说全面完整地反映了胡适对于禅宗和佛教的思考和主张,但基本上反映了他在这方面的代表性观点。尤其是胡适谈禅宗历史的文章,深入浅出,学理清晰,趣味横生,凸显大师小书的品位,可读性极强。
  •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

    本书是大师依据佛陀的言说及其弘法多年的教化经验。主要包括生活观、伦理观、修持观、处世观、仪礼观、教育观等内容。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圣严法师开示心理减压秘法)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圣严法师开示心理减压秘法)

    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道教一本通

    道教一本通

    本书从“道”字入手,详细讲述了道教的历史、教派、典籍、神仙、仙境、道术、科仪、文化的方方面面。
热门推荐
  • 小梦的日常

    小梦的日常

    作为一只和哥哥姐姐相依为命的可爱美少女,小梦被迫成了一个宅女,每天以书为伴,来自哥哥姐姐的溺爱让她渴望外面的自由。她和哥哥姐姐们一起住在神奇的书舍公寓,三个神秘的门,红色通往单独的温泉,也就是洗澡间。绿色通往自给自足农场,里面有很多灵偶,负责管理事宜。黑色的门通往一个空荡荡的小房间,那里也有一些门。至于它们通向哪里,小梦是一点也不知道,因为那里是哥哥姐姐们的专属通道。已经高龄103岁的小梦外表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命运的指针开始旋转时,等待她的是怎样神奇的相遇和未来,当面对来自亲情的巨变和未知的前方她又要怎样去克服。
  • 穹宇问道

    穹宇问道

    道可道也,非常道也;然则天地虽大,何以为道乎?仙否?魔否?佛否?吾曾问道于天:“若仙、佛、魔皆为道,那有何以得道?何以成道?成仙?为佛?化魔?”“天地之大,世间万物,皆可为道。”“然则世间种种,皆化因果,皆入道尔?”“天地为棋,众生为子,焉知执棋者不是被执者,”天沉默许久,“唉……道可道,道非道矣……”…………
  • 陌上牵牛花

    陌上牵牛花

    三千年后,帝子:庭,失踪于仙界。魔皇:焱,匿迹于北荒。仙魔两界蠢蠢欲动,风云将起。她,遗忘了三千年前的恩恩怨怨,却带着三千年前的使命,再一次陷入仙魔争斗的漩涡中,又似乎是一场没有结果的结局…………
  • 绝世爱恋:丫头,赖上你!

    绝世爱恋:丫头,赖上你!

    多年初遇,她指着他的鼻尖,给了他一巴掌。“你说你,全国这么多职业你不当,你偏要当‘小三’,好,就算你当‘小三’拜托你认一下性别,他是男的!哦!对了,你是牛郎吧!小白脸,呵!这张脸真是白长的这么好看了!你们好自为之吧!”再次相遇,他‘壁咚’她,却被人打了一拳。看着她那精彩的演讲,他突然觉得自己要陷进去了,OMG,我有自虐症吗?
  • 星海商帝

    星海商帝

    夏霖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意外捡到一串的手链,从此开始传奇的联邦商人生活,正当他心安理得享受成为联邦商人的权利时,一个巨大的危险正在向他靠近……
  • 血族公主的恶狼殿下

    血族公主的恶狼殿下

    “喂喂喂,你在靠近我我就要大叫了啊~”我拿着奖杯一步一步的后退,“亲爱的,现在半夜三更的,大叫可是会扰民的啊!”某男话一说完,某女的嘴巴就被堵了~~~~靠,这是上演这哪一部动画片啊,还吸血鬼?世上哪有这种东西,就算有也不会即将临到我的身上,可是悲剧了,就偏偏的降临在我的身上了···“诺儿,你说要把我阉了,那我赶紧做一些事儿,不然被你阉了就做不成了~”凌暗夜一步一步的向我靠近,脸上邪魁的笑让我不禁打了个冷颤,“你····你干啥~”“当然是洞房啊!必须在你肚子上留一个种~”话刚一落我就落到了一张软绵绵的大床上~【此文绝对不弃快来跳坑】【经过了那么多,我依旧是爱你爱得不知天高地厚——阿哲】
  • 豪门惊情:惹怒,暗夜契约妻!

    豪门惊情:惹怒,暗夜契约妻!

    “五十万……五十万我卖给你五年!”她强忍着屈辱回答道。“好,五十万我买你五年!”五年后,当他冷漠的将她赶出去,迎来了他当作圣女爱护的女人站在她面前时,她笑了,笑了一脸的泪水。
  • 冥中注定:夫君是鬼差

    冥中注定:夫君是鬼差

    我在寝室直播恐怖片,不曾想真把厉鬼招来,他给了我双可以看到鬼的眼睛,顺道还让我怀了他的孩子!学校里一桩桩的命案,扑所迷离;一只只蛰伏在暗处的小鬼,虎视眈眈……我想要逃,但却被他玩弄于鼓掌之中。我那专门哭坟的奶奶告诉我,这是劫,我躲不过!
  • 美女的超级高手

    美女的超级高手

    混迹深山,与世无争,随心所欲,逍遥自在……杰出就是这么一个快乐骚年,从小便和师傅逆风无忧无虑的生活在四风谷底,直到有一天,一封奇怪的董事长聘用书从山外面的世界寄到了杰出手里,从此,一切都变了……
  • 成长的目标(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成长的目标(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和人打交道时,你应该在认识论上安于一个事实,这就是说,人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意图和目标,尽管物理学的对象没有。无论是神的投射,还是人自身的投射,我们传统的科学都很明智地把意图的投射排除在物理宇宙的研究之外。实际上,对于自然科学本身的存在,这种净化是必要的条件;对太阳系最好也作如此理解。意图的投射不仅是不必要的,而且对于充分的理解确实有害。但研究人时,情况完全不同。人确实有意图和目标可以通过内省直接认识,也可以从行为方面加以研究,正如在似人动物中看到的一样。虽然这一简单的事实已从传统自然科学的模式中排除出去,却又自动地使传统科学的方法不那么适用于研究大多数的人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