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91300000002

第2章 序 轻叩禅门,观似海佛法(1)

薪火传灯,星云大师的弘法岁月

大彻大悟很难,但每天有一点小小的开悟是可能的,我每天都在努力,要想通一些小小的道理,一生中,就是不断用心去开悟。

——星云大师

不论是酷暑天柔风清凉的晨间,还是寒冬里风雪相伴的清晨,每次早课讽诵《楞严咒》读到“愿将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一句时,年纪尚幼的小沙弥都会在心中暗暗发愿:“将来,我一定要把全部的身心奉献于弘法利生。”

世事蹉跎成白首,六十年甲子轮回间,当年的小沙弥早已成为受人尊敬的佛学大师。他就是佛光山的开创者星云法师,他为弟子信徒推崇备至,但法师为人依旧谦和低调。他的每一场演讲都吸引了很多人,虽不至夹道欢迎,但众人虔心求教的场面也蔚为壮观。

从一个食不果腹、六年间只穿两身衣服、鞋子破了拿纸垫的小沙弥,成长为屹立在两千多年悠悠佛教历史长河中一座丰碑,他把“人间佛教”的火种洒满了五洲大地。媒体评论说:“如今的星云大师,不只属于佛光山,不只属于台湾,不只属于中国,已经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宝藏。”

星云大师俗姓李,名国深,法名悟彻,号今觉,1927年他出生在江苏省江都县,12岁时在宜兴大觉寺出家,随志开上人修行。

1941年,他受具足戒,并入栖霞律学院攻读。

1945年,他入焦山佛学院修学,并于1947年毕业后返回大觉寺担任监院,兼任当地白塔小学校长,并任《怒涛》月刊主编。

1948年,他出任南京华藏寺住持。

1949年春,星云大师前往台湾,初驻锡中坜圆光寺,并于次年开始主编《人生杂志》。

1952年,他到宜兰雷音寺,成立念佛会、弘法会、歌咏队等组织,奠定了以后弘法事业的基础。

1955年,他在高雄创建高雄佛教堂,两年以后在台北创办了佛教文化服务处。

1962年,他任《觉世旬刊》发行人,并在高雄创建寿山寺,设立寿山佛学院。

1967年5月16日,他在高雄大树乡麻竹园山地开创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的宗旨,开始致力于推动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业,并融古汇今,手拟规章制度,将佛教带往现代化的新里程。

从12岁出家,到如今已是古稀之年,六十年佛门生活让星云大师拥有了慈悲的心肠、平和的心态、积极的人生观。他教化宏广,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出家弟子千余人,信众更是多达百万。他一生弘扬佛教,倡导“欢喜与融合、同体与共生、尊重与包容、平等与和平、圆满与自在”等观念。

“大彻大悟很难,但每天有一点小小的开悟是可能的,我每天都在努力,要想通一些小小的道理,一生中,就是不断用心去开悟。”星云大师这样说,他从大陆到台湾,从宜兰雷音寺到高雄佛光山寺,他积聚众人的愿力,遍弘佛法于五大洲。当年的一个平凡和尚,如今成就了不凡的志业。

一路走来,荆棘遍地,有快乐亦有痛苦,有喜悦也有忧愁,晴天朗日、雨天滴水,都成为一路走来不曾错过的美丽风景。他将佛法的真谛一点一滴地向世人普及,他把佛门的慈悲与智慧之光洒向所有路人。星云法师曾说:“我只想尽一点心力,不妄想,不僭越,只想慢慢把弘法利生的事业做起来,直到现在,也从来没觉得自己做了很多事情,我只想像爬楼梯一样,一步步往上爬,而非一步登天。”

世事绝无偶然,星云大师之所以能成为佛学大师,正得益于他那平和质朴的性格和勤奋不懈的态度。他倾尽心力,所行所思皆为弘法利生,指导世人离苦得乐。星云大师这一世云水岁月,已然成为后人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佛光山:以虚空包容万有

虚空才能容万物,茶杯空了才能装茶,口袋空了才能放得下钱。

——星云大师

佛光山本是一座荒山,短短数十年间,星云大师与座下弟子一起将其建成了中外闻名的佛教圣地,成为中国台湾地区最大的佛教道场,也成为星云大师弘扬其“人间佛教”理想的宝地。

在佛光山大佛城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现象:佛殿里既有密宗佛像,又有显宗佛像。一般来说,佛教的派系之别是明显的,依照不同的标准,或分显密,或分南北,或分汉藏。但星云大师向来不认同这种分门别派,一则他认为这会削弱佛教本身的影响力,再则他认为佛教诸法其实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诸法自性平等一如,就像世间生命原本并无善恶、美丑、高下、贵贱的分别。

所以,星云大师在弘法之初就立下了“解在一切佛法,行在禅净双修”的原则,并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将佛光山建成了八宗兼弘的道场——“显密要融合,禅净要融合,南北传佛教要融合,在家出家要融合”。事实上,这其中渗透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包容。

八宗佛法之所以能在佛光山融合在一起,就是因为星云大师倡导“包容”。虚空能够包容万物,这也正是佛教中“真空妙有”的真谛所在。

星云大师与凤凰卫视的总裁刘长乐先生曾就“包容”一词做过多次探讨。在讨论中,星云大师对“包容”的妙处做了这般解释:

人的心,是高山、海洋所不能比的,所谓“心如虚空”,就是放下顽强固执的己见,解除心中的框框,把心放空,让心柔软,这样我们才能包容万物、洞察世间,达到真正心中万有,有人有我、有事有物、有天有地、有是有非、有古有今,一切随心通达,运用自如。

正是放下了个人对佛教宗派的执著,星云大师才能将八宗精髓融会贯通;正是放下了个人的顽固己见,星云大师才能率众建立起佛光圣地。在佛教中,“包容”一词所对应的正是“空”字,星云大师说:“空是因缘,是正见,是般若,是不二法门。空的无限,就如数字的‘0’,你把它放在1的后面,它就是10;放在100的后面,它就变成了1000。”把自己放空了,竟然就拥有了无限多的可能。

在禅宗的观念中,空与有并非两个完全对立的概念,宇宙万物,因为虚空含纳包容,所以能拥有日月星河的环绕;因为高山不拣择沙石草木,所以成其崇峻伟大。

星云大师常说,佛光山之所以能建立起来,就在于他坚持“不要”,最后反而“不要而有”。

大师为人淡泊,平时但凡有稿费或者信徒的捐赠,他很少会像其他人一样存入银行,而是会把这些钱全都花出去,或建寺庙,或建学校,或添置法器,或布施给有需要的人。他说:“我认为个人可以不要,但是大众要,要给大众。”

就这样,星云大师不仅建起了佛光山的庙宇,更使佛光山的精神深入人心。

出家人要“以无为有,以不要而有”,这是星云大师修行的心得,更是裨益他人的教诲。佛光山成于“空”,致力于包容万法、普度众生,这其中的点点滴滴都会对他人有所启发。

佛法没有知识产权

佛法没有本位主义,没有知识产权,知识不能私藏,应该和大家分享。

——星云大师

“师父,我是您在XX监狱弘法时的皈依弟子!”在火车上,一个陌生的青年给星云大师让座时对他说。

在几十年的弘法岁月里,星云大师受到过不同的礼遇,从政府官员到商场大亨,从佛教宗师到社会大众,他接受过极高规格的款待,也吃过穷人家简单的斋饭,而这一次火车上的偶遇最令法师动容。

初入佛门,星云大师就立誓要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弘法事业,在他看来,佛法是帮助众生脱离苦海,获得解脱的一剂良药。

佛教发源于印度,汉代传入中国。两千年来,佛教的智慧之光始终照耀着苦海众生,古往今来的得道高僧,从来没有人把从佛法当中参悟的真理和启示当做私人财产,他们秉承佛陀的心愿,用佛法教导他人、利益众生。

“真理是每个人平等共有的,佛陀恨不得每一个人都早点开悟。”正是揣着这样的想法,星云大师艰难地创建了佛光山、教育僧人徒众,并在全球广设道场、弘扬人间佛教。星云大师将佛门传统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了起来,厘定仪制,有破有立,将佛法与生活的喜怒哀乐一脉贯通,“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丧失了自己的信仰,即使是信佛之人,也往往把佛教当成保险业,希望佛陀像神明一样廉价地给予我们保佑。而星云大师倡导的人间佛教,则是希望用佛陀的开释教化作为改善人生的准绳,用佛法来净化思想,让佛法作为生活的依据,使众生过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弘法多年,星云大师已有万千信徒,佛光山的影响也可谓深远,但他却说:“我没有一张桌子,没有一处房产。佛光山不是我的,是大众的。大众有了,我也有了,我就很高兴。”大师说,没有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佛法当然更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它属于每一个虔心向佛的人,就连那些对佛教怀有抵触情绪的人其实也会受到佛法的泽被。

最令星云大师感到欣慰的是,那些曾经跟随他吃苦修行的年轻人,如今大都有了美好的前途,这对他来说是就是一种收获。所以,多年以来,只要有人邀请他去讲佛法,无论路途多远,无论自己多忙,星云大师一定会欣然前往,对他来说,这是在播种佛法的种子,终有一日它们会绽开菩提花果。

在弘法的过程中,星云大师坚持认为:“佛法没有本位主义,没有知识产权,知识不能私藏,应该和大家分享。”“大家”包括世间众人,即使是常受人诟病、为人指责的狱中囚犯,也有参悟佛法的权利。

一大早,寺院门口就吵闹不休,玄素禅师前去询问,了解到原来是一个屠夫想要进寺烧香拜佛,但是寺里的僧人嫌他满手血腥,不肯让他进殿,于是双方发生了争执。玄素禅师看到这个情景,立刻阻止了众僧人。

他问道:“为何事在这里吵闹?”

旁边的僧人说道:“这个屠夫每天杀猪宰牛,双手沾满了血腥与罪孽,怎么能让他破坏佛门的清净呢?”

旁边的人也附和道:“每天晚上,他家里就会传来猪狗牛羊的哀叫声,听得人心烦,让人无法入睡,像他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到这里来呢?”

玄素禅师说道:“你们这样说就不对了,他身为屠夫,为了生计被迫屠宰生灵,一定于心不安,有很多罪需要忏悔。佛门为十方善人而开,也为度化十方恶人而开。”

屠夫满面感激,来到禅师面前说:“方丈慈悲,我杀孽太重,于心不安,所以想要请方丈和各位法师到我家里去,我准备在家里办斋供养各位,以安慰我不安的心。我们全家斋戒沐浴三日,恳请各位光临寒舍,助我完成这个心愿。”

众人听了他的话,摇头不止。玄素禅师却用微笑化解了,他说道:“在佛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只要与佛有缘,就可度他,佛门慈悲,不会舍弃任何人。”

屠夫也好,显贵也罢;刽子手也好,慈善家也罢,在佛陀眼里皆是平等,都有权利侍佛学法,哪里分谁聪明、谁愚钝、谁善良、谁凶恶呢?

将无私的佛法传播给所有人,让佛法的光芒照耀到每个角落,才会出现星云大师所期待的幸福世界——一个共生共荣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你好、我好、大家一起好”。

同类推荐
  • 海德格尔的智慧

    海德格尔的智慧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出身于一个天主教家庭,17岁时从一个神父那里借到布伦坦诺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多重意义》一书,由此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富人狼性穷人羊性

    富人狼性穷人羊性

    本书深刻剖析了富有的人之所以富有,贫穷的人之所以贫穷的根本原因,揭示了穷人的思维缺陷和行为弱点,启发穷人找到自己与富人的差距及其原因,启发人们认清和纠正自己错误的财富观念,走出穷人的思维误区,摆脱贫困的命运,实现财富梦想。
  • 生存红宝书

    生存红宝书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并非先知先觉的圣人,每个人都有迷茫和绝望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在十字路口徘徊而无法抉择的时候,如果只凭自已在黑暗中摸索,很多人就会在原地打转,白白地浪费青春和时间,永远走不出生命的怪圈。如同夜空中的北斗星能为人们指明方向一样,这99 个忠告一定会给你迷茫的心灵带来安慰,给你的命运带来变化。书中的有些故事看起来很平常,有些道理大家甚至会认为是老生常谈,但是,这些凝聚着前人智慧的经验和道理却是我们一辈子都适用的法宝,只要你认真领悟吃透其中的道理,娴熟地掌握、运用其中的方法、策略和技巧,你就能够少走一些弯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败和挫折,你就能够在复杂的社会中站稳脚跟,畅通无阻,无往不胜!
  • 开放你的人生,做最好的自己

    开放你的人生,做最好的自己

    人生变幻,目前的困境只是暂时的,偶尔一两次的失败并不代表什么,挺起胸来,你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打破禁锢,开放自我,充分相信自己的未来充满阳光,不断超越自己,做好现在的工作,做最好的自己,你将踏上更高、更广的舞台!
  • 别让借口害了你

    别让借口害了你

    有人说,一个借口就是一个缺口,这个借口足以毁了一件事、一个人。但也有人说,一个借口能补一个缺口,这个借口能让你摆脱尴尬,避免伤害他人。的确,借口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工作不能完成是因为“难度太大了,事情太多了,自己太忙了……”;人生没有成功是因为“没有人帮忙,缺乏资金……”最无厘头的借口是“命运不太好”。借口是可怕的敌人,是成功人生的窃贼。它会损坏人的性格,消磨人的意志,从而让人变得变得慵懒,让人最终一事无成。在很多人的眼里,借口是一种推辞,更多是对责任的推脱。很少有人意识到借口的作用是多元化的,因为不是所有的借口只会给人产生消极的暗示,有些借口的使用也会给我带来便利。
热门推荐
  • 樱柠结

    樱柠结

    天性自由洒脱的蒙古女子陶柠一直对中原生活充满好奇,她放弃一切来到梦寐的中原,看尽临安城的繁华,却慢慢身陷泥淖无法脱身。随着身上蛟龙印记谜底的解开,渐渐丢失了曾经爽朗明媚的她;翩翩公子晚潇的出现是缘分使然亦或是阴谋?单纯善良的陶樱为寻姐姐陶柠步入中原从此再也无法脱身,血色凤凰的秘密把她与陶柠越推越远。绿萝竹屋的神医女子江绿萝清新明净,不解的忧郁又为哪般?竹贤山庄段枫林,萧羽扬与青龙紫凤的不共戴天之仇如何了结?与绿衣女子江绿萝有着怎样不愿回首的过往?血色凤凰、冰冷蛟龙与中原解不开的结,把几人命运纠缠交错在一起。待陶柠看尽中原花开花落,一切早已物是人非。留不住的似水年华,挽不回的曾经,悔不尽的泪…一个如樱花般唯美,她的轻舞扬扬,她的灵动轻盈,她的倾国倾城,嫣然一笑,如待放的花,娇羞美丽。一个如柠檬般青涩,她的清新纯净,她的羞涩不语,她的一颦一笑,如独处世外的柠檬草,纤尘不染,清爽干净。她们宛如双生花,相生相依,相生相争。花开终有花落,当最后一朵樱花从树上飘落,她注定逝去;草木终会荒芜,当最后一缕清香散去,她注定消逝。
  • 赤烎

    赤烎

    赤血烎道,源龙圣血,开道征伐。末世天劫,因何而起。善始悲终,天地风云。曼珠献祭,沙华终隐。叶生启花,花开叶陨。三途河畔,千载望穿。血色彼岸,万载光阴。尘曦千载,轮回宿命。一入红尘,弑轮回吾的时代终将到来,天地盈虚尚难保,谁敢阻我。
  • 乔布斯为什么能:16岁少年兰星宇如是说

    乔布斯为什么能:16岁少年兰星宇如是说

    乔布斯为什么成功缔造了苹果公司?他为什么能取得巨大的商业成功?他以怎样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世界的瞩目?16岁的少年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灵动的思维、纯熟的写作,从乔布斯的成长、性格品性的养成、事业中的追求与奋争发现缘由,为我们打开一扇别样的门。
  • 娇花夕败

    娇花夕败

    这是本人的第一本小说,还望各位多多指教。作品讲述一对甜蜜情侣的分分合合,复杂的内心世界,复杂的家世恩仇,谱写一段段另类而正统的青春爱情故事。这里有不帅的高富,这里有不富的白美,这里有不矮的挫穷,这里更有难逆的屌丝。他谦和善良却虚伪狂妄、她温柔贤惠却深藏不露、他活泼有爱却患得患失、她纯真美丽却深陷畸恋。他们原本相爱,却在世俗的狂流中选择了屈服;他们原本可以更好地生活,却因猜疑梦各天涯。这一段段的纠结情事,怎么解救,怎么完美。请用你的慧眼和疯癫一起品略。全文跌宕起伏,邀您共赏。娇花夕败,灿美的光鲜只能在无人注视的夕阳下退却……
  • 燕王本纪

    燕王本纪

    燕国身为战国七雄,为何在《史记》《资治通鉴》里笔墨甚少?这将是一个怎样神秘的国度呢?一个年轻人重生到了春秋末期的燕国,他将怎样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面对这个思想碰撞的年代,面对春秋人的为人处世的方式,面对春秋人的智慧,他又该怎样应对百年之后秦国一统六合呢?请观看《燕王本纪》
  • 游离在开普敦与悉尼的异国奇缘

    游离在开普敦与悉尼的异国奇缘

    怀着留学梦,还憧憬着一份浪漫的异国情缘,她来到南非开始了她的留学生涯。初到南非,一切看起来是那么完美,浪漫的爱情也比她想象中还来得快。然而,所有的美好只是那最初的一瞬间。她没有放弃,继续她的留学梦,还有她对爱的找寻。其实,寻找真爱的过程,也是寻找自我的过程。她从一开始懵懵懂懂,毫无主见,到最后,终于渐渐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真正的爱情又是什么。她最终将情归何处?该故事的灵感来自于作者在国外留学时期的所见所闻,中间穿插了一点点她亲历并认为有趣的小故事,比如与赛车、摩托车有关的故事、拍戏、异国风情、浪漫爱情点滴,等等。整个大故事是作者通过想象而虚构出来的,故事中的所有人物也都是虚构的。
  • 攀天途

    攀天途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为了修行,肖煌身中无解剧毒,为了真相,肖煌苦苦追寻,可是为了你,肖煌又有什么可失去的呢
  • 爱在延续樱花树下

    爱在延续樱花树下

    这篇文章关于青春爱情小说,陈俊是我从小玩到大的,青梅竹马,因为陈俊妈妈的侮辱,而李樱花就拒绝了陈俊,陈俊因受伤就出国留学了,李樱花为了就妈妈而去陈俊妈妈那里借了钱,但是不幸去世了,因为李聪哥哥出现,反而李樱花而得到了依赖,李樱花因为借了钱,而在网上开了一家樱花淘宝店,但是也还不上陈俊妈妈的钱,于是,出去找工作和读书,李聪不忍心李樱花为了钱而放弃学习,就帮忙还上陈俊妈妈的钱,李聪向李樱花告白,李樱花接受了李聪的爱意,毕业之后就去一家服装公司上班,不巧碰上了陈俊,李樱花因某些原因而放弃了职业,出国进修设计课程,等到几年过去又回到了陈俊公司工作,陈俊忘不了李樱花,跟李樱花告白了,樱花就考虑,就出国想清楚愛和喜欢的定义,回到中国,李樱花才发现爱的人是陈俊。
  • 我的男神之我和你不约

    我的男神之我和你不约

    曾经你是我生活的全部,但现在发现,只不过都是过眼云烟,我们还能再回到过去吗?权闫博,我好想你,你过得还好吗?顾雨梦从来都不是一个美女,也从来都没有想过,有一天,男神的目光会为自己停留,,,
  • 凭心而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凭心而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