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78300000016

第16章 波特莱尔的位置(1)

法国瓦雷里

波特莱尔是到了光荣的顶点。

这本还不到三百页的小书《恶之华》,在文士的评价中,是和那些最著名和最广阔的作品等量齐观的。它被翻译成大部分的欧洲语言:这是一个我要来谈一谈的事实,因为我相信,在法国文学史上,这是前无古人的。

一般说来,法国的诗人总是很少为国外所认识,所欣赏。人们比较容易承认我们的散文的长处,但是我们的诗的能力,人们认可的时候可就吝啬而勉强了。那从十七世纪以来在我们的语文中支配着的秩序和正确性,我们的特殊的抑扬,我们的严格的规律,我们的对于简单和直截明了的好尚,我们的对于夸大和贻笑的担心,一种在表现之中的顾虑,以及我们的气质的抽象倾向,这些都给我们造成了一种和他国颇不相同,又往往为他国所不能捉摸的诗。在外国人看来,拉封丹(LaFontaine)是索然无味。拉辛(Racine)对于他们是不可接近的。他的和谐是太微妙了,他的构图是太纯粹了,他的词句是太优雅而太浓淡有致了,以致那些对于我国的语言没有一种亲切而根本的认识的人们,是不能感领的。

就是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也只由于他的小说而传播到法国之外去。

但是,有了波特莱尔,法国的诗歌终于走出了国境。它使全世界的人都读它;它使人不得不视之为现代性的诗歌本身;它产生模仿,它使许多心灵丰饶。像史温彭(Swinburne),加勃列莱·达农丘(Gabriele DAnnunzio),斯代方·葛奥尔格(StefanGeorge)等人那样,都卓绝超群地证实了波特莱尔在国外的影响。

所以我可以说,在我国的诗人们之间,比波特莱尔更伟大以及票赋更高的诗人们固然是有的,可是比他更重要的,却绝对没有。

这种奇特的重要性是在于何处呢?像波特莱尔那样的一个那样特殊,那么和常人远离的人,怎样能酝酿成一个那么广阔的运动呢?

这种身后之大为人爱宠,这种精神的繁殖力,这种达到了最高点的光荣,应该不仅依系于他作为诗人的固有价值,而且还依系于一些例外的状况。这些例外状况之一,便是那和诗的效能结合在一起的批判的智力。波特莱尔从这罕有的结合中得到一个主要的发现。他是生来富于官感而明确的;他是富于敏感的,而这敏感的要求便导领他去作形式的最精妙的探讨;但是,如果他并没有由于心灵的好奇,无愧于在爱德加·坡(Edgar Poe)的作品中发现一个新的精神世界的机会,那么这些天赋无疑只会使他成为戈谛艾(Gautier)的一个敌手,或是巴拿斯派的一个高手艺术家而已。明锐的魔鬼,分析的精灵,论理与想象,神秘性与筹算的最新鲜最迷人的配合的发明者,深钻并利用艺术的一切方法的文学技师,他觉得这都在爱德加·坡身上显现出来,而使他惊异。这样许多的独特的见解和异常的预期都使他迷醉。他的才能因而变形了,他的定命因而粲然改变了。

我等一下要再来说说这两个心灵的幻异的接触所生的效果。

但是现在,我应该考察一下波特莱尔之熏陶的第二个可注意的状况。

在他达到成人的年龄的时候,浪漫主义正是在全盛期;一代的才华占领着文学的王国:拉马丁(Lamartine)、雨果、缪塞(Musset)、维尼(Vigny),就是当时的诸大师。

让我们置身于一个在一八四零年达到了写作年龄的青年的地位吧。他是在受着那些他的本能所横强地命令他废弃的人们的滋育。然而他们所诱导,滋养,他们的荣誉所激起,他们的作品所决定的他的文学生存,却必然地系附于这些人的否定,推翻,代替——在他看来,这些人似乎塞满了名誉的整个空间,而且一个人使他绝了形式的世界的路;另一个人使他绝了画境的路;另一个人使他绝了深度的路。

问题是在于要在这为偶然所例外地聚于一代,又都是才思流溢的大诗人们全体之中,竭尽能力把自己显扬出来。

波特莱尔的命题因此可能——因此应该——这样地提出的:“做一个大诗人,却不是做拉马丁,也不是做雨果,也不是做缪塞。”我并不说这个决心是有意识的,但是它却必然存在于波特莱尔的心里——而且甚至本质地是波特莱尔。这是他的“国是”。在那也是骄傲的领域的创造的领域之中,那显扬自己的必要是和生存本身不能分开的。波特莱尔在他的《恶之华》的计划的序言中写着:“大名鼎鼎的诗人长久以来分配着诗的领域的最华彩的省份……因此我要做些别的事……”

总之,由于他的心灵状态以及种种论据,他便势必至于,便逼不得已,日益明显地去反对那人们称为“浪漫主义”的系统,或无系统。

我并不要来给这个名词下定义。如果要做这种尝试,就非得失去任何严格的情绪不可吧。这里,我只从事于把当我们的诗人和他的时代的文学对照的时候,那在“初生状态”中的他的最可能的反映和直觉恢复原状。波特莱尔所受到的某一种印象,是我们可以,而且是相当容易,重新组织起来的。的确,靠了时间的顺序和文学事件的后来的发展——甚至还靠了波特莱尔,和他的作品以及这作品的幸运——我们拥有一种简单而稳当的方法,来约略确定我们的必然空泛,有时是接受来,有时是完全专断的,对于浪漫主义的观念。这方法是在于观察那承继浪漫主义的东西,即来加之以改变,加之以矫正和反驳,而终于取而代之的东西。只要考察一下那些在它之后产生,反对它的那些运动和作品就是了,因为这些都不可避免地,自然而然地是它的本来面目的确切的答案。这样观察之下的浪漫主义,因此就是自然主义所反击,巴拿斯派所群起而攻之的东西;而这也正就是决定了波特莱尔的特殊态度的东西。它就是那差不多同时惹起完美的意志来反对自己的东西——“为艺术而艺术”的神秘主义——万物的观察和无个性的固定的要求;总而言之,一种更坚固的质地和一种更精巧更纯粹的形式的愿望。关于那些浪漫主义作家,除了他们的后继者们的纲领和倾向之总体以外,什么都不能给我们更清楚的指示了。

也许浪漫主义的缺点只是那和自信不可分离的过分吧?

……新奇的青春时期是夸大的。智慧,筹算,以及总之一句话,完美,是只在精力之节省的时期才显现出来的。

无论如何,精密的纪元是在波特莱尔的青年时代光景开始的。戈谛艾已经对于形式的条件的松懈,语言的贫乏和不确当加以抗议和反对了。不久,圣特·勃夫(Sainte Beuv),弗罗倍尔(Flaubert),勒龚特·德·李尔(Leconte de Lisle)的各方面的努力都将起来反对热情的轻易,作风的无恒,愚蠢和古怪的泛溢……巴拿斯派和写实主义者都将同意在表面的强度,丰富,辞锋上有所损失,因为他们在深刻,真实,技术和智力的品质上已有所获得了。

我要总括地说,这种种不同的“派别”之代替了浪漫主义,是可以作为熟思的行为之代替了自生的行为观之的。

一般地说来,浪漫派的作品是不大经得起一个苛刻而精练的读者的缓慢而处处有抵抗的阅读的。

波特莱尔就是这种读者。波特莱尔有着最大的利害关系——一种存亡的利害关系——来察出,证实并过分重视,那他在他的最伟大的人物的作品和本身之中贴近地观察到的,浪漫主义的弱点和缺陷。他那时可能心里想:浪漫主义已到了它的全盛期,因此它是要死的;他那时可能用了达莱朗(Ta11eyrand)和麦代尔尼赫(Metternich)在一八零七年左右用以奇异地注视那世界的主宰的目光,来观察当时的神和半神……

波特莱尔注视着维克多·雨果;推测他对于雨果的思想并不是不可能的事。雨果统治着;由于一种无限地更有力更精确的质地,他占了拉马丁的上风。他的字眼广大的记录,他的韵律的繁复,他的意象的充溢,压倒了一切敌手的诗。但是他的作品有时却迁就俗流,迷失在预言式的宏词和无穷尽的呼唤声中。他向群众作媚态,他和上帝对话。他的哲学的简单,种种发挥的不相称和不统一,琐节的神奇和措词的脆弱,以及整体的无定见之间的常有的对照,还有那能使一个年轻而不留神的观察者感到不舒服,因而使他得到教益而指点出他将来个人艺术的路的一切,波特莱尔大概都会将它们记在心头,并且从雨果的奇才使他不得不发生的景仰中,分辨出他作品中的驳杂,轻率,可议之处——这就是说,一位那么伟大的艺术家所容人采撷的,生存的可能性和光荣的机会。

如果我们放一点恶意和些微过度的智巧进去,那么便太诱人把维克多·雨果的诗和波特莱尔的诗作一个对比,存心要表彰出后者的确是前者的补足。我不想多说下去。我们已足够看出,波特莱尔曾经探索过维克多·雨果所未曾做到的;看出他避开维克多·雨果所独擅胜场的一切效果;看出他又回到一种较不自由而又小心地远离开散文的格律;看出他追求着而且又差不多总追上那赓续不断的魅力的产生,那就是某几首诗的难以估价而又好像是超绝的品质——但是在维克多·雨果的浩漫的作品中,这种品质是很少碰得到的,而所碰到的少数也是难得纯粹的。

再说,波特莱尔没有认识,或仅认识一点点,最后的雨果,那绝端的错误和无上的美丽的雨果。《世纪的传说》是在《恶之华》出版之后两年出版的。至于雨果后来的作品,那是在波特莱尔死后长久才出版的。我认为这些后来的作品,有着一种比雨果一切其余的诗高到万倍的技术上的重要性。这里不是适宜的地方,而我也没有时间,来发挥这个意见。我只要略略说一说一段可能的枝节吧。在维克多·雨果身上,那使我吃惊的便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生命力。生命力,那就是说配合在一起的长命和工作能力;为工作能力所乘的长命。在六十余年之中,这个异乎寻常的人每天从五时工作到中午!他不断地激起语言的配合,要它们,等它们,听它们回答他。他写了十万或是二十万行诗句,而从这无间断的练习得到了一种奇特的思想方式——这奇特的思想方式是那些肤浅的批评家所勉强地加以判断的。可是,在这长长的生涯之中,雨果努力不倦地在他的艺术中完成自己而坚强自己:无疑地,他愈来愈在选择上犯毛病,愈来愈失去匀称的感觉,他用了那些模棱、空泛而眩晕的字眼使他的诗句胶着,而且他又那么多那么轻易地把“深渊”、“无限”、“绝对”放进他的诗句中去,竟致这些巨大的字眼连习惯赋予它们的那种深奥的外表也都失去了。然而,在他的生活的最后一个阶段,哪样神奇的诗句他不曾写过啊!那些诗句,在广阔方面,在内部组织方面,在共鸣方面,在充实方面,是任何诗句都不能比拟的。在《铜弦》中,在《上帝》中,在《撒旦之末日》中,在《悼戈谛艾之死》的诗篇中,这位看见了自己一切敌手的死亡,这位可能看见一整系代的诗人从自己那里产生,而且甚至还可能利用弟子可能给予大师的可贵的教益(如果大师还活下去)的七十岁的艺术家,这位盛名一世的老人,达到了诗的能力和琢句巨匠的崇高之学的最高点。

雨果没有停止以实践来学习;那寿命仅及雨果的一半的波特莱尔,却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发展。我们可以说,他可以生活的这短短的时间的可能的短促和预觉的不足,他应得以我方才说过的那种批判智力的应用去补偿。他只能有二十年光景的期限来达到他自己的完美之点,来视察他个人的领域,并且来确定那将来建立并保存他的姓名的特殊的形式和态度。他没有时间,他将没有时间,用大量的试验和多数的作品的方法,悠闲地去追求文学意志的那些美好的对象。应该取最短的路,着眼于摸索的节省,避免重说的话和分歧的企图:因此要由分析的路去寻求自己是怎样的人,能够做什么,意欲什么,并且在自己心里把一位批评家的锐敏、怀疑、注意力和推理力,集合于一位诗人的自发能力。

就因为这个原故,那虽则出身于浪漫派,而且甚至在趣味上也是浪漫派的波特莱尔,有时可能显着古典主义者的面貌。给古典主义者下定义,或以为下定义,是有无穷的样式的。我们现在采用下面的这一种:古典主义者是一位在自己心头带着一位批评家,而且又把他和自己的工作密切地联系着的作家。拉辛心头有一个布阿罗(Boileau),或是一个布阿罗的影子。

同类推荐
  • 沉默也会歌唱

    沉默也会歌唱

    这是一本你我都会感同身受的书。你只身在异乡打拼,在暗夜里痛哭;你在父母的争吵里深感自己的渺小和不幸,长大后一直在缝合心理废墟,整个青春是一场漫长的救灾;你感觉在某个阶段,人生的路好像都断在眼前,你想改变,却深觉无力;你在贫瘠中长大,受着蒙昧的教育,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青春被谁偷走,你丢失了生命中最珍贵的几年。是的,它讲述的就是我们难以面对的痛楚和自我救赎。这本书,是一个人的大城漂泊记,是一代人的青春出走书。绿妖作为一个外地青年的标本,用自己的十年的生命写就了这本带着温度的书。她在这个城市如何努力,如何挣扎,如何沉默,如何奋起,她所遇到的尴尬和难堪,无所隐瞒,力透纸背,让你惊讶和震动。
  • 洪灵菲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洪灵菲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文章讲述的是:前线,流亡,在洪流中,路上,归家,气力的出卖者等内容。
  • 抒情时代

    抒情时代

    灯红酒缘、光怪陆离,这个时代是如此陌生,周洁茹将光代的生活刻画得纤毫毕现,将一些现象展现得如些直接,直接到令你吃惊。这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世界吗?当然是!这就是当今的这个抒情时代!
  • 牛撇捺文集·历史碎片(卷五)

    牛撇捺文集·历史碎片(卷五)

    20世纪80年代至今,牛撇捺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之余致力于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专业研究和杂文创作,主编了《中国西部经济》《中国回族文学史》《宁夏新闻出版史存》《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等专著或丛书,并相继出版了《中国人的宰一刀》《中国人生气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非理性中的理性》《拟谏官文化》等十三部作品集。这些作品体现着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创作旨趣和思维状况,但数十年里从未改变的是,贯穿这些文章始终的视野开阔、秉笔直言、针砭时弊的创作风格以及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和杂文家的社会批判精神。
  • 《品三国(上)》补正

    《品三国(上)》补正

    本书是依据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上册)而推出的一部读书札记。作者引经据典,多方考证指出易中天《品三国》书中48处历史错谬。
热门推荐
  • 西游之大荒牛魔

    西游之大荒牛魔

    这是超脱西游的宏大玄幻背景,颠覆了一个世界。平天圣子牛圣婴被观世音镇压,再度回归之时,天地已经变却:九天十地最强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消失,西游路上游荡着四头赶往西天灵山的母尸;天庭剧变,李靖被自己的傀儡哪吒追杀;大荒中的白骨湖,白骨娘娘一尸化三身,等待某人归来;流沙沼、幽冥地府、五行山脉、帝皇陵、死海皆是禁地,蛰伏着无敌至尊……且看继承蚩尤魔神血脉的牛圣婴如何成为绝代大圣,以滔天战力强势碾压诸天神佛!
  • 韩娱之不要离开

    韩娱之不要离开

    居丽:你肚子饿不饿,我煮碗面给你吃。孝敏:你不要那么幼稚了好不好!这个世界又不是只有他一个男人。居丽:是你,是你……如果不是你,他根本不会离开我。孝敏: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感情的事不能强求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 血色婚途:前夫我不嫁

    血色婚途:前夫我不嫁

    结婚前夜,她莫名其妙出现在陌生男人的床上,结婚当日被媒体捉奸,成了当年A市最大的笑话,酿成悲剧的婚姻。当她心神俱疲地走出民政局,却被另一个男人圈在怀中,霸道深吻。一场意外,揭穿隐藏多年的真相。昔日的恩爱缠绵,成了最大的讽刺。当残酷的事实摆在眼前,她退却了。江蔓全身颤抖:“为什么那个男人是你?”路子皓站在那,指尖烟雾缭绕,却是沉默。第二天,他回到爱巢,发现她已消失不见。路子皓阴沉着脸:“想跑?你死定了!”他曾说,她若想跑,天涯海角,势必抓回。这辈子无论恩怨情爱,至死方休!
  • 金刚经口语化现代语言解说

    金刚经口语化现代语言解说

    用口语化的现代语言解说《金刚经》,让佛经浅显易懂,让更多人能够看懂佛经。
  • 极武贯天

    极武贯天

    一个可以随意操控自己体重的人,重于泰山之时,掌劈乾坤,脚踏苍穹,轻于鸿毛之际,超越轮回,一纵光年。从远古山村里走出来的狼族少年,身怀混沌之阵,和自己的狼伙伴,踏上了至强者的道路。逆境中,少年发出不甘的怒吼:我不是天生的王者,但是我的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液。强者为尊的世界,看极致之武,如何逆贯苍天!
  • 空的心,空的城

    空的心,空的城

    有人说,相爱的人会分开,那是因为爱的还不够深。刚刚大学毕业的卓安集团千金卓灵以为江城会是自己的真命天子,没想到命运却总是以幽默的方式拥抱她。江民的介入,父亲的破产,种种因素使得相爱的人不能相守,相守的人不能白头。在残酷的现实中,她与他能否破茧成蝶?
  • 书愿洛离箏

    书愿洛离箏

    一个前朝公主跟一个江湖浪子,她为报仇而来,他江湖逍遥,但她报仇牵涉他的好兄弟,他们该做何选择呢?
  • 血液科速查手册

    血液科速查手册

    血液科作为医学领域十分重要的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和满足广大血液科医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血液科医师的诊治技能和水平,我们组织国内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专家、教授,结合他们多年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经验,编写了《血液科速查手册》一书。《血液科速查手册》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共分五章:(1)血液科常见症状的诊断(第一章):包括症状的特点和由该症状引起的常见、少见和罕见疾病。(2)临床常见血液科疾病的诊疗(第二至四章):包括血液科常见疾病的概述、主诉、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要点。
  • 灵狱之都

    灵狱之都

    男女主角的一次逃亡,开始了后续一切的故事,所有事情都挣扎在对错之间,随着魔幻的地图一步步展开,真相也越来越近,真正的邪恶,还是真正的伪善?灵狱之都将带给你惊喜。
  • 倾于天下:宫于幽心

    倾于天下:宫于幽心

    丫了个蛋蛋!玩穿越!!要不要这么时尚啊!!!老子马上就要结婚了好吧!!!!咳咳好了淡定一下下不过。。这货是谁?好吧,这是她的契约兽,不过整天傲娇算什么!头上长个角就了不起了啊还有这位比头上长个角的那货还要傲娇是要怎样啊?不是说不喜欢她么?那为毛要一直跟着她啊,不喜欢就走啊对了还有四五只长得一个比一个妖孽,一个比一个腹黑的家伙。。。呜~老天啊~搞我呢不过在古代也照样混的风生水起霸临天下!倾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