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68000000029

第29章

首卷首行题“《高纪》第一上”,又“班固《汉书》一”;次行题“秘书监上护军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每半叶十行,行十九字,注二十五字至二十八字不等。板心有字数、刊工姓名,间有大德、至大、延祐、元统刊补,板心一一注明。明监本多脱讹,以此本校之,如:《王子侯表》上“毕梁侯”讹作“卑梁”;“永始三年光禄勋韩勋为右将军”脱“韩勋”二字:“元延四年北地太守谷永为大司农”原在第十一层,讹列第十层,是大鸿胪格矣。《古今人表》“杞东楼公”,原在第五格,讹列第六格:“卫疌”讹作“卫建”:“瞽瞍象商”原列第九格,误列第八格。又《王贡两龚鲍传序》“汉兴,有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师古注曰:“四晧称号,本起於此,更无姓名可称。知此盖隐居之人,匿迹远害,不自标显,秘其氏族,故史传无得而详。至於後代皇甫谧、圈称之徒,及诸地理书说,竞为四人施安姓字,自相错互,语又不经,班氏不载於书,诸家皆臆说,今并弃略,一无取焉。”监本注文全脱。此条赖有宋本得存颜注之全。

太平路新刊汉书一百卷(元刊本)

首行题“《高帝纪》第一上”,下注“师古曰”云云,下题“班固《汉书》一”;次行题“正议大夫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前有师古《叙例》,又余靖《上言》。首题“《景祐刊误本》”五字。是书刊於大德乙巳岁十有二月。《目》後有太平路儒学教授曲阜孔文声跋云:“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司《十七史书》艰得善本,从太平路学官之请,遍牒九路,令本路以《西汉书》率先,俾诸路咸取而式之,置局於尊经阁,致工於武林。三复对读者,耆儒姚和中辈十有五人;重校修补者,学正蔡泰亨。板用二千七百七十五面”云云,跋後列衔名二条,一为承务郎太平路总管府判官刘遵督工,一为中顺大夫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副使伯都提调。其书出自景祐本,故谬讹尚少。

後汉书一百十五卷(宋刊本)

全书一百二十卷。此阙《帝纪》三至五,《志》一、二,凡五卷。其目录及首二卷、《志》二十一至二十三、《列传》六十至六十二,皆钞补。书末题“右奉淳化五年七月二十五日敕重校定刊正”,下题“承奉郎守将作监丞直史馆赐绯鱼袋臣孙何、承奉郎守秘书省著作佐郎直集贤院赐绯鱼袋臣赵安仁”二行。後列景祐元年余靖《上言》。书中“敬”、“徵”字皆阙笔,而“顼”字不阙,当为仁宗时刊本。自列传三十五至三十七、五十四至五十九、六十八至七十三,多元时补版,如《郭太传》“初,太始至南州”以下七十四字,钱氏《养新录》谓本章怀注引谢承《後汉书》之文,溷入正文。今此本尚不误。亦可见其本之善矣。

後汉书一百二十卷(宋刊本)

首行题“《帝纪》第一上”,又“范晔《後汉书》一”,次行题“唐章怀太子贤注”。款式与《汉书》同。後来各本多讹脱,如《郭泰传》云“初,太始至南州”以下七十四字,儳入正文,此本作“章怀注,引谢承之书”。又左原以下十人,附书《林宗传》末,皆跳行,此本独否,足徵旧本之善。此与《汉书》,皆爱日精庐张氏藏本。

後汉书一百二十卷(元刊本)

首行题“《光武帝纪》第一上”,下越三格题“范晔”二字,又越二格题“《後汉书》一上”,次行题“唐章怀太子贤注”。《志》三十卷,题“刘昭注补”。案:《志》实司马彪作,汉末诸儒所传,而述於晋初。刘氏自序甚明。是本卷首列景祐元年九月秘书丞余靖《上言》,末有“大德九年十一月望日宁国路儒学囗教授任内刊”二行。每卷末题“张栗、王鳌叟校正”,其有不题者,成化时补板也。嘉靖间刻监本,注经删削,此犹出自景祐本,尚为完书,谬讹亦少。

後汉书年表十卷(旧钞本)

宋熊方撰。首列自序,次列《前》、《後进表》,皆不著年月。《四库提要》即据表中语谓:为高宗时人。书凡十卷,《同姓王侯表》二卷,《异姓诸侯表》六卷,《百官表》二卷。马、班书皆有表,而范书独阙,则是书诚不可无之作也。近嘉定钱氏作《补表》,於此书多所驳正,然其贯穿钩考,精密详审,要不容没。世鲜刊本,此钞尚为工整。

晋书一百三十卷音义三卷(宋刊本)

题“唐太宗文皇帝御撰。”其实史臣房乔等奉敕所纂。中惟陆机、王羲之二《传》,其论称“制曰”,馀皆称“史臣曰”也。此宋刊十行本,间有元、明时修板,每行二十字。宋讳“匡”、“恒”、“桓”、“慎”、“构”字皆减笔,虽不能无脱讹处,终胜後来监本、汲古刻本。如《宣帝纪》“权果遣将吕蒙西袭羽公安”,不脱“羽”字。《惠贾皇后传》“繇密欲废后”,“欲”不讹“为”。《惠羊皇后传》“贾后欲废”,“欲”不讹“既”。《何曾传》“今忠贤执政”,“今”不讹“令”:“其进太宰侍中如故”,“中”下不衍“公”字。《石崇传》“春畦靃靡”,“靃”不讹“藿”。《羊祜传》“乞蒙列上”,“列”不讹“例”。“兵不逾时”,“逾”不讹“喻”。《刘卞传》“其一人卿卞”,“卿”不讹“轻”。《杨骏传》“後以后父超居重任”,“任”不讹“位”。《山涛传》“不得有所问”,“问”不讹“闻”。《王戎传》“当从古人中求耳”,“耳”不讹“之”。《陆机传》“《五等论》是以分天下以厚乐,则己得与之同忧”,“忧”不讹“爱”。《潘岳传》“凡此皆客舍之益,而官离之所乏也”,“乏”不讹“之”。《殷浩传》“向使作令仆足以仪刑百揆”,“仪”不讹“残”。《王羲之传》“方其文义之比於石崇”,“义”不讹“羲”。《董京传》“孔子不遇时彼感麒麟乎”,“麒”不讹“麟”。《董养传》“天人之理既灭”,“天”不讹“夫”。惟《谢鲲传》“吾不复得为盛德事矣”句下,脱去“鲲曰,何为其然?但使自今以往,日忘日去耳。初敦谓”三十字,因下叶首行起处亦有“鲲曰”二字而讹,此修板之不检也。後附《音义》三卷,唐天宝初何超令升撰,宏农杨齐宣正衡序之。《宋史艺文志》作“齐宣撰”者误。

晋书音义三卷(元刊本)

此元刻单行本。序目、音义,皆连接不空行。板式亦精。而多亥豕之讹,不逮宋刻十行本远甚。盖元时书肆本也。

隋书三卷(宋刊残本)

原书八十五卷,仅存第八十三至末卷。每半叶十行,行十九字。左线外有篇名,後有无名氏《志序》,及天圣二年敕。其《宇文化及传》云“智及素狂勃”,不同他本作“狂悖”。唐时“悖”皆作“勃”,《韩昌黎集》中亦然。

隋书八十五卷(元刊本)

题“特进臣魏徵上”。《志》三十卷,题“太尉杨州都督监修国史上柱国赵国公臣长孙无忌等奉敕撰”。元至顺间瑞州路学刻本,与宋本式无异,校雠无讹,元刻中之善者。汲古本於《经籍志》最多讹字,今据是本全校之。如《志》第一类中:“书契已传,绳木弃而不用”,“不用”误“一所”:“据龙图,握凤纪,南面以君天下者,咸有史官”,“握”误“非”,“纪”误“欲”,“南”误“雨”:“撮其旨要”,“撮”误“繓”:“使奉朝请祖暅撰其名”,“暅”误“晅”。“《妇藏》十三卷,晋太尉参军薛贞注”,“注”误“撰”;“梁有《尚书》二十一卷,刘叔嗣注”,“注”误“有”:“《韩诗异要》,汉侯苞撰”,“苞”误“苟”,“撰”误“传”:“《业诗》二十卷,宋奉朝请业遵注”,“业”误“叶”:“序,子夏所创,毛公及敬仲又加润益”,“益”误“溢”:“《丧服释疑》二十卷,孔智撰”,衍“亡”字;《五服图仪》一卷,下有“《丧服礼图》一卷”六字脱。“《礼答问》二卷”,“卷”误“答”;又“《答问》十卷”,衍“亡”字:“襃然三家”,“襃”误“裒”:“梁有晋给事中杨弘等注《孝经》”,“弘”误“泓”:“梁有《孔志》十卷,梁太尉参军刘彼撰”,“彼”误“被”:“《五经大义》三卷”,“大”误“太”:“《五经秘表要》三卷”,“经”误“卷”:“《谥法》五卷,梁太府卿贺瑒撰”,脱“卿”字:“从《鲁论》二十篇为定”,“从”误“後”:“後汉郎中贾鲂作《滂喜篇》”,“鲂”误“访”:“《少学》九卷”,“少”误“小”:“《类叙评》三卷,侯洪伯撰”,“伯”误“泊”:“《国语物名》四卷,後魏侯伏侯何悉陵撰”,“何”误“可”。《志》第二类中:“《梁後略》十卷,姚勖撰”,“勖”误“最”:“《汉灵献二帝纪》三卷,汉侍中刘芳撰”,“芳”误“艾”,“梁有《魏末传》并《魏氏大事》三卷,亡”,“三”误“六”:“《史汉要集》二卷”,“汉”误“记”:“《续帝王世纪》十卷,何茂林撰”,“林”误“材”;“《晋尚书仪》十卷”,脱“仪”字:“司马褧撰《嘉仪注》一百一十二卷”,“褧”误“聚”:“《高才不遇传》四卷,後齐刘昼撰”,“昼”误“书”;“《李氏家谟》一卷”,“谟”误“传”:“《范氏家传》一卷,范汪撰”,“家”误“世”,“汪”误“注”:“划除旧迹”,“划”误“刻”:“《陈秘阁图书法书目录》一卷”脱“陈”字:“外执六典,以逆官政”,“典”误“兴”。《志》第三类中:“《老子经》,东晋江州王向述注”,“向”误“尚”:“《风俗通义》三十一卷”,“义”误“仪”:“《新义》十八卷,刘廞撰”,“廞”误“囗〈广外祭內〉”:“《金楼子》十卷”,“十”上衍“二”字:“《五星占》一卷,陈卓撰,亡”,“《星占》二十八卷,孙僧化等撰,亡”,两“亡”字俱脱。“梁有《星官主赞》十三卷”,“主”误“簿”:“天文者,所以察星辰之吉而参於政者也”,“吉”误“变”:“《杂历》六卷,姜岌撰”,“六”误“七”:“《阴阳嫁娶图》二卷”,此条七字,元刻无,(案:元刻有《嫁娶阴阳图》二卷,毛本疑误衍。“赵赞《本草经》一卷”,“一”误“轻”:“《杂藏酿法》”,“法”误“四”:“《偃侧人经》二卷,秦承初撰”,“初”误“祖”:“《太清璇玑文》七卷”,脱“卷”字。《志》第四类中:“中领军《曹义集》五卷”,“羲”误“义”:“吴侍中《张俨集》一卷,《录》二卷”,“二”误“一”:“《山涛集》九卷,又一本十卷,齐奉朝请裴津注”,“津”误“聿”:“晋通事郎《江伟集》一卷”,“一”误“六”:“冀州刺史《王深集》五卷”,“深”误“琛”:“黄门郎《伏卫集》一卷”,“卫”误“伟”;“晋太傅《郭象集》三卷”、“徵士《江淳集》三卷”,“三”俱误“二”;“晋通直常侍《顾恺之集》七卷,梁十二卷”,“十二”误“二十”:“《任豫集》六卷,亡”,脱“亡”字:“《袁淑集》十一卷,并《目录》梁十卷,录一卷,亡”,脱“亡”字:“宋护军司马《孙勃集》六卷”,“司”误“日”;“梁有晋安太守《谢纂集》十卷”,“纂”误“墓”:“《沈君攸集》十三卷”,“十”上衍一“十”字:“《温子昇集》三十九卷”,“昇”误“畀”:“陈沙门《释瑗集》六卷”,“六”误“八”:“《文章始》一卷,姚察撰”,“察”误“蔡”:“《谢灵运诗集》一百卷,又诗集百卷,并录二卷”,“并”下衍“同”字:“齐《宴会诗》十七卷”,此条“七”字,元本无。“《古今九代歌诗》七卷”,“九”误“歌”:“《管弦歌录》一卷”,脱“歌”字:“又有《鼓吹》、《清商》、《乐府》、《宴乐》、《高禖》、《鞞铎》等歌辞舞录,凡十部”,“部”误“卷”:“《杂诫》七卷”,“诫”上衍“家”字:“《诽谐文》十卷”,此条五字元本无。“或一二七日而止”,“止”误“上”:“与天竺禅师跋罗参共辩定”,“共”误“其”:“其他持《十地论》并为大乘”,“他”误“地”。备举之以资考古者订证。

南史八十卷(元刊本)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女配逆袭:师尊大人碗里来

    女配逆袭:师尊大人碗里来

    王牌黑客赶上书穿热潮,别人都变成公主郡主什么的,再不济也是世家小姐,苏幕却偏偏穿成一个寄人篱下的小孤女。身为文中的第一大反派,原想喝喝茶,听听曲儿,安然度过一生却不想麻烦自找上门,总有那么多不长眼的渣渣。君知否,打脸也是门苦力活,苏幕表示心好累、手好痛。
  • 神沧圣王

    神沧圣王

    柯泽崛起于神弃之地,坠落于神陨之域;无法逃脱的是那命运的捉弄,还是神意的掌控?生死之间的放逐,失无可失!王者归来的愤起,破天逐神!神沧之上,欲为圣王!
  • 附生神医

    附生神医

    顶天立地,旷古绝伦。那一年繁花盛开,林东踏入崭新世界,一骑绝尘,成为一代医药王者。
  • 暖与白:预见青柠

    暖与白:预见青柠

    青柠在父母的刻薄与顾浔的等待中成长。曲可在父母的呵护,奶奶去世的阴影中成长。小则久子在对哥哥的依赖中长大。肖英在对妹妹的怀念中成长。总而言之,她们的青春,都是我们的倒影。
  • 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操作规则

    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操作规则

    本书应用区域宏观经济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货币政策不一致性的存在,并选择中国7个地区的经济数据,建立VAR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地域不一致的程度,以及货币政策传导地域不一致对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 恶魔暴君的逃妃

    恶魔暴君的逃妃

    月光残,揉心骨,有多痛,无字想,心若动,情意浓,却不知,谁能承。帝王情,女儿心,待梦醒,一身伤,泪已尽,情亦断,眼一闭,爱孤绝。莫名的穿越,她成了别人的替罪羊,一个背叛了他的妃子。受他逼迫,服下了‘残月‘夜夜承受着生不如死的痛。看到她的痛他的心却更痛。当他占有她的那一刻,他终于确定她不是“她”于是他便想要毫无保留在爱她,倾其所有地疼她。但是太多的误会,太多的伤害,她还是离开了他。
  • 登山王

    登山王

    很多人对梦想的定位不同,有人说梦想只是用来想的,可却总有那么一部分人,为了梦想。披金带甲奋斗不止。所以梦想的道路上才会有那么多人战死沙场。可我不想让梦想客死他乡,于是,我开始了这次奋斗。我叫行天梦,我有努力和梦想!
  • 菜根谭(第三卷)

    菜根谭(第三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平安夜的孤儿

    平安夜的孤儿

    故事开始于在03年的平安夜。一个流浪摄影师,在纽约的一家酒吧门口,偶然的看到了一个“被放逐”的小女孩。一次的相遇,改变的或许是一身的命运。相处9年,一起攀爬9年,两人最终以父女相称,以家人相伴。9年之后,那个曾经的流浪摄影师,已经变成了如今名扬天下的国际知名摄影家,而女孩,也成了他的御用造型师。9年以后,当已经是知名化妆师的女孩子回到自己出生的那片土地。回家的感觉,是好是坏?9年前的那个平安夜,女孩又为什么会出现在一个绝对不属于她的城市呢?
  • 树精战记

    树精战记

    树精是一种精灵生物,它们能够寄宿在植物之中,并成为植物的灵魂。————————其实这是一部环保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