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21100000006

第6章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注泻心诸方,开结荡热益虚,可谓具备。乃服之而痞不解,更加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前第八条五苓两解表里之法,正当主用。盖其功擅润津滋燥,导饮荡热,所以亦得为消痞满之良治也。】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注汤药者,荡涤肠胃之药,即下药也。误下而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为合法矣,乃复以他药下之,他药则皆荡涤下焦之药,与心下之痞全不相涉,纵痞硬微除,而关闸尽撤,利无休止,反取危困。用理中以开痞止利,原不为过,其利益甚者,明是以邻国为壑,徒重其奔迫也。故用赤石脂禹余粮固下焦之脱,而重修其关闸。倘更不止,复通支河水道,以杀急奔之势,庶水谷分而下利自止耳。】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注外邪不解转入于里,心下痞硬,呕吐下利,攻之则碍表,不攻则里证已迫,计惟主大柴胡一汤,合表里而两解之耳。】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石汤主之。

【注此亦伏饮为逆,但因胃气亏损,故用法以养正而兼散余邪,大意重在噫气不除。上既心下痞硬,更加噫气不除,则胃气上逆,全不下行,有升无降。所谓弦绝者其声嘶,土败者其声哕也。故用代赭领人参下行,以镇安其逆气,微加散邪涤饮而痞自开耳。】

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注伤寒有脏结之证,乃阴邪结于阴也。若加痛引少腹,入阴筋,则悖乱极矣,故主死也。无阳证者,无表证也。不往来寒热者,无半表半里之证也。其人反静者,并无里证也。既无表里之证,而舌上仍有胎滑,此为何故?则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耳。夫丹田阴也反有热,胸中阳也反有寒,是则其病不在表里而在上下,上下之邪相悖而不相入,所以不可攻也。】

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脚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注脏结一证,最难辨识,复设问答,借结胸以详其脉证,而明外邪炽盛者为难治。结胸者,阳邪结于阳也;脏结者,阴邪结于阴也。然胸位高,脏位卑,其脉之寸浮关沉两俱无异。乃脏结之关脉更加小细紧者,以关脉居上下二焦之界,外邪繇此下结,积气繇此上干,实往来之要冲,所以病在下而脉反困于中也。此证全以外受之邪定轻重,若舌上有白胎滑,则所感深重,其互结之势方炽,单表单里及两解表里之法,俱不可用,所以难治。然温中散邪,俾阴气渐下而内消,客邪渐上而外散,两相开解,则良工之为,其所难乎?】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注伤寒误下,虽成痞,亦时有结胸之候。痞者十之八九,结胸者十之一二也,故次伤寒结胸于痞证之后。上条言寸脉浮关脉沉,此言脉沉紧,更明。盖紧脉有浮沉之别,浮紧主伤寒无汗,沉紧主伤寒结胸,与中风之阳邪结胸迥殊。此所以不言浮也,精矣精矣。】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注小结胸病,正在心下,则不似大结胸之高在心上也。按之则痛,比手不可近则较轻也。而脉之浮又浅于沉,滑又缓于紧,可见其人外邪陷入原微,但痰饮素盛,挟热邪而内结,所以脉见浮滑也。黄连、半夏、(艹舌)蒌实,药味虽平,而泄热散结,亦是突围而入,所以名为小陷胸汤也。】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注治结胸之证,用陷胸之法者,以外邪挟内饮,搏结胸间,未全入于里也。若十余日热结在里,则是无形之邪热蕴结,必不定在胸上,加以往来寒热,仍兼半表,当用大柴胡汤,以两解表里之热邪,于陷胸之义无取矣。无大热与上文热实互意。内陷之邪但结胸间,而表里之热反不炽盛,是为水饮。结在胸胁,其人头有微汗,乃邪结在高,而阳气不能下达之明征。此则用大陷胸汤,允为的对也。】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注此一条又足纬上三条而明其意。心下支结者,邪结于心下之偏旁,不正中也,比小结胸之正在心下又较轻矣。伤寒至六七日,宜经传已遍,乃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其邪尚在三阳之界,未入于里,虽心下支结而外证未除,即不可用大陷胸汤,以大陷胸汤主里而不主表也。亦不可用小陷胸汤,以小陷胸汤主饮而不主表也。夫支结之邪,其在外者方盛,其陷入者原少,故但合用柴胡、桂枝和解二法以治其表,表邪去而支结自开矣。后人谓支结乃支饮结于心下,梦语喃喃,吾不识支饮为何物也。】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讝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注此伏饮素积为变之最巨者。盖积饮之人,津液素结,原不足以充灌周身,及遇外感,一切汗吐下定法,漫难轻试,其误下之变,更有进于结胸者。似此一证,八九日过经乃下之,可谓慎矣。孰知外邪未尽,乘虚而陷,积饮挟之,填满胸中,胸中既满,则膻中之气,不能四布而使道绝,使道绝则君主孤危,所以心惊而神乱也。烦与讝语本属胃,此则兼心。小便不利,本属津液内竭,此亦兼小肠火燔。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又神明内乱,治节不行,百骸无主之明征也。夫邪方在表里,其患已及神明,于此而补天浴日,宁复寻常表里所办,故用人参、茯苓之补以益心虚,丹、铅之重以镇心惊,龙骨、牡蛎之濇以为载神之舟楫,一方而批郄导窾,全收安内攘外之功。后人不察,谓是总三阳而和之之法,岂其然哉?按伤寒虽云传足不传手,其实原无界限。此证手少阴心主为邪所逼,神明内乱,因致讝语无伦,较他证讝语之属胃实者,相去悬绝。若复以治足经之法治之,必无幸矣。方中药止九味,用入心药五种不以为复,且入悍药三种不以为猛,盖都城震动,势必悉力入援,非孤注可图侥幸也。至于痰饮抟膈,最为剥床者,但用半夏一味;表邪内袭,首发虽端者,但从太少之例,用桂枝、柴胡二味;阳邪入阴,最宜急驱者,但用大黄一味。是则治伤寒吃紧之处,咸落第二义,止从治心诸药之后。一案共结其局,此等手眼,岂凡近可识耶!】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者,炙甘草汤主之。一名复脉汤。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注病而至脉结代,心动悸,真阴已亡。微邪抟聚者,欲散不散,故立炙甘草汤,补胃生津润燥以复其脉,少加桂枝以和营卫,少加清酒以助药力,内充胃气,外达肌表,不驱邪而邪自无可容矣。至于后段本为结代二脉下注脚,后人不解,疑为阙文,但以虚多实少混说,殊不知脉者气血之先,仲景于津液内亡之脉,名之为结阴、代阴,又名无阳,原有至理,何得懵然不识!聊为四言俚句,以明其义。胃藏津液,水谷之海。内充脏腑,外灌形骸。津多脉盛,津少脉衰。津结病至,津竭祸来。脉见微弱,宜先建中。汗则津越,下则津空。津耗脉和,不可妄攻。小便渐减,大便自通。阳明内实,急下救焚。少缓须臾,津液无存。阳明似实,少用调承。驱热存津,此法若神。肾中真阳,阴精所栽。胃中真阳,津液所胎。津枯精盛,冽泉可溉。阴精衰薄,瓶罄罍哀。何谓结阴?无阳脉阖。何谓代阴?无阳脉夺。经揭无阳,津液所括。较彼亡阳,天地悬阔。】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注下利清谷者,脾中之阳气微而饮食不能腐化也。身体疼痛者,在里之阴邪盛,而筋脉为其阻滞也。阳微阴盛,凶危立至,当急救其在里之微阳,俾利与痛而俱止;救后小便清,大便调,则在里之阳已复。而身痛不止,明是表邪末尽,营卫不和所致,又当急救其表。俾外邪仍从外解,而表里之辨,始为明且尽耳。救里与攻里天渊,若攻里必须先表后里,必无倒行逆施之法。惟在里之阴寒极盛,恐阳气暴脱,不得不急救其里,俟里证少定,仍救其表。初不敢以一时之权宜,更一定之正法也。厥阴篇下利腹胀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曰先温曰乃攻,形容不得已之次第,足互此意。】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注满而不烦,即里证已具之实满;烦而不满,即表证未罢之虚烦。合而有之,且卧起不安,明是邪凑胸表腹里之间,无可奈何之象,故取栀子以快涌其邪,而合厚朴枳实,以泄腹中之满,亦表里两解之法也。】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注丸药大下,徒伤其中,而不能荡涤其邪,故栀子合干姜用之,亦温中散邪之法也。】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者,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不可与服之。

【注香豉主寒热恶毒,烦躁满闷。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则表邪昭著,与前条之微烦不同,故以栀子合香豉解散余邪,又主表而不主里之法也。然此栀豉一法,诸凡汗下后证,显实烦虚烦之不同,要皆可用。以其胸中窒塞,即名实烦,窒比心中结痛则较轻也。以其身外热除,心中不窒,止是虚热内壅,即名虚烦。虚烦不得眠,亦即卧起不安之互词。反复颠倒,心中懊憹,热邪逼处,无法可除,故用栀豉汤以涌其余热,乃因汗吐下后,胸中阳气不足,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正宜因其高而越之耳。若虑津液内竭,正气暴虚,余邪不尽,则仲景原有炙甘草汤一法,宁敢妄涌以犯虚虚之戒耶?】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注治伤寒有先汗后下之次第,原不得已之法。设下之后,外邪不尽,复不得已而发其汗,其人身必振寒,脉必微细,邪虽去而内外俱虚,所伤滋大矣。良工于汗下之际,已不无临谷之惧,况以误治致虚,更可再悞而犯虚虚之戒乎?】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注上条但言振寒及微细之脉,未定所主之病,以虚证不一也。然振寒脉微细,阳虚之故,已露一斑。设昼日烦躁不得眠,其为虚阳扰乱可知矣。其人夜反安静,不呕不渴,则虚阳扰乱,不兼外邪可知矣。乃复以脉沉微,身无大热,重加辨别者,仲景意中恐新邪乘虚暗袭耳。外无邪袭,则烦躁为亡阳之候,而干姜、附子,在所必用矣。即此而推,其人日中安静,夜多烦躁,则阳不病而阴病可知矣。然阴病乃伤寒后之本证,自有阳邪入阴,及阴气内亏津液末复之条,故不复互言之也。】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朮甘草汤主之。

【注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寒邪抟饮,塞涌于膈,所以起则头眩,脉见沉紧,明系饮中留结外邪,若但发汗以强解其外,外虽解而津液尽竭,反足伤动经脉,有身为振摇之患矣。盖人身经脉,赖津液以滋养,吐下而津液一伤,更发其汗,津液再伤,坐令经脉失养,身为振摇,贻害深矣。所以遇此等证,必一方之中,涤饮与散邪并施,乃克有济。太阳篇中用小青龙汤,全是此意。但彼证风寒两受,不得不重在表。此证外邪已散,此存饮中之邪,故以桂枝加入制饮药内,俾饮中之邪尽散,津液得以四布,而滋养其经脉。】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注此即上条之证,而明其增重者,必致废也。曰虚烦,曰脉甚微,则津液内亡,求上条之脉沉紧为不可得矣。曰心下痞硬,曰胁下痛,较上条之心下逆满更甚矣。曰气上冲咽喉,较上条之冲胸更高矣。外证痰饮搏结有加,而脉反甚微,不与病情相协,为日既久,则四属失其滋养,此后非不有饮食渐生之津液,然久不共经脉同行,其旁渗他溢,与饮同事可知,其不能复荣经脉可知,所以竟成痿也。】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注伤寒畜血,较中风畜血,更为凝滞,故变上篇之抵当汤为丸,煮而连滓服之,与结胸项强似柔痓,用大陷胸丸同意。盖汤者荡也,阳邪入阴,一荡涤之即散。丸者缓也,阴邪入阴,恐荡涤之不尽,故缓而攻之,所以求功于必胜也。其曰不可余药者,即本汤不变为丸,不可得矣。】

同类推荐
  • 金台集

    金台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史纠

    史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处处经

    佛说处处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wenty-Two Goblins

    Twenty-Two Gobli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散花庵词

    散花庵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伊水寒

    伊水寒

    本文分为许多故事拼凑在一起,等于是短篇小说集的样子,不喜欢的o(>﹏<)o不要骂我就好
  • 花开盛夏夏未至

    花开盛夏夏未至

    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个人。你费尽心机想要得到。你奢求上天对他的爱情。能比一生多一秒。二十多年的普通人生活。突然发现自己拥有了一个系统。而且是某个人黑心的强加在自己身上的。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就为了缠着你。架空时代。
  • 易生爱恋三小只

    易生爱恋三小只

    一次一次地伤害,你总以为是我在捉弄你,可爱着的对方,都谈不上彼此的信任。可就在那一次,对方的信任越来越坚固了!凯怡、源欣(夏萌欣)、玺萌、哲欣(王凯欣)!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素手毒妃

    素手毒妃

    一块代表着皇家身份的玉石出现,揭开了前朝的恩怨纠葛。素手孤女的到来,将一卷卷篡国夺嫡的书页缓缓展开......一个是皇五子,征战四方的信王殿下;一个是贤平侯之女,名满天下的玉家少东家。一个为了夺嫡,一个为了复仇,手段也称得上各有千秋。教她骑马的男人、视她如命的三哥哥、一见如故的世子。都成为了她生命里永远的死结;如果早知道嫁给你是这么容易的一件事,我何必还要走那么多弯路;如果夫人一心复仇,那么就算背叛整个家族,本王也要解你心头大患。华灯初上、曾经沧海;且看素手孤女如何翻覆风月甲光向日、金鳞初开;静等沙场战神如何夺得嫡储
  • 诛仙续

    诛仙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中原大地,沃野千里。青云门人才辈出,天音寺慈悲为怀,焚香谷低调行事。鬼王宗,合欢派,万毒门,长生堂已成过往烟云。魔教合力,兽妖大劫,鬼王袭击,给青云带来了什么?身怀佛,道,魔及五卷天书的张小凡命运如何?是否与陆雪琪比翼双飞?碧瑶就这么沉睡吗?张小凡到底最喜欢哪一个?随着萧大侠的足迹,让我们走进诛仙世界中那未完的故事,尽情挥洒情意。
  • 天龙后续之风起云涌

    天龙后续之风起云涌

    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在中国的武侠甚至文学史上已经到了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上至文人墨客,下至平凡百姓,可谓雅俗共赏,然天龙八部完结之时未免尚有些许遗憾。本人不才,在天龙八部之后狗尾续貂,试图延续那个风起云涌的江湖。不才之处,还请斧正。本文发生在北宋灭亡后的绍兴二年,江湖名门正派不断的拖金人后腿,包括烧敌粮草、刺杀金大将,扶持南宋赵构。给金人制造无数麻烦。大金皇帝完颜晟文韬武略,举金国之力建天机宫,试图以武治武。此时江湖中有两大势力,正派以少林、昆仑、崆峒、丐帮为首,邪派有摩尼教势力为砥柱中流。另有灵鹫宫等等明哲保身。正邪两派本就势同水火,因北宋年间邪派方腊起义……
  • 宠物小精灵之罪恶之子

    宠物小精灵之罪恶之子

    天若欺我,我便捅破这天。地若压我,我便踏碎这地!我会忍,一旦触碰我的底线,我便让你求生不得丶求死不成!
  • 高干魔女的弟弟情人

    高干魔女的弟弟情人

    夏楠楠这一生真传奇,欠下N多情债,周旋于诸多名门高干子弟之间,片叶不沾身。她是百变女郎。她还有一个情人弟弟,这个弟弟人前人后两个样,比她还要狡诈多变,对她温柔又腹黑……苍天呀,她……她可不可以不要他……【特注:本书为高干言情文,女主非圣母,要看圣母的,请绕道】
  • 蝶舞九天血眸狂妃狠嚣张

    蝶舞九天血眸狂妃狠嚣张

    穿越之神得了神经病,病糊涂了吧?要不然怎么好死不死,让我穿越了?穿越就算了,别人都穿越成皇后皇妃,锦衣玉食的。怎么我就穿越成了丑女、白痴、极品废柴?算了算了,反正我有上古灵器在手,还怕了你们不成?看姐和天才闺蜜闯出一片天下!灵根被废?姐一不小心修炼成了灵圣!遇上渣男?姐亲手调教成一等一忠犬!一朝穿越,左手炼器,右手杀敌,脚踩渣男!“同学,你知道最牛逼的人是谁吗?”“不知道呀!”“就是我娘子!”某蝶怒了:“谁是你娘子?要像我嫁给你,我闺蜜同意了吗?!”某瑜路过:“妹夫,原来你在这啊!”第一次写文,表喷我啦(≧~≦)
  • 御天城

    御天城

    在充满了未知与想象的世界,所需要的是什么?机缘巧合之下鱼小城来到了一段历史,一段泯灭众人的历史。一个百次考试未中童生的人,突然一跃成了这段历史各种发明的创始人!蔡伦的造纸,毕升的印刷,被称为仙家的火药,流传千古的四大名著........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冲击感和爆发力-----------------------------我到之处,寸草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