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4100000010

第10章 太阳经症(1)

太阳经脉

【纲】仲景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目】朱肱曰。足太阳膀胱经。从目内 上额。连于风府。分为四道。下项。并正别脉上下六道。以行于背与身。太阳之经。为诸阳主气。或中寒邪。必发热而恶寒。缘头项腰脊。是太阳经所过处。今头项痛、身体疼、腰脊痛。其脉尺寸俱浮者。故知太阳经受病也。

柯琴曰。太阳主表。故表脉表症。独太阳得其全。后凡言太阳病者。必据此一条脉症。如脉反沉。头不痛。项不强。不恶寒。是太阳之变局矣。

【纲】仲景曰。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目】朱肱曰。有发热恶寒。烦躁。手足温。而脉反浮紧者。有寒多热少。不烦躁。手足微冷。

而脉反浮缓者。此名伤风见寒脉。伤寒见风脉也。皆宜服大青龙汤。盖大青龙症。脉似桂枝反无汗。病似麻黄反烦躁是也。(脉弱有汗。为桂枝症。脉紧不烦躁。为麻黄症。)大青龙治病。与麻黄汤症相似。但病尤重。而又加烦躁者。用大青龙。以其有烦躁一症。故可用也。大抵感外风者为伤风。感寒冷者为伤寒。故风则伤卫。寒则伤营。

鳌按。脉阴阳俱紧者。脉浮为阳。沉为阴。言不论浮沉。俱带紧象。不专指尺寸也。其所以紧者。寒也。

【纲】仲景曰。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伤寒脉浮缓。发热恶寒。无汗烦躁。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症者。大青龙汤发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 。此为逆也。

【目】朱肱曰。仲景言不可服青龙者。凡发汗过多。筋惕肉 。振摇动人。或虚羸之人微汗出。

便有此症。俱宜服真武汤以救之。羸甚者。芍药或量多少与之。恶热药者。去附子。余根据加减法。仲景制真武汤。乃为合用桂枝。却用麻黄之类。发汗多。亡阳。有此症。故用真武汤。若调理顺者。无此症也。

柯琴曰。风有阴阳。太阳中风。汗出脉缓者。是中于鼓动之阳风。此汗不出而脉紧者。中于凛冽之阴风矣。风能令脉浮。浮紧而沉不紧。与伤寒俱紧之脉有别。脉浮缓而身重。是伤寒之轻者。

非若阴阳俱紧而身疼。为伤寒之最重也。脉微弱自汗出。为桂枝症。不可与大青龙。以中有麻黄、石膏也。若脉浮紧。汗不出。是麻黄症。不可与桂枝。以中有白芍能止汗也。夫脉微而恶风寒者。

此阴阳俱虚。不可用麻黄发汗。脉微弱而自汗出。是无阳也。不可与石膏以清里。

【纲】仲景曰。太阳病。外症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目】魏荔彤曰。太阳中风。固以桂枝汤为正治。然有久在太阳。并未传里。是不可以日久而误为里症也。脉必仍浮。浮者。表症未解。兼弱。阴虚热发。阴何以虚。阳盛也。阳何以盛。风入于卫助卫而盛也。故当用桂枝使汗解。

喻昌曰。阳浮者。阳邪入卫。脉外浮。阳性本热。风又善行。所以不待闭郁。而热发甚捷也。

阴弱者。营无邪助。比卫不足。脉必内弱。阴弱不能内守。阳强不为外固。所以不必覆盖而脉自易出也。

【纲】仲景曰。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当汗出而愈。

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目】黄仲理曰。脉当弦紧而反浮弱。其本虚可知。此劳倦内伤症也。

鳌按。发汗解半日许。是服麻黄发之。非桂枝也。更发汗用桂枝。是服麻黄后。又与桂枝也。

【纲】仲景曰。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圊便欲自可。

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目】柯琴曰。八九日。是当解未解之时。脉微缓。是有胃气。应不转属阳明。

【纲】仲景曰。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目】方中行曰。胃家湿热本甚者。复得桂枝之热。则两热相搏于中宫。搏则必伤。甘又令人中满。壅气而上溢。所以胃不司纳。反上涌而逆出也。

魏荔彤曰。用桂枝者。以阳助阳。解卫分之风邪。浅而逐之也。用麻黄者。以阳入阴。发营分之寒邪。深而夺之也。判然两途。毫厘千里。故风伤卫。如贼入其疆。顺而逐之可耳。寒伤营。如贼近于郊。必须强而夺之。乃外在疆外把持。则贼无出路。惟有攻城掠郭而已。此喻最明。仲师所以示人从浮紧之脉。汗不出之症。认明寒邪之伤营。与太阳中风同在一经而两分不侔。不可误也。

【纲】仲景曰。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目】柯琴曰。大汗出后。脉洪大。不烦渴。是病犹在表。桂枝症未罢。如疟日再发。是风邪留其处。故必倍加桂枝解肌。少与麻黄开表。此又服桂枝后少加麻黄之一法。

【纲】仲景曰。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去芍药生姜新加人参汤。

【目】柯琴曰。汗后身疼。是表虚。不得辛散。故去生姜。沉为在里。迟为在脏。自当远阴寒。

故去芍药。曰新加者。见表未解。无补益法。今因脉沉迟而始用之。与四逆汤治身疼脉沉之法同义。彼在未汗前而脉反沉。是内外皆寒。故用干姜、生附大辛大热者。协甘草以逐里寒。而表寒自解。此在发汗后而脉沉迟。是内外皆虚。故用人参之补中益气。以率领桂枝、甘枣而通血脉。则表里自和也。

【纲】仲景曰。太阳病。二三日。不得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以本有寒分也。

【目】喻昌曰。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阳邪炽盛。逼处心胸。扰乱不宁。所以知其心下必结。

然但显欲结之象。尚未至于结也。若脉微弱者。此平日素有痰饮。积于膈之分。适与外邪相召。

外邪方炽。其不可下明矣。

【纲】仲景曰。太阳病。桂枝症。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目】鳌按。邪束于外。阳不得伸。不得伸必内扰。故令脉促。夫桂枝脉本弱。促者。误下之过也。但前条脉促。

是阳重。下条脉促。又为阳虚。何则。脉虽促而不汗出。胸虽满而不喘。脉与上同。而症自各异。盖促为阳脉。胸满为阳症固已。不知阳盛脉促胸满。阳虚亦脉促胸满。故前由阳气内扰。后由寒邪内结。将作结胸。不可混也。

【纲】仲景曰。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目】方中行曰。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寒涌于膈。所以起则头眩。脉见沉紧。明系饮中留结外邪。若但发汗以强解其外。外虽解。而津液尽竭。反足伤动经脉。有身为振摇之患矣。盖人身经脉。赖津液滋养。今一伤于吐下。再伤于汗。经脉失养。故身为振摇。遇此等症。必涤饮与散寒并施。

小青龙诸法。全是此意。但彼风寒两受。不得不重在表。此症外邪已散。止存饮中之邪。故加桂枝于制饮药中。使邪尽散。津液得四布。而滋养其经脉。千百年来孰解此微旨乎。

【纲】仲景曰。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麻黄汤。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虚为寒。风寒相搏。则洒淅恶寒也。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蓄积有脓也。

疮家身虽疼。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目】柯琴曰。脉言浮而不言迟弱。浮而有力也。若浮而大。有热属脏者。当攻之。不令发汗。

若浮数而痛偏一处。身虽疼。不可发汗。

浮为风邪。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数本为热。而从浮见。则数为虚矣。浮为表而非风。数为实热而非虚。故浮数之脉。而见发热恶寒之症。即痈脓亦有然者。当就痛偏一处。饮食如常辨之。庶疮家之治。不致误作风寒。

【纲】仲景曰。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汗出自愈。

【目】魏荔彤曰。下后脉尚浮数。则知其人阳气尚勃勃欲发。所以应俟其自复也。尺中脉微为里虚。见寸脉虽浮数。阳可徐升。尺脉必微弱。阳虑内损。特标里虚二字。知在表可徐图。在里不应误矣。程注谓须用表和里实之法治之。而未出方。愚谓建中新加之属。可斟酌而用。

【纲】仲景曰。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病。骨肉烦疼。当发其汗也。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症仍在。此当发其汗。

麻黄汤主之。

伤寒脉浮紧者。麻黄汤主之。不发汗。因致衄。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衄家不可出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浮紧。目直视。

不能 。不得眠。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以营气不足。

血少故也。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目】危亦林曰。风先开腠理。寒得入经络。脉亦应其象。而变见于寸口。紧为寒而从浮。故汗之则愈。

黄仲理曰。脉则浮紧。症则无汗。身疼痛。与大青龙症同而异。脉紧无汗。阳气内扰。阳络伤而衄血夺血者。无汗故也。

喻昌曰。脉浮紧发热无汗。纯是阴邪伤营矣。然寒邪轻微着营而不致涸冱其血。且兼中风阳邪。掺入易散。此所以不致身疼腰痛骨节疼也。如是则寒邪本轻。而风入之阳邪。

变热上冲。其势迅速。血自鼻出者。则中风阳邪既越而上出矣。而伤寒之阴邪。本在血分。亦随血而去。必愈。何以知其愈。脉不浮紧。身不发热。而 然汗出。即是愈也。

魏荔彤曰。衄家血常上溢。由阴不足。血中素有热以鼓荡之。使不循其经而常在颡过山也。若复发汗。以伤阴而动其热。于是邪热上干诸阳之首。阳随汗而外亡。额上气遂陷入。脉紧急。无阳以制阴也。直视不能 。无血以荣筋脉也。不得眠。无阴而阳亢也。此俱应救其阴以维亡而未尽之阳。所谓诸症宜救阳。而伤寒独宜救阴。此其一也。(鳌按。额上陷、乃气虚陷入脑内。非如小儿之囟陷下也。)尺中迟。血短而阴不足矣。然迟则为寒。非气微而阳不足乎。故必先理阴阳。然后可发汗治表也。但仲师言血少。今言阳不足何哉。以血少而尺迟。正以少阴肾家之真阴不足。非止如肝脾血短之症也。夫肾阴不足。非阳不足气不足乎。此而误汗。当与误发少阴汗同忌。则治之之法。建中而外。少阴温经散寒之方。尤不可不加意也。

喻昌曰。紧反入里。寒邪转入转深矣。故作痞。按之自濡。则其所挟者止气耳。不同于挟饮之满硬也。

鳌按。上七条。乃详叙脉同浮紧。而治各不同之故。

【纲】仲景曰。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

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目】柯琴曰。脉微细欲寐。少阴症也。脉浮细嗜卧。无少阴症。虽十日后尚属太阳。此表解而不了了之谓。兼胁痛。是太阳少阳合病。以少阳脉弦细也。但浮不细。是浮而有力。无胸胁痛。则不属少阳。但浮而不大。

又不属阳明。故仍在太阳也。

【纲】仲景曰。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目】柯琴曰。本论无越婢方症。金匮有之。世本取合者即是也。仲景言不可发汗。则不用麻黄可知。无阳。则不用石膏可知。若非方有不同。必抄录者误耳。宁阙其方。勿留之以滋惑也。

鳌按。此是风寒两伤症。但无身疼腰痛骨节痛。是寒之伤营也轻。脉微弱。即阳浮阴弱之脉。

是风之伤卫也重。故虽未见有寒。而发热。热多寒少。又不汗出。其亦有寒在于营分明矣。但脉已见微弱。其无阳可知。故曰。不可发汗。故不用大青龙之辛散。而去其杏仁。加以芍药。以桂枝主风多之治。麻黄主寒少之治。芍药固摄虚阳之根。主脉微弱之治。名之曰桂枝二越婢一汤。则此方能固真阴。足以维阳之根蒂。虽发汗驱邪。而正阳不致上浮。故本方既有芍药。虽麻黄亦无害也。

乃柯氏据不可发汗。以麻黄为不可用。据无阳。以石膏为不可用。其麻黄之无害。已详言之。至石膏乃治上中焦邪热。与下焦肾虚之症无碍也。又以本论无越婢方症。惟金匮有之。亦思仲景本合伤寒杂病为一书。叔和分而为二。则仲景当时。金匮中所有之方。即如本论中所有。其合桂枝越婢成方。奚不可。不必阙之也。特此症原非易认。此方又难轻用。医者固当详审而斟酌之。与其蹈误用之愆。不如遵柯氏之说。故存其说于前。而又复辨之。

【纲】仲景曰。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

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目】张从正曰。此节言当察症而消息其虚实。不是据脉而论症。盖未发汗而脉浮数。是胃气实。

发汗后而脉浮数。

是胃气虚。

【纲】仲景曰。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目】柯琴曰。病在表之表。宜麻黄。病在表之里。宜桂枝。病在里之表。宜五苓。病在里之里。宜猪苓以利水。不可用五苓兼发汗。要知五苓是太阳半表半里之剂。归重又在半表。本条更加烦渴。则热已在里。而表邪未罢。故用五苓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你是我的独家专访

    你是我的独家专访

    作者不想多说,自己来看吧。。。。。。。。
  • 异界穿越成长史

    异界穿越成长史

    一个小山村的消亡,引发了众人的关注。他是村子里唯一活下来的人!他将何去何从?他的未来在哪里?地球?还是异界!
  • 这里曾经是汉朝4

    这里曾经是汉朝4

    《这里曾经是汉朝》第四部从霍光重权在握,选拔汉朝新天子刘贺写起,到汉朝王氏及傅氏两大外戚争宠夺利为止。霍光扳倒上官桀等人后,集大权于一身,物色刘贺为汉朝皇帝。然而,刘贺登基以后,因为政治思想欠成熟,胡作非为,霍光迫不得已,将之废掉。没想到,苦命孩子刘病已却因此迎来了人生的春天,被迎入宫登基,君临天下。可是,刘病已在霍光病逝以后,非但没有感激霍氏的提携之恩,反而高悬利剑,一下子将霍氏家族的生死存亡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 神宰虚无

    神宰虚无

    《神宰虚无》简介:由于创世神残留遗念的一次失误导致了错过唯一振就虚无的机会,幸好当初创世神还留了一次机会,但是就在创世神的残念控制虚无树穿过第球时,由于华涛这个异数,导致虚无树被吸引到华涛的脑海里,至此以后华涛的生活变的不同寻常了,看‘猪脚’华涛如何征服天地,主宰无尽虚无。PS: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玄天剑录

    玄天剑录

    一个年幼的孩子,一个覆灭宗派的仇恨,一个善恶抉择的路口。林寒就在这样的路口遇到了一位神秘老人,从此踏上了修仙之路,仅凭一人一剑一颗心,且看林寒究竟走上了怎样的道路。
  • 国民校草:呆萌甜心身边宠着

    国民校草:呆萌甜心身边宠着

    ”莫浅曦,你过来!“莫浅曦皱起眉头,表面不语,心里早已问候了林子宸的祖宗十八代。”莫!浅!曦!“见她依旧无动于衷,林子宸起身走到莫浅曦书桌边。”你……“话还没说完,莫浅曦拿起桌上一本漫画书朝林子宸砸去。”嗷……“林子宸脸上的嚣张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因疼痛而龇牙咧嘴。”你的漫画书落我这儿了,还有,你真的很烦欸”……
  • 收魂笔记

    收魂笔记

    这世界上有很多千奇百怪的东西,也存在很多你没接触过的事物。我想我可以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让你身临其境,并.......不信,看看你身后.......
  • 软萌小蜜:约战冰山总裁

    软萌小蜜:约战冰山总裁

    她视他为情敌,调查他,勾引他,以引诱他劈腿为终极目标,不达目的不罢休,不撞南墙不回头!“总有一天,你会成为我的手下败将!”他勾唇,微笑,笑容如忽来的春风消融极地冰雪:“哦?到时你将如何?”“我要告诉男神,你不爱他!”他点头,带笑的眼底映着她示威时的可爱模样:“当然,我会告诉他,我爱的是你。”
  • 异能帝妃权御天下

    异能帝妃权御天下

    她,并非天生拥有异能,只因生母的执念,毁掉了她整个人生。妹妹肚里的孩子,是未婚夫的背叛,也是生母所有的宠爱。知道真相那日,她情绪失控体内异能暴走,毁天灭地。再次醒来,同样的命运不同的灵魂。“救命之恩,无以为报,那本帝君以身相许总可以了吧?”谁能告诉她,这个傲娇又别扭的男人,真的江湖上令人闻风丧胆的残暴帝君吗?
  • 贵族学校里的冰冷公主

    贵族学校里的冰冷公主

    她们性格不同,可却如同姐妹一样,当男主遇见她们会发生什么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