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4000000004

第4章

祥刑

吕刑曰、告尔祥刑又曰监于兹祥刑。刑、凶器也。谓之祥者。有慈良恻怛之意焉。用刑者须识此意。

得祥刑意

盛吉为廷尉。每至冬节。罪囚当断。妻夜执烛。吉持丹笔。夫妻相对垂涕决罪。隽不疑为青州刺史每行县录四徒还。其母辄问不疑。有所平反。活几何人。不疑多所平反。母喜笑为饮食。语言异于他时。或亡所出。母怒为之不食。夏原吉尝夜阅爰书。抚案而叹。笔欲下辄止。妻问之。曰、此岁终大辟奏也。此皆慈祥恻怛。得祥刑之意者。

治狱主仁恕

汉书载于定国父于公为狱吏。决狱平。闾门坏。父老共治之。公曰、少高大门闾。令容驷马高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后汉书载虞诩祖父经为狱吏。案法平允。务存宽恕。每冬月上其状。泣涕随之。尝曰、于公高为里门。其子卒至丞相。吾决狱六十年。虽不及于公。其庶几乎。子孙何必不为九卿邪。故字诩曰升卿。后诩为尚书令。夫狱吏之微。但能平恕。遂克当天心若此。唐崔仁师曰、治狱主仁恕。盖仁恕者。天地之心也能以天地之心为心天必福之矣。

非至明不敢折狱

人必至明。方可折狱。苟明不能极其至。不敢以狱为试也。易旅之义。火在山上火至明而又在山上明无不烛故曰、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贲之义。火在山下火虽明而在山下明不能及远故曰、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非佞折狱

吕刑曰、非佞折狱。惟良折狱。言非口才便给之人。可以折狱。惟温良忠厚之长者。乃能折狱也。或者恣其才辩。以口给御人。以致愚民应对失措。遂以为能穷其说。塞其口。矜听断之能。为余人所莫及是直谓之佞耳非真能折狱者也。

慎用三木

凡鞫狱。慎用三木。路温舒曰、人情安则乐生。痛则思死。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盖民不胜其痛。多自诬服也。况取供于刑求之下。其解上也每多翻异。可不慎哉。

不用刑求

凡鞫狱。凶人多用刑求。吉人不用也。无才者多用刑求。有才者不用也。初入官者多用刑求。厯练久者不用也。

不躬坐狱讼

周礼、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谓遣人问之。不使到案。所以养其廉耻。亦贵贵之道也。若遇有官犯。跪之堂下。泰然鞫之。非周官之义矣。

刑官不易为

刑官最不易为。苟无术。切勿处此。皋陶之明刑。可谓允矣。而英蓼先亡。王猛之治秦。可谓能矣。以用刑严。而其孙镇恶等七人。卒受横戮。盖用刑之余殃。及于后裔也。今人一入官。便以狱为寄。甫去笔墨之役。付以生杀之权。不辨别则恐讥其不才。不了结。则恐劾其不职才短则惟以威服识闇则专事刑求致其私聪。为误不小。乘其火气。所伤滋多。吁、过矣。

一成而不可变

圣贤重改过惟刑罚误虽知之不能改也王制曰、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死者不可复生。断者不可复续。然则定案之初。其可苟乎。

一刑误则天怒

厯观前史。上虞误杀寡妇。而致大旱。后守明之。即雨。东海误杀孝妇。而致大旱。后守祭之。即雨。洛阳有杜洽之冤狱而致大旱。邓后亲按释之。即雨。河南有王可久之冤狱。而致淫潦。后尹崔碣正之。即霁。刑罚之事其动天地也若此夫一刑误。而天为之怒。一事白。而天为之解怒。其怒也。一方受其罚。其解也。一方蒙其休。一方且然何有于治狱者之一家乎苟有误焉。其受天戮也。将无孑遗矣。

收纸先后

曩所厯州县。每告期收纸。先衿士。次耆老。再次齐民。是士耆。令不得跪。跪者趣之起。此虽小节。亦行余意敬老礼士之一端也。

呈状无不准无滥准

凡呈状无不准无滥准事有必不可已者。屡控不准。势必忿然不平。归而寻衅。转滋事矣。事有殊可已者。来控即准。迨后传齐质审。无大是非。徒滋扰矣。朱子曰、词牒无情理者不必判。信哉。

为民分忧

人情好静。而讼则必动。人情好省事。而讼则多事。人情好常吉。而讼则终凶。人情好惜钱。而讼则耗钱。人亦何所乐而为是哉。不得巳也。物不得其平则鸣。鸣矣而不得直。则愈不得平矣。为民分忧。所望良有司至切也。

论势

余所阅各属。民风多矣。大约皆论势也。丁壮多者。谓之有人势。强桀好鬬者。谓之有蛮势。以强陵弱。以众暴寡。谓之行势。乡老处事。强者得便宜焉。谓之看风势。干证在官。不敢以其人非分之为。直陈于上。谓之畏势。见人之贵者。则曰有宦势。见人之富者。则曰有财势。究竟贵者无势。贵而多丁则有势。富者无势。富而多丁则有势。论势虽多。无非以人势胜。此民之所以多忧。而讼之所由以恣也。

劝民息讼

来讼者固有不得已之情。而亦由不能忍。苟能容忍。则十省七八矣。长民者果谆谆切切劝民忍忿兴让必有气平而已讼者杜畿为河东守。有讼者。为陈大义。令归谛思之。自后少有讼者。刘旷为平乡令以义理晓谕。讼者皆引咎而去。刘矩为雍邱令。以礼让化民。民有争讼。常引之于前。提耳训告。以为忿恚可忍。县庭不可入。使归更寻思。讼者感之。辄各罢去。李焘知双流县。仕族张氏子。居丧而争产。焘曰、若忍堕先训乎。盍归思之。三日复来。迄悔艾无讼。赵豫为松江知府。始至。患民俗多讼。讼者至。辄好言谕之。曰、明日来。众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及讼者踰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顾光远知泰和州。民好讼。光远自书牓联。纸长数丈。诲谕谆切。民争来观。观已。去不讼者十二。又令凡讼者居谯楼上。思三日然后得诉。思不三日。去不讼者过半矣。以数公观之。善劝谕者。虽未便使民无讼。亦必有效于民。不无裨益。

乡民和事是古义

周礼、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凡过而杀伤人者。以民成之。言民有相难之事。为之调和。有伤人者以乡里之民。共和解之也可见乡民和事原是古义乡党耳目之下。必得其情。州县案牍之间。未必尽得其情是在民所处较在官所断为更允矣以此广劝士耆。当亦息讼安人之一道。

息讼之法

余尝思息讼之法。而不能得。偶阅汉书尹翁归传。见其于所治。贤不肖各有记籍。因悟得一法。似属可行。如到一县。徧谘所治士耆之方正者。以折记之。注明某人居某里。以其折囊系于绅。每行乡村。有所得。即补记。遇民来诉。批所知相近之士耆处释即令来诉者持批词给之。立言剀切。足以感人。必有极力排解以副官指者。此或息讼之一端也。

传审之法

真西山知泉州。民有讼者。惟揭示姓名。人自诣州。王阳明知庐陵县。民有讼者。不令人拘捕。但以一木牌付讼者。俾人随牌而至。此皆以不扰为治者也。近有用纸皁传审者。有票给保长传审者限以期。每依期而至。其非在一乡。及传之不至者。然后以差集之均为民省费之一道

词讼速结则诸弊不作

办词讼无他术祇速审结则诸弊不及作而民受其福若拖延岁月。不特奔走守候。费时损功。而证佐饮食之。书差勒索之。讼棍愚弄之。百弊丛生。而所费多矣。尝见有构一讼而为之破家者。是果谁之过欤。

三公勤于理讼

韩魏公镇大名。牒诉甚剧。公事无大小。必亲视之。虽疾病。亦许就决于卧内。真西山知泉州。决讼自卯至申未巳。或劝啬养精神。曰、郡敝无力惠民。仅有政平讼理事当勉。陆象山知荆门军。民有诉者。无早暮皆得造于庭。复令自持状以追。为立期。皆如约而至。即为决之。其有涉人伦者。使自毁其状以厚风俗。惟不可训者。始置之法。三公勤于理讼如此。

听讼之术有三

尚书大传曰、听讼之法。大略有三。治必宽。宽之术归于察。察之术归于义。夫察则推求详细。物无遁情。义则处置攸宜。克中人隐。而又宽以治之不为已甚俾小人之意消而后此之殃熄三者诚听讼之要道。不可偏废也。

听讼须虚中

凡审词讼必胸中打扫洁净空空洞洞不豫立一见不豫着一物祇细问详求。其情自得。若先有依傍之道。豫存是非之心先入为主率尔劈断。自矜其明。转致误也。陈良翰知瑞安县。听讼咸得其情。或问何术。良翰曰、无术。但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盖惟虚故公。公则生明。自然当于事理。而讼判矣。

无以喜怒加人

宋文帝诫江夏王义恭曰。讯狱虚怀博尽慎无以喜怒加人西凉公李暠诫诸子曰、听讼折狱必和颜任理慎勿逆诈亿必轻加声色二者之言略同。盖听讼之要道也。

色听词听

周礼曰色听。吕刑曰惟貌有稽。人中歉者貌必泚。此常理也。然乡民初入官府。威棱所加。其色失措者有之。周礼曰辞听。吕刑曰察辞于差。人情虚者语必移。此常理也。然乡民初入官府。辩诘之下。其辞失措者有之。听讼者又不可因是生疑。而致事理之大误也。

诸经中言讼必曰听

凡听讼当令倾所欲言使人人无不尽之隐不可过用聪明广为辩驳诸经中言讼必曰听盖祇听之而已而已不与也况后世词讼。必由讼师。虽理直之家。其所讼情节。每为讼师雌黄。既非本情。便有差谬。一加推鞫。罅隙丛生。穷其渗漏。每至不能自明。若据以为断。则失实矣。杨敬仲司理绍兴。凡狱端默以听。使自吐露。真能听讼者也。

单辞难听

吕刑曰、明清于单辞。单辞者。无证之词。最为难听。余曩所厯州县。凡无证之词。令列地邻始准。已准而要证不到者不审。盖以两造单词。决不敢信也。亦有主证具在各执一端。情多疑窦。不敢遽断。令两造案证公举其乡正直衿耆数人。用刺招之。告以详慎之意。莫不输情。有不便直者。则恳请囗息。以全两造之好自用此法无不解之事矣。

无证之词有思理

凡无证之词有思理亦能得之傅炎为山阴令。有野父争鸡。炎问各何以食鸡。一云粟。一云豆。乃破鸡得粟。而罪言食豆者。范邵为浚仪令。有二人挟绢于市互争。邵断令各分一半。去后。遣人密察之。有一喜一愠之色。于是擒之。遂服罪。顾宪之为建康令。有盗牛者。与本主争牛。宪之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竟归本家。盗者服罪。于仲文为固安太守。有任杜两家各失牛。后得一牛。两家争认。仲文令各驱牛羣至。乃放所认者。牛向任氏羣中。遂责杜氏。单煦为清平军使。有二盗杀人。捕治不承。煦纵使之食。甲食之既。乙不下咽。执而讯之。果杀人者。单安仁为浙江按察司副使。金华民讼丞受金。安仁曰、丞贤奈何讦之。令图所受金长短方圆状。图毕复命诸左证图之。图人人殊。遂抵讼者罪。数事皆思理之极细者。

心入其中必有所见

凡审词讼但以心入其中详细研求必有所见李南公知长沙县。有嫠妇携儿以嫁。七年儿族取儿。妇谓非前子。讼于官。南公问儿年。族曰九岁。妇曰七岁。问其齿。曰去年毁矣。南公曰、男八岁而龀。尚何争。命归儿族。程明道为晋城令。富民张氏子。父死未几。有老父至门。曰、我汝父也。来就汝居。且陈其山。张氏子惊疑。相与诣县辩理。老父曰、某业医远出。妻生一子。贫不能养。以与张氏。某年月日。某人抱去。某人见之。明道曰、岁久矣。汝何记之详也。老父曰、书于药法册后。归而知之。因命以其册进。册中书云。某年月日抱儿与张三翁。明道问张氏子。汝年几何。曰、三十六。又问汝父年几何。曰七十六。遂谓老父曰、是子之生。其父纔年四十。人即谓之翁乎。老父惊骇。遂服罪。高定子知夹江县。邻邑有争田。十余年不决。部使者以属定子。定子察知伪为质剂。其人不服。定子曰、嘉定改元诏。三月始至县。安得有嘉定元年正月文书邪。两造遂决。三事皆研求之极细者。

谳讼祇凭大可据处

凡谳讼。祇看其大处。大处可据。其小节虽有不合。不必泥也凡訉词证。祇询其中之有知者。有知者之言既合。其无知者虽有异词。不必泥也。大抵乡井愚民。见理不真。是非之辨。本不足据。加以推鞫之间。游词无定。往往口之所言。非其心之所命。若以其椎鲁龌龊。谓其言为必可信。鲜不误矣。

审讼为之劝释

吴佑为胶东侯相。于争讼者每为和解。陆象山知荆门军。于争讼者多所劝释。即周礼调人谐和之义也。审词讼原有可以劝释之处。凡事关亲族遽绳以法则其情愈暌事关绅士遽直其事则其色不鲜而寻衅构难将未已矣官为劝释亦杜衅止讼之一道也。

契劵多买者授稿

周礼听买卖者以质剂。质剂。今之契劵也。听民买卖之讼。舍契劵固无可依据。然乡曲愚民。目不识字。即麤能搦管。断难一一清晰。若买者黠。则授稿卖者使依书焉。其中界画。可尽信乎不得一概以契为凭而不详加推鞫也。

详细则民不冤

词讼情变百出。苦难凭信。如证佐可凭也。而多贿托。契约可凭也。而多伪赝。官册可凭也。而多偷丈。族谱可凭也。而多栽占。然则决讼者。将何所据乎惟有准情酌理详细推鞫但能详细民自不冤所可据者此耳。

证佐不敢言实情

律载证佐不言实情。杖八十。而证佐往往不言者。非不言也。不敢言也。言则情见者必出而与之为难。是代人受祸也。故不敢言。然则如之何而可。曰、再三鞫之。捽而下之。将杖而不的决焉。或者犹敢言乎。何也。彼有辞于情见者。曰、吾固不言。而杖及之。故不得不言。如是。情见者其谅之乎。然伏平民而临之以杖。虽未杖巳损矣。不可不慎也。

判讼如解结

判讼如解结。缓之则得其理而结解。急之则愈烦愈乱。不得其理。而结不可解矣。故审词讼以去浮释躁从容详细为本。

勿行访

凡词讼祗当堂细审。其情自得切不可差人探访盖所差之人未必可信即可信未必有刺事之才也大抵道路悠悠之口。言人人殊。最不可据若有先入之言以为主而所主又不真转滋误矣况此风一播奸胥市棍皆得假探事为名以愚弄乡曲适足开作弊之门谁职其咎哉

不得其情勿遽断

词讼有不待审即得者。有必详审始得者。有虽详审而不能得者。不能得者。当缓之令且散去。俟再推鞫。切勿遽断。遽断则误矣。吕文清谓凡事怕待。待者详处之谓。盖详处之。则思虑自出。必无不中也。

讼不决最累民

凡谳讼依违不决最能累民。易讼利见大人。惟九五足以当之。以其阳刚中正。有大人之德也。盖阳则明无不烛。刚则果而善断。中正则无少偏倚。有是三者。而后可以断讼。而要之本于阳明。凡听讼不能决皆由于不明不明则不能照其所蕴。而操其所短。使民服从而无后言。故游移不断。或屡审焉。而仍不能断讼一日不结民一日不安其为累也大矣。

判讼误当改正

讼情诡诈百出无非欲愚坐堂皇之一人耳虽以详慎处之。不能百不失一。但既知其误当引咎自责随时改正并将因何误断因何改正并引咎之意俱于谳内声明民自感服切不可谓既断复改。必滋讼蔓。坚持其终。令含屈者无伸期也。

审后上控误多在官

凡自理词讼。审后上控误多在官民之刁健不至是也须再为详鞫应改正者即引咎自责为之改正不可据原断详结使民负痛次骨也大抵作吏。不能无过道在不文过耳不但听讼一端已也。

服罪者当宥

凡谳讼能自明其有罪者即当原宥所以予自新之路也诸葛武侯治蜀。凡服罪输情者。虽重必宥。书曰、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重罪且然。况笞杖乎。

往乡听讼

召伯为政。常出就丞众于阡陌陇亩之间。而听断讼事。吴佑为胶东侯相。民有争讼诉者。常身到闾里。重相和解。任昉为新安太守。每曳杖徒行。有通词讼者就路决焉凡因事往乡即以其乡讼牒带置肩舆中暂驻其里为之讯断了得一案省得百姓一累便民莫要于此矣。

骨肉兴讼当有以感动之

凡骨肉兴讼。最关风化当以天理民彝感动之感而不动然后为判曲直切勿加刑韩延寿为左冯翊。行县。民有昆弟讼田者。延寿曰、幸备位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令骨肉争讼。自伤风化。即日移病。不听事。因闭阁思过。于是讼者自相责让。愿以田相移。终死不复争。许荆为桂阳太守。尝行春到耒阳县。有蒋均者。兄弟争财互讼。荆对之叹曰、吾荷国重任。而教化不行。咎在太守。乃顾使吏上书陈状。乞诣廷尉。均兄弟感悔。各求受罪。张苌年为汝南太守。郡人刘宗之兄弟。分析家产。惟一牛单不决。讼于郡庭。苌年见而凄之。谓曰、尔曹以一牛故致此竞。脱有二牛。必不争。乃以已牛一头赐之。于是境中各相戒约。咸敦礼让。郑宏为阳羡太守。民有弟用兄钱者。为嫂所责。未还。嫂诣宏。宏为叔还钱。兄闻之。惭愧自系于狱。遂遣妇。赍钱还宏。宏不受。况逵为光泽县尹。尝有兄弟争田者。逵曰、吾视若貌。非不恭友者。授以伐木之章。亲为讽咏解说。于是兄弟皆感泣求解。知争田为深耻。韦景骏为贵乡令。有母子相讼者。景骏曰、令少不天。常自痛。尔有亲而忘孝邪。教之不孚。令之罪也。因呜咽流涕。付授孝经。于是母子感悟。请自新。遂为孝子此皆善于感动者也。

扶持伦纪

凡事关伦纪。最宜扶持不扶持则伦纪堕矣伦纪堕则风俗坏矣何由而致治乎。胡霆桂为铅山主簿。时私酿之禁甚严。有妇诉姑私酿。霆桂诘曰、汝事姑孝乎。曰孝。曰既孝。可代姑受责。以私酿律笞之。李孝寿为开封府尹。有举子为仆所陵。牒欲送府。同舍生劝止。乃释。戏取牒效尹书判云。不勘案。决杖二十。仆持诣府。告其主仿尹书判。私用刑。尹即追主。备言本末。尹幡然曰、所判正合我意。如数予仆杖。而谢举子。二事善扶人纪。而出以机警。更觉绰有余趣。

勿令妇女上堂

凡词讼牵连妇女者于吏呈票稿内即除其名勿勾到案其有不待呼即至者不许上堂祇讯男丁结案其有大案待质者。祇唤到案一次。先取其供。即令归寓。递解妇女。令于二门外听点其犯奸尚在疑似者亦免唤讯祇就现犯訉结凡所以养其廉耻。亦维持风教之一端也。

南北民风不同

南方健讼。虽山僻州邑。必有讼师。每运斧斤于空中。而投诉者之多。如大川腾沸。无有止息。办讼案者不能使清。犹挹川流者不能使竭也。若北方则不然。讼牍既简。来讼者皆据事直书。数行可了。即稍有遮饰。旋即吐露。此南北民风之不同。欲为循良之吏者。惟在北方为较易。若南方。则全以精神为运量。精神不足。虽明治理。弗能几也。

鬬殴伤重当急救

凡鬬殴伤重当急救之且勿问曲直叶南岩刺蒲时。有羣哄者诉于州。一人流血被面。脑几裂。公见恻然。时家有刀疮药。公入内自捣药。令舁至幕廨。委谨厚廨子。曰善视。勿令伤风此人死。汝责也。其家人不令前。乃略加审核。收仇家于狱。而释其余。友人问故。公曰、凡人争鬬无好气。此人不即救。死矣此人死即偿命一人又干证连系不止一人破家此人愈特一鬬殴罪耳且人情欲讼胜。虽骨肉亦甘心焉。吾所以不令其与家人相近也。未几人愈。所保全者甚多。其药取古城。或废圹中。千年石灰。碾细末取连根韭菜。捣取汁和之。团作小饼。置檐下风干。勿令见日。凡破伤处。粉饼掺之。即平复。余屡用之皆立效。

辨伪伤

李南公知长沙县。有鬬者。甲强乙弱。各有赤青痕。南公以手按之。曰乙真甲伪。訉之果然。盖南方有榉柳。以叶涂肌。则青赤如殴伤者。剥其皮置肤上。以火熨之。则如棒伤。水洗不下但殴伤者血聚则硬伪者不硬耳事见天中记。又闻有野芋擦汁肌上。亦类伤痕。民之情伪。何所不作。所当详也。

撞木钟

讼者求胜心切。每好使钱。谓之钻门路。奸徒从中播弄。绐之曰。吾有路矣。议金若干。固封。交在事人掌之。待事成交收。其后事幸中。则曰、孔方兄之力也。讼者感激图谢之不暇。何暇穷其所以。不中。则曰、尔不能言。或曰、尔理太屈。官无能为。以原金反之。讼者得金。亦不虞有他。所以百不发一。谓之撞木钟。亦曰撞太岁。明世巳有之。见逌旃琐言。判讼者切宜堤防此事。

谨关防

凡内署办事当在二堂使近宅门书役于门启事。必先知之。星卜异色人。勿与之相接。子弟门客。勿使与所治人往来。吏役妇女。勿使出入内署。见绅士。令门子左右之。不得刻离。求见太数。则辞之皆所以谨关防也。

所行皆是吏自畏服

或问两汉多循吏。而后世不逮。其故何欤。曰、汉时郡县得自辟吏。山吏掾可至公卿。所举皆一时贤士。用以自辅。而吏掾亦皆竭力效智。鼓舞于功名之路。而不为奸。以此致治。何事不理。所以汲长孺高卧岁余。而东海大治。操此道也。后世科举与吏掾分为两途。重科举而贱吏掾。居吏职者。皆市井无赖子。既无由策力功名之途。惟作奸犯科耳。州县稍不聪察。便为所误。何山收其指臂之力哉。州县以一身展转于催科词讼簿书期会之间。事如猬集。应接不暇。八面受敌。神耗力竭。犹不足以胜之。其有余力与民兴利革弊。劝学明农乎。此两汉循良之治。所以不可几也。今既不能不与若曹共事。然则驭之之道奈何。曰、清正以率之庄敬以临之忠告以导之小过则恕之大过则谴之凡已所行皆是。吏自畏服。

约吏当严

真西山谓抚民当宽约吏当严固也。而严之中。亦自有道。无心之过。可恕也有心之过不可恕得罪本官可恕也得罪百姓不可恕数十钱之赃。可恕也数百钱之赃不可恕以杖惩之可也以言辱之不可如是。虽严不怨矣。

驭书役之道

凡书役二堂禀事不可令其独入必令班役站堂。然后唤入。凡接书役不可假以辞色公事外不可泛交一语凡书役不可使知本官有体恤之意凡票差须溥不可专差数人凡役远差归。有奔走之劳。不可差勾词讼。差之彼且以为酬我矣凡书役有犯赃受责者。不可遽听其随官远出人且以为又近之矣。

远弊之道

凡鞫讼狱。不可使胥吏在旁饶舌。及点头摇脑。卖弄眼色其弊谓之满堂皆官凡值堂役。不可使在堂评论外事。使闻乎内。凡公出。不可使跟役在后。评论民事。使闻于官其弊谓之隔壁告状。

待胥役必公溥

待胥役必公溥。如有事呼书吏则曰某房不可专指一书之名而呼之也呼班役则曰某班不可专指一役之名而呼之也若以其人麤能办事。指名呼之。至于再四。则所呼之人。必夸耀于人曰、官用我矣。而外之人亦指而目之曰、此官之所信任者。于是窃官之声灵。招摇撞骗吓诈之弊。无所不作。而官声坏矣甚矣居官之难虽启口呼唤之间不可不谨也。

禁用铁索

差役诈赃。恃用铁索。每勾摄人。辄以铁索击其项。被系者以金解之。谓之解锁钱。曩在芷江知其弊。凡在官人铁索概收之。贮以桶。封置厅事禁不得私藏于家有大案应用锁者。启官发之。其余词讼细故。概不许用并以不许用锁之故朱书差票中以故受害者差少。

书差诈赃藉大案

书差勒赃。多藉大案。曩所厯州县。惟办命案一节。似无遗憾。凡遇报人命。即唤其人入署。面喻之曰、汝速归。鸠齐保邻尸属于尸所听审。不许搭棚张彩。有杯水之费。随裹米而往。询明情由。不抵之案即于尸场发落告以案结之由不许入城应抵之案。祇带正犯收禁告以应得之罪不许余人入城默记供情。于内署发稿通报初犹差专役迨后并专役亦不差矣初犹带刑书迨后并刑书亦不带矣其有证佐不具。不得确供者。不得已乃谕令入城即日询明定案告之曰、此案应引某律。得某罪。虽官亦不能高下其手。况吏乎。尔辈速归。留此无益也。若逗留探听则处及寓家。自用此法。书差均不能染指。然所以能如此者。由雍正八年蒙世宗宪皇帝特恩。发往邻省学习。得以豫习刑名之学。故厯官以来。无复棘手之案。而差乃不为民累也。

包庄

北方有包庄之弊。包庄者。如一县中有村庄若干。其黠者岁纳县胥金。使之庇己而免其差役。谓之包庄。以故每雇车募马。惟不包之村是问。而巳包者不与焉。又凡雇募车马。奸胥所呈票内。每不指定村庄。一任承差应东之西。应西之东。而行贿者得免焉。谓之卖差。均不免偏枯为累。莫若先将县内村庄若干。造一册。存于内署。其村庄之大小。均于册内注明。每不得巳而有雇募之事。酌村庄之大小。定所雇之多寡。由内署指定庄名。以次轮雇。周而复始。则差徭既均。而二者之弊俱息。

备车备马之弊

凡雇车。依府帖定数可矣。何取赢焉。必赢其数。而后吏有车可卖也。凡一车四马可矣。何取五焉。必五其马。而后吏有马可乘也。言备者。额外备之。所以防缺失。慎差务。俾官有不得不从之势也。殊不知车虽备。离县郊则卖其赢矣。而所以应差者。仍定数也。马虽备。出县门则乘其一矣。而所以驾车者。仍四马也省一车则民省一车之累省一马则民省一马之累何以备为哉。

民得自言其情则不畏吏

周礼、府史胥徒庶人在官者。皆有职名。有廪禄。禄足以代其耕。故皆廉平自好。后世不然县有六房。房设典吏。皆市井之黠者充之。以冀膺冠带。其实未尝在官任事。在官任事者书办也。书办大率贫猾无赖。窜身于官。既无职名。又无廪给。赤手在官。势难枵腹从事。惟以作奸剥民。为饮食衣履仰事俯给之计是胥吏无田以剥民为田胥吏无所以作奸为所缓之则百计营私急之则一纸告退既有日办百为。势难任彼皆去。此当官者不可明言之隐也。然则操何道而使不为民害乎惟有平易近民日勤堂事民得时时见官而自言其情则不畏吏吏自不能滋为民害矣舍此别无长策也。

胥吏不可轻革

胥吏苟非蠹民不可轻革若偶有违误。即行黜革。势必不敷差遣。后虽有害民者。不能革矣且今日以无罪而革之后日必以为无罪而复录之其害民滋甚矣。

同类推荐
  • Revolution and Counter-Revolution

    Revolution and Counter-Revolu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全后魏文

    全后魏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凉州词

    凉州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威怒乌刍涩摩仪轨

    大威怒乌刍涩摩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ugenie Grandet

    Eugenie Grand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逆天神猴

    英雄联盟之逆天神猴

    无敌天下数十载的贾克斯,却甘愿画地为牢偏居一隅。不识东南西北的伊泽瑞尔,却励志环游世界名扬四海。性子老实怯懦的均衡教徒,却狠心杀尽师门拥抱暗影。一生潇洒浪荡的疾风剑豪,却为了女子背上弑师罪名。这个符文之地,有很多有故事的人,而这些人,都会见证一个妖猴的崛起。天上地下五百年,都会记得猴子那句话。我有一棒,叫你灰飞烟灭!PS:这是一个有侠味的英雄联盟。
  • 校草乖乖:星际girl要晒太阳

    校草乖乖:星际girl要晒太阳

    那晚,她还不会走路,第一次她会迷茫。当她一次次挣扎在黑暗边缘时,他似笑非笑的神情会被焦急代替。”你们蓝星人为什么会有眼泪这种奇怪的东西啊““眼泪,是为了某些很重要的人存在的”可惜,她还不明白。是情商太低?【谨慎入坑,作者三章定追弃】
  • 变革者

    变革者

    外星物种入侵,人类接连惨败!谁能拯救世界?在这动荡的时代,一代男猪脚横空出世,身怀神秘空间,且看他如何带领人类走向胜利,冲进无尽星空!宇宙我为王!
  • 妖孽六人组之纵横天下

    妖孽六人组之纵横天下

    见过组团打boss的,但没见过组团来穿越,你们搞事情?莫麟微微一笑,看着对面的千军万马有点可惜地对身边的四人道:“可惜了,如果穿过来的时候多带点人就好了,或者多带几把枪也好啊。你们说我要不要回去带点过来?我们就五人还两手空空,一点气势也没有,你看看人家,啧,那气势爆棚了。”夜凤萱撇了一眼:“你以为你是顺丰快速?带带活物?”“顺丰都没他厉害,他还自带穿越功能呢。”“小心把你自己穿坏了哈。”“不不不,是小心卡在里面出不来了。”“你什么时候去?顺便帮我们打个头阵,看看到底能不能穿过去。”
  • TFBOYS之樱花雨季

    TFBOYS之樱花雨季

    樱花公园的邂逅,“世界之大,为何我们相遇。”有时候第一眼的感觉总是正确的。
  • 捭阖天地

    捭阖天地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大千世界,盛极必衰,此乃真理?如若不然,为何无人永生!?
  • 废土星球

    废土星球

    “当昔日的可爱小动物变成了杀人如麻的怪物,当人畜无害的绿色植物变成了强大的BOSS,当你的美好家园被战火蹂躏成了废墟,你还在等什么?快加入我们,拿起手中的武器杀个痛快吧!”——某怪兽猎杀小队的宣传标语。这里,是大浩劫之后的地球,这里没有仙术神通,没有妖魔鬼怪,有的只是毁天灭地的异变兽,有的只是无尽的战斗和热血!你可以召集队友同伴,闯荡在昔日的城市废墟,穿梭在浩瀚的巨型森林,尽情地和强大的对手,和恐怖的异变兽搏杀!拿起你的剑和枪炮,为了最后的人类文明燃尽生命吧!念兽,分为金属类,植物类,动物类,混合类,自然类等等,只有配得上它的人才能拥有它!念兽,还可以进化!潜藏着无数的强大能力等待着你去开发…
  • 超级本源编辑器

    超级本源编辑器

    本源编辑器,可编辑本源。把门编辑下,可穿越位面突破时空。把世界编辑下,改变世界成为一国太子不是梦。把金手指编辑下,还能变成老爷爷,教育主角没问题。
  • 真武之道

    真武之道

    上古之仙,焚天煮海,摘星拿月,手可遮天。近古之侠,飞天遁地,摘花杀人,一苇渡江。21世纪今年天,仙成为了传说,侠只在书中,那曾经的仙法武功,到如今,只在书中可窥。修生养性,锻炼身体,如今,武道之路,是否只能用来表演养生,成为历史?让王太一带你来见证21世纪的今天,如何去修炼,去超脱,成仙做侠。
  • 飞天战记

    飞天战记

    他从山中来,一路桃花开。都市里游龙戏凤,洪荒界争霸称雄。破空飞天,成为天界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