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7300000054

第54章 草部下品之下二(1)

木賊

秦州

味甘、微苦,無毒。主目疾,退翳膜,又消積塊,益肝膽,明目,療腸風,止痢,及婦人月水不斷。得牛角囗、麝香,治休息痢歷久不差。得禹餘糧、當歸、芎藭,療崩中赤白。得槐鵝、桑耳,腸風下血服之效。又與槐子、枳實相宜,主痔疾出血。出秦、隴、華、成諸郡近水地。苗長尺許,叢生。每根一囗,無花葉,寸寸有節,色青,陵冬不凋。四月採用之。新定。

《圖經》曰:木賊,生秦、隴、同、華間。味微苦,無毒。主明目,療風,止痢。所生山谷近水地有之。獨莖,苗如箭苛,無葉,長一二尺,青色,經冬不枯,寸寸有節,採無時。今醫用之最多,甚治腸痔多年不差,下血不止。木賊、枳殼各二兩,乾薑一兩,大黃一分,四味并剉一處,於銚子內炒黑色,存三分性,搗羅,溫粟米飲調,食前服二錢匕,甚效。

《廣利方》:治瀉血不止。木賊十二分,切,以水一升八合,煎取八合,去滓。空心溫分二服,如人行五里再服。

《衍義》曰:木賊,細剉,微微炒,搗為末,沸湯點二錢,食前服,治小腸、膀胱氣,緩緩服必效。

藎音燼草

味苦,平,無毒。主久咳上氣喘逆,久寒驚悸,痂疥白禿瘍氣,殺皮膚小蟲,可以染黃作金色。生青衣川谷。九月、十月採。畏鼠婦。

陶隱居云:青衣在益州西。

《唐本》注云:此草,葉似竹而細薄,莖亦圓小。生平澤溪澗之側,荊襄人煮以染黃,色極鮮好。洗瘡有效。俗名綠草。《爾雅》云:所謂王蒭肴也。

禹錫等按:《爾雅疏》云:綠,鹿蓐也。今呼鴟腳莎。《詩˙衛風》云:瞻彼淇澳,綠竹猗猗是也。

《藥性論》云:藎草,使。治一切惡食。

蒲公草

味甘,平,無毒。主婦人乳癰腫。水煮汁飲之及封之,立消。一名構耨草。

《唐本》注云:葉似苦苣,花黃,斷有白汁,人皆啖之。唐本先附。

禹錫等按:《蜀本圖經》云:花如菊而大。莖、葉斷之俱有白汁,堪生食。生平澤田園中,四月、五月採之。

《圖經》曰:蒲公草,舊不著所出州土,今處處平澤田園中皆有之。春初生苗,葉如苦苣,有細刺。中心抽一莖,莖端出一花,色黃如金錢。斷其莖,有白汁,人亦啖之。俗呼為蒲公英。語訛為僕公罌是也。水煮汁以療婦人乳癰。又搗以傅瘡皆佳。又治惡刺及狐尿刺,搗取根、莖白汁塗之,惟多塗立差止。此方出孫思邈《千金方》,其序云:余以正觀五年七月十五日夜,以左手中指背觸著庭木,至曉遂患痛不可忍。經十日,痛日深,瘡日高大,色如熟小豆色。嘗聞長者之論有此方,遂依治之。手下則愈,痛亦除,瘡亦即差,未十日而平復。楊炎《南行方》亦著其效云。

《梅師方》:治產後不自乳兒,蓄積乳汁結作癰。取蒲公草搗傅腫上,日三四度易之。

穀精草

泰州   江寧府

味辛,溫,無毒。主療喉痺,齒風痛,及諸瘡疥。飼馬主蟲顙毛焦等病。二月、三月於穀田中採之。一名戴星草。花白而小圓似星。故有此名爾。今附。

禹錫等按:《日華子》云:涼。喂飼馬肥,二三月於田中生白花者,結水銀成沙子。

《圖經》曰:穀精草,舊不載所出州土,今處處有之。春生於穀田中,葉、囗俱青,根、花并白色。二月、三月內採花用,一名戴星草。以其葉細,花白而小圓似星,故以名爾。又有一種葉細,莖梗差長有節,根微赤,出秦隴間。古方稀用,今口齒藥多使之。

陳藏器云:味甘,平。亦入馬藥用之。白花細葉。

《集驗方》:治偏、正頭痛。穀精草一兩為末,用白麵調攤紙花子上,貼痛處,乾又換。

牛扁草

潞州

味苦,微寒,無毒。主身皮瘡熱氣,可作浴湯,殺牛虱小蟲,又療牛病。生桂陽山谷。

陶隱居云:今人不復識此,牛疫代代不無用之。既要牛醫家應用,而亦無知者。

《唐本》注云:此藥葉似三堇、石龍芮等。根如秦艽而細。生平澤下濕地,田野人名為牛扁。療牛虱甚效。太常貯名扁特,或名扁毒。

禹錫等按:《蜀本圖經》云:葉似石龍芮、附子等。今出寧州。二月、八月採根,日乾。

《圖經》曰:牛扁,出桂陽山谷,今潞州、寧州亦有之。葉似三堇、石龍芮等。根如秦艽而細。多生平澤下濕地。二月、八月採以日乾。今亦稀用。按《本經》云:殺牛虱小蟲。蘇恭注云:太常貯名扁特。今潞州上一種,名便特。六月有花,八月結實,採其根,搗末,油調,殺蟣虱。根苗主療大都相似。疑此即是牛扁,但扁、便不同,豈聲近而字訛乎?今以附之。

苦芺音襖

微寒。主面目、通身漆瘡。

陶隱居云:處處有之。傖士莖切人取莖生食之。五月五日採,暴乾。燒作灰以療金瘡,甚驗。

《唐本》注云:今人以為漏蘆,非也。

禹錫等按:《蜀本圖經》云:子若貓薊。莖圓無刺。五月採苗,堪生啖,所在下濕地有之。

《藥性論》云:苦芺草亦可單用,味苦,無毒。

《日華子》云:冷,治丹毒。

《食療》云:苦芺,微寒。生食治漆瘡。五月五日採,暴乾。作灰傅面目、通身漆瘡,不堪多食。

酢漿草

味酸,寒,無毒。主惡瘡瘑瘻。搗傅之,殺諸小蟲。生道傍。

《唐本》注云:葉如細萍,叢生,莖頭有三葉。一名醋母草,一名鳩酸草。

今按:《別本》注云:生陰濕處,俗為小酸茅。食之解熱渴。四月、五月採,陰乾。唐本先附。

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葉似水萍,兩葉并大葉同枝端,黃色實黑。生下濕地,夏採葉用之。

《圖經》曰:酢漿草,俗呼為酸漿,舊不載所出州土,云生道傍,今南中下濕地及人家園圃中多有之,北地亦或有生者。葉如水萍,叢生,莖端有三葉,葉間生細黃花,實黑。夏月採葉用。初生嫩時,小兒多食之。南人用揩鍮石器,令白如銀,色光艷。

昨葉何草

味酸,平,無毒。主口中乾痛,水穀血痢,止血。生上黨屋上,如蓬初生,一名瓦松。夏採,日乾。

《唐本》注云:葉似蓬,高尺餘。遠望如松纔生年久瓦屋上。

今按:《別本》注云:今處處有,皆入藥用。生眉髮膏為要爾。唐本先附。

禹錫等按:《蜀本圖經》云:六月、七月採苗,日乾之。

《聖惠方》:治頭風白屑。用瓦松暴乾,燒灰淋汁熱洗頭,不過五七度。

蒻音弱頭

揚州

味辛,寒,有毒。主癰腫風毒,摩傅腫上。搗碎,以灰汁煮成餅,五味調和為茹食,性冷,主消渴。生戟人喉出血。生吳、蜀。葉似由跋、半夏,根大如碗,生陰地,雨滴葉下生子。一名蒟蒻。又有斑杖,苗相似,至秋有花直出,生赤子。其根傅癰腫毒,甚。根如蒻頭,毒猛,不堪食。今附。

禹錫等按:《日華子》云:斑杖者,虎杖之別名。即前條虎杖是也。

《圖經》曰:文具天南星條下。

夏枯草

滁州

味苦、辛,寒、無毒。主寒熱,瘰癧,鼠瘻,頭瘡,破癥,散癭結氣,腳腫濕痺,輕身。一名夕句,一名乃東,一名燕面。生蜀郡川谷。四月採。土瓜為之使。

《唐本》注云:此草生平澤。葉似旋復,首春即生,四月穗出,其花紫白似丹參花,五月便枯。處處有之。

《圖經》曰:夏枯草,生蜀郡川谷,今河、淮、浙州郡亦有之。冬至後生,葉似旋復。三月、四月開花,作穗紫白色,似丹參花,結子亦作穗。至五月枯,四月採。

《簡要濟眾》:治肝虛目睛疼,冷泪不止,筋脈痛及眼羞明怕日。補肝散:夏枯草半兩,香附子一兩,共為末。每服一錢,臘茶調下。無時候服。

《衍義》曰:夏枯草,今又謂之鬱臭。自秋便生,經冬不瘁。春開白花,中夏結子,遂枯。古方丸燒灰,合緊面藥。初生嫩時,作菜食之,須浸洗,淘去苦水,治瘰癧鼠漏。

燕蓐草

無毒。主眠中遺溺不覺。燒令黑,研水,進方寸匕。亦主噦氣,此燕窠中草也。新補。見陳藏器、《日華子》。

《千金方》:治婦人無故尿血。胡燕窠中草燒末,用酒服半錢。亦治丈夫。

孫真人《食忌》:主卒患腰惡瘡。若先發於心,已有汁者,以胡燕窠末和水塗之,治不可遲,遍身即害人死。

鴨跖草

味苦,大寒,無毒。主寒熱瘴瘧,痰飲丁腫,肉癥澀滯,小兒丹毒,發熱狂癇,大腹痞滿,身面氣腫,熱痢,蛇犬咬,癰疽等毒。和赤小豆煮,下水氣濕痺,利小便。生江東、淮南平地。葉如竹,高一二尺。花深碧,有角如鳥嘴。北人呼為鷄舌草,亦名鼻斫草,吳人呼為跖。跖、斫聲相近也。一名碧竹子。花好為色。新補,見陳藏器、《日華子》。

山慈菰根

有小毒。主癰腫,瘡瘻,瘰癧,結核等,醋摩傅之。亦剝人面皮,除皯囗。生山中濕地。一名金燈花。葉似車前,根如慈菰。零陵間又有團慈菰,根似小蒜,所主與此略同。新補。見陳藏器及《日華子》。

《經驗方》:貼瘡腫。以山慈菰,一名鹿蹄草,取莖、葉搗,為膏,入蜜貼瘡口上,候清血出效。

苘音頃實

味苦,平,無毒。主赤白冷熱痢,散飲之。吞一分,破癰腫。

《唐本》注云:一作囗字。人取皮為索者也。

今按:《別本》注云:今人作布及索、囗麻也。實似大麻子,熱結癰腫無頭,之則為頭居穴。九月、十月採實,陰乾。唐本先附。

禹錫等按:《蜀本圖經》云:樹生,高四尺,葉似苧,花黃,實殼如蜀葵,子黑。古方用根。八月採實。

《圖經》曰:苘實,舊不載所出州土,今處處有之。北人種以績布及打繩索。苗高四五尺或六七尺,葉似苧而薄,花黃,實帶殼如蜀葵,中子黑色。九月、十月採實,陰乾用。古方亦用根。

《楊氏產乳》:治赤白痢。苘麻子一兩,炒令香熟為末,以蜜漿下一錢,不過再服。

赤車使者

味辛、苦,溫,有毒。主風冷邪疰,蠱毒癥瘕,五臟積氣。

《唐本》注云:苗似香葇、蘭香,葉、莖赤,根紫赤色,生溪谷之陰,出襄州。八月、九月採根,日乾。唐本先附。

禹錫等按:《蜀本圖經》云:根紫如蒨根,生刑州、襄州山谷,二月、八月採。

《藥性論》云:赤車使者,有小毒。能治惡風冷氣,服之悅澤皮肌,好顏色。

雷公云:赤車使者,元名小錦枝。凡使并粗搗用,七歲童子小便拌了,蒸令乾,更曬。每修事五兩,用小兒溺一益為度。

狼跋子

有小毒。主惡瘡蝸疥,殺蟲魚。

陶隱居云:出交、廣,形扁扁爾。搗以雜米投水中,魚無大小,皆浮出而死。人用苦酒摩療疥亦效。

《唐本》注云:此今京下呼黃環子為之,亦謂度谷,一名就葛。陶云出交、廣,今交、廣送人太常正是黃環子,非餘物爾。

今按:《別本》注云:味苦,寒。藤生,花紫色。

屋遊

同类推荐
  • 送吴彦融赴举

    送吴彦融赴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梦蕉亭杂记

    梦蕉亭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闽海纪略

    闽海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通天澹崖原禅师语录

    通天澹崖原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茶赋并书

    茶赋并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终末的剑刃

    终末的剑刃

    我起初不明白,当混沌在大地上肆虐,秩序的火种摇摇欲坠,光与暗不在有任何分别时,凡人的坚持显得是那么弱小,那么无力,什么也改变不了。却总有人站在那些需要承担一切的位置上.......但是后来我才明白,有些事,不是能够因为前路漫漫没有希望而放弃的。但在那个时候.....我......已经不再,也不能回头了。萨忒尔转过身,漠然的看着面前坠落的世界,摇摇头,转身离去。
  • 英雄联盟之瓦罗兰王

    英雄联盟之瓦罗兰王

    放心,我会带领佣兵团走向胜利!放心,我会为你们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放心,在任何地方,我们的国家都将成为你们的后盾!您的承诺一一兑现,现在该履行我们的誓言!踏着我们的尸骸,成为这瓦罗兰的王!
  • 星尘落凡

    星尘落凡

    她,是天上的一颗孤独而寂寞的星,名唤星尘。得罪了星王,被贬出仙界,贬下凡间。她,在一户还算富裕的人家出生,记忆恢复以后,父母双亡。功力恢复,决定报仇。他,不过只是天煞孤星罢了,是人间的帝王,谁都不知道他是谁,可星尘便知道。他说:我若在你心上,情敌三千又何妨?嘴勾出完美的弧线:那我是什么。弯弯一笑:你是独一无二的,你是我的唯一。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东北乡村鬼事

    东北乡村鬼事

    6岁时,夜晚偶然惊醒,竟看到一道黑影。紧接着天将猛雷,爷爷受伤,变得疯疯癫癫,伤口处竟然渗出细碎的鱼鳞片。几天后,村民在水库打捞上一具尸体,而那具尸体竟然与还未死去的爷爷长得一模一样。尸体停放在祠堂,竟然引起来尸液漏堂事件。一系列怪异的事情不断发生……
  • 栖荒引

    栖荒引

    风云将变,天将陷,谁主沉浮?苍穹乃乾,地乃坤,混沌未开,人未存,谁为宿命?这里将为起始,五分重域,谈笑间,感遍世间残冷暴虐。乱世未央,吾主沉浮。总归踏遍这广袤坤灵,掠遍那无垠苍穹。俯首攀宫十六阙,断尽魂阳亦罔闻。
  • 天使帝王

    天使帝王

    这是一部关于天使的巨作,讲述了一个天才少年从有天赋到被人虐。后遇到高手传授,传承高手的能力,经过多年的奋斗与努力,站在天使大陆的顶峰。主人公历经磨难,在朋友、亲人与老师的帮助下度过重重难关。遭受了不少的打击,但主人公意志坚强,不畏艰险,击败所有敌人,并拯救了天使大陆。此书是本人的第一作,在上学时写作。
  • 逐日传

    逐日传

    夸父的陨落,带来世界万年的安定。藏于耀眼火球背后的神秘身影又是何??为寻找命运指定的那个人,神族圣女星灵毅然代替死去哥哥星玄的职责,前往下界。藏于水晶石中的婴儿,百族林立的时代。这注定是一场命运的纷争。一个小有名气的佣兵团少主,必将在这个时代展露他的光彩。
  • 无际夜转西壑之星痕

    无际夜转西壑之星痕

    旗风在梦里学会了青莲剑谱,却无法把梦里学会的东西带到现实里,他苦苦期盼了三年,却仍然无法完成愿望。·····一次偶然的机会,胖子和旗风在一条石涧的寒潭中得到了一件漆黑的九层宝刹。········随后一次狗血的机缘巧合,旗风胖子几人穿过空间壁障到了另一个不同的世界,而旗风在这里居然可以使用梦里学会的东西。·······
  • 工作重在做到位

    工作重在做到位

    本书从工作到位的理念定位入手,分析了工作中的一些不到位的现象,比如“差不多哲学”、打折扣、马马虎虎等,从反面阐述了把工作做到位的重要性,然后从责任、心态、执行、细节、效率、节约、方法等几个角度,正面告诉大家怎样才算是把工作做到位,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