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5500000014

第14章 纪事(2)

满目烟含芳草绿倚栏露泣海棠红或云便是咏烛

挥麈三录曾文肃熙宁初为海州怀仁令有监酒使

臣张者小女甫六七岁甚慧黠文肃之室魏夫人怜

之教以诵诗书颇通解其后南北暌隔绍圣初文肃

柄事枢时张氏女已入禁中虽无名位以善笔札掌

命令之出入忽与夫人相闻夫人以夫贵疏封瀛国

称寿禁庭始相见叙旧自后岁时遗问夫人没张氏

作诗以哭云香散帘幕寂尘生翰墨闲空传三壸誉

无复内朝班从此绝迹矣后四十年靖康之变张从

昭慈圣献南渡至钱唐朱忠靖笔录所记昭慈遣其

传导反正之议张夫人者即其人也年八十余终

挥麈后录钱忱伯诚妻瀛国夫人唐氏正肃公介之

孙既归钱氏随其姑长公主入谢钦圣后于禁中时

绍圣初也先有戚里妇数人在焉俱从后步过受厘

殿同行者皆仰视读厘为离夫人笑于旁曰受禧也

盖取宣室受厘之义耳后喜回顾主曰好人家男女

终是别盖后亦以自谓也

词话宣和间上元张灯许士女纵观各赐酒一杯一

女窃所饮金杯卫士见之押至御前女诵鹧鸪天云

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

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

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徽宗大喜以

金杯赐之令卫士送归

春渚纪闻建安暨氏女子十岁能诗人令赋野花诗

云多情樵牧频簪髻无主蜂莺任宿房观者虽加惊

赏而知其后不保真素竟更数夫流落而死

溧阳县志建炎初有妇人题溧阳邮亭壁云妾鄱阳

人也女红之外从事诗书不幸严霜下坠泰山其颓

飘泊一身所适非偶熏莸同器情何以堪昨浮家洞

庭怒帆一张良人倏为鬼录偶携稚子来登客亭感

时伤心遂成一绝知我者其天乎诗云故里萧条一

望间此身飘泊叹空还感时有恨无人说愁敛双蛾

对暮山

容斋随笔英州之北三十里有金山寺予尝至其处

见法堂后壁题两绝句僧云广州钤辖俞似之妻赵

夫人所书诗句洒落不凡字画径四寸遒健类薛稷

极可喜数年后又过之僧空无人壁亦隳圯犹能追

忆其语为纪于此其一云莫遣鞴鹰饱一呼将军谁

志灭匈奴年来万事灰人意只有看山眼不枯其二

云转食胶胶扰扰间林泉高步未容攀兴来尚有平

生履管领东南到处山盖似所作也

嘉泰志越渔者杨父一女绝色为诗不过两句或问

何不终篇答曰无奈情思缠绕至两句即思迷不继

有谢生求娶焉父曰吾女宜配公卿谢曰谚云少女

少郎相乐不忘少女老翁苦乐不同安有少年公卿

耶翁曰吾女词多两句子能续之称其意则妻矣示

其篇曰囗帘半囗月修竹满林风谢续曰何事今宵

景无人解与同女曰天生吾夫遂偶之七年春忽题

曰春尽花随尽其如自是花谢曰何故为此不祥句

杨曰吾不久于人间矣谢续曰从来说花意不过此

容华杨即瞑目而逝后一年江上烟光溶曳见杨立

于江中曰吾本水仙谪居人世后倘思之即复谪下

不得为仙矣

书史会要田田钱钱辛疾二妾也皆因其姓而名

之皆善笔札常代疾答尺牍

溧阳县志赵南仲丞相赐第溧阳尝避暑水亭作诗

云水亭四面朱栏繞簇簇游鱼戏萍藻六龙畏热不

敢行海水沸腾裂蓬岛身眠七尺白囗须头枕一枚

红玛瑙六句既成忽睡去时有侍婢梅姐杏姐戏续

云公子犹嫌扇力微行人尚在红尘道南仲见而存

之以为颇得风人之旨

崖下放言李党学卿大女适巴长卿巴氏甚贫李亦

安之尝戏作诗云谁道巴家窘巴家十倍邹池中罗

水马庭下列蜗牛燕麦纷无数榆钱散不收夜来添

骤富新月挂银钩

词话章丘先生至元都旅次无聊对月歌曰万里见

行役秋来瘦几分因看河北月忽忆海东云夜静闻

邻妇有倚楼而泣者明日访之则宋宫人金德淑也

询李曰客非昨暮悲歌人乎词乃佳制否李曰歌非

己作有同舟人自杭来吟此故记之耳妇泣曰此亡

宋昭仪王清惠所寄汪水云诗因自举其望江南词

云春睡起积雪满燕山万里长城横缟带六街灯火

已阑珊人立玉楼间后遂委身于生

李祯芙蓉屏记至正辛卯真州有崔生名英者家极

富以父荫补浙江温州永嘉尉携妻王氏赴任道经

苏州之圌山泊舟少囗买牲酒赛于神庙既毕饮于

舟中舟人见其饮器皆金银遽起恶念是夜沉英水

中并婢仆杀之谓王氏曰尔知所以不死者乎我次

子未有室今有事往杭州一两月俟归与汝成亲汝

即吾家人无恐席卷所有而以新妇呼王王佯应之

勉为经理曲尽殷勤舟人私喜得妇渐稔熟不复防

闲将月余值中秋节舟人盛设酒肴雄饮痛醉王氏

伺其睡熟轻身上岸行二三里忽迷路芦苇菇蒲一

望无际王既艰步履又虑寻蹑于是尽力狂奔久之

东方渐白遥望林中有屋宇急往投焉候其启门乃

一尼院院主问王来故王绐之曰妾真州人也舅宦

游江浙挈家抵任而良人殂谢孀居数年舅以嫁永

嘉崔尉为妾正室悍戾棰辱万端近者解官舟次于

此因中秋赏月命妾取金杯酌酒不料失手坠江中

必欲置于死地遂逃生至此尼曰娘子既不敢归舟

家乡亦远孤苦一身将何所托王惟流涕而已尼曰

此间僻在荒滨人迹不到茭葑之与邻鸥鹭之与友

若能悟身为幻披缁削发就此出家禅榻佛灯晨餐

暮粥聊随缘以度岁月岂不胜于为人宠妾受今世

之苦恼结来世之冤雠乎王拜谢曰是所志也遂落

发佛前名曰慧圆王故习诗书不期月间悉究内典

大为院主礼遇事必谘而后行而王宽和柔善人皆

爱之每日于白衣大士前礼百余拜密诉心曲虽隆

冬盛暑弗替既罢即身居奥室人罕得睹其面岁余

忽有人至院留斋而去明日以画芙蓉一轴来施老

尼张于素屏王见之识为英笔因询其所自院主曰

近日檀越布施王问檀越姓名住处并所职业曰同

县顾阿秀兄弟以操舟为业人颇道其掠江湖间

未知诚然否王又问曰亦尝往来此中乎曰偶到耳

即默识之乃援笔题于屏上曰少日风流张敞笔写

生不数黄筌芙蓉画出最鲜囗岂知娇艳色反抱死

生冤粉绘凄凉疑幻质只今流落谁怜素屏寂寞伴

枯禅今生缘已断愿结再生缘其词盖临江仙也尼

皆不解其所谓一日有郭庆春者以他事至院见画

与题悦之买归为清玩适御史大夫高公纳麟退居

姑苏好书画庆春以屏献公置内馆未问其详忽有

人买草书四幅字迹类怀素而清劲不俗问之即其

手笔视其貌非庸贱更询其乡里姓名则蹙额对曰

英姓崔字俊臣世居真州以父荫补永嘉尉挈累赴

官不自慎重为舟人所图沉英水中家财妻妾不复

顾矣幸幼习水潜泅波间度既远遂登岸投民家举

体沾湿身无一钱赖主翁见怜易衣赐食复赆而遣

之英遂陈告于平江路今听候一年杳无音耗惟卖

字以度日非敢谓善书也公闻其语深悯之曰如此

且亦无奈暂留吾西塾训诸孙写字可乎英幸甚公

延入内馆与饮见屏间芙蓉泫然垂泪公怪问之曰

此舟中失物之一英手笔也何得在此又诵其词复

曰英妻所作公曰何以辨识英曰识其字画且词意

有在真拙妇所作无疑公曰若然当为君任捕盗之

责子姑秘之明日密召庆春问之春云买自尼院公

即使宛转诘尼得于何人谁所题咏数日报实公使

人说院主托夫人命召慧圆院主不许慧圆闻之深

愿一出或可藉以复雠尼不能拒公命舁至使夫人

与同寝处问其家世之详王饮泣以忱告且白题屏

事曰盗不远矣惟夫人转以告公倘得缚盗以报夫

君某死且不朽而未知其夫之故在也夫人以语公

公属夫人善视之略不与英言公廉得阿秀居址出

没之迹未敢轻举惟令夫人阴劝王蓄发返初服又

半载进士薛理溥化为监察御史按郡溥化高公旧

日属吏知其敏手也语溥化掩捕之敕牒及家财尚

在溥化置之极典而以原赃给英英将辞公赴任公

曰待与足下作媒娶而后去非晚也英谢曰糟糠之

妻同贫贱久矣今不幸流落他方存亡未卜万一天

地垂怜尚冀相见别娶之言非所愿也公凄然曰足

下高谊如此天必有以相佑安敢苦强容奉饯然后

启涂翼日开宴宾僚毕集公举杯告众曰老夫今日

为崔县尉了今生缘坐客莫喻公使呼慧圆出则英

妻也夫妇相持大恸出于意表公道始末且出芙蓉

屏示客方知公所云今生缘乃英妻词中语倾坐皆

叹服高公盛德公赠英奴婢各一资遣就道及英职

满过吴而公逝矣夫妇号哭如丧其亲就墓下建水

陆三昼夜报而后去

琅嬛记灌氏秋日寄梅璋诗曰珍簟生凉夜漏余梦

中恍惚觉来初魂离不得空成病面见无由浪寄书

囗外江村钟响绝枕边梧叶雨声囗此时最是思君

处肠断寒猿定不如梅荅曰忽见西风起洞房卢家

何处郁金香文君未奔先成渴颛顼初逢已自伤怀

梦欲寻愁落叶忘忧将种恐飞霜惟应分付青天月

共听囗头漏渐长

西樵野记明洪武初吴人姜子奇娶妇三载值大军

过吴扰乱子奇挟妻出避仓皇间因失其妻乃为官

兵携归京邸子奇流落四方累年后迤至京行乞

有高门一妇人见之而泣贻以酒食又以布囊裹熟

米一斗与之子奇不敢仰视而去翌日又见适主人

不在呼与相见共语为主母所侦即令人追之简其

乞囊中有金钗一对书一封候其夫还以告兵官启

封视之乃题诗一律云夫留吴越妾江东三载恩情

一旦空葵有心终向日柳花无力暂随风两行珠

泪孤灯下千里家山一梦中只恨当年罹大难相逢

难把姓名通兵官见诗大悼即时遣还仍赐钱米以

给其归子奇夫妇泣谢而去

情史类略樊城赵生汝州字君牧年少负才未获佳

偶有谢妪携女自洛阳来寓居南曲女名素秋才色

无双誓非才士终不失身时人为之语曰男中赵汝

州女中谢素秋生闻往访焉不遇睹庭间红梨花盛

开因题诗于壁曰换却冰肌玉骨胎丹心吐出异香

来武陵溪畔人休说只恐夭桃不敢开女归读其诗

甚悔因和云本分天然白雪香谁知今日却浓妆秋

千院落溶溶月羞睹红脂睡海棠以诗寄生且订晤

期会有无赖子挟势求欢女不从逐之使行遂还洛

阳生怅怏不已适故人刘辅为洛阳太守遣使招生

生喜即日束装赴之及相见即以谢素秋为问刘本

虑生花柳荡志欲令习静理业得问茫然乃伪令人

征素秋侑觞而以病死还答冀绝其念生叹惋不已

馆于王参军废园因而成病辅为求医生却之曰吾

病非药饵可疗除是素秋重生耳辅乃授计于素秋

使假为王参军女月夜仿徨园亭生望之心动遽前

挑之宛转成好囗抱顿开久之试期渐逼生恋女未

有行意辅复嘱卖花妪携筐至园假为奠其亡儿生

问之对曰昔王参军有女甚美亡瘗园中红梨树下

每月明之夜往往出现魅人吾子以是夭死今忌日

故奠之耳生询女状貌服色相类大惧即夕移寓他

室明日遂辞辅诣京师辅厚赠资斧生是岁登第得

选还乡道从洛阳谢辅辅觞之命素秋见生大骇辅

笑述始末生喜极辅为治囗礼竟为夫妇

江宁府志吴交石尚书有姊老而寡居尚书家能诗

文一时卿大夫多与之酬咏或来诣尚书者值其他

出辄请媪与论议问近日有何篇什供茗而去

暖姝由笔张学士元祯弘治间在翰林传一宫人诗

曰金针刺破南囗纸偷引寒梅一线香蝼蚁也知春

富贵倒拖花片上宫墙

辟寒曹元宠母王氏能诗有雪中观妓诗云梁王宴

罢下瑶台窄窄红鞋步雪来恰似阳春三月暮杨花

飞处牡丹开

建德县志郑太宰姊夫李以扬度岭遇一女携小鬟

衣饰靓丽呼之唱和别时赠诗一联云柳带愁销三

月草雨茵恨减一时春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弃女逆世:第一女邪皇

    弃女逆世:第一女邪皇

    一个因为家族内部争斗,遭家族抛弃。母女俩流落在外,得一个小地方家族收养。因为觉醒武魂不慎导致身受重伤。一个从地球穿越到圣灵大陆的女孩穿越到了沐家弃女身上,从此为母雪耻,踏上武道,回家族重立规则。在强者为尊的世界,寻求无上巅峰,手持无天权杖,杀遍圣灵大陆。从此凌云天下。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武魂,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也有各种各样的特殊体质,属性之力奥妙无穷!一起见证一代邪皇的崛起。
  • 夙愿们的少女时代

    夙愿们的少女时代

    我在去了韩国的S.M公司面试之后,如愿地当上了少女时代姐姐们的经纪人。欧尼们对我都很照顾。我也很努力的在为姐姐们工作。虽然发生了许多很不美好的事情。姐姐们也总是在帮助我,保护我。。。后来我的父亲强行把我从S.M拉出来,其实,他想让我。。。
  • 异世天娇

    异世天娇

    苦恋七年多,男友还是一朝劈腿。大受打击的苏苏无意中穿到了另一时空,这里光怪陆离却又险象丛生,完全弱势的她幸得空间在手。法宝秘籍,美男神仙,统统都到碗里来。且看一只菜鸟如何在异世成为一代大神,觅得良人的幸福生活。
  • 中华歇后语(第七卷)

    中华歇后语(第七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 三世归一,黑化

    三世归一,黑化

    片段一:“三生均为善心而亡,含冤而死;三世归一,赐你一世,可否愿意”“我愿意。”片段二:“我为天下,天下弃我;放下天下,为己而活,天下怨我;我该何去何从。”片段三:“善,因此而亡,恶,因此失去一切。为何?我做错了什么,要这样惩罚我。”“善恶之分,在于人心,七情六欲,均不可少,而你,无错,错在于太过极端,善之极,恶之极,你好自为之。”
  • 远古神殿

    远古神殿

    如果和两百位父系祖先手牵手,我们将穿过所有的战争、饥荒、瘟疫、自然灾害,直接触摸到文明诞生的前夜。只是,文字记录诞生前的漫漫长夜中,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事情的真相,就散落在全世界的神话传说中。6万年前,非洲大陆上的先民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们带着一个秘密,开启了这个星球46亿年来最伟大的征程。
  • 反派boss之路

    反派boss之路

    自从柳苏开始执行任务以来,她一直以为自己是正义的使者,已维护位面稳定为己任,直到有一天,知道真相的她泪落了下来QAQ某系统:“亲爱哒加油噢,主角们可是在时刻准备拍死你哟~”柳苏:“我好想拍死你!”这是一个真善美(什么鬼!)的姑娘,以成为正义使者为目标,后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主角升级收宝必刷的反派boss,最后的最后,她发现自己果然还是太天真了!PS:新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求长评!觉得哪里有问题可以到书评区提意见,我会一一改正的。
  • 末日生存守则

    末日生存守则

    病毒悄悄地来临让人们毫无准备地进入了一个暗黑的时代!这样的时代中究竟要如何生存?感染者丧尸的突然出现和人类究竟有这怎样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是一个暗黑的时代!这是一个疯狂的时代!这里有最真的兄弟情!有最动人心弦的爱情!还有最默契的团队!你,还在等什么?
  • 初级会计学案例与实训教程

    初级会计学案例与实训教程

    《初级会计学案例与实训教程》(作者张玉红、孙志胜)编写的目的是方便教学需要,尤其是方便学生的学习需要,旨在满足普通高校本科财会类专业、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与学习参考的需要。本书体现了最新的会计准则,在体系结构的设计上、各章节内容的安排上,都与教材保持一致,以便学生结合教材更好地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 吸血鬼伯爵

    吸血鬼伯爵

    《吸血鬼伯爵:德古拉之吻》一书由爱尔兰作家布拉姆·斯托克于1897年创作。小说讲述了德拉库拉伯爵——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吸血鬼的故事。本书是书信体,由书信、日记、轮船日志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