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4700000028

第28章

七六、浙闽总督郝玉麟奏折

七七、福建巡抚刘揭帖

七八、户部等部奏折

七九、福建巡抚钟音题本

八○、户部题本

八一、户部「为本部具奏福建巡抚雅咨」移会

八二、闽浙总督李侍尧题本

八三、户部「为内阁抄出将军公福康安等奏」移会

八四、闽浙总督觉罗伍拉纳题本

八五、户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伍拉纳等奏」移会

八六、户部题本

八七、史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伍奏」移会

八八、户部题本

七六、浙闽总督郝玉麟奏折

浙闽总督臣郝玉麟谨奏为酌量匀拨台澎随丁步饷、仰祈圣鉴事:窃照武职自提镇以下,俱蒙皇上赏给随粮,以为养赡家口之用。又于雍正十二年正月内准兵部咨开:福建将弁亲丁总兵六十分、副将三十分、参将二十分、游击十五分、都司十分、守备八分、千总五分、把总四分,陆路各营守备以上均给与马四步六、千总马一步四、把总马一步三,台湾并水师各营全给步饷,遵行在案。嗣据台湾镇臣苏明良呈称:台澎各营并无马兵,止有步粮、守粮二项。今奉恩旨:台澎并水师各营全给步饷。现在各官应共支随丁步饷八百零八名。因拨台班兵内步兵不敷,止支步饷四百六十三名,尚缺步饷三百四十五名,请将内地步兵派拨赴台调回守兵,庶台澎官弁咸得沾沐皇仁等因到臣。臣随咨商水陆提臣公同酌议。查台澎官弁远在海外,其劳苦出力与内地不同,一切食物亦较内地腾贵,自应倍加优恤。况既奉恩旨,更应使其一体沾恩,养赡家口充裕。惟是现在班兵已经拨换,不便如台镇所请另拨调换,使其远涉重洋,惟有将内地各官随丁步饷,暂为匀拨,庶台澎各官养粮咸得遵旨全给步饷。除千把微员随丁无几不议外,所有内地自总兵以至守备,共随丁步饷一千五十七名。议请于此一千五十七名内:总兵七员,每员匀拨步饷十二名;副将五员,每员匀拨步饷六名;参将十二员,每员匀拨步饷四名;游击四十员,每员匀拨步饷三名;都司七员,共匀拨步饷十一名;守备五十三员,每员匀拨步饷一名。以上共匀拨随丁空名步饷三百四十五名,给与台澎官弁。其调回守粮补给内地各官随丁名数,俟内地步兵缺出,仍令陆续拔补,以足步兵之额。查内地步兵二万一千一百五十三名,事故缺出亦多,拔补甚易。且内地各官年支饷银,原与台澎较多。今匀拨随丁暂支守粮,缺出即补,亦无甚偏枯。如此,一转移间,则已拨之兵不必另行派拨,致涉重洋之险,而台澎官弁已实沾圣主优恤洪恩不浅矣。微臣等愚昧之见,是否有当,合谨缮折恭请训示,伏乞皇上睿鉴。臣玉麟谨奏。

雍正十三年闰四月初五日奉旨:着照郝玉麟所请行,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一本二八页。

七七、福建巡抚刘揭帖

巡抚福建等处地方提督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驻札福州府刘谨揭为钦奉上谕事:据福建布政司布政使张嗣昌呈详:奉前刘抚院牌:雍正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准兵部咨:职方清吏司案呈,内阁交出雍正七年正月十八日,怡亲王大学士等奉上谕:福建台湾戍守之兵丁,其父母、妻子留在内地,前已加恩每月给与米粮,以为养赡之资。闻台兵之例,每月将所领钱扣留五钱,于内地为养赡家口之用。朕思兵丁远涉海洋,所得饷银,又复扣除以养家口,恐兵丁本身用度或有不敷,今沛特恩,于驻台之兵丁每年赏银四万两,为内地养赡家口之用。着总督等均匀分派,按期给发,俾兵丁本身食用既得宽舒,而父母、妻子之在内地者又得赡养,以示朕恤兵赏劳之至意。钦此。抄出到部,相应行文该督、抚、提、镇钦遵可也。合咨钦遵施行等因,咨院行司。奉此,又奉前总督福建高部院牌,准兵部咨同前因行司。奉此,该本司布政使张嗣昌查得:闽省内地各镇标营拨往台湾、澎湖、淡水戍守班兵,荷蒙皇恩,每兵每月赏银眷米一斗,以为养赡之资,犹恐兵丁远涉,用度不敷,于驻台兵丁每年复赏银四万两,着均匀分派,按期给发,以为内地赡家之用等因。边海戍卒眷属,莫不含哺讴颂。业将此项银两,造入乾隆六年估拨报部在案。兹催据各镇营陆续赴司请领前来。本司遵查内地各营拨往台澎、淡水原额班兵共九千四百九十名,又于钦奉上谕事案内雍正七年十月起,台营裁马添设守兵四百名,通共班兵九千八百九十名,内除各官随丁六百一十五名外,实换班兵丁并新增守兵共九千二百七十五名。又于敬陈台湾善后事宜等事案内,雍正十二年为始,台湾新设城守营添兵一千名,下淡水营添兵五百名,北路新设二营添兵一千二百八十名,通共添兵二千七百八十名;内除各官随丁一百八十五名,实新添班兵二千五百九十五名。旧额、新添二项,共班兵一万一千八百七十名;内除各营外委、千把、随丁共八十六名外,实应领赏班兵一万一千七百八十四名。自乾隆六年正月起,至十二月底止,每名每月给赏银二钱八分二厘八毫六丝九忽四微二纤七沙四尘二秒二漠,年共给赏银三两三钱九分四厘四毫三丝三忽一微二纤九沙六尘六埃七秒三漠,通共赏给银四万两。内除台湾镇总兵官一员、兵粮工字识六名、台澎北路副将三员、城守南路参将二员、台镇中营游击一员、全台都司三员、守备十三员、各衙门兵粮工字识各三名,共六十六名,通共七十二名,每名应除赏银三两三钱四厘四毫三丝零,共银二百四十四两三钱九分九厘一毫八丝零外,实应给赏银三万九千七百五十五两六钱八毫一丝零。合就备造动支匀给班兵数目清册呈送,伏候察核,随奏题销。再查各营戍守台、澎、淡班兵眷口,荷蒙皇恩,每年赏给银四万两,历系照数通匀支给。惟查各班兵眷,属遇有疾病事故,及迁移远阻等项,未及赴营汇领,向例各该营即就现领数目领回散给,其未领银两留存司库,陆续支发,是以历年俱有存剩。今乾隆六年分眷口银两截至乾隆七年六月底止,尚存剩银二百五十两七钱一分八厘零,业经另案挨年开列汇报在案。至各营领回眷口银两,遇有兵丁逃故空缺,即于所领银内截扣存营,此系旷缺截扣之项,缘从前各营俱无报缴,历经移查。续据前后扣解,但至今尚未覆齐,并经另案声明。现在清查明确,另报充饷,合并声明等因到臣。

据此,该臣看得:闽省台、澎、淡水班兵,荷蒙皇恩,轸念远戍海洋,眷米之外,又赏给银四万两,为内地养赡家口之资,皇仁浩荡,士卒欢呼。今乾隆六年分应赏银两,汇入乾隆六年分估饷册内请拨,准部拨给在案。兹据布政使张嗣昌详称,内地各营拨往台、澎、淡水旧额、新添二项班兵,除各官随丁外,实应领赏班兵共一万一千七百八十四名,自乾隆六年正月起至十二月底止,每名每月给赏银二钱八分二厘零,年共给赏银三两三钱九分四厘零,通共赏给银四万两内,除台营各衙门兵粮工字识七十二名,每名应除赏银三两三钱九分四厘零,共银二百四十四两三钱九分零,实应给赏银三万九千七百五十五两六钱零,将动支匀给班兵数目,备造清册,详请察核,随奏题销。并声明各营戍守台、澎、淡班兵眷口,荷蒙皇恩每年赏给银四万两,历系照数通匀支给,惟查各班兵眷属遇有疾病事故及迁移远阻等项,未及赴营汇领,向例各该营即就现领数目领回散给,其未领银两留存司库,陆续支发,是以历年俱有存剩;今乾隆六年分眷口银两,截至乾隆七年六月底止,尚存剩银二百五十两七钱一分八厘零,业经另案挨年开别汇报。至各营领回眷口银两,遇有兵丁逃故空缺,即于所领银两截扣存营,此系旷缺截扣之项,缘从前各营俱无报缴,历经移查,续据前后扣解,但至今尚未覆齐,并经另案声明。现在清查明确,另报充饷等由前来。臣覆查无异,除册送部外,谨会同闽浙总督臣那合词具题,伏乞(下缺)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一○~八一一页。

七八、户部等部奏折

户部等部经筵讲官太保保和殿大学囗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兼管吏部户部事务总管内务府大臣管理三库事务兼管理藩院事务一等忠勇公加一级军功加一级臣傅恒等谨奏为遵旨议奏事: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喀尔吉善等奏请台澎岁需俸饷改于递年春初全年领运一折,乾隆十八年六月初三日奉朱批:该部议奏,钦此,钦遵于本月初五日交出到部。该臣等查得:闽浙总督喀尔吉善奏称:营伍官兵俸饷,自雍正年间题定照离省程途远近,或按月、或两月、或按季及两季并领封贮文员库内,逐月散给,遵循已久。台澎官兵俸饷,原定两季并领两季,九、十月间请领冬春两季,三、四月间请领夏秋两季。澎协官兵俸饷封贮澎湖通判库内,台营官兵俸饷封贮台湾府库内,至期散给各在案。嗣因重洋风汛不常,台澎领饷官兵,非不预期遣发司库拨给俸饷,非不赶紧兑发,无如洋面险远,运饷兵船以帑项关重,愈加衿慎,风水略有变异,收澳湾泊,往往逾季一、二月方得抵台,倘或遭风飘往邻省,辗转守候,竟致逾季数月,方得抵台。乾隆六年间,前署督臣策楞因台澎兵饷逾期不能接散,台营兵食尚有台湾府库额征饷税等项可以借动,接济兵食,澎湖通判年征丁饷仅止数百金,饷船逾期不到,兵丁竟至乏食,曾经奏准于藩库动拨通协半年兵饷银一万六千余两,封贮澎湖通判库内,以备饷船到迟,借给兵食亦在案。然此止因饷船风汛不利,逾期不到,则台、澎两处均有备借之项,兵食可以无忧不继矣。惟是臣等历查近年台饷兵船遭风飘散者,十居八九,幸而飘倚闽粤两省岛澳,损失篷桅柁椗者,饷项官兵尚获保全无恙,至如绥三一船领乾隆十五年冬、十六年春两季俸饷七千四百余两,饷钱四百余串,全船沉没官兵六十余员名,无一生存,饷项沉失固关重大,官兵溺毙深堪悯恻。臣等留心体察,台洋风汛何时较为平顺,台澎俸饷应如何酌定拨运,可保无虞。据台属文武以及领饷员弁俱称台洋风汛,夏秋台飓时发,倏忽变异,最为难测;冬令北风硬烈,船只多遭飘搁;一岁之中,惟春令风和,纵遇风汛,亦不甚猛烈,台饷船只于二、三等月自厦开行赴台,最为平顺等语。行据布政使德舒议请,将台、澎岁需俸饷二十万余两,改于递年春初,作为一次全年领运,分贮台、澎各库,严立盘查之法,按月支放兵饷。至每年春季俸饷未领到台时,台库有征存丁饷等项银两,澎库有备贮半年兵饷,可以借动放给,俟运到即归还原项等因前来。

臣等伏查各营官兵俸饷,题定按月、按季及雨季兼领,原为慎重帑项,以杜私那侵用之弊。台、澎远隔重洋,更非仅去省道远营分可比。如仍拘泥成例,将年需俸饷于三四月、九十月两次领运,舍春令风色平和之时,而于夏令台飓靡常、冬令北风猛烈之候,冒险挽运,帑项固属堪虞,官兵战舰亦应慎惜。臣等请自乾隆甲戌年为始,台郡文武于年前冬底派委领饷文武,带领弁兵,务于次年正月到省,布政使于开印后即将台、澎全年俸饷扣算清楚,于二月中领运至厦,分配多船,台营者运至台湾府库封贮,澎协者运至澎湖通判库内封贮。每至一月之前,文武会同开库,按数支散。至澎湖通判库内既有预备半年兵饷银一万六千余两,此后再加收贮全年兵饷三万二千余两,库项关重,通判衙门人役无多,应于澎协派出经制千把一员,带兵四十名昼夜住守外库,严加防范。其台湾府库,郡城为重兵驻札之地,仍照向例派拨防守。再台澎两库,向后收贮全年兵饷,帑项繁多,盘查倍应严密。除道府奏销盘查府厅两库、仍照向例据实加结转送外,台湾府库,责成台湾道每年于奏销盘库之外,随时赴府库盘查封贮全年兵饷。如有亏缺及徇情预借情弊,即行揭报。其澎湖通判衙门,为赴台必经之地,凡遇新任道府自厦赴台,即令亲赴澎湖通判库内盘查封贮全年兵饷,并预借半年兵饷,如有亏缺及徇情预借情弊,亦即揭报。如此不特重洋挽运,帑项倍加慎重,抑且互相防闲,亦永杜那移预借之弊矣。臣等为慎重帑项起见,不揣冒昧,合词具奏等因前来。

查台澎官兵俸饷,原系按年两季请领。嗣因台澎远隔重洋,风汛靡定,饷船每至愆期,台湾兵饷尚有额征饷税可以借支,而澎湖额征无几,无项借支,是以于乾隆六年间奏准于藩库内预拨半年兵饷银一万六千两运贮澎湖通判库内,以备借给在案。今该督等奏称,近年以来,台饷兵船遭风飘散者十居八九。臣等留心体察,台洋风汛,夏秋台飓时发,冬令北风硬烈,船只多遭飘搁。一岁之中,惟春令风和,纵遇风汛,不甚猛烈。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司思的故事

    司思的故事

    邓寺晴是司思转世,司思是男的,邓寺晴是女的。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封魔小圣尊

    封魔小圣尊

    懵懂的少年迷路了,在一个叫“异灵洞”的地方被黑衣人逼释放了魔物,人称“邪神”。这位少年勇敢地担当起了封魔的险恶旅途,还认识了神秘的小麒麟成为了少年的主人,就因为认识了小麒麟才让他的人生走地更长、更好。这位少年会有怎样的经历?会认识什么朋友?在生死关头会怎样选择……
  • 二战惊魂:莱茵河的歌声

    二战惊魂:莱茵河的歌声

    编织恶梦的鬼才,掀起华人惊悚旋风的SENGO回来了!继血腥巨作《红衣玛莉》后,再度挑战你的战栗极限!一艘二战时期的轴心国军用运输船「马维拉号」在北大西洋上执行任务时,神秘地消失无踪,船上所有人员与货物亦随着船一起消失……
  • 高冷竹马vs呆萌青梅

    高冷竹马vs呆萌青梅

    楚子墨和米若可的感情很好呢,可是总有不开心的事情发生,会怎么样呢?
  • 纳斯海神

    纳斯海神

    这不是真正的十字军,我绝不认可!海盗也好,私掠舰队也罢,大海需要一个仲裁者,一个审判者。混乱时代的来临吗?那就来吧,我会征服这片海洋。我不能死,我还要带着死去同伴的信念,继续下去!谁也不能阻挡我的道路!你,后悔吗?瑞尤斯......
  • 杀手月牙

    杀手月牙

    崇祯登基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迅速地除掉了被称为“九千九百岁”的大太监魏忠贤,此后,便开始了对阉党的清理,但是,据说,魏忠贤的外孙流落人间,一直并未找到......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完美牧场

    完美牧场

    被雷劈中的穆峰,奇迹般的被游戏附身了,能文能武。经过穆峰改良的肉牛甩和牛几条街,经过穆峰改良的赛马,随便跑跑就甩对手几个马身。没事钓钓鱼遛遛马,逍遥自在。
  • 风槿如画

    风槿如画

    出版通知:全文57万字,定价49.80元,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耀辰516年冬,耀辰国年仅二十岁弘夙帝暴毙于宫中,因不详。弘夙帝的突然死亡让耀辰国乱成一片,纳蓝南族世代一脉单传,弘夙帝大婚四年只出一女,长公主纳蓝风槿。在众大臣的争议和反对中,纳蓝南族仅有的血脉,三岁的长公主纳蓝风槿继位,年号延载。訾槿心里暗道:你别怪我心地毒辣,你丫的屡次陷我于水火之中,不报此仇岂不枉为穿越人?所以为了对得起穿越先辈们的卑鄙无耻下流龌龊下三烂,我对你双管齐下“力不从心散”、“翻云覆雨露”。此二种药从我做出来,还没被实验过,别人用白老鼠那种低级的试验品,鄙人乃穿越人岂能苟同?所以鄙人拿太子当白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