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19400000023

第23章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初瑜伽处出离地第三之二

云何根律仪。谓如有一能善安住密护根门。防守正念常委正念。乃至广说。云何名为密护根门。谓防守正念常委正念。广说乃至防护意根。及正修行意根律仪。如是名为密护根门。云何名为防守正念。谓如有一密护根门增上力故。摄受多闻。思惟修习。由闻思修增上力故获得正念。为欲令此所得正念无忘失故。能趣证故。不失坏故。于时时中即于多闻若思若修正作瑜伽。正勤修习不息加行。不离加行。如是由此多闻思修所集成念。于时时中善能防守正闻思修瑜伽作用。如是名为防守正念。云何名为常委正念。谓于此念恒常所作委细所作。当知此中恒常所作名无间作。委细所作名殷重作。即于如是无间所作殷重所作。总说名为常委正念。如其所有防守正念。如是于念能不忘失。如其所有常委正念。如是即于无忘失念得任持力。即由如是功能势力。制伏色声香味触法。云何名为念防护意。谓眼色为缘生眼识。眼识无间生分别意识。由此分别意识。于可爱色色将生染着。于不可爱色色将生憎恚。即由如是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令其不生所有烦恼。如是耳鼻舌身广说当知亦尔。意法为缘生意识。即此意识有与非理分别俱行能起烦恼。由此意识于可爱色法将生染着。于不可爱色法将生憎恚。亦由如是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令其不生所有烦恼。如是名为念防护意。云何名为行平等位。平等位者。谓或善舍或无记舍。由彼于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善防护已。正行善舍无记舍中。由是说名行平等位。如是名为行平等位。云何于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能善防护。谓于色声香味触法。不取其相不取随好。终不依彼发生诸恶不善寻思令心流漏。若彼有时忘失念故。或由烦恼极炽盛故。虽离取相及取随好。而复发生恶不善法令心流漏。便修律仪。由是二相故。能于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能善防护。云何此意由是二相善防护已。正行善舍或无记舍。谓即由是二种相故。云何二相。谓如所说防护眼根。及正修行眼根律仪。如说眼根防护律仪。防护耳鼻舌身意根。及正修行意根律仪当知亦尔。由是二相。于其善舍无记舍中。令意正行。云何于眼所识色中不取其相。言取相者。谓于眼识所行色中。由眼识故取所行相。是名于眼所识色中执取其相。若能远离如是眼识所行境相。是名于眼所识色中不取其相。如于其眼所识色中。如是。于耳鼻舌身意所识法中当知亦尔。云何于眼所识色中不取随好。取随好者。谓即于眼所识色中。眼识无间俱生分别意识。执取所行境相。或能起贪或能起嗔或能起痴。是名于眼所识色中执取随好。若能远离此所行相。于此所缘不生意识。是名于眼所识色中不取随好。如于其眼所识色中。如是。于耳鼻舌身意所识法中当知亦尔。复有余类执取其相执取随好。言取相者。谓色境界。在可见处能生作意。正现在前眼见众色。如是名为执取其相。取随好者。谓即色境在可见处能生作意。正现在前眼见色已。然彼先时从他闻有如是如是眼所识色。即随所闻名句文身。为其增上为依为住。如是士夫补特伽罗。随其所闻种种分别眼所识色。如是名为执取随好。如于其眼所识色中。如是。于耳鼻舌身意所识法中当知亦尔。又此取相及取随好。或有由此因缘。由此依处。由此增上。发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或有由此因缘。由此依处。由此增上。不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若于此中执取其相。执取随好。不如正理。由此因缘。由此依处。由此增上。发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彼于如是色类境界。远离取相及取随好。云何名为恶不善法。谓诸贪欲及贪所起诸身恶行。诸语恶行。诸意恶行。若诸嗔恚若诸愚痴及二所起诸身恶行。诸语恶行。诸意恶行。是名种种恶不善法。云何由彼令心流漏。谓若于彼彼所缘境界。心意识生游行流散。即于彼彼所缘境界。与心意识种种相应。能起所有身语恶行。贪嗔痴生游行流散。是名由彼令心流漏。如是于眼所识色中。乃至于意所识法中。执取其相及取随好。由是发生种种杂染。彼于取相及取随好能远离故。便不发生种种杂染。若由忘念或由烦恼极炽盛故。虽独闲居由先所见眼所识色增上力故。或先所受耳鼻舌身意所识法增上力故。发生种种恶不善法。随所发生而不执着。寻便断灭除弃变吐。是名于彼修行律仪。若于其眼所识色中应策眼根。及于其耳鼻舌身意所识法中应策意根。即便于彼作意策发。如是策发令不杂染。由是因缘于此杂染防护眼根。广说乃至防护意根。如是名为防护眼根。广说乃至防护意根。若于其眼所识色中。不应策发所有眼根。及于其耳鼻舌身意所识法中。不应策发所有意根。即便于彼遍一切种而不策发。不策发故令不杂染。由是因缘于此杂染修根律仪。如是名为能正修行眼根律仪。广说乃至能正修行意根律仪。如是应知已广分别根律仪相。

云何当知此中略义。此略义者。谓若能防护。若所防护。若从防护。若如防护。若正防护。如是一切总略为一名根律仪。今于此中谁能防护。谓防守正念及所修习常委正念。是能防护。何所防护。谓防护眼根。防护耳鼻舌身意根。是所防护。从何防护。谓从可爱不可爱色。广说乃至从其可爱不可爱法而正防护。如何防护。谓不取相不取随好。若依是处发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即于此处修行律义防守根故。名修律仪。如是防护。何者正防护。谓由正念防护于意行平等位。是名正防护。又略义者。谓若防护方便。若所防护事。若正防护。如是一切总略为一名根律仪。此中云何防护方便。谓防守正念常委正念。眼见色已不取其相不取随好。广说乃至意知法已不取其相不取随好。若依是处发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即于是处修行律仪防守根故。名修律仪。如是名为防护方便。云何名为所防护事。所谓眼色乃至意法。如是名为所防护事。此中云何名正防护。谓如说言由其正念。防护于意。行平等位。名正防护。又根律仪略有二种。一者思择力所摄。二者修习力所摄。思择力所摄根律仪者。谓于境界深见过患。不能于此所有过患除遣断灭。修习力所摄根律仪者。谓于境界深见过患。亦能于此所有过患除遣断灭。又由思择力所摄根律仪故。于所缘境令烦恼缠不复生起。不复现前。而于依附所依随眠。不能断除不能永拔。由修习力所摄根律仪故。于所缘境烦恼随眠不复生起。不复现前。一切时分依附所依所有随眠亦能断除。亦能永拔。如是思择力所摄根律仪。修习力所摄根律仪。有此差别。有此意趣。有此殊异。当知此中思择力所摄根律仪。是资粮道所摄。修习力所摄根律仪。当知堕在离欲地摄。

云何名为于食知量。谓如有一由正思择食于所食。不为倡荡。不为憍逸。不为饰好不为端严。乃至广说。云何名为由正思择食于所食。正思择者。如以妙慧等随观察段食过患。见过患已深生厌恶。然后吞咽。云何名为观见过患。谓即于此所食段食。或观受用种类过患。或观变异种类过患。或观迫求种类过患。云何受用种类过患。谓如有一将欲食时。所受段食色香味触皆悉圆满甚为精妙。从此无间进至口中。牙齿咀嚼。津唾浸烂。涎液缠裹。转入咽喉。尔时此食先曾所有悦意妙相一切皆舍。次后转成可恶秽相。当转异时状如变吐。能食士夫补特伽罗。若正思念此位秽相。于余未变一切精妙所受饮食。初尚不能住食欣乐。况于此位。由如是等非一相貌。渐次受用增上力故。令其饮食净妙相没过患相生。不净所摄。是名于食受用种类所有过患。云何转变种类过患。谓此饮食既啖食已。一分消变至中夜分或后夜分。于其身中便能生起养育增长。血肉筋脉。骨髓皮等。非一众多种种品类诸不净物。次后一分变成便秽。变已趣下展转流出。由是日日数应洗净或手或足或余支节。误触着时若自若他皆生厌恶。又由此缘发生身中多种疾病。所谓痈痤干癣。湿癣疥癞。疸疔上气。疨嗽疱浆。哕噎干消。癫痫寒热。黄病热血。阴[病-丙+追]。如是等类无量疾病。由饮食故身中生起。或由所食不平和故。于其身中不消而住。是名饮食变异种类所有过患。云何追求种类过患。谓于饮食追求种类有多过患。或有积集所作过患。或有防护所作过患。或坏亲爱所作过患。或无厌足所作过患。或不自在所作过患。或有恶行所作过患。云何名为于食积集所作过患。谓如有一为食因缘。寒时为寒之所逼恼。热时为热之所逼恼。种种策励劬劳勤苦。营农牧牛商估计算。书数雕印及余种种工巧业处。为得未得所有饮食或为积聚。如为饮食。为饮食缘当知亦尔。如是策励劬劳勤苦方求之时。所作事业若不谐遂。由是因缘愁忧燋恼。拊胸伤叹悲泣迷闷。何乃我功唐捐无果。如是名为于食积集所作过患。云何名为于食防护所作过患。谓所作业若得谐遂。为护因缘起大忧虑。勿我财宝当为王贼之所侵夺。或火焚烧或水漂荡。或宿恶作当令灭坏。或现非理作业方便当令散失。或诸非爱或宿共财当所理夺。或即家中当生家火。由是当令财宝亏损。如是名为于食防护所作过患。云何于食能坏亲爱所作过患。谓诸世间为食因缘多起斗诤。父子母女兄弟朋友尚为饮食互相非毁。况非亲里为食因缘而不展转更相斗讼。所谓大族诸婆罗门刹帝利种长者居士。为食因缘迭兴违诤。以其手足块刀杖等互相加害。是名于食能坏亲爱所作过患。云何于食无有厌足所作过患。谓诸国王刹帝利种位登灌顶。亦于自国王都聚落不住喜足。俱师兵戈互相征讨。吹以贝角扣击钟鼓挥刀槃槊放箭[矛*(替-曰+貝)]矛。车马象步交横驰乱。种种戈仗伤害其身。或便致死或等死苦。复有所余如是等类。是名于食无有厌足所作过患。云何因食不得自在所作过患。谓如一类为王所使讨固牢城。因遭种种极热脂油。热牛粪汁。及镕铜铁而相注洒。或被戈杖伤害其身。或便致死或等死苦。复有所余如是等类。是名因食不得自在所作过患。云何因食起诸恶行所作过患。谓如有一为食因缘。造作积集身诸恶行。如身恶行语意亦尔。临命终时。为诸重病苦所逼切。由先所作诸身语意种种恶行增上力故。于日后分见有诸山或诸山峰垂影悬覆近覆极覆。便作是念。我自昔来依身语意所造诸业唯罪非福。若有其趣诸造恶者当生其中。我今定往。如是悔已寻即舍命。既舍命已随业差别生诸恶趣。谓那洛迦傍生饿鬼。如是名为因食恶行所作过患。如是段食于追求时。有诸过患。于受用时。有诸过患。于转变时。有诸过患。又此段食有少胜利。此复云何。谓即此身由食而住依食而立。非无有食。云何名为有少胜利。谓即如是依食住身。最极久住或经百年。若正将养或过少分。或有未满而便夭没。若唯修此身暂住行非为妙行。若于如是身暂时住而生喜足非妙喜足。亦非领受饮食所作圆满无罪功德胜利。若不唯修身暂住行。亦不唯于身暂时住而生喜足。而即依此暂时住身修集梵行令得圆满。乃为妙行亦妙喜足。又能领受饮食所作圆满无罪功德胜利。应自思惟。我若与彼愚夫。同分修诸愚夫同分之行。非我所宜。我若于此下劣段食少分胜利。安住喜足。亦非我宜。若于如是遍一切种段食过患。圆满知已。以正思择。深见过患而求出离。为求如是食出离故。如子肉想食于段食。应作是念。彼诸施主甚大艰难积集财宝。具受广大追求所作种种过患。由悲愍故求胜果故。如割皮肉及以刺血而相惠施。我得此食宜应如是方便受用。谓应如法而自安处。无倒受用报施主恩。令获最胜大果大利大荣大盛。当随月喻往施主家。荡涤身心安住惭愧。远离憍傲不自高举。不轻蔑他。如自获得所有利养心生喜悦。如是于他所得利养。心亦喜悦。又应如是自持其心往施主家。岂有出家往诣他所。要望他施。非不惠施。要望他敬非不恭敬。要多非少要妙非粗。要当速疾而非迟缓。应作是心。往施主家。设不惠施终不于彼起怨害心及嗔恚心而相嫌恨。勿我由此起怨害心及嗔恚心。增上缘力。身坏已后生诸恶趣多受困厄。设不恭敬而非恭敬。设少非多设粗非妙。设复迟缓而非速疾。亦不于彼起怨害心及嗔恚心而相嫌恨。如前广说。又我应依所食段食发起如是如是正行。及于其量如实了达。谓我命根由此不灭。又于此食不苦耽着。才能随顺摄受梵行。如是我今住沙门性。住出家性。受用饮食。如法清净远离众罪。由是诸相以正思择食于所食。云何所食。谓四种食。一者段食。二者触食。三者意等思食。四者识食。今此义中意说段食。此复云何。谓饼糗饭羹。臛糜粥酥油糖蜜鱼肉。葅鲊乳酪。生酥姜盐酢等种种品类。和杂为抟段段吞食。故名段食。所言食者。所谓餐啖咀嚼。吞咽尝啜饮等。名之差别。云何名为不为倡荡。谓如有一乐受欲者。为受诸欲食于所食。彼作是思。我食所食令身饱满令身充悦。过日晚时至于夜分。当与姝妙严饰女人共为嬉戏欢娱受乐倡掉纵逸。言倡荡者。于此圣法毗奈耶中。说受欲者。欲贪所引。淫逸所引。所有诸恶不善寻思由此食啖。所食啖时令其诸根皆悉掉举。令意躁扰令意不安令意不静。若为此事食所食者。名为倡荡食于所食。诸有多闻圣弟子众。以思择力深见过患。善知出离而食所食。非如前说诸受欲者食于所食。是故名为不为倡荡。云何名为不为憍逸。不为饰好。不为端严。谓如有一乐受欲者。为受诸欲食于所食。彼作是思。我今宜应多食所食饱食所食。随力随能食啖肥腻。增房补益色香味具精妙饮食。过今夜分至于明日。于角武事当有力能。所谓按摩拍鞠托石跳踯蹴蹋。攘臂扼腕挥戈击剑。伏弩控弦投轮掷索。依如是等诸角武事。当得勇健肤体充实。长夜无病久时少壮。不速衰老寿命长远。能多啖食数数食已。能正消化除诸疾患。如是为于无病憍逸。少壮憍逸。长寿憍逸而食所食。既角武已复作是思。我应沐浴。便以种种清净香水沐浴其身。沐浴身已梳理其发。梳理发。已种种妙香用涂其身。既涂身已复以种种上妙衣服。种种花鬘种种严具。庄饰其身。此中沐浴理发涂香名为饰好。既饰好已复以种种上妙衣服花鬘严具。庄饰其身名为端严。如是总名为饰好故为端严故食于所食。彼既如是憍逸饰好身端严已。于日中分或日后分。临欲食时饥渴并至。于诸饮食极生悕欲。极欣极乐不见过患不知出离。随得随食复为数数倡荡憍逸饰好端严。多食多饮令身充悦。诸有多闻圣弟子众。以思择力深见过患。善知出离而食所食。非如前说诸受欲者食于所食。唯作是念。我今习近所不应习所应断食。为欲永断如是食故。云何名为为身安住食于所食。谓饮食已寿命得存。非不饮食寿命存故名身安住。我今受此所有饮食。寿命得存当不夭没。由是因缘身得安住。能修正行永断诸食。云何名为为暂支持食于所食。谓略说有二种存养。一有艰难存养。二无艰难存养。云何名为有艰难存养。谓受如是所有饮食。数增饥羸困苦重病。或以非法追求饮食。非以正法。得已染爱耽嗜饕餮。迷闷坚执湎着受用。或有食已令身沉重。无所堪能不任修断。或有食已令心迟钝不速得定。或有食已令入出息来往艰难。或有食已令心数为惛沉睡眠之所缠扰。如是名为有艰难存养。云何名为无艰难存养。谓受如是所有饮食。令无饥羸。无有困苦及以重病。或以正法追求饮食。不以非法。既获得已不染不爱。亦不耽嗜饕餮。迷闷坚执湎着而受用之。如是受用身无沉重有所堪能。堪任修断令心速疾得三摩地。令入出息无有艰难。令心不为惛沉睡眠之所缠扰。如是名为无艰难存养。若由有艰难存养。寿命得存身得安住。此名有罪亦有染污。若由无艰难存养。寿命得存身得安住。此名无罪亦无染污。诸有多闻圣弟子众。远离有罪有染存养。习近无罪无染存养。由是故说为暂支持。问云何习近如前所说无罪无染所有存养。以自存活。答若受饮食为除饥渴为摄梵行。为断故受。为令新受当不更生。为当存养力乐无罪安隐而住。如是习近无罪无染所有存养。而自存活。云何名为为除饥渴受诸饮食。谓至食时多生饥渴。气力虚羸希望饮食。为欲息此饥渴缠逼气力虚羸。知量而食。如是食已令于非时不为饥羸之所缠逼。谓于日晚或于夜分乃至明日未至食时。如是名为为除饥渴受诸饮食。云何名为为摄梵行受诸饮食谓知其量受诸饮食。由是因缘修善品者。或于现法或于此日。饮食已后身无沉重有所堪能。堪任修断令心速疾得三摩地。令入出息无有艰难。令心不为惛沉睡眠之所缠扰。由是速疾有力有能。得所未得。触所未触。证所未证。如是名为为摄梵行受诸饮食。云何名为为断故受受诸饮食。谓如有一由过去世食不知量。食所匪宜不消而食。由是因缘于其身中。生起种种身诸疾病。所谓疥癞疱浆嗽等。如前广说。由此种种疾病因缘。发生身中极重猛利炽然苦恼不可意受。为欲息除如是疾病。及为息除从此因缘所生苦受。习近种种良医所说饶益所宜。随顺医药及受种种悦意饮食。由此能断已生疾病。及彼因缘所生苦受。如是名为为断故受受诸饮食。云何名为为令新受当不更生受诸饮食。谓如有一由现在世安乐无病气力具足。不非量食不食匪宜。亦非不消而更重食。令于未来食住身中成不消病。或于身中当生随一身诸疾病。所谓疥癞疱浆嗽等。如前广说。由是因缘当生身中如前所说种种苦受。余如前说。如是名为为令新受当不更生受诸饮食。云何名为为当存养力乐无罪安隐而住受诸饮食。谓饮食已寿命得存是名存养。若除饥羸是名为力。若断故受新受不生是名为乐。若以正法追求饮食不染不爱。乃至广说而受用之。是名无罪。若受食已身无沉重。有所堪能堪任修断如前广说。如是名为安隐而住。是故说言由正思择食于所食。不为倡荡。不为憍逸。不为饰好。不为端严。乃至广说。是名广辨于食知量。

云何应知此中略义。谓若所受食若如是食。当知总名此中略义。何者所食。谓诸段食即饼糗饭羹臛糜粥。如前广说。云何而食。谓正思择食于所食。不为倡荡。不为憍逸。不为饰好。不为端严。乃至广说。复次应知此中略义。谓为摄受对治。为远离欲乐行边。为远离自苦行边。为摄受梵行。受诸饮食。云何为摄受对治受诸饮食。谓如说言由正思择食于所食。云何为远离欲乐行边受诸饮食。谓如说言不为倡荡。不为憍逸。不为饰好。不为端严。食于所食。云何为远离自苦行边受诸饮食。谓如说言为除饥渴。为断故受。为令新受当不更生为当存养若力若乐。食于所食。云何为摄受梵行受诸饮食。谓如说言为摄梵行。为得无罪安隐而住。食于所食。复次应知此中略义。谓有二种。一无所食。二有所食。无所食者。谓一切种都无所食。无所食故即便夭没。有所食者。有其二种。一平等食。二不平等食。平等食者。谓非极少食。非极多食。非不宜食。非不消食。非染污食。不平等食者。谓或极少食。或极多食。或不宜食。或不消食。或染污食。当知此中由平等食非极少食。令身饥羸未生不生已生断灭。由平等食非极多食。身无沉重有所堪能堪任修断。如前广说。由平等食非不宜食。非不消食。能断故受不生新受。由是因缘当得存养若力若乐。由平等食非染污食。当得无罪安隐而住。由极少食。虽存寿命而有饥羸亦少存活。由极多食。如极重担镇压其身。不能以时所食消变。由不消食或住身中。成不消病。或生随一身诸病苦。如不消食。由不宜食当知亦尔。此不宜食有差别者。谓于身中集诸过患。由此复触极重病苦。由染污食。非法追求诸饮食已。有染有爱耽嗜饕餐。如前广说而受用之。由此受用平等所食。及以远离不平等食。故说于食平等所作。即此于食平等所作。广以诸句宣示开显。所谓说言由正思择食于所食。不为倡荡。不为憍逸。不为饰好。不为端严。如前广说。此中说言。由正思择食于所食。不为倡荡。不为憍逸。不为饰好。不为端严。为身安住为暂支持。由此遮止都无所食。若复说言为除饥渴。为摄梵行。广说乃至安隐而住。由此遮止不平等食。云何遮止不平等食。谓若说言为除饥渴。由此遮止所食极少。若复说言为摄梵行。由此遮止所食极多若复说言为断故受。为令新受当不更生。由此遮止不消而食食所匪宜。若复说言为当存养为当得力。由此显示不极少食不极多食。若复说言为当得乐。由此显示消已而食及食所宜。若复说言为当无罪安隐而住。由此显示无染污食。所以者何。若以非法追求饮食。得已染爱如前广说而受用之。名染污食亦名有罪。若于善品勤修习者。于住空闲瑜伽作意。受持读诵思惟义中。由彼诸恶不善寻思。令心流漏令心相续。随顺趣向临入而转。由是因缘不安隐住。此安隐住复有二种。一者远离所食极多。由是因缘身无沉重。有所堪能堪任修断。如前广说。二者于食不生味着。由是因缘远离诸恶寻思扰动不安隐住。

是故如此一切诸句皆为宣示开显于食平等所作如是名为广略宣说于食知量

同类推荐
  • 南宗抉秘

    南宗抉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体论

    道体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John Bull's Other Island

    John Bull's Other Is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艺堂

    艺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你是爱情结的痂

    你是爱情结的痂

    她是医学天才,男友和闺蜜结婚那天,她被判有期徒刑,然后爸爸也死于非命。法庭上,那个神秘男人对着法官说:“孤男寡女,当然是做能做的事。”他帮她获得自由,她给他想要的东西,各取所需而已。为了还爸爸清白,她被迫假装小三堂哥的女朋友,却不想阴差阳错被神秘男人拿下。一个为了得到,一个为了躲避,两个智商上棋逢对手的人机关算尽,却算不到爱情早已根深蒂固。是谁丢了身,是谁失了心?璀璨的婚姻里,她以为自己是他的朱砂痣是他的白月光,却不曾想,他早就往前走了,就自己还傻傻地留在原地,还以为回得到过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邪能灭世

    邪能灭世

    一份特殊的快递一个不明所以的系统无数奇幻的世界淦!穿越一次怎么变成妹子了!什么!还不能变回来了!算了~就这样好了。
  • 星际女王在异世

    星际女王在异世

    一句话简介:无辜(…)少女(…)被卷入异世,历经无数时空穿梭之旅,没有被预知未来的“正义”一方提前劫杀掉,反而逼上梁山在反派道路越走越远的故事……这也是一个永远正在填坑的作者“慢慢”(字面意思)道来的构架庞大的故事……作者懒癌晚期,且属于三分钟热度症候群,入坑需谨慎!不过,作者君在此承诺,有生之年一定会完结,不坑!
  • 恒古星

    恒古星

    浩瀚星宇,黑洞为众星之主,掌其力者为王,恒古只出一人。无尽岁月,万族磨灭,唯独人类被遗忘在尘埃。当星王再临,恒古于岁月。
  • 穿越之女尊

    穿越之女尊

    现代杀手穿越女尊王朝,看她与男子们的故事
  • 我曾这样深切爱过你

    我曾这样深切爱过你

    有些事不值得被原谅,有些人注定会遗忘。这场势均力敌的较量中,她不曾认输,他亦没有投降。顾衿以为那个初秋的夜晚,那个温暖的拥抱,怦然心动的只有她一人。不知是幸或不幸,旁政也这么以为。顾衿想起她最开始那一秒的心动,想起在机场时那个孤独的白色背影,想起那个炎炎烈日下,他漫不经心却又确确实实保护了她的举动。她想起两年前那个秋高气爽的夜晚,他和她隔着一张桌子,朝她伸出那只干净温热的手掌。他说,你好,旁政。隔着千山万水,顾衿听见她在跟自己说,不要回头。
  • 一品狂妃:邪王宠妻无度

    一品狂妃:邪王宠妻无度

    前世,她为了爱情,甘为人妾,受尽折辱,却得不到爱人的体谅。面对他的质问,她终于心灰意冷,挥刀自刎。重活一世,当前世的疑云误解一点点剖开,露出残忍血腥的真相。她发誓,这一世必倾其所能,不再重蹈覆辙。
  • 紫荆令

    紫荆令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心存正气,无地域之别、无性别之分、无身份之差。他叫南锋,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再次重生。放荡不羁,却不失真理随行,用行动为己开辟不同之路,用能力走出七彩人生。故事从紫荆令开始……
  • 大宋女首富

    大宋女首富

    苏谨是个商人,不算成功的商人,却因意外穿越到了大宋赵祯年间。“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啊!也许我应该到这个时代发光发热,尽我一份绵薄之力!”从一个小丫头到霸气女总裁的成长过程PS:如果觉得还不错求收藏!
  • 蓬莱

    蓬莱

    龙湾村位于山与海之间,是一个偏僻而古老的村子。相传,它的村民是上古龙伯国后裔,拥有纯正的龙族血脉。长久以来,这里每三年要举行海祭,将至纯童子献给蓬莱龙神,届时,神迹将出现在茫茫大海之上,荡起滔天巨浪,把祭品渡入山中。为了弄清此事,我们乘坐银盾号,进入冥海禁地,在混沌与迷雾中穿行。船影摇曳,鬼鲼横飞,鲛人浮没,龙鳌潜海。死亡与危险时刻与我们相伴,最终,我们历尽甘苦,竟真的寻到了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