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16100000056

第56章

阳关 在十六椎节下间,坐取之。针五分灸三壮。

【主治】膝痛不可屈伸,风痹不仁,筋挛不行。

命门(一名属累) 在十四椎节下间,伏取之。针五分,灸二壮。

【主治】头痛如破,身热如火,骨蒸汗不出, 疟腰腹痛。

悬枢 在十三椎下,伏取之。针三分,灸三壮。

【主治】腰脊强不得屈伸,积气上下,水谷不化,泻痢不止。

脊中(一名神宗,一名脊俞) 在十一椎节下间,俯而取之。针五分,禁灸。

督脉之图

督脉之图12784.【主治】风痫癫邪,腹满不食,五痔积聚,小儿脱肛。

筋缩 在九椎节下间,俯取之。针五分,灸三壮。

【主治】癫疾狂走,风痫目上视。

至阳 在七节下间,俯取之。针五分,灸三壮。

【主治】腰脊痛,胃中寒不食,胸胁支满,胫酸四肢重,寒热如解 。

灵台 在六椎节间,俯取之。诸书俱不主治。

今俗灸之以治气喘不能卧,火到便愈。

神道 在五椎节下间,俯取之。针五分,灸七壮。

【主治】伤寒头痛,寒热往来, 疟,健忘惊悸,牙车急,张口不合,风痫。

身柱 在三椎节骨下,俯取之。针五分,灸七壮。

【主治】腰脊痛,癫痫狂走,螈 妄言。

陶道 大椎下间,俯取之。足太阳督脉之会。针五分,灸五壮。

【主治】 疟,寒热洒淅,脊强烦满汗不出,头重螈 ,恍惚不乐。

大椎 在一椎上陷者宛宛中。手足三阳督脉之会。针五分,灸以十为壮。

【主治】五劳七伤,乏力, 疟,肺胀胁满,呕吐上气,背膊拘急,项颈强不得回顾。

哑门(一名喑门,一名厌舌,一名舌横) 在项后入发际五分,项中央宛宛中,仰头取之。督脉阳维之会。针三分,禁灸,灸之令人哑。

【主治】舌急不语,衄血不止,脊强反折,螈 癫疾,头重风汗汗不出。

风府(一名舌本) 在项后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

足太阳督脉阳维之会。针三分,禁灸。犯之令人失喑。

【主治】中风,舌缓不语,振寒汗出,身重偏风,半身不遂,头痛项急不得回顾,伤寒发狂。

脑户(一名合颅) 在枕骨上强间后一寸半。足太阳督脉之会。针三分,禁灸。

【主治】面赤痛,头重肿痛,瘿瘤。

强间(一名大羽) 在后顶后一寸半。针二分,灸五壮。

【主治】头痛目眩,脑旋烦心,呕吐项强,狂走不卧。

后顶(一名交冲) 在百会穴后一寸半,枕骨上。针二分,灸五壮。

【主治】颈项强急,额颅上痛,偏头痛,恶风目 。

百会(一名三阳五会,一名巅上,一名天满) 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容豆许,直两耳尖至顶中央是穴。手足三阳督脉之会。针二分,灸七壮。

【主治】头风头痛,中风言语謇滞,口噤不开,偏风半身不遂,风痫卒厥,角弓反张,呕吐沫,心神恍惚,健忘 疟,百病皆治。

前顶 在囟会后一寸半骨间陷中。针一分,灸三壮。

【主治】头风目眩而赤肿,小儿惊痫螈 。

囟会 在上星后一寸陷中。针二分,灸二壮。

【主治】脑虚冷痛,饮酒过多,头皮肿生白屑,面目暴肿,鼻塞不闻。

上星(一名神堂) 在神庭后入发际一寸陷中容豆。针三分,灸五壮。

【主治】头风头痛,头皮肿面虚,恶寒 疟,寒热汗不止,鼻血不止。

神庭 在鼻上入发际五分,足太阳阳明督脉之会。禁针,灸三壮。

【主治】发狂,登高妄走,风痫癫疾,角弓反张,目不识人,头风鼻渊,流涕不止,头痛目泪,烦满喘渴。

素 (一名面正) 在鼻柱上端准头。禁灸,针一分。

【主治】鼻中 肉不消,喘息不利,多涕 衄血。

水沟(一名人中) 在鼻下人中近鼻孔陷中。督脉手足阳明之会。针三分,灸三壮。

【主治】中风口噤,牙关不开,卒中恶邪鬼击,不省人事,癫痫卒倒,消渴饮水遍身浮肿,温疫口 。

兑端 在唇上端。针二分,灸三壮。

【主治】癫痫吐沫,齿龈痛,消渴衄血,口噤鼓颔。

断交 在唇内齿上龈缝中,任督足阳明之会。针三分。

【主治】鼻 肉不消,额头中痛,颈项强,目泪多眵,牙疳肿痛。

奇经冲脉

冲脉者,与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其浮于外者,循腹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故曰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少阴之经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此为病,令人逆气而里急。《难经》则曰:并足阳明之经。以穴考之,足阳明侠脐左右各二寸而上行,足少阴侠脐左右各五分而上行。《针经》所载冲任与督脉同起于会阴。其在腹也,行乎幽门、通谷、阴都、石关、商曲、肓俞、中柱、四满、气穴、大赫、横骨,凡二十二穴皆足少阴之分也,然则冲脉并足少阴之经明矣。

幽门(巨阙旁) 通谷(上脘两旁) 阴都(通谷下) 石关(阴都下) 商曲(石关下) 肓俞(商曲下) 中注(肓俞下) 四满(中注下) 气穴(四满下) 大赫(气穴下)横骨(大赫下)逆气里急者取诸此。

奇经带脉

带脉起于季胁,回身一周。其为病也,腰腹纵容如囊水之状。其脉气所发,正名带脉,以其回身一周如带也。又与足少阳会于维道。此带脉所发,凡四穴。

带脉(在季胁下一寸八分) 维道

奇经阳跷脉

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其为病也,令人阴缓而阳急。两足跷脉本太阳之别,合于太阳。其气上行,气并相远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不当数者为络也。

跷脉长八尺。所发之穴生于申脉,以辅阳为 ,本于仆参。与足少阳会于居 ,又与手阳明会于肩及巨骨,又与手足太阳阳维会于 俞,与手足阳明会于地仓,又与手足阳明会于巨 ,又与任脉足阳明会于承泣。凡二十穴。

申脉(外踝下,属足太阳经) 辅阳(外踝上) 仆参(跟骨上) 居 (章门下) 肩(肩端) 巨骨(肩端) 俞(肩 后胛骨上廉) 地仓(口吻两旁) 巨 (鼻两旁) 承泣(目下七分)

奇经阴跷脉

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此为病者,令人阳缓而阴急。故曰跷脉者,少阴之别,别于然谷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鼻,属目内 ,合于太阳。女子以之为经,男子以之为络。两足跷脉长八尺,而阴跷之在交信,阴跷病者取此。

然谷(足内踝下) 交信(内踝上)

奇经阳维脉

阳维维于阳,其脉起于诸阳之会,与阴维皆维络于身。若阳不能维于阳,则溶溶不能自收持。

其脉气所发,别于金门,以阳交为 ,与手足太阳及跷脉会于 俞,与手足少阳会于天 ,又会于肩井。其在头也,与足少阳会于阳白,上于本神及临泣,上至正营,循于脑空,下至风池。其与督脉会,则在风府及哑门。《难经》云:阳维为病苦寒热。此阳维脉气所发,凡二十四穴。

金门(足外踝下) 阳交(外踝上) 俞(肩后胛上) 天 (缺盆上) 肩井(肩头上)阳白(眉上) 本神(眉上) 临泣(眉上) 正营(目窗上) 脑空(缺盆上) 风池(颞后) 风府(发际) 哑门(风府后)

奇经阴维脉

阴维维于阴,其脉起于诸阴之交。若阴不能维于阴,则怅然失志。其脉所发者,阴维之 ,名曰筑膑,与足太阴会于腹哀、大横,又与足太阴、厥阴会于府舍、期门,与任脉会于天突、廉泉。《难经》云:阴维为病苦心痛。此阴脉所发,凡十二穴。

筑膑(内踝上) 腹哀(日月下) 大横(腹哀下) 府舍(腹结下) 期门(乳下) 天突(结喉下) 廉泉(结喉上)

十二井荥俞原经合穴

少商(肺) 少冲(心) 大敦(肝) 隐白(脾) 涌泉(肾) 中冲(心包络) 商阳(大肠) 少泽(小肠) 窍阴(胆) 厉兑(胃) 至阴(膀胱) 关冲(三焦) 鱼际(肺)少府(心) 行间(肝) 大都(脾) 然谷(肾) 劳宫(心包) 二间(大肠) 前谷(小肠)侠溪(胆) 内庭(胃) 通谷(膀胱) 液门(三焦) 太渊(肺) 神门(心) 太冲(肝)太白(脾) 太溪(肾) 大陵(心包) 三间(大肠) 后溪(小肠) 临泣(胆) 陷谷(胃)束骨(膀胱) 中渚(三焦) 经渠(肺) 灵道(心) 中封(肝) 商丘(脾) 复溜(肾)间使(心包) 阳溪(大肠) 阳谷(小肠) 阳辅(胆) 解溪(胃) 昆仑(膀胱) 支沟(三焦) 太渊(肺) 神门(心) 太冲(肝) 太白(脾) 太溪(肾) 大陵(心包)合谷(大肠) 宛骨(小肠) 丘墟(胆) 冲阳(胃) 京骨(膀胱) 阳池(三焦) 尺泽(肺) 少海(心) 曲泉(肝) 阴陵泉(脾) 阴谷(肾) 曲泽(心包络) 曲池(大肠)少海(小肠) 阳陵泉(胆) 三里(胃) 委中(膀胱) 天井(三焦)

五脏募俞穴

(募皆在腹,俞皆在背。)中府(肺之募) 巨阙(心之募) 章门(脾之募) 期门(肝之募) 中脘(胃之募)肺俞(三椎下各寸半) 心俞(五椎下各开寸半) 肝俞(九椎下各开寸半) 脾俞(十一椎下各开寸半) 肾俞(十四椎下各开寸半)

八会穴

中脘(府会) 章门(脏会) 阳陵泉(筋会) 阳辅(髓会) 膈会(血会) 大杼(骨会) 太渊(脉会) 膻中(气会)

凡经脉丈尺

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合三丈。

手之六阴从胸中至手,长三尺五寸,三六合一丈八尺,五六合三尺,共二丈一尺。

足之六阳从头至足,长八尺,六八合四丈八尺。

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长六尺五寸,六六合三丈六尺,五六合三尺,共三丈九尺。

跷脉从足至目,长七尺五寸,二脉共一丈五尺。

任督二脉各长四尺五寸,二脉共九尺。

通共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

同类推荐
  • 孙威敏征南录

    孙威敏征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槐野先生存笥稿

    槐野先生存笥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千松笔记

    千松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胜佛顶陀罗尼经

    最胜佛顶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清道林摄生论

    太清道林摄生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混在吞噬星空的日子

    混在吞噬星空的日子

    一个穿越到吞噬星空世界的普通人,随着人族一起崛起,成为人族阴暗面的匕首,灭杀一切针对人族的阴谋和危险。
  • 百变邪魔

    百变邪魔

    一直想塑造一个亦正亦邪的角色。赵谐就是这样一个人,在社会眼中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蛋,但是真是这样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本人写的小说不多,有什么不足的请见谅。本人一定坚持写下去,绝不太监。
  • 姊妹出川

    姊妹出川

    描写一对年轻农民夫妻带着小姨子从南到北的打工经历。
  • 本草便读

    本草便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帝武星空

    帝武星空

    你给我梯,我就往上爬,你给我床,我就向上躺,你给我颜色,我就还你本色,你给我脸色.....嘿嘿,不好意思,我就打到你变色。.作为一个称职的男人,且看龙宇是如何面对大波大浪~~的!新书:“求收藏,求推荐,看完了就顺手投几张票吧!,天邪谢谢!
  • 无极剑修之成神之路

    无极剑修之成神之路

    主角轩辕傲天,华夏第一古武世家,意外被一个修真界称为疯子的修真者收为徒弟,但魔生三界,为爱为家为天下仓生而战,最后成神。
  • 大元氏

    大元氏

    在一片氏朝林立的大陆上,大元氏经过近乎几百年的发展,终于……大元氏的最高统帅……大元氏靠什么来统御万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趋狗
  • 天天营养百味:降压降糖菜

    天天营养百味:降压降糖菜

    《降压降糖菜》教你做降血压降血糖的美味菜肴,书中列出了每道食物所需的材料调料以及详细的烹饪步骤,让你成为自己的家庭营养师!此书正是一本关于养生和营养的合集,介绍日常食物的营养知识,告诉人们如何正确选择自己所需的营养元素,通过科学烹制,做成精美菜肴来开心享用,从而达到美食宜人,营养保健、食疗祛病的目的。
  • 戒之印

    戒之印

    即使在被称为“四国之土”的异界大陆,也只有相对少数的能力者才拥有魔力。能力者中的大部分都投入在各种战斗中,被人们成为“魔斗士”。戒之印是魔斗士与他所追随的人之间签定契约的标识。戒之印上有强大的魔力束缚,契约一旦定下,魔斗士便只能为契约的主人而战,而无法背弃那个契约。所以魔斗士只会选择让自己能够完全甘心追求人的戒之印,或者干脆只当个自由魔斗士。渴望戒之印的人,有的为了得到力量,有的为了获得地位,有的为了不再孤单。而从普通世界穿越到异界大陆的宋亦风一开始却并不能理解戒之印,他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任何关系和感情,都不应该依靠什么强制性的东西捆绑住。
  • 万世魔尊

    万世魔尊

    诸天万界,宗门林立,强者如云,废材少年死而复生,传承魔门残脉,修无上魔道,集万世法宝,成绝世战尊,一步步踏上最强主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