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76400000054

第54章

初中二。先明觀現見種種境界。後見是事已下明隨應發願。前中見種種境者。如淨行品說。後發願中二。先牒前起後。後為諸下正顯。前中牒前可知。起後中以方便等。即如淨行品中隨境發等流願出生勝妙功德。亦如彼品云。能得一切勝妙功德。是也。後正顯中十句。一勤求善。二不造罪。三廣集善。四以善覆生。五作生善依。六離相迴向。七示善令修。八智觀機。九心境生善境。十常修等如迴向。

二正迴向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正迴向。顯中三十一願。一得佛平等見。六得受樂見善知識眼。七見三性境皆成菩薩道緣。八寶愛證如智。九證智增照。十能捨施心是可愛。十四善觀真俗不合不散。十七於無差別法隨根說差別。是方便也。二十無漏聞熏成金剛種。二十三有堪化機處是可愛樂剎。二十五得知諸法無本之方便。二十六知諸法無二。即是離欲除無能所之斷故。即是斷障。二十七同前門。但無斷障。二十八有二義。一於諸法。無非有非無之戲論。二但於法無所分別。即為無戲論。令取後義。二十九金剛藏者堅固義也。智道者佛因也。三十法性相應善根是無礙善。餘文並可知。

三明迴向益中二。先牒前修迴向時。可知。後得智慧下正顯。顯中十句。一得智明。二善友攝。三佛慧照心。四滅癡。五策勤。六修學入十地智。七由迴向離相故布善滿法界。八由迴向離相故。能盡因行源。應知以智迴向四字通上下句。九智契善巧迴向海。十成廣大福慧。

第二明離迴向相中三。明初迴向時離相。二譬如真如下正顯迴向。三佛子等摩訶薩如是迴向時得一切下。明迴向益。初中有三十六句。一不著器世間。二不取眾生世間。三心無所依。四離分別見。五不捨智慧。六順三世佛迴向門。七順無差別法。八不壞佛真相。九觀三世眾生等無相。十行順佛所行道。十一巧說。十二解義。十三證他智。十四悟真理。十五智圓。十六信堅於業性權實雙行。十七了法如幻化。十八知法無自性。十九觀境及行隨世言無著。二十餘執。二十一知如實理。二十二觀法性寂滅。二十三了諸法一實相二十四知諸法相不相違。二十五與諸菩薩同出。二十六修道攝生。二十七入三世菩薩迴向門。二十八聞佛深法心不驚怖。二十九以四無量心令眾生淨。三十不起我我所執。三十一不分別世間。三十二不染著諸境。三十三勤修出世行。三十四了世法無性。故云無依。無依故無可執取。又無依。謂不依根塵識和合有故。三十五於深理正見堅。三十六離妄了真。

二正顯迴向中。有一百門。古來諸德。莫裕意炬等法師。並科此文。作十段。配屬位地。然復各殊。遠法師判為二分。初十門配地前。餘屬地上。本疏云。今謂諸門各是一法。並收真如體相用盡。不可相從。科為分段。今按諸說科分段者。說無聖教。文非明白。不可詳用但依本疏。不科為定。所以者何。此略顯真如無量德相中。始一百門。得即將配地位耶。若爾者百外所餘德相。更配何處。益蓋知不也。然今諸門多辨如相。少論體用。相是德相。如起信論云。真如相大者。具足無量性功德故。此中且顯百也。又此一一相中。文有三句。一標所同之如。如經。譬如真如遍一切處。無有邊際故。二舉能同迴向善根。如經。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故。三合所同如相。如經。遍一切處無有邊際故。或總作兩句。謂束後二句為一句故。下諸門並准此知。其初句云譬如者。勘梵本中。但應云如。非譬如也。所以者何。梵本只云曳他。不言烏簸忙故。曳他即是指前准後之詞。是曳他之下。必對怛他之語。此謂亦然。若不對曳他。則是如也。此門顯示善根迴向願同如之德相遍處無限。二迴向了諸法實性。三隨緣之不變。六證如之智不退轉。八即智之如為即如之智證會故。云離境界等。九十皆是隨緣真如。十七如有大智光明義遍法界義。二十二法性力故。一切行法皆向菩提故。同明眼也。二十三無分別故。二十四無倦故。二十五如曾不以一法有性而為性故。二十六諸法相即無相是如體性故。非出現。三十四非有相心行無相行。三十六隨緣即不變故。本來不取作。五十一如能內熏令起厭求。問此百門中亦說如體及用。何故都名真如相耶。

答真如尚與一切諸法。同其體性。不相捨離。無所不在。況於相中。無體用耶。是故無[得-彳]也。七十了有無無性同如在有無中七十一無[得-彳]故明無餘惑故潔也。七十九四無[得-彳]解智全如為性。九十五云捨離諸漏者。勘梵本云。阿那含薩攞嚩。此云無有諸漏。九十七云過去非始等者。晉本云過去非同未來非故現在非異。古德於此。盡妙思。沈研鑽極。

範法師云。此破小乘三世之執。謂彼執過去為有。若是有者。便同現在。今既滅無。故云非同。言未來非故者。小乘亦執未來有法流至現在。若爾應是故法。今既未來緣未至故。畢竟無法。故云非故。現在非異者。彼執現在決定是有。今明待緣假合。推之則無故。不異過未之無。故云非異。

裕法師云。過去非同者。集起而無集起。未來非故者。轉變而非轉變。現在非異者。相別而非相別。發起新新稱過去也。除滅生死者。同未來也。清淨生者。似非異也。

遠法師云。過法無常。同歸盡滅。於理本無。故曰非同。來法新生非本有性。故曰非故。現法皆空故曰非異。名此三非。以之為如。

炬法師云。過去非同者。明如體離。雖在過去。而非遷滅。不同於無。未來非故者。雖復集起而無起相。明已起之處非故。現在非異。雖在現在。而無形處。不異過未。

莫法師云。過去滅法與如相似。名之為同。今明依如起新行願不同彼無。故曰非同。微塵故業當報方受。名之為故。今明證如捨彼故業。故云非故。現在業結不同過未。名之為異。今觀業結。本無造起。畢竟清淨。故云非異。發起新新等釋過去也。除滅等釋未來也。清淨等釋現在也。本疏云。汎論三世法有二門。一性空門。二成有門。性空門者。謂過去已滅故空。未來未生故空。現在不住故空。今此文內約成有門。謂前念法是過去滅。以能引起後念法生。是故過去非同一往唯斷滅也。後念是前念家未來。雖由前念滅令此後念生。然無前念法可傳至後念。故云未來非故。是故前念中舊法今無彼也。現在法望前念同未來。望後念同過去故。故云非異。是故前念謝滅。雖非同盡。然無法至後。後念續前。雖依前現。然法新非故。是故迴向中發起新新菩提心者。以前念非同。令後念續起。令菩提心不斷也。由後念非故。所以念新。念新令菩提心不常也。除死淨生。顯心作業。又現在念念成正覺者。了達現在亦平等故。見理名覺。晉本此中錯翻後門入此門內。故有九十九今此勘出故一百足也。古德不知此謬。又以同故之言難曉。雖各盡巧思。不符元旨。今此新譯文既顯露。舊缺復令不待彽徊居然可了。言過去非始等者。謂真如之性無彼三世初中後相。然不礙三世初中後相。是故過去非始。然不礙過去為始。乃至現在非異亦然。現是始末之中望前後立故。名為異也。迴向云為一切等者。謂菩提之體。非去來今。然不礙念念中起菩提行。故曰新新也。九十八迴向同始於三世平等。九十九諸佛菩薩皆證如為體。一百如不與惑俱。餘文思准可知。

三明迴向益中十句。一嚴剎。二為物轉法。三與諸菩薩同智願。四觀佛體。五知不變如。六解世語無性。七善皆迴向。八勸善無間。九照漏無漏善一性。十等順物現。通此十句。皆有標釋。文易可知。

第三大段。依釋結名可解。

第二大段明位果中三。初總標。次能為下別顯。後佛子是為下總結。初中云證得無量。而別顯中只列十者。是略舉爾。次別顯中十句。一得決定說辨。二得巧化辨。三得一多無礙身。四得一多無[得-彳]音。五小得正報中容廣依力。六得小依報中容廣多正報通。七得一凡正中容多聖正報解脫。八得一多無[得-彳]定三昧。九得一句即無盡辨。十得遍法界示成佛化物神力。後結可知。

第二大段偈頌中二。先長行標舉可知。後菩薩志樂下正顯。顯中二十九頌分四。初六頌。頌前隨相迴向。二以妙下九頌。頌前離相迴向。三如是聰慧下九頌。頌位果。四若能下却頌迴向益。第二十九頌云菩薩觀心等者。梵本云。菩薩觀心不在內。於外亦復不可得。了知心體無所有。由分別有離即無。

第九無著無縛解脫迴向中二。先長行。後偈頌。前中二。先明位行。後菩薩摩訶薩住此下明位果。前中三。初牒名總徵。二佛子是菩薩下依徵別顯。三佛子是為下依別顯以結名。

初中云無著無縛解脫迴向者。總徵十種無著縛解脫。非別別徵故。不云心等釋名者。此菩薩於心等十法。作無著縛解脫。觀行所生善根迴向願。成普賢所有三業等法。謂觀察時不隨相縛見著故。無著縛即是解脫故。十願無盡。非只十法。此則無著縛解脫是能觀。十法是所觀。若據都徵名釋。無著縛即解脫。無著縛解脫即迴向。皆持業釋。若據別顯名釋。則能所觀合說。應云無著無縛之心迴向。乃至云智迴向。通持業依主也。本業釋云。以諸法無二般若無生二諦平等三世一合相故。名無縛解脫迴向。

二廣釋中三。一明所迴善根。二以諸善根下正明迴向。三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如三世下。明行成利益。

初中二。先明尊重諸善根。後佛子菩薩摩訶薩於彼下。明尊重善根益。前中三。初總標尊重諸善。二所謂下別顯所尊諸善。後於如是下總結尊重。初中何故一切皆尊重者。以其悉是菩提因故。若闕一。則佛功德海不滿足故。別顯中九句文顯。及結並可知。

後尊重得益中二。先牒前。後究竟下正顯。顯中一於諸善根歡喜愛樂永無休息。二於諸善根勝解不可壞。三能自修行。四亦令他行。五離相修。六積集純就。七意樂殊勝。八心住真俗鎔融境。九善根力增時。十悉了種種善根因緣。准梵本中。初一句總。餘九句別故。彼云隨順忍可時。究竟欣樂依正彼善根時。堅彼善根時。運致自身於彼善根時。於彼善根安立威德大心時。於彼善根心無著時。於彼善根能積集施得自在時。於彼善根成勝志樂無滅壞時。令彼善根安住如來境時。普見彼善根得勢力增長時。以彼善根。如是迴向。下同。

第二正明迴向中。有十門無著無縛解脫迴向。一心。二身。三口。四業。五根。六世間。七佛剎。八眾生。九法。十智。於中。初一門廣攝。餘九門准同然。初門中二。先牒前起後可知。後所謂下正顯。顯中二。先明隨相迴向。後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無著無縛解脫心迴向不分別下。明離相迴向。

前中有六十一願。但依文相別分為十段。初有三願。迴向前諸善根。願成普賢身口意業。二有一願。願能起普賢勤行。三有四願。願得普賢總持。四有十二願。願成普賢自在力用。五有十八願。願成普賢行。六有一願。願成普賢法門。七有三願。願成普賢方便。八有三願。願修成普賢行。九有三佛。願修成普賢智。十有一願。住菩薩行。十一有一願。願修賢賢智。十二有十一願。亦願修成普賢行。

初中三。願如次身口意業皆即之事法界果因故。

二中一願。顯任運無間勤故。

三中四願。願得總持。一可知。二諸佛常現前。三了他言同他言。四普遍時處修行。

四中十二願。願得自在力。一遍時及眾生身中修行。二普現身佛會。三成十身中因果無[得-彳]力用。於一門者。隨於一化方便中現故。此純門也。四雜門方便。餘同前。五令眾生住十力者。自在力加持故。六於眾生身中現佛通。并令住行。七令一切言中各作一切言。皆令住佛地。八令一一身容一切身。自謂是佛。餘四願可知。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东方默示录之幻想梦境

    东方默示录之幻想梦境

    由于同名游戏剧情模式的开发遥遥无期,所以为了先满足一下玩家老爷们,就让大家先看看剧情吧。设定上是原创的《世界树默示录》系列与《东方Project》系列的同人,讲述的是《世界树》第二部结尾时,魏潇承与启示7战斗后几乎失去存在,被朋友八云紫送入幻想乡保住了性命,之后在那里愉快地居住了一段时间内的故事。阅读之余,还请好好地去玩一玩游戏哦~游戏地址:http://www.*****.com/?p/4442464186
  • 月牙夜畔

    月牙夜畔

    有人说这个世界不是我们看到的这样“真实”,那么“真实世界”又会是什么样的呢?传闻中,在夜黑风高的黑幕里,但凡接受恶魔诱惑的人,在那一刻他的灵魂便已经消亡,进化为恶魔的少年踏上猎魔之路,在拉风的银色皮衣下却是内心的煎熬,一方面自己要抵制其它恶魔对于自己的诱惑,另一方面自己也不得不面对自己那强大力量对于自己的诱惑,自己究竟是最终极的恶魔?还是神派来的审判天使?自称为人类的他又该何去何从?少年的孩童经历将带着您看清这真实的世界.....
  • 心微动奈何情己远

    心微动奈何情己远

    我恨你,恨你与他同流合污,抄我满门!想杀你,等我拿起剑刺向你的时候,我犹豫了。我爱你,为了你我放下了仇恨放下尊严,你却对我的爱不屑一顾!想忘记你,当我要彻底忘记你的时候,你却又出现在我的世界里!此生我愿与你行同陌路,命运却无情的把你与我串连在了一起!我只愿来世不要再遇见你,不要再爱上你!为了报仇的她,能否在报仇的路上找回初心?他们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到底是谁能抱得美人归?
  • 素色锦年

    素色锦年

    人道是,十六、七岁,花季雨季的年纪,充满了天真和烂漫。十六岁的苏灿跟随在外经商的父母,来到父母工作所在地的城市,作为转学生进入了当地一所知名的中学,开始了她新的学习生涯。言语不通,生活习惯的不同,同学有意无意的排挤,老师的不以为意,都让苏灿很是不适应。好心的一次帮助,却经历了人生的最低谷,经历种种,最后终于走出低谷,和同学们团结一致,一起备战中考。
  • 坚持心态的锻炼

    坚持心态的锻炼

    人们对“到底是心灵支配肉体,还是肉体控制心灵”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参加争论的哲学家们,称自己为唯心论者或唯物论者,而各执一辞。他们提出了数以千计的论据,可是这个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个体心理学可能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因为在个体心理学中,我们实际上是在研究肉体和心灵的动态相互关系。
  • 吾是剑圣

    吾是剑圣

    罗穆因为触电而到达比尔吉沃特王国。随之而来的是最后玩游戏人物的技能“剑圣,大法师,山丘之王”维罗娜拉公主(黑暗游侠):“最近我好想黑了不少”。罗穆:“公主莫慌,我用水元素给你洗白白”。
  • 叶落花无

    叶落花无

    在那微暗的天空下,有叶无声地落下,花也隐没了身形。我想为你讲一个故事,故事的结局很普通,没有人赢没有人输,只是有人死去。故事也并不精彩,不过南柯一梦,满盘皆输。
  • 掠夺之戒

    掠夺之戒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想要生存,就要从掠夺弱小开始。想要变强,就要从掠夺世界开始。---------------------------------------------------生化世界,二次元世界,修真世界,高武世界,科技世界......一个个大世界,不过是被掠夺的存在。
  • 胖妹重生之女神系统

    胖妹重生之女神系统

    胖妹重生,附带随身女神系统一枚,看她如何精彩重活一世。遇到男神?什么?男神看上她了!成功被男神拿下,可为什么男神又和别的女人好上了,那女人告诉她是自己配不上?!呵呵,待她成长为光芒闪耀的神坛人物,携手挚爱之时,你们早已不再她的眼中!
  • 阁楼有只鬼

    阁楼有只鬼

    阴差阳错看见鬼,但光能看见毛用啊!既不是茅山道士也不是驱魔散人,作为一个手无寸铁的普通人,碰见个八岁小鬼,都得分分钟被撂倒好嘛。拜师无门,捡神器又点背,既然抱大腿无望,还不如自身奋发图强。生不逢时鬼作门,笑傲群魔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