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75900000004

第4章

釋。因取十戒等者。此乃承上文而言。謂因是狂愚之故。故取十戒解之。使狂者不學。必誘其學。愚者不知。必令其知。略而非廣。故曰數語。乍入道者。故曰蒙學。向者。趨向。方。法也。即趨入道門之方法也。如楞嚴云。因指見月故。大論云。三惡燒燃。駝驢重楚。餓鬼饑渴。不名為苦。癡暗無聞。不識方向。乃名苦也。大師因慨狂愚。罔諳戒法。故略解於此。令初發心人。入道有由。不致岐路於盲瞶也。譬如勾甲方萌。要因雨露人事。方能長養成熟。如初心一失。為害匪淺。縱有良醫。難調重毒。誠所謂。打頭不遇作家。到老終成骨董。

二勉行

好心出家者。切意遵行。慎勿違犯。

釋。南山云。好心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厭三界之無常。辭六親之至愛。捨五欲之深着。不為名利所牽。不為王力所逼。不為邪求活命。不為避懶偷安。不為負債逃難。為生死。為菩提。持信出家故。智者大師。以出家分為四種。一者。心出家。身不出家。如維摩龐老等。二者。身出家。心不出家。謂雖入空門。不行佛事故。三者。身心俱不出家。善根未生故。四者。身心俱出家。是為好心也。切。真切也。謂既發心受戒。要念頭真切。戒是越渡苦海之迅航。莊嚴法身之瓔珞。毫釐失念。三途苦因。當遵之不違。行之不怠。謹慎而不狎侮。精嚴而不違犯。根本清淨。動止安詳。年甲未滿。不妨姑待。如若滿足。自可登壇。

三階本

然後。近為比丘戒之階梯。遠為菩薩戒之根本。

釋。然後者。由下之上也。謂前十戒清淨。年限已滿。即當登壇受具也。遠近二字。有事。有理。事者。沙彌隣次比丘。故名曰近。尚隔具足一壇。故名曰遠。理者。比丘惟求自利。但盡今生形壽。故名為近。菩薩志願利生。盡未來際。故名遠也。階梯者。升進之徑也。行遠自邇。登高自卑。故律云。不受具足戒而受菩薩戒者。無有是處。根本者。猶草木之根本也。謂此十戒。乃比丘。菩薩。之根本也。初階若毀。次級難登。根本一虧。枝葉華果悉皆墮落。故律云。若破五戒中重戒。還欲受五戒。乃至菩薩戒。無有是處。若破十戒中重戒。還欲受十戒。比丘戒。菩薩戒者。亦無有是處。

四聖因

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庶幾成就聖道。不負出家之志矣。

釋。因戒生定者。楞嚴經。佛告阿難。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葢心為淨染之本。以戒攝之。外不放入。內不放出。打成一片。名之為定。靜極光通。發起妙用。名之為慧。然戒乃定之本。定乃慧之體。慧乃定之用。故曰因戒生定。因定發慧也。庶幾者。近可也。聖道者。聖人之道也。梵語菩提。此云覺道。謂此道。乃千聖同遊之道也。無一聲聞不嚴戒行。無一菩薩。不修戒度。無一如來。不滿戒體。謂精嚴淨戒。定慧發生。則不耽世染。如是行持。近可成就菩提。而不辜負剃髮披緇之初念也。

四指廣

若樂廣覽者。自當檢閱律藏全書。

釋。樂。喜好也。廣覽。徧觀義。檢。檢點。閱。細看。藏。乃包括函藏之義也。如來說法。分為三藏。所謂經律論也。今專為受戒者說。故但指律藏而言也。全書。正顯要略之意。大師為初學者。略採數語。以便行持。若有志於毗尼者。當徧觀律部。則知全藏之義也。

二重出制戒本源(分二)。初述經

其十戒名。出沙彌十戒經。

釋。十戒名者。即不殺盜等。十事也。出沙彌十戒經。顯非臆說。亦見有所據也。謂律是如來金口親宣。等覺以下菩薩。不敢增減一字。所以大師引證於此。經是通稱。葢一大藏教。總稱為經故。名從別顯。指此沙彌十戒經。以別餘經也。

二舉人

佛敕舍利弗。為羅睺羅說。

釋。佛敕者。猶天子制書命令也。說者。傳說。佛為法王。故制戒律。命舍利弗。為羅睺羅說也。梵語舍利弗。此云鶖子。從母得名。謂其母眼明。如鶖鳥故。父是天竺婆羅門。提舍論師。亦云身子。文句云。舍利弗。母好形身。身之所生。故云身子。入王舍城。路逢馬勝。為說偈曰。諸法從緣生。緣盡法還滅。我師釋迦文。常作如是說。身子聞已。即證初果。投佛出家。梵語羅睺羅。此云執日。是佛之子也。生時值阿修羅。以手障日。因之為名。亦云覆障。昔佛為太子時。啟父出家。父曰。無絕吾國嗣。汝若有子。聽汝出家。太子即以手指耶輸陀羅腹。便覺有妊。在胎六年始生。故翻覆障。未曾有經云。時佛在舍衛國。入城乞食。耶輸陀羅。與羅睺羅。在高樓上。見佛入城。時羅睺羅。年方七歲。耶輸覺信。遂向羅言。此來比丘。是汝父也。如來無量法財。汝應得分。汝當往彼。索其餘財。羅即下樓。前禮佛足。如來觀機逗教。手摩羅頂。羅從覺醒。自念從有生以來。未曾得如是柔軟細滑之樂。遂悟觸塵。證須陀洹。佛即問羅睺羅。汝能出家否。羅答云。能。世尊即舒一指。擕羅同歸僧伽藍中。佛告舍利弗。汝度羅睺羅出家。舍利弗言。我云何度。佛教作如是言。我羅睺羅。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羅睺羅。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盡形壽不殺生。是沙彌戒。汝能持否。乃至第十。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是沙彌戒。汝能持否。如是三問。故云佛敕舍利弗。為羅睺羅說也。如來不為羅睺羅作和尚者。有五義故。一。為平等故。謂佛心平等。一切無偏。不與彼作和尚。不與此作和尚也。二。為止鬥諍故。若作和尚。則有親疎。既有親疎。便有鬥諍。則佛法難行也。三。為止誹謗故。若作和尚。外道當言。沙門瞿曇。自言慈等一切。云何與一作和尚。不與一作和尚。則與凡人無異也。四。為成三皈故。若作和尚。則墮僧數。無有佛寶。則三皈不成也。五。為成六念故。若作和尚。則無念佛。又若作和尚。弟子有病。應當瞻視。飲食衣藥。種種所須。豈是自在法王所應為耶。如一比丘。應得阿羅漢果。昔有餘福。當作轉輪聖王。福業遮障。不得漏盡。如來愍之。為病比丘。一正富羅。轉輪王福。一時失盡。即得無着。若作和尚。有損無益也。復次佛唯一人。僧該凡聖。僧作和尚。弟子受戒。遠近皆得。不令眾生。多受勞苦。若佛作和尚。有是故也。又若作和尚。佛在世時。佛為和尚。佛滅度後。誰作和尚。以是種種因緣。不作和尚也。敕舍利弗者。有所表故。舍利弗。乃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以有智慧故。方能代佛說戒也。羅睺羅密行第一。以能行故。方堪受戒。然受戒能行。是佛子也。

二別解戒相(分十)第一殺戒。乃至第十捉寶戒。第一殺戒(分二)。初標名

一曰不殺生。

釋。此如來所制之戒也。後九戒同。一曰者。乃發語宣詞之意。殺。斷也。生。命也。謂過去已過去。未來尚未來。現在所有生命。一剎那間。相續不斷。是名為生。今斷彼相續。故名殺生也。圓覺經序云。夫血氣之屬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體。皆有貪生畏死之心。故鴦崛經云。佛子無慈孝故。肆意殺他物命。充我肥甘。殊不知而殺而食之物。彼之愛命。同於我之愛命也。人人愛命。物物貪生。豈可害乎。大論云。佛言殺生有十種罪。一。心常懷毒。世世不絕。二。眾生憎惡。眼不喜見。三。常懷惡念。思惟惡事。四。眾生畏之。如見蛇虎。五。睡時心怖。寤亦不安。六。常有惡夢。七。命終之時。狂怖惡死。八種短命業因緣。九。身壞命終。墮於地獄。十。若出為人。常當短命。如經所說。可不深戒。沙彌息慈為本。故殺戒居先。

三釋義(分三)初述律。二引證。三結勸。初中(分四)。初明境

解曰。上至諸佛聖人。師僧父母。下至蜎飛輭動。微細昆蟲。

釋。依文析義曰解。上至者。最上也。佛為天中之天。聖中之聖。世出世間。最尊最上故。十方三世曰諸。三覺具圓曰佛。已成正果曰聖。靈超萬物曰人。模範後學曰師。六和清淨曰僧。木本水源曰父母也。葢佛能示法。師能傳法。僧能弘法。父母養育劬勞。恩同於佛。然世間父母。生長色身。出世父母。生長法身。律云。當念父母。及師長恩。精勤行道。以報其德。既云念恩。豈有傷害。今所論者。緣提婆達多。推石壓佛。傷佛足指。故懺悔法中。有出佛身血一逆。所以大師以七逆最重。而列於前也。聖人。指果位中人。師。指和尚。闍黎。僧。指羯磨。轉法輪者。父母。生身為重。設有犯者。即名為逆。不通懺悔。墮阿鼻獄。受無量苦。下至者。極盡也。謂到此微細。至極盡故。蜎飛。空類化生。蝡動。水類濕生。昆者。蟲之總名。有曰昆蟲。蟁也。江南有吐蚊之鳥。塞北有蚊母之草。此方蚊子。生於朴樹果中。虻蟲生於榆樹莢中。微細。最小也。凡肉眼所能見者。俱攝於內。謂非但大形眾生。不可殺害。乃至極微細者。亦不可傷也。謂蠢動含靈。皆有佛性故。如來大慈。凡有殺境。一切俱制。境有三品。諸佛聖人。師僧父母。名上。一切人天。名中。四趣眾生。名下。若有傷者。隨事所定。

二顯戒

但有命者。不得故殺。

釋。但。凡也。乃總結上文而言。命者。謂一切眾生。皆以識息煖三。色心相連。名之為命。故者。有心故作顯非錯誤也。不得。遮止之辭。謂凡有秉形而具生命者。不得故發殺心。而奪其命也。然誤傷亦有誤傷之報。如朝野僉載。梁武帝素常敬信榼頭師。時遣使召之。帝方與人下碁。欲殺一段。聲曰殺卻。使遂斬師。帝棊罷喚師。使言。向者陛下。令臣殺卻也。帝問師臨死有何言。使曰。師云。貧道前刼為沙彌時。以鍬剗地。誤傷一曲[(乏-之+虫)*善]。今帝是也。此報固宜。誠所謂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忘。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要知十界。同一心體。迷之而為蜎飛輭動。悟之而為諸佛聖人。故如來大慈。一切俱制。

三明法

或自殺。或教他殺。或見殺隨喜。

釋。或者。不定之辭。謂殺事雖多。略有三種。隨所作結罪。故言不定。自殺者。謂自身行殺。或以手打。或用刀杖。或推落坑壍。及以毒藥等。此身業造罪。亦兼於意。教他殺者。或教彼以手打。乃至毒藥等。或教彼依如上法。而自死。此口業造罪。亦兼於意。殺雖他人。罪歸自己。見殺隨喜者。謂見他人行殺。自心隨之。而生歡喜。雖非身口親作。然三業之中。意業為主。故皆得罪也。詳如大律。

四指廣

廣如律中。文繁不錄。

釋。廣者。對略而言。謂此但略陳三法。其餘種種殺事。心分故誤。罪有重輕。如比丘律藏。及沙彌十戒經中所明。須者宜檢。以文多故。不能具錄。後皆同此。

二引證(分三)初護生

經載。冬月生虱。取放竹筒中。煖以綿絮。養以膩物。恐其饑凍而死也。乃至濾水覆燈。不畜猫狸等。皆慈悲之道也。

釋。經載等者。此言出世護生之法。以顯沙彌息惡行慈之道也。文雖出於諸經。義實大律詳備。虱者本名。俗呼半風。字丹鴻。美稱也。冬月生者。謂重衣煖服。易生蟣虱故。膩物。即身中垢膩也。凍以綿絮煖其身。饑以膩物養其命。不饑不寒。則俟來春放青草葉上。化生蚊虻也。如春夏月。隨放隨化。雖經冬至夏。時到仍生耳。律云。若棄蚤虱等。不可隨意便輒棄地。應於故棉帛上。觀時冷煖。而安置之。若無棉帛。應安壁隙柱孔。任其自活。不得隨處棄擲壁虱。當安青草上。或凉冷處。四分犍度云。老病比丘。數起棄虱置地疲極。佛言。聽以器。名毳。若劫貝。若弊物。若綿。拾着中。若虱走。聽以竹作筒盛之。若出。以葢覆之。若無竹。若甘蔗草。若木。若葦。皆可為之。今時多有不解教法。久貯筒內困死。雖云依教。殊無護命之心。又何逃殺生罪耶。衛生禁殺錄云。薛暠性慈戒殺。即微蝨亦不害之。一夕夢被上虱甚多。漸變寸許。虱謂暠曰。受君之貺非一日。今君有難。正吾儕救命之秋。遂列成行。被上有絲。血痕。橫廣尺許。乃死虱也。暠惜久之。不知其故。葢是夜有刺客來害暠。其人有利劍。見血立死。是夜其人劍下見血。以為死。報其主歡甚。明日瞰之無恙。訪得虱事。始知其夢。此護生之騐也。乃至者。是舉前繼後。以括其中之義。謂前明殺害麤相。後明護生細行。其中麤細非一。可以意會。難以枚舉故。濾水者。是持戒之要務。謂水有微細蟲。故須濾也。正法念經云。經宿之水。若不細觀。恐生細蟲。若不漉濾。不飲不用。是名細持不殺戒也。又儀則經云。乃至草木上。塗壇牛糞中。如是受用時。救護於含識。或被牀座內。田地糞土中。一一仔細觀。是名出家行。覆燈者。用紗羅絹紙等覆燈。以護諸蟲蛾故。畜。謂畜養。猫。是捕鼠之獸。亦名地行羅剎。字訓。田鼠傷苗。猫能食鼠。故字從苗。狸。是狐狸。擒物之獸。皆是傷生之物。故不得畜也。古云。為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自從青草出。便不下堦行。護生之念至切矣。慈悲之道。乃菩薩利生之大道也。以慈能與樂故。煖以綿絮。養以膩物也。以悲能拔苦故。濾水覆燈。不畜猫狸也。

二舉況

微類尚然。大者可知矣。今人不能如是行慈。復加傷害可乎。

釋。微類尚然者。乃結上文而比況也。謂如上最小蟲類。尚能如是愛護。則大形眾生。自然不殺也。今人等者。乃傷感之辭也。謂既不能行如上護生之事。已違沙彌之制。豈可復加傷害耶。可乎者。是及徵之語。謂深戒不得更作也。

三行慈

故經云。施恩濟乏。使其得安。若見殺者。當起慈心。

同类推荐
  • 回春录

    回春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光明童子因缘经

    佛说光明童子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洞玄灵宝宿命因缘明经

    太上洞玄灵宝宿命因缘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居卫

    居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周子全书

    周子全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残夏couchant

    残夏couchant

    人类因为发现人类潜在的能力,科技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几乎达到了顶峰。变故突显,一场巨大的灾难奖励在苏夕身边,是人为还是天灾,是为利益还是有别的目的,多年之后又出现了试图将人类潜在能力作为战斗兵器的势力,而这种能力阴差阳错下到了苏夕身上,苏夕该如何抉择,而人类潜在的能力也逐渐浮现出来,这一切的幕后势力是谁,目的为何,真相到底是什么?苏夕会被幕后操控毁掉这个世界还是会坚守自己的意志揭露真正的真相,守护这个世界呢?
  • 繁华尽落相思引

    繁华尽落相思引

    一场穿越,是梦?还是幻?天才T博士之女塔雅意外发现T博士研究的时光穿梭机,她带着想要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的想法踏上了时光之旅。机器把她带到了一个架空的朝代——天朝,魂穿到了前将军现右丞相的只有十岁的女儿蓝若琪身上。一入古代的她对温文尔雅的四皇子龙城洛一见钟情,并对他展开了疯狂的追夫计划。蓝家是天朝的权臣,也是想要夺位的皇子必拉拢的对象。蓝若琪能否摆脱作为上位棋子的命运,又能否最终抱得俊男归呢?
  • 都市特工之独狼

    都市特工之独狼

    面对再凶残的敌人,他也无所畏惧!置身再复杂的社会,他也坦然应对!华夏人缺少血性?他挺身而出!华夏人没有气节?他浩然而立!无论这个社会多么浮躁,多么尔虞我诈,无论多少人为了利益争夺而抛弃原则,依然还有人在坚守!成长,就要精彩!QQ群:399852014
  • 怜月:青春期之回忆独存

    怜月:青春期之回忆独存

    他曾说:不管你爱不爱我,我的爱都在这里。不管你回不回头,我都在原地等候。梦梦在此感谢各位读者的支持。下面进入正题:某男带着小肉包寻得某女,某女狂想“跟你回去,以什么身份,情人?小三?还是家妓?哈哈哈……”请各位继续支持梦梦,群号:439131292,QQ:2534713898求票票支持和评论。
  • 第二十七封来信

    第二十七封来信

    S小姐——我有一个小号,关注了他,还有一堆僵尸粉。如果有一天,会有人为我点赞,只可能是他一个人。D先生,我每天都在默默关注着你,却一直等不到你的回应。D先生——我想我要抽丝剥茧,才能理顺整个故事。所幸的是,我已经从这二十六封来信中找到蛛丝马迹。26个英文字母,每一个都有它在爱情里的含义。
  • 万恶之王

    万恶之王

    永生不死,万劫避让,谁与我李白首争锋?能随心所欲的活着,才能被称为王者!修行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能随心所欲的活着吗?
  • 反天大道

    反天大道

    天地未开,混沌初起,盘古女娲孕于混沌之间,开天辟地,创造仙人两族,并传授无上道法,修道飞升,将修行一途分为五个境界,给每个境界施以合适的修行之法,也就是玉、清、冲、太、神五大境界,天地间自始进入修行时代。后来魔族入世,在南海建立魔界,与仙人两族共争天地主宰之权,万年大战开始。万年后三界商议停止战争休养生息,却异变陡生,一个独立于三界之外的种族崛起,一名存活万年、历经七世情缘的少年现世,游走于三界之间,开启了崭新的修道纪元……
  • 血色肩章之褪色的绿

    血色肩章之褪色的绿

    .......我们下一步要做得是,将卸下来的军衔,臂章,胸章,以及现在身上穿着的常服交到司务长的办公室,然后换上退伍服,度过最后两天的部队生活。我们穿着没有军衔的军装,以方队的形式,齐步走回各自的中队;没有了鲜红肩章的我们,看上去像是排队搬树叶的蚂蚁,我们穿着的黑色三尖头(皮鞋),像是蚂蚁一样,而我们身上纯绿色的衣服,就是蚂蚁身上的树叶;队伍排了好远,井然有序的,齐步走着,并撕心裂肺的喊着口号:“1!2!3!4!”回声在寂静的支队大院中,显得那样刺耳,但更刺痛了我们的心。两天后,我带着不舍,脸上挂着泪,在战友的送别下,上了开往车站的大巴;支队的大院因为老兵复原,显得那样的空荡、寂静,只有零星的几个士兵,在拿着扫把扫柏油路上枯黄的树叶。我突然感觉自己就是这些叶子中的一员,因为服兵役年限已到,不得不退伍,就像叶子枯萎,不得不掉落;留在树上的,是那些对主杆不舍的叶子,它们仍是绿色,仍吸取着树汁、营养,就像留下继续服役的军人,仍穿着绿色的军装;我不知道用何种心情表达我成为了地下的叶子,但我知道,即便我走出军营,但我的叶脉,仍会是那样的清晰......
  • 特异兵王

    特异兵王

    一代特种兵王肖军在执行一次任务中遭遇神秘强者伏击负伤被迫退伍,却意外成为拥有特异功能的异能行者,接到来自龙组的入队邀请函,重现不一样的军旅生涯。然而一场异能混战打破时空秩序各大位面相继出现,来自个大位面的神秘敌人开始吞噬地球。肖军能否拯救地球扭转危机?想知道答案请持续关注特异兵王!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幻想乡的无限宝具

    幻想乡的无限宝具

    嘛,简言之,就是一个大叔拥有着无限的宝具在幻想乡追求长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