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60900000030

第30章 外篇一(4)

和州志舆地图序例

图谱之学,古有专门,郑氏樵论之详矣。司马迁为史,独取旁行斜上之遗,列为十表;而不取象魏悬法之掌,列为诸图。於是後史相承,表志愈繁,图经浸失。好古之士,载考陈编,口诵其辞,目迷其象,是亦载笔之通弊,斯文之阙典也。郑樵生千载而後,慨然有志於三代遗文,而於《图谱》一篇,既明其用;又推後代失所依据之故,本於班固收书遗图,亦既感慨言之矣。然郑氏之意,只为著录诸家,不立图谱专门,故欲别为一录,以辅《七略》四部之不逮耳。其实未尝深考;图学失传,由於司马迁有表无图,遂使後人修史,不知采录;故其自为《通志》纪传谱略,诸体具备,而形势名家,亦未为图。以此而议班氏,岂所谓楚则失之,而齐亦未为得者非耶?夫图谱之用,相为表里。周谱之亡久矣,而三代世次,诸侯年月,今具可考,以司马迁采摭为表故也。象魏之藏既失,而形名制度,方圆曲直,今不可知,以司马迁未列为图故也。然则书之存亡,系於史臣之笔削,明矣。图之远者,姑弗具论。自《三辅黄图》、《洛阳宫殿图》以来,都邑之簿,代有成书,後代罗,百不存一。郑氏独具心裁,立为专录,以谓有其举之,莫或废矣。然今按以郑氏所收,其遗亡散失,与前代所著,未始迳庭;则书之存亡,系於史臣之笔削者尤重,而系於著录之部次者犹轻,又明矣。樽之微,或资博雅,卤簿之属,或著威仪,前人并有图书,盖亦繁富。史臣识其经要,未遑悉入编摩;郑氏列为专录,使有所考,但求本书可也。至於方州形势,天下大计,不於表志之间,列为专部;使读其书者,乃若冥行レ埴,如之何其可也?治《易》者必明乎象,治《春秋》者必通乎谱;图象谱牒,《易》与《春秋》之大原也。《易》曰:“系辞焉以尽其言。”《记》曰:“比事属辞,《春秋》教也。”夫谓之系辞属辞者,明乎文辞从其後也。然则图象为无言之史,谱牒为无文之书,相辅而行,虽欲阙一而不可者也。况州郡图经,尤前人之所重耶?

或曰:学者亦知图象之用大矣。第辞可传习,而图不可以诵读,故书具存,而图不可考也,其势然也。虽然,非知言也。夫图不可诵,则表亦非有文辞者也。表著於史,而图不入编,此其所以亡失也。且图之不可传者有二:一则争於绘事之工也。以古人专门艺事,自以名家,实无当於大经大法。若郭璞《山海经图赞》,赞存图亡。今观赞文,自类雕龙之工,则知图绘,殆亦画虎之技也。一则同乎髦弁之微也。近代方州之志,绘为图象,厕於序例之间,不立专门,但缀名胜,以为一书之档识,而实无当於古人图谱之学也。夫争於绘事,则艺术无当於史裁;而厕於弁髦,则书肆苟为标帜,以为市易之道,皆不可语於史学之精微也。古人有专门之学,即有专门之书;有专门之书,即有专门之体例。旁行斜上,标分子注,谱牒之体例也。开方计里,推表山川,舆图之体例也。图不详而系之以说,说不显而实之以图,互著之义也。文省而事无所晦,形著而言有所归,述作之则也。亥豕不得淆其传,笔削无能损其质,久远之业也。要使不履其地,不深於文者,依检其图,洞如观火,是又通方之道也。夫天官、河渠图,而八书可以六;地理、沟洫图,而十志可以八;然而今日求太初之星象,稽西京之版舆,或不至於若是茫茫也。况夫方州之书,徵名辨物,尤宜详赡无遗,庶几一家之作;而乃流连景物,附会名胜,以为丹青末艺之观耶?其亦不讲於古人所以左图右史之义也夫?

图不能不系之说,而说之详者,即同於书,图之名不亦缀欤?曰:非缀也。体有所专,意亦有所重也。古人书有专名,篇有专义。辞之出入非所计,而名实宾主之际,作者所谓窃取其义焉耳。且吾见前史之文,有表似乎志者矣,(《汉书.百官公卿表》,篇首历叙官制。)不必皆旁行斜上之文也。有志似乎表者矣,(《汉书律历志》,排列三统甲子。)不必皆比事属辞之例也。《三辅黄图》,今亡其书矣,其见於他说所称引,则其辞也。遁甲通统之图,今存其说,犹《华黍》、《由庚》之有其义耳。虽一尺之图,系以寻丈之说可也。既曰图矣,统谓之图可也。图又以类相次,不亦繁欤?曰:非繁也。图之有类别,犹书之有篇名也。以图附书,则义不显,分图而系之以说,义斯显也。若皇朝《明史律历志》,於仪象推步皆绘为图,盖前人所未有矣。当时史臣,未尝别立为图,故不列专门,事各有所宜也。今州志分图为四:一曰舆地,二曰建置,三曰营汛,四曰水利。皆取其有关经要,而规方形势所必需者,详系之说,而次诸纪表之後,用备一家之学,而发其例於首简云尔。

和州志田赋书序例

自画土制贡,创於夏书,任土授职,(载师物地事及授地职。)详於《周礼》;而田赋之书,专司之掌,有由来矣。班氏约取《洪范》八政,裁为《食货》之篇,後史相仍,著为圭臬。然而司农图籍,会稽簿录,填委架阁,不可胜穷;於是酌取一代之中,以为定制。其有沿革大凡,盈缩总计,略存史氏要删,计臣章奏;使读者观书可以自得,则亦其势然也。若李吉甫、韦处厚所为《国计》之簿,(李吉甫《元和国计簿》十卷,韦处厚《太和国计》二十卷。)丁谓、田况所为《会计》之录,(丁谓《景德会计录》六卷,田况《皇会计录》六卷。)则仿《周官》司会所贰,书契版图之制也。杜佑、宋白之《通典》,王溥、章得象之《会要》,则掌故汇编;其中首重食货,义取综核,事该古今;至於麻缕之微,铢两之细,不复委折求尽也。赵过均田之议,李翱《平赋》之书,则公牍私论,各抒所见;惟以一时利病,求所折衷,非复史氏记实之法也。夫令史簿录,猥琐无文,不能传世行远;文学掌故,博综大要,莫能深鉴隐微;此田赋之所以难明,而成书之所以难觏者也。古者财赋之事,征於司徒,(载师属大司徒。)会於太宰。(司会属太宰。)太宰制三十年为通九式,均节九赋,自祭祀宾客之大,以至刍秣匪颁之细,俱有定数,以其所出,准之以其所入;虽欲於定式之外,多取於民,其道无由。此财赋所以贵簿正之法也。自唐变租庸调而为两税,明又变两税而为一条鞭法,势趋简便,令无苛扰,亦度时揆势,可谓得所权宜者矣。然而存留供亿诸费,土贡方物等目,佥差募运之资,总括毕输,便於民间,使无纷扰可也。有司文牍,令史簿籍,自当具录旧有款目,明著功令所以并省之由,然後折以时之法度;庶几计司职守,与编户齐民,皆晓然於制有变更,数无增损也。文移日趋简省,而案牍久远无徵,但存当时总括之数,不为条列诸科,则遇禁网稍弛,官吏不饬於法,或至增饰名目,抑配均输,以为合於古者惟正之贡,孰从而议其非制耶?

夫变法所以便民,而吏或缘法以为奸,文案之功,或不能备,图史所以为经国之典也。然而一代浩繁,史官之籍,有所不胜;独州县志书,方隅有限,可以条别诸目,琐屑无遗,庶以补国史之力之所不给也。自有明以来,外志纪载,率皆猥陋无法;至於田赋之事,以谓吏胥簿籍,总无当於文章钜丽之观,遂据见行案牍,一例通编,不复考究古今,深求原委;譬彼玉卮无当,谁能赏其华美者乎?明代条鞭之法,定於嘉靖之年,而和州旧志,今可考者,亦自嘉靖中易鸾《州志》而止。当时正值初更章程,而州志即用新法,尽削旧条,遂使唐人两税以来沿革莫考,惜哉!又私门论议,官府文移,有关田赋利病,自当采入本书;如班书叙次晁错《贵粟》之奏入《食货志》,贾让《治河》之策入《沟洫志》,庶使事显文明,学归有用。否则裁入本人列传,便人参互考求,亦赵充国《屯田》诸议之成法也。近代志家类皆截去文词,别编为艺文志;而本门事实,及本人行业,转使扩落无材。岂志目大书专门,特标义例,积成卷轴,乃等於匏瓜之悬,仰而不食者耶?康诰旧志,略窥此风。後来秉笔诸家,毅然删去,一而至再,无复挽回,可为太息者也!今自易《志》以前,其有遗者,不可追已;自易《志》以後,具录颠末,编次为书。其康诰《均田》之议,实有当於田赋利病;他若州中有关田赋之文,皆采录之,次於诸条之後;兼或采入列传,互相发明,疑者阙之。後之览者,或有取於斯焉。

和州志艺文书序例

《易》曰:“上古结绳而治,後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夫文字之原,古人所以为治法也。三代之盛,法具於书,书守之官。天下之术业,皆出於官师之掌故,道艺於此焉齐,德行於此焉通,天下所以以同文为治。而《周官》六篇,皆古人所以即守官而存师法者也。不为官师职业所存,是为非法,虽孔子言礼,必访柱下之藏是也。三代而後,文字不隶於职司,於是官府章程,师儒习业,分而为二,以致人自为书,家自为说;盖泛滥而出於百司掌故之外者,遂纷然矣。(六经皆属掌故,如《易》藏太卜,《诗》在太师之类。)书既散在天下,无所统宗,於是著录部次之法,出而治之,亦势之所不容已。然自有著录以来,学者视为纪数簿籍,求能推究同文为治,而存六典识职之遗者,惟刘向、刘歆所为《七略》、《别录》之书而已。故其分别九流,论次诸子,必云出於古者某官之掌,其流而为某家之学,失而为某事之敝,条宣究极,隐括无遗。学者苟能循流而溯源,虽曲艺小数,讠皮辞邪说,皆可返而通乎大道;而治其说者,亦得以自辨其力之至与不至焉。有其守之,莫或流也;有其趋之,莫或歧也。言语文章,胥归识职,则师法可复,而古学可兴,岂不盛哉?韩氏愈曰:“辨古书之正伪,昭昭然若黑白分。”孟子曰:“讠皮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孔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夫欲辨古书正伪,以几於知言,几於多闻择善,则必深明官师之掌,而後悉流别之故,竟末流之失;是刘氏著录,所以为学术绝续之几也。不能究官师之掌,将无以条流别之故,而因以不知末流之失;则天下学术,无所宗师。“生心发政,作政害事”,孟子言之,断断如也。然而涉猎之士,方且炫博综之才;索隐之功,方且矜隅墟之见;以为区区著录之文,校雠之业,可以有裨於文事,噫!其惑也。

六典亡而为《七略》,是官失其守也。《七略》亡而为四部,是师失其传也。《周官》之籍富矣;保章天文,职方地理,虞衡理物,巫祝交神,各守成书以布治法,即各精其业以传学术,不特师氏、保氏所谓六艺《诗》、《书》之文也。司空篇亡,刘歆取《考工记》补之。非补之也,考工当为司空官属,其所谓记,即冬官之典籍;犹《仪礼》十七篇,为春官之典籍;《司马法》百五十篇,为夏官之典籍,皆幸而获传後世者也。当日典籍具存,而三百六十之篇,即以官秩为之部次,文章安得散也?衰周而後,官制不行,而书籍散亡,千百之中,存十一矣。就十一之仅存,而欲复三百六十之部次,非凿则漏,势有难行,故不得已而裁为《七略》尔。其云盖出古者某官之掌,盖之为言,犹疑辞也。欲人深思,而旷然自得於官师掌故之原也。故曰六典亡而为《七略》,官失其守也。虽然,官师失业,处士著书,虽曰法无统纪,要其本旨,皆欲推其所学,可以见於当世施行。其文虽连缀,而指趋可约也;其说虽谲诡,而驳杂不出也。故老庄、申韩、名墨、纵横,汉初诸儒犹有治其业者,是师传未失之明验也。师传未亡,则文字必有所本。凡有所本,无不出於古人官守,刘氏所以易於条其别也。魏晋之间,专门之学渐亡,文章之士,以著作为荣华;诗赋、章表、铭箴、颂诔,因事结构,命意各殊;其旨非儒非墨,其言时离时合,裒而次之,谓之文集。流别之不可分者一也。文章无本,斯求助於词采;纂组经传,摘抉子史,譬医师之聚毒,以待应时取给;选青妃紫,不主一家,谓之类书。流别之不可分者二也。学术既无专门,斯读书不能精一,删略诸家,取便省览;其始不过备一时之捷给,未尝有意留青,继乃积渐相沿,後学传为津逮;分之则其本书具在,合之则非一家之言,纷然杂出,谓之书钞。流别之不可分者三也。会心不足,求之文貌,指摘句调工拙,品节宫商抑扬;俗师小儒,奉为模楷,裁节经传,摘比词章,一例丹铅,谓之评选。流别之不可分者四也。凡此四者,并由师法不立,学无专门,末俗支离,不知古人大体,下流所趋,实繁且炽;其书既不能悉付丙丁,惟有强编甲乙。而欲执《七略》之旧法,部末世之文章,比於枘凿方圆,岂能有合?故曰《七略》流而为四部,是师失其传也。若谓史籍浩繁,《春秋》附庸,蔚成大国;(《七略》以太史公列春秋家,至二十一史,不得不别立史部。)名墨寥落,小宗支别,再世失传;(名家者流,墨家者流,寥寥数家者,後代不复有其书矣。)以谓《七略》之势,不得不变而为四部,是又浅之乎论著录之道者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这样销售最有效

    这样销售最有效

    本书介绍了销售法则,涉及到攻破对方的第一道防线,满足顾客的需要,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等多种有效的销售法则。
  • 抉仙路

    抉仙路

    何为仙?翻手覆云雨,滴血沉江河。何为仙?承上苍之志,秉万物之愿。何为仙?谈笑山海变,回首无桑田。仙道之路多蹉跎,凡心未辞又如何?天地剧变,换了人间,我辈英雄现,且看一个误入仙途的懵懂少年又是如何证道成仙!
  • 六叔的店

    六叔的店

    一家神奇的店,让你做一场最苦的梦,破坏最美的记忆
  • 失落的十年

    失落的十年

    因为爱,所以放手。因为爱,愿一个人独自品尝苦楚,却在白昼的暗影里把你来守护。
  • 你好么1992

    你好么1992

    90的时代已悄然无声的绽放,那个曾经被说着脑残的一代也已长大
  • 守护甜心之冥华月落

    守护甜心之冥华月落

    樱芬漫天,本是她的未来,被人夺去;血染生妖,葬送她的年华,无人问津…她,本来是普通的学生,该无忧无虑的生活下去。可是,第一次,因为自己的愿望,所以她是王牌;第二次,因为别人的介入,所以她是公主;第三次,因为初生的命运,所以她是圣女。每一次,都在为别人牺牲,在为别人而活……
  • 青飞传

    青飞传

    该故事叙述了北宋咸平年代一个名叫张青飞的乌冬派道士半生经历。前半生,张青飞自幼孤苦伶仃,无父无母,跟随道士师父张禀道在一个龙蟠虎跃之地过着清贫的生活,远离人间烟火。后半生,待张青飞长到束发年纪,道士师父张禀道带着他走南闯北,为世人擒拿鬼怪,消除灾难。到头来,张青飞因做善事得善果,他不仅找到亲生父母和同胞兄弟,一家得以团圆,还得到朝廷的赏识,册封成为一代大为降魔法师,妻子跟着得以庇荫。
  • 至尊宝录

    至尊宝录

    古语有云,鸾凤和鸣,青色为鸾,红色为凤。凤凰乃五大瑞兽之一,但青鸾却是应运而生,同时也象征着一位强大神诋即将降临,沉迷于书海的金牌作者侯启华,惊讶的发现自己竟然穿越了,而且与自己作品中的世界极为相似,这是老天给自己的讥讽还是机遇?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哈哈,金钱美女们,俺来啦......异界大陆的作者侯启华将演绎一场,破开重重障碍,尽诛强敌,最终踏上上王者巅峰的故事........职业等级:修士、宗师、大宗师、灵宗、灵王、灵圣、灵帝、灵皇、——仙尊。仙尊级别专属称号——火系(太冲)、水系(圣心)、雷系(宇昊)、土系(朝阳)、风系(天魁)、
  • 一往无前的追随

    一往无前的追随

    绞尽脑汁的想着,可是一无所获,那种一开始心潮澎湃的感觉在坐了很久之后消失殆尽,于是就对自己难以忍受了,就开始一字一句的拼凑着,反复的琢磨着,可连自己都看不下去了,就觉得继续写下去根本不是自己该做的,于是更加绞尽脑汁的想着,当回头看着拼凑出来的一段时,对自己更加难以忍受了,就觉得自己该放弃了,可我不会放弃,饿死了也不会放弃,于是我就出发了
  • 心想事成

    心想事成

    本书是一本反映人生成功和智慧的书,读之可启迪心灵,激发潜能,以改变人生的命运。本书通过列举多个案例和故事,教人深思、发人深省,从多个层面揭示了如何通往成功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