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3700000060

第60章

曰,司马彪不志河渠,东汉后无可考据,赖有《水经注》存。其所叙当时见行之河,自凉城县长寿津东,径铁邱南,至东北,径甲下邑北,又东北入于海,皆东汉以后大河之所行也。又曰,王景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则其所治者,即东汉以后大河之经流也。而史称修汴渠,又曰汴渠成,始终皆不言河,盖建都洛阳,东方之漕,全资汴渠,古惟此为急。河汴分流,则运道无患,治河所以治汴也。自平帝之后,汴流东侵,日月益甚,建武十年,阳武令张汜上言,河决积久,侵毁济渠,漂数十许县。是其时济亦决败矣。莽时河入济南、千乘,则侵济处更多,故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永平十三年诏曰:河、汴分流,复其旧迹,陶邱以北,渐就坟壤。十五年,景从驾东巡至无盐,帝美其功,拜河堤使者,赐车马缣钱。陶邱今定陶,无盐今东平,皆济水所经之地也。二渠既成,则东南之漕,由汴入河,东北之漕,由济入河,舳舻千里,挽输不绝,京师无匮乏之忧矣。又曰,武帝疏于讨论,执北渎为禹河,及哀、平之世,人始有知禹河之所经者,意欲复禹故道,而国事阽危,事不可为矣。永平上距平帝仅六十余岁,故道岂遽堙灭,而王景治河,惟从事汴、济,盖当时所急在运道,就其便者为之,不暇远图耳。史称景凿山阜,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滞,十里立一水门,费以百亿计,财力之充欲若是,向使讲求禹河故道而复之,则河流归北,汴、济不劳而治,功施到今。五代以降,溃溢横流之祸,可以免矣。惜乎其见不及此也!河虽徙自周定王时,而东光以下,至章武入海,犹是徒骇之故道。至王莽时始改从千乘入海,而景遂因之。禹迹荡然无存,君子于此有遗憾焉。

河水又东北,径卷之扈亭北。朱此十一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守敬按:以后文白马

渎径白马县之凉城北,漯水径阳平县之冈成城西例之,卷下当有县字。《左传》杜《注》,卷县西北有扈亭。《续汉志》亦云,卷县有扈城亭。故郦氏称卷县之扈亭,在今原武县西北。卷县详下。《春秋左传》曰:文公七年,晋赵盾与诸侯盟于扈。会贞按:《春秋 庄二十三年》,已言公会齐侯盟于扈,惟彼《注》但言扈,郑地,此《注》则实指扈亭,[二四]故郦因叙扈亭而引此传。《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二年,[二五]朱作二十二年。赵引何焯云:上二字衍文。《竹书》,周贞定王六年,晋河绝于扈,正出公十二年也。守敬按:《史记 年表》,晋出公在位只十八年,则此不当作二十二年审矣。河绝于扈。即于是也。赵是作此。

河水又东,径八激堤北。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汉安帝永初七年,令谒者太山于岑,于石门东,积石八所,皆如小山,以捍冲波,谓之八激堤。守敬按:《济水注》于岑造八激堤于河阴。《方舆纪要》,在河阴县西。在今武原县西。

河水又东,径卷县北。朱此八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守敬按:汉,县属河南郡。后汉、魏属河南尹。晋属荥阳郡。后魏因。在今原武县西北七里。晋楚之战,晋军争济,舟中之指可掬。楚庄祀河,告成而还。守敬按:见《左传 宣十二年》。即是处也。

河水又东北,径赤岸固北而东北注。朱此句讹作《经》,注下衍之字。戴改《注》,删之字。全

同,赵改《注》同,存之。会贞按:赵存之字,非也。赤岸固当在今原武县北。

又东北,过武德县东,沁水从西北来注之。朱脱西北来注四字。赵据《禹贡锥指》引此增西来注三字,戴增同。并增北字。守敬按:《沁水》篇见后。

河水自武德县守敬按:汉、魏县属河内郡。后汉、魏因。《晋志》无此县。而《石勒载记》,勒攻冠军渠巨于武德,则西晋时尚未废也。在今武陟县东二十里。——汉献帝延康元年,封曹叡为侯国,朱无侯字。赵增云:《魏志 明帝纪》,年十五,封武德侯。戴增同。即魏明帝也。——东至酸枣县西,守敬按:县详《济水注》二。武德东至酸枣百余里,卷县在其闲。郦氏上叙河南汴渠,因类叙卷县及县附近古迹,已出武德之下酸枣境,至此就《经》文释武德县,故不复言河水径县,而以自武德东至酸枣一笔联合之。濮水东出焉。朱此十一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赵云:战国时河溢酸枣,汉世又决,孝文塞之,故无濮水。而东汉见行之濮水,则上承济水于陈留,封邱县,班《志》所谓濮渠水首受济,东北至都关,入羊里水者也。应劭则以为南入巨野,而道元从之。濮水,《水经》叙入济水及瓠子水,而以新沟目之,此条《注》所以补《经》,当与彼文参验。守敬按:濮水详《济水》二,此即彼篇所谓别濮水受河于酸枣县者也。赵说欠分晓。《济水注》叙濮水承济水于封邱,引《汉志》首受济之说,其下流分为二,叙正流入巨野,引应劭说,以分出者为北濮,亦谓之枝津。《瓠子河注》叙枝津入瓠河,又引《汉志》至都关入羊里水之说,是兼从班、应说,非专从应说也。至《水经》称瓠子河至句阳县为新沟,又

过廪邱县为濮水,盖瓠子河上流有新沟之名,及下流纳濮水,复有濮水之名,非新沟又称濮也,而《济水经》文并不载濮水。汉兴三十有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守敬按:《元和志》,金堤在酸枣县南二十三里。唐酸枣县即今县治。大发卒塞之。守敬按:见《史记 河渠书》,《汉书 沟洫志》同。故班固云:文堙枣野,武作《瓠歌》,守敬按:《汉书 叙传》文。谓断此口也。今无水。

河水又东北,通谓之延津。[二七]朱此十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守敬按:此《注》于河水至酸枣县西,接云,河水又东北,通谓之延津;后又云,滑台城下有延津。又云,今谓此津为延寿津。亦延津之异名,是以为河水自酸枣至滑台,统名延津也。谓延津在酸枣,本《左传 隐元年》杜《注》,惟杜云,在酸枣北,郦云,起酸枣西,稍异耳。《括地志》,延津在清淇县[今浚县西南。]西南二十六里。《元和志》,在灵昌县[今滑县西南。]东北二十二里。《寰宇记》,新乡[今新乡县县治。]有延津城。可合以证郦说,即今延津县西,东北至滑县之地也。又其闲有灵昌津及棘津、石济津、南津之称者,盖延津其总名,余乃随时随地变名耳。石勒之袭刘曜,[二八]途出于此,以河冰泮为神灵之助,号是处为灵昌津。会贞按:《御览》七十一引《异苑》曰,石勒元初十一年,伐刘曜于洛阳,从大河南济。冻将合,军至而冰自泮,舟楫无阂,遂生擒曜。勒谓是神灵之助,改名灵昌津。《晋书 载记》略同。又《元和志》,延津即灵昌津,在灵昌县东北二十二里。初,石勒伐刘曜,至河渚不得渡,时流凘下流,因风结冰,济讫泮。则

以冰泮为结冰,异。昔澹台子羽赍千金之璧渡河,阳侯波起,两蛟挟舟。子羽曰:吾可以义求,不可以威劫。朱讹作却,《笺》曰:当作劫。戴、赵改。会贞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劫。《史记 仲尼弟子传 正义》、《事类赋注》六引此同。操剑斩蛟,蛟死,波休,乃投璧于河,三投而辄跃出,乃毁璧而去,示无吝意。会贞按:《御览》九百三十引《博物志》,载澹台子羽事,比此稍略。此当是郦氏据《博物志》全文,《御览》则加删节者也,今本《博物志》与《御览》同,盖后人辑《博物志》,采《御览》此条。《四库全书提要》谓原书散佚,好事者掇取诸书所引《博物志》为之,不虚也。赵建武中,造浮桥于津上,采石为中济,石无大小,下辄流去,用工百万,守敬按:《十六国春秋》作五百余万,《晋书 载记》同。《太平广记》三百九十八引《录异记》亦同。此当脱五字。经年不就。石虎亲阅作工,沈璧于河。明日,璧流渚上,波荡上岸。遂斩匠而还。守敬按:事见《十六国春秋 后赵录》建武十年。

又东,过燕县北,淇水自北来注之。朱讹作河水又东,燕县故城北,则有济水自北来注之。全、赵、戴并以此条为《注》,东下燕上增径字,戴又删则有以下九字。守敬按:皆非也。盖此二句本是《经》,惟有衍文、脱文耳。何以知之?即以《注》文知之。济水在河南,不在河北,且此地无济水入河,济为误字无疑。然既有此句,则必确指一水。考前汉之南燕县,后汉、魏曰燕县。燕县之北,[燕城详《济水注》。]正

当淇水自北来注河之处,则知《经》本作又东,过燕县北,淇水自北来注之。下《注》文河水又东,淇水入焉,正应《经》淇水自北来注之说。足证此条是《经》非《注》也。自传抄缪乱,《通鉴》宋元嘉二十七年胡《注》所引,已是误本。[二九]全、赵、戴见上句与《经》语不合,遂改《经》作《注》,戴并臆删下句,今为订正,顿见庐山真面,亦一快也。

河水于是有棘津之名,亦谓之石济津,朱脱石字,赵、戴增。全云:按常山之济水,乃与衡漳相通注者,本名石济,而应劭误以四渎之济当之。滑台之济水,即河水之枝流也,本亦名石济,而胡三省亦误以四渎之济当之。守敬按:全氏不知上文济水为淇水之讹,而以为河水之枝流,又以石济为水名,其误尤甚于胡氏。考《初学记》八引《述征记》,河有一积石,谓之石济。《元和志》,黄河西自新乡县流经汲县南,去县七里,谓之棘津,亦谓之石济津。《方舆纪要》,石济旧在胙城县东北。今为平陆。故南津也。会贞按:田融以棘津为石济南津,见后文张甲河右渎下。《春秋 僖公二十八年》,朱八作一,沈氏曰:是僖公二十八年。赵、戴改。晋将伐曹,曹在卫东,朱卫作县,《笺》曰:此句杜《注》作曹在卫东。赵、戴改。假道于卫,卫人不许,还,自南河济,即此也。朱济字在即此下,《笺》曰:宋本作济即此也。赵云:按《左传》本作还自南河济。戴乙。会贞按:兼采《传 注》文,此条证南津。朱此下有河水于是亦有棘津之名十字,赵改棘津作石济,戴删。按上言棘津亦谓之石济津,即故南津,盖一地三名,随引三事分证之,眉目极清,不容此处复出棘津之名,其为衍文无疑,赵所

订亦非,戴删,是也。晋伐陆浑亦于此渡。会贞按:《左传 昭十七年》,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用牲于洛,遂灭陆浑。引见后文张甲河右渎下。陆浑详《伊水》篇。此条证棘津。宋元嘉中,朱中讹作年,赵据黄本改,戴作中。会贞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中。遣辅国将军萧斌率宁朔将军王玄谟北入,宣威将军垣护之朱讹作桓,赵据《宋书》改。戴作垣。会贞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垣。《通鉴》宋元嘉二十七年,《注》引此同。以水军守石济,即此处也。会贞按:《宋书 文帝纪》,元嘉二十七年,遣宁朔将军王玄谟北伐。《玄谟传》,以前锋入河,受辅国将军萧斌节度。《垣护之传》,迁宣威将军,随王玄谟入河以百舸为前锋,进据石济,石济在滑台西南百二十里。此条证石济。

河水又东,淇水入焉。会贞按:淇水合清水入河,谓之淇水口,见《淇水》篇,亦见《清水注》。

又东,径遮害亭南。朱此十五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汉书 沟洫志》曰:在淇水口东十八里,会贞按:《沟洫志》,贾让言,黎阳南七十里至淇水口。《方舆纪要》,遮害亭在浚县西南五十里。有金堤,[三〇]堤高一丈,自淇口东,地稍下,堤稍高,至遮害亭,高四五丈。朱脱高字,赵据《汉书》增。戴增同。守敬按:以上《沟洫志》文。

又有宿胥口,旧河水北入处也。朱无处字,赵、戴增。戴云:按此所谓旧河,即《禹贡》古河也。

会贞按:周定王五年,河徙,即《注》以下所叙河道,此则未徙以前之道。《燕策》苏代曰,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邱。口在今浚县西南,禹河旧自此北至内黄,即淇水之道。郦氏所云,魏武开白沟,因宿胥故渎而加其功也。又北径邺县,即《汉志》邺县下所云,故大河在东。又北自列人以下,即浊漳之道。《禹贡》,北过降水。张泊云,降水即浊漳也。

河水又东,右径滑台城北。朱此句上九字讹作《经》,又脱北字。戴改《注》,增北字。赵改同。据《寰宇记》引此增。何焯曰:自滑台城北至长寿津,皆古漯也。胡东樵亦以为然。详见后大河故渎又东北至东光县故城西而北与漳水合下。会贞按:《方舆纪要》,晋太元九年,谢玄北伐,遣别将郭满据滑台。滑台之名,始见于此。每河北有变,滑台常为重镇,盖其地控据河津,险固可恃。自大河南徙,故城已沦河中。即今滑县治。城有三重,朱无城字,赵增云:《寰宇记》引此作城有三重。戴增同。会贞按:《元和志》与《寰宇记》同,但俱非明引此《注》。中小城谓之滑台城。旧传滑台人自修筑此城,因以名焉。会贞按:《元和志》有都城,周二十里,相传卫灵公所筑小城。昔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甚高峻坚险,临河有台。城即故郑廪延邑也。守敬按:《左传 隐元年》至于廪延。杜《注》,郑邑,陈留酸枣县北有延津。《方舆纪要》、《一统志》直云郑廪延邑,亦曰酸枣,则是郑地,在今延津县。若滑台近卫之漕邑。《通典》滑州,春秋时属卫。《元和志》、《寰宇记》春秋为卫国,则是卫地,非郑地。且《注》下文明言卫之平阳亭在

同类推荐
  • 开河记

    开河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禅宗永嘉集

    禅宗永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绣鞋记

    绣鞋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骨髓门

    骨髓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比丘避女恶名欲自杀经

    比丘避女恶名欲自杀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宦·难·江山

    宦·难·江山

    清人唐甄在《潜书》中曾这样描述宦官:“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听之不似人声,察之不近人情。”在他眼中,这些太监似乎并不属于人类,他们佝偻着臃肿的身体,喘着畜生一样的粗气,远远地看上去根本就没有人的形状;他们的脸看上去完全没有人类的特征,非男非女的样子恐怖至极;他们的声音也不是正常的人声,嘶哑而尖细。这些太监的灵魂孤独而阴郁,不能以寻常的想法去揣摩他们的内心,他们似乎完全没有作为人的感情。如果说唐甄的这些话过于狠毒,那么他最起码还是说出了大多数人对宦官的直接感受。
  • 极品混教师

    极品混教师

    看向往白天有酒喝,晚上有美女作陪,上课睡懒觉,下课得嗑药的一个人渣大学生,演绎了怎样的一场人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生存字典

    生存字典

    千万年来,人类一直在探寻死亡后的世界,距今36年前,一群考古学家在沙漠中发现了一座诡异的真楼兰古城,由此慢慢揭开了在人界隐藏了十几亿年的历史。。。。。。。。。。。。。。。六界的起源。。。。。。。。。。。。史前的文明。。。。。。。。。。。。传说的真相。。。。。。。。。。。。拿着这本生存字典,跟随孤儿罗云的视角一起去探寻死后世界的奥秘。。。。。。。。
  • 九生情缘:前尘如梦

    九生情缘:前尘如梦

    一次偶然的机遇,一封来自地狱的信,一场旷世绝伦的穿越,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情。
  • 法智遗编观心二百问

    法智遗编观心二百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弗洛伊德的爱情

    弗洛伊德的爱情

    有人知道弗洛伊德的爱情吗?什么?!弗洛伊德也要谈恋爱?他不是研究心理学的吗?谁规定的学心理学的就不能谈情说爱!可是,这种一眼就能看穿别人心思的人要怎么谈恋爱啊?那还不得无聊死!NO,NO,NO,然也然也,看了你就知道,O(∩_∩)O学心理学的要恋爱还是挺有意思的呢!!!
  • 醉桃花之傻妃你够了

    醉桃花之傻妃你够了

    【慢文正常向】才穿越过来就要她霖长乐的命?还没了解自己身份时被美人所救,遇上一座冰山脸与一只妖孽。装傻谁不会?当被他所识破时,“你的傻病由我来治好了。”前世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没有背景没有能力,穿越之后一切从零开始,背叛终究使人脱胎换骨。叛国之罪扣在头上,遇到冷面王,是个瞎子都猖狂,“本王关住你的人就行了,至于你的心,可以挖出来做本王的收藏品!”。一面亲情、爱情,一面仇恨傀儡。本是废柴女,非要逼成霸王,谁说女人不能做王!
  • 冰火天缘佩

    冰火天缘佩

    暂停更新……将在完成新书“苍狼营”后,继续更新!请各位书友大大见谅!未燃尽的烟
  • 心岛有你,深海不蓝

    心岛有你,深海不蓝

    “良颂,良颂。你说你为什么姓良呢?我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个姓呢。你再写作业可就跟作业长得一个样儿了,跟我说会儿话吧。”自习课上解溪不停地在良颂耳边说着,声音清脆,让人听着就能跟着她一起欢快起来。一边儿说着一边儿把良颂手里的笔抢走,使劲儿藏在身后。“给我。”“不给。”“不给我就……”良颂坏笑一下,就伸手开始挠解溪的痒痒。“哎呀,哈哈,哈哈,给你,给你,别挠了别挠了。哈哈,哈哈。”“良颂哈哈,我错了,我错了。”“知道错了就好,你呀你呀。”良颂揉了揉她的头发,假装生气的说“我得好好学习,你老是这样。到时候拿不上奖学金就把你赔给我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