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3700000305

第305章

云,向水南至海。夜头、向水,盖异名也。地理书皆失其所在。今莒县南七十里故向城,春秋时向邑,即 县也。 ,今本《汉书》作椑,《说文》作稗。应劭曰,音裨。与析泉境相属。乐史所记,足补郦《注》之遗。潍水又东北径诸县故城西。守敬按:汉县属琅邪郡,后汉属琅邪国,魏属琅邪郡,晋属城阳郡,后属东莞郡,宋、后魏因。在今诸城县西南三十里。《春秋 文公十二年》,季孙行父城诸及郓。《传》曰:城其下邑也。[三六]会贞按:《公羊》无说。《谷梁》言,有难也。《左传》,书时也,俱无城其下邑之文。郦氏多引《左传》,此城其下邑也五字,盖书时也三字之误。王莽更名诸并矣。潍水又东北,涓水注之。水出马耳山。守敬按:《汉书 王子侯表》淯侯不疑,王念孙谓当依《史表》作涓,此侯为城阳顷王子,封于涓,盖乡聚之以水得名者,指此水也。《青州府志》,涓水源出龙湫山北,经石梁空,始至马耳山。苏轼诗,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在今诸城县西南五十里。山高百丈,上有二石 举,望齐马耳,故世取名焉。东去常山三十里,守敬按:常山见下。涓水发于其阴,北径娄乡城东。守敬按:《左传 隐四年》杜《注》,城阳诸县东北有牟乡。《续汉志》,平昌有蒌乡,盖平昌与诸县接壤也。在今诸城县西南。《春秋 昭公五年 经》书夏、莒牟夷以牟、娄、防、兹来奔者也。守敬按:杜《注》,城阳平昌县西南有防亭,姑幕县东北有兹亭。防亭在今安丘县西南、兹亭在今诸城县境。又分诸县之东为海曲

县,故俗人谓此城为东诸城。守敬按:两汉琅邪有此县。班《志》作海曲,《续志》作西海。全祖望谓海曲当作海西。王先谦谓西海亦海西之误。《元和志》,汉海曲县在莒县东一百六十里。《方舆纪要》,城在日照县西十里。但在今日照西,则在古诸县南,不在其东也,疑?涓水又北注于潍水。守敬按:《齐乘》二,涓水合扶淇水入潍,今名孛齐河。盖水道有变迁矣。此《注》 涓水注潍在扶淇之前。

东北过东武县西。朱东武下衍城字,戴、赵删。守敬按:汉县属琅邪郡,后汉属琅邪国,魏属东莞郡,晋属城阳郡,宋属平昌郡,后魏属高密郡,今诸成县治。

县因冈为城,城周三十里。守敬按:《方舆纪要》称,旧经东武因冈为城云云,本此。汉高帝六年,封郭蒙为侯国,守敬按:《史》、《汉表》同。王莽更名之曰祥善矣。又北,左合扶淇之水,水出西南常山,东北流注潍。守敬按:左当作右,盖潍水东北流,扶淇出西南,常山则在潍水右,是右合,非左也。汪士铎不知左为误字,竟图此水于潍水左,而常山在潍水西北矣。《地形志》,扶其县有扶其水、常山祠。《寰宇记》引晏氏《齐记》,常山祈雨常应,故名。《一统志》,常山在诸城县南二十里,扶淇河源即常山之雩泉也。东北流入潍。晏、伏 以潍水为扶淇之水,朱作晏谟。赵晏谟下增伏琛二字,戴改谟作伏。以扶淇之水为潍水,非也。按经脉志,赵作志。潍自箕县北,径东武县西北流,合扶淇之水。晏谟、伏琛云:东武城西北二里,潍水者,

即扶淇之水也。会贞按:上虚驳晏、伏以潍水为扶淇以扶淇为潍水之非,随言潍北径东武县西北流,则在东武城西北二里者潍水,而晏、伏谓即扶淇之水,则是误以潍水为扶淇,必误以扶淇为潍水也。潍水又北,右合卢水,即久台水也。《地理志》曰:水出琅邪横县故山。赵释曰:一清按:《汉志》琅邪横县下云,故山,久台水所出,东南至东武入淮。师古曰,台音怡。所谓横故山者,山本名横山,县因山以受氏,亦曰横耳。道元依班《志》以立文,乃曰横县故山,可谓 卤矣。顾景范曰,久当作台,《汉书》误本,后人承其缪。又曰,卢水源出卢山,北流入潍,一名台水。近志讹为久台水。又曰,卢山在诸城县东南四十五里,以秦博士卢敖隐处而名,其北即废横县也。卢水源出于此。按《周礼 职方》,兖州,其浸卢、维。班固仅志《禹贡》维水,而卢水无闻。师古以为在济北卢县,而泰山之卢又无卢水也。故老友全谢山欲以城阳卢县之卢川水当之。窃谓不如用此琅邪之台水,本出卢山,曰卢水东南至东武入潍,见于《地理志》。以此当《职方》之浸,庶为可据也。守敬按:汉琅邪之横县,后汉废,在今诸城县东南四十里。王莽之令丘也。朱令作合,赵据《汉书 地理志》校。戴、赵改同。山在东武县故城东南,世谓之卢山也。守敬按:下引《齐地记》称,东武城东南有卢水。《地形志》,扶其有卢水。《隋志》,琅邪有卢山。《元和志》、《寰宇记》并云,卢水出诸城县东南卢山,皆沿世俗之称也。西北流,径昌县故城西,守敬按:汉县属琅邪郡,后汉废,在今诸城县东南。东北流。《齐地记》曰:东武城东南有卢水,水侧有胜火木,方俗音曰柽子,其木经野

火烧死,炭不灭。故东方朔云,不灰之木者也。朱《笺》曰:东方朔《神异经》,南荒外有火山,其中生不烬之木,昼夜火燃不灭。会贞按:《御览》八百七十一、九百六十引《齐地记》此条,柽作梃,异。《寰宇记》诸城县下引作铤,盖误。杨慎《升庵集》,予亲见之,其叶如蒲草,束以为燎,谓之万年火把。其水又东北流径东武县故城东,而西北入潍。会贞按:今卢水自诸城县东南,西北流至县东北,入淮河。《地理志》曰:久台水出东南至东武入潍者也。朱水下有出字,至作径。赵同,戴删出字,径改至。《尚书》所谓潍、淄其道矣。会贞按:《禹贡》文。

又北过平昌县东。

潍水又北径石泉县故城西,会贞按:汉县属高密国,后汉废,在今高密县西南七十里。王莽之养信也。《地理风俗记》曰:平昌县东南四十里,有石泉亭,故县也。潍水又北径平昌县故城东,荆水注之。水出县南荆山阜会贞按:《地形志》,姑幕有荆苔山。《一统志》引此《注》,《寰宇记》引《三齐略记》,[三七]昔者堰浯水南入荆水,指此水也。《地形志》,姑幕有荆苔[《一统志》作台。]山,即荆山。《方舆纪要》,荆水出安丘县西南七十里荆山。东北流径平昌县故城东,会贞按:汉县属琅邪郡,后汉属北海国,魏属城阳国,晋属城阳郡,后属平昌郡,宋因,后魏属。《地形志》平昌治平昌城,又东武有平昌城故城也。在今安丘县南六十里。汉文帝封齐悼惠王肥子卬

侯国。朱卬作永,《笺》曰:按《史记》,齐悼惠王子刘卬,封平昌侯。赵云:按永,《史》、《汉表》俱作卬,是也。即后立为胶西王者也。赵又云:《索隐》曰平原,而善长以为琅邪。《地理志》平原、琅邪俱有平昌县,平原之平昌下云侯国,而琅邪之平昌则无说。《续志》北海国平昌下云,侯国,故属琅邪,然则小司马非矣。戴改卬同。城之东南角有台,台下有井,会贞按:《三齐略记》台下作台上,证以《地形志》平昌县有龙台山,上有井云云,则上字是。与荆水通。物坠于井,则取之荆水。昔常有龙出入于其中,会贞按:《三齐略记》龙上有神字。《初学记》八引同。《类聚》九十六、《御览》一百九十二引《齐地记》亦同,则此脱神字。故世亦谓之龙台城也。会贞按:《寰宇记》安丘县下引《三齐略记》文。荆水又东北流,注于潍水。会贞按:《青州府志》,荆水经平昌故城台下,合雹泉入于浯。与古异。又北,浯水注之,水出浯赵改峿,下同。守敬按:《说文》惟载浯字。刑澍《金石文字辨异》谓唐《峿台铭》,峿是俗体。山,世谓之巨平山也。《地理志》曰:灵门县守敬按:汉县属琅邪郡,后汉废,在今莒州北一百二十里。有高囗山、壶山,朱讹作有高原山与浯一山,《笺》曰:按《汉地理志》云,灵门县有高囗山、壶山,浯水所出。《注》云,囗,古柘字。戴、赵原改 ,而《寰宇记》亦作高原,钱大昕、段玉裁又以 为原之误。戴改与浯一山作壶山。浯水所出,守敬按:《一统志》,壶山即浯山,声近而讹也。又《寰宇记》以高原、巨平、浯山皆壶山之异名,《齐乘》一从之,言高柘山亦名巨平

山。《注》下文是山云云,则分为二是也。《肇域记》,巨平山在高柘山西四十里。在今莒州北,浯水出焉。东北入潍。今是山西接浯山。许慎《说文》言水出灵门山,赵云:按《说文》,浯水出琅邪灵门壶山。《注》云灵门山,疑脱壶字。守敬按:《说文》作灵门壶山,上文亦引《汉志》壶山,此必当增壶字,何以赵疑之而不增?戴亦仍之。世谓之浯汶矣。其水东北径姑幕县故城东。守敬按:汉县属琅邪郡,后汉属琅邪国,魏属城阳郡,晋因,宋徙废,后魏永安二年复置,属东武郡,则郦氏后事。在今诸城县西北五十里。县有五色土,王者封建诸侯,随方受之。守敬按:《史记 夏本纪 正义》引《太康地记》,城阳姑幕有五色土,封诸侯,锡之茅土,用为社。《韩诗外传》,天子社广五丈,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广土。将封诸侯,各取方土,苴以白茅,以为社。蔡邕《独断》曰,天子太社,封诸侯者,取其土,苞以白茅,授之,以立社其国,谓之受茅土。故薄姑氏之国也。阚骃曰:周成王时,薄姑与四国作乱,周公灭之,以封太公。守敬按:二酉堂辑《十三州志》载此条。但据郦《注》。是以《地理志》曰:或言薄姑也。王莽曰季睦矣。应劭曰:《左传》曰:薄姑氏国,太公封焉。守敬按:《汉志》姑幕,颜《注》引应劭曰,薄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此钞变其辞,见昭二十年。薛瓒《汉书 注》云:博昌有薄姑城,[三八]守敬按:瓒《注》,颜氏未采,说与杜预同。未知孰

是?守敬按:吴卓信曰,薄姑即昭九年之蒲姑,在今博昌县东北,与诸城县南北相距五百余里。《续志 注》、《地形志》、《元和志》、《寰宇记》、《齐乘》、《明统志》诸书 同,惟《通典》谓在密州莒县东北,盖由班《志》而误也。浯水又东北径平昌县故城北,古堨此水,以溢溉田,南注荆水。守敬按:《元和志》辅唐县浯水堰,《三齐记》曰,昔者堰浯水,南入荆水,灌田数万顷,今尚有余堰,而稻田畦畛存焉。《寰宇记》安丘县同。[三九]《方舆纪要》称,桓公堰荆水未知何据?[四〇]堰在今安丘县南。浯水又东北流而注于潍水也。守敬按:今浯水自莒州北,东北流,经诸城县,至安丘县东南,入淮河。

又北过高密县西。

应劭曰:县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也。守敬按:下密颜《注》引应劭曰,密水出高密,此钞变其辞。然今世所谓百尺水者,盖密水也。水有二源。西源出奕山,亦曰鄣日山。守敬按:《隋志》,琅邪有鄣日山。苏轼称为小峨眉,在今诸城县东南三十里,密水西源出此。山势高峻,隔绝阳曦。朱鄣日山下有脱文,赵据《名胜志》引此增。戴增上八字。晏谟曰:山状鄣日,是有此名。伏琛曰:山上有鄣日,故名鄣日山也。其水东北流。东源出五弩山,守敬按:山见《胶水》篇。西北流,同泻一壑,俗谓之百尺水。会贞按:《寰宇记》,百尺水源出诸城县东南五弩山之西麓,盖密水也。但就东源言。今诸城县东有二水,西北流,合为五龙河,盖即密水

二源同泻为百尺水也。古人堨以溉田数十顷,会贞按:《寰宇记》,百尺陂在诸城县东南三十四里,中多菱莲萑蒲,水族生焉,百姓取给。北流径高密县西,下注潍水,会贞按:今五龙河北流经高密县入百脉湖,与古异。自下亦兼通称焉。会贞按:谓潍水亦兼称百尺水也。乱流历县西碑产山西。守敬按:《齐乘》五,高密县西北五十里刘宗山,产磨石,古砺阜,《水经注》亦谓之碑产山。《一统志》据《注》,潍水西有砺阜,以为非一山,而《方舆纪要》从于说。又东北,水有故堰,旧凿石竖柱,断潍水,广六十许步,会贞按:《御览》八百三十四引《齐地记》,高密郡有古断水处,因造鱼梁,岁收亿数,故号曰万疋梁。盖即此。掘东岸,激通长渠,东北径高密县故城南。朱脱县字,戴、赵增。守敬按:汉县为高密国治,后汉属北海国,魏属城阳郡,晋因,后属高密郡,宋因,后魏为高密郡治。今高密县西南四十里。明帝永平中,封邓震为侯国。朱《笺》曰:《后汉书》,邓禹封高密侯,永平元年卒。帝分禹封为三国,长子震为高密侯,袭为昌安侯,珍为夷安侯。县南十里,蓄以为塘,方二十余里,古所谓高密之南都也,溉田一顷许。陂水散流,下注夷安泽。会贞按:此即《胶水》篇所谓潍水枝津也。《寰宇记》,潍水故堰在诸城县东北四十六里,蓄以为塘,方二十余里,溉田万顷。陂水散流下注夷安泽,今塘堰存焉。夷安泽详《胶水》篇,谓之夷安潭。潍水自堰北,径高密县故城西。汉文帝十六年,别为胶西国。宣帝本始元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tfboys的樱花之恋

    tfboys的樱花之恋

    三位女主是世界首富,第二富,第三富的千金,她们与tfboys相见并且相爱。但遭到女配的心狠手辣的陷害而分离。tfboys知道真相后会与女主复原吗?(宠文哦!一丢丢虐,请大家见谅哦!大大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请见谅,而且大大是学生党,要准备小升初了,不会经常码字,而且可能有时候会没灵感,请见谅哦!)
  • 中国播音主持艺术

    中国播音主持艺术

    各类大专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亦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设立,然则不少学校教学混乱、各执其词、鱼龙混杂、莫衷一是。教师队伍后继乏人,即使一些老牌院校亦显青黄不济之象。有感于此,遂执拙笨之笔,集散乱之思,拾荧光之火,尽绵薄之力。斗胆放异响之厥词,虚心集八方之斥讨,微心可鉴!
  • 乱世灵帝

    乱世灵帝

    他一直以来做着一个熟悉的梦,他发誓要报仇,为了自己爱的人。十年废柴,翻身立命为帝。
  • 八字奇轻

    八字奇轻

    你打小是否听过民间各种离奇怪事呢?我要讲的各位看官当成一个故事来听就行了,我家祖上几代都是八字奇轻的主,说点明白话,就像磁铁一样越邪乎的事越往咱身边招呼。迫于无奈,咱几辈都是吃阴阳饭的主,通俗的讲我们老一辈的人女的称之为“仙娘婆”,男的常言称之为方士,术士,阴阳先生之类的。本书讲就是我这些年经历的离奇怪事,若你搭上这条路在当代棒打牛蛇棍子的社会,你将何去何从呢?
  • 王爷不爱:废材庶小姐

    王爷不爱:废材庶小姐

    一朝穿越变身废材庶小姐,父亲早逝,母亲改嫁,继父不宠,嫡姐欺凌,王妃陷害,王爷不爱,偶遇机会,脱胎换骨,医术精湛,琴艺独绝,音杀骇人,容貌恢复,更上一层,清新脱俗,不染尘埃,却杀起人来毫不手软。回到家里,虐王妃,欺嫡姐,杀继父,救生母,爱王爷······成就一段佳话。书群号:425037808(在书群中也可以单独联系我)
  • 极械传

    极械传

    齐桓,一个被赶出家门的“富二代”,为谋求生活无奈的成为一名低级制械师,似乎从此再没有出头之日。在一次交易会上他“无意”中找到的半片残械却改变了他的生活,从此他踏上了未知的极械之路。
  • 爱上另一个扯线人

    爱上另一个扯线人

    纵使我们是在操控木偶的扯线者,可是扯着木偶的是线,但是扯着线的是人!一个通过QQ炫舞相识相恋相知的故事。延伸到现实有意外,有惊喜,有浪漫,有快乐的悲剧。
  • 杀了我之罪爱

    杀了我之罪爱

    本以为生活早就如一滩死水,活着与死亡,对她来说本无差别,可他的出现,到底还是惊起了波浪,可是带来的不是阳光,却是无尽的黑暗。“我不知道站在我面前的是令人发指的杀人犯,还是冷漠的尹浩?可终究是我的爱人。”本文男主性情冷漠,女主性情淡漠如水。虐心。
  • 尘冥月

    尘冥月

    界有阴阳,月有尘冥。尘月之化身历尽红尘为本心不变,于冥月之化身,本为对立阴阳。却敌不了感情的迸发。
  • 下一站幸福

    下一站幸福

    没有‘我爱你’的爱情是真是假,等她明白过来时似乎已经有点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