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3700000219

第219章

书 王莽传》文。霸水又北,朱又作之,《笺》曰:宋本作又。全、赵、戴改。左纳漕渠,会贞按:漕渠上流即昆明渠,霸水左纳漕渠,即上文所谓昆明故渠分为二水,一水东径虎圈南而东入霸也。绝霸右出焉。东径霸城北,会贞按:接 漕渠。又东径子楚陵北。皇甫谧曰:秦庄王葬于芷阳之丽山。朱作芒荡之丽山,沈炳巽曰:芷阳误作芒荡,全、赵、戴改芷阳。会贞按:《史记 始皇纪》重序秦世系,庄襄王葬 阳。京兆东南霸陵山,会贞按:盖因山近霸陵县,故有霸陵山之目。刘向曰:庄王大其名,立坟者也。会贞按:《汉书 刘向传》,秦惠文、武、昭、严、襄五王,皆大作丘陇,多其瘗藏。《战国策》《秦策》曰:庄王字异人,更名子楚,会贞按:《秦策》文。故世人犹以子楚名陵。赵云:按《史记》,始皇之父为庄襄王,《索隐》以为葬阳陵。《寰宇记》万年县下云,霸岸在通化门东三十里,秦襄王葬于其 ,谓之霸上。会贞按:《括地志》,秦庄襄王陵在雍州新丰县西南三十五里,俗亦谓为子楚陵。始皇陵在北,故亦谓为见子陵。《长安志》谓之尖冢,在今临潼县西南。又东径新丰县县详后。右会故渠。渠上承霸水,朱脱渠字,赵同,全、戴增。会贞按:此霸水故渠也,其渠自霸水东出,在漕渠之南。东北径霸城县故城南,朱无城字,赵增云:落城字。《晋书 地理志》,京兆郡有霸城县,盖曹氏所改。《魏书 地形志》,霸城县,晋改。汉文帝之霸陵县也,朱陵下衍汉字,全、赵、戴删。守敬按:两汉县属京兆,魏、晋、后魏曰霸城。魏、晋仍属京兆,后魏为郡治。钱坫曰,在今西

安府东北二十五里。王莽更之曰水章。会贞按:今本《汉志》作水章与此同,然莽于汉县名陵者多改陆。章字与秦名霸水之意虽合,而与莽意不合。残宋本郦《注》作水革,《大典》本、黄本同,霸字从革,疑莽隐寓革命之意而取以名县。则《汉志》本作革,传抄讹为章也。自吴本依改革为章,朱本沿之,至今遂无有知其非者矣。兹反复推求而得之。魏明帝景初元年朱讹作文帝黄初元年。赵云:何氏曰,文当作明,黄当作景,事见《三国志 魏明帝纪 注》中。然《后汉书 方术传 注》引此正同。岂唐初所传之本,已讹缪不可读耶?书不经刘向、扬雄之手,其孰为是正哉!守敬按:何氏说本于亭林,全引之。徙长安金狄,重不可致,因留霸城南。守敬按:以上《魏志 注》引《魏略》文,互见《河水注》四。人有见蓟子训与父老共摩铜人曰,正见铸此时,计尔日以近五百年矣。朱尔讹作其,以讹作似。戴作尔作已。赵据黄本改尔,改以,云:古以、已字通用。会贞按:《大典》本作尔作已,此条《后汉书 方术传》文。故渠又东北径刘更始冢西。更始三年,为赤眉所杀,朱作二年,全、赵、戴同。守敬按:《后汉书》在三年,今订。故侍中刘恭,夜往,取而埋之。朱《笺》曰:取一作收。守敬按:《后汉书》作收。光武使司徒邓禹收葬于霸陵县。守敬按:《后汉书 刘玄传》文。《通典》,更始墓在万年县东北。《寰宇记》,长乐 在万年县东北三十里,即浐川之西岸也。更始墓在此坡。是在今咸宁县东北,盖出后人傅会。据此《注》则在霸水之东,更在霸水故渠之东,当在今潼县境。

更始尚书仆射、行大将军事鲍永,持节安集河东,闻更始死,归世祖,累迁司隶校尉。行县,径更始墓,全、戴改径作经。遂下拜,哭尽哀而去。帝问公卿,大中大夫张湛曰:仁不遗旧,忠不忘君,行之高者。帝乃释。朱《笺》曰:宋本作释之。赵增之字,全增然字。戴仍朱。守敬按:此条《后汉书 鲍永传》文,传是帝意乃释,作释之固误,删之字意亦不明。全改作然,似矣,然究不若从本传。又东北径新丰县,左合漕渠,朱作又合,戴、赵改又作右。会贞按:此渠东北流,漕渠则东流,是在此渠之左,乃左合非右合也,今订。汉大司农郑当时所开也。守敬按:此武帝元光中事。《史记》作大农,《汉书》有司字。齐召南曰,《公卿表》,景帝后元年,更名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然则元光时止应言大农。《史记》作大农,是也。司字衍,此亦沿《汉书》之误。以渭水难漕,朱脱水字,戴、赵同,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并有水字,今增。命齐水工徐伯发卒朱发上有乃字,赵同,戴删。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并无乃字。穿渠引渭。其渠自昆明池朱其渠讹作今源,全、赵改合渠,亦非,戴改其渠。南傍山原,东至于河,且田且漕,大以为便。守敬按:《史记 河渠书》、《汉书 沟洫志》文。惟其渠自昆明池句,郦氏语。刘奉世曰,穿渠起长安,傍南山,至河,中间隔灞、浐数大川,无缘山成渠之理,此说可疑,今亦无其 。守敬按:事又见《平准书》、《食货志》,且班《书 武帝纪》,确指元光六年,穿漕渠通渭。《西都赋》亦云,通沟大漕,溃渭洞河。

又《隋书 食货志》开皇四年,宇文恺凿渠,引渭水,自大兴城东至潼关,名广通渠。《北史 郭衍传》,开皇中,衍凿渠引渭水,经大兴城北,东至潼关,名富人渠,[五〇]盖因汉之故道。《唐书 食货志》,韦坚治汉、隋运渠,起关门,抵长安,通山东租赋。乃绝灞、浐,并渭而东,至永丰仓与渭合。刘氏乃以漕渠中隔灞、浐缘山成渠为疑,失考甚矣。惟漕渠本引渭水,郦氏谓自昆明池出,稍有不同,据《旧唐书 李石传》,开成时,咸阳令韩辽请开兴成渠,旧漕在咸阳县西十八里,自秦、汉以来疏凿,其后堙废。此漕渠引渭之处也。今无水。朱止一今字,赵删,戴增无水二字。霸水又北径秦虎圈东。守敬按:《长安志》引《汉宫殿疏》,秦故虎圈,周匝三十五步,西去长安十五里。又万年县下云,在通化门东北二十五里。《寰宇记》称在通化门东二十五里,误。《一统志》,在咸宁县东北。《列士传》[五一]曰:秦昭王会魏王,魏王不行,守敬按:《黄图》、《御览》一百九十七、四百八十三、《事类赋注》二十引《列士传》此条,会并作召,魏王并作魏公子无忌,与此异。使朱亥奉璧一双。秦王大怒,置朱亥虎圈中。亥瞋目视虎,眦裂,血出溅虎,朱《笺》曰:溅,旧本作践。赵云:按《集韵》,溅,污洒也。《史记 蔺相如传》曰,请得以颈血溅大王,是其义也。守敬按:《黄图》、《御览》、《寰宇记》、《事类赋》并作溅。虎不敢动,即是处也。霸水又北,入于渭水。

渭水又东会成国故渠。渠,魏尚书左仆射卫臻征蜀所开也。守敬按:残宋本作右仆射。《魏志 卫臻传》,文帝践阼,迁尚书,转侍中,吏部尚书,明帝时,转右仆射。又云,诸葛亮寇天水,臻奏

宜遣奇兵入散关,绝其粮道,乃以臻为征蜀将军。号成国渠,引以浇田。朱田上衍故字,赵同,全、戴删。赵云:按《汉志》,郿县成国渠,北至上林,入蒙茏渠。盖西京已有是渠,卫公振更修治之。[五二]会贞按:《汉志》系成国渠于郿,而《沟洫志 注》如淳曰,成国,渠名,在陈仓。盖就卫臻所开言也。《晋书 宣帝纪》,青龙元年穿成国渠。《食货志》自陈仓至槐里,[五三]即臻事,《魏志》本传失载。《长安志》,唐李石记成国渠见《汉志》,卫臻征蜀,复开以溉田。后魏大统十三年始筑堰,置六斗门以节水。贞观以后,屡经修治,其渠溉武功,兴平、咸阳、高陵等县田二万余顷,今涸。[五四]其渎上承汧水于陈仓东。汧水详本篇上,陈仓及下郿同。东径郿及武功、槐里县北。武功详本篇中,槐里详本卷。渠左有安定梁严冢。赵改岩,戴作严。会贞按:黄本作严,《大典》本作岩。《隶释》同。疑岩字是也。冢在兴平县东北。碑碣尚存。又东径汉武帝茂陵南,朱脱又东二字,戴增,全、赵增又字。会贞按:《汉书 武帝纪》,后元二年,葬茂陵。《书钞》九十四引潘岳《关中记》,汉诸陵皆高十二丈,方百二十步。惟茂陵高十四丈,方百四十步。故槐里之茂乡也。《黄图》应劭曰:武帝自为陵,戴删武字。[五五]会贞按:《武帝纪》建元二年,《注》引应说。在长安西北八十余里。会贞按:《黄图》,在长安城西北八十里。《武帝纪》后元二年,《注》引臣瓒说同。《元和志》,在兴平县东北十七里。《寰宇记》作十九里,误,详下。唐兴平即今县治。《汉武帝故事》曰:帝崩后,见形谓陵令薛平曰:吾虽失势,犹为汝君,奈

何令吏卒上吾陵磨刀剑乎?自今以后可禁之。平顿首谢,因不见。推问陵旁,果有方石,可以为砺,吏卒常盗磨刀剑。霍光欲斩之。张安世曰:神道茫昧,不宜为法。乃止。会贞按:《书钞》一百六十、《御览》八十八引《汉武故事》稍略。故阮公《咏怀诗》曰:失势在须臾,带剑上吾邱。陵之西自霸水又北会两川至此,黄省曾本讹在前于嗟滕公居此室下,西讹作室。朱移此,西讹作南。全、赵增作西南,亦非。戴改作西。黄省曾本此下接故遂葬焉至一水北合渭今无水,朱接故渠又北分为二渠至一水北合渭今无水,并误,见前。如北一里,朱《笺》曰:如当作而。赵云:如字不误。戴改而。守敬按:郦氏有此辞例。《滱水注》云,西如北,北如西,北如东,南如东,一篇尤屡见,朱氏不察耳。戴竟依改,疏矣。即李夫人冢。冢形三成,世谓之英陵。朱作荚陵,《笺》曰:一作莱陵。赵云:荚字不误,《黄图》校。守敬按:《黄图》,李夫人墓,东西五十步,南北六十步,高八丈,在茂陵西北一里,俗名英陵,亦云集僊台。则作莱作荚,皆非误本。《黄图》作荚,亦不足凭。故全、戴并作英。赵据《黄图》,此陵与茂陵近;又据《寰宇记》茂陵在兴平县东北十九里,[五六]李夫人墓在县北十六里,以为两陵之义相比之证,至确。但李夫人陵在县北十六里,须如《元和志》称茂陵在县东北十七里,方与相去一里合。《寰宇记》作十九里,戾矣。赵尚不觉也。夫人兄延年知音,尤善歌舞,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常侍上,赵常作尝。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朱复作与,赵、戴

改。守敬按:《汉书》作与。残宋本、《大典》本作复。佳人难再得!上曰: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曰:延年女弟。上召见之,妖丽,善歌舞,得幸,早卒。上悯念之,以后礼葬,朱后讹厚,戴作后,全、赵同。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作后。悲思不已,赋诗悼伤。守敬按:《汉书 外戚传》文。自如北一里至赋诗悼伤,朱讹在后地隔诸县不得为湖西下,全移此,赵、戴同。全、赵误移故渠又北分为二渠至今无水二十五字于此下,详见前。故渠又东径茂陵县故城南,朱《笺》曰:此故渠,篇内不见张本,疑有脱误。锺、谭本《注》曰,《笺》疑有脱误,然观前渭水又径长安城北《注》中,历举故渠,疑此至分卑尊之名者也,当续前《注》马冢之后。会贞按:朱氏因有错简,不知此为 成国故渠之文,故致疑。锺、谭本语尤误。前渭水径长安城北,《注》中所举故渠,在渭南,此及下所举故渠在渭北。锺、谭乃欲以此至分卑尊之名者也续前马冢之后,是混渭南、渭北之渠为一矣。两汉茂陵县属右扶风,魏废。《方舆纪要》,在兴平县东北十七里。武帝建元二年置。《地理志》曰:宣帝县焉。守敬按:《汉书 武帝纪》建元二年,初置茂陵邑。《地理志》,茂陵,武帝置。无宣帝置县之说,自是讹文。此《注》既从《武帝纪》建元二年置,不得又引《地理志》武帝置以致复。疑是后人见下平陵引《地理志》曰,昭帝置,安陵引《地理志》曰,惠帝置,于此《注》《地理志》曰武帝置七字于旁,久之混入正文,又讹武帝置为宣帝县焉也。王莽之宣成也。《汉志》宣城。宋祁曰:宣下当有室字。故渠又东径龙泉北,今人谓之温泉,非也。会贞按:《地形志》,始平县有温泉,即此。是后魏时误以龙泉为温泉之证。

同类推荐
  • FINISHED

    FINISHE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Purcell Papers

    The Purcell Pap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量寿经会译

    无量寿经会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修真太极混元图

    修真太极混元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箓早朝仪

    金箓早朝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薄荷酸奶纪事

    薄荷酸奶纪事

    故事太长不精彩。没有煽情的对白。不算悲伤。
  • 夏时起风了

    夏时起风了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每个都是爱情是一个冗长的故事啊~年少,暗恋,高中,远方…一个个洋溢着青春的字眼都是年少的喜欢啊!!!就这么固执的认定他/她
  • 青石如墨

    青石如墨

    曾经的告白,拒绝的理由很简单,但并没有打败她,而是她并不介意,因为这是事实。因为她长得真的很......五年后的青春她与他再次相遇,她已不再是当年的丑小鸭,再次与他擦出火花。他会如何选择?但是命运的捉弄让她与他再次分离......她的身世扑朔迷离,到底是对还是错,为什么黑衣人会叫她小姐?为什么她对她的妹妹如此疼爱?为什么她如此讨厌那个天天跟在她身后的男生?他的爱到底是真是假?到底是有目的?而她的身上也是有着不可阻挡的魅力和让人感兴趣的秘密!
  • 诸天天帝

    诸天天帝

    诸天世界,如横沙,大千为尊,现代青年秦一凡,携带时空玉蝶,领悟三千世界,逆伐大千,建立大秦天庭,镇压诸天。
  • 在远方

    在远方

    本书收编的还包括早些年写在《湖南作家网》散文栏目的稿件,全部文字分《怀乡》、《美国事》、《杂感》三集。
  • 鬼医无双

    鬼医无双

    三岁那年我家乡发洪水,冲毁了我的家园,也夺走了我亲人的生命,我和父亲侥幸躲过一劫!从此我和父亲过上了相依为命的生活,也注定了这一年将不会是太平的一年!习得茅山道法,修得无上医术。悬壶济世谁说一定得是救人鬼也一样需要救,执掌阴阳笔,救得三生浮屠,了却半世孤独,维护阴阳平衡,斩尽天下鬼魅,一切尽在《鬼医无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苍茫神主

    苍茫神主

    酷爱游戏地苦逼销售穿越到了修真界,对古代神话十分感兴趣地他很是惊喜,开始了一段精彩纷呈、曲折离奇地闯荡异界之旅。天材地宝、绝世美女都是我的,大能异士、诸天神佛都让开吧,未来将是我的天下,你们都颤抖吧!
  • 轻狂三小姐

    轻狂三小姐

    魂穿异界大陆,她成了人人嘲讽的废材,而后又莫名变成正义之师口中的祸水。很好,这锅咱通通背了,从此专废狗屁天才,专祸无耻贱渣!不服?那就打到服呗。打不过?别开玩笑,有帝级高手罩着通通得趴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龙魇幻想:尘汐若梦今生缘

    龙魇幻想:尘汐若梦今生缘

    尘汐若梦,痴心难付,缘已灭,魂消梦断有谁怜。眉间若雪,一生错爱,见亦难,千年思念化香魂。雪见,前世为天庭百草仙子,救死扶伤,有超高的医术,仙界神花曼珠沙华的守护者。爱慕同门师兄若风,与其有之三世情缘之劫。因若风与凡人相恋被天庭发现,被剥去仙籍,永世不得为仙,并且三生七世断情绝爱不得与相爱之人厮守。为化解心爱之人的诅咒,雪见甘愿忍受千年风吹雨打的考验,终获得下凡人间与心爱之人相见一次的机会。有些感情有些事,它不一定会得到,却一定会失去。女主的一生爱恋犹同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今世她能否把握机会唤回爱人的心...
  • 那年的我们依旧还在

    那年的我们依旧还在

    我自从出生以来就有着幸福的生活,美满的家庭。但幸福都是短暂的,爸爸离开了我们,因为他想寻求更好的生活,几年后,妈妈想让我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把我带到了大城市,一切都是从那里开始.我们的爱情也是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