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7800000009

第9章

△治平四年(丁未,一○六七)

1、八月(案:《宋史》:八月丁未朔,太白昼见。钱大昕《四史朔闰考》:丁未朔。同。) 甲辰,司马光言:“臣窃闻陛下好令内臣采访外事及问以?臣能否,臣愚窃以为非也。(案:《传家集》“非也”作“非宜”。陛下内有两府、两制、台谏,外有提、转、牧、守,皆腹心耳目股肱之臣也。陛下诚能精择其人,使之各举其职,荐举贤能,纠案奸慝,论政事得失,述民间利病,皆令列於奏牍,明白启陈。其有尸禄偷安及挟私欺罔者,小则罢黜,大则诛窜,谁敢不尽公竭诚以承休德。如此,则天下之事犹一堂之上,陛下何患於不知哉!今深处九重之内,询於近习之臣,采道听途说之言,纳曲躬附耳之奏,不验其虚实,即行赏罚,臣恐谗臣得以逞其爱憎,而陛下为之受其讥谤也。近闻王中正差往陕西勾当公事,有知泾州刘涣等曲加谄奉,鄜延路钤辖吴舜臣违失其意,俄而迁涣镇宁留后、知恩州,舜臣降华州钤辖,众人皆言中正所为,审或如是,中正弄权,已有明验。案:《传家集》此下有云:今陛下又置之肘腋,委以腹心,臣恐天下之人将重足一迹而畏之,舆金辇璧而奉之矣!外议又言山陵礼毕,韩琦必求引退,两府当有迁补。臣窃虑两制以上万一有无廉耻之人,或阴结此属,以求进用者,夫以尧之聪明,咨於四岳,众言佥同,然后用人,犹失之於鲧,况可决於近习之口乎!凡公忠正直之士,必不肯借誉左右,以求自售。齐威王所以赏即墨大夫而烹阿大夫,正谓此也。昔汉唐之衰,宦官所以能坏纲纪倾覆国家者,皆由人主与之谋议帷幄进退?臣故也。此乃治乱安危之本,不可不察。) 伏望圣慈详思臣言,凡欲知天下之事,当询访外廷之臣,其王中正不可令勾当御药院。或奸佞之臣豫设机谋以经营两府者,必不可用。”(案:《传家集》,此言王中正第二劄子也,不系日月。言王中正凡三劄子,其《第一劄子》上於治平四年七月二十七日,《第一劄子》,《纪事》不载,今附注於此。据《集》中《第一劄子》云:臣伏见陛下前者尽罢寄资内臣高居简等,令补外官,中外欣然,无不称颂圣德。寻闻复留陈承礼、刘有方二人,又以王中正勾当御药院,众颇失望。臣窃惟祖宗之意,以御药一职最为亲密。过供奉官以上,辄令罢去者,迺以防微杜渐,贻谋万世,忧深思远,诚自古帝王之所不及,子孙之所宜谨守不可失坠者也。近岁以来,左右之臣既恋权势,又贪禄位,遂求闇理资序,豫支俸给,名曰“寄资”,以欺诳外人,此岂祖宗之意邪?今陛下欲振举纪纲,一新治道,必当革去久弊,一遵正法。夫法如堤防,常应完固,乃得无患。一有蚁壤泄之,则渐致溃败,不可复救。近习之臣,朝夕在侧,因缘祈恩,无有穷极,不以祖宗旧法制之,恐陛下他日亦将厌之也。况王中正素闻奸猾,颇好招权,今处之要职,是去一居简,得一居简也。伏望陛下一依前降指挥,尽罢寄资者,令补外官,以成圣德之美。别择内供奉以下朴直廉谨者,使勾当御药院,以存祖宗之法。取进止。) 光疏早入,(案:此指《第二劄子》也。) 晡后,上以手诏问王中正事得之於何人,光即日具奏:(案:此《传家集》所载言《王中正第三劄子》也,亦不系日月,《纪事》摘取疏中数语,未详载其文,今附注前后,拾补其阙。据《集》中云:臣伏奉手诏节文,问“王中正事得之何人?可密奏来。”臣以非才,误受陛下圣知,擢为御史中丞,惟惧旷职,孤忝大恩,每与宾客语言,无不询访时事,稍有毫朆裨益盛德,率皆奏陈。此事臣得之於宾客,前后非止一人,诚恐玷累公朝,所以有此论述。) “中正有无此事,惟陛下可以知之。臣在阙门之外,何由知其虚实,若其果有此事,陛下得以为戒;若其无有,臣敢避妄言之罪。”(案:《传家集》此下有云:但外人有此议论,臣不敢不奏陛下知之。万一有益圣明,皆微臣之幸也。) 光盖得之孙永,永亦尝以为言。上曰:“舜臣本隶温成阁,先帝常言其不才,昨阅边臣姓名,舜臣在其中,朕自黜之,非缘中正也。”(《纪事本末》卷五十八。)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云:八月,京师地震,上谓辅臣曰:“地震何祥也?”曾公亮曰:“天裂,阳不足;地震,阴有馀。”上曰:“谁为阴?”公亮曰:“臣者君之阴,子者父之阴,小人者君子之阴,皆宜戒之。”吴奎曰:“但为小人党盛矣!”上不怿。案:《宋史·本纪》:八月己巳,京师地震。

又:葬英宗於永厚陵。案:《十朝纲要》、《宋史·本纪》:癸酉日。《十朝纲要》又云:八月二十七日,葬永厚陵,谥曰宪文肃武宣孝,庙号英宗。李攸《宋朝事实》卷十三云:英宗梓宫至永厚陵,馆於席屋,从韩公下视。宫有正殿,置龙輴,后置御座,影殿置御容。东幄卧神帛,后置御衣数事。斋殿旁皆守陵宫人所居,其东有浣濯院,有南厨,厨南陵使廨舍,殿西副使廨舍,都知石全育为陵使。灵驾至,仪仗转趋园西殿中,仪仗前导,御容大升舆、御龙輴、御前殿车辂,各就幕屋。方相、仪椁、漆梓宫等,置於茔外,各有方位,司天监处之。兵士各执仪仗,分屯巩县、偃师,承安命使臣董之。陵北有枯河,河北原合抱三陵,在青龙山下。其西白虎涧,青龙山西即太室也。少室西,俗谓之冠子山。陵前阔角,谓之鹊台门,侧台曰乳台,陵台三层,高五十三尺。上宫方百五十步,卷四重,共高八尺,厌木者二重。石椁高一丈,其凿长一丈二尺,深阔七尺,盖条石各长一丈,阔二尺,十四板。皇堂方三丈,深二丈三尺。麓巷长八十三尺,深阔一丈八尺,自平地至深六十三尺。隧道长四百七十尺。石人物六十事。韩公曰:“力士所得直及赐予,人不过七缗而已。”癸酉,黎明,设遣奠於幄殿,有牲牢祝文,馀皆如朝临礼。昌王及五使皆吉服、金带,导龙輴,降隧道,抵木阶。梓宫升石椁西首,御夷床,下不及地尺而止。巳时一刻,乃下,置珠网花结於上,布方木,及盖条石,及设御座於盖下。前置时果,及五十味食,别置五星十二辰,及祖思、祖明尊位於四壁。又设衣冠、剑佩、笔砚、弧矢、甲胄,凡平生玩好之物。又设缯帛、缗钱,然后设册宝,瞭然漆镫,闭柏门,置逍遥於麓巷,阖石门,阙其阈之中央,留人於内,搘掂毕,匍匐而出,锁其门,投钥於内。司徒复土九锸,立石柱於中央,萦以铁索,乃以都护排防,累石以塞门,实隧以土。五使乃易凶服,设掩皇堂祭於隧外,哭,又於陵哭。人易吉服,黑带,俟浴虞主毕,奏请降舆、升辂,即下宫。又奏进发,五使前步,导至下宫,奏降辂、升舆,设第一虞哭。据注云:仁宗之虞不哭,次道曰:“唐室请陵,但置香药,不设食,为臭腐故也。”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三云:陕西之民,供英宗山陵之役,不比嘉祐十分之一。韩子华曰:“非上旨丁宁,不能如此。”欧阳文忠曰:“上云:‘朕成先帝之志,天下必以朕为不孝。’”

1、九月(案:钱大昕《四史朔闰考》:是月丙子朔。) 壬午,奉安八室帝后神主,奏告太庙,祧藏僖祖及文懿皇后神主西夹室。癸未,遍告天地、社稷、宗庙、宫观。甲申,上斋於垂拱殿。乙酉,祔英宗太庙,上步导神主出,至宣德门,并臣奉慰如典礼。罢僖祖讳及文懿皇后忌日。(《长编》卷二百十四:熙宁六年,从安石请,奉僖祖为太庙,迁顺祖夹室。原注:壬午,奉安八室云云,据以辑此。案:《续宋编年资治通鉴》云:九月,祔英宗,祧僖祖。《宋史·本纪》:乙酉祔英宗神主於太庙,乐曰《大英之舞》。《续宋编年资治通鉴》连书,故祔、祧先后异文。《长编》卷二百九:治平四年三月云:先是,礼部言:“准嘉祐诏书,定太庙七世八室之制,请以大行皇帝神主祔第八室,僖祖、文懿皇后主依唐故事,祧藏於西夹室,以待禘祫。自仁宗而上至顺祖以次升廷。”李攸《宋朝事实》卷十三云:乙酉,未明,百官序立集英殿下,上自东南来登殿哭奠,拜,降就幄。宗正卿告迁酌献毕,虞主乘腰舆,出两府前导,上步从,止宣德门,乘玉辂,上北面,再拜,辞。是日早,太祝浴栗主於庙门西幄,王禹玉题之。辂及庙门,百官拜迎於门外,虞主御腰舆,入就幄。辰时,百官又立於殿庭,内臣以腰舆迎栗主,置於中庭之褥子;又於褥西北面,俯伏兴,称英宗宪文肃武宣孝皇帝祔庙。内臣奉主於腰舆,升自阼阶,诣真宗室,祔坐於东壁下,少顷,诣本席褥位,公卿以下,行礼奏乐,如时享之仪。毕,以腰舆奉桑主,埋於席北,百官入慰。又《宋朝事实》卷六,太常礼院奏:僖祖文献睿和皇帝、文懿皇后神主祧藏於西夹室,今具合行典礼如右。臣等谨按:《礼记》檀弓云:“舍故而讳新。”注:“谓高祖之父,当迁者也。”《唐会要》:永徽二年,左仆射于志宁言:“依礼舍故而讳新,故谓亲尽之祖,今宏农府君神主上迁,请依礼不讳。”从之。)

2、戊戌,知制诰、知江宁府王安石为翰林学士。安石既受命知江宁,上将复召用之,尝谓吴奎曰:“安石真翰林学士也。”奎曰:“安石文行,实高出於人。”上曰:“当事如何?”奎曰:“恐迂阔。”上勿信,於是卒召用之。(《纪事本末》卷五十九。案:奎论安石,见《长编》卷二百九闰三月。《太平治迹统类》作八月戊戌,误。八月无戊戌日,戊戌,九月二十三日也。《统类》载制略云:王安石学为世师,行为人表,廉於自进,优处於东藩。兹有佥言,宜还中禁,俾夫左右先后,以道义辅予,岂特专文墨,视草而已,可特授翰林学士。《临川集》谢翰林学士表云:臣闻人臣之事主,患在不知学术,而居宠有冒昧之心;人主之蓄臣,患在不察名实,而听言无恻怛之意。此有天下国家者,所以难於任使,而有道德者,亦所以难於进取也。学士职亲地要,而以讨论讽议为官,非夫远足以知先王,近足以见当世,忠厚笃实廉耻之操足以咨询而不疑,草创润色文章之才足以付讬而无负,则在此位为无以称。如臣不肖,涉道未优,初无荦荦过人之才,徒有区区自守之善。以至将顺建明之大体,则或疏阔浅陋而不知。加以忧伤疾病,久弃里闾,辞命之习,芜废积年。黾勉一州,已为忝冒,禁林之选,岂所堪任?伏惟皇帝陛下躬圣德,承圣绪,於群臣贤否已知考慎,而於其言也又能虚己以听之,故聪明睿知神武之实,已见於行事。日月未久,而天下翘首企踵,以望唐、虞、成周之太平。臣於此时,实被收召,所以许国,义当如何。敢不磨砺淬濯已衰之心,绎温寻久废之学,上以备顾问之所及,下以供职司之所守。)

同类推荐
  • 运气门

    运气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长乐六里志

    长乐六里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嘉泰吴兴志

    嘉泰吴兴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妙臂印幢陀罗尼经

    妙臂印幢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办案要略

    办案要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蛮子夫婿

    蛮子夫婿

    鲜卑男主前凉女,一个坚硬一个美;草原爱情谁人醉?只问拓拔中意谁!张熏儿本来是遵着她母妃的遗愿找一处锦绣之地落地生根,在适当的年纪嫁个合适的人,再在合适的年华恰到好处的生几个娃娃,她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不是吗?(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忧伤的光影流年

    忧伤的光影流年

    为什么两个相爱的人要遭受痛苦和折磨?为什么两个相爱的人最后不能在一起?她为他倾尽所有,她爱他爱的遍体鳞伤。他为她接管家族企业,他爱她寻她到天涯海角。肖冉为了宋轩翊的事业而离开,她可以放弃自己的梦想,但不愿影响宋轩翊的事业。如果两个人注定要在一起,那么无论经历什么,最终他们都会在一起。
  • 异世纵横之天尊归来

    异世纵横之天尊归来

    他,为了报灭族之仇与敌人同归于尽,死后灵魂穿越到异界,接受了一段来自自己的传承,看主角如何在异世如何重回巅峰,笑看众生。
  • 流亡之主

    流亡之主

    真名隐匿出海外,万里思亲,叹世事太沧桑;绝处逢生战天下,一展宏图,看雄心多张扬。
  • 浅色半夏倾国梦

    浅色半夏倾国梦

    一段缘情,一段苦情,今生来世,等候已久,缺失的记忆,为你跳动的心。——【涵墨篇】千年殇至,相忘。慕羽玄涵的到来,究竟为谁,因果的轮回。最美好的时光里,他们相遇,到底是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一次次,爱恨情仇,到最后,终究平淡如水,甘涩如茶,醉心如酒,浅酌一口,且知。——这个世界很可悲,也很可笑。世事无常,望卿不负时光,【雪颜简介···咳咳,入坑自见分晓~】加群:663542174,欢迎入坑~小精灵们
  • 明若晓溪之第二年的期待

    明若晓溪之第二年的期待

    再次沉沦,不知如何选择,终于做了决定时他失忆了原本。。。“你是?”再次回到日本,原本守候她的人少了一位,而此次日本之行便是......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三十七号档案

    三十七号档案

    医学院解剖室悬挂着的无头女尸、漂浮在大海中的盒中女尸、被囚禁数年的无辜女孩儿、高校学生接连自杀……在这些恐怖事件的背后,隐藏于黑暗的凶手化为恶魔吞噬着人们的灵魂。让我们跟随沈泽之和他的队员们,抽丝剥茧……
  • 雄霸天下之决战紫禁之巅

    雄霸天下之决战紫禁之巅

    天下会帮主雄霸欲得天下,请神算泥菩萨批算,泥菩萨预言他的前半生:“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于是雄霸下令找两名孩童收为徒弟,他们生辰八字要与批示相符,以助雄霸大业。他们就是聂风和步惊云,但实际上二人都与雄霸有不共戴天之仇。风、云与大师兄秦霜及雄霸女儿孔慈成长成人,习得一身好武艺,天下会几乎称霸武林。惟有死对头剑圣让雄霸不放心,但“成也风云,败也风云”,雄霸开始以女人为工具对付聂风和步惊云,并造成孔慈之死。逃走的步惊云为楚楚所救回。步惊云、聂风携手对付雄霸……
  • 西游故事背后的故事

    西游故事背后的故事

    《西游记》可谓妇孺皆知,因其故事结合玄奘法师取经历程和元杂剧部分剧目改编,所以故事中前后矛盾颇多,细看如雾里观花,水中望月,不能拨云见日,现其本来面目。主要人物取经途中心态有没有变化,降妖故事之间有没有关联,部分人物神龙见首不见尾,很多故事和元杂剧中发生较大改变,那么作者为何如此改编,那些隐藏的故事又是怎样,本文将详细还原一个完整的取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