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7700000016

第16章

通州靜海潘氏子。年十九薙染受具。參浙翁琰於徑山。琰問汝何處人。師曰。淮東。琰曰。泗州大聖。為什麼在揚州出現師曰今日又在杭州撞著。琰曰。且喜沒交涉。師曰。自遠趨風。琰以師警敏。欲大激發。未許參堂。纔見便曰。下一轉話來。擬開口即喝出。師以書上。又以頌呈。末句曰。空教回首望長安。琰曰。者裏是什麼所在。師曰。謝和尚挂搭。於是密就入室之列。命掌記室。琰既示寂。四明育王虗席。廟堂奏師補處。復遷杭之淨慈露隱徑山。其住徑山。值歉餘逋劵山積。僧殘屋老。未幾樓閣矗霄。雲衲踵至。不減浙翁全盛氣象。俄示疾。囑其徒曰。為吾祔一穴於東澗。見生死不忘奉師之意。六月初十日。浴訖書偈而逝(徑山琰嗣)。

婺州雙林介石朋禪師

上堂。舉明招謙禪師。一日天寒上堂。眾纔集。招曰。風頭稍硬。且歸煖處商量。便歸方丈。眾隨至立定。招曰。纔到暖室。便見瞌睡。以拄杖一時趁下。頌曰。稍硬風頭早已乖。更將暖處自沈埋。反令千古成踪跡。枉喫羅山白飯來(徑山琰嗣)。

慶元天童弁山阡禪師

舉李翱參藥山因緣。頌曰。貴耳而賤目。背手抽金鏃。仰面看青天。箭過新羅國○僧歸鄉偈曰。奮志南方問正因。正因一字不曾聞。七零八落袈裟角。惹得凌霄幾片雲○觀音大士偈曰。螺髻屈蟠春島碧。綠衣零亂曉雲寒。尋聲只麼隨流去。說甚真觀清淨觀(徑山琰嗣)。

平江虎丘枯椿曇禪師

上堂。舉大梅常禪師。問馬祖如何是佛。祖曰。即心是佛。師曰。要知馬祖落處麼。水向石邊流出冷。風從花裏過來香(徑山琰嗣)。

龍溪文禪師

示眾。無相無形本寂寥。擬擡眸處轉迢遙。蒲團靜倚無餘事。窗外一聲婆餅焦(徑山琰嗣)。

平江虎丘東山道源禪師

福建連江黃氏子。肄業郡之白雲。游歷兩浙。末後到蔣山。見浙翁琰禪師。室中舉即心即佛話有省。出世奉化清涼。遷蘇州虎丘。上堂。拈拄杖曰。德山棒。臨濟喝。總是用過了底閒家潑具。且道虎丘將什麼為人。卓拄杖。不假鉗鎚烹佛祖。慣將筯折攪滄溟。擲拄杖下座。建安徐直翁帥三山。以雪峰起師。至建寧光孝寺。遺偈而化(徑山琰嗣)。

慶元大慈芝嵒慧洪禪師

越州新昌人。姓朱。誕時。母夢前石佛高禪師入臥內。寤而生。師年十六。從石佛淨因薙染。謁徑山浙翁琰。琰問曰。汝何處人。師曰越州。琰曰。近離甚處。師曰淨慈。琰曰。如何是行脚事。師擬議。琰色莊曰。汝前來答我。一一分曉。問著行脚事。則茫然為何所礙。師曰。今日來見和尚。琰曰。念汝新到。參堂去。琰遷天童。師再參。室中舉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師曰。毒龍行處草不生。琰曰。且喜沒交涉。師曰。入水見長人。琰便喝○忠獻越王。請住崇報。上堂。住山懶慢。百事無成。教為剩語。禪亦強名。擊拂子曰。夜來春睡重。一覺到天明○住石佛上堂。紅塵堆裏四經秋。驗盡諸方盌脫丘。忽地船頭輕撥轉。却來屋裏販揚州。襴衫翻著。曲唱還鄉。坐斷千差。壁立萬仞。直得韶光溢目。故園桃李爭研。瑞氣騰空。本地風光顯現。若也頓開千眼。何妨把手同歸。其或未然。善財一去無消息。樓閣門開竟日閒○臨終書偈曰。六十三年前。六十三年後。臘月火燒山。虗空俱出醜。跏趺而逝(徑山琰嗣)。

慶元壽國夢窗嗣清禪師

山陰于氏子。佛涅槃上堂。佛真法身。猶若虗空。因甚二月十五日。却向雙林樹下。做盡死模樣。良久曰。竹影掃階塵不動。月輪穿海水無痕○上堂。歸宗斬蛇。祕魔擎叉。禾山打鼓。趙州喫茶。十字街頭開舖席。見錢買賣且無賒(徑山琰嗣共十人)。

湖州道場別浦法舟禪師

甞有魚籃觀音讚曰。月眉斜印海門孤。逐浪隨波不丈夫。雙手向人提掇處。却將魚目換明珠(育王印嗣)。

無極觀禪師

得法於育王印禪師。題世尊出山像曰。王宮不住箇癡獃。半夜逾城真怪哉。苦行六年誰采你。計窮只得出山來(育王印嗣已上二人)。

慶元瑞巖無量崇壽禪師

上堂。舉鳥窠和尚。因白侍郎問佛法大意。鳥窠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侍郎曰。三歲孩兒也解道。鳥窠曰。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頌曰。惡無相貌善無形。皆自心田長養成。不露鋒鋩輕點破。菩提煩惱等空平(育王瑞嗣)。

慶元天寧無鏡徹禪師

上堂。舉巖頭和尚因僧問。浩浩塵中。如何辦主。頭曰。銅沙鑼裏滿盛油。頌曰。百萬雄兵入漢關。威如猛虎陣如山。單刀直取顏良首。不是關公也大難(天童派嗣)。

鼇峰定禪師

讚玄沙和尚偈曰。青蓑不肯換金章。千古風流屬謝郎。釣得錦鱗人不薦。夜寒沙上聽鳴榔(天童派嗣已上二人)。

饒州薦福無文燦禪師

從育王堪得法。(增集續燈悞入無準範嗣)寶慶三年六月。受請住薦福。次遷開先。五年復還薦福。據室。山僧今日開地獄門。普請盡大地人。造地獄業。證地獄果。若有一人成佛作祖。我誓不成正覺○上堂。天高地厚。日盈月昃。全提半提。天地懸隔。燦上座平生只會著衣喫飯。聞人說佛法二字。如風過樹頭。如水澆頑石。今日裂破面門。喚作長老。也欲與諸人論說一上。無端冒五六月大熱。行二千里脩途。一時打失了也。雖然賴有拄杖子在。拈拄杖曰。拄杖子試說看。卓一下。清平世界。切忌譌言○結夏上堂。百不知。百不會。飽喫飯。熟打睡。要得剋期取證。須證如是三昧○師嘗與其友知無聞書曰。住院何足道哉。近年勑差堂除者何眼。可挂齒牙者能幾人。使吾有口。可以吞三世諸佛。則曲彔牀。終身不坐又何慊。無聞以為何如。某昔者入眾。見識字人。多不修細行。遂決意不作書記。諸老據位稱師者。又多看不上眼。遂無意出世。今皆不遂其初矣。住院十年。名為長老。只是舊時燦上座。飲食起居。與堂僧無異。相從衲子。歲不下百數十人。遇五日搥鼓陞堂。以平時在諸老間。所得細大法門。隨分東語西話。斷不敢以脫空話籠罩學者。亦不敢以過頭語欺謾學者。說到無巴鼻無滋味處。欣然自笑。聽者不必解笑也。士大夫多相知。然所知者。不過謂其讀書也。能文也。解起廢也。硬脊梁也。盖膽毛幾莖。則知者鮮矣(育王堪嗣)。

福州雪峰北山信禪師

頌佛成道曰。六年凍得眼無光。一見明星雪後霜。擔水出山頻喚賣。不知江海白茫茫(何山清嗣)。

平江虎丘拗堂善濟禪師

題魚籃觀音像讚曰。雲鬚濃粧苦強顏。為他閒事入塵寰。攜來活底無人買。只作尋常死貨看(天童觀嗣)。

越州天衣嘯嵒文蔚禪師

上堂。舉雲門和尚示眾曰。人人盡有光明在。看時不見暗昏昏。踢倒山門無厨庫。此時明暗自然分(天童觀嗣)。

柏嵒凝禪師

作破衲頌曰。零零落落幾經年。信手拈來搭半肩。午夜定回和束倒。箇中消息許誰傳(天童觀嗣)。

華藏純庵善淨禪師

上堂。舉六祖風旛話頌曰。不是風兮不是旛。白雲盡處見青山。可憐無限英雄漢。開眼堂堂入死關(天童觀嗣已上四人)。

臨安徑山荊叟如珏禪師

婺州人。依侍癡鈍穎和尚。一日室中垂語。如何是佛。師遽曰。爛東瓜。侍呈頌曰。如何是佛爛東瓜。齩著冰霜透齒牙。根蒂雖然無窖子。一年一度一開花。嘗作偈寄呈穎曰。鍾山白刃赤身挨。幾度曾經被活埋。一自人亡家破後。了知無位可安排○歲旦上堂。新歲擊新鼓。普施新法雨。萬物盡從新。一一就規矩。普賢大士忻歡。乘時打開門戶。放出白象王。徧地無尋處。拈拄杖。惟有者個。不屬故新。等閒開口。吞却法身。擲下拄杖。是什麼。千年桃核裏。元是舊時仁(天童頴嗣)。

福州雪峰大夢德因禪師

作布袋和尚贊曰。杖挑布袋走紅塵。底事何曾見得親。業識茫茫無本據。不知開口笑何人(天童頴嗣已上二人)。

臨安靈隱高原祖泉禪師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守护甜心之我叫千舞菲

    守护甜心之我叫千舞菲

    她,原来的日奈森亚梦,因为不信任和背叛,而成了首富的女儿千舞菲。
  • 六界神魔传

    六界神魔传

    幽冥玄天幻无极,梦魇黄泉阿修罗,逍遥长生归海魅,山魁九宫贺兰仙......神魔大乱,高手云集,英雄辈出,且看谁笑到最后!
  • 美王爷嗜宠毒王妃

    美王爷嗜宠毒王妃

    她是重生后的现代人,醒来去发现自己是在河边,众人嫌弃,家人陷害,‘哼,看我不把你们玩死’,几个月后她是令人发指的毒后,美王爷的嗜宠,神医的娇宠,毒仙的宠爱等等
  • 曾许诺:阿房宫赋

    曾许诺:阿房宫赋

    她,是楚国的倾城帝姬,仙姿玉色,妙手回春。他,是秦国的千古一帝,铁血无情,威震天下。当她,化身神医,术精岐黄,悬壶济世。当他,立于咸阳,指点江山,生杀予夺。当她遇见他。谁又能真的降服谁?烟笼玉阶殿宇宏,月沐花台衣锦荣。古今一座阿房宫,朝朝暮暮生死同。
  • 生态文明论

    生态文明论

    本著作将阐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与改变当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之内在联系,阐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题中应有之义,剖析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特别是剖析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关系。
  • 陌过初夏

    陌过初夏

    “如果我的世界不曾出现过你,也许我会一直这样下去,但是一切出现,都不及一个你”白雨泽“喜欢我的人十个有九个是痛苦的”“为什么?”“因为我只爱一个”
  • 别人的妻子和床下的丈夫

    别人的妻子和床下的丈夫

    伊万·安德列耶维奇捉奸的两天:大街上令人恶心的自白,床底下肮脏的表演……这一切都构成了一幅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生动画面。作家就是靠别出心裁的结构,抓住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日常生活琐事以及生动、幽默的语言,把一个个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 元素武神

    元素武神

    九重元素海洋,横挂天地之间,它们如金字塔般层叠着,越往上元素威力越强。少年李奇得上古秘卷,沟通上层元素海洋,在屈辱中崛起,一路高歌猛进,碎万古,踏苍穹,强者无敌!
  • 三生门之诡玺谜云

    三生门之诡玺谜云

    两枚战国时期的玉玺,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神秘,引发各族之间世代的纷争……一股上古时期流传的血脉,用一种神秘的力量,守护着一个惊为天人秘密……是历史成为了传说,还是传说成为了历史……
  • 世界上下五千年

    世界上下五千年

    读史使人睿智,历史蕴含着经验与真知。学习历史,可以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创造明天,可以充实自己的头脑,汲取宝贵的人生启迪。纵观当代,没有哪一个发达的国家,不是在众多的学科中给历史科学以极高的地位;没有哪一个优秀的民族,不是在国民教育中给历史知识教育以特殊的重视。《世界上下五千年》为“青少年快读历史书系”中的一本,以人类历史为主干,取材于历史,又尊重历史,以五千年来的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政治经济、风云人物、科学进步和地理发现等为多姿多彩的枝蔓,通过一个个精彩鲜活的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风貌,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