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7600000034

第34章 方药类(2)

阳痿。某集团公司总经理,素体康健。但中年以后得一隐疾,先见早泄,后成阳痿。中西医药调治数年而竟罔效,后经友人荐举来就余诊。诊得六脉涩缩不畅,左关兼弦。与余言语对话之间,忧伤神色时有流露。余推测患者必有七情重伤,询之果然。据其脉症,病源当在肝气郁滞,宜先疏肝解郁、条畅气机。而观其以前所服方,尽皆滋肾壮阳之品,无有出其范围者。余取褚澄遗法:以白蒺藜500g,炒去刺,研为细末。日服二次,每次6g,开水送下。服完药粉,患者欣喜来告,连称“大效”,“自服药以来从未见有如此良效。”复诊脉见细软,并无他征。改拟两调肝肾、平补阴阳之方。服两月,病情更趋好转,已有正常性生活。但停药半年,又见反复,临场怯战,娇妻抱怨。再次来诊,脉象又变,左手弦而有力,右手软大,证现中气虚馁、肝火内炽之候。迳予小柴胡汤原方,连进数十剂,服后阳道再兴、人伦复常矣。

益气升清话“补中”

名医李东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生处战乱之世,民多饥馑、寒冷与精神刺激。由足疾病丛生,以治伤寒之法治之往往乏效。东垣在其历久之医疗实践中,体察此等诸因最易耗人元气,伤人脾胃。因而倡导“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论,遵《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之义,强调理脾胃,升中气,并自制补中益气汤方。

补中益气汤擅治劳倦伤脾、谷气不胜、阳气下陷阴中而发热之证,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剂:方用甘温之品升其阳气,以达阳春升生之令,其中黄芪补益肺气,肺气有权则卫护皮毛而实腠理,自汗叮止。元气不足,气促懒言,补之以人参。心火过甚,烦热内生,泻之以汁草。白术健脾,当归和血,陈皮调气。升柴以清轻之质,引发胃气上腾而复归本位。全方能益脾肺之气,散在表之寒,升下陷之阳。适用于脾肺气虚而见发热、自汗、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咣便溏、脉洪虚软、舌淡苔白等证。亦可治疗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下垂、久泻、久痢、久疟及诸清阳下陷之证。故此方属于温而兼燥,补而兼升之剂。于阴虚、阳虚、阴阳俱虚,上盛下虚及肝肾精血亏损之人则犹若冰炭之不相宜矣。

清·魏玉横于《续名医类案》中持有异议:“补中益气汤为东垣治内伤外感之第一方,后人读其书者,鲜不奉为金科玉律。然不知近代病人,类多真阴不足,上盛下虚者十居八九,即遇内伤外感之证,投之辄增剧。”

上述两者之间其实并无抵牾,盖东垣制为补中益气汤,用以治疗气虚下陷之证,原不用以治疗真阴不足。东垣生活于战乱频仍之年,且地处北方,气候高燥,每易损伤脾胃而使阳陷入阴.其制此方,出于当时治疗之需要,本无可訾之处。而魏氏生于清代升平之时,处东南卑湿之地、鱼盐之乡,物阜民丰,淫欲日恣,则真阴易耗。凡此类者,固不可投补中益气,即稍涉温燥.恐亦不受。故魏氏又曰:“非此方之谬,要知时代禀赋各殊耳。”此为智者平心而论、见道之言也。

自古迄今,成方之多正不知其数者也。一方有一方之主治功能及适应证候,方本无过,全在医家之善用不善用耳。魏氏所说虽确有至理,于今临证所见,沪地自多真阴亏损、上实下虚之人.而适于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者,仍不乏其人。然余于使用补中益气汤之过程中,体会其有如下特点:其一是现今之患者少见单纯之中气下陷病证,每常兼夹他病,气虚下陷仅为主症或主因。故此类患者处方时不可纯用补中益气汤,宜随辨证加减化裁。其二患者易见全身性气虚证候或中气不足,常难见到下陷征象。临证时务必细心体认,方不致误。其三气虚之脉可见大而无力或细软无力。气陷轻微者,脉象常常不显特殊,而气陷严重者,可见寸弱尺强之脉。

今略举病例五则,以说明补中益气汤的部分功效。

(一)益气升清,头痛可医

某商店艺徒杨女,数年来苦前额疼痛,时发时止,屡服川芎茶调散及西药不效。一日痛复增剧,相邀余治。诊见脉细苔薄,自诉略有感冒。余诊此女中气虽弱,而当时以治标为急。投疏表、祛风、止痛、化痰之剂不应,感冒亦无好转。因思患者体倦乏力是中气之衰微;额痛作止不常为气虚清阳不升使然;而感冒之药非借元气以行其药势,则药效难以发挥。故治疗之关键当益中气、升清阳以健脾胃、实腠理。投补中益气汤加白芷,两帖感冒解,头痛大减,又三帖头痛如失,后竟不复作。

按:《医宗必读》云:“头为天象,六腑诸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此。故天气六淫之邪,人气五脏之变,皆能相害。”因而头痛原因有外感,有内伤,有虚有实。而虚证之中,气虚下陷清阳不升,可见头痛作止不常,且多绵绵而痛,兼见倦怠乏力,易于感冒。上述病证即属此类,故用补中益气汤补气升清,佐白芷既除风寒又善治头痛。古方神白散用白芷、甘草、姜葱、豆豉治风寒外感,杨吉老以一味白芷为丸,治头痛如神,名曰都梁丸,已成千古名方。加入补中益气汤中,则标本兼顾而药到病除矣。

(二)升脾化饮,痰嗽能治

于部徐某,年届四旬,常患咳嗽,入冬辄发。每服开肺化痰之宁嗽露,可以渐安,因而发必服之,已成案头常备之物。咳止后稍感寒邪又必复作。如此经历数个冬天,病终不除。1975年2月间就治于余,询知平素精神不振,胃纳不馨,饱食即胀满不舒、心下塞闷,大便软溏,日行二、三次。脉则细小,两尺软弱,舌质暗淡,苔呈薄白。闻其咳声轻浅无力,痰多而稀薄,断为气虚脾阳不运,兼水寒射肺而咳也。投补中益气汤加干姜、五味子,三剂而安,后亦不发。方为:

党参9g黄芪9g当归9g焦白术9g陈皮4.5g升麻3g柴胡3g炙草3g五味子3g于姜1.5g

按:此为气虚下陷兼有痰饮之证,故以补中益气汤健脾升阳,配入干姜、五味化饮敛肺,双管齐下故收捷效。

(三)气陷腹痛,须仗补中益气

会计王某,年过五旬,素来健康无病。是年于乡下营建房屋,操持过甚。数日后,自觉脐下气海穴内隐隐作痛,时轻时剧。脉弦软,苔薄白。按其腹部绵软,且得按则痛减,故虑其气虚。予六君子汤,不效。更加归、芍以调和肝脾,亦不知。余反复推究病情,思必因负重过度,而致中气下陷。前方有益气之能,而乏升举之力,法当补而兼升。且用力不当每致气滞,气滞则血亦不畅,理宜兼顾。因此给予补中益气丸及三七片同服。丸药每日三次,每次10g。片剂仅服常量之半,日服二次,每次二片。三日后腹痛止。为巩固疗效计,嘱续服补中益气丸250g,三七片二瓶。以后直至退休,未闻腹痛重作也。

(四)子夜晕厥,应用泻火升提

某商店经理甘先生,三十八岁。1978年诊,患者形躯肥胖,素体尚健。然近年余以来,却患一奇症:每晚睡至半夜辄醒。四肢不能动弹,口不能言,但心中了了,外界之声响及家人之活动,悉知悉见。如此经历两小时许,即自行复常,自昼除稍感疲劳外,并无他异。时至夜半,病必复作。循此规律周而复始。虽经中西医药多方治疗,略无征验。嗣后,在某区中医院住院四十天,医家从“怪病皆属于痰”立论,药用二陈汤加味,予以行气化痰,服三十多帖,未见影响。出院后来就余诊。余察其脉象细软,而两手寸脉尤见细弱.左尺搏大鼓指。推详脉证,是“阳气下陷阴中”之见证。夜半虽阴气极盛,而子时为一阳初生之时,阳气来复,阴霾渐退。值此阴阳交替之候,阳当渐壮而胜阴,缘患者阳气下陷,滞于阴中,无力升腾,是故阳气当升而不能升;又因阴中阳气内郁,阻碍阴阳进退之路,故阴气当退而不能退。如此便使阴阳之气不能顺利交替接续。而上述诸证见焉。经二小时许进人丑时,阳气渐旺则阴气渐退,由是正阳升发,则一切复常。既然病机若此,则本病之治疗,当“升提下陷之阳气,清泄下焦之阴火。”用补中益气汤加黄柏治之。方为:

黄芪12g焦白术9g陈皮6g升麻3g柴胡3g党参9g炙甘草3g当归9g黄柏9g

服药首剂,病即未发,连服_J帖,夜夜安然无恙。复诊时左尺之脉已平,原方去黄柏,即单用补中益气汤方,又服一周,病均未发,就此停药。至今近二_卜年,夜夜安然人梦乡。

(五)气虚阳衰地道不通,温润益气清升浊降

革命前辈徐大姐,于古稀高龄苦便秘不通。初服通便药片,尚可勉强通下,久则失灵。余曾为之诊治一、二次,用益气通便之方,略有小效。彼则急于求成,访求专家名医,经友人介绍请一名医诊治,诊后持处方向余咨询,余见方大骇,全方药有十余味,均是养血滋阴之品,如生熟地、天麦冬、川石斛、玉竹、沙参、柏子仁、火麻仁、全瓜蒌等,药之用量每在15~20g之间。虽有甘草、茯苓之类。岂敌大队滋腻之害。余劝勿服,终不听之。服四十剂,复邀余诊。余见其瘫坐椅上,面色黄白相杂,全无血气。语声低微勉强,似难接续。自诉极度倦怠,气短欲喘。大便艰涩,腹笥胀满,五、六日方得便解一次。胃纳甚差,每天仅食一小碗。切其脉大而涩滞不扬,按之软而无力。舌质阔厚而歪向左侧,舌色淡白,苔则白干厚腻。据此脉症,显是阴药过度不仅使中气受戕,脾失健运,痰浊阻滞致上下气机不畅,而且阻遏下焦阳气,阴寒凝滞,遂致地道不通。治法当健脾化痰,温阳通便。投以香砂六君子汤合景岳济川煎,服后仅大便略有好转,胃纳稍开外,并无他效,且觉口中干燥。但白厚腻苔渐变薄白微腻,可以测知痰浊渐化,中焦气机复苏。但疲乏无力不见改善,虑其高年气衰,必有清气虚陷之机。改拟补中益气汤合济川煎,自觉服后极为舒适,大便二、三日一行,量多质软,体力渐复,胃纳亦开。两月后,生活学习,走亲访友均已恢复常态。前方服及一年,大便又渐干结,再合魏龙骧先生之白术通便方,竞得幽通气道,大便一、二日即行一次,自然而舒适。以后每日一一剂,常服不辍,至今已服及四年有余,稍稍停药二、三口即感中气不续,纳差便涩,再进前药,又可复常。闷前仍在服用中。所用方为:

黄芪30g党参15g炒白术30g陈皮6g升麻3g柴胡4.5g炙甘草3g当归9g淮牛膝15g泽泻9g炒枳壳6g苁蓉15g生地15g大枣30g

桂附八味丸方证散议

(一)桂附八味丸,首见于仲景《金匮要略》,但古今方名略有不同。本方于《金匮》书中凡两见:先见于“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名曰“八味肾气丸”。又见于“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删去“八味”二字,仅名“肾气丸”。因此方首出《金匮》,后世称之为“金匮肾气丸”,此名至今尚在沿用。现时之“金匮肾气丸”与仲景原方不尽一致,已略有变动,故有改称“桂附八味丸”者。

《金匮要略》之肾气丸药用:“干地黄八两,山茱萸、薯蓣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其所治证为“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及“转胞”而“不得溺”者,用肾气丸于补益肾气之基础上,“但利小便则愈。”可见桂枝于此方中不仅有协助附子以温肾脏之效,更重要者在于增强膀胱气化,以利小便。但后世之肾气丸,多用以治疗肾阳虚衰之证,常不兼挟水液代谢障碍,故不用桂枝而用肉桂,以增温肾纳气、引火归元之力,更有利于肾衰阳虚内寒或虚阳浮动之证。原方中干地黄改用熟地,则滋肾之功尤胜。古时之干地黄即今时之生地黄,古之生地黄则为今之鲜生地。故仲景之百合地黄汤方可用生地黄捣汁,职是故也。仲景何以于肾气丸中不用熟地,余未加考证,似汉时尚未发明加工熟地之法。

熟地滋补真阴、摄纳肾气之功远胜生地。如清代许松如于《诊余脞谈》中曰:“徐洄溪、陈修园辈,以熟地柔腻滞胃,宜人丸剂而不宜入煎剂,引古以为证,此拘牵之说也。余见肾虚宜填纳而胃气不弱者,服之利益甚大。佐以流动之品,绝不碍胃。且应用熟地之时,即以枸杞、女贞、龟版辈代之,效力亦逊,讵可悬以为禁,没其功用乎?”许氏所说为临证有得之言,皆从经验中来。熟地滋腻碍胃之弊,除“佐以流动之品”而外,尚有重用一法。盖熟地少用则滋腻,多用反不碍胃。所谓多用,即每剂或每次单服用至30g即可。此余临证屡经试验,乃历历不爽者也。世传有用熟地拌砂仁之法,法非不善,而虚损症常多脾肾双亏、胃气伤残者,虽些少砂仁亦难接受,不如上法为妥。但熟地服用不当以致胃气腻滞、经络壅塞者,又非砂仁、沉香不能开。

有肾阴亏极、虚阳上浮者,舍熟地难能滋填摄纳以归窟宅。余曾治一虚损症,真阴虚衰而致倦怠乏力,吸吸少气,上重下轻,头脑昏沉不清,腰酸肢软,遗精频频,纳差神呆,余于其对症方中加熟地30g,首次服药后即觉有气自头中下降入腹,立见头脑清醒、精神倍增,腹笥充实,两足有力。以后续服前方,胸腹经络之间,常有气机走动之感,不用熟地则不见气感,此乃熟地招纳虚阳下归之效。由此可知,真阴虚衰者,要非熟地无以为用。无怪乎景岳好用熟地,致有“张熟地”之美名,不为无因。

同类推荐
  • 吴越备史

    吴越备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住经

    十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近光集

    近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正一论

    正一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Men of Iron

    Men of Ir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悟空,为师饿了

    悟空,为师饿了

    傲娇大圣送柔弱唐僧去取经,本来想让厉害点妖怪吃了他,以换的自由身,却不知道为啥每次都要挺身而出。为了不让佛祖惩戒,自愿与六耳互换身份,本以为这样就可以自由自在,还是忍不住跟着去保护。是孽缘未经,还是。。。只能等佛转世再说了。。。
  • 孙毅庵奏议

    孙毅庵奏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霸王花腹黑三姐妹

    霸王花腹黑三姐妹

    【本文主题】虐渣男遇帅哥灭渣女寻真爱君梦如、君梦言、君梦汐三人并非亲生姐妹,而是在7岁那年同被自己的家族杀害,后被同一人所救。原是千金小姐娇弱的她们从那年开始便不再是那么简单了,她们拥有着强大的势力与心智。[十年眨眼而过。十年前与十年后。变化是那么的大。一切都在一天一天的改变。]10年前她们是个天真单纯脆弱的孩子,那时候的家是充满阴谋诡计的家。10年后的她们,变得强大独立坚强,但她们仍然有着最在乎的人。[君氏皇族是她们最大的靠山也是她们温暖的家]复仇之路是那么的漫长,而要了结这一切却是那么的简单。在复仇之路,她们遇见了爱情,她们遇见了可以携手过一生的人,她们遇见了爱她们的他们。//一个复仇故事中包含着三个爱情故事//两个爱情版本//君梦汐遇见了坏坏阳光的他;君梦言遇见优雅腹黑的他;君梦如遇见了装b酷酷的他;其中一个却不是真爱,如果没有他,他或许会是她的真爱。但是因为有了他,一切都不一样了。她的真爱毕竟是那个可冷酷可腹黑可卖萌可坏坏的妖孽~(毕竟文笔较差SO简介得好看点~)
  • 另一个世界的故事

    另一个世界的故事

    我想讲的,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这个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变革……而且又忽然迎来了一次劫难。因为争斗而脆弱的人类文明能迈过这个坎吗?
  • 鲲鹏决

    鲲鹏决

    十万年前,妖魔大陆神魔横行,妖兽作乱,民不聊生。妖族和神魔为生存斗争不断,两族仇恨日积月累,终于惊动了两族大圣。神魔领袖蚩尤约战妖族大圣女娲于九天之上,那一战打的天昏地暗。在战斗中两族大圣双双突破,最后带领两族高阶修士破空而去,留下被打的千疮百孔的世界和被打碎的一个个残缺的空间以及一些低阶的神魔和妖族。而人类就是在那个时候崛起的,先人们有感于妖族的漫长寿命和神魔的强大融合神魔练体和妖族的吸天地之灵气创造出了适合人类的修炼之法:修真和练气。修真分十个境界分别是:聚气、灵动、筑基、金丹、元婴、分神、合体、渡劫、地仙、天仙。每个境界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而练气分为八个境界:练气、辟谷、炼体、脱胎换骨、滴血重生、渡劫、破空、天神。聚气分九重,其他境界都只分初期、中期、后期。一般人们认为聚气的九重是对应修真境界中的前三重境界的。
  • 霸道龙神

    霸道龙神

    简介:数百万年前,四大职业,神兵战士,府师,召唤师,神兽战士,平定天下,而后神兽战士的王者,龙神战士,由于过于强大,一旦问世,便遭到各方势力的追杀,逐渐的没落,直至消失,成为传说,只残留几滴精血遗落在世间。世人为了得到上古传承的神龙之血,几番争斗,暗流涌动,一时间天下大乱。一个平凡的小镇,一个身世不明的少年,体内的血脉,却在慢慢的苏醒。身具龙脉,成就世间唯一圣龙之身,号令天下神兽,称霸上古大陆,金钱,美女,地位,神兽,神兵,应有尽有。废材的逆袭之路。
  • 名不虚传

    名不虚传

    《功夫》里古武士一记如来神掌打的群雄退避。《大话西游》里一只猴子戴上了发箍机甲,变成了战神。《西游记》里如来神掌将战神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这是《乱古杂记》之中古武士第一次胜过机甲士!但是,争锋才刚刚开始。一切要从一场流星雨说起了……
  • 一吻成瘾:追缉傲娇小逃妻

    一吻成瘾:追缉傲娇小逃妻

    他是权大势大的尹氏财阀总裁,更是银魅组织的神秘老大。看似对任何事情不在意的他,却无法遗忘最初的邂逅。她曾是备受宠爱的苏氏千金,却因为父亲的被害,而毅然成为血煞组织的特务雪莉。冷血无情,却只为寻出真相。他宠她、爱她,她逐渐沉沦。只是当她满怀欣喜地想告诉他真相时,却无意中知晓自己寻找的答案。脸上带着沉痛,苏米目不转睛地盯着尹浩,眼中带着愤恨,冰冷的手枪指着他的心脏:“为什么是你,杀了我爸爸!”恩怨纠葛,爱情的游戏里,是谁负了谁,谁伤了谁?然而不停地抽丝剥茧却发现,真相之外,却是另一番情景……
  • 雷霆战机之王者无敌

    雷霆战机之王者无敌

    他是华夏的超级特种兵冷锋,在追捕新人类杀手狂人强的过程之中,一起被黑洞吞噬,进入三体母大陆!辽阔的宇宙之中,危机四伏,强敌环伺,且看我华夏勇儿郎,如何锄强扶弱,为了宇宙的和平,勇敢的向黑暗势力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