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31000000018

第18章

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兴福力。庶民少福报。居贫下常鄙不逮绝慕上流

大士虽迹示居高而泛爱群下。庶民感荷倍加尊重。随其根性为说四教。檀施功力当生净土得胜果报

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诲以胜慧。十八梵天于四禅四无量定多生味着。所入不深。净名迹示观练薰修深入无际。故为诸梵之所尊也。为说净无垢禅善入出住方便胜慧随其根性引入四土

若在帝释帝释中尊示现无常。释天着乐自知沉没。净名离欲清高故为所敬。天主保常。大士为说无常十五观门如大品智度明也。随彼根性四教赴缘为说无常相。亦不同。三藏明无常生灭即有定相。通教无常皆如幻化。别教金刚已还皆是无常。圆教一切法趣无常是趣不过。四种教门引入四土

若在护世护世中尊护诸众生。四天王天在须弥半四埵而住。各主二部鬼神不令损害四洲人民。大士迹同慈悲护物复过于彼。故为所尊。随彼根性如应说法。令起四种誓愿护四善根众生修四谛智。即是四王一谛各有见思二部鬼神。摄令不扰诸善心数。即是护诸众生。逗缘说四教令护四种四谛所生正法。上一一事皆是引物来生不思议四土之哢胤也。说者深知

长者至众生三结成方便。居毗耶离但净名三业方便助显佛国。乃遍十方十法界法。岂止如上三十五事。问今言为世所尊者。为以一身入多身为尊。为当托生于彼彼以为尊。答皆有此义。类如普门现种种身。今正取托疾兴教以长者一身。迹能巧用随所示处无不尊敬。承机开化无不蒙益。当知长者法身无诸业缘。示物故尔。将证长者身本无疾。为众生故托疾兴教。故须先述前诸方便以为哢胤。齐此结成。上来从本垂迹显本方便形声益也

维摩经略疏卷第十

方便品二

其以方便下至入室竟有八品半文。大段第二净名方便托疾兴教助佛扬化。令入不思议解脱。除物罪垢引入四土成净佛国之行。托疾有四意。一为化国王及臣民等。二为发起弟子品。三为发起菩萨品。四为发起问疾品。初意者以托疾故国王长者皆来慰问。因以身疾寄言斥彼。诫劝为便。若厌乐心生能断缘集修行万行。是为入不思议解脱之哢胤。生同居有余净土之因成也。二为发起弟子品者。若不现疾无由顾命弟子参问。若其不命岂敢辄述昔日所呵。普令二乘同闻往昔滞小被呵。有乐小执小之徒。闻此心折慕仰大乘。近为入室闻不思议成生苏之由籍。远为大品法华成熟苏醍醐哢胤。亦是生果报土之良缘。三为发起菩萨品者。若不托疾菩萨为由被命。岂得各述往昔被呵。普令三教菩萨折其方便之滞。同折圆顿之道成入不思议解脱净佛土之胜因。四为发起问疾品者。若不托疾何由得命文殊入室论道开发物心。令诸弟子声振大千进诸菩萨三观之行。入不思议解脱之道成净佛土之因。此之四意皆由托疾。疾非实有故言方便。方便之力寄在说法。此正属声益

今明净名诧疾兴教意乃有四经文。大判总为二段。一从此下说菩萨品有两品半。是室外说法明弹呵折伏。二从问疾品去有六品。是室内说法明引接摄受以是因缘令正法久住。即是住不思议解脱也折中具摄。摄中亦尔。但义有傍正。今就室外折伏文为三。一此半品明折伏界内有为缘集。二弟子品即是折伏无为缘集。三菩萨品即是折伏自体法界缘集。问无为与自体为同为异。答诸说不同今言名别体同。二乘迷自体起无为着。着已无为故受无为之名。菩萨亦迷自体起无为集而菩萨观破无为。但无为未尽此惑附体故别受自体之名。如凡夫迷真起有为缘集。学人断见思惟未尽。犹于真理有色无色染之名。问学人有为未尽虽得见真犹有其惑。不约真名自体。菩萨无为未尽亦得见真。何以别受自体之名。答二乘见真但是空理空非法身故不得立自体之名菩萨见真真是法身。法身常在故得别立自体之名。菩萨缘惑未尽故须折伏。此半品为四。一方便现疾.二诸人参问.三因为说法.四时众得益。初文者以无疾现疾此表法身无二缘集因果患累。为欲引物方便现有凡夫二乘二种缘集及菩萨自体因果之患。问何得知然。答下文云菩萨疾者从大悲起。以众生疾故我亦有疾。若众生得无疾者则我无疾。问净名迹居人道可同凡夫而有事疾。内同菩萨有自体疾。既非二乘何得同其有无为疾。答净名住不思议应以二乘身而得度者。即皆现之而同其疾。复次现通教菩萨之疾与二乘同现疾义(云云)。至问疾品当具分别

以其至问疾二明问疾。净名为物所尊具如前叹。斯之大众莫不蒙恩。今既有疾岂容不问。故诸王臣民皆来问疾。而但诸来者皆是净名现世知识。过去曾结四教之缘机动致感藉问疾为缘故来问疾

其往者下三因为说法。若不现疾无由弹诸豪族。设来亦无缘呵斥。然约他身说过为难。我既有疾彼岂得无。故因己疾广为说之令生厌离劝求佛身。文为三。一总标说法.二正说观门.三劝求佛身。初文可知。次二种说法者是佛法大意。即是诫令断恶劝令生善。因此得成净土之业。又若但劝厌离断恶而不劝求佛身。即怖畏世间堕于二地。若堕二地此经及大品并成根败之士。若依法华涅槃即于佛道纡回。今此观门多在藏通。何者芭蕉等譬在藏幻梦等譬是通

诸仁者下二正说观门。有师作五门解。有师用五非常释。今用二门明义略出五种。一约见思两道。何以得知。初明苦下四行是约见道。次明不净观是约修道。故大论释十想云。前三见道中四修道后三无学。今劝求佛果不须后三。二约二种念处。苦下四行即性念处。说不净观即共念处。三约二行。苦下四行即慧行。若云不净即是行行。四约二观。苦下四行即是实观。若说不净即得解观。五约正助。苦下四行即是正道。说不净等即是助道。如是等种种二门广为诸人示教利喜。今约此等二门说法者意乃多途。略出五修。一为令闻法之徒厌离修观求无上道。若缘集未断生染净土。二界内若断即生有余。三若依佛慧如螺髻所见。故普贤观明忏悔力。故罪障渐除即于此身见净妙国。四若证真无生即生果报。五若住不思议解脱即能成就众生净佛国土。众生缘熟坐道场时随所化生而取佛土。托疾说此二种观门等行利益众生。略知大意。今就见道苦下四行。初说无常即有三事。是身无常者。揽三事有身。身但假名。三事无常故说是身无常。无别身也。如大集云。歌罗逻时即有三事。一命二暖三识。出入息者名为寿命。不臭不烂目之为暖。此中心意谓之为识。揽此三事名歌罗逻。三事生灭相续不断乃至衰老皆是业持。凡夫不了起诸烦恼造种种业。不觉息断三事分离。一生空过悔无所及。今净名说为无常破彼常倒。何者三事成身息出不反。身如瓦砾命宁可保。暖气持身为常存者。火从缘生缘散火灭身便臭烂。岂得常存。业系妄识谓我常存。业绳忽断心即托生。当知三事皆悉无常。若能如是悟粗无常即能舍粗缘事。观细无常。若心在定见无常理即入见道名须陀洹。若毗昙有门见细无常理即是见道。若成实空门因细无常入空方是见道。今约有门善修无常能破身边即入见道。谓有无等六十二见及一切见知皆无常。即能见理断见惑也。深观无常何止断见亦能断思。故佛言善修无常想能断色无色染也。无强者为成无常。故假名之身依于三事。三事若强生灭莫之能迁。若有为生灭迁变。当知三法体羸无强。无力者亦助成无常。若假名身三法有力即能拒抗。由有为生灭转变不自在故当知无力。无坚者三法之体皆无定性。若是有者即如金刚。岂为生灭之所破坏。以假名三法不自在故为生灭所破。当知无坚。如诸罗汉欲结集法藏前说偈云。无常金刚来破圣主山王。速朽之法者假名三法转变体羸。生灭迅急。当知此身是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结句破执。此身三事若有常有强有力坚固不朽则可计常。若其业尽不与人期。是则出息不保入息前念不保后念。现见世人俄顷便往无自觉者。云何计常。信此妄情自宽造恶而不修道

为苦至不怙此约苦门说法。为苦者无常故苦。何者三事成身无常所切。又为三苦四苦八苦所苦。苦之甚也。为恼者三事假身常为九恼及诸苦境之所逼恼。是则内苦为苦外苦为恼。复次初苦为苦重逼为恼。众病所集者三事假身息暖是色。色法四大四百四病聚在此身。心有四分烦恼之病生八万四千。此色心病聚在假身。故言众病所集。复次为苦者行苦也。无常行苦无奢促无轻重。故言为苦。为恼者坏苦也。违缘坏乐故言为恼。众病者苦苦也。身是四苦重加众病故云苦苦。问通苦有四别苦亦四。别苦苦于通苦。是则四种皆是苦苦。何故别说病为苦苦。答生苦已过死苦未至老苦微薄。故约病苦说为苦苦。又解净名托疾故但约病为苦苦也。明智者所不怙。结成苦义审谛观察。了了见苦无暂乐时是名智者。若三事假身常为三苦所苦。无一乐者何可恃怙。故瑞应云圣人常以身为患。而愚者保之至死无厌

是身至不住此十为空行作譬。今有二释。初总别解二通相释总。别解者初五别譬五阴。次五总譬五阴。何以知然。经论诚文云。观色如聚沫观受如泡观想如炎观行如芭蕉观识如幻。下五既无文别对。当知总以譬于身空。问别譬五阴定属何教。若三藏不应炎幻为譬。若通教不应沫泡芭蕉为譬。答方等四教杂譬非疑。大论云。声闻经中或为利人说如幻等譬。从多为论各有宗徒。大品有时牒前二教说五阴。六譬十譬通譬五阴乃至一切种智。问十譬总别皆譬五阴空者。前后何以不对五阴成假名身俱约三事。答此亦何在。佛或时说二法成身所谓名色。或说三法如今所用。或说五法即是五阴。或说六法即是六入。并出经论。离合随缘赴机得宜于理无失。今用三事者于观门为便。次通相释此十譬皆譬身空。余经虽以前五譬譬于五阴。此经十譬皆云是身。不别以五而譬五阴故不同前。今通明此十多譬身空亦譬法空。就此十譬五是三藏五是通教。此品是约藏通观门故也。三藏五者谓沫泡芭蕉云电。通教五者即炎幻梦影响也。问何以知然。答大论有文。前已具明。问沫等与炎等何别。答沫等有此色质。但是虚假分折易空。以人不知色身空故用此为譬。炎等似有实无体质。以此无质譬于粗细有质之色。知诸法皆空。问诸法皆空何得以空譬空。答大论云以易解空譬难解空。故约六喻十喻譬法空也。问沫等通为三乘作譬何以非大。炎等亦为三乘何以独称通教譬也。答炎等非但为通三乘亦为别圆。故是衍经之所用也。摄大乘云。依阿梨耶说如幻等八譬。聚沫不尔岂得为类。今释十譬譬生法两空。若三藏教多譬人空少譬法空。但两教杂说不分部者。正是随机故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贞观小男人

    贞观小男人

    大唐贞观,圣皇李世民带领着一干能臣在奔向世界第一大国的道路上奋力前行时。斜卧冬阳下,只为混吃等死为终极目标的叶小天打着哈欠懒散道:“陛下,别太累了,大家一起跳个广场舞嗨一嗨呀。我会唱‘小苹果’哒!”
  • 穿越:神秘皇朝之巫女王妃

    穿越:神秘皇朝之巫女王妃

    内定太子妃?白莲花亲妹推下水,穿越附体,秒变“渣王妃”。什么远古皇族三大血脉分支之一月华氏家族唯一嫡女,人家还是神秘莫测的大巫氏族长外孙女呢!约好与情人私奔,重要关头渣王出事,差点玩挂了。好吧,本妃救你!靠,居然说我月华明心是妖女?本妃就妖孽一回给你们看!天下战火四起,城池失守,国师的“天禁”预言要实现了……逆袭!女不强大天不容,我要这九州狼烟,化作华美烟火见证,一朝凤翔九天!
  • 对不起其实我很爱你

    对不起其实我很爱你

    有一种爱,明明是深爱,却不能说出来;有一种爱,明明想放弃,却早已无法自拔;有一种爱,明知是煎熬,却又躲不开;有一种爱,明知无前路,但心早已收不回来。两个人相爱不一定可以在一起;执子之手,也不一定能与子偕老。原来爱情同样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意外地发现和自己的好朋友爱上同一个男生,面对爱情和友情,她会如何抉择呢?冬天过去春天来临,这可能是一个美好的开始,也可能将掉进另一个无底深渊。当爱情遇上亲情,在两者之中只能选者其一的时候,你会坚定不移地守护着自己的真爱,还是会毫不犹豫地败给亲情?
  • 前几年的那些事

    前几年的那些事

    一次从头再来的机会,让夏沉改变了丑恶的命运,实现了不一样的人生。前几年没有别人家的孩子,我们活的那叫一个滋润。前几年没有那么多的补习班,我们活的那叫一个快活。前几年没有你我之间的勾心斗角,我们活的那叫一个潇洒。前几年的那些人那些事儿,且听我细细道来……
  • 皇帝要绑架:陛下,请饶命!

    皇帝要绑架:陛下,请饶命!

    什么?她死了?死了好啊,死了还能穿越?可是这个破小孩怎么把她穿成了一个乞丐?皇帝来勾引她?可是她不喜欢三妻四妾的种马男人耶?狗皇帝,你,你不能用强的来,我喜欢的不是你!绝对不会跟你嘿咻嘿咻的啦!    
  • 极修武致

    极修武致

    这个世界谁比谁更加平凡,总有一些自大狂妄之人到处嚣张,而等他们踢到铁板的那一刻后悔确已经来不及了。杨勇一个平凡的学生但身上却有一些常人不知的秘密。“嚣张是你的事,但在我面前嚣张那对不起。”杨勇这样说。
  • 末世之梦幻龙帝

    末世之梦幻龙帝

    末世突然降临,让全球人类大半变成了丧尸!原来只是人类食物的各种动物也发生了未知变异!人类李龙却因为玩游戏,而被梦幻西游私服附身!杀丧尸和变异兽居然能得到经验,从而升级。还能爆出游戏中的物品,和各种技能!咦!居然还有仙灵店铺,在里面可以买到梦幻西游中的药品,武器和召唤兽!草!这个变异王八居然爆了本永不磨损的特效书!嘿嘿!不知道永不磨损能不能用在现实的物品上!比如某人的小弟弟……PS:新人不容易,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请喜欢本书的朋友多多支持一下!非礼拜谢!
  • 盛笃周诗词选

    盛笃周诗词选

    本书为作者在教学之余,长期从事业余诗词创作的选集。作品内容主要涉及对祖国名山大川的吟咏,对人生体验的盛怀,诗友、同事、故人之间的赠答,对国家盛世气象欣喜歌颂。作品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同时通俗易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较好的融合。全书古体诗约200首。
  • 若水无情

    若水无情

    普通版简介:我,职业学生,副业走索技术人员,俗称小偷,专门进行高端犯罪。不明白这个职业的可以参考《夺宝联盟》的全智贤。为了一颗钻石被雷劈中了,毁我一世英名,裸体掉到了美男院子的池塘里。从此被他利用,利用,再利用。纵然万般不由人,可惜害人终害己。终于把我这个旱天雷祸祸到他自己家里去了。柔情版简介:若非朝暮兮,念而止步兮。情非所起兮,落入尘埃兮。回顾往矣兮,素手执笔兮。铮铮浩瀚兮,吾谁与共兮。逗逼版简介:我被坑去妓院做了清倌,被坑去祸害一对亲兄弟,被坑去跟基佬成亲,被坑去生娃,被坑去跳崖,被坑去祭祀,被坑去做后娘,被坑去下蛊毒……一切都是坑,老天爷你能不能换一个人坑啊,合着全世界的探索与发现都给我赶上了。小剧场一室春光某男(柔柔在耳边说)——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What?什么意思?干正事的时候能不能给我专心一点。某男(诚挚的望着我)——我如此心悦于你,思慕于你,你就不能允了我?我——抱歉,老身年老色衰,以经不起风月之事。某男(握起双手)——我不介意,只要能和若水在一起。我——我是很想收了你,但是我都给不了你性生活。某小包子(直扑怀里)——娘亲,你终于回来了。我——你哪家的孩子?某小包子(脑袋在怀里挠了挠)——我爹爹是易王。我——还真是,英雄不看出处,流氓不看岁数,你跟你爹一个德行。此文,逗逼喜剧,槽点无数,绝不灌水拖沓剧情。
  • 铭记一腔友谊

    铭记一腔友谊

    啦啦啦~~~~~~喜欢本书的别忘了加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