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31000000014

第14章

所以者何下二别释。但圣心难测今作五意通此经文。一横约染净土通明四番经文。二竖对四土。三类通四土。四约观心。五约教。初横约同居者依经有四。初云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今先明土阔狭不同由所化多少故尔。如释迦用百亿以为同居满愿成佛。用恒沙大千以为同居。如世造宅量其所居。所化众生取土亦尔。又菩萨所化众生修善多少异。故国土庄严优劣亦异。故云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二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者。明诸菩萨为众生取土。净秽不同皆为调伏得宜。非关菩萨福慧优劣。如亲育子爱荣虽殊皆为成就。取土亦尔。自有逼迫妨道则净国安之。或憍奢妨道则秽土调伏。非为以秽令生苦恼。非以净纵乐不修。何者菩萨不为众生作烦恼因缘。岂作净秽令其流转。正由众生恶尽多少取土不同。三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者。法华云诸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佛知见。故今明菩萨调伏众生赴净秽土。皆为令得入佛智慧。应以净国入者则事理俱急。令入佛慧。应以秽国入者则事宽理急令入佛慧。根性异故取土不同。故云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四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者。众生入道由根受法而入佛慧。菩萨观众生眼等六根。何根偏利。若耳根偏利即声为佛事。一切法趣声。声诠三谛及宣四教。用起耳根为菩萨根聚置一国。菩萨后成佛时声为佛事。眼等余根例此可知。具如下文菩萨行品。正由六根偏利故使佛事不同。皆为起众生根类故也。如娑婆以音声为佛事。乃至香积香为佛事。皆由众生根类异故。同居之土佛事不同。故云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二竖对四土者。一随所化对同居土。二随所调伏对有余土。三入佛慧对果报土。四起菩萨根对寂光土。初文者界内具缚未见真理。心神动散善恶无定。菩萨方便观其生熟。生则用秽熟则用净。生熟无量净秽亦尔。二调伏者即有余也。何者诸阿罗汉能调难调是名调伏。下文云若住调伏心是声闻法。当知二乘及后三教菩萨界内惑尽皆名调伏。即出三界即应有土。谓有余也。当知菩萨为此众生取有余土。三入佛慧者。初住已上见中道理破无明一品。乃至三十九品皆生果报。当知菩萨为此入佛智慧。四起菩萨根者。对寂光土前入佛慧总相见中。今明起根是别相见中之类。如声闻总相慧为劣缘觉别相慧为胜。故华严云佛眼乃至佛意。鸯掘云所谓彼眼于诸如来常具足无减。修了了分明见。即是于一根尘了达三谛。一切诸法寂而常照无不通达。余根尘亦尔。毗卢遮那遍一切处。是则以常寂土起菩萨根。当知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以法界海六尘起后身菩萨之类皆入寂光。问仁王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今何以十地亦居寂光。答因果与夺无生寂灭一切种智。三类通四土者。一通同居如前四义。次通有余者随所化众生住方便观断界内结。众生不无福慧优劣。譬如诸天同宝器食饭色有异。为化此众生以有余土净秽调伏入于佛慧。以十界六尘起其诸根。令于诸尘通达无滞见寂光理。此即为有余土众生之类。并得通用四句。三通果报土者。菩萨取于此土正为教化别圆。诸地功德既有优劣。即是净秽调伏进诸法门。进诸法门即是法身入佛慧也。令诸根明了得佛诸法界海六根即起根也。四通寂光者。元品无明未尽故须化也。果报既有高下即是调伏进观实相。即入佛慧入重玄门虚空法界海。自行化他横竖转明即是起根。四约三观观四种境者。谓因缘空假中境。境是心之所依即土义也。众生者。佛告诸比丘汝等日夜常生无量百千众生。今因缘心多境多心少境少。由照境多少名大小国。如是观境名化心众生。缘善缘恶即净秽国。调能缘之心令住正道即调伏。如是调心悟解不定。随观善恶取悟不同名净秽土。善恶殊入佛慧不异。起菩萨根者随观善恶了知此尘即是法界毕竟常寂。常寂之境发于真智。智所依境即是寂光。复次行人观是四境非为着境。但伏烦恼心数众生。随一一境观其阔狭与不调入与不入起与不起。深识此意在因缘境中。用此四心而起誓愿。愿诸众生皆得如我。化此心数悉令清净即是净土。安立有为缘集众生以四种观于空心多少调伏入慧起根即发誓愿。愿诸众生如我调伏令心明即是净有余土。安立无为缘集众生。若但有行无愿不能净佛国土。如有牛无御。有愿无行如有御有牛。皆无所到。行人住三观心。愿行具足成就众生。净佛国土意在此也。大集云欲净佛土当净尔心即四种心也。故佛答宝积云。随其心净即佛土净。行人当知一切菩萨净佛国土从此而起。五约教即为四别。一所化众生取同居土。四教所化未断有为。即是凡夫。惑断不尽即是圣人。为此所化取于同居净秽诸土。若四教所化断有为尽为此所化取有余土。若别圆二教所化断有为尽见真中道。无为未尽为此所化取果报土。若圆教所化无为将尽。为此所化取寂光土。二为调伏取佛土者。四教调伏众生。断有为无为尽不尽若凡若圣。以教对土例前可知。但调伏之言异耳。三因国入佛慧。若为禀四教众生禀何教断何惑。若尽未尽。于何国土得开权显实。随其相应之土得入佛慧者。而取四土。例前所化可知。四起根取佛土者。若为禀声四教起耳根。本断有为未尽。为取声为佛事同居之国。余五尘为佛事起五根亦如是。若为禀声四教众生断有为尽。取有余音声佛事之国。余五根尘亦如是。若为禀别圆声教见中道断无为。取果报国声为佛事。起耳根乃至意根。但此中众生六根互用。随一尘起一根即起六根。若为禀圆教断无为将尽取寂光国。以六尘起六根者。皆是寂照之六根令成妙觉六根。此释别为众生取土。傍下文菩萨行品之所明也。下文多倒释故难见。至文当别出也

所以者何至众生故三总明结成。明此四种取土皆为饶益有为无为缘集众生。即是总答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

譬如下二譬文为二。一开譬二合譬。初为二。一开成譬二开不成譬。初开成譬。欲于空地造立宫室者。譬能于空中见不空佛土即成义也。四不可说故名为空。有因缘故说四因果名为不空。菩萨约四种苦集众生用四道灭成四净土。二开不成譬者。若于虚空终不成也。譬于四不可说不见四种四谛。四种佛土终不成也

菩萨下二合譬为二。初合成譬者。但地无空终不得成。有地有空可立宫室。欲净佛土须二法合成。若纯用有凡夫三藏菩萨何能净土。若纯用空二乘通教菩萨亦何能净土。若空地具足而立宫室乃得成就。以不可得空心缘于四种苦集众生。而修四种道灭愿行乃成净土因也。如涅槃四不可说。即是空也。以因缘故起慈悲誓愿。修四土说四土也。不可说而说不可立而立。空有不相失不相妨。约不思议论四土也。如妙德问此室何以空。净名答云十方佛土亦复皆空。又云虽知诸佛国土永寂如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故知四不可说永寂如空。有因缘故亦可说者。谓起种种殊胜国土。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二合不成譬。若但于空则净土不成。此斥二乘及通教菩萨修但空因不成净佛国土

宝积当知下二正答宝积问佛土因文为二。一横历诸行修因二竖穷心源修因。横广竖深互相涉入不得相离。但言不叠书故前后说耳。法华云如来知见广大深远合盖现土广长之相正表此也。横竖经文须更帖释令高广义成。今先横明修净土因有十七法门。文为三。初三科约三心次六科约自行后八科约化他。初三心即为四意。一别明二通明三观心四释经。一别明净土行者。即三种菩提心。一观四谛名为直心。二观因缘名为深心。三发四弘名大乘心。初直心者观四谛理。即三三昧离邪见曲名直心也。故大论云是心无始常曲不端。若得三昧心即端直。今明声闻修三三昧缘四真谛。能发无漏断诸邪见名调直定。深心者即观十二因缘。缘觉智慧深于声闻。以观因缘之智能侵除习气。问净土是菩萨行何得约二乘心。答大品明三乘。十地皆行皆学而不取证。佛亦学亦证。法华云少欲厌生死实自净佛土。若二乘心非净佛土者。何得菩萨成佛之时有二乘众生来生其国。问此中但云直心深心。何须强对二乘观心。答此经犹带方便故有此释。准望大品法华恐是约二乘心修净土行。为引二乘来生其国。故大论释般若劝学中明自有佛土纯是声闻为僧。自有佛土纯支佛为僧。自有佛土纯菩萨为僧。谛缘观心非净佛土者。岂纯声闻来生其国。缘觉菩萨类可知也。问此经云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又法华明十方三世佛于同居土悉开三显一。若有佛土纯是声闻。何得入佛慧而开显耶。答从多为论。同居土多开三显一。大品有此明者示十方不无此事。但诸佛所作常为一事。虽于同居不得显一。是诸声闻于有余土得入佛慧。大乘心是菩萨净土。缘四谛起悲誓名大乘心。二乘自为而声闻但直。缘觉兼深菩萨普济能直能深。故加以大乘心也。二通明者三心只是一心。但名异耳。何者三心只是一。自性清净非二边曲名之为真。难究源底名之为深。其性广博目之为大。菩萨虽观四谛不与声闻而共。观无作四谛修八直道。如大经明。菩萨修八正道即是佛性。故文云。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若观无作修八正道。即离邪小纡回曲见名真直心。当知直心正在此也。次菩萨虽观因缘不与缘觉而共。大品云十二因缘独菩萨法。大论云十二因缘名深法忍。故知深心正在菩萨。大乘心者不共二乘及藏通菩萨。如大经云。一实谛者名为大乘。今此三心无三差别。不纵不横三德异名。欲令易解以三分别。虽复说三如世伊字。菩萨修此三心为众心本。即是初心住于三德。若昔论三心因感于三身四教佛身之果。今明依因三心即感三土四种佛国之果。三约观心明三心者。初体假入空。空假二观方便三心为别。若修中道三心。三即一一即三。四释经文为三。初释直心。今言直心是净土者。前约教明直心。是正因。能感正果。即是下文光严所述。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今约直心明是依因能感依报国土果也。问何故偏约四谛明直心。答余皆并得约四谛。便亦何离四谛别有余门。直心有五。一世间及以四教。一世间直心者如人实录无有欺诳。此乃凡夫外道之直。虽世情亡云其直犹有谄曲。亦言痴直即其义也。二四教则有四种八直之道无四种邪曲。三藏约生灭离六十二见之曲。通教无生离生灭之曲。别教离恒沙之曲。圆教离二边之曲。各就当教四谛修八直之道皆名直心。此五直心四权一实。今圆菩萨知一切法非权非实。而双修双用悲誓教他修五直行。叹五直法见修五直深生随喜。菩萨如是虽复未能八相成道。而能神通。在在处处用五直法成就众生净佛国土。若入初住即具真应。随机利物即现净秽同居。八相成道。非但往昔所化世间直心众生来生。若往昔所化修生灭等四谛四八直。众生断有为无为未尽者。此诸无谄众生皆来生其国。若此众生过去有顿渐不定秘密等根性不同。菩萨成佛则现四身不同。法轮亦有顿等之异。初则赴缘以权方便。若至法华方便则舍但说无上道。废昔三权同归一实。所化众生皆无住权教之谄。故言直心是菩萨净土乃至来生其国。复次菩萨于有余得成佛。时十善直心不得来生。何以故。界内结业犹未断。故若昔所化修四八直界内结尽。方生其国。即是三藏二乘通教三乘别圆一乘。凡七直心。无有为缘集妄谄。众生来生有余之国故言直心是菩萨净土。七种不谄众生来生其国。复次菩萨报土成佛。藏通二直皆不得生。何者别惑未断故。但昔所化别圆二种直心无二边之谄来。生其国故云不谄众生来生其国。复次菩萨于寂光土成佛之时。但昔所化圆教八直无谄众生来生其国。其义如是。岂可一种世间痴直之心来生其国

深心至其国二释因缘辨深心义。约余法门非为不得。亦何离十二因缘也。深心亦五。一事中深心即修世间福也。四种约观十二因缘以明深心。下智观生灭中观无生上观无量上上观无作。三权一实。菩萨了知非权非实而权而实。双修深心成就众生净佛国土。慈悲誓愿一切普熏赞叹随喜。上上成就具足。真应二身八相成道。随四众生应以佛身得度。四土成佛之时。是诸深心有缘之类皆来生其国。随其所修若事若理而为说法。分别诸义。类直心可解。言具足功德者缘觉深心修福德故。法华云若人有福曾供养佛。志求胜法为说缘觉即是此义。但具有二种。一横具深心净同居土。名具功德来生其国。二竖具深心穷因缘之源。所有功德于三土具足。即是竖具余类直心

菩提心至其国三明大乘心者。即四教大乘发菩提心。上求下化故名为大。各缘四谛起四弘誓名之为乘。三权一实。圆教菩萨修权实大乘成就众生净佛国土。自行化他赞叹随喜。后成佛时同居四种有余三种实报二种寂光但一。余类直心

同类推荐
  • 读素问钞

    读素问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频毗娑罗王诣佛供养经

    频毗娑罗王诣佛供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养生导引法

    养生导引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uthydemus

    Euthydem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卷施阁文乙集

    卷施阁文乙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灵女复仇:渣渣快逃

    灵女复仇:渣渣快逃

    问:嚣张跋扈的五小姐不见了?!答:那是因为内芯不同了。问:害她家破人亡,人死身灭?答:哦!那你完蛋了,她绝对把你整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问:那能不能求饶?答:整死了再说吧。武功高强,运气逆天,就是这么任性!
  • 杀手妈咪不好惹

    杀手妈咪不好惹

    【懒癌晚期已没救,书友们不要大意的催更】她被他养了一年,却在怀孕那天,撞见了他和别的女人抱在一起一怒之下,她潇洒离开六年后,她带着萌宝归来“大叔就是以前包养我妈咪那个人渣?”捣乱婚宴,将新娘毁容!竟是缩小版的自己?小男娃拽得无法无天,枪口对准某总裁:“大叔不怕娶了猪头会生猪八戒?”某男腹黑一笑:“这么说?那我应该和你妈咪勾搭勾搭喽?”这时候,缩小版女二号杀出,奶声奶气,天真无邪:“叔叔好可怜哦!妈咪说你是举不起才要娶猪扒…”某男汗颜!他们到底是谁偷的种?!
  • 魔妖变

    魔妖变

    天下不是没有善良的妖魔,而是被喈血之人杀了而已。
  • 我心君不知

    我心君不知

    大学毕业,应征入伍,进了特种部队。转业退伍后,与女朋友登记结婚。举行婚礼前夕,一场意外,醒来后莫名失忆,身份已变。从此商战捭阖,情感纠葛。迷失之后,可还记得回归之路?
  • 契约龙骑士

    契约龙骑士

    一个新的世界,一段新的故事,谦卑、荣誉、牺牲、英勇、怜悯、诚实、公正、灵魂。看骑士怎么在这个世界挣扎
  • 梦道真

    梦道真

    对面的鬼飞来了。云在动。两条虫子在打架。三根手指在畅谈指生:食指说:“我不喜欢鼻孔。”中指说:“我不喜欢讽刺。”拇指说:“或许我们可以接纳无名指和小指,我们合起来完全可以创造一切!”另一根拇指大叫一声:“赞!”
  • 夫君是千年尸王

    夫君是千年尸王

    千年尸王到底是僵尸脸还是风度翩翩?粟栎你该怎么办?粟栎从来没想过那戏剧的一幕幕会上演给自己,等她的到底是谁?她该怎么办,面对尸王她该何去何从?
  • 三个人的喜欢

    三个人的喜欢

    【不知从哪个瞬间开始,她成了他的软肋】三个人,本是为了复仇而来,却被突然闯进她们生活的三个男孩打乱了计划。她们在他们身上栽了跟头,他们也放不下她们。她,本冷酷,却遇见了愿意放下冰冷哄她的男孩她,本多情,却遇见了愿意放弃花心专一对她的男孩她,本无心,却遇见了愿意用温暖感化她的男孩【酷一点吧,感情就不要了吧】
  • 刹天纪

    刹天纪

    一个充满杀戮的位面,一个身怀惊天血脉的少年,确惨招天地嫉妒,在无尽压力下一步步崛起......
  • 刘更新传奇

    刘更新传奇

    他就是村里的首富——东家刘继基。刘继基恪守耕读传家的古训,小时上过私塾,不但背诵过《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启蒙书籍,且读过成担子的经史子集,年少时考过两次,未能进学,也就死了读书求仕的心。从此一门心思下田劳作,犁耙锄刨,扬场放磙样样在行。他深谙“创业好比针挑土,败业如同水推沙”的至理名言,节衣缩食,不畏艰辛。家业日盛,仍不丢农事,经常下田劳动。衣着打扮,也和种田人没有两样。他精打细算,辛勤俭朴,不沾吃喝嫖赌抽的恶习,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终于使父辈留下的殷实家业,在他手上日益发达,成为有好田二百亩,房舍数十间,五六头驴骡的大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