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26800000124

第124章

嘉靖二年四月,始命兴献帝家庙亭祀,乐用八佾。初,礼官议庙制未决,监生何渊上书,请立世室于太庙东。礼部尚书汪俊等皆谓不可。帝谕奉先殿侧别立一室,以尽孝思。礼官集议言:“奉慈之建,礼臣据姜嫄特庙而言。至为本生父立庙大内,古所未有,惟汉哀为定陶共王建庙京师,不可为法。”詹事石珤等亦言不可。不听。葺奉慈殿后为观德殿以奉之。四年四月,渊已授光禄寺署丞,复上书请立世室,崇祀皇考于太庙,礼部尚书席书等议:“天子七庙,周文、武并有功德,故立文、武世室于三昭穆之上。献皇帝追称帝号,未为天子。渊妄为谀词,乞寝其奏。”帝令再议,书等言:“将置主于武宗上。则武宗君也,分不可僣。置武宗下,则献皇叔也,神终未安。”时廷臣于称考称伯,异同相半,至议祔庙,无一人以为可者。学士张璁、桂萼亦皆以为不可,书复密疏争之。帝不听,复令会议。乃准汉宣故事,于皇城内立一祢庙,如文华殿制。笾豆乐舞,一用天子礼。帝亲定其名曰世庙。五年七月,谕工部以观德殿窄隘,欲别建于奉天殿左。尚书赵璜谓不可,不听。乃建于奉先之东,曰崇先殿。十三年,命易承天家庙曰隆庆殿。十五年,以避渠道,迁世庙,更号曰献皇帝庙,遂改旧世庙曰景神殿,寝殿曰永孝殿。

十七年,以丰坊请,称宗以配明堂。礼官不敢违,集议者久之,言:“古者父子异昭穆,兄弟同世数。故殷有四君一世而同庙,宋太祖、太宗同居昭位。今皇考与孝宗当同一庙。”遂奉献皇帝祔太庙。二十二年,更新太庙,廷议睿宗、孝宗并居一庙,同为昭。帝责诸臣不竭忠任事,寝其议。已而左庶子江汝璧请迁皇考庙于穆庙首,以当将来世室,与成祖庙并峙。右赞善郭希颜又欲于太祖庙文世室外,止立四亲庙,而祧孝宗、武宗。以礼臣斥其妄而止。二十四年六月,新太庙成,遂奉睿宗于太庙之左第四,序跻武宗上,而罢特庙之祀。四十四年,以旧庙柱产芝,更号曰玉芝宫,定日供时享仪。穆宗初,因礼臣请,乃罢时享及节序、忌辰、有事奉告之祭,但进日供而已。隆庆元年,礼科王治请罢献皇祔庙,而专祀之世庙,章下所司。万历九年,礼科丁汝谦请仍专祭玉芝宫,复奉宣宗帝后冠服于太庙。帝责汝谦妄议,谪外任。天启元年,太常少卿李宗延奏祧庙宜议,言:“睿宗入庙,世宗无穷之孝思也,然以皇上视之,则远矣。俟光宗升祔时,或从旧祧,或从新议。盖在孝子固以恩事亲,而在仁人当以义率祖。”章下礼部,卒不能从。

亲王从飨

洪武三年,定以皇伯考寿春王、王夫人刘氏为一坛;皇兄南昌王、霍丘王、下蔡王、安丰王、霍丘王夫人翟氏、安丰王夫人赵氏为一坛;皇兄蒙城王、盱眙王、临淮王、临淮王夫人刘氏为一坛,后定夫人皆改称妃;皇侄宝应王、六安王、来安王、都梁王、英山王、山阳王、昭信王为一坛,凡一十九位。春夏于仁祖庙东庑,秋冬及岁除于德祖庙东庑,皇帝行初献礼,时献官诣神位分献。四年,进亲王于殿内东壁。九年,新太庙成,增祀蒙城王妃田氏、盱眙王妃唐氏。正德中,御史徐文华言:“族有成人而无后者,祭终兄弟之孙之身。诸王至今五六世矣,宜祧。”礼官议不可。嘉靖间,仍序列东庑。二十四年,新建太庙成,复进列东壁,罢分献。万历十四年,太常卿裴应章言:“诸王本从祖祔食。今四祖之庙已祧,而诸王无所于祔,宜罢享,而祔之祧庙。”礼部言:“祧以藏毁庙之主,为祖非为孙。礼有祧,不闻有配祧者。请仍遵初制,序列东庑为近礼。”报可。

功臣配飨

洪武二年,享太庙,以廖永安、俞通海、张得胜、桑世杰、耿再成、胡大海、赵德胜配。设青布帏六于太庙庭中,遣官分献。俟皇帝亚献将毕,行礼。每岁春秋享庙,则配食于仁祖庙之东庑。三年,定配享功臣常遇春以下凡八位。春夏于仁祖庙西庑,秋冬于德祖庙西庑,设位东向,遂罢帏次之设。更定三献礼,皇帝初献,时献官即分诣行礼,不拜。四年,太祖谓中书省臣:“太庙之祭,以功臣配列庑间。今既定太庙合祭礼,朕以祖宗具在,使功臣故旧殁者得少依神灵,以同享祀,不独朝廷宗庙盛典,亦以寓朕不忘功臣之心。”于是礼官议:“凡合祭时,为黄布幄殿,中祖考神位,旁设两壁,以享亲王及功臣,令大臣分献。”制可。已而命去布幄。九年,新太庙成,以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俞通海、张德胜、胡大海、赵得胜、耿再成、桑世杰十二位配于西庑,罢廖永安。建文时,礼部侍郎宋礼言:“功臣自有鸡笼山庙,请罢太庙配享。”帝以先帝所定,不从。且令候太庙享毕,别遣官即其庙祭之。洪熙元年,以张玉、朱能、姚广孝配享太庙。遣张辅、朱勇、王通及尚宝少卿姚继各祭其父。嘉靖九年,以廖道南言,罢姚广孝。十年,以刑部郎中李瑜议,进刘基,位次六王。十六年,以武定侯郭勋奏,进其祖英。初,二庙功臣,位各以爵,及进基位公侯上,至是复令礼官议合二庙功臣叙爵。于是列英于桑世杰上,张玉、朱能于沐英下,基于世杰下。二十四年,进诸配位于新太庙西壁,罢分献。万历十四年,太常卿裴应章言:“庙中列后在上,异姓之臣礼当别嫌。且至尊拜俯于下,诸臣之灵亦必不安。”命复改西庑,遣官分献。天启元年,太常少卿李宗延言:“前代文臣皆有从祀。我朝不宜独阙。”下礼部议,不行。

王国宗庙

洪武四年,礼部尚书陶凯等议定,王国宫垣内,左宗庙,右社稷。庙制,殿五间,寝殿如之,门三间。永乐八年,建秦愍王享堂,命视晋恭王制,加高一尺。

因定享堂七间,广十丈九尺五寸,高二丈九尺,深四丈三尺五寸。弘治十三年,宁王宸濠奏庙祀礼乐未有定式,乞颁赐遵守。礼部议:“洪武元年,学士宋濂等奏定诸王国祭祀礼乐,用清字,但有曲名,而无曲辞,请各王府稽考。于是靖江王长史具上乐章,且言四孟上旬及除夕五祭所用品物、俎豆、佾舞,礼节悉遵国初定制。”从之。嘉靖八年,秦王充翟言:“代懿王当祔庙,而自始封至今,已盈五庙之数,请定祧庙之制。”礼臣言:“亲王祧庙,古制未闻,宜推太庙祧祔之礼而降杀之。始封居中,百世不迁,以下四世,亲尽而祧。但诸侯无祧庙,祧主宜祔始祖之室,置椟藏之,每岁暮则出祧主合祭。”诏如议。

群臣家庙

明初未有定制,权仿朱子祠堂之制,奉高曾祖祢四世神主,以四仲之月祭之,加腊月忌日之祭与岁时俗节之荐。其庶人得奉祖父母、父母之祀,已著为令。至时享于寝之礼,略同品官祠堂之制。堂三间,两阶三级,中外为两门。堂设四龛,龛置一桌。高祖居西,以次而东,藏主椟中。两壁立柜,西藏遗书衣物,东藏祭器。旁亲无后者,以其班附。庶人无祠堂,以二代神主置居室中间,无椟。

洪武六年,定公侯以下家庙礼仪。凡公侯品官,别为祠屋三间于所居之东,以祀高曾祖考,并祔位。祠堂未备,奉主于中堂享祭。二品以上,羊一豕一,五品以上,羊一,以下豕一,皆分四体熟荐。不能具牲者,设馔以享。所用器皿,随官品第,称家有无。前二日,主祭者闻于上,免朝参。凡祭,择四仲吉日,或春、秋分,冬、夏至。前期一日,斋沐更衣,宿外舍。质明,主祭者及妇率预祭者诣祠堂。主祭者捧正祔神主椟,置于盘,令子弟捧至祭所。主祭开椟,捧各祖妣神主,以序奉安。子弟捧祔主,置东西壁。执事者进馔,读祝者一人,就赞礼,以子弟亲族为之。陈设神位讫,各就位,主祭在东,伯叔诸兄立于其前稍东,诸亲立于其后,主妇在西,母及诸母立于其前稍西,妇女立于后。赞拜,皆再拜。

主祭者诣香案前跪,三上香,献酒奠酒,执事酌酒于祔位前。读祝者跪读讫,赞拜,主祭者复位,与主妇皆再拜。再献终献并如之,惟不读祝。每献,执事者亦献于祔位。礼毕,再拜,焚祝并纸钱于中庭,安神主于椟。

成化十一年,祭酒周洪谟言:“臣庶祠堂神主,俱自西而东。古无神道尚右之说,惟我太祖庙制,合先王左昭右穆之义。宜令一品至九品,皆立一庙,以高卑广狭为杀。神主则高祖居左,曾祖居右,祖居次左,考居次右。”帝下礼臣参酌更定。嘉靖十五年,礼部尚书夏言言:“按三代有五庙、三庙、二庙、一庙之制者,以其有诸侯、卿、大夫上中下之爵也。后世官职既殊,无世封采邑,岂宜过泥于古。至宋儒程颐乃始约之而归于四世,自公卿以及士庶,莫不皆然。谓五服之制,皆至高祖,则祭亦当如之。今定官自三品以上立五庙,以下皆四庙。为五庙者,亦如唐制。五间九架,厦旁隔板为五室,中祔五世祖,旁四室,祔高曾祖祢。为四庙者,三间五架,中一室祔高曾,左右二室祔祖祢。若当祀始祖,则如朱熹所云,临祭时,作纸牌,祭讫焚之。其三品以上者,至世数穷尽,则以今之得立庙者为世世奉祀之祖,而不迁焉。四品以下,四世递迁而已。”从之。

同类推荐
  • 齿门

    齿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狐狸缘全传

    狐狸缘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Book of Snobs

    The Book of Snob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素问识

    素问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瘫痿门

    瘫痿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斩灭苍穹

    斩灭苍穹

    袅袅人间,动脉碎石斩金铁;玄黄地土,开骨劈山断河潮;无边大陆,孕灵崩岳踏天云……一个少年,自山海禁区而来,剑出缘起缘灭,破灭天穹!
  • 医鸣九霄:神王追妻路漫漫

    医鸣九霄:神王追妻路漫漫

    她是二十一世纪令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绝色神医!怎料一朝穿越,成为文不成武不成的废物弃女!本是天之骄子,岂容尔等放肆!废物?抱歉这标签从不属她!且看神医如何在异世大陆崛起!扭转乾坤!叱咤风云!魔兽灵宠视她为王!让万兽诚服!他是神王至尊,却对她一见倾心,欲罢不能!她挑眉,”你有什么能让我嫁你?“妖孽坏笑:”你的基因和我的最为匹配,日后孩子同是天之骄子!“『万年来我不知道心跳什么感觉,是你让我体会到了。』
  • 悍女降妖

    悍女降妖

    “一个人类女娃娃凭什么坐上妖界王妃的位子?”“嘘,小声点,让王妃听见了,小心吃不了兜着走。”夕阳西下,安亦如百无聊赖的望着楼下说悄悄话的侍女,赤果果的翻了个白眼。她明明是无私奉献,和妖王在一起简直就是为民除害。“听说,驱魔村的半妖和冥界的大佬都和王妃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安亦如只能呵呵了,什么叫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是朋友,朋友,朋友,重要的事说三遍。“夫人~”主角忽然出现身边,邪魅的声音,安亦如掉了一地鸡皮疙瘩。“请叫我驱魔师,妖精。”“驱魔师,来降我吧。”“……”恋爱中的妖精简直是魔鬼,不过,安亦如却乐在其中。(注:第1章到第180章相当于前传。)
  • 盛庭荒年

    盛庭荒年

    他谱下《笙歌断》,离人心肠。她是彼国太女,他是他国太子。她要祸乱朝纲,弃她者绝无幸存。而他,天下在手,翻手云覆手雨,却想在这乱世,护他所爱。封她为相时,他说,“本宫之徒,举世无双,封王封侯,谁敢有议?”赠她嫁妆时,他说,“你要这天下?有何难?本宫便将它赠你作娶你的聘礼如何?”(以前用盛世无争这个笔名发表过我也不想再做一次封面了电脑最近出问题了)
  • 竹斋集

    竹斋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界之学院天才

    异界之学院天才

    神创造一切,神掌握世间。冒犯神之威严者,必被囚禁。背弃神信仰的,必被剥夺神的恩赐!
  • 未来之仙界风云

    未来之仙界风云

    传说当年玉帝经历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经历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终于修成正果,坐上了皇位,治理三界,让三界都有条不紊的发展,因此古代对众神的传说是屡见不鲜。然而在现代化的信息时代,关于神界众神的传说却是少的可怜,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难道那些传说仅仅是传说吗?或者是天庭经历了什么,才会使众神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很多人或许会有天马行空的猜想,这本书的便是笔者对古代神话的热爱有感而作。本书介绍的是一名现代社会的少年因为梦境的提醒而踏上了修仙的道路,在经历各种磨难后,终于解开了众神消失的原因的故事。
  • 泅渡轮回,执此不相负

    泅渡轮回,执此不相负

    他是九重之巅的翎皇,一袭白衣诠释绝代风华,问鼎天下。他是上皇不闻的弃子,一颗赤诚甘愿献出光阴,永世长寂。一纸禅位诏书,他一朝问鼎笑傲山河。登基称帝,帝号翎皇。废祖制,除佞臣。自此神族一统,九重安宁。只因温柔絮语,他甘愿放弃永世自由。踏入夕谷,守护灵石。静修心,止如水。一改夕谷颓然,重现生机。本以为再无交集,阴差阳错下却又惺惺相惜。身世之谜、不伦之恋、轮回之恸……究竟谁尊谁卑,谁弃谁爱?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 盛夏:我的记忆独白

    盛夏:我的记忆独白

    [我抱着回忆走过四季,却等不到心的归期]他是苏雨唯一喜欢的男生,从那年雨中的初遇开始;她是林逸认定的妹妹,在她扬起笑颜的瞬间。一眼误终生……“林逸,我喜欢你!”“苏雨,别闹了,今天不是愚人节!”好不容易,她有资格在他身旁,可她的出现却打破了她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幸福。“小雨,对不起,我不能辜负她。”嗯,没关系,你和她好好的,我独自去流浪,在没有你的天涯……只是,你忘了,是我们先开始的……你们不要担心我,我等一等,再放弃
  • 我们的故事,温暖的回忆

    我们的故事,温暖的回忆

    人这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发生点事,我们的故事,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快的,但是希望你们能够喜欢,我没有办法吧所有的细节都写出来,但能够纪念我们这段哭过笑过感动过的青春时光,那就足矣了。小傲娇,二涵,小薛,晓敏,皮皮还有二百武,谢谢你们陪我走过这段孤独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