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9300000042

第42章

论宋明人疑经之失明人又甚于宋人

宋明人疑注疏而并疑经,今故,略引其说辨之,宋郑樵曰,三礼之学其所以讹异者,大端有四,有出于前人之所行,而后人更之者,如墨始于晋,ヮ始于鲁,庙有二主始于齐桓,朝服以缟始于季康,以至古者麻冕,今也纯,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同为一代,而异制如此,幸而遗说尚存,得以推考因革之故,设其不存,则或则或异,无乃滋后人疑乎,有出于圣人之门,而传之各异者,如曾子袭裘而吊,子游裼裘而吊,小敛之奠,曾子曰于东方,子游曰于西方,异父之服,子游曰为之大功,子夏曰为之齐衰,同师而异说如此,况复传子君弟子之门人,则其失又远也,从而信之,则矛盾可疑,从而疑之,则其说有师承,此文义不能无乖异也,有后世诸儒,损益前代,而自为一代之典者,如吕不韦作月令,盖欲为秦典,故祭祀官名不纯于周,汉博士欲为汉制,故封爵不纯于古,案二说皆非是,前已引陈寿祺说之,后世明知二书出于秦汉,犹且曰,月令为周制,王制为商制,况三礼之书所成者非一人,所作者非一时,又乌能使之无乖异也,有专门之学,欲自名家,而妄以臆见为先代之训者,如春秋之末执羔雁,鲁人已不自知,则礼之所存,盖无几也,案此孔子时经不具之证,延乎秦世,灰灭殆尽,汉世不爱高爵以延儒生,宁弃黄金以酬断简,诸儒各述所闻,杂以臆见,而实未见古人全书,故其说以霍山为南岳,案此说甚是,以太尉为尧官,案此见纬书,礼无明文,以商之诸侯为千八百国,以周之封域为千里者四十九,案此见王制,乃春秋素王之法,非必商周,以分陕处内为三公,案此公羊说,古制当是如此,乃无一国三公之弊,以太宰太宗太卜太士等为六官,案此见曲礼,郑以为殷制,当时信共为古鲁而无疑,后世以其传久远而不敢辨,又焉能使之无乖异乎,礼学之讹以此,后世议明堂,或以为五室,或以为九室,或以为十二室。案焦循陈澧辨之以明。议太学或以为五学,或以为当如辟,或以为当如胶庠,或以为当如成均瞽宗。案太学即辟,而胶庠成均瞽宗,又其异名,五学本同一处,夫明堂一也,而制有三,太学一也,而名有六,此何以使后世无疑哉,明郝敬曰,凡礼不可常行者,非礼之经,用于古不宜于今,而犹著之于篇者,非圣人立经之意,即四十九篇中所载,如俎豆席地袒衣行礼,书名用方策,人死三日佥之类,古人用之,今未宜,案此等古今异宜,可以通变,父在为母期,出母无服,师丧无服,此等虽古近薄,父母为子斩衰,妻与母同服,此等失伦。案古圣制服,各有精意,俗情肤浅,岂可妄讥古人。官士不得庙事祖,支子不祭,此等非人情。案庙制祭礼分尊卑,辨囗庶,亦不可妄议。杖不杖视尊卑贵贱,哭死为位于外,熬与鱼腊置柩旁。案杖不杖非止视尊卑,为位于外所以别嫌疑,熬则小节可变通,国君飨宾,夫人出交爵,命妇入公宫养子,国君夫人入臣子家吊丧,此等犯嫌疑,案古人避嫌,未若后人之甚,交爵则因阳侯事已废矣,祭祀用子弟为尸,使父兄罗拜,若祭则诸孙济济一堂为鬼,此等近戏谑,案立尸是事死如事生,且古人行礼,与今不同,非有尸答拜,不能成礼,人死含珠玉以海盗,圹中藏瓮囗筲衡等器,岁久腐败,陷为坑谷,此等无益有害,案此小事可变通,古人每事不忘本,酒尚玄冠服用皮,食则祭,至于宗族姓氏,则随便改易,如司徒司空韩氏赵氏,惟官惟地,数世之后,迷其祖姓,又何其无重本之思也,案古氏族改,姓不改,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安有改姓迷姓之事,庙制天子至士庶有定数,皆有堂,有室,有寝,有门,大邑巨家,父子世官,兄弟同朝,不多于民居乎,如云皆设于宗子家,则宗子家无地可容,如父为大夫,如父为大夫,子为士庶,则庙又当改毁,条兴条废,祖考席不暇暖,案古惟宗子有庙,无父子兄弟分立之礼,庙在居室之左,何患无地可居,天子诸侯亦有祧迁。何独士庶不可兴废。囗子继体,分固当尊,至于抑庶之法,亦似太偏,丧服有等,不得不杀,至于三殇之辨,亦觉太琐,衰麻有数,不得不异,至于麻葛之易,亦觉太烦,案古重宗法,故严囗庶,重本源,故分别丧服,不嫌烦琐,天子选士观德用射,射中得为诸侯,不中不得为诸侯,案此犹后世以文字取士,如此之类虽古礼乎,乌可用也,故凡礼非一世一端可尽,古帝王不相沿袭,圣人言礼不及器数,惟曰义以为质,有以也,此四十九篇,大都先贤传闻,后儒补辑,非尽先圣之旧,而郑康成信以为仲尼手泽,案郑无以礼记为孔子所作之语,遇文义难通,则称竹简烂脱,颠倒其序,根据无实,则推殷夏异世,逃遁其说,盖郑以记为经,既不敢矫记之非,世儒又以郑为知礼,不敢议郑之失,千余年来所以卒贸耳,锡瑞案郑樵郝敬,皆勇于疑经者,郑犹以为讹异,郝乃直攻经传,足见明人之悍而不学,又甚于宋,兹遂条辨之,以释后儒之疑。

论古宫室衣冠饮食不与今同习礼者宜先考其大略焦循习礼格最善

古之宫室,不与今同也,古之衣服饮食,不与今同也,惟其不与今同,故俗儒多疑古礼不近人情,即有志于古者,亦苦共格不相入,考古礼者,宜先于古之宫室衣服饮食等类,考其大略,乃有从入之处,古宫室皆南向,外为大门,门侧左右皆有堂室,谓之塾,内为寝门,中为庭,再上为阶,有东阶即阼阶,西阶,升堂为东西堂,有东西荣,即檐,有东西序,即墙,有两楹,即柱,有栋,有楣,上为户牖间,其后为室,两旁为东西房,古之室即今之房,有壁,古之房,今过路屋,无壁,东房后有北堂,宫室之左为庙,有闱门相通,庙制与宫室略同,观李如圭仪礼释宫,江永释宫注,张惠言仪礼图,得大略矣,古祭服用丝,朝服用布,祭服用冕,朝服用弁或玄冠,古冠小,如今道士之冠,非若后世之帽,冕服朝服玄端,皆上衣下裳,惟深衣连上下无裳,似今之长衫,惟方领对襟,缘以缋,或青或素为异,用细白布为之,丧服用布则粗,又各以轻重分精粗,观任大椿弁服释例,得大略矣,古食用黍稷,加则有稻梁,黍稷稻梁为四簋,常食有羹葱洎醯酱脯羞,饮有酒有浆,齐则用糟,醴亦有糟,荐用脯醢,脯以乾牛肉,加姜桂锻治者为,细М脯加盐酒为醢,皆生物,酒新酿冷饮,豕鱼腊为三鼎,加羊与肠胃为五鼎,腊士用兔,大夫用麋,肠胃用牛羊,不用豕,加牛与肤豕肉,鲜鱼鲜腊为九鼎,加乡熏尧牛羊豕肉,为十二鼎,笾盛乾物,豆盛濡物,俎以骨为主,若今之排骨,骨分前足为肩臂共六,长胁代胁短胁共六,正脊挺横脊共三,后足髀肫胳共六,二十一体,髀近窍贱不升,乡饮燕射,则牲用狗,燕食有蜩,即蝉,范即蜂,囗氏醢,蚁子,今人所不食者,考饮食无专书,亦可得大略也,得其大略,再取张惠言仪礼图,如阮元说画地以习之,不患古礼不明,若用焦循习礼格,尤为事半功倍,焦氏自序曰,取仪礼十七篇,去丧服士丧礼既夕士虞礼四篇,余十三篇为格以习之,纸方尺五寸,如奕枰作朝庙图一,庠图一,大夫朝庙图一,若门,若曲,若阶,若堂,若房,若夹室,若东西堂,若东西荣,若坫,若墙墉屏宁户牖,无不备,削木或石为棋,若主人,若宾,若介,若亻巽,若主妇,若宰夫司马乐工之属,刻之,或以丹墨书,削木或石为棋,小于前,于诸器物,若聘之圭璋皮马锦币,若祭之簋鼎俎,燕之爵洗,食之羹酱,乐工之瑟笙,射之弓矢囗乏旌中侯正丰觯,冠昏之冠服,刻之,或以丹墨书,削木或石为棋,前以圆,此以椭,书若揖,若拜,若再拜,若兴,若坐,若立,若饮,若祭之类于上,或用刻,以十三篇为之谱,习时各任一人或兼之,按谱而行之,若东西左右升降之度,不容紊也,一揖一让,不容遗也,否则为负,负者罚,子弟门人或用心于博奕,思有以易之,为此格,演之者必先读经,经熟其文熟其节,可多人演之,可少人演之,可一人演之,格有定,不容争也,不容诈也,虽戏也而不诡于正,后之学礼者或有好焉。

论礼记义之精者本可单行王制与礼运亦可分篇别出

礼记非一人所撰,义之精者可以单行,汉艺文志,于礼记百三十篇外,已别出中庸二篇,梁武帝作礼记大义十卷,又作中庸讲疏一卷,宋仁宗以大学赐及第者,表章中庸大学,不始朱子,蔡邕作月令章句及问答,宋太宗以儒行篇刻于版,印赐近臣及新第举人,司马光书仪云,学记大学中庸乐记,为礼记之精要,黄道周作月令明义,表记缁衣儒行集传,黄宗羲作深衣考,江永作深衣考误,邵泰衢作檀弓疑问,焦循谓于礼运礼器中庸大学得其微,是皆于四十九篇之中,分篇别出者,锡瑞谓王制为今文大宗,用其说可以治天下,其书应分篇别出,礼运说礼极精,应亦分篇别出,黄氏日钞云,礼运记五帝三五相变易阴阳转移之道,故以运名,虽思太古而悲后世,其主意微近于老子,而终篇混混为一,极多精语,如论造化,谓天秉阳,垂日星,地秉阴,窍于山川,如论治,谓圣人耐以天子为一家,中国为一人,如论人,则谓人者天地之心,谓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如论礼,则谓礼者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皆千万世名言,困学纪闻云,礼运,致堂胡氏云,子游作,吕成公谓蜡宾之欢,前辈疑之,以为非孔子语,不独亲其亲,子其子,而以尧舜禹汤为小康,是老聃墨氏之论,朱文公谓程子论尧舜事业,非圣人不能,三王之事,大贤可为,恐亦微有此意,但记中分裂太甚,几以帝王为有二道则有病,邵懿辰曰,礼运一篇先儒每欢其言之精,而不甚表章者,以不知首章有错简,而疑其发端近乎老氏之意也,今以禹汤文武成王周公,此由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二十六字,移置不必为己之下,是故谋闭而不兴之上,则文顺而意亦无病矣,就本篇有六证焉,先儒泥一与字,以大道之行属大同,三代之英属小康,不知大道之行,概指治功之盛,三代之英,切指其治世之人,与字止一意,无两意,而下句有志未逮,正谓徒想望焉,而莫能躬逢其盛也,否则有志未逮当作何解,证一也,今大道既隐,以周为今犹可,以夏商为今,可乎,既曰未逮又曰今,自相矛盾,证二也,礼为忠信之薄,则之游宜举大道为问,而曰,如此乎礼之急也,不承大同而偏重小康,则文义不属,证三也,讲信修睦后文三见,皆指圣人先王而非远古,果有重五帝薄三王之意,后文何无一言相应乎,证四也,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本战国时道家之说,而汉人重黄老者述之,实则五帝不皆与贤,尧舜以前,皆与子也,天下为公,即后文所谓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者,不独亲其亲,子其子,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有所终以下六句,皆人情之所欲,即人情以为田,而大同即大顺也,天下为家,则指东迁以后,政教号令不行于天下,国异政而家殊俗,并无与子与贤之意,选贤与能,对世及而言,世及者,若春秋讥世卿,虽有圣人,无自进身,异于周初建官惟贤,位事惟能耳,证五也,我欲观夏道,我欲观殷道,我观周道,三道字正承大道而言,果大道既隐,又何观焉,后文大柄大端大窦,即大道也,证六也,锡瑞案移易经文,动言错简,乃宋明人习气,不可为训,而邵氏说极有理,证据亦明,明乎此可以释前人之疑,知礼运一篇皆无疵,而其精义著,故备举其说,以为礼运可以单行之证。

同类推荐
  • 包孝肃奏议

    包孝肃奏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村遗稿

    青村遗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十地经卷第一

    佛说十地经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彦周诗话

    彦周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永乐大典残卷

    永乐大典残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异界之灵控天下

    异界之灵控天下

    药医必死人,力破金刚身!孟羽原本是地球上一位叱咤风云的顶尖职业玩家,掌握着强大的实力和炼丹技能。而在一次仇人截杀他的过程中,孟羽宗派的护山神兽八爪金龙为了救他而自爆了龙珠。等孟羽再次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带着小金龙穿越到了异界,成了一个大家族中的废物少爷。且看孟羽如何实现这华丽的逆转,纵横大陆,携美逍遥,御龙控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冷帝独宠:冷宫弃后

    冷帝独宠:冷宫弃后

    宋辰月,是一个小康家庭的孩子,考上了墨溯学院,认识了风家少爷风子寒,还莫名其妙的成为了他的未婚妻……
  • 极品大少

    极品大少

    胡智锋原本是一个风流公子哥。一场意外发生了...鸿运集团范氏父子想利用天价钻石整垮胡氏集团,却被胡智锋设计狠狠整了几炮...
  • 武镇诸天

    武镇诸天

    我心中的玄幻。。。杀手之王万轩,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一个神秘玉简,重生玄黄大陆且看万轩如何武镇诸天,聚天地之气运,集万物之功德,洗业障,图长生,掌天控地江山美人都在手中
  • 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

    本书为励志类图书,集纳了几十名成功的80后青年的事迹,对于新时代的青年有一定参考价值。
  • 你微笑时很美

    你微笑时很美

    据2014年发布的中国人口中。我们国人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3亿6千9百20万2千232人。可就在这13亿6千9百20万2千232人当中,他和她的故事诞生了在我们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去值得回味。比如一段感情、一段开心的日子、一段美好的回忆、一段失落的时间、一段坚持不懈的日子、一句刻骨铭心的话、一个转头的瞬间、一个亲吻、一个美好的画面、直至一个能温暖人心的问候、和一个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那个她的一个微笑。每个人心中的最深处都有一个她最美丽的微笑,作者在此问候。你还记得那个她的微笑吗?这段故事跨越时空的轮回。它们真的能在一起吗。时空秩序能恢复正常吗?
  • 妃上枝头:殿下,要听话

    妃上枝头:殿下,要听话

    【本书全本免费】对入宫为冤死的母亲报仇这件事,秦九九是很认真的,但却遇上了这世上最不认真的太子殿下,装傻卖萌无恶不作。每当她无计可施,这妖孽总是故作好心的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只要你乖乖躺下,你所有的问题都好说~好说~”她愤怒,这分明是羞辱!然而面对这样不要脸的诱惑,日久天长,她竟动了心。嗯……是该委婉一点的接受?还是该直接扑倒?
  • 月念

    月念

    表面上,她是豪门收养的女儿;暗地里,她是四大女杀手之一蓝秋菊的女儿。大男子主义妹控而又帅气的哥哥,笑里藏刀单纯却又全能的侦探,温柔幽默的男神校草,比女子更妖媚的的……她会选择谁呢?
  • Mistress Wilding

    Mistress Wild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飘逸邪帝

    飘逸邪帝

    当西方魔法与东方斗气同在一个大陆时,会是怎样一副场景;当怀拥美人、脚踩恶徒之时,又该用哪一个词来形容?杀该杀之人,虽死无悔,待我站在这世界之巅,必踩在万人尸首之上;救无辜之人,但愿太平,待我背后有千人拥护,愿许你一生十指相扣。太星宇,明天你就要去开天界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能再见,你难道没有什么要说的吗?没什么要说的,当我们重逢之时,则是你万人拥护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