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9200000015

第15章

何以謂之處。中莫二之道。

二釋三。初標真境。

萬物雖殊。(相也)然性本常一。

性也。此則不壞假名而談實相。故曰處中玅道。

二示迷悟。

不可而物。然非不物。

上句不可執相為真。下句不可壞相見理。言非不物者。非無物也。

可物於物。則名相異陳。

執有則迷。一性平等故名相異陳。

不物於物。則物而即真。

不滯相而見性故。即物而契真。此曰處中莫二也。

三明智照。

是以聖人不物於物。不非物於物。

不非物者。不壞物相也。不滯物相為實。不壞物相求真。

不物於物。物非有也。不非物於物。物非無也。

緣相非實有。緣起非實無。

非有所以不取。非無所以不捨。

不取物相。相虗幻故。不捨物相。相顯然故。

不捨故。玅存即真。

不捨物相。即相而觀無相。曰玅存故。即事即真也。此顯即隨緣而觀不變所以不捨。

不取故。名相靡因。

萬物雖眾非名。即相靡無也。因由也。萬物皆真性攬緣而起。外無別因故。曰靡因。以離真理外無片事可得故。此明即不變而達隨緣所以不取。

名相靡因。非有知也。

了真無俗智無取相之有。

玅存即真非無知也。

即事契真智非木石之無。

三引經證成。

故經云。般若於諸法。(標境智)無取。(非有所以不取)無捨。(非無所以不捨)無知。(非有知也)無不知(非無知也)。

此證成上義。

四結責。情執。

此攀緣之外。絕心之域。

攀緣即妄想。絕心者。絕妄心。妄心即攀緣。攀緣即著有無。聖智出於外故絕之也。此結上下責。

而欲以有無詰者。不亦遠乎。

詰問也。欲求聖心有無而致問者。甚違遠也。然情不可及智。故遠之彌甚。

四返詰玄旨答文。二。初推有無二。初標意。

請詰。夫陳有無者。

請求也。詰問也。夫語助也。陳說也。劉公前說般若體用有無之異。今推求詰問。必無此理也者。是牒辭也。

二推詰。三。初求有不成。

夫智之生也。極於相內。

生起也。妄智因境而起故極於相內。乃曰有知。

法本無相。聖智何知。

聖智照真法。真法本無相。真智何有知。此求有不成。

二推無不是。

世稱無知者。謂等木石太虗無情之流。

無情者。無靈覺也。流者。類也。世人說木石太虗及諸無靈覺之類。為無知。

靈鑒幽燭形於未兆。道無隱機。寧曰無知。

靈鑒者。智用也。幽深也燭。照也。初句明智徹理源也形現也。未兆者。朕跡未生。次句明照窮物始也。道者。不二理也。機即機關運動。喻智用也。不二之道在智則不能潛隱。後句明雙照理事也。反顯智用。豈同木石之無知。未句結顯也。此推無不無也。

三顯非有無。

且無知生於無知。無無知也。

且者。牒上辭也世有無知之名。起於木石無知之體。般若寂而常照故無無知之名。體可陳。

無有知也。

此文影上合先云有知生於有知世有有知之名起於妄想有知之體般若照而本寂。故無有知之名體可陳。

無有知也。謂之非有無無知也。謂之非無。

謂者。評論也。般若既無有無之名可詰。必當以非有非無推詰評議之也。故前云般若之體非有非無等也。

所以虗。不失照。(非無也)照不失虗。(非有也)怕然。永寂。

心靜曰怕。怕即寂也。智體本寂。故云永寂。

靡執靡拘。

靡無也。執拘皆心有所著。智用無為豈有拘執。

敦能動之。令有靜之使無耶。

不可執用為有。執體為無。而以有無陳之也。

二顯玄旨三。初引經標玄。

故經云。真般若者。(真簡虗妄標也)非有。(體用虗寂)非無。(體用)無起。(體用非新生)無滅。(體用非後滅)。

般若中有六不。今非有無即不增減無起滅。即不生滅垢淨。豈存。故兼之。又有無起滅各具四句。謂一非有。二非無。三非有無。同時四非有無。俱泯起。滅亦然。所謂四面不可取也。

不可說示於人。

離上四句。將何言說以示於人。唯內證可得。非見聞所知也。

二推釋玄旨。

何則。

既云。非有無等為真般若何以。又云不可說示耶。

言其非有者。(牒經)言其非是有。

出經意也。為明般若非是實有。知照故說非有。

非謂是非有。

遣執不可聞說非有。便謂般若屬無。

言其非無者。(牒經)言其非是無。

出經意也。為般若非是頑。瞽之無故說非無。

非謂是非無。

亦遣執不可聞說非無。便謂屬有。是知經說非有非無等。但遣執著。畢竟不能言於般若。故知般若不可說也。

非有。非非有。非無。非非無。

此又雙拂。上言迹恐。有云由般若離二邊。故經說非有非無。雖不可以有無說。則非有非無之言。豈非說般若。故今拂之竝上二字牒。經中間非字為能拂下二字為所拂。良由二執情亡。般若本無非有非無之名字。此如病盡藥除之義。離四句。絕百非曰真般若也。

三結勸尋玄。

是以須菩提終曰說般若。而云無所說。此絕言之道知何以傳。

大品意云。諸天子聞須菩提說般若。諸天子云。夜叉語尚可解。須菩提語不可解。須菩提云。諸天子不解不知我。無所說也。良由真智絕言。言不可及。不知以何為傳授。古詩云。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今亦云知何以傳。蓋言不知也。

庶。參玄君子有以會之耳。

庶望也。參玄君子者。指劉公也。望契會言外之玄旨耳。

二照用空有同時答二。初略牒前問。

又云宜先定聖心。所以應會之道。為當唯照無相耶。為當咸覩其變也。

牒上可見。

二正答所疑二。初直敘疑情答三。初敘問乖真。

談者似謂無相與變。其旨不一覩變。則異乎無相。照無相。則失於撫會。

謂前所問照用空有不許雙行。甚違大乘實理。今不欲直破故云似謂。其旨者。般若義趣也。不一者。空有不許同照故。

然則。即真之義惑有滯也。

有無竝照理事雙融。故曰即真。乃實教之義。趣問者未曉玄旨。惑而有滯也。

二示其正義四。初引經立義。

經云。(大品習應品文)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約境明智用雙行立。上即真之義。然色空有無多就情揀理事。性相多約智論。今據劉公所問不許互照滯於斷常故初句簡實色次簡斷空。後二句一念雙簡。得智用者則事不異理。理不異事。理事互融。空有竝照。雖心經亦有此四句。秦世未有。故引大品為定也。

二悟惑對釋二。初敘迷情。二示正義。今初。

若如來旨。(如汝來問之旨。下同)觀色空時。(照色空時)應一心見色一心見空。

空色殊照。故各一心。

若一心見色。則唯色非空。若一心見空。則唯空非色。

即上云覩變則異乎無相。照無相則失於撫會。

然則空色兩陳。莫定其本也。

此實也。陳說也。真空幻色本自不二。今既各說故失不二之本也。

二示正義。

是以經云。非色者。

牒上經中。即色明空義。

誠以非色於色。

經說真空即幻色故。

不非色於非色。

上非色是真空。下非色是斷空。不說真空是離色滅色故。

若非色(空也)於非色。(離色滅色)太虗則非色。

釋上非理也。空若離色。唯太虗離色耳。

非色何所明。

出過也。斷滅之空。無知無用非修非證。何必辨明。

若以非色(真也)於色。(幻也)即非色不異色。非色不異色。色即為非色。

色空不二。為經正義顯矣。

三結顯所以。

故知。變即無相。無相即變。羣情不同故。教迹有異耳。

羣情者。執心不一也。為執色為實者說不異空。執空為斷者說不異色。故立教設迹有異也。

攷之玄籍。本之聖意。豈復真偽殊心。空有異照耶。

攷本者推校也。玄籍者大品也。偽者虗也。俗諦幻有曰偽。謂推攷大品文意。豈謂心有真俗之殊。境有空有之異。此亦破前所執也。

四會通前義。

是以。照無相不失撫會之功。覩變動不乖無相之旨。造有不異無(照色不異觀空)造無不異有。(觀空不異照色)未甞不有。未甞不無。

甞曾也。理事雙照。空有同觀。故不照則已。照則未甞有異。

故曰。不動等覺而建立諸法。

此是放光經。前牒為問端。故今重引證。兼示之也。

三結責所問。

以此而推。寂用何妨。

以用也。用經正義推尋。故知般若寂用同時。何妨礙也。

如之何謂覩變之知。異無相之照乎。

責也。

二就解推破答三。初敘錯解。

恐談者脫謂空有兩心。靜躁殊用。

恐者。不定之辭。脫錯也。躁動也。劉公所見未必如然。或恐有此錯脫。而謂聖心空有各照。動靜用殊。由此錯解。故下牒彼所云。

故言覩變之知。不可謂之不有耳。

二勸探玄。

若能捨己心於封內。尋玄機於事外。

然般若等智。豈獨在於聖心凡心。既全真而起惑。但當即惑以求真。故今勸捨內封。般若故非外得。封執也。內執有無。勸之令捨。玄機妙智。出有無之事外。勸之令尋。尋言而得意者。可以忘言。忘言得意。意無所得。則誰曰不證耶。

齊萬有於一虗。曉至虗之非無者。

此勸得已而用也。齊平也。一虗者至理也。玄機發照則觸事皆理。理不離事。故至虗之理非無也。者即牒指在人。能如是者。下云。

當言。至人終日應會。與物推移。乘運撫化。未始為有也。

此又勸其說化傳通。當此之時可作此言也。上三句即前俯仰順化等。末句即而無照功。

三責所執。

聖心若此。何有可取。而曰未釋不取之理。

劉君前曰。本無惑取之知。而未釋所以不取理。故今責之。聖心本自無取故言不取。不取之理何更待釋。

三雙非是當悟惑答四。初牒前領問。

又云。無是乃所以為真是。無當乃所以為至當。亦可如來言耳。

初牒前。次領問。如其來問亦可如此。然劉公已知真智無知而知。真境無相即相。但未曉知即無知相即無相。故前立至當非當真是非是而問。故今先領其所悟。次破其所執。故云亦可耳。

二縱奪而答。文二。初縱其所悟。

若能無心(若內無執異之心。方為能善也)於為是。(立真是)而是於無是。

以真是對立於非是也。雖知真智無知而知。立此以為真是。待之故有非是矣。真非之見惑在執心。若無執心。方乃善了。下當義同此。

無心於為當。(立至當)而當於無當。

以至當對立於非當。雖達真境無相而相。若至當非當。執心不亡。則不可也。

者。

牒上也。能絕是非之執者。

則終日是不乖於無是。終日當不乖於無當。

既達無知而知。則了終日知而無知。又達無相而相。則知終日相而無相也。此則但除其執。前義自顯矣。

二奪其所執。文二。初正明。

但恐有是於無是。有當於無當。所以為患耳。

有是者有真是也。無是者無知也。當義准此。但恐劉公於無知立有真是。於無相立有至當。則執心不除。惑患生也。

二徵釋。

何者(徵也。有何患耶)若真是可是。至當可當。

可是當者。實有真智真境也。下出過云。

則名相以形。美惡(污音)是生。生生奔競。孰與止之。

形現也。美好也。至當真是名相現則美好心生。非是非當名相現則厭惡心生。欣厭不亡則輪迴奔競。孰能止絕。此則正在無明深坑。般若智照豈在是非可得耶。又美惡心念紛紜奔競。何能止息。故非般若寂照如是。

三顯示正義。

是以聖人空洞其懷。無識無知。

內心曰懷。洞者亦空也。心體寂滅。空之又空。故曰空洞也。分別名識。緣慮名知。心體本絕故皆曰無此顯智體寂滅境智同如。

同类推荐
  • 新刊贤首国师碑传

    新刊贤首国师碑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续画品

    续画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法华经义疏

    法华经义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晋后略

    晋后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伊川易传

    伊川易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极品奶爸

    极品奶爸

    被迫入世修行的古法世家传人,机缘巧合之下成为小Loli的全职奶爸,神奇的世俗之旅就此展开,与冷艳的小姨斗智斗勇,和成熟的御姐暗里乾坤,跟腼腆的女大学生卿卿我我;越来越多的都市美景让人欲罢不能……且看神医奶爸如何武医添香,笑傲世俗,抱得美人归。
  • 王妃请翻牌

    王妃请翻牌

    她为自己赐婚,一道圣旨将她和七皇子栓成了一根绳子上的蚂蚱!生死与共?福祸相依?拜托,她是享乐主义而已,怎可同难?从此,两个人过上了鸡飞狗跳的婚后生活。这其实就是个刁蛮王妃吃干抹净冷情王爷的日常!
  • 凡人修妖路

    凡人修妖路

    妻子狐妖被天神抓走,身为凡人的余郝,走上了一条不归路。食万妖果,以人之体化为妖。“我于尘世之中化妖修行,只为有朝一日登天找你!”化妖的余郝为人界不容,为妖界之耻,为神界之敌。世间无人为友,天地无所而存。“为了你,我无怨无悔!”看余郝怎么以人之体,修得妖神之位,救回爱妻!
  • 绝代医女

    绝代医女

    她,是轻门之主。时韵大陆数一数二的毒医。绝代风华,冷漠如冰。她,本是寒门唯一准继承人。但由于寒门各长老一致决定驱逐她出门,后被轻云若收为义妹,成为轻门第二掌权者。她,是墨门之主,活泼跳脱,开朗欢乐。(作者并非第一次写文,还望大家见谅。里面的设定将会大部分保留。本文不牵扯任何药理、医理知识,请勿当真。本文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我们从不再见

    我们从不再见

    我们不说再见,我们不再见,青春就是如此,硝烟弥漫。没有人永远十八岁,但有人十八岁。上天似乎不眷顾林安冉,她从小就被妈妈抛弃,爸爸从不理会她,但只要林安冉使他发怒就会开口大骂。失落的友情,无法圆满的爱情,这让这场战斗的所有人无处可逃。青春就这样。
  • 仙幻传奇

    仙幻传奇

    31世纪,人类科学家成功的开发出了名为“仙幻”的超级芯片,据说,利用“仙幻”芯片,任何人都可以拥有超人般的实力。到了51世纪时,逐渐完善的仙幻系统已经被分为修真系,机甲系,魔法系,古武系四大流派,除此以外还不乏其他稀有派系,如:异能系,召唤系,斗气系,念力系,……在这个仙幻时代的宇宙纪元,属于弱势的古武系中的一名小小学员,开始踏上了重振古武系之威,纵横大宇宙世界的道路!
  • 噬道补天

    噬道补天

    天下苍生,纷乱不断。天道有缺,我欲补天!
  • 尸态炎凉

    尸态炎凉

    “暗渊”系列之一一朝回魂,已身处异世!也罢,既来之则安之,若有机会再寻回去之路!但单炎凉没想到的是,还未适应,就已到末世?!丧尸横行,人性沦丧!且看来自修行世界的冷情煞神单炎凉,如何横扫末世,顺带,拐个帅哥当媳妇!“反正我单炎凉,从来都是位于世界顶峰的人!”小剧场一:单炎凉:你很闲?敢不敢不跟着我?某男:老婆,把我捡回来时要负责的!单炎凉:……某男胜。
  • 医女风华之弃女归来

    医女风华之弃女归来

    她,妙手回春,医人无数,终是医不了自己的双腿。家族庞大,不留无用之人,一场精心策划的歹徒劫人戏码。相府中,痴傻的残废二小姐不知所踪,十几年间,无任何消息。众人皆道,一个又痴,又傻,还是一个残废的相府小姐,落入歹徒之手,还能有命活?除非奇迹出现!燕京街头,她端坐于轮椅之上,静默如水;她傻站于众人面前,震惊无比。一模一样的倾世容颜!原是家族中的无用之人,如今已是名满天下的仙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全世界都失眠

    全世界都失眠

    当郑嘉宜第一次听陈奕迅的《全世界都失眠》的时候,根本不懂,天子骄子的他不觉得自己有一天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会那么没有自信。直到车站偶遇,乃至之后的一切一切,他知道了,真的会有那种怀疑:想起我的完美,你会不会逃离我命的范围?于是奋力直追,他抓住夏冬青本来就滑却还在不停挣扎的手。当夏冬青第一次听到郑嘉宜版的《全世界都失眠》的时候,感慨,这个男子,不仅对自己的喜欢表达得这么清楚,连悲伤也是。他把心剖白在自己面前,似乎有些事情就不该拒绝。可是阳光元气的心做到什么程度才能温暖另一个伤痕累累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