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6200000033

第33章 助尸罗果品

如是菩萨。为求多闻知多闻义已随说行故。能令尸罗清净。清净尸罗法应当修行。问曰。何等法能令尸罗清净。答曰

护身口意业  亦不得护法

终不令我见  及以余见杂

回向萨婆若  此四净尸罗

行者修此四法。尸罗自然清净。护身口意业者。常应正念身口意业乃至小罪不令错谬。譬如龟鳖常护头足。此人深乐空故。于第一义中而亦不得护三业法。有人虽见法空谓知空者在。是故说不杂我见众生见人见寿者见知者见。回向萨婆若者。持戒果报不求余福。但为度一切众生。以求佛道。是为四。复有四法。能令尸罗清净。所谓

无我我所心  亦无断常见

入于众缘法  则能净尸罗

无我我所心者。不贪着我我所心。但知此心虚妄颠倒而无我法。无断常见者。以断常见多过故。入众缘法者。知诸法从众缘生无有定性。行于中道。如是四法能净尸罗。复有四法能净尸罗。所谓

行四圣种行  及十二头陀

亦不乐众闹  念何故出家

四圣种者。所谓趣得衣服而足。趣得饮食而足。趣得坐卧具而足。乐断乐修行。十二头陀者。所谓受阿练若法。受乞食法。粪扫衣。一坐。常坐。食后不受非时饮食。但有三衣。毛毳衣。随敷坐。树下住。空地住。死人间住。亦不乐众闹者。不与在家出家者和合。有人虽行阿练若法。多知多识故。多人往来。是故说不乐众闹。若至余处。若心不与和合。何故出家者。行尸罗者作是念。我何故而出家。念已。随出家事欲成就故。如所说行。是为四。复有四法能净尸罗。所谓

五阴无生灭  六性如法性

见六情亦空  不着世俗语

如是之四法  亦能净尸罗

五阴无生灭者。思惟五阴本末故。见五阴无生灭者。见地等六性如法性。如法性不可得六性亦不可得。知六情虽是苦乐等。心心数法因缘。以正智推求。亦知是空。了达三种皆知是空。有行者贪着于空则还妨道。是故说莫贪着空。随于世俗说空名字。如是法者能净尸罗。问曰。若尔者云何言五阴诸法。答曰。以空故。五阴诸法空。最后言莫着于空者。空亦应舍。如是无有邪疑法妨碍尸罗。问曰。五阴诸法。以有相可相故。决定有。如说色是苦恼相觉苦乐是受相。现有如是等诸相。云何言非空非不空。答曰

恼坏是色相  何等为是色

若恼是色相  离相无可相

此相在何处  无相无可相

世界终无有  无相有可相

相与及可相  非合非不合

其来无所从  去亦无所至

若有合非合  成于相可相

如是则为失  相及可相相

以相成可相  相亦不自成

相自不能成  云何成可相

世界甚可愍  分别相可相

迷惑诸邪径  邪师所欺诳

相可相则是  无相无可相

如是眼见事  如何不能知

随计相可相  有如是戏论

随起戏论时  则随烦恼处

复次行者以不来不去门观诸阴性入空。如说

生老病死法  生时无从来

生老病死法  灭时无所去

诸阴界入性  生时无从来

灭时无所去  佛法义如是

如火非人功  亦不在钻木

和合中亦无  而因和合有

薪尽则火灭  灭时无所去

诸缘合故有  缘散则皆无

眼识亦如是  不在于眼中

不在于色中  亦不在中间

不在和合中  亦不离和合

亦不从余来  而因和合有

和合散则无  诸法亦如是

生时无从来  灭时无所至

如彼龙心力  而有阴云现

不从龙身出  亦不余处来

而此大阴云  雨流满世界

然后乃消灭  亦无有去处

如云无来去  诸法亦如是

生时无从来  灭时无所去

如壁上画人  不在一一彩

亦不在和合  壁中亦复无

画师所亦无  画笔中亦无

不从余处来  而因和合有

和合散则无  诸法亦如是

有时无从来  无时无所去

灯炎不在油  亦不从炷出

亦不余处来  而因油炷有

因缘尽则灭  灭时无去处

诸法来去相  皆亦复如是

复有四法。能净尸罗。所谓

能自思量身  不自高下他

此二无所得  心猗无有慢

观诸法平等  是四净尸罗

能自思量者。行者作是念。我身不净无常死相为何所直。如是念已。即不自高下于他人。信解身及他无我我所故无所得。猗者。得如是法故。心轻柔软堪任受法。以此猗乐心不自高。观诸法平等者。以空观有为无为法一切悉等无上中下差别。如说

若当因于下  而有中上者

下不作中上  云何因下有

下自作下者  中上先定有

若当因于中  而有下上者

中不作下上  云何因中有

中自作中者  下上先定有

若当因于上  而有中下者

上不作中下  云何因上有

上自作上者  中下先定有

因下不得作  不因亦不得

若先定有者  不应因于下

若先定无者  云何成中上

因中不得作  不因亦不得

若先定有者  不应因于中

若先定无者  云何成下上

因上不得作  不因亦不得

若先定有者  不应因于上

若先定无者  云何成中下

复次以空一相故。观诸法皆平等众生亦如是。如说

智者于空中  不说分别相

空一而无异  能如是见空

是则为见佛  佛不异空故

说言诸佛一  一切众生一

一切法一法  无上中下别

一切佛世尊  离自性他性

一切诸众生  亦离自他性

一切法亦尔  离自性他性

以是因缘故  是故名一相

有诸佛则非  无诸佛亦非

有诸众生非  无诸众生非

有诸法则非  无诸法亦非

离于有无故  名之为平等

一切佛世尊  众生及诸法

一切不可取  名诸法平等

一切佛众生  及法无差别

不可分别故  名之为平等

诸佛与众生  并及一切法

入生住灭中  寂灭无所有

亦无所从来  亦复无所去

以无来去故  名之为平等

诸佛与众生  并及一切法

悉皆无所有  过一切有道

此三非是等  亦复非非等

非等非非等  非非等不等

如是说诸法  皆等无差别

复有四法。能净尸罗。如说

善能信解空  不惊无相法

众生中大悲  能忍于无我

如是之四法  亦能净尸罗

行者了达诸法无自性无他性故。名为信解空。如说

一切所有法  终不自性生

若从众缘生  则应从他有

不从自性生  云何从他生

自性已不成  他性亦复无

若离自性生  则无有自性

若离于自性  则无有自相

自性自性相  不以合故有

不以散故无  二定有则无

他不能生法  自亦不能生

自他亦不能  离二亦不生

若无有自者  云何从他生

离于世俗法  则无有自他

若他从他生  他即无自体

无体则非有  以何物生他

以无自体故  他生亦复无

四种皆空故  无法定生灭

不惊无相者。信乐远离诸相故不惊。如说

一切若无相  一切即有相

寂灭是无相  即为是有法

若观无相法  无相即为相

若言修无相  即非修无相

若舍诸计着  名之为无相

取是舍着相  则为无解脱

凡以有取故  因取而有舍

离取取何事  名之以为舍

取者所用取  及以可取法

共离俱无有  是皆名寂灭

若法相因成  此即为无性

若无有性者  此即无有相

若法无有性  此即无相者

云何言无性  即名为无相

若用有与无  亦遮亦应听

虽言心不着  是则无有过

何处先有法  而后不灭者

何处先有然  而后有灭者

此有相寂灭  同无相寂灭

是故寂灭语  及寂灭语者

先来非寂灭  亦非不寂灭

亦非寂不寂  非非寂不寂

众生中大悲者。众生无量无边故。悲心亦广大。复次诸佛法无量无边无尽如虚空。悲心是诸佛法根本。能得大法故名为大悲。一切众生中最大者名为佛。佛所行故名为大悲。忍无我法者。信乐实法故。诸佛皆一涅槃道故。名为无我法。若入此法中心则不忍。如小草入火则烧尽。若真金入火能堪忍无失如是。若凡夫人不修习善根入无我中不能堪忍即生邪疑。是菩萨无量世来修习善根智慧猛利诸佛护念。虽未断结使入无我法中心能忍受。无我法者阴界入十二因缘等诸法是。破我因缘如先说。是故欲净尸罗。当行此四法。复次

有四破尸罗  而似持尸罗

行者当精进  自制慎莫为

宝顶经迦叶品中。佛告迦叶。四种破戒比丘似如持戒比丘。何等四。迦叶。有比丘。于经戒中尽能具行而说有我。迦叶是名破戒似如持戒。复次迦叶。有比丘。诵持律经守护戒行。于身见中不动不离。是名破戒似如持戒。复次迦叶。有比丘。具行十二头陀。而见诸法定有。是名破戒似如持戒。复次迦叶。有比丘。缘众生行慈心。闻诸行无生相心则惊畏。是名破戒似如持戒。迦叶。此四破戒人似如持戒。复次

世尊之所说  沙门有四品

应为第四者  远离前三种

迦叶品中说四种比丘者。应学第四沙门。不应为三。何等为四。佛告迦叶。有四种沙门。一者形色相沙门。二者威仪矫异沙门。三者贪求名利沙门。四者真实行沙门。云何名为形色相沙门。有沙门形沙门色相。所谓着僧伽梨剃除须发。执持黑钵。而行不净身业不净口业不净意业。不求寂灭。不求善。悭贪懈怠行恶法。破戒不乐修道。是名形色相沙门。云何威仪矫异沙门。具四种威仪。审谛安详趣得衣食。行圣种行。不与在家出家和合。少于语言。以是所行。欲取人意心不清净。如此威仪不为善。不为寂灭。而见诸法定有。于空无所有法畏如堕坑。见说空者生怨家想。是名威仪矫异沙门。云何为贪求名利沙门。有沙门虽强能持戒。作是念。云何令人知我持戒。强求多闻。云何令人知我多闻。强作阿练若法。云何令人知我是阿练若。强行少欲知足远离。云何令人知我少欲知足行远离法。非为厌离心故。非为灭烦恼故。非以求八直圣道故。非为涅槃故。非度一切众生故。是名求名利沙门。云何真实行沙门。有沙门尚不贪惜身。何况惜名利闻诸法空无所有。心大欢喜随说而行。尚不贪惜涅槃而行梵行。何况贪惜三界。尚不着空见。何况着我人众生寿者命者知者见者见。于诸烦恼中而求解脱。不于外求。观一切法本来清净无垢。此人但依于身不依于余。以诸法实相尚不贪法身。何况色身。见法离相不以言说。尚不分别无为圣众。何况众人。不为断不为修习故。不恶生死不乐涅槃无缚无解。知诸佛法无有定相。知已不往来生死亦复不灭。迦叶。是名随真实行沙门。迦叶。汝等应勤行真实行。沙门莫为名字所害。复次

不为王等法  而持于尸罗

亦不依生等  而持于尸罗

行者欲净尸罗。不应为王等法。王等法者。佛为净德力士说。善男子。菩萨尸罗者。乃至失命因缘犹不破戒。不期为国王故持戒。不期生天故持戒。不期为释提桓因不为梵天王不为富乐自在力故持戒不为名闻称赞故。不为利养故持戒。不为寿命故。不为饮食衣服卧具医药资生物故持戒。不依生等法者。不为生天人持戒。不自依持戒。不依他持戒。不依今世持戒。不依后世持戒。不依色不依受想行识不依眼不依入不依耳鼻舌身意故持戒。不依欲界色界无色界故持戒。不为得脱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恶道故持戒。不为畏天中贫故持戒。不为畏人中贫故持戒。不为畏夜叉贫故持戒。问曰。若不为如此等法者。为何法故持戒。答曰

为欲令三宝  久住故持戒

为欲得种种  利益故持戒

三宝久住者。为不断佛种故持戒。为转法轮故持戒。为摄圣众故持戒。为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故持戒。为度一切众生故持戒。为令一切众生得安乐故持戒。为令众生到安乐处故持戒。为修禅定故持戒。为智慧解脱解脱知见故持戒。是事如净德经中广说

菩萨能如是  成就于尸罗

不失于十利  及余种种利

亦复不堕于  四难处邪道

不得四失法  不值四坏法

又得不欺诳  诸佛等四法

能过堕地狱  十事诸怖畏

不失于十利者。不失常为转轮圣王。常于彼中不失不放逸心。不失常作释提桓因。常于彼中不失不放逸心。常不失求诸佛道。常不失诸菩萨所教化事。常不失乐说辩才。常不失种诸善根福德满足所愿。常不失为诸佛菩萨贤圣所赞。常不失疾能具足一切智慧。是为十。种种利者。于种种功德不退失。如经中说。菩萨善守持戒。常为诸天所赞。诸龙王善护诸人供养。常为诸佛所念。常为世间大师。愍念众生。不堕四难处等邪道者。菩萨能如是成就尸罗者。不堕四难处。一不生无佛处。二不生邪见家。三不生长寿天。四不堕一切恶道。得四不失法者。一不失菩提心。二不失念佛。三不失常求多闻。四不失念无量世事。不值四坏法者。一不值法坏。二不值刀兵。三不值恶毒。四不值饥饿。得四不诳法者。一不欺诳十方诸佛。二不欺诳诸天神等。三不欺诳众生。四不自欺诳身。又过十怖畏者。菩萨如是清净持戒。能过堕地狱等十怖畏。何等十。一能过地狱怖畏。二能过畜生怖畏。三能过饿鬼怖畏。四能过贫穷怖畏。五能过诽谤呵骂恶名怖畏。六能过诸烦恼所覆怖畏。七能过声闻辟支佛正位怖畏。八能过天人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怖畏。九能过刀兵恶毒水火师子虎狼他人所害怖畏。十能过邪见怖畏。菩萨如是净持于戒。则能住诸佛法。所谓四十不共法。堪任为法器

同类推荐
  • 三才定位图

    三才定位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吴中石佛相好忏仪

    吴中石佛相好忏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苏氏演义

    苏氏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南华真经新传

    南华真经新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易数钩深图

    易数钩深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妾身做不到

    妾身做不到

    华徵嫆新婚燕尔被夫杀害,落进水井却回到了百年之前。没有一点点防备,就这么成了一个与她同名的……名妓。要从良?处处人阻挠。要报仇?计划想不好。要生娃?一个人咋生?她是个卖艺不卖身的,却被传出千金卖一夜的消息。不明所以时,又有大夫诊她身染顽疾,会传染接触者。一夕之间落千丈,人人咒骂戳脊梁。唯有不怕死的君公子,拍了一沓银票在桌上,“她往后的每一天,我都包下了,包括她肚子里的孩子,我都要。”君轻尘身为生在蜜罐子里的大少爷,没有什么事是靠钱摆不平的。如果有,那他就靠脸。但他没想过,想要得到某个女人,竟然靠他的脸都没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择天志

    择天志

    三十三重天界,人间四海九洲,一川黄泉绕地府,三界衍六道,大罗天上天,一朝乘风起,挥剑决天地!
  • 江湖事,江湖了

    江湖事,江湖了

    这是一把剑和武林的故事,有人的地方便是江湖,有江湖的地方便会有纷争。
  • 宠物小精灵之青吾

    宠物小精灵之青吾

    默默无闻的训练家青吾结束生命后,发现自己回到了十岁那年———此刻起始之风尚未吹起,带着满怀的愧疚,青吾踏上了全新的旅程。
  • 创巅峰

    创巅峰

    一本万世存在的书籍,一粒尘封亿万的种子,待苏醒,山河破,十界灭,再创巅峰。故事,就从圣书开始,这里有远古的尘封往事,有悲壮不屈的热血泪歌,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壮志决心。而故事的主角王疯,一粒尘封万载的种子。
  • 碧海庄园主

    碧海庄园主

    号外,号外,倒贴海岛数座,庄园若干,技能无数,萌宠海蛇紧急处理熊孩子一枚,有意者请与岛主牛青联系。特别提示,一旦出售,概不退货,概不认账,我真是个好人呢。熊孩子:望父成龙,怪我咯!!!
  • 圣天帝尊

    圣天帝尊

    九梵圣道一朝灭,三千浮屠一剑生。至圣天域,永劫之渊天罪之剑,太古之火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罗斯福(名人传记丛书)

    罗斯福(名人传记丛书)

    本书讲述了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的事迹。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世界秩序重建中发挥了重要影响,被评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与华盛顿、林肯齐名。
  • 网游之涅槃重生

    网游之涅槃重生

    游戏的第一人,遭爱人背叛,被敌对工会追杀,一代天王落幕!然而就此谢幕吗?不不不,时间的飞逝,由青涩走向成熟!新游戏带来全名游戏的浪潮!让我们笑看男主角如何在新游戏中掀起血雨腥风!兄弟在旁!美女做伴!这才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