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5400000028

第28章

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

报恩部第十三(此有三缘) 放生部第十四 兴福部第十五 述意缘 报恩缘 背恩缘

述意缘第一

盖闻。三宝重恩。四生慈父。化育十方。等同一子。机无细而不临。智有来而必抚。遂使优填刻像。郁尔浮光。斯匿铸形。起然避席。自兹厥后。灵祥屡应。嘉声远着。靡草从风。念则罪灭福生。敬则善资远代。良由如来长我法身。父母养我生身。恩德既深。昊天难报。况复违背重恩。岂不永沈苦海。是故。妇人鸩毒。夫蒙国赏。樵人害兽。双臂俱落。故智度论云。知恩者大悲之本。开善业之初门。人所爱敬。名誉远闻。死得生天。终成佛道。不知恩者。甚于畜生也

报恩缘第二

如正法念经云。有四种恩。甚为难报。何等为四。一者母。二者父。三者如来。四者说法法师。若有供养此四种人。得无量福。现在为人之所赞叹。于未来世能得菩提

又大般若经(第四百四十三云)若有问言。谁是知恩能报恩者。应正答言。佛是知恩报恩者。何以故。一切世间。知恩报恩无过佛故

又增一阿含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众生知返复者。此人可敬。小恩尚不忘。何况大恩。设离此间百千由旬。犹近我不异。我恒叹誉。若有众生不知返复者。大恩尚不忆。何况小恩。彼非近我我不近彼。正使披僧伽梨在吾左右。此人犹远。是故比丘当念返复。莫学无返复

又舍利弗问经云。佛言。夫受戒随其力办可以为施。不限多少。文殊师利白佛言。云何如来说父母恩大不可不报。又言师僧之恩不可称量。其谁为最。佛言。夫在家者。孝事父母在于膝下。莫以报生长与之等。以生育恩深故言大也。若从师学开发知见。次恩大也。夫出家者。舍于父母生死之家。入法门中受微妙法。师之力也。生长法身。出功德财养智慧命。功莫大也。追其所生乃次之耳

又中阴经。佛问弥勒。阎浮提儿生堕地。乃至三岁。母之怀抱为饮几乳。弥勒答曰。饮乳一百八十斛。除母腹中所食四分。东弗于逮儿生堕地。乃至三岁。饮乳一千八百斛。西拘耶尼儿生堕地。乃至三岁。饮乳八百八十斛。北郁单曰儿生堕地。坐着陌头。行人授指[口*束]指。七日成人。彼土无乳。中阴众生饮吸于风(古人用其小升准今唐升一升当旧三升故乳似多)

又难报经云。左肩持父右肩持母。经历千年便利背上。犹不能报父母之恩

又增一阿含经云。孝顺供养父母功德果报。与一生补处菩萨功德一等。又六度集经云。昔者菩萨为大理家。积财巨亿。常奉三尊慈向众生。观市睹鳖心悼之焉。问价贵贱。鳖主知菩萨有。慈悲之德。答曰百万。菩萨答曰。大善。持鳖归家临水放之。睹其游去悲喜誓曰。众难安全如尔今也。广起弘愿。诸佛赞善。鳖于后夜来啮其门。怪门有声便出见。鳖语菩萨曰。吾受重润身得获全。无以答恩。水居之物知水盈虚。洪水将至必为巨害矣。愿速严舟临时相迎。答曰大善。明晨诣门如事启王。王以菩萨宿有善名。信用其言。迁下处高。时至鳌来洪水至矣。可速下载。寻吾所之可获无患。船寻其后。有蛇趣船。菩萨曰取。鳖云大善。又睹漂狐。曰取。鳖云亦善。又睹漂人。博颊呼天哀济吾命。曰取。鳖曰慎无取也。凡人心伪鲜有终信。背恩追势好为凶逆。菩萨曰虫类尔济。人类吾贱岂是仁哉。吾不忍为也。于是取之。鳖曰悔哉。遂至丰土。鳌辞曰。恩毕请退。答曰。吾获如来无所著至真等正觉者。必当相度。鳖曰大善。鳖退蛇狐各去。狐以穴为居。获古人伏藏紫磨名金百斤。喜曰。当以报彼恩矣。狐还白曰。小虫受润获济微命。虫穴居之物。求穴以自安。获金百斤。斯穴非冢非家非劫非盗。吾精诚之致。愿以贡贤。菩萨深惟不取徒捐无益。于贫民可以布施。众生获济不亦善乎。寻而取之。漂人睹焉曰。分吾半矣。菩萨即以十斤惠之。漂人曰。尔掘冢劫金罪应死。奈何不分半分与。吾必告有司。答曰。贫民困者吾欲等施。尔欲专之不亦偏乎。漂人遂告有司。菩萨见拘。无所告诉。唯归命三尊。堰过自责。慈愿众生早离八难。莫有怨结。如今吾也。蛇狐会曰。奈何斯事。蛇曰。吾将济之。遂衔良药开关入狱。见菩萨。状颜色。有损怆而心悲。谓菩萨言。以药自随。吾将齰太子指。其毒尤甚莫能济。贤者以药自闻傅即瘳矣。菩萨默然蛇如所云。太子命欲将殒。王令曰。有济兹封之相国。吾与参治。菩萨上闻。傅之即瘳。王喜问其所由。本末自陈。王怅然自咎曰。吾闇甚哉。即诛漂人。大赦其国。封为相国。执手入宫。并坐谈论佛法。遂致太平。佛告诸沙门。理家者是吾身。国王者弥勒是。鳖者阿难是。狐者秋露子是。蛇者目连是。漂人者调达是。菩萨慈慧度无极行布施如是

又新婆沙论云。昔揵驮罗国迦腻色迦王。有一黄门恒监内事。暂出城外。见有群牛数盈五百。来入城内。问驱牛者。此是何牛。答言。此牛将去其种。于是黄门即自思忖。我宿恶业。受不男身。今应以财救此牛难。遂偿其价悉令得脱。善业力故。令此黄门即复男身。深生庆悦。寻还城内伫立宫门。附使启王请入奉现。王令唤入。怪问所由。于是黄门具奏上事。王闻惊喜。厚赐珍财。转授高官令知外事

背恩缘第三

如百喻经云。昔有一妇荒淫无度。欲情既盛。疾恶其夫。每思方策频欲残害。种种设计不得其便。会值其夫聘使邻国。妇密为计。造毒药丸欲用害夫。诈语夫言。尔今远使。虑有乏短。今我造作五百欢喜丸。用为资粮。以送于尔。尔若出国至他境界。饥困之时乃可取食。夫用其言至他界已。未及食之。于夜暗中止宿林间。畏惧恶兽上树避之。其欢喜丸忘置树下。即以其夜值五百偷贼盗。彼国王五百匹马。并及宝物来止树下。由其逃突尽皆饥渴于其树下见欢喜丸。诸贼取已各食一丸。药毒气盛。五百群贼一时俱死。时树上人至天明已。见此群贼死在树下。诈以刀箭斫射死尸。收其鞍马并及财宝。驱向彼国。时彼国王多将人众寻迹来逐。会于中路。值于彼人。彼王问言。尔是何人。何处得马。其人答言。我是某国人。而于道路值群贼。共相斫射。五百群贼今皆一处死在树下。由是之故。我得此马及以珍宝。来投王国。若不见信。往看贼。之创痍杀割处所。是王即遣亲信往看。果如其言。王时欣然叹未曾有。既还国已厚加爵赏。封以聚落。彼王旧臣咸生妒嫉而白王言。彼是远人未可信伏。如何卒尔宠遇过厚。至于爵赏逾越旧臣。远人闻已而作是言。谁有勇健能共我试。请于平原校其伎能。旧人愕然无敢敌者。后时彼国大旷野中。有恶师子。截道杀人断绝王路。时彼旧臣详共议之。彼远人者。自谓勇健无能敌者。今复若能杀彼师子为国除害。真为奇特。作是议已。便白于王。王闻是已。给赐刀杖。寻即遣之。尔时远人既受敕已坚强其意。向师子所。师子见之。奋噭鸣吼腾跃而前。远人惊怖即便上树。师子张口仰头向树。其人怖急失所捉刀。落师子口。师子寻死。尔时远人欢喜勇跃。来白于王。王倍宠遇。时彼国人率尔敬服。咸皆赞叹

又诸经要集云。有人入林伐木。迷惑失路。时值大雨日暮饥寒。恶虫毒兽欲侵害之。是人入石窟中。有一大熊。见之怖出。熊语之言。汝勿恐怖。此舍温暖可于中宿。时连雨七日。常以甘果美水供给此人。七日雨止。熊将此人示其道径。熊语人言。我是罪身多人怨家。若有人问者。莫言见我。人答言尔。此人前所见诸猎者问。汝从何来。见有众兽不。答言。见一大熊。于我有恩不得示汝。猎者言。汝是人党。以人类相观。何以惜熊。今一失道何时复来。汝示我者。我与汝多分。此人心变。即将猎者示熊处所。猎者杀熊。即以多分与之。此人展手取肉。二肘俱堕。猎者言。汝有何罪。答曰。是熊看我如父视子。我今背恩将是罪报。猎者怨怖不敢食肉。持施众僧上座。是罗汉语诸下座。此是菩萨。未来出世当得作佛。莫食此肉。即时起塔供养。王闻此事敕下国内。背恩之人无令住此(新婆沙论云。时上座观肉。是菩萨肉。共取香薪焚烧其肉。收其余骨起窣堵波。礼拜供养如事佛塔)。又九色鹿经云。昔者。菩萨身为九色鹿。其毛九种色。角白如雪。常在恒水边饮食水草。常与一乌为知识。时水中有一溺人。随流来下。或出或没仰头呼天。山神树神诸天龙神。何不愍我。鹿闻下水救之。语言。汝可骑我背捉我角。负出上岸。溺人下地。绕鹿三匝。向鹿叩头。乞为大夫作奴给其使。令采取水草。鹿言不用。且各自去。欲报恩者莫道我在此。人贪我皮角必来杀我。时国王夫人。夜梦见九色鹿。即诈病不起。王问何以。答曰。我昨梦见非常之鹿。其毛九种色。其角白如雪。我思欲得其皮作座缛。其角作拂柄。王当为我得之。王若不得。我将死矣。王募国中若有能得。当分国而治。赐其金钵盛满银粟。赐其银钵盛满金粟。溺人闻之。欲取富贵念言。鹿是畜生死活何在。往至王所。言知鹿处。王大欢喜言。汝若能得其皮角来者。报之半国。溺人面上即生癞疮。溺人言。大王此鹿虽是畜生大有威神。王宜多出人兵乃可得耳。王即大出人众径到恒水边。乌在树头。见人兵来即呼鹿言。知识且起。王兵来至。鹿故熟眠卧不觉。乌下啄耳鹿方惊觉。四向顾望无复走地。便往趣王车边。傍臣欲射。王曰莫射。此鹿非常。将是天神。鹿言。大王且莫射我。我前活王国中一人。鹿复长跪问王言。谁道我在此。王便指示车边癞面人是也。鹿即仰头视此人面。眼中泪出不能自胜。此人前溺在水中。我不惜身命。自投水中负此人出。约不相道。人无反复。不如出水中浮木也。王有愧色。汝受其恩。奈何反欲杀之。即下敕于国中。若有驱逐此鹿者。当诛五族。众鹿数千皆来依附。饮食水草不侵禾稼。风雨时节五谷丰熟。人无疾病其世太平。时九色鹿我身是也。乌者阿难是也。国王者今父王悦头檀是也。时王夫人者今孙陀利是也。时溺人者调达是也。我虽有善心向之。故欲害我。难有至意

又雀王经云。昔者菩萨身为雀王。慈心济众。由护身疮。有虎食兽。骨拄其齿困饥将终。雀王入口啄骨。日日若兹。雀口生疮身为瘦疵。骨出虎活。雀飞登树。说佛经曰。杀为凶虐其恶莫大。虎闻雀诫动声。勃然恚曰。尔始离吾口而敢多言。雀睹其不可化。即速飞去。佛言。雀王者是吾身。虎者是调达身

又杂宝藏经云。时提婆达多心常怀恶。欲害世尊。乃雇五百善射婆罗门。使持弓箭诣世尊所。挽弓射佛。所射之箭变成诸华。五百婆罗门。见是神变皆大怖畏。即投弓箭礼佛忏悔。佛为说法。皆得须陀洹道。复白佛言。愿听我等出家学道。佛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体。重为说法得阿罗汉道。诸比丘白佛言。世尊神力甚为希有。提婆达多常欲害佛。然佛恒生大慈。佛言非但今日如是。于过去时。波罗奈国有一商主。名不识恩。共五百贾客入海采宝。得宝还返到渊洄处。遇水罗刹。而捉其船不能得前。众商人等极大惊怖。皆共唱言。天神地神日月诸神。谁能慈救济我也。有一大龟背广一里。心生悲愍来向船所。负载众人即得度海。时龟小睡。不识恩者。欲以大石打龟头杀。诸贾人言。我等蒙龟济难活命。杀之不祥不识恩也。不识恩曰。我停饥急。谁能念恩。辄便杀龟而食其肉。即日夜中。有大群象蹋杀众人。尔时大龟我身是也。尔时不识恩者。提婆达多是也。五百贾人者。五百婆罗门。出家得道是也。我于往昔济彼免难。今复拔其生死之患也

同类推荐
  •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八佛名号经

    八佛名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威仪请问

    大威仪请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清众经诸真圣秘

    上清众经诸真圣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梼杌近志

    梼杌近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至尊小厨神

    至尊小厨神

    仙界最有前途的小厨神,同时得罪仙界四大巨头。被打下凡,成为一名逍遥都市的小厨神。游走于都市,闲的没事,打打脸,踩踩人,生活无限惬意啊!暴爽!热血!看了保证不后悔!混迹都市,一柄金铲横扫天上地下。
  • 夕开朝谢

    夕开朝谢

    她,一个爱穿白色连衣裙的普通女孩;他,一个聪明而又呆萌的阳光大男孩。他们……莫名其妙地邂逅了。说出来你一定不相信,他们是偶然“撞到”的……夕颜花黄昏盛开,翌朝凋谢,悄然含英,阒然零落。它的花语是永远的爱,易碎易逝的美好;暮光中永不散去的容颜;生命中永不丢失的温暖。——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引
  • 重生之有缘无分

    重生之有缘无分

    大家好,这本小说描述的也就是复仇重生。可能结局会在一起?也许不可能?你的希望是什么呢?评论99一起。88不可能。等待你的回答哦。
  • 王爷的出墙妻

    王爷的出墙妻

    她们姐弟是豪门之子,在16岁生日遭仇人灭门,她跟弟弟穿越到古代,她是王爷的出墙妻,他是神一样的存在,简介不怎么精彩看文就知道了
  • 现代中国科学事业的拓荒者:卢嘉锡的故事

    现代中国科学事业的拓荒者:卢嘉锡的故事

    《现代中国科学事业的拓荒者:卢嘉锡的故事》中介绍了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这套丛书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
  • 遗忘的你

    遗忘的你

    有时候你会觉得你梦见的事很真实,似乎就像是真的经历过的,那被遗忘的,只能在梦里相见。
  • 夏的独美

    夏的独美

    夏天的感受和独美,是绿叶成荫,鲜花片地开。
  • 成功人生必知的68个管理技巧(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成功人生必知的68个管理技巧(教你成功丛书15本)

    管理学者提出,管理的职能是决策和失去决策的区别。管理学者认为,处理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是管理的首要问题。公司或个人在经营中要受到内外环境中的各种不利因素的侵袭,便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危机。但施行有效的危机管理可以成功地防御危机的发生,现代公司应具备良好的危机管理意识,惟有如此,才能及时遏止危机,最终走向成功。本书让读者感受到全球顶尖的商业智慧和决策理念,从而能够明白管理技巧的真谛。
  • 公主有毒:温润公子请小心

    公主有毒:温润公子请小心

    “我喜欢你。”“别,我受不起。”她,是皇帝极宠爱的公主。原本想在宫中平淡度过。但是母妃的离奇死因,母后的伪善面具,父皇的宠爱下的疏离,让沈绾君疑惑。进一步调查,发现真相的她,发誓要为母妃报仇,要撕开皇后伪善的面具,让陷害过母妃的人都死无葬身之地。她不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自己。而复仇过后,她是否能牵手相爱之人幸福生活呢?
  • 快穿之女主走开

    快穿之女主走开

    这是小米第一篇文,新手勿喷哦,随时看留言更新。其实可以直接从------------------------------------------------------------------------------------------------------------------------------------------------------------初见倾心,日久生情。”你我注定纠缠一生“他说。”是吗,这句话我三百年前就不信了。”情牵万世,她逃,他追。不死不休。直到有一天,他遇见他,她遇见他,四人又有怎样的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