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8900000113

第113章

待痛止后,知饥方可吃饭汤、清水米粥、米糊汤、亦宜少用,且须冷吃,不然则复发(陈大麦煮粥为妙)。

救急小方第十三

芋艿带毛生嚼不麻方,斑痧已验。生黄豆细嚼不豆腥。上二方可试痧,亦解毒。

烧盐汤待冷灌下探吐,或盐放铲头烧红碎水中饮。明矾末,阴阳水调服二钱,多至三钱,服之取吐,不吐再服。上二方,乃吐新食阻隔痧毒之法,必多饮吐,善救急。

阴阳汤∶凉水滚汤各半对冲。阴阳水,井水、河水各半,中隔者可饮。泥浆水服,路上受暑起胀,用仰天皮水搅清饮之。白砂糖搅梅水服。细辛末同砂仁汤冷服。此法治气阻受寒痧。晚蚕砂为末,白滚汤冷服。头发数十根烧灰,白矾二钱研末,用凉水调服取吐。

陈佛手柑煎汤凉服。陈香橼煎汤凉服。羊粪一把,滚汤泡,以碗对合,一时滤去渣,待冷极饮之。童便连饮碗许。萝卜缨子煎汤服。芦柴根煎汤微温服。芦粟子或粟根煎汤待冷服。绿豆煎汤温服,做绿豆粉泔水亦可。生豆腐浆吃碗许。麻油一盏灌下。菜油二两、麝香一钱,昏迷欲死者调下立苏。丝瓜叶捣汁饮(又可止霍乱)。伏龙肝(即灶心土)泡水饮(止呕吐)眼角愈

痧分症治第十四

痧不尽系六气七情,或因饥饱劳逸,或为秽触疫染,皆可成痧。痧无定脉,凡脉与症不应者,即为痧脉。亦无定症,不论风、食、劳、痰,而以本症治之不效者,皆痧症也。

风痧

头疼腿酸,身热自汗,咳嗽腹痛,此时气所感,不可同伤风治法纯用疏风,当刮痧为先用金一方。

暑痧

头眩恶心,自汗如雨,脉洪拍拍,上吐下泻,腹痛或紧或慢,金二方主之。暑胀不已者、金三方。如竹叶石膏汤、六一散,俱可选用。

阴痧

腹痛而手足冷,宜粹。或因秽触,用金四方。

阳痧

腹痛而手足暖,出血即安。或因郁气不通,用金五方。

阴阳痧

此症猝然从腰腿起至心腹痛,上身热、下体冷者易治,上身冷、下体热者难治。急令强健人将热手尽力向下顺捋,并熨足心,急用油、钱刮两腿弯穴,刮出现点,再用瓷针刺出涎水,再针十足趾尖出血。如无血,必须再拍、再捋、再刮、再针,以见血为度。即用滑石末一钱,麻油一两服之。服后吐出涎痰宿食,自然大小便俱通,下体渐热矣。如心腹痛仍不减,方用灶心土、槟榔、藿香、木通、枳壳、芦粟、砂仁等分,灯芯三十寸,以阴阳水煎服即愈。已经效验。

红痧

肤隐红点如瘼疹,痧在肌表,外用 刮,内服金五方。

斑痧

头眩眼花,恶心呕吐,身有紫斑,痧在血肉。急用刮放,迟则入里生变,当用金五方。

乌痧

满身胀痛,面色尘黑,身有黑斑,毒在脏腑。气滞血凝,以致疼痛难忍,用金七丸(外用老姜汁点眼角,男左女右,汗出即愈)。

吐痧

汤水入口即吐,研伏龙肝泡水澄饮即定,药亦以此水煎,用金四方。

泻痧

水泻不计遍数,不可下,又不可止涩,惟分理阴阳,用五苓散去桂;白术换苍术,加车前、木通之类。

紧痧

急痛,霎时晕倒,半刻即死,急为放痧 刮,服涤痧丸,亦得救活。

慢痧

痧之慢者,或十日半月而死,甚至三四月而死,必须速治,迟则痧毒蔓延滞结,在内者先坏脏腑,在中者先损经络,在表者先溃肌肉,一若失治,便成死症。

初犯痧症,邪气胜,元气衰,或旬日辄发,久则日近一月,盖由胃气本弱,故尔数犯,待痧退后,当用木八方,充其胃气,则痧自断矣。

晕痧

一时晕昏跌倒,乃痧毒所攻,毒血一冲,必坏脏腑。盖毒血与食积痰气,结聚心腹胸膈之间,而经络不转,气血不通,虽欲刮放,而痧不出;治法∶视其食积、痰血、气阻及暑热、伏热、秽触之类,急用药消散,俟胸膈一松,昏迷自醒,然后验筋刺之,用金八、石一丸

绞肠痧

心腹绞肠大痛,如板硬、如绳转、如筋吊、如锥、如割。轻者亦微微绞痛,胀闷非常,放痧可愈。若不愈,必审脉症,辨暑、秽、食积、血痰所阻施治,须连进数剂,俟少安,方可渐为调理(石二至八)。

一妇绞痛危急,刮放不愈,右手脉伏,放痧三十针,用石二末,金八丸,清茶饮之,并用石三方服下,熟睡愈。

一妇口吐痰涎,腹中绞痛,刮之少安,用药不效。次日复昏沉大痛、先刺指头出血,用石四末冲砂仁汤下,并用金一方加丹参、山豆根、茜、银、楂、卜,服下而安。

一人盘肠绞痛脉伏,刮痧,用石五、石六方稍愈。黄昏复绞痛叫喊,又有石七、石八方而痊。

抽筋痧

两足抽筋疼甚,忽至一身青筋胀起如箸粗,将处处大放毒血,用丝一丸。

暗痧

心中闷闷不已,欲食不食,行坐如常,即饮温热,不见凶处,并无心腹腰背疼痛,但憔悴日甚。若不知治,亦成大害。此痧之慢而轻者。放之即愈。更有头痛发热,心中作胀,类于伤寒,有寒热往来,似疟非疟,闷闷不已。有咳嗽烦闷,似乎伤风。有头面肿胀,两目如火。有四肢红肿,身体重滞不能转侧。此痧之慢而重者,误吃热物,遂沉重昏迷,或喘急狂乱。此等当审脉辨症。在表者刮,在中者放,在里者或丸散、或煎剂,须连进数服,俟少安渐为调理(丝二、三、四)。

一孀妇,四月间忽昏迷沉重,颜色变黑,左脉洪大,右脉沉微,此暗痧也!腿弯青筋三条,刺紫黑血如注,不醒,次日用石二方稍苏,至五日复刺痧,用丝二方乃能大醒,再调理愈。

一老人,六月发热沉重,昏迷不省,舌上黑苔芒刺,狂骂不绝,六脉俱伏,刺血不流。

用石二方、丝三方稍冷冻饮料之,又用金三方,次日少苏,但身重如石,苔刺不退,用金六方而痊。

一少妇重娠,夜闻火下楼坠仆闷绝,竟不作声,安胎、治惊药俱不效,经两日而死胎下。延予诊之,无脉,细按如蛛丝,但四体温软如睡,急放手足血,便作呻吟,投涤痧散一服,遂苏,更用丝三并四方而痊。

一十一岁婢,六日不食,头面微肿,索消食方,予曰∶脉微,面肿,其殆痧乎。刺腿弯二针,用石二方,一服愈。

闷痧

痧毒冲心,发晕闷地,似中暑中风,实时而毙。此痧之急者,如略有苏醒,扶起放痧,不愈,审脉服药施疗。若不醒,扶不能起,必辨症的确,用药数剂灌醒,扶起放痧,再为调治。

一五旬外女人,目闭牙紧,冷至肩膀,但胸腹微暖,六脉毫无,间忽睁目苦叫数声,灌药亦稍受,如此三日,医用乌药顺气散、牛黄丸罔效。予为刺十指,血紫黑相间,投涤痧丸,一脉呻吟,再服脉起,或云是 症,用他药,脉伏,病如初,又来索丸,与之,人渐醒,脉复起,投石二方、石一方而愈。

落弓痧

倏忽昏迷不醒,或痰喘眼吊,形如小儿落弓症。此暗痧难识,必审脉辨症,再看身体凉热,唇舌润燥何如。然后治之(丝五、六、七)。

一人发热口渴,昏迷不醒,两目上翻,六脉微细而伏,用石二方、砂仁汤冷下而苏,扶起放痧,用石七方,痧尚未尽,又用丝五方加银花、丹参、山楂而痊。

一人时常身热微渴,煎滚茶饮之,倏然沉重昏迷,左尺沉细,动止不匀,右寸浮而芤。

此肾虚而痧犯之,肾水之痧,逆行于肺,故痰气壅盛而发晕也。用丝六方加牛膝、贝母和童便饮,更用丝七方而醒,然后扶起放痧。愈。

噤口痧

默默不语,语亦无声,此乃痧气壅盛,热痰上升,阻逆气管,咽喉闭塞而热。宜先放痧,审肺、肾、脾三经脉,次推详余经。(丝八)一女,日为后母所詈,痧胀烦闷昏沉,左关有力,右脉沉伏,语无声,乃伤气痧也。煎陈香圆一个,微冷冻饮料,稍有声,次日左关弦长而动,盖因怒伤肝,痧气犹阻肝经之故。刺腿弯三针,血如注,又刺顶心、肾、指十余针,乃用丝二方与丝八方加延胡、香附,微温服,乃痊。

扑蛾痧

痰涎壅盛,喘急如锯,痛若喉蛾,但喉蛾喉内肿胀,痧只痛而无肿胀。形若急喉风,但喉痛而不移,痧则痛无一定,且痧有痧筋可辨也(竹一、二、三)。

一人,痰气壅盛,脉多怪异,吹吊痰药,益凶暴痛极。此三焦命门痧也。刺臂指、腿弯青筋,紫黑血甚多,不愈。用石五、丝五方,外吹竹一方,又用竹二方,三服而愈。

一人喉痛极,痰涎壅盛,余视之,痧也。不信,延喉科治之,且饮热汤,至夕殂。此症用竹三方必效。

角弓痧

心胸胀极,痧毒内攻,故头顶向后,形如角弓反张,是脏腑已坏,死症也。急用白酒将毛青布蘸抹手足拘急处,再喷其遍体,少顷松动,然后用药,或可回生。药用石二、丝二之类。附歌∶手足拘缩角弓张,脏腑攻冲毒势强。

火酒遍喷兼蘸抹,死中求治石丝方。

瘟痧

寒气郁伏肌肉间,至春而发,暑热凝滞血肉中,至秋而发,皆名瘟痧。秋瘟尤易传染。

其症寒热似疟,腹或痛或不痛,或喘急饱闷,头面肿胀,或变下痢脓血,轻者缠绵,重者危急,宜放痧、消食积为主。俟痧毒已泄,然后和解清里,除其寒热,健脾养血,补其中虚(竹四)。

一人于九月恶寒发热,痰嗽烦闷,口渴,舌苔,刺血不流,卧床沉重。此误饮热也。用阴阳水加明矾一钱饮之,又用消食去积药加熟军二钱,微冷冻饮料少愈,次日复刺臂指痧筋去血,用活血解毒药渐愈。

其妻同时寒热烦闷,头面肿胀,脉伏,放痧不愈,饮微冷矾汤,次用透窍消毒下气药加牛膝三钱,二服愈。

其子亦寒热如疟,心腹绞痛,吐泻不已,六脉沉紧,用石一方并竹四方入大黄一钱,次日再服,愈。

满痧

初起跌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捧心拱起,鼻扇耳鸣,急为大放毒血,用金七、石一丸、竹五味(竹五)。

脱阳痧

小腹急痛,肾缩,面黑气滞,出冷汗,名为脱阳,有似发痧。用连须葱白三茎研烂,酒四碗,煮二碗,作三服。又炒盐熨脐下气海穴,令气热。

羊毛痧

腹胀连背心或腰胯,如芒刺痛,用烧酒坛头泥研筛细,和烧酒作团,辊擦痛处,即有细白毛粘团上。

羊筋痧

腹胀,浑身板痛。此二症胸前或腰背用小针穿皮挑出筋毛,自愈。只拣疼处看,有毫毛聚起者便是。药用涤痧丸、普济消毒饮。

一人伛偻不前,自谓鬼箭打,药樵视其疼处,用小针贯红绿丝线,就肤间穿过二三分许即拽断,亦不见血豁处露绒毛状,挑三四针后,其行如驶。

紫痧

痧不内攻则外溃,为肿为毒之外,又有发为紫 血者,亦异症也(竹六)。

一养媳手足下半身俱肿,大腹亦胀,发出两腿足紫血 ,如圆眼密布,皆云烂麻疯,服药益甚。及见腿弯痧筋发现,遂放五针,又指头十余针,尽去毒血,诊脉俱和,用竹六方二服,结痂愈。

疯痧

一人犯大麻疯,眉发脱,面目败,手足挛,遇老人为放痧三次,曰∶此痧疯也。传一方曰∶日服之,以渐而痊(方附竹六后)。

血沫痧

胀闷废食,两胁疼甚,口出痰血沫如西瓜瓤汁,用薰陆香为君,佐以寄奴、茜草之类,治之即愈(薰陆即丹阳所产零陵香)。

湘闻京师曾患时症,凡吐唾淡红色,旋病不数日死。有乩仙传方,但知其和猪胆汁作锭,锭可活三人,适一医用猪胆作引,亦立愈。遂屡用得效,症与此类,附记。

蛔结痧

痧毒攻胃,蛔死入大肠,与宿粪相结,腹中大痛,又有胃中热胀之甚,蛔不能存,因而上涌,乘吐而出。或蛔结腹痛,不大便,或由大便出,与伤寒吐蛔伏阴在内者不同,治宜清痧胀为主,加熟大黄(竹七)。

一女痧发痛极,头汗如雨,脉芤而洪实,放刮不出,用竹二方,次日筋现放痧,用石七方下死蛔三条,结粪亦下,腹痛遂止。

一妇发热心疼,口多痰涎,吐蛔二条,投竹七方,痰遂退。

铜痧

浑身上下、头面眼珠尽如姜黄色者,邪热散乎脾胃,而土之本色现乎外也。盖脾为阴脏以土主燥,胃为阳腑戊土主湿,一湿一燥,湿热熏蒸(如 面状,故发黄也。竹八)。

一羽士时疫七八日,遍身发黄,目瞪体僵,六脉如无,忽又如沸,二便久闭,奄奄待毙,以涤痧散撬灌,刺臂指血点滴如墨,委中绝无,勉与竹八方,竟霍然。

(汾)按,《本草从新》云∶黄胆须分阴阳,阳黄宜茵陈,阴黄须温补,若用茵陈多致不当

铁痧

头面手足十指如锅煤色,不治,以血凝也。或用火酒擦身法,委中刺出紫黑血两茶杯,竟有立愈者。

痧块

气痞痛、血块痛、食积块痛,皆因刮放未尽,不用药消,以致毒流滞成块。治法∶在气分用沉香、砂仁之类;血分用桃仁、红花之类;食积用槟、卜之类;相兼者,当并治(匏一二)。

又有不忌食物,痧毒裹食成块,两胁下痛,其痧块变症甚多,故为难治。且治痧惟在初发若饮热汤,毒血凝结,即慢痧不致胀急伤人,亦成胁痛,瘀之日久,势必难散。

一妇腹痛,放痧二次,忽左胁有块,屡痛不止,坐卧不安,脉芤沉微。此毒滞不行之故。用竹五并匏一方与石一方加贝母、白芥子,二服而痊。

一人身热吐痰胁痛、喘呕不已,左脉洪数,右脉似伏,刺过二针,服童便,喘呕稍减,用金七丸、润下丸,身热吐痰俱已,又用匏二方,三服而痊。

身重痧

痧症始发虽暴未必身重,若饮热毒阻,遍身重痛,不能转侧。放痧后,急宜消瘀解毒,久则难治,放痧不效者死(匏三、四)。

一人腊月腹微痛,呕酸水,饮姜汤大痛,胀重不能转侧,右脉伏,放痧,用匏三方痧减,又放痧服匏四方愈。

心烦嗜睡痧

痧冲心胸,故心烦或嗜睡,此等俱慢痧,若误以心烦嗜睡治之,日甚一日。倘饮热物,必渐凶险,遂成不起之疾。治法∶刺血为主,可不药而痊。

遍身青筋痧

一羸瘦人惯发痧,一月数发,发则面青如靛,满身青筋胀起,如箸,痛自小腹攻上胸胁,困倦难伏。向作虚损温补,惫益甚。针曲池、委中,黯血如注,少苏,用火酒进涤痧丸,立效,后连进数服。竟绝根。

遍身肿胀痧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愚人之书

    愚人之书

    “若天要愚人,会是如何?”……“天要愚人,便是这般。”……那本书无声息的翻动,书页合上,封面上古朴的暗金色的字迹浮现而出,它写道——愚人之书
  • 奇缘遇见你

    奇缘遇见你

    女主角奇缘遇上男主角,与男主角经历多种事,最后结局如何呢.........
  • 闲情漫寄

    闲情漫寄

    收录了作者自1988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的300多首诗词,都是古体诗。有古风,有近体;或展现社会生活,或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思,包罗万象,感情丰沛。
  • 盗墓实录

    盗墓实录

    三十年前,爷爷在一座古墓里丢了一只手!三十年后,我和九叔再次走进了这座古墓。就是这一次好奇之旅,确让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墓里的活人,会发光的女人,神秘的悬棺,所有一切不可思议的事情接踵而来,最终我发现,我身边竟然都不是“人”!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点金符尊

    点金符尊

    符文难画怎么办?有点金手,基础功能:身体精确掌控,多难对我也不难!符文难理解怎么办?有点金手,基础功能:分析,分析符文,包教包会!符文太多难记怎么办?有点金手,基础功能:数据储存,别客气,尽管存!另有消耗能量才能开启的高级功能:凝炼,分解,合成!不要太厉害啊!宅男袁通,携带点金手穿越神符大陆,改造世界,走上巅峰!
  • 侠隐于市

    侠隐于市

    杨建辛辛苦苦活了小半辈子,可谓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什么都不会,打工赚点钱,好不容易取了个老婆,没多久实在受不了穷,跟人跑了,人财两空,实在受不了打击的他跳入了长江,穿入一个错代世界,时间上比地球晚20年左右,其他都跟地球的同时代差不多。重新开始了一段因为前世经历而与前世不同的人生历程。
  • 褒碧斋诗话

    褒碧斋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浪迹游侠

    浪迹游侠

    少年不甘平凡,走出家乡,只身一人四处历练。人说天有神仙,而仙可遇不可求,传闻不如亲见,自立梦想,寻求仙人学艺。历练期间,遇到接二连三的困境,与各式各样的人。他能否遇到传说中的仙?能否生存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江湖?预知闯荡浮踪,需看《浪迹游侠》
  • 御器神尊

    御器神尊

    少年的一时任性,却招来灭城危机?古寒小城将如何面对灭顶之灾?云家少年的命运,又将会被怎样改写?
  • 在你身边,有花开

    在你身边,有花开

    七年前,她是他没来得及说出口的喜欢;七年后,她是他绝不放手的爱。————————曾以为,彼此只是年少懵懂的喜欢,当他们无意中发现彼此身边都有了陪伴的人时,才惊觉,对方早在自己心里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想忘,却记得更牢。她刻意回避有关他的一切,他有意去纪念心中美好的她。————————后来,她问他,如果那天没有相遇,他要等她到什么时候。他说,等她成为别人的宝贝,不再属于他她问,然后放弃吗?他笑,我从未想过放弃。她回,我不会属于别人,永远都是你的宝贝。他说,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