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7400000006

第6章

肾主地、主阴、主水,五液亦皆主地、主阴、主水。肾中真阳之气,煦育,上通各脏腑之阳,而肾中真阴之气,即因肾阳蒸运,上通各脏腑之阴。阳助阴升,以养肝木,则木气敷荣,血充而气畅矣。由是,肝得上升之阴气而养心火,则火气温润,血生而脉行矣。由是,心得上升之阴气而养脾土,则土气健运,统血而散精矣。由是,脾得上升之阴气而养肺金,则金有治节,调元而赞化矣。肺得上升之阴气,转降而入肾,则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矣。此五行一气相生,始于肾,终于肺,地所以上交乎天也。

肺主天、主阳、主气,敷布阴液,以柔肝木。木得下降之阳气所制,则温柔和缓,不似燥急难平矣。由是,木来疏土,土得下降之阳气所制,则宣松运化,不似困钝不灵矣。由是,土来治水,水得下降之阳气所制,则知周输泄,不似汜滥无归矣。由是,水来济火,火得上升而复下降之阳气所制,则心肾相交,不似火炎水燥矣。由是,火来暖金,金得上升而复下降之阳气所制,则津液分布,不似金寒水冷矣。此五行一气相克,始于肺,终于肺,天所以大包乎地也。

然则五行之生,虽五脏之阴递升而生,实肾之阳助肾之阴递升而生,阴之升,天统之而地承之也。五行之克,虽五脏之阳递降而克,实肺之阳统肺之阴递降而克,阳之降,地承之而天统之也。生固为生,克亦为生,生克二者,非即阴升阳降,循环而不穷者哉?然而生克又不可太过也,太过则非真阴真阳升降以为生,而为邪水邪火升降以为害也。

木赖水生,水泛则木浮,木浮则火湿,火湿则土困,土困则金埋,金埋则水愈泛,五内有水而无火,则泻利、肿满,诸湿病生矣。火赖水克,水盛则火灭,火灭则金寒,金寒则木湿,木赖木生,木盛则自焚,火焚则土燥,土燥则金枯,金枯则水涸,水涸则木愈焚,五内有火而无水,则风、劳、蛊、膈、三消,诸燥病生矣。土赖木克,木强则土弱,土弱则水泛,水泛则亦亏,土无火必滥,则痞满、肿胀、泄泻诸湿病生;土无水必干,则蛊、膈、三消诸燥病又相继而生矣。土赖火生,火炎则土燥,土燥则金熔,金熔则水亏,水亏则木炽,木炽则火愈炎,五内有火而无水,则谵狂、膈消,诸燥病生矣。金赖火克,火炎则金燥,金燥则木炽,木生困于水火,(土包五行,故多兼病),则痞满、胀痛燥湿诸病,又杂沓而生矣。水赖土克,土燥、窘迫、下利,诸燥病生矣。水赖金生,金寒则水冷,水冷则木滥,木滥则火湿,火湿则土困,克则劳咳、咽痛、窘迫、下利,诸燥病生矣。生克一有太过,则克固为克,生亦为克。且人身真阴真阳,只有此数,凡见太过,实由不及。太过不及,则为浊阴、为燥阳,浊阴则不为阴而为水,燥阳则不为阳而为火。五行生克不外水火,生克太过不及为病,亦不外水火。水流湿,火就燥。故水火二气,为五行之生成;燥湿二气,为百病之纲领。

阴阳以气言,水火以形言。坎为水,水色黑,黑属阴,然水外暗而内明,空灵活泼,实为阴中之阳,故坎中满。离为火,火色赤,赤属阳,然火外明而内暗,且返本归根,则其色黑,实为阳中之阴,故离中虚。以形质言,水、火质虚,木、金、土质实,是水、火又为木、金、土之先天矣。火有形无质,必根据附于物而乃有质,水虽有质而极虚,故论五行生成之序,则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论五行生克之序,则生始于水,克始于金。知五行气质、阴阳生克,乃知天人一贯道理,玩集中各论自明。

阴阳治法大要论

阳,天道也;阴,地道也。非天之阳,地亦不凝,而万物不生;非地之阴,天亦无根据,而万物不成。天主动,无一息之静,使稍不动,则失其健运之机,而万物屯矣;地主静,无一息之动,使稍不静,则失其贞凝之义,而万物否矣。人身之阳,法天者也,一失其流行之机,则百病起;人身之阴,法地者也,一失其安养之义,则百害生。阴阳二气,固不可稍偏而或失也。夫所谓阳者,乃人身之真阳。真阳,阴中之阳,非燥烈无济之亢阳。亢阳无阴则为火,如天之久旱酷暑,不得不藉甘霖以消其亢厉,故丹溪发补阴之论,补阴正所以济阳也。王太仆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者,此也。所谓阴者,乃人身之真阴。真阴,阳中之阴,非坚凝寒结之浊阴。浊阴无阳则为水,如天之重阴凛冽,不得不藉皓日以致其睛和,故先哲发扶阳之论,扶阳正所以济阴也。王太仆谓益火之原,以消阴翳者,此也。

夫干为阳,坤为阴,乾坤化为坎离,是天地为阴阳之体,水火为阴阳之用。用伤则体害。水火有过不及之弊,在天地则不能无旱涝之灾,在人则不能无燥湿之患,其理一也阴,人之形也;阳,人之气也。大凡形质之失宜,莫不由气行之失序。故地之万物不生,又皆由天之旱涝失节。人身一分阳气不到之处,则此处便有病;然阴阳互根,凡阳所到之处,皆阴所到之处,若阳到而阴不到,则此处亦有病。

阴阳又当审其虚实。外感实证,先病阳;内伤虚证,先病阴。病阳者,肺主之;病阴者,脾、胃、肾主之。外感上焦阳气郁闭,治以开豁,通天气也;中焦阳气燥结,治以苦辛攻下、苦辛开化,平地气也。(治实火,要使邪有出路,若纯用苦寒,逼邪深入,而无出路,非中焦阳气下陷,不能上升于肺,治以升补,使地气上腾乎天也;下焦阳气外越,不能下归于肾,治以温纳,使天气下降于地也。盖先天真一之气,自下而上,与后天胃气,相接而生,而为人身之至宝。若人真阴受伤,致精不能化气,气即不能归精,于是肾中龙火内烁,而见骨蒸等证;龙火外越,而见发热、颧红、面赤等证。一火兴而五火炽,将见肝之风火雷火,心之离火,胃之燥火,又必相因而起,而见有余之象。非有余也,实下元不足所致耳!经曰: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火在丹田以下为少火,即真火;火离丹田而上为壮火,即虚火。虚火,水中之火,不得再以水灭之固也。奈何世执丹溪法,而用知母、黄柏之苦寒以扑灭之,势必愈治愈剧,如雨愈大龙愈腾,欲其潜藏也得乎?不独苦寒不可用也,即甘凉亦当慎投。

其在初病,本原未伤者,甘凉清润,犹可获效;若高年以及久病,本原已伤者,法当治以温润,引火归原,如云开日出而龙乃潜也。浊阴可温,桂、附、干姜辛热之属,不得不用;若阴中阳虚,而药偏刚燥,恐阳未能扶,而阴又被劫,法当治以温润,纳气归原。经曰:气纳为宝。盖气纳则归肾,不纳则不归肾。气不归肾者,谓肺气不得归肾,并谓脾胃之气不得归肾也。

夫肾为先天五脏之始,始数一,一,水数也。金为水源,水天本一气也。脾胃为后天五脏之成,成数五,五,土数也。土为万物之母,故精、神、气、血,皆胃气所生,又皆肾气助之以生。胃为人之地,肾为地中之天气,胃、肾又本一气也,经故曰:肾为胃关。夫所谓胃气者,谷气也。经曰:营为水谷之精气,卫为水谷之悍气。又曰:精气生于谷气。故“气”水谷精气生于胃,输于脾,由脾上输于肺,则为气,从肺回下,入心化血,入肾化精,是生之者胃,升之者脾,降之者肺,地天交泰,胃、脾、肺又本一气也。经故曰:脾为谏议之官,曰:饮食伤脾,则又何说?曰:饮食不节,遏郁脾气,脾气为其所郁,则不能散精,而湿斯停矣。是谓伤逆,非脾之过也,良由饮食不节所致耳!夫人生天地间,天气固重,地气尤重。盖人在天中,(离地而上,凡空处皆谓之天。人在通,而人莫名其妙,亦莫得自主,故凡天之六气,病患之天气者,人不能尽避之。附于地上,实而可据,人得以自主,故凡七情之病,由人事所致者,多病患之地气以及天气。病地气,则胃、肾为重。然肾虽主地气,而实为地中之天气。肾属天一所生之水,而为人之先天者,此也。其有胎元薄弱,先天不足者,人不得而主之,又恃调摄后天,以补先天之不足。若是者,胃气不尤重哉?重胃气非即所以重肾气哉?夫胃为中土,胃气赖五脏之气以生化。如地无堤防之土,则水无收束,无水则燥,无火则滥,无木则实,无金则死是也。然五脏之气,又赖胃气以成功。如金无土则不生,木无土则不载,水、火无土则无本原,脾土无胃土则不滋润是也。故脾胃谷气,不得到肺,则肺之脾胃虚;脾胃谷气,不得到心,则心之脾胃虚;脾胃谷气,不得到肝,则肝之脾胃虚;脾胃谷气,不得到肾,则肾之脾胃虚;胃之谷气,不得到脾,则脾之胃虚。若是者,脾胃顾不重哉?内伤百病,可不首固脾胃哉?请申言之。肺之脾胃虚,则热自内生,热则不能生水,而嗽、肿满诸湿证,是亦肺气不得归肾也。医学云喘,在肾为虚,在肺为实。夫所谓实者,非真实也,乃肺之阳虚不化,致水上溢高源耳!金寒水冷,非温润纳气不可;邪水射肺,非辛淡输水扶气不可。心之脾胃虚则热,热则燥,君弱者臣自强,血虚者肝自旺,火水未济,致生虚烦、心热、不寐等证,是心气不得归肾也。或曰:心属火,火性炎上,如何下降?肾属水交于肾水;肾属水,而肾中有气,是水中有真阳,故肾水随真阳上升,以交于心火。夫真阴真阳者,心肾中之真气也。故欲补心者,先实肾,使肾得升;欲补肾者须宁心,使心得降。

肝之脾胃虚则热,热则燥,肝血一亏,肝气即亢,或风雷激搏,致生头疼、呕吐等证;或木火刑金,致生干咳、吐血等证;或燥木侮土,致生胁痛、呕吐、蛊、膈等证,是肝气不得归肾也。夫治肝较他脏尤难。他脏之邪,可移之出腑,若胆虽为肝之腑,而一囊胆汁,藏而不泻,而无出路,虽属腑而与脏无殊,故肝病较他脏为难治。则惟有清润以濡之、咸柔以潜之,沃水以生木也;甘润以缓之,培土以载木也;微苦以降之,使木火不上僭也;平润以纳之,导木火得下潜也;血能含气,气不耗血,而肝自平矣。其肝有湿热者,方可用苦降、辛通、酸泄之剂;气不条达者,方可用木郁达之之法。彼破气、耗血诸品,岂可妄用,以伐生气,以耗肝阴也哉?肾之脾胃虚则热,热则燥,肾阴一亏,肾阳即亢,或骨蒸、发热,或吐血、梦遗,或上咳、下利,是肾气不得归肾也。治法亦不外清润、温润,以增水养火而已矣;甘润、甘平,以固水火中之脾胃而已矣。脾之胃虚则中土自病,或因思虑过度,或因饥饱失宜,以致气结化湿,血结化燥,湿困脾阳,燥伤脾阴等证。胃病则不能散输精气于脾,脾病则不能上输精气于肺,地气不上腾,则天气不下降,是脾胃之气不得归肾也。此则非寒热温凉所能纳也,法当病燥则治燥,病湿则治湿,取纯甘之味,扶土生金,顺其升降之性以纳之耳!总之,内伤百病,不起于先天,即起于后天;起于后天,又必病及先天。五脏中有一脏不秉生成之气,则形气病,形病不能无害于气,气病不能无害于形,此不易之道,相因之理也。但治之者,不可无标本先后之分。夫阴阳、脏腑、气血,有各自为病者,有相因而至者,有去此适彼者。用药之法,如腑病宜开通,不得以脏药犯之;脏病宜补益,不得以腑药犯之。腑病将及脏,治腑尤须顾脏,脏病将入腑,治脏必兼理腑。腑入脏,脏入腑,又有轻重之异,药亦不得不随其轻重而用之。更有病虽在腑,而原起于脏,则重在治脏;病虽在脏,而原起于腑,则重在治腑。盖病虽在此,不必治此,治此反剧;病已去此,犹当顾此,罔顾此则损。此阴阳标本先后轻重之大略也。

要之,天地与人,不外阴阳二气。天之阴阳失,相燮理之;人之阴阳失,医燮理之。良相、良医,总在调剂阴阳,使之两得其平焉已矣。

枢机论

窃闻三阴三阳,有枢机焉。枢者,如门户之枢,乃阴阳开阖之转机也。《内经》枢机有二:一曰少阴为枢;一曰少阳为枢。阴之初生为少阴,少阴,稚阴也。手少阴属心,足少阴属肾。心为人身君主之官,神明所从出。肾为阴阳互根之地,精气之本原。故少阴为转阳至阴之机窍,阴之枢也。由少阴而太阴,由太阴而厥阴,经曰:太阴为开,厥阴为阖。盖太阴脾土,得此枢而散精以升于上;太阴肺金,得此枢而布精以降于下,能升能降,故谓之开。

由是厥阴心包络,得此枢而阴血以生;厥阴肝木,得此枢而阴血以藏,以生以藏,故谓之阖。是太阴、厥阴之开阖,皆少阴之枢所默运者也。厥阴为阴之极,阴极则阳生,而阴转入于阳,阳之初生为少阳,少阳,稚阳也。手少阳属三焦,足少阳属胆。三焦具真阳之火,其体虚润,其气氤氲。(焦,热也。满腔中热气布 ,能通调水道也。按三焦从右肾生出,心肾阴至阳之机括,阳之枢也。由少阳而太阳,由太阳而阳明,经曰:太阳为开,阳明为阖。盖太阳膀胱,得此枢而水道通调;太阳小肠,得此枢而食物变化,通调变化,故谓之开。由是阳明胃腑,得此枢而阳气含纳;阳明大肠,得此枢而阳气收藏,含纳收藏,故谓之阖。是太阳、阳明之开阖,皆少阳之枢所默运者也。阳明为阳之极,阳极则阴生,而阳又转入于阴。

然则少阴、少阳,非阴阳出入开阖之枢机者哉?若其枢一有不利,则出入之机停;出入机停,则开阖之机废。能开不能阖,则泄泻诸病生;能阖不能开,则噎膈、便闭诸病生。

同类推荐
  • 道德真经注

    道德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北窗琐语

    北窗琐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六十种曲玉簪记

    六十种曲玉簪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王水鉴海和尚六会录

    天王水鉴海和尚六会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秘本种子金丹

    秘本种子金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七月半:百鬼宴

    七月半:百鬼宴

    阴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而出。有子孙、后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养;无主孤魂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至的地方觅食。然而这些孤魂野鬼,它们寻觅的食物究竟是什么?究竟是香火,还是活人的脑汁?
  • 异次元龙神

    异次元龙神

    一次穿越,一个被家族遗弃的孤儿的崛起之路从此开始。世界崩坏,属于自己的使命也渐渐浮出水面。惊人的身世,逆天的传承……“我,龙羽,要成为这个世界的最强者,破传说,伐无道,造极巅!”“吾为真神,异次元龙神!吾之怒火,非尔等鼠辈可以平息!”神已降临,且看一代天骄书写“真神篇”的不朽神话!
  • 校花的贴身狂少

    校花的贴身狂少

    校花、警花、姐妹花,花花开在端木家。明星、空姐、俏总裁,各个等着端木来。端木磊,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因为一场车祸拥有了神秘莫测的精神异能,并且因缘巧合成为了一名古武者。从此拳打官二代、脚踢高富帅,一手掌金钱,一手抱美女,掌控世界,成就巅峰王者。
  • 禁忌之恋:军阀鬼夫约不约

    禁忌之恋:军阀鬼夫约不约

    我从小双眼能够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二十岁那一年,在外地上大学的我被阿爷喊回老家,在那里我得知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秘密。原来我出生就已经被阿爷许配给了一个已经亡故了一百年的民国大军阀!在我丢失的记忆里头,我居然和这个鬼夫生了一个孩子!而这桩自小订下冥婚,更是牵扯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
  • 第二人间客

    第二人间客

    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个人的渺小,注定无法一窥世界的全貌,只能以个人狭隘的视角,书写着专属于自己的那个答案。而也正因如此,每个人无可取代的经历,造就了只属于自己的那份精彩。这无数精彩交织碰撞,又反过来成就了世界的纷呈和绮丽。“第二世界”就是这样一个世界。它以网游的身份为伪装,呈现在大家眼前。在向《第二世界》探索的过程中,历史的车轮悄然开始了滚动。笔者心目中的“第二世界”过于宏大,以至于前一半篇幅都是以个人视角勾勒背景,后半篇幅才会进入主线。因此书目初期节奏会稍显沉闷、缓慢。但请给笔者一个机会,留下些许关注,笔者定将献出一篇别样的故事。
  • 混沌九令

    混沌九令

    天地间的一切,都离不开轮回的宿命,一次次的轮回让天地间出现不同的时代。??天地悠悠,轮回不止。纪元更替,兴衰无常。九令合一,天命者归。??失落无数轮回的混沌九令重现人间,新的时代也再次来临。当九令合一,这天地间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 宝莲灯同人惜心

    宝莲灯同人惜心

    她是西海三公主,金枝玉叶,万般宠爱下长大。爱情不同于婚姻,最终,她失去所有。当带着空间的她从现代穿越而去,宝莲世界又会有何变化。
  • 把妹大师

    把妹大师

    面对喜欢的人不敢表白,可以通过一些小事锻炼胆量:吃薯条多要一包番茄酱,去KTV多唱一首歌,找老板多要一半工资…等胆子大了,表白也就是小事一桩啦!
  • 传承的力量:解码中国化企业文化管理

    传承的力量:解码中国化企业文化管理

    作者从西方管理科学入手,结合中国文化及中国管理思想的精华,分析文化管理中的企业文化的本质,整合中国思想和现代企业文化的联系,从而引导企业家和研究和以中国哲学思想为出发点,结合西方的管理体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管理理论。中西文化结合的理论和知识,实用的方法和技术,创新的工具、模型、案例,有趣的行文风格,使本书成为继《企业幸福力——EAP中国化与幸福管理》之后对中国化管理的又一探索之作。
  • 无限之恶魔故事

    无限之恶魔故事

    若是恶魔郑吒没有经历黑暗若是恶魔队重新改革来自盒子外的詹明,又该如何在恶魔队生存,是要变得和恶魔们一样吗?(新人新书,更新不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