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8900000090

第90章 外集(24)

头痛甚者,川茶芎调散;痰多者,金沸草散;挟热,人参败毒散、升麻葛根汤;挟寒,十神汤;挟寒湿,消风百解散;挟湿,神术散;挟暑,香葛汤;时行,柴胡升麻汤。

挟内慎勿专攻外;服食过浓,素有痰火,时常鼻塞流涕,声重咳嗽,略被则甚者,防风通圣散,或大黄、黄芩等分为丸,白水下。素虚者,只用防风、羌活、川芎,随宜加入补药、痰药中。伤食,加白术、陈皮、青皮、山楂、麦芽;挟形寒饮冷,加姜、桂;挟房劳,加参、术、归、地;挟劳役伤气者,补中益气汤加羌活、防风;风虚甚者,羌活丸、加味乌荆丸。

重则传变轻不传,风重传里,一同伤寒治法。

久甚能为气血害。

风能燥血散气,故古用桂附、八物等汤。久不愈者,只宜三白汤加减敛之,切忌疏泄,虽初起,非寒月无汗,麻黄禁用。

杂病提纲

中寒无汗肢僵仆,伤寒循经渐入,中寒不问冬夏,或当风取凉,或坐地受冷,肃杀之气自皮肤卒于脏腑。昏倒,四肢拘挛强直厥冷,与中风相似,牙紧,四肢不动为异耳。急用葱饼熨脐,并灸气海,手足温暖则生。如极冷唇青,厥逆无脉,舌卷囊缩者,须臾即死。

急分三阴暖下元;仓卒难分经络,急煎姜附理中救之。次审,中脘疼痛,中太阴者,理中汤;脉沉足冷,中少阴者,四逆汤加吴萸,或脐腹疼痛,五积散加吴萸;小腹疼痛,中厥阴者,当归四逆汤加吴萸或五味子。如阴盛烦躁,热药冷冻饮料,或加些凉药为引,温中散冷,补暖下元,阳气复而寒自消矣。切忌吐下。方兼补血者,寒泣血故也。

感冒寻常和表里,西北苦寒,中伤者多;东南温和,中伤者少。寻常感冒,表证见者,九味羌活汤、芎芷香苏散;寒入肠胃者,霍乱转筋,洞泄下利,干呕吐逆,藿香正气散或五积散;挟食停痰者,人参养胃汤;夏秋暴寒,折热于里者,调中汤微下之。凡带漏、遗精、疟、疝瘕、香港脚、腰膝冷、虚劳、阴痿、诸痛,皆寒所为也。挟风,眩晕不仁;挟湿,四肢肿痛。

内伤补益加辛温。

内伤劳役,感寒困倦,补中益气汤加姜、附。如内伤生冷,感寒腹痛,脉脱,附子理中汤;如内伤房室,感寒厥冷,四逆汤;脉脱,三建汤,炼脐法。

杂病提纲

暑热汗渴审实虚,暑病,身热自汗,口渴面垢而已,余证皆后传变,或兼内伤。必先问其人素虚胃弱,或大病大劳后,纵暑中伤者,宜清暑益气;素强盛壮实无虚损病者,宜祛暑和中。

阴阳经络最难拘;静居高堂大厦,得病似热证,属心脾经者,名中暑阴证;动作田野道途,得病似伤风证,属膀胱经者,名中阳证,其实一也。但自袭暑气而言,曰中暑;自被日逼而言,曰中。然暑初入,自口鼻牙颊达手心主胞络,以火从火,故古法暑还取冷水灌溉勿咽。入肝则眩晕顽麻,入脾则昏睡不觉,入肺则喘咳痿,人肾则消渴,非专心主而无传入也。

中(聚)伤(缓)冒(浅)伏(深)分轻重,中暑归心,神昏卒倒。伤暑肉分,周身烦躁,或如针刺,或有赤肿。盖天气浮于地表,故人气亦浮于肌表也。冒暑入肠胃,腹痛恶心呕泻。伏暑即冒暑久而藏伏三焦、肠胃之间,热伤气而不伤形,旬月莫觉,变出寒热不定,霍乱吐泻,膨胀中满,疟痢烦渴,腹痛下血等症。但暑病多无身痛,间有痛者,或为澡浴,水湿相搏耳。

暑风暑厥又何如?即暑证,但以手足搐搦为风,手为厥,厥与伤寒热厥义同,黄连香薷散。暑风乃劳役内动五脏之火,与外火交炽,则金衰木旺生风,香茹散加羌活,或六和汤合消风散。素有痰饮,因暑触动,痰热生风者,六和汤合星香散。若道途卒倒汤药不便,恐气脱难治,急扶阴晾处,不可卧湿冷地,掬道上热土,放脐上,拔开作窍,令人尿于其中,待求生姜或蒜嚼烂,以热汤或童便送下,外用布蘸热汤熨气海立醒,后尤不可饮冷水,以大剂滋补药服之。如心神恍惚,用五苓散,灯心同煎,入朱砂末调服,有汗加黄。因酒引暑入腹尿血者,去桂加黄连。或神昏惊悸妄言,用益元散,量加朱砂,新汲水调服二钱,降胃火、治烦热、利湿止渴之要药。

痰火绞脉俱可吐,暑毒痰火,窒塞胸中,量体虚实吐之,火郁发之之义也。吐痰喘气急痞塞,入药不得者,急煎六和汤,调麝二厘服。绞肠痧,腹痛不可忍,或连心痛展转在地,手足亦有冷者,乃肠绞缩在腹,须臾能死,急用热汤调盐一两,灌入即安。或再用陈艾、陈樟木、陈壁土各等分,水煎,连服三四服。刺血法见急救。

祛暑和中(利湿消导其杂)证自除。

夏月人多饮水食冷,故宜利湿兼以消导,汗多者忌渗。祛暑,香薷散、黄连解毒汤、清肺生脉散、白虎汤加参、柴;寒热不定,小柴胡汤;和中,大、小调中汤、薷苓汤、枇杷叶散、胃苓汤、桂苓甘露饮、六和汤。

寒郁甚者须反治,伏阴在内之时,避暑贪凉,外又袭阴冷之气,郁遏周身阳气,宜辛温解散,薷藿汤之类。若外既受寒,内复伤冷,加干姜、砂仁、神曲。若外触暑气,内伤冷食,以致外热内寒,宜清暑益气汤。若外不受寒,止是内伤生冷,腹痛呕泻,宜理中汤加麦芽、砂仁,或大顺散,或二气丹,冷水下丹丸。皆治因暑伤冷,非温散治暑之谓也。误服发黄、发斑、蓄血、闷乱而死。

内伤滋补免清;内伤劳役,或素气血虚弱病暑者,一以滋补为主,慎用大热大凉之剂。暑重尿赤者,清暑益气汤;暑轻力倦者,补中益气汤或为丸;中,暂加香薷、扁豆;阴虚者,滋阴降火汤、肾气丸。

三伏炎蒸尤可畏,大热伤气,养生家谓此时纵酒恣色,令人内肾腐烂,至秋方凝,甚则化水而死。

预防不独羡香薷。

时常御暑,体实者,香薷散、益元散,虚者忌用。盖脾虚者,不必因暑劳役,及乘凉致病,每遇春末夏初,头疼脚软,食少体热,名注夏病,宜补中益气汤去升、柴加黄柏、芍药五味子、麦门冬;有痰,加半夏、姜汁,实三伏却暑之圣药也。如气衰精神不足,烦渴懒食者,生脉散、诱行丸。通用谢传万病无忧散。

杂病提纲

湿气觉来分内外,风寒暴暑伤人便觉,湿气熏袭人多不觉。有自外入者,长夏郁热,山泽蒸气,冒雨行湿,汗透沾衣,多腰脚肿痛。有自内得者,生冷酒面滞脾,生湿郁热,多肚腹肿胀。西北人多内湿,东南人多外湿。

内外又分上下中。

湿在上宜微汗,在中、下宜利二便或升提。

初入身沉(重)多困倦,或肢节痛,或一身尽痛,甚则湿聚为痰,昏不知人,为直视,为郑声。

上熏喘咳(茯苓汤)目如蒙。

首位高气清,湿熏则如有物以蒙之也,单苍术膏妙。

着脾(浮黄)肿胀(满或脐下硬,退黄丸)大便泄,术附汤、三白汤、渗湿汤。

着肾脚腰小便浓。

湿,下先受之,故腰脚挛痛,独活寄生汤、当归拈痛汤、肾着汤、青娥丸。

治外微汗通经络,微汗,防己黄汤,或羌活胜湿汤;无汗者,五苓散加苍术;通经络,神仙飞步丹、乳香黑虎丹。

治内渗(小便)利(大便)为妙工。

渗剂,五苓散。黄,加茵陈一倍;身痛,加羌活一倍。湿盛膨胀者,又当以车前、木通、葶苈利水行气为君,而以参、术、茯苓为佐;或以二术为君,而以利水药为佐。湿郁肢胀,或遍身浮肿者,皆自内而出也,量虚实利之,不敢利者,退黄丸妙。

四气相兼(兼中兼感)湿热甚,除湿汤。兼风,合桂枝汤,或古防风汤、败毒散;兼寒,合五积散,或古姜附汤;兼暑,合五苓散。大抵百病兼风,则必恶风、有汗、眩晕;兼寒则必恶寒无汗或挛痛;兼暑则必面垢烦渴;兼湿则必肿满沉倦。四气互相兼并,唯寒湿、湿热为病,湿热尤多。以尿赤有渴为湿热,多黑瘦膏粱之人;以便清不渴为寒湿,多肥白淡食之人。昔有专用五积治寒湿,防风通圣散治湿热,宜哉!清热燥湿兼补中。

此治湿热法也。凡内伤劳役、七情、饮食,以治脾亏火动,肺金受伤,则木旺侵脾,令饮食不化,郁为痰积,甚则腹胀浮肿。实者下之;虚者补脾利湿消导,兼以清热,清燥汤是也。湿胜筋痿,热胜筋缩者,尤宜。

通用(内外湿热)燥脾并升散,燥脾枳术丸、大安丸、单苍术丸、升阳除湿汤。通用二陈汤,或平胃散加桑白皮为主。湿在上焦,加羌活、苍术微汗;有热,加黄芩。中焦湿,加猪苓、泽泻渗利;热,加黄连。下焦湿,加升麻、防风升提;热,加防己、黄柏、龙胆草。肥人多湿,加苍术、滑石;瘦人多热,加芩、芍。沉困,加参、术,又四制苍柏丸,三精丸。

实者大便方可攻。

元气实而湿热甚者,导水丸或除湿丹、舟车丸。

杂病提纲

燥有内外属阳。

明外因时值阳明燥令,久晴不雨,黄埃蔽空,令人狂惑,皮肤干枯屑起。内因七情火燥,或大便不利亡津,或金石燥血,或房劳竭精,或饥饱劳逸损胃,或炙爆酒酱浓味,皆能偏助火邪,消烁血液。

总来金被火相刑;六气,风、热、火属阳,寒、燥、湿属阴。但燥虽属秋阴,而反同风热火化。盖火盛则金被热伤,木无以制而生风,风胜湿,热耗津。入肝则筋脉劲强、紧急口噤,发为风痫,或手足瘫痪偏枯,或十指反而莫能搔痒,或为雀目内障;入心则昏冒僵仆,语言謇涩;入脾则隔满不食,或善饥而瘦,或伤积变为水肿腹胀;入肺则毛焦干疥、郁咳嗽;入肾则津液竭而烦渴,及骨蒸秘结。总皆肺金所主,阳明与肺为表里也。

皴劲渴秘虽风热,表里俱宜润卫荣。

表病皮肤皴揭。四物汤去川芎,合生脉散加知、柏、天花粉,或单天门冬膏。如筋挛不能运动者,大秦艽汤。里病消渴,活血润燥,生津饮。燥结,因肝木自旺,或肺风入大肠者,曰风燥,搜风顺气丸。因脏腑积热,或久病郁热者,曰热燥,四顺清凉饮、当归龙荟丸。因脾胃伏火,便闭不食者,曰血燥,四物汤加大黄、桃仁,或为丸服;大便偏秘者,导滞通幽汤;小便偏秘者,导气除燥汤。阴虚火燥者,曰虚燥,单黄柏丸、补阴丸、肾气丸。劳役气虚燥者,补中益气汤。通用四物汤去芎为君,天、麦门冬为臣,栝蒌为佐,升麻、红花、甘草为使。风,加秦艽或牛膝;热,加黄芩;血,倍生地;渴,加天花粉、五味子;闭结,加大黄、郁李仁、麻仁;气虚,量加参、;阴虚,加知、柏。大抵宜甘寒润剂,忌辛香动火及一切发汗之药。经曰:燥者润之,养血之谓也。盖燥则血涩,而气液为之凝滞;润则血旺,而气液为之宣通,由内神茂而后外色泽矣。然积液固能生气,积气亦能生液。常用气虚者琼玉膏,津虚者单五味子膏,血虚者地黄膏。凡病遇天燥,亦宜量加此等润剂。

杂病提纲

火因内外分虚实。

外因邪郁经络,积热脏腑,此为有余之火;内因饮食情欲,气盛似火,此为有余中不足,阴虚火动,乃不足之火。大要以脉弦数无力为虚火,实大有力为实火。

性暴无常主病多;火病死人甚暴,变化无常,一动便伤元气,偏胜移害他经。《内经》病机十九条而属火者五,刘河间推展五运为病,属肝者,诸风之火;属脾胃者,诸湿痰火;属心肺者,诸热实火;属肾者,诸虚之火;散于各经,浮游之火;入气分,无根之火;入血分,消阴伏火。故曰诸病寻痰火,痰火生异证。

实火渴闭热无间,实火内外皆热,口渴,日夜潮热,大、小便闭。

虚热有间口无何;虚火潮热有间,口燥不渴。

泻实补虚升且降,实火,因邪郁在表者,九味羌活汤;半表里,小柴胡汤;入里,大承气汤;燥渴,白虎汤;因金石炙爆者,黄连解毒汤、防风当归饮、三黄丸、大金花丸;狂者,黑奴丸。虚火气虚火盛,因劳倦伤胃,无力身热,宜保元汤,补中益气汤加芍药、黄柏,或四君子汤渗之。如大病及吐泻后,身热如焚,命门脉脱,为阳衰之病,宜以辛热温养其火,则热自退,附子理中汤、霹雳散主之。血虚火动,因伤色欲,午后发热,宜四物汤、滋阴降火汤、加味逍遥散、肾气丸、人中白散;若肾水受伤,生地、玄参煎膏主之;相火旺甚,气从脐下起者,正气汤、坎离丸;如气从涌泉穴起入腹者,虚极难治,四物汤加白马胫骨,降阴火以代芩、连,或人中黄亦好。外用附子末,津调涂足心。亦有湿热郁者,饮食郁火,因内伤生冷及饮食不化,抑遏阳气于脾土,四肢热如燎,以升散之剂发之,升阳散火汤、火郁汤、泻阴火升阳汤。七情五志火起,宜随各经调之。大怒火起于肝,则手掉目眩,清肝汤加龙胆草,古茱连丸;醉饱火起于胃,则痞塞肿满,泻黄散、戊己丸、单石膏丸;悲哀火起于肺,则气上贲郁,泻白散加黄芩、葶苈,单黄芩丸,单苦参丸;房劳火动于肾,则骨蒸潮热,大补阴丸、滋肾丸、单黄柏丸;心火,轻则烦热痛痒,单泻心汤,重则自焚面青,发躁,脉绝暴死,故曰五志之火,动极不治。总论虚火可补,实火可泻;轻者可降,重者从其性而升之。君火正治,可以湿伏,可以水灭,可以直折;相火反治,不可以水湿折,惟从其性而伏之。即如实火发狂,宜三黄、硝黄正治;虚火发狂,先与姜汤,然后补阴,其火自降。

凡火盛不可猛用凉药,必酒炒过,或兼温散甘缓。又有可发汗者,风寒生冷郁也。

君相民皆静且和。

五行惟火有二,心为君火,一身之主;肾为相火,游行于身,常寄肝胆胞络三焦之间。又膀胱为民火,亦属于肾,此皆天赋不可无者。若五志之火,则由于人,是以内伤火多,火少,噫!火不妄动,动由于心。静之一字,其心中之水乎!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一剑随心

    一剑随心

    携手不问江湖事,一剑随心走天涯。不羁随性的他,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少年,他手中的剑也只是一柄普通的长剑,可是他那出手一剑的速度却超越了这世间的所有常理。不错,只要他心中还未舍弃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真爱的向往,他的那一剑便永远不会败……这少年名叫隋心,因为他那快到随心所欲的出手一剑,很多年后江湖人都称他为“一剑随心”。
  • 百战成枭

    百战成枭

    命运将两个倒霉蛋死死的绑在了一起,从此,这个世界的格局悄悄改变了。
  • 穿越方式错误的巨龙

    穿越方式错误的巨龙

    当人们说起奇幻世界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剑与魔法与落后的文明,然而这个世界的画风似乎不太一样。主角:导演,说好的奇幻世界呢?我为什么会看到飞机火车潜水艇?导演:因为我们经费充足所以道具买得多。主角:为什么这里普及法师义务教育人人都是法师?这让我这个穿越者好心慌啊,而且这样我不就没法靠造纸火药晒盐烧玻璃挣钱了吗?导演:科教兴国不知道吗?我是积极响应号召。再说男儿当自强,靠天靠地靠父母不如靠自己。主角:为什么我的外桂不光刷怪没经验还老吃我的经验?这样我怎么刷怪升级吊打剑圣法神迎娶复数白富美走上龙参巅峰啊?导演:哪那么多废话,场务拖走!
  • 伤血姬

    伤血姬

    她是穿越而来的雪姬。毋卅年仙魔降世,五行还未汇太阳一点,不可穿越回20实际。沐染清楚爱的不是她?愿成魔,与君绝。由白到红,由雪姬到雪姬,这种血腥,我喜欢!
  • 异世九宫记

    异世九宫记

    一个被困亿万载的魂灵,一次偶然的穿越,一场突如起来的相遇,主角二楞励志成为强者,君临天下。人宫十二脉,地宫九重天,天宫,魂宫....,一宫一境界,一宫一天地。九宫者传言可上天入地,开山破海,无所不能。
  • 琴铉上舞动的秦春

    琴铉上舞动的秦春

    是一个朋友大学的梦,我只是代发,谢谢。
  • 网游之异世魔神

    网游之异世魔神

    普普通通的大学生竟随着同学穿越到异世界,神秘的背景,离奇的故事。手拿魔神刹天剑,身披魔神战甲,一对魔神之翼,一双魔神之靴,造就血域魔神的强势归来。闯魔域,斗诸神,且看他如何写尽魔神传说。
  • 末日殇之曲

    末日殇之曲

    天降血雨,末日殇曲。姬无伤受感染化身半人半僵,这是神的游戏,却不是他姬无伤的选择!为了兄弟情义,我愿一屠恶人!为了心中至爱,我愿二屠僵尸!为了打破强加于我身上的宿命,我姬无伤,不惜屠灭天地!
  • 所以转世最讨厌了

    所以转世最讨厌了

    这是第一次写小说。有很多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转世没有失忆的灵感来自漫画,但是会努力不去写和别人一样的剧情。这是个貌似年龄差很大的姐弟恋…相信我。
  • 一见倾心,相濡以沫

    一见倾心,相濡以沫

    一个宇宙九大行星七个大洲809个岛屿224个国家我竟如此有幸遇见这世间唯一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