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8900000004

第4章 集例(3)

周真字子固,号玉田隐者,仪真人,性敏好学。元贞间,被荐不仕,乃取医书习之。每遇奇疾,以意与药辄效。治一妇因产子舌出不能收,公以朱砂敷其舌,令作产子状,以两女扶掖之,乃于壁外置瓦盆,堕地作声,声闻而舌收矣。治一女子,或嗜食泥,日食河中淤泥三碗许。公取壁间败土调饮之,遂不食。

黄子浓江西人,与滑寿同时。至治天历间,其术甚行,与虞文靖公相善。治富家子,年十八,病遍身肌肉折裂,公乃屏人诘病者,曰:幼童时曾近女色否?曰:当十二三岁曾近之矣。公曰:古云:精未通而御女,则四体有不满之处,后日有难状之疾,在法为不可治。后果恶汁淋沥,痛绝而死。治一富翁病泄泻弥年,公延医浃旬不效。忽一日读《易》至乾卦天行健,朱子有曰:天之气运转不息,故阖得地在中间,如人弄碗珠,只运动不住,故在空中坠,少有息则坠矣。因悟向者富翁之泻,乃气不能举,所以脱下。

即为灸百会穴,未三四十壮而泄止矣。

朱震亨字彦修,学人尊之曰丹溪先生,元末婺之义乌人也。自幼好学,日记千言,稍长从乡先生治举业,后闻许文懿公得朱子四传之学,讲道入华山,复往拜焉。益闻道德性命之说,宏深密粹,遂为专门。一日,文懿公谓曰:吾卧病久,非精于医者不能起,子聪明异常,肯游于医乎?公以母病脾,于医亦粗习,及闻懿公之言,即慨然曰: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于时,犹仕也。乃弃举业,一于医致力焉。有《丹溪心法》、《日用纂要》、《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伤寒辨疑》、《本草衍义补遗》《外科精要论》等书传世。其论脏腑气化有六,而于湿、热、相火三气致病最多。有阴虚火动,有阴阳两虚、湿热自甚者,又当消息而用。谓李东垣论饮食劳倦,内伤脾胃,则胃中之阳不能升举,并及心肺之气陷入中焦,而用补中益气汤之剂治之,此亦前人之所无也。然天不足于西北,地不满于东南。天,阳也;地,阴也。西北之人阳气易于降,东南之人阴火易于升,苟不知此,而徒守其法,则气之降者固可愈,而于其升者亦从而用之,吾恐反增其病。乃以张、刘、李三家之论去其短,又参之以《内经》而作《相火论》。治病痢忽昏仆,目上视,溲注而汗泻,脉无伦次。公曰:此阴虚阳暴绝也,得之病后犯酒色。与灸气海,顷之手动,又顷唇动;更以人参膏三服而苏,后服尽数斤而愈。治妇人病不知人,稍苏即号叫数欠而复昏,肝脉弦数且滑。公曰:此得之怒后强酒也。乃以流痰降火之剂而加香附,散肝分之郁立愈。治一女子病不食,面北卧者半载,肝脉弦出寸口。公曰:此思夫不归,气结于脾也,必激其怒,怒之气属木,故能冲上之结。怒已进食,公曰:思气虽解,必得喜,庶不再结。

乃诈言夫旦夕且归,遂愈矣。先生道学渊源,医其一艺也。其详见于宋太史濂墓志。

盛寅字起东,国朝姑苏吴县人也。少习举子业,五试弗售,遂攻轩歧诸经,受业戴元礼,得丹溪先生正传,治奇疾辄效。始为医学正科,升太医院御医,赐为医中状元,祀南京太医院名宦祀。

周敷字时荣,号煦庵,无锡人。初习进士业,经史皆涉大义。既而业医,患近世医家止于《局方》,遂究炎黄岐雷越人诸书,治人之疾病,十愈八九,又不责报。

刘溥字符博,吴郡人。幼不好弄,举止异于常儿,稍长博学善吟。常慕濂溪窗前草不除,故以草窗自号。

用药惟主东垣,守而不攻,荐为御医。

汪机字省之,号石山居士,渭之子。邑庠生,屡科举,父命举业,尝言士不至于相,则其泽之所顾,不若医之博耳。乃肆力医书,《周易》性理。所着有《重集脉诀刊误》二卷,《内经补注》、《本草会编》。治一人中满,用参、术初服阁胀,久则宽矣。或问参术之性,曰:药无定性,以血药引之则从血,以气药引之则从气,佐之以热则热,佐之以寒则寒,在人善用之耳。治一人体瘦,左腹痞满,谷气偏行于右,不能左达。饮食减,大便滞。用补脾泻肝、和血润燥、宽胀散郁之剂而安。治痫发晨时,见黄狗走前,则昏瞀仆地,良久乃苏,诸医无效。公曰:早晨,阳分;狗,阳物;黄,土色;胃属阳土,土虚为木火所乘矣。经云:诸脉皆属于目。

故目系异物,宜实胃泻肝而火自息。遂以参、术、归、、陈皮、神曲、茯苓、黄芩、麦门冬、荆芥,服月余而安。治一妇忍饥过劳发狂,公曰:二阳之病发心脾。二阳者,胃与大肠也。忍饥过劳,胃伤而火动矣,延及心神,脾意扰乱,安得不狂?用独参汤加竹沥饮之愈。

程明佑字良吉,号宕泉,歙人,梁忠公庄公之后。幼好读玩理,后攻医。尝曰:人皆知补之为补,而不知泻之为补;知泻之为泻,而不知补之为泻。阴阳迭用,刚柔互体,故补血以益荣,非顺气则血凝,补气以助卫,非活血则气滞。盖脾为中州,水火交济,而后能生万物,真妙论也。

陈景魁字叔旦,号斗岩,句曲人,陈太丘之后。幼习举业,授《易》于陆秋崖,拜湛甘泉讲学。因父病习医,善针灸,着《五诊集》。授王府良医,竟不赴任,每成诗文,以乐其志。治素无病,忽吐血半升,脉弦急,薄厥证也,得于大怒气逆,阴阳奔并,服六郁汤而愈。治遍体生傀儡,岁久罔效,乃太阴风邪化为虫也。

以百部、蛇床子、草乌、楝树叶煎汤浴洗,越月遍身如白癜风状而愈。治孕妇堕下,逾旬腹肿发热,气喘脉决,面赤舌青口臭。公曰:胎未堕也。面赤,心火盛而血干也;舌青臭,肝气竭而胎死矣。遂用蛇蜕煎汤,调平胃散加芒硝、归尾一倍服之,须臾胎下痛亦获安矣。

刘纯字宗浓,关中人。博学群书,尤精医道。父叔渊,得丹溪之业,公继之,纂《伤寒治例》、《医经国小》、《玉机微义》等书。

王纶字汝言,号节斋,浙江慈溪人。弘治时,官致广东布政。因父病精医,着《明医杂着》,发丹溪所未发,后世甚尊信之。方古庵重刻于《心法》之后,名曰《丹溪附余》。又着《本草集要》,尽皆大行于世。

兄经举进士第,亦知医。

历代医学姓氏

医极其明者也。

扁鹊姓秦名越人,号扁鹊,秦之卢国渤海郡郑人。得仙客长桑君之传,知俞跗之术,发明《素问》、《灵枢》之旨,设为问答,作《八十一难经》,以释疑义。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不出千里,决者至众。虢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侯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则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尝曰: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后世脉理由此而起,为医之祖,后学当祀之,而配以张、刘、李,朱。

淳于意临淄人,西汉文帝时为太仓长。笃信扁鹊,精医道及导引法。司马迁备志之,封赠仓公。

郭玉广汉洛人,和帝时为太医丞。帝奇之,试令嬖臣美手腕者,与女子杂处帷中,使玉各诊一手,问所疾苦。玉曰:左阴右阳,脉有男女,状若异人,臣疑其故。帝叹息称善。

医缓春秋时秦人也,姓高名缓。晋景公疾,求缓治之。未至时,梦二竖子,相谓曰:我居肓之上,汝居膏之下。缓至曰:疾在膏肓,药不可为。

医和春秋时秦人也,未详其姓。晋平公疾,医和视之,知其近女室,内热蛊疾,不可为也。

文挚战国时宋之良医也。洞明医道,亦兼异术,观人之背,而能知人之心窍也。

华佗字符化,汉末沛国樵人。举辟不就。通五经,养性术,精方脉,善导引。尝体中不快,起作五禽戏,微汗而愈。年百岁有壮容,人以为仙。其疗病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即便拔针,病亦行瘥。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破肠洗浣,缝腹摩膏,四五日瘥,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间即平复矣。《魏志》曰:甘陵夫人有孕六个月,腹痛不安,召公诊。曰:胎已死矣。使人手摸所在,在右则女,在左则男。其人曰:在左。于是为汤下之,果男形而愈。又治一郡守笃病,以为盛怒则瘥,乃多受其货,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恚,吐黑血数升而愈。治一人腹中攻痛十有余年,鬓发皆堕。公诊曰:是脾之半腐,可刳腹治之。使病者服药稳卧,以刀破腹,不觉痛,既视脾果半腐,以刀割去恶肉,然后以膏敷之,更以药缝之,数日即愈。魏太祖闻而异之,召公常在左右。太祖一日苦头风,每发作心乱目眩,针其膈,其疾应针而愈。后召不至,竟为所害。汉魏以来,名医益众,张机、华佗辈,始因古学,附以新说,编药品三百六十五种,谓之《神农本经》、《华佗内照》。门人吴普撰《寒温五味本草》一卷,李当之修《神农本经》。

纪朋观人颜色谈笑,知病浅深,不待诊脉。玄宗闻之,召于掖庭中看一宫人,每日昃则笑歌啼号,若狂疾而足不能履地。朋视之曰:此必因食饱而大促力顿仆于地而然。乃饮以云母汤,令熟寐,觉而失所苦。问之乃言:因太华公主载筵宫中,大陈歌吹,某乃主讴,惧其声不能清且长,吃蹄羹,饱而当筵歌大曲,曲罢觉胸中甚热,戏于砌台上,高而坠下,久而方苏,病在足不能步也。

范九思业医善针。昔人母患喉生蛾,只肯服药不许针,无可奈何。九思云:我有一药,但用新笔点之,暗藏铍针在笔头内刺之,蛾破血出即愈。医者贵乎有机也,学人知之。

于法开善医。治产难,令食羊肉十余脔而针之,须臾儿从羊裹下。

任度不知何许人,老医也。有患者尝饥,吞食则下,至胸便即吐出。医作噎疾膈气,治之无验。任视之曰:非此疾,盖因食蛇肉不消而致斯病,但揣心腹上有蛇形也。病者曰:素有大风,尝求蛇肉食,风稍愈,复患此疾矣。遂用硝、黄合而治之,微下利则愈。医皆记其验而知蛇瘕也。

莫君锡大业中为医丞。炀帝好色,服丹发躁,进剂治之。又置冰盘于前,俾朝夕观望,亦治烦躁之一术也。

张苗不知何郡人。雅好医术,烧地铺叶出汗其法也。

唐慎微字审元,蜀之华阳人。貌陋言讷,中极明敏,治病百不失一。着《备用本草》及《经史证类》。

王叔和西晋高平人,为太医令。性度沉静,博通经史,精研医道,洞识修养,纂岐伯、华佗等书为《脉经》、《脉诀》,次仲景《伤寒方论》,遂使其本书不行于世,后人不免有遗议焉。

马嗣明南齐河内野王人。善诊脉知一年前死生。针灸孔穴与明堂不同,艺术精妙,一时名医皆为所轻。治背痈肿,炼石涂之便瘥。其法以粗黄色石如鹅鸭卵者,猛火烧令赤,入醇醋中,自有石屑落醋里,频烧至石尽,取石屑晒干为末,醋调涂肿上,无不愈。

姚僧垣字法卫,后周吴兴武康人。仕梁为太医政,历魏、周、隋进爵北绛郡公,年八十五乃卒,赠本官加荆湖三州刺史。先生医术高妙,诸蕃外域,咸请托之。着《集验方》十二卷,撰《行记》三卷。其长子察,《南史》有传。

姚最字士会,僧垣次子。博通经史,官学士。天子敕习家业,十余年中,略尽其妙,效验尤多。

李修字思祖,本阳平馆陶人。得沙门姚僧垣针灸术,撰《药方》百卷。官太医令,赠青州刺史。

巢元方隋人,大业中为太医令。撰《病源》五十卷,不为无见。但言风寒二气而不及湿热之文,后人不免遗议。治风逆坐起不得,用半年羔羊,杀而取腔,以和药末,药未尽而病愈。

韦讯号慈藏,唐人。医中之圣,人皆仰之,今医家多图其像以祀之。

元珠先生王冰之师,洞明《素问》。

王冰号启玄子,唐宝应中为太仆令。注《素问》,作《玄珠密语》,其大要皆论五运六气,《皇极经世》注亦载其语。

张鼎补孟诜《食疗本草》。

张文仲唐之洛州洛阳人。少与李虔、韦讯并以医知名,则天初为侍御医,特进苏良嗣,方朝疾作仆廷中,公诊曰:忧愤而成,若胁痛者,殆未可救。顷告胁痛,又曰:及心则殆。俄心痛而死。公论风与气尤精,风状百二十四,气状八十,治不以时,则死及之,惟头风与足气,药可常御。病风之人,春秋末月可使洞利,乃不困剧,自余须发,则治以时消息。乃着四时轻重术凡十八种,《随身备急方》三卷。

肖炳唐之兰陵处士,撰《四声本草》。

杨损之唐开元后人,润州医博士,兼节度随军,撰《删繁本草》。

陈士良伪唐陪戎副尉,剑南医学助教。取诸家本草有关于饮食者类之,附以调养脏腑之术,名《食性本草》。

于志宁字仲谧,京兆人。唐永徽间迁太傅,与李绩修定本草,并图合五十四篇,其书大行。

甘伯宗撰历代明医姓氏,自伏羲至唐,凡一百二十人,出《辍亲录》。

孙兆宋时官殿中丞,尚药奉御太医令用和之子,父子皆以医知名。治平中间有显官坐堂,忽耳鸣,公诊曰:心脉大盛,肾脉不能归耳。以药凉心,则肾脉复归,耳鸣立愈。

王纂宋海陵人。少习经方,尤精针石。治一女子,每夜被獭精假作其夫迷惑,鬼穴一针,獭从被出。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气灵御天

    气灵御天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人生犹如潜龙在渊,起起落落,唯有披荆斩棘,方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东山再起,为的不是要证明自己,而是必须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虚无之都

    虚无之都

    和平从来只是幻象,杀戮亦非真实。一切尚未终结。
  • 等你,早已成为习惯

    等你,早已成为习惯

    他们的开始注定没有结局,注定没有爱情。相爱的他们,终究只有,擦肩而过。“今生今世,我只恨你。”她说。“今生今世,我只爱你。”他说。两年后。“小雪,我喜欢你,这次,我不会再放手了!”他说。放手一搏,追寻属于自己的爱情!他想。“你是谁,我不认识你。”换来的竟是这样的一句话。他在心中冷笑一声。原来,我们的爱情如此脆弱……
  • tfboys之降临的天使

    tfboys之降临的天使

    今天,我认识了认识了一位天使,可能是老天也可怜我了吧,我从不后悔认识你。----------沅安沁
  • 虚空执政官

    虚空执政官

    。。。。。。。。。。。。。。。。。。。。。。。
  • 婚婚欲醉

    婚婚欲醉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也有人说婚姻是家,家是一个你未知却有向往,一个让你无怨无悔的付出,让你承担着一切责任,让你付出更多爱,的却不求回报的未知,往往我们都知道却毫不犹豫踏进和开拓属于他们未知,有悲剧也有欢笑,一切的未知需要摸索和经营。
  • 乱世文宗洪迈

    乱世文宗洪迈

    本书应该说是一部洪迈传论。其前七章是以洪迈的生平为纲,阐述洪迈生命的各个重要时期最为重大的事迹,涉及时代、文学审美观、治世观念、历史观,可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而清晰的洪迈评传;其后二章《容斋随笔》、《夷坚志》则是对洪迈在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的综合评价了。如果有人想对洪迈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读一读此书必定会得到很大的满足。
  • 彼时,伊始,曾相识

    彼时,伊始,曾相识

    人们在羡慕中嫉妒,在嫉妒中发狂。我也幸福的好像拥有了全世界,却在一个下着大雨的夜晚明白天上的云和地上的土他们的本质区别。灰姑娘的水晶鞋它只存在于童话故事里,即便在现实世界里有那么一两例,可我这种倒霉的连喝口水都会塞牙缝走在路上被砖块砸到都不会轮到我捡到钱的人来说更是不可能。可我就在那不可能中像只蝼蚁一样卑微地祈盼着幸福着,可我的幸福那人压根只是当成一场赌注,一个玩笑,只因为没玩过觉得好玩。
  • The Lifted Veil

    The Lifted Vei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