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6300000014

第14章 刑案下(6)

两淮盐引案 乾隆三十三年,两淮盐政尤拔世,风闻盐商积弊居奇,向索贿赂不遂。乃奏称:“上年普福奏请预提戊子纲引,仍令各商每引缴银三两,以备公用,共缴贮运库银二十七万八千有奇。普福任内所办玉器古玩等项,共动支银八万五千余两,其余见存十九万余两,请交内府查收。”朝廷以此项银两,历任盐政并未奏闻,私行支用;检查户部档案,亦无造报派用文册,且自乾隆十年提引后,二十年来,银数已过千余万,显有蒙混欺蚀情弊。密派江苏巡抚彰宝会同尤拔世详悉清查。旋据彰宝等查复,历年预行提引,商人交纳余息银两,共有一千零九十余万两,均未归公。前任盐政高恒任内,查出收受商人所缴银至十三万之多。普福任内,收受丁亥纲银,私行开销者,又八万余两。其历次代购物件,借端开用者,尚未逐一查出。奉旨褫淮商黄源德、徐尚志、黄履泰奉宸院卿衔,江广运布政使衔,程廉德、汪启源按察使衔。解现任运使赵之璧、运使卢见曾、高恒、普福,并褫职;且下见曾于扬州狱以讯之。

大学士傅恒等复奏云:“两淮商人,叠荷恩赏卿衔,乃于历年提引一案,将官帑视为己资。除自行侵用银六百二十余万两外,或代购器物,结纳馈送,或借名差务,浪费浮开,又冒侵银至数百万两。于法于情,均属难宥。所有查出各款银数,自应尽数追缴。查历年提引,应行归公银,共一千零九十二万二千八百九十七两六钱。内除奉旨拨解江宁协济差案,及解交内府抵换金银牌锞,与一切奏明支用,并因公支取,例得开销银四十六万一千七百六十九两九钱二分五厘。又现贮在库归款银二十六万二百六十五两六钱六分六厘。共银七十二万二千零三十五两五钱六分一厘,应如该抚等所请,免其追激外,所有各商节年领引未完纳银六百二十五万三千五百八十四两一钱六分六厘。又总商借称辛工膏火银七十万三千六百零二两;又楚商滥支膏火银二千两;又总商代盐政购办器物浮开银十六万六百八十七两;又各商借差支用银一百四十八万二千六百九十八两八钱,及办差浮开银六十六万七千九百七十六两八钱;以上商人名下共应完纳银九百二十七万五百四十八两七钱七分九厘。其各商代吉庆、高恒、普福购备器物银五十七万六千七百九十二两八钱二分一厘;又交付高恒仆人张文学额、顾蓼怀经收各项银二十万七千八百八十七两八钱五分二厘;代高恒办檀梨器物银八万六千五百四十两一钱四分四厘;均该商等有心结纳,于中取利,亦应照该抚等所请。高恒、普福名下,无可追抵之款,著落该商名下赔完。通共计应追缴银一千零十四万一千七百六十九两六钱。至普福自向运库支用并无档册可查之丁亥纲银四万二千八百五十一两四钱三分九厘,如普福不能追抵,应于通纲总商名下均摊赔补,亦如所请办理。其卢见曾婪得商人代办古玩银一万六千二百四十一两,例应于见曾名下勒追,但此项银两亦系各商有心结纳运使,如见曾家属不能全完,仍应在各商名下分赔。历任运使如朱续焯、舒隆安、囗一裕、何煟、吴嗣爵、卢见曾、赵之璧,除卢见曾已议定治罪外,其余各员既经该抚等讯无情弊。已故朱续焯、舒隆安、口一裕,无庸置议;何煟、吴嗣爵不能详请早定章程,革除积弊,均属不合,应照私罪降三级调用。解任运使赵之璧在任五年,于库贮银两,任听普福提用,及护盐政时,又不据实具奏,殊属有心徇隐,应照溺职例革职。总督高晋前署盐政四十余日,前任总督尹继善在任最久,且有统理盐务之责,乃竟全无觉察,均难辞咎,应一并交部严加议处。卢见曾于案结前革职下狱瘐毙。原任盐政局高恒、普福侵蚀盐引余息,高恒收受银三万二千两,普福私销银一万八千八百余两,均斩监候;顾蓼怀包揽渔利,绞监候。于九月十一日由军机大臣刑部具拟奏复依议。其因私通信息于卢见曾而获咎者,又有候补中书徐步云、翰林院侍读学士纪昀、军机处行走中书赵文哲、郎中王昶,均拟徒,刑部郎中黄骏昌革职。”得旨:“徐步云着发往伊犁,纪昀着发往乌鲁木齐效力赎罪。余依议。”

高宗屡次南巡,疆吏竭力媚兹,一切供张承应,耗费无算。而扬州尤铺张扬厉,迭邀銮舆临幸。其费由疆吏责之盐商,美其名为报效;及商力不支,则取偿于应缴之盐税;不肖官吏,复从而染指焉。三十三年六月。上谕:“该商等借称办公名色,以提引应交官帑,冒称乐输报效滥邀褒奖;又将支用所余,应输运库之项,亦乾没不交。其情甚属可恶!”七月,上谕:“各商等前于屡次南巡承办陈设诸事,彼时因念伊等出力急公,故稠叠厚加恩赉。孰知即以官窝正款,冒认己资,既邀顶带优荣,又复坐获厚利,且任意浮开妄费。如此存心,天良何在?实属天理难容!今从宽不加罪谴,止令归还款项”云云。由此可见高宗所悔恨者,误被盐商诱取顶戴职衔,名为出资报效,实则于中取利。此辈未免狡狯太甚,故有“情殊可恶”之言。继念我所简用盐政及运使各大员,身被渥恩,尚复乘机侵蚀,不止一人,彼盐商更何足责。爰于各大员严惩不赦,而盐商惟勒令摊赔官款,褫夺章服之荣,不再加罪。承谳者探悉上意,遂将盐商代各大员购办器物以承应皇差之用者,俱于商人名下追缴。而又于借差支用与办差浮开其数目,故加挑剔。甚至讯系卢见曾婪索商人古玩银两,亦责令各商分赔,盖自是而盐商宿储之银,殆几于倾囊而一空矣。

徐述夔《一柱楼诗》案 (附韦玉振刊刻《行述》案)东台县举人徐述夔,著有《一柱楼诗》。述夔故后,其子怀祖刊刻,其孙食田、书田及徐首发、沈成濯俱以校对列名。述夔诗内多咏明季时事。其《题正德杯》云:“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清朝野史大观》:“壶儿”即“胡儿”也)又有“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等句。乾隆四十三年,奸民蔡嘉树因挟食田不允赎田之嫌涉讼,遂讦告食田藏匿其祖逆诗,并摘诗内语句,指为悖逆,粘单呈控。而藩司及府县不欲兴大狱,拟适延以消弭之。既而其事上闻,得旨查办。寻将食田等解京审讯。河道总督萨载等,旋有参劾藩司等之奏。

九月谕:“萨载等参奏查办徐述夔悖逆诗词一案。徐述夔身系举人,乃敢编造诗词,肆其狂悖,实为罪大恶极!虽已伏冥诛,亦当按律严惩,以彰国法。其孙徐食田久匿逆词,且有贿属县书,捏控自首,其罪不止大逆。缘坐东台县知县涂跃龙接据呈控,不即通详严缉,又不查明自首抑系被控,分别究办;藩司陶易接据县禀,不立时严究,禀知督臣奏办,显有袒护消弭;扬州府知府谢启昆接奉司批,不即通详审究,罪亦无可逭。陶易、谢启昆、涂跃龙俱着革职。该督等派员押解来京,交大学士、九卿、刑部严审。”十月谕:“逆犯徐述夔、徐怀祖定案时,必当剖棺戮尸,以申国法;至其诗集各种,刊刻已久,流传各省者不少。着传谕各省督抚,查有印本及翻刻板片,均着解京销毁。”

先是,陶易接收蔡嘉树控呈,批云:“与尔何干。”又于行扬州府文内,有歌吟篇什,如“止有字句失检,并无悖逆实迹者,首举之人,即以所诬罪反坐;倘系蔡嘉树挟嫌倾陷,即严讯拟议”云云。嗣经萨载劾奏解京。高宗亲加鞫讯。陶易供称稿系幕友陆炎所改,并未寓目。刑部议以陶易意存徇纵,拟斩决。得旨改斩监候,秋后处决。

徐述夔等于十一月间经大学士九卿等议奏。分别戮尸斩决。得旨:徐述夔、徐怀祖俱戮尸;徐食田、徐食书、徐首发、沈成濯、陆炎俱改斩监候,秋后处决。

沈德潜时已身故。因尝为述夔作传,中有“其人品行文章皆可法”之语,高宗查悉震怒。谓传中称述《一柱楼诗》业已付梓。是于其诗悖逆字句,均经德潜阅看,恬不为怪,乃转为赞扬。谕旨迭斥其昧恩负良。且曰:“使其身尚在,必当重治其罪。”嗣于述夔诗案奏结时,既将德潜官爵衔谥典革去;并将木主撤出贤良祠;又将御赐祭葬碑文扑毁。其不与述夔父子同膺戮尸之诛者,幸也。

同时又有韦玉振为伊父刊刻《行述》案。玉振系赣榆县生员。尝于父丧刊刻《行述》。内有“于佃户之贫者,赦不加息,并赦屡年积欠”等语。由玉振之叔韦昭出首讦控。苏抚杨魁因办理徐述夔诗案,藩司陶易以徇庇被诛,已失觉察,遂惶惧不已。及玉振案发,于是纷纷提讯,株累多人。见《行述》内叙述其祖著有《松西堂稿》,立派委员至玉振家查搜;又见其《家谱》内载有“日照县丁椒圃有传”,飞咨山东巡抚国泰密饬查复;一面带犯至苏确审,当将各案情节详悉上奏。于十月间奉谕:“查缴违碍书籍,伊等率以具文塞责。即如徐述夔逆词刊板已久,该抚并未预行查出;非刘墉据实具奏,几至漏网。然因其诗借“朝夕”之“朝”作“朝代”之“朝”,不言“到清都”而云“去清都”,显有欲兴明朝去本朝之意;其余悖逆词句之不可枚举,实有逆词足据,不可不办。今韦玉振於《行述》内擅用“赦”字,此外并无悖逆之迹。讵可因一“赦”字遂坐以大逆重罪?杨魁因前案之失,意存惶惑,自为办理认真,而不知其过当,着交部议处。寻议玉振杖一百,褫革衣顶。”得旨:“韦玉振于《行述》《家谱》内妄用“赦”字及“世表”二字,此外尚无悖逆之迹,究属僭妄。且该犯身列宫墙自应稍知文义,乃于“赦”字“世表”僭用不忌,自当治以僭妄之罪。该抚仅照违制律拟杖,未为允协,仍应照僭用例,杖一百、徒三年。”

李毓昌查赈被鸩案 嘉庆十三年淮阳水灾,即用知县李毓昌,由总督铁保委查山阳县赈事。查得山阳县知县王伸汉捏报冒赈,具册将禀揭藩司。毓昌赴山阳时,李祥、顾祥、马连升三仆从行。而李祥与伸汉之仆包祥素识,因以具册消息密告包祥。包祥转告伸汉。伸汉惧,赂以重金,毓昌不为动。使包祥嘱李祥等谋窃其册,复不可得。伸汉益惧,谋毙毓昌以纾祸。召李祥至县署,授计使鸩之。六月七日,毓昌自县署夜饮归寓,被酒口渴索茗。李祥以信末汤进。时毓昌已就寝,饮汤后苦腹痛而起。包祥从后持其颈,马连升解己所系带缢之。既死,李祥等举尸悬于梁,以“自缢”赴县请验。伸汉即趋见王谷,告知实情,口称求其保全,不敢忘恩。谷与伸汉同往相验,役言尸口有血。谷杖役,叱之。遂以毓昌自缢状禀报铁保等,草率了结。嗣毓昌族叔李泰清迎柩回籍,伸汉于临行时,借此见好,赠给路费银一百五十两。旋将李祥荐与淮安通判,马连升荐与宝应县,力为安置,以结其心。泰清持丧归,毓昌妇感异梦,查见行箧内皮裘血迹,疑之。开验尸棺,尸身青黑,始知被毒身死。泰清上控都察院,于十四年五月奏闻。上谕军机大臣等:“着山东巡抚吉纶提毓昌尸棺至省详验具奏,并着铁保将王谷及李祥等解赴山东,归案办理。”及复验,遍体青黑,毒伤致命有据。纶寻奏复。奉谕提各犯入京,交刑部讯。伸汉供认向毓昌商量虚增户口不允,欲行禀揭,因而谋毙是实。李祥等亦供认同谋下手不讳。旋将李祥、顾祥、马连升均凌迟处死,并派刑部司官一员,解赴山东交地方官押至毓昌坟前,先行刑夹一次,再行处死,仍摘心致祭;包祥于行刑前亦刑夹一次,顾祥、马连升于行刑前各重责四十板;王伸汉斩立决,王谷绞立决;伸汉之长子恩宽收禁,俟及岁发往乌鲁木齐当差;总督以下皆贬谪有差。特旨赠毓昌知府衔;赐其嗣子希佐举人,一体会试;泰清本武庠生,亦赐武举人。仁宗御制《悯忠诗三十韵》勒石表墓以旌之。

伸汉侵冒赈银经部提讯供认三万三千余两。知府王谷收受银二千两。总查员同知林永升得银一千两。从九温、南峰等得银数百两。惟教谕章家麟亦系查赈委员,亦未得银;所开户口亦无浮冒:奉谕送部引见,以知县即用。伸汉、谷皆捐纳出身。案发后,御史陈中孚有请严定大吏滥行荐举之处分折奏,欲将从前保举伸汉等之员查明加倍严议。上以其过甚,不许。而江南大吏迭奉谕旨严斥,谓其直同木偶、无用废物,致有如此奇案。至毓昌则屡被褒谕,赐恤致祭,准令家属自行建祠,冤狱竟获昭雪。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无上咒师

    无上咒师

    “为什么别人念咒不灵,你念咒就灵呢?”“因为我是咒师啊——”周大军笑道:“三百年来第一咒师!”
  • 九天星河

    九天星河

    何锋,一个本来应该在上古的那一场惊天大战之中死去。但是却被埋在万里玄冰之下。留住了意思生机。在悠悠的万载岁月过去之后。由于两个当世高手的大战而导致玄冰移位。那被玄冰冰封的何锋自玄冰之中走出。但是万载岁月悠悠。千里玄冰虽然保住了他的性命。但是却让他当初那一身的惊世修为化为乌有,连同修为一起消失的还有他的记忆。懵懂如新生儿的他被人收入师门,后遇师尊遇害,爱人背叛。让何锋明白,既然天道!天道!天已失道!何须奉天!既然道死,那就让魔应时而生!
  • 经络考

    经络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夜色天穹

    夜色天穹

    夜晚的天空,浩瀚神秘。真实的黑暗,扑朔迷离。月牙的印记,携带诅咒。黑色的传承,冲破封印。被光明青睐的少年,却被迫印上黑暗的烙印。当光明和黑暗碰撞之时,等待他的是宿命之中注定的破碎毁灭,还是挣脱命运枷锁来铸就的不朽传奇。一切的一切,都将展现在这片深邃的夜色天空之中,敬请期待!
  • 她是我唯爱的女孩

    她是我唯爱的女孩

    巧遇TF,成为最幸运的女孩,但由于一些原因,离开了三小只,我们期待拥有最美好的结局吧..............
  • 真情实感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真情实感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争霸异界之铁血暴君

    争霸异界之铁血暴君

    "叫光明帝国送10名大美女过来,还有一个号称什么光明第一美女,是个公主,都送过来“”什么不送”“立刻下令大秦第四十八集团军进攻光明帝国,通通杀光,敢辱逆朕,诛九族”这是一个来自地球的孤儿,获得帝王系统帮助,如何拿下整个异界。
  • 神兵帝藏

    神兵帝藏

    孱弱少年,开启无上神藏,以身炼器,开创炼器师的无上道法纪元!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九转金丹秘诀

    九转金丹秘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