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80300000012

第12章 政事门(2)

丁公谓险诈,然亦有长者言,真宗常怒一朝士,再三语及,辄稍退不答,上作色曰:“如此叵耐问!”辄不应。谓进曰:“雷霆之下,臣若更加一言,则齑粉矣。”真宗欣然嘉纳。

鲁肃简公为正言,事有违误,风闻弹疏,真宗稍厌之。公自讼于上前曰:“臣在谏列,而谏守,臣职也。陛下以数而厌之,岂非事纳谏之虚名,俾臣尸素苟禄乎?臣窃愧之,愿得罢去。”上悦其忠,慰勉以遣。他日,御笔题殿壁曰“鲁直”。

吕文靖公夷简,当仁宗初莅政,问辅臣:“四方奏狱来上,不知所以裁之,如之何则可?”公进曰:“凡奏狱,必出于疑,疑则从轻可也。”帝深以为然。故终仁宗之世,疑狱一从于轻。

吕许公,庆历初,仁宗服药,久不视朝,一日圣体康复,思见执政,坐便殿,促召二府宰臣,公闻命,移顷方赴。比至,中使数辈促公,同列亦赞公速行,公愈缓辔。既见,上曰:“久疾方平,喜与卿等相见,而迟迟其来,何也?”公曰:“陛下不豫,中外颇忧,一旦闻急召近臣,臣若奔驰以进,虑人心惊动耳。”上以为得辅臣之体。天圣时,大内火灾,宫室略尽。比晓,朝者尽至。日宴,宫门不发,不得闻上起居,两府请入对,不报。久之,追班,上御拱宸门楼,有司赞谒,百官尽拜楼下,公独立不动。上使人间其意,对曰:“宫庭有变,群臣愿一望天颜。”上为举帘,俯槛见之,乃拜。

陈文惠公尧佐谓治烦之术,任威以击强,尽察以防奸,譬如激水,而欲其澄也。故公为政,一以诚信。每岁正月夜放灯,则悉籍恶少年禁锢之,公召谕曰:“尹以恶人待汝,汝安能为善?吾以善人待汝,汝忍为恶耶?”因尽纵之。凡五夜,无一人犯法者。

杜正献公有门生为县令,公戒之曰:“子之才器,一县令不足施。然切当韬晦,无露圭角,不然无益于事。”门生曰:“公平生以直亮忠信取重天下,今反诲某以此,何也?”公曰:“衍历任多历年久,上为帝王所知,次为朝野所信,故得以申其志。今子为县令,卷舒休戚,系之长吏。夫良二千石固不易得,若不奉知,子乌得以申其志,徒取祸尔。”

庞庄敏公过京师谒上,时上新用文、富为相,谓公曰:“朕新用二相,如何?”公曰:“二臣皆朝廷高选,陛下拔而用之,甚副天下之望。”上曰:“诚如卿言。文彦博犹多私,至于富弼,万口同词,皆云贤相也。”公曰:“文彦博,臣顷同在中书,详知所为,实无所私,但恶之者毁之耳。富弼顷为枢密副使,朝士大夫未有与之为怨者,故交口誉之,冀其进用,而已有所利焉。若富弼以陛下之爵禄树私恩,则非忠臣,又何足贤也。陛下所宜深察。且陛下既知二臣之贤而用之,则当信之坚,任之久,然后可以责成功。”上曰:“卿言是也。”至和三年,以灾异,诏中外咸言得失。公密疏曰:“太子天下本,今陛下春秋固方盛,然太子不豫建,使四方无所系心。愿择宗室之宜为嗣者,早决之。群情既安,则灾异可塞矣。”

谏议田锡好直谏,太宗时,上言军国要机者一,朝廷大体者四。真宗即位,屡召对言事,尝请抄略《御览》三百六十卷,日览一卷,又采经史要言为御屏风十卷,以便观览。及卒,真宗谓李沆曰:“田锡,直臣也,天何夺之速。”朝廷每少有阙失,方在思虑,锡之章奏已至矣。每见公,色必庄,尝目之曰:“朕之汲黯也!”幸龙图阁阅书,指东北隅架二漆函,谓陈尧咨曰:“此田锡章疏也。”

王文忠公尧臣使还,行至泾州,而德胜寨兵逼其将姚贵闭城叛,公止道左,解装为榜,射城中以招贵,且发近兵讨之。初,吏白曰:“公奉使,且还归报天子尔。贵叛,非公事也。”公曰:“贵,土豪也,颇得士心,然初非叛者。今不乘其未定,速招降,后必生事,为朝廷患。”贵果出降。

王公质通判苏州,州守黄宗旦得盗铸钱者百余人,以托公。公曰:“事发无迹,何从得之?”宗旦曰:“吾以术阴钩出之。”公愀然曰:“仁者之政,以术钩人,置之死而又喜耶?”宗旦惭服,悉缓其狱,称公曰:“君子也。”

韩魏公为右司谏,时灾异数见,公以灾异屡发,主于执政者非才,累言于上。又奏曰:“若杜衍、范仲淹、孔道辅、宋祁、胥偃,众以为忠正之臣,可备进擢者;王曾、吕夷简、蔡齐、宋绶,亦人所属望也。”章十上,不报,公抗疏乞出。疏示中书,敕御史台集百官会议。上乃罢宰臣王随、陈尧佐、参政韩亿、石中立等四人。及宣麻日,乃张士逊、昭文章得象、集贤宋庠、晁宗悫参政,天下大失望。是时朝廷欲以公为知制诰,宠其尽言。公曰:“谏行足矣,因取美官,非本意也。人其谓我何?”公又言赏罚当从中书出,今数闻有内降,不可不止。王沂公见公论事切直,谓公曰:“比年台谏官多畏避,为自安计,否则激发近名,如君不负所职。”公为谏官三年,所存谏藁,欲敛而焚之,以效古人谨密之义。然恐无以表章从谏之美,乃集七十余章,为三卷,曰《谏垣存藁》,自序于首,略曰:“谏主于理胜,而以至诚将之。”韩魏公居相位。初,英宗即位,以忧得心疾,太后垂帘同听政。帝遇宦官少恩,左右多不悦者,乃谗间两宫,遂成隙。太后对辅臣,尝及之。公虑宫中有不测者,一日因对,以危言感动太后曰:“臣等只在外面,不得见官家内中保护,全在太后。若官家失照管,太后亦未安稳。”太后惊曰:“相公是何言语?自家更是用心。”公即曰:“太后照管,则众人自照管。”同列为缩颈流汗。或谓公曰:“语不太过否?”公曰:“不得不如此。”间有传帝在禁中过失事,众颇惑之。公曰:“岂有殿上不曾错了一语,而入宫门,得许多错来,自尔妄传语。”言者稍息。帝疾甚,时有不逊语。太后不乐。大臣有不预立皇太子者,阴进废立之计,惟公确然不变。参政欧阳修深助其议。尝奏事帘前,太后呜咽流涕,遽道不逊状。公曰:“此病故耳。病已,必不尔。子病,母可不容之乎?”太后不怿,修乃进曰:“太后事仁宗数十年,仁圣之德,著于天下。妇人之性,鲜不妒忌。昔温成骄恣,太后处之裕如,何所不容。今母子之间,而反不能忍耶?”太后曰:“得诸君知此,善矣。”太后意稍和。修复进曰:“仁宗在位岁久,德泽在人,人所信服,故一日晏驾,天下禀承遗命,奉戴嗣君,无一人敢异辞者。今太后一妇人,臣等五六措大耳,举足造事,非仁宗遗意,天下谁肯听从?”太后默然。他日,琦等见帝,帝曰:“太后待我无恩。”公曰:“自古独称舜为大孝者,盖父慈爱而子孝,此常不足道,惟父母不慈爱而子不失孝,乃可称尔。今但陛下事之未至耳,父母岂有不慈者?”帝大悟,自是不复言太后短矣。韩魏公事仁宗,受遗诏辅太子。英宗初为皇子时,允弼最尊,属心不平,及即位,先独召允弼入,称先帝晏驾,皇子即位,大王当贺。允弼曰:“皇子为谁?”曰:“某人。”允弼曰:“岂有团练使为天子者?何不立尊行。”公曰:“先帝有诏。”允弼曰:“焉用宰相?”公叱下曰:“大王,人臣也,不得无礼!”左右甲士已至,遂贺;次召诸亲王见六军百官,中外晏然。英宗即位已数日,初挂服于柩前,哀未发而疾暴作,大呼,语言恐人,所不可闻。左右皆反走,大臣辈骇愕痴立,莫知所措。公亟投杖于地,直趋至前,抱入帘曰:“谁激恼官家,且当服药。”内人惊散,公呼之来,拥上以授之曰:“皆须用心照管官家。”再三慰安以出,仍戒见者曰:“今日事,惟某人见,某人见,外人未有知者。”复就位哭,处之若无事。英宗即位有疾,光宪太后垂帘同听政。有入内都知任守忠者,奸邪反复,间谍两宫。时司马温公知谏院,吕谏议为御史,凡十数章,请诛之。英宗虽悟,未施行。公一日出空头敕一道,参政欧阳修已签,赵概难之。修曰:“第书之,韩公必自有说。”公坐政事堂,召守忠,数其罪,谪蕲州,取空头敕填之,差使臣即日押行,意以为少缓则中变矣。英宗初以忧疑得心疾,太后垂帘听政。公潜察帝已安,而太后未有还政意,乃先建议于帝曰:“可一出祈雨,使天下之人识官家。”甲午,祈雨于相国寺及醴泉观,士庶欢呼相庆。戊申,太后出手书,付中书还政,是日,遂不复处分军国事。先是上疾稍愈,间日御前后殿视朝,听政两府。每退朝,入内东门小殿,覆奏太后如初。太后再出还政手书。上既康复无他,太后复降诏书还政,亦欲罢东殿垂帘。尝一日取十余事并以察上,上裁决如流,悉皆允当。公退,与同列相贺,谓曾公亮等曰:“昭陵复土,琦合求退,顾上体未乎,迁延至今。上听断不倦如此,诚天下之大庆。琦当于帘前先白太后,请一乡郡,须公等赞成之。”公诣东殿覆奏,上所裁决十余事,太后每事称善。同列既退,独留白太后,如向与公亮等言。太后曰:“相公安可求退?老身合居深宫,却每日在此,甚非得已,且容老身先退。”公即称前代如马、邓之贤,不免贪恋权势,今太后便能复辟,诚马、邓所不及,因再拜称贺;且言台谏亦有疏章,乞太后还政,未审决取何日撤帘。太后遽起,公即厉声命仪銮司撤帘。帘既落,犹在御屏后,微见太后衣也。韩魏公当仁宗之末,英宗之初,朝廷多故,公临大节,处危疑,苟利国家,知无不为。或谏曰:“公所为如是,万一蹉跌,岂惟身不自保,恐家无处所,非明哲之所尚也。”公叹曰:“此何言也!凡为人臣者,尽力以事君,死生以之,顾事之是非如何耳。至于成败,天也,岂可豫忧其不成,遂辍不为哉!”闻者愧服其忠勇如此。英宗初晏驾,急召上,未至,英宗复手动。曾公愕然,亟告韩魏公,欲止召太子。公拒之曰:“先帝复生,乃一太上皇!”愈促召上。其达权知变如此。韩魏公知大名,魏之牒诉甚剧,而事无大小,亲视之,虽在疾病不出,亦许通问请命,而就决于卧内。或以公任劳事过多,勉其委于佐属,而少自便安,公曰:“两辞在官,人之大事,或生或死,或予或夺,至此一言而决。吾亲之犹恐有所不尽,况可以委人乎?”韩魏公尝谓处事不可有心,有心则不自然,不自然则扰。太原土风喜射,故民间有弓箭社。公在太原,不禁亦不驱,故人情自得,亦可寓武备于其间。后继政者,下令籍为部伍,仍须用角弓。太原人贫素,只用木弓,自此有卖牛置弓者,人始骚然矣,盖出于有心也。韩魏公为相,曾公为亚相,赵康靖、欧阳公为参政,凡事该政令,则曰:“问集贤。”该典故,则曰:“问东厅。”该文学,则曰:“问西厅。”至于大事,则自决之,人以为得宰相体。韩魏公在相位,所汲引多正直有名,或忠厚可镇风俗,列侍从,备台谏,以公议用之,多有未尝识者,人亦不知出何人。门下所荐,引于上前者,未尝辄漏其语。间上有宣谕,或同寮谈说,人始闻之。公初罢相,上问孰可以为执政者,公力荐韩绛忠直,公辅之器,上遂用为枢密副使。既而有排毁绛者,上曰:“韩琦之去,惟荐此人。”魏公当国日,东坡试制科中程,英宗即欲便授知制诰。公曰:“苏轼之才,远大之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英宗曰:“且与修注何如?”公曰:“记注与制诰为邻,未可遽授,不若且于馆阁中择近上贴职与之。他日擢用,亦未为晚。”乃授直史馆。东坡闻之,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同类推荐
  • 销释大乘正宗神默然宝卷

    销释大乘正宗神默然宝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尚论篇

    尚论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痛史

    痛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朱子论定程董学则

    朱子论定程董学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解脱纪行录

    解脱纪行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天才仵作

    天才仵作

    身中一刀,头部遭到重击,但死因却是溺水。银针探喉发黑,明明是中毒而死,却死于自缢。蝇虫为何最先叮咬尸体头部。枯井之中为何倒映明月。…………且看宋小仙如何凭借着一身的验尸本事,让死人说话,让骷髅讲述,来为无数冤狱沉冤昭雪。改了状态,大家可以收藏了。
  • 动物亲朋(野生灵三部曲)

    动物亲朋(野生灵三部曲)

    野生灵系列多是关于野生动物的记录和描述,这是作者戴江南在与自然万物的耳鬓厮磨间生出的大欢娱大忧伤,她带着人们徜徉在自然之中,在阿拉套山的悬崖旁观察金雕,在青格里河畔看蝴蝶,在天鹅湖畔驻足,在艾比湖畔与迁徙的鸟儿作别……她将一切自然生灵视若亲朋,以细腻亲和的笔触写下了一部当代自然传奇。同时,本系列作品对普及科学知识、宣扬自然美均有较高的意义和价值。
  • 太阳的后裔,誓言

    太阳的后裔,誓言

    感谢有这么美好的电视剧,幕前幕后都这样精彩。网上搜了下原著的资料,似乎没什么信息。只有某个网友说《太阳的后裔》本来是一部讲无国界医生故事,被改编成军人和医生的战地情歌。如果这是真的,感谢原著作者和金编,有了他们的慧眼和才华,才有了我们看到的太后。
  • 菲洛·万斯探案集3

    菲洛·万斯探案集3

    《菲洛·万斯探案集》收录了范·达因第一部推理小说《班森杀人事件》和《金丝雀杀人事件》(部分),班森在家中被人枪杀,业余侦探菲洛·万斯应纽约郡总检察官马克汉的邀请前去破案。侦查破案期间,万斯以他惊人的心理分析,推断出凶手的性别、身高及其性格,排除部分嫌疑人,识破凶手不在场证明的破绽,最终将凶手绳之以法。
  • 一笑倾城:祸国妖姬

    一笑倾城:祸国妖姬

    命不由我,我不屈;天不由我,我逆天;我信命,但我不认命。天真无邪又怎样?红颜祸水又怎样?我都心甘情愿!
  • 娘子你好坏:嫩嫩相公宠不够

    娘子你好坏:嫩嫩相公宠不够

    简介:她是灵珑,她是一个传说。(上部完结)
  • 龙王觉醒

    龙王觉醒

    地龙麦尔斯为夺得龙族大权,阴谋暗杀龙王阿尔维斯,却大意之中让其幼子逃出龙渊,被月神后裔所救,在麦尔斯的策划下,借助光明教皇的力量铲除月神后裔,阴差阳错之下龙王之子逃入异界,在麦尔斯的追杀下艰难的开启了复仇之路。
  • 潜婚

    潜婚

    趴在餐桌上,对着桌上的十几人,李希乐假蹙着眉,娇吟滴滴的喊道:“老公人家肚子好疼哦,好像大姨妈来了,你去买那个那个回来给我好不好嘛?”来桌的客人齐刷刷的瞟向男人,只见男人仍斯文的夹着菜,直到咽完最后一口茶,他才悠哉哉的从性感的薄唇里飘出四个字:“忍忍就好!”卧室里气温高涨,软床上旖旎一片,激情四射。正当进行到关键一步的时候,李希乐推搡着,娇喘道:“老公老公,现在不行呀,大姨妈好像又来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绝品乞丐王

    绝品乞丐王

    四位奇异少年:龙不凡、“磕头虫”、“滚地龙”、“小老鼠”,结成讨饭四人组,加入丐帮成为污衣派弟子,被迫卷入了愈演愈烈的污衣、净衣两大派系之争。铁血江湖,风起云涌,四人在成长路途中受到各方势力残酷打压,见证了一系列奇人秘闻异事,后在机缘巧合下苦练丐帮七十二绝技,凭着手中的本命打狗棒,在一次又一次生死绝境中实现了惊天大逆转……且看热血少年一统天下丐帮、驰骋三界六道的传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