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73200000003

第3章

彼爱欲药为何等为止爱已解意亦解意已解病便愈 爱之为病。止为下药。

彼痴药为何等为观痴已却解从慧解脱为病愈如是佛说如是二法当知一为字二为色二法当舍一为痴二为爱 痴与爱者。谓四阴为字。四大为色。合身中。但有痴爱名与字。[衛-韋+正]家当以止观往消索也。

二法当自知一为慧二为解脱二法可[衛-韋+正]一为止二为观彼止已[衛-韋+正]令识色已识令爱得舍 知四大为识色。意即不染色矣。不染色者。即不堕望。故言识色令爱得舍也。

爱已解意便得解脱自证知止已行满足便得舍痴 止[衛-韋+正]满足。便得舍痴。

已得舍痴便从慧得解脱自证知若比丘已二法自知字亦色已二法舍痴亦爱如是齐是便无所著应行毕 谓止观除痴爱。为[衛-韋+正]毕也。

欲度世是为尚有余无为未度 无为未度者。谓已泥洹未泥曰。

已无为竟 谓已得泥曰也。

命已竟毕 谓不复受生死寿命。

便为苦尽令后无苦彼以有是阴亦持亦入已尽止寂然从后无阴亦持亦入无相连不复起 谓恶意灭。不复起生死。

是为无余 谓恶意尽灭无微余。

已得度世无为毕是为二无为种彼不贪清净本为何等为三界中不得不望不求 已得三定者。六情不复于三界中有所求索也。谓之清净本。

是名为不贪清净本是本为谁为不贪身清净言清净亦余相连清净法意所念为本 谓无复邪起所念。在三十七品经也。

是为不贪清净本亦有清净本佛说为八种行是清净本彼为三清净道种是为不贪本何等为三一为直方便治二为直念三为直定是为三清净道种本是故名为不贪清净本彼无恚不犯法本为何等若忍所[衛-韋+正]未来为不出恚忍因缘为不恚不恚不受殃。无恚无嗔亦不嗔 有恚即嗔到。若无恚即无嗔也。

无怨亦不想怨是为无恚不犯法本是故名为无恚不犯法本亦有三清净道种一无恚不犯法本为正语二为正业三为正致利 谓得道者为致利也。从身意上前取八道[衛-韋+正]。亦谓从发意止至得道。为致利也。

是为三清净道种是故名为无恚不犯法本彼不惑清净本为何等为从慧见四谛如有如有应受清净不愚不惑不随惑亦不堕惑 谓以得三十七品。终不堕是诸惑事也。

慧明明相见 谓三毒已除为慧明。通八直道。为相见也。

从清净法是为不惑清净本是本为谁为不惑清净所身[衛-韋+正]所言[衛-韋+正]所心[衛-韋+正]亦所相连清净法为意思惟相念所法本 法本三十七品法也。

亦为从二清净道种为不惑本一为直见二为直[衛-韋+正]是为从二清净道种本是故名为不惑清净本是为三清净为八种道已份在所随应 份音如部分之分。随佛教应应三十七品[衛-韋+正]也。

非常为如是彼非常想为何等一切所[衛-韋+正]是非常想所想计知是为受 已有想计即自知。遂作不息为受也。

是为非常想亦从有世间八法何等为八有利 [衛-韋+正]家获极供之利心。不悦豫矣。

无利 修德而累耗。谓之无利也。

名闻 德馨远香。谓之名闻。

不名闻 [衛-韋+正]备德高。为群邪所遏。谓之不闻矣。

有论议 清净淡泊。邪党虚谤。谓之论议。

无论议 德高遏谤。不以憍也。

若苦 殖志守道。而艰患相绍。或有灰灭之祸。三涂之罪。谓之苦。

若乐 获天王之荣。从心之愿。谓之乐也。

为意不堕不受 堕乐也。处荣不憍。[衛-韋+正]不堕落。邪巧炫耀六情不受。利不为喜。耗即不忧。法镜经曰。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不以倾动。斯净定之仰者矣。

从若干思不受。止护观思恶得止 护观不使失适也。止止不受上若干思想也。[衛-韋+正]是二意故恶止也。

是名为非常想彼苦想为何等为一切世间行是为苦所想觉知受 谓知苦而竟故受。[衛-韋+正]家当觉灭之也。

是名为苦想从是要为何等望苦想为已习已增所念已多 一切众苦从习增多矣。

为贪已足 贪从万物生。望从危生。嗔从嫉生。愚从不问生。痴从冥生。贪望嗔恚愚痴。是为足也。

为不堕贪 谓人从贪望得老。从嗔恚得病。从愚痴得死。从福德生故。[衛-韋+正]家已得三十七品妙[衛-韋+正]。即不堕贪。

为意不受不堕相牵不堕 牵连也。言道意连属。不使堕生死。

不念 不念恶也。

若干意护观为已 恶为得止 已德恶六情也。得止得止观也。

从是思望致是要彼非身想为何等为一切法不计身不堕身 言一切四大法。不计为身。身者非常之物。明者不堕身想也。

为想知想受是名为非身想从是为何等望致非身想已为念思为已增。令是是自计我 是是者。言自计是我身也。

为是为意不受舍若干态 态。八十四态也。言。已觉八十四态。即舍不受也。

不受跓为观。[病-丙+歲]恶得止 不受跓者。不跓息也。所以能却。八十四态者。正从观恶露得止意也。

是为从是要致 要者。为作非身想为要致。

彼恶不净想为何等为一切世间[衛-韋+正]为不净所想自知受是名为不净想从是想为何等望致不净想已为念为思为已增令世间五乐意却舍意不牵不受不复堕若干念以得护为[病-丙+歲]恶得跓是为从是要致 要致者。作非常想意。

彼为四思想念[衛-韋+正] 四思想。思想四禅也。念断不[衛-韋+正]也。

何以故。令知五阴 谓以得四禅。即知五阴所从起。

故佛说是分别见彼不净想[衛-韋+正]为令色阴从是解 谓四大恶露皆属色[衛-韋+正]家存身内[病-丙+歲]。以却色欲。故曰从是解也。

彼苦想[衛-韋+正]令痛阴从是解 [衛-韋+正]家觉身苦痛阴。即灭也。

彼非身想行。思想阴亦[衛-韋+正]阴从是解 得非身念。想[衛-韋+正]二阴灭也。

彼非常想行。令识阴从是解 识。识万物非常。意不贪着。故言识解也。

彼从止[衛-韋+正] 止摄也。摄六情还意不复受。是为止想也。

令爱从是解彼从观[衛-韋+正]令痴从是解彼从不贪为舍贪 舍去华贪。意无有微余也。

彼从不恚为舍恚彼从不惑为舍痴彼从非常想令解有常彼从苦想为解乐想彼从非身想为解身想彼从不净想为解净想彼从止摄意能得还是为止想令从是止禅 止跓也。跓意于四禅。

彼从一切法寂然能得解受是为观想令止跓一切知 从观得止住。观分别一切。为住一切知也。

从欲能得还想是为不贪相令还不与取止 色声香味细滑邪念。名之曰不与取也。[衛-韋+正]家已得四禅。还六情。不复受外六欲。故言还不与取也。

已后不复生痴是为无有恚想令从杀还得止识事亦物是为不惑相为令得止止所世间所[衛-韋+正]为所法能受相是为非常想令知从生亦知从灭 从生者。贪欲生。[衛-韋+正]者知所从生知所可灭也。

识为是处 识。识是三毒处也。

为世间[衛-韋+正]作世间更所所识想是为苦为所思想是为痛种处一切所法不住想是为非身想是为思想是已见身尸已坏青膖为受是相 谓是上说言受死相。

是为不净思想 思想念上说为不净也。

从是为悔却令寂然止是为九品处已分别说见 现九绝也。

为一切无为部 谓定部伴。

说具足是为谁知多闻少闻不为慧者不慧不为常意在经为意相连生为从不分别观令不得非常想不受非常想令从是堕五乐令五乐覆盖从所应[衛-韋+正]失令不解苦想令堕五阴受入令为意计是身若干本非一本不舍不观令不堕非身想为意在颜色乐计是身为净不计是皮肌覆令不堕不净想不住受 不受愚者倒想矣也。

止是想不信令无有想不受喜为从是四种已除 四种四非常也。

堕得无为种处佛说信根比丘欲见知当求在四沟港种为清净法 [衛-韋+正]安般六事得[衛-韋+正]为清净乃堕四意止也。

不舍方便相令致清净从清净发起令堕四意止佛说精进根比丘欲见知当在四意断过去所更 更四意止矣。

相念不忘为从不忘发生堕四意止佛说念根比丘欲见知当观在四意止为一意想是为定从不惑起令堕四禅处佛说是比丘欲知定根当知在四禅 数息为身意止。相随为痛痒意止。止为意意止。观为法意止。是四身止。五阴便止。是为还。还净是应四禅也。

从本校计为慧如有能得持 持。持六情从是发起令堕四谛 由大智总持六情。令意堕四谛。

佛说慧根比丘欲见当在四谛为有四轮好郡县居轮依慧人轮自本正愿轮宿命有福轮 轮者喻车轮也能载致物。言人有是四轮。亦载致人于道也。四轮应四谛。四禅为属道[衛-韋+正]也。百法四轮义同也。

彼为道德共居相是为好郡县居令得贤者依止处以得道德依猗相是为依慧人从是为堕有正愿处以得正愿相是为身正愿令堕福处从清净行有所入相是名为福令致堕五乐处 谓五根为五乐处也。

彼为戒法十一本。一为色持戒无悔 色身也。身持戒不犯七恶。

二为已不悔令得喜意 谓身不犯恶故令意喜。

三为已有喜令爱生。四为已意得爱为身得猗。五为已身得猗便得乐 猗。猗四意止也。得乐得道乐。

六为已意得乐便得正止七为已意得正止便知如有。八为已知如有便寂然。九为已寂然便得离 离五阴冥。

十为已得离便得解脱。十一为已得解脱。便见慧 谓已解非常苦空非身为有慧。

有慧便知生死已尽 十二因缘灭即生死尽也。

道[衛-韋+正]已毕所作[衛-韋+正]已竟不复还受苦 得三活谓之毕净[衛-韋+正]。足意漏尽谓之竟。直入泥洹。不还三界受众苦也。

戒相为何等至命尽持戒令从是致无悔身不增罪相为无悔从是致喜令得喜处可意相为喜令致爱处喜足相为处 足满。

令致有猗处 猗三十七品。

从[衛-韋+正]为是为得猗相令致乐处已无[病-丙+(止/(止*止))]为乐相令从是致定处 致定处者谓在所得定处也。一说言。灭去恶意致善意着之处意随使不忘为定相 道力能制意。使之不忘也。

令致如有慧处不惑如有相随相是为寂然处若知非身是为寂然相 得非身念意即寂定。

令从是致相别离处不近会为相别离 意净即与秽离。德远不与恶会。

为从是致解脱已为非法[衛-韋+正]不受殃 若获不退转。及沟港道。不复于大山受宿殃也。

是为解脱相令致解脱慧见 慧见。见四谛慧也。

为有四道德地何等为四为四行者福彼若如有知智 谓世间人但知六入耳。道人所知者。知四意止。

是为见地为得道迹 道迹。谓须陀洹。

是为得道福彼如有如有知是为恶却离 如有知者。言如事[衛-韋+正]知三十七品。已知三十七品。其意清净。便恶六情所受。为却离三界。

是名为薄地为有往来福 往来者。谓斯陀含所住地。三毒薄少。义在安般。

彼以恶却为不用 恶恶是身。不用不用世荣。

是名为相离地彼已相离是为不复还福 不还阿那含也。终生天上不还人间。谓之不还也。

是名为欲竟地无所著亦[衛-韋+正]者福是何义 问义何趣。

为道弟子有八种道[衛-韋+正] 谓上四人。种道清净。皆得入道[衛-韋+正]。

是名为[衛-韋+正]者为是是福是故名为[衛-韋+正]者福何以故为[衛-韋+正]清净为名是为清净福是为道德有八种清净道[衛-韋+正]为是是福是故名为清净福彼为应得道迹云何已谛相应道 已得道迹。与四谛相应也。

弟子便断三缚结彼为三缚结为何等一为知身非身二为无疑三为不贸易[衛-韋+正]戒 持戒之士。以取三活。治无想定。救济三界。不以此戒贸易天上荣乐。

已断是三缚结道弟子便堕道迹不复堕恶道毕竟道七更天上亦人间已更所在往来便断苦从苦得解 谓沟港七死七生。乃得应仪。

是名为见地为得道迹福 见地见道地。

彼何等为令意堕是身亦知是身 问。何[衛-韋+正]令心或有身。以为有乎。答曰。五阴令惑矣。

痴为以不闻为世间人不见觉者亦不从闻者受教戒闻者亦为未分别现正法为意念是色为身遍睹色为身是色亦为身色亦是我身痛想[衛-韋+正]识亦如上说已如是得观便受五乐 得观。谓愚者邪见。堕五阴为身。即悦五欲。以为乐也。了本曰。为在疑中。令疑正要如是。佛说为痴。斯其义矣。

令为受是身 愚者以五乐为荣。乐受身想。如是舍身受身轮转苦也。

为堕身 堕没也。意没在身矣。

令意念我为是 是是身也。云我所见实为真正。其谛尔也。

我为以是着相连不得自在牵相随如是有所忍 愚者自可以为已志之所尚者是也。缚着于俗。随之生死。忍受罪庶无所辱颜矣。

所可为意为可受已受见随[衛-韋+正] 所可者。愚心所可。寻而受之。心为[衛-韋+正]首。

是为邪见堕受是身 邪见者。见五阴身。以为吾我也。

彼为见是五邪令堕疑无有 谓无有三尊。并罪福报也。

何等为五若为所色为见是身比前 比前者。前已说五阴。

更想行识亦尔是为五邪见令堕无有后有余十五令堕常 不止非常想。而堕常想也。

如是见是身已断便六十二邪见已舍 谓已得道者。五阴断已。五阴断六十二邪见便灭也。

令不堕常非常已非常常为舍便道弟子无倒邪见但为度世 夫五阴灭者。诸念寂尽无常非常之想。大明度经曰。汝无念者。今睹明度。明度所谓度世者也。

直见为何等令不堕邪见身若道弟子为闻 闻三十七品[衛-韋+正]之得度也。

为直见见通经家 谓如阿难通佛十二部经为已受度世无为为已解度世法 解三十七品。为解脱世法。

不复见是色为身遍睹色为身是色亦为身色色亦是我身痛想行识已不见如是 如是如上所说。五阴之害得四意止者。五阴即灭。下三结便都解矣。

便解三结使 使疾迅起哉无数也。

何等为三一为不见是身二为不恚三为不疑已如是道弟子为无疑 垢尽明大。众疑解也。

在佛亦无疑 在佛者。佛巍巍至尊。其为无量净行。弟子亦无疑焉。故偈云。已无所复净。始不疑不转。斯义如之也。

为信为喜为佛如是如来无所著正觉慧行已足为乐 生死绝向泥洹门。谓之乐也。

为世间已解 言。教化世间已毕。所度已度。无有遗余也。

无有过是法驭法随为师 驭止也。法随随法[衛-韋+正]。

为教天上天下为佛最上是得信不疑为随是法[衛-韋+正]为在法无结无疑为信为喜佛说是法现可学可致 谓可致于道也。

现自更见 言。诸善恶事佛悉见。故为人见之也。

已解为慧为是所贪饥渴相近已断 人情饥渴于六服。道[衛-韋+正]者已断之。

随已断 谓不随六情也。

空无所应得 空其心。净其内。志与[示*骨]违。故曰不应。不应邪也。得受不受。不受[示*骨]也。

爱已坏 坏尽言。爱欲已尽也。

已离已尽 离爱愿尽。无三界之志。斯谓不愿定。

为无为 谓欲无欲志寂。无三界想矣法镜经曰。不以意存求于泥洹。何况有劳想哉。斯无为之云矣。

以是第二无结 一谓饥渴。二相延。比第二结为无有。无十二因缘五阴之结也。

无疑 谓结已解。即于正法无所疑也。

得法随法[衛-韋+正] 法谓四意止法。随随其[衛-韋+正]。

为同学聚为无结无疑已有受有喜 受受道品之也。

如是受得道弟子为学聚 聚会也谓与同志尚偕三界欲学还本无之聚会也。

正受[衛-韋+正]为如应受戒已立定已定慧已得解脱已成解脱慧已现已致 正受[衛-韋+正]。谓受止[衛-韋+正]也。如如下事相应受之。谓戒定慧解脱度知见事。[衛-韋+正]者正受也。

是为佛弟子[衛-韋+正]者聚为四人从[衛-韋+正]四双名为八人道[衛-韋+正] 四双八人者。谓以得应仪向应仪道。已得不还向。不还者得频来。向频来者得沟港。向沟港者是谓四双。八人者也。

为世间所重所尊 谓斯八人。为世明者。所重爱敬而尊之。

为无有比可祠可事可恭为福地无过是天亦人所事 祠神以望福。莫若供养斯八圣。其福大也。

是为第三 第三者谓频来。

已为无疑法 安般解曰。频来在欲果中。已舍四广倒。无余疑结也。

随法[衛-韋+正]一切[衛-韋+正]为苦 殃[示*骨][衛-韋+正]为苦也。

已无疑结已受已喜从爱为习 信佛言即结解。受法喜爱之无倦为习。习道习也。道得道矣。

苦亦从爱习 苦由爱欲生。不知苦之为苦者。以其习之久矣。

已无疑结已受已解已喜已爱尽是为苦尽便无疑无结已得是受便得喜已爱尽是为苦尽无疑结已解受便得喜为八种道[衛-韋+正]从是受行令苦尽便不疑不疑不复结堕解得喜若本有疑不解在佛不解在法不解在[衛-韋+正]者聚 本宿也。有疑在佛法僧。今悉已解。不复疑也。

若本有疑在苦在习在尽在道 宿命。或有疑意在四谛。今悉已解。

[衛-韋+正]所惑所不解随志所疑惑是如是云何是疮为是已解本已断树不复住 疮。疑惑疮也。谓是五阴六衰三毒。经曰。六衰所向。夫受之者。剧被三百豸疮。人但不觉之耳。一人身中。凡千八百。豸疮谓眼。受色命身得苦。为眼罪也。六情俱尔。如是无数五阴本已解断。譬如树已擗地。不复住立也。

已散不复现 言五阴六衰已消散。不复现也。

从来本法不复生 五阴法。灭不复生也。

彼持[衛-韋+正]戒转摸贸为二辈一为渴爱堕二为不解避持[衛-韋+正]戒转摸贸 当以戒[衛-韋+正]道。而转意贸易天上。故言不解避也。又安般解曰。转戒本愿。当以戒求道。反求天上荣乐也。是谓转戒矣。本愿求道而违道就耶。不还之[衛-韋+正]无复有之。故曰尽也。

为意向从是[衛-韋+正]戒摄守从是当为得天亦天比当为天上彼字为甲玉女当为是俱相乐共居如是望如是可 可可天上玉女相乐共居也。

如是思结相见意向是为渴爱虽持[衛-韋+正]戒为堕摸贸彼为不解持[衛-韋+正]戒转摸贸为何等戒[衛-韋+正]者为转贸戒转贸为何等为意生从戒得净从戒得解脱从戒得要为从苦乐得度 不复更罪福之苦乐。得于泥洹。

或意生从愿得度是为不解持[衛-韋+正]戒转摸贸 已[衛-韋+正]戒当转上[衛-韋+正]三十七品。而止戒愿求望度世。故言不辞。

何因缘为不解转摸贸意生从被服 被服比丘三法衣也。一说云为天上被服。

亦从愿得度世从苦乐得却离 谓却离乐与苦也。

为从是二业被服亦愿为摸何等为摸为是二戒被服愿意计从是得解脱从是得要从是得过苦乐从是苦乐为得无为从是不正计法 不正计者。以邪为真也。

不从是解脱意计从是解脱不正计为是正随是[衛-韋+正]如是有 随是上诸行。如是便有生死。

忍可意望结见 忍生死也。意。意可天荣。如是为结见。非真见也。

是从是为解 从见合望解也。

是为不解持戒转摸贸是为二结得道弟子已舍 言。已得者为舍贸易之[衛-韋+正]也。

为无有本已断 无复戒愿本也。

树已拔不复现从后不复生是法便为已净戒如得道戒随[衛-韋+正]不为破 已得道者。谓持戒不破缺。

不为穿 穿漏也。谓己已具足三十七品。其[衛-韋+正]不漏。又安般解曰。精进在行。首尾相属。邪念不得入其中间。谓之不漏。是之谓矣。

不为失不为悔但有增如慧者可 言为慧者所可也。

无有能夺 所谓[衛-韋+正]如法。无有能夺其志。[衛-韋+正]便不得定。

为得从是致定是为三缚结道弟子为已断已堕道迹不复堕恶法必度世在七往来天上亦人中往来期毕 谓沟港七生七死。往来上天人中。如是七反。乃得应仪也。言往来生死期毕矣。

便得出苦要 出苦。出三界离诸苦。

有四相应可谓四相应一为已解相应 已解苦。言沟港已得道也。

二为已断舍相应三为自证相应 谓不还也言苦已尽。断之谓也。

四为增满相应 谓应仪[衛-韋+正]已具足满。

彼道德弟子从苦为已解相应 从苦已解。为应解苦谛也。

从习为已断舍相应从尽为自证相应 尽自证者。谓之五阴六衰十二因缘尽之证也。

从道为增满相应彼为止观俱随行 谓四谛止观一切俱行。

一处一时一意 处寂然无意也。

本来有是有意令为作四事何等为四一为苦从苦已解为苦相应二为习从习已断舍为习相应三为尽从尽自证为尽相应四为道从道增满令道相应何以故从苦已解相应何以故从习已断舍相应何以故从尽已自证相应何以故从道已增满相应 谓说四谛尽满相应也。

为有譬喻如水中沫行 言。水负沫使度。

上至竟为有四[衛-韋+正]从是岸边。致度岸边度就断脉 断水脉也。

是亦如是止观双俱行一处一时一意上要至竟 谓[衛-韋+正]家以止观二剑。断十二因缘之脉。截流取道矣。一处者泥洹。一时一意亦然。

为成四事譬如日出上至竟为现作四事致明坏冥现色现竟 此四事以譬四谛也。义与安般同矣。

譬如船渡舍是岸边致渡岸边 谓菩萨作[衛-韋+正]如波船师致人物于彼岸也。菩萨所度亦如是。

致物断脉止观亦如是双发行 发行俱行。

为一处一时一意上要至竟为作四事为解苦如应相烛为断习如应相应为尽自证如应解相应为[衛-韋+正]道要如应相应何以故为苦从更解相应习从断解相应尽从苦证解相应道行要解相应止观亦如是双相连行一处一时一意止要至竟为[衛-韋+正]竟四事为苦更为习断为尽自证为[衛-韋+正]道满譬如然灯烛上至竟为作四事为作明为去冥为现色为却疑 却消也。言。却疑不解。火能消却之也。

止观亦如是为作四事为识苦为断集 已得三十七品。为知不复受之。

为尽自证为行道满譬如然灯上至意为有四义为现明为去冥为现色为尽膏炷止观亦如是 世之为病。唯苦与习。道之为乐。止与观。如然膏炷至尽也。

双随行一处一时一意止至竟为作四事为识苦苦相应为断习习相应为尽自证尽相应为[衛-韋+正]道满道相应何以故为识苦苦相应何以故为断习习相应何以故为尽自证尽相应何以故为[衛-韋+正]道满道相应为从谁应为从止观何等为应应云何持意系观已意系观便见五阴苦彼所意系是为止已见五阴为苦是为观 谓上分别四谛之成败也。

彼所为五阴相近 谓五阴与六情相依近也可发往欲着愿得相往不舍习所是已断已尽止观道亦如是令是道德四谛一处一时一意上至竟为令四谛相应如是道道德弟子为是法相法已应是名为见地。见道迹也。

已得道脉至道迹跓为复止观 复重观增[衛-韋+正]止。

令是欲恚使缚为复除 为欲爱尽所迹使也得道弟子为往来受以是[衛-韋+正]足已从往来便坏苦本是为薄地便已竟往来福已来得在德止。在道德止。

复增止观令余爱欲恚所使为毕舍欲恚未毕舍 未毕舍。为使结动。辄还入五阴冥中也。

使结令毕已毕为得道弟子便解下五结已毕何等为五一为见身是非二为解疑三为不惑不贸戒四为不望五为不恚是为五结已毕便得道弟子不复还世间彼度世不复还是世间是名为却地是为不还福已致得止不还福 却地。却诸恶地也。不还谓于彼得道。不还世间受苦身也。

复增翅止观令为解舍上五结何等为五一为色欲二为不色欲三为痴四为憍慢五为不解已上五[衛-韋+正]足为已舍五结便无所著已度世无有漏已竟从正得解脱是为毕地 言。应仪处世如虚空。故曰无所著。上五结[衛-韋+正]。皆已消尽故曰解脱毕。

无所著尚有妙无为为舍毕已世间命根尽亦世间苦尽不复生苦彼以为是阴持入已尽寂然不有阴持入不相连不复发 此经上已解之。不复相连者。谓与五阴六入绝不复发者。不复发起五阴六入也。是谓寂然矣。故曰不复发也。

是名为已毕无为为已说谛相应亦说份相应 份份部四谛也。

亦说地 四[虫*真]者地。

亦说福说断 断诸恶也。

说罪说离说二无为为一切如是说佛已更度世毕若人欲度世当[衛-韋+正]是彼何等为九次第思惟正定为四禅亦无色正四定亦已尽毕定为九次第正定彼第一禅已舍五种随正五种已舍五种为何等为五盖一欲爱二嗔恚三睡眠四不了悔五为疑是为五种上禅已舍彼爱欲盖为何等爱欲名为所为五乐爱着发往可求随愿发不舍使发起是名为爱欲盖彼嗔恚盖为何等为若人为发行拖[病-丙+(止/(止*止))]恚相恚非法本所使所从起是名为嗔恚盖彼睡瞑盖为何等睡为身跓为意跓为身止为意止 谓得身意止不复随。是五盖也。

为身痴为意痴为身重为意重为身不便为意不便为身不使为意不使是为睡瞑为何等为意相从令瞑动相动 未毕舍为使结。重相动至瞑也。

令不作事是为瞑上头为睡后为暝是共名为睡暝盖 盖由膜覆眼。令目无所见。故曰盖也。

彼不了悔盖为何等为身不止悔为何等为所念可不可不得悔是上头为不了后为悔是共名为不了悔盖彼疑盖为何等若不信佛不信法不信[衛-韋+正]者聚 [衛-韋+正]者聚比丘僧。

不解苦习尽道比结使 比数有结使也。比亦比次也。

亦从发是名为疑盖亦有五疑有县聚疑 言。郡县多人说道不同。[衛-韋+正]者意疑也。

有发教疑有道分别疑 言。有人发口教不同。故曰疑也。

有欲[衛-韋+正]定疑有得道福疑如是是为说定疑是为五盖 五盖上已章句说之上人佛迦沙王经。亦说五盖。一为淫劮。二为嗔怒。三为睡暝。四为乐。五为悔疑。不止之心与此盖同也。

盖说为何等盖为却对 为却一切清净法却云何爱欲为却清净嗔恚为却等意睡为却止暝为却精进五乐为却[衛-韋+正]亦止结为却不悔疑为却慧不知本从起为却解明 不为五盖所惑。故曰明解也。

佛说慧印百六十三定解当知舍利弗。如来之身为无身无作无起无灭无从有未曾造无合无游无至无知无习都清净无畜无憎无行无止无生无报无见无间无臭无尝无更无识无晓无喻无知忍无志无思非意离意意平无平去意无所与无五道五道断要具无闺无恼无有无畏无可无不可无业无成无言无软不现非明非冥非灭不灭离灭已灭为净极净彼净不用非悦非爱非负离负已住应于无处非逝非亡非没非法非无法非土非无土非尽无有尽舍尽无怒离于天离于向离于说离于思非合非不合非极非不极非去非不去非二非不乐无彼受无所视无相离相不求相明安徐无著离着造信亦无二称如为审如审如义不负人度无度除无除救无救说无说二无有等无比等与空等无处等无生等无得等无休息离息已寂而寂满寂散解心善行转至要一切报断成具甚真身明质净无自惟无所行行解无解无应不齐不长不圆不方不赞阴不称种不誉入不是数不致数不复生不可见不有知亦不死不世因无不因身然不趺无有居处非终非始非念非忧非事非诤非恶相非灭度非灭讫非所造非不游此后一纸准品次录无。虽非阴持入。应是别经爱者节出寄之卷末。既已雕成不忍毁坏。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圣凌云天

    圣凌云天

    在玄地成云、迷境繁多、强者林立、无奇不有的世界里没有任何背景、不起眼的小人物,一步步纵横天下,闯荡成圣之路。
  • 黎落为空

    黎落为空

    前半生我终究错过余半生只想陪你蹉跎——夜槿梵山河拱手为你一笑——夜子辰你执念于他是爱而他因你杀他便是恨如今爱也爱了恨也恨了你也该歇一歇了不然太累了我会心疼...——南宫桑陌我从不知与你们相遇竟成了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黎落从十岁那年遇到你们我精彩的人生就拉开了序幕..
  • 刀塔之幻世纪元

    刀塔之幻世纪元

    只是一个三流电竞运动员的何绍兴意外地接触到一款神秘的DOTA竞技平台,能量点数不足直接抹杀?每月强制一次神秘的剧情战役,很有可能在其中丢掉小命?我不想干了!谁能告诉我怎么才能摆脱它?!直到何绍兴了解到这款平台的好处:可以学习各种英雄技能?获得各种神装?甚至获取DOTA里英雄传承?!!都别挡着我!我先上!谁和我抢和谁急!这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电竞运动员在刚刚出现的幻世竞技平台上崭露头角的故事!欢迎加入书友群:诺达希尔庄园,号码:187133204希望能有更多书友前来
  • 佛说普贤曼拏罗经

    佛说普贤曼拏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花落必有花开

    花落必有花开

    超欢脱王道文,CP是勋鹿灿白开度繁星。行星饭快戳进来
  • 我的前任是总裁款

    我的前任是总裁款

    她是何人?楚楚风云上仙桃满馥!他是何人?堂堂唐氏总监boos李!当古典遭遇现代,女仙遭遇总裁,前任对上前任!桃满馥和李彧能否再续前缘,执手重回喜糖(?)陶香水和然尧在现代魔都又会擦出什么火花?豪门恩怨vs插科打诨江湖风云vs嬉笑怒骂请看《我的前任是总裁款》,又名《boos认真你就输了》又名《桃李版婚姻介绍所》又名《论两只极品前任复合的不可能性》
  • 低于海平面:荷兰生活手记

    低于海平面:荷兰生活手记

    这是一本随笔集子,是一本作者的出国手记。作者跟随丈夫来到荷兰,用一个最平凡普通的中国人的眼睛看西方,从吃饭穿衣,点点滴滴中感受东西方的差异,经历了好奇、感叹、敬佩和反思,从中看到了差距,感受到了冲击,也不乏忧虑和感慨,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敬重生命,珍爱生活。
  • 逆天人生之涅磐重生

    逆天人生之涅磐重生

    她的生活寂寞得如同点了单曲播放,当她以为一切已成定局了,上天却又意外地给了她另一个另类的人生。是的,她穿越了,但却不是古代,更不是未来,那会是……
  • 我拿青春和你斗

    我拿青春和你斗

    人善被人欺。我是一个老实人,可学校老大要打我。街边混混欺负我,所有人都看不起我。我没有优点,不管好学生还是坏学生都鄙视我。那我就只有用自己的拳头来争取自己的未来。你有种放学别走!
  • 叱咤天地传

    叱咤天地传

    孤单一人,无牵无挂,漫漫修真之路,只为寻找一个说法;红颜知己,拨动心弦,生死患难之交,品尝个中悲欢离合;妖魔鬼怪,世途险恶,神魔尸兽之众,破开一切谜雾重重;男子汉大丈夫,不做天地奴;叱咤风云际,立于天地间;迷芒,失败,荣辱,落莫,人生就是一部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