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59400000002

第2章 一明望色之法(1)

望色论(附律一条)

喻昌曰∶人之五官百骸,赅而存者,神居之耳。色者神之旗也,神旺则色旺;神衰则色衰;神藏则色藏;神露则色露。帝王之色,龙文凤彩。神仙之色,岳翠山光。荣华之色,珠明玉润。寿 之色,柏古松苍。乃至贫夭之色,重浊晦滞,枯索垩黧,莫不显呈于面。而病成于内者,其色之着见,又当何如?《内经》举面目为望色之要,谓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盖以黄为中土之色,病患面目显黄色,而不受他色所侵则吉。面目无黄色,而惟受他色所侵则凶。虽目色之黄,湿深热炽,要未可论于死生之际也。然五脏善恶之色,见于面者,额颊鼻颐,各有分部∶《刺热篇》谓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额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是则五脏分部,见于面者,在所加察,不独热病为然矣。然更有进焉,则目下之精明,鼻间之明堂是也。《经》谓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是五脏之精华,上见为五色,变化于精明之间。某色为善,某色为恶,可先知也。谓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是明堂上下左右,可分别其色之逆从,并可分别男女色之逆从,故为要也。察色之妙,无以加矣。仲景更出精微一法,其要则在中央鼻准,毋亦以鼻准,在天为镇星,在地为中岳,木金水火四藏,病气必归并于中土耶。其谓鼻头色青,腹中苦冷痛者死,此一语独刊千古。后人每恨《卒病论》亡,莫由上溯渊源,不知此语正其大旨也。盖厥阴肝木之青色,挟肾水之寒威,上征于鼻,下征于腹,是为暴病,顷之亡阳而卒死耳。其谓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又互上句之意。见黑虽为肾阴之色,微黑且无腹痛,但主水气,而非暴病也。谓色黄者,胸上有寒,寒字《伤寒论》中,多指为痰,言胸有积痰也。谓色白者亡血,白者肺之色,肺主上焦以行营卫,营不充则鼻色白,故知亡血也。谓设微赤非时者死,火之色归于土,何遽主死?然非其时而有其气,则火非生土之火,乃克金之火,又主脏燥而死矣。次补察目一法,谓其目正圆者 不治。次补察面五法,谓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黄色鲜明为留饮,又即色黄者胸上有寒之互辞。语语皆表章《内经》,补其未备,故可法可传也。色之善者,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乌羽。色之恶者,青如草兹,赤如 血,黄如枳实,黑如 ,白如枯骨。五脏有精华则色善,无精华则色恶,初非以青黑为大忌也。未病先见恶色,病必恶。《灵枢》谓赤色出于两颧,大如拇指,病虽小愈,必卒死。

黑色出于天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义与容色见明堂上下左右同,而此为暴病耳。若夫久病之色,必有受病之应。

肺热病者,色白而毛败应之。心热病者,色赤而络脉溢应之。肝热病者,色苍而爪枯应之。脾热病者,色黄而肉蠕动应之。肾热病者,色黑而齿槁应之。夫病应其色,庸工亦多见之,然冀嘘枯泽槁于无益之日,较之治未病者,不啻倍蓰无算矣。更有久见病色,其人原不病者,庸工且心炫而窃疑之,殊不知此络脉之色,不足畏也。盖阴络之色,随其经而不变,色之变动无常者,皆阳络之色也。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内经》谓此皆无病,何反怪之耶?然而察色之法,亦有其传。岐伯谓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生于脾,如以缟裹黄。生于肾,如以缟裹紫。缟,素白也,加于朱、红、绀、黄、紫之上,其内色耀映于外,若隐若见。

面色由肌内而透于外,何以异此?所以察色之妙,全在察神。血以养气,气以养神,病则交病。失睡之人,神有饥色。

丧亡之子,神有呆色,气索自神失所养耳。小儿布痘,壮火内动,两目先现水晶光。不俟痘发,大剂壮水以制阳光,俾毒火一线而出,不致燎原,可免劫厄。古今罕及此者,因并志之。

【律一条】凡诊病不知察色之要,如舟子不识风汛,动罹复溺,卤莽粗疏,医之过也。

闻声论(附律二条)

喻昌曰∶声者,气之从喉舌而宣于口者也。新病之人,声不变。小病之人,声不变。惟久病苛病,其声乃变。迨声变,其病机显呈而莫逃,所可闻而知之者矣。《经》云∶闻而知之谓之神,果何修而若是?古人闻隔垣之呻吟叫哀,未见其形,先得其情,若精心体验,积久诚通。如瞽者之耳偏聪,岂非不分其心于目耶?然必问津于《内经》、《金匮》,以求生心变化,乃始称为神耳。《内经》本宫商角征羽五音,呼笑歌哭呻五声,以参求五脏表里虚实之病。五气之邪,其谓肝木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心火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脾土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肺金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肾水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变动者,迁改其常志也,以一声之微,分别五脏,并及五脏变动,以求病之善恶,法非不详。然人之所以主持一身者,尤在于气与神焉。《经》谓中盛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谓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谓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是听声中,并可得其神气之变动,义更精矣。《金匮》复以病声内合病情,谓病患语声寂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

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只此三语,而下中上三焦受病,莫不有变动可征,妙义天开,直可隔垣洞晰。语声寂寂然者,不欲语而欲嘿也。静嘿统属三阴,此则颛系厥阴所主。何以知之?厥阴在志为惊,在声为呼,病本缄默,而有时惊呼,故知之耳。惟在厥阴,病必深入下焦骨属筋节间也。喑喑然声出不彻者,声出不扬也。胸中大气不转,出入升降之机,艰而且迟,是可知其病在中焦胸膈间也。啾啾然细而长者,谓其声自下焦阴分而上。

缘足太阳主气,与足少阴为表里,所以肾邪不剂颈而还,得从太阳部分,达于巅顶。肾之声本为呻,今肾气从太阳经脉,直攻于上,则肾之呻并从太阳变动,而啾唧细长,为头中病也。得仲景此段更张其说,而听声察病,愈推愈广。所以书不尽言,学人当自求无尽之藏矣。

【律二条】凡闻声,不能分呼笑歌哭呻,以求五脏善恶,五邪所干,及神气所主之病者,医之过也。

凡闻声,不别雌雄长短,出于三焦何部者,医之过也。

辨息论(附律一条)

喻昌曰∶息出于鼻,其气布于膻中。膻中宗气,主上焦息道,恒与肺胃关通,或清而徐,或短而促,咸足以占宗气之盛衰。所以《经》云∶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人顾可奔迫无度,令宗气盛喘数急,有余反成不足耶?此指呼出为息之一端也。其谓起居如故而息有音,此肺之络脉逆也。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益见布息之气,关通肺胃,又指呼出为息之一端也。呼出心肺主之;吸入肾肝主之;呼吸之中,脾胃主之。故惟脾胃所主中焦,为呼吸之总持。设气积贲门不散,而阻其出入,则危急存亡非常之候。善养生者,俾贲门之气,传入幽门,幽门之气,传二阴之窍而出,乃不为害。其上焦下焦,各分呼出吸入,未可以息之一字,统言其病矣。此义惟仲景知之,谓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分其息颛主乎呼,而不与吸并言,似乎创说。不知仲景以述为作,无不本之《内经》,昌前所拟呼出为息二端,不足尽之。盖心火乘肺,呼气奔促,势有必至。呼出为心肺之阳,自不得以肝肾之阴混之耳。息摇肩者,肩随息动,惟火故动也。息引胸中上气咳者,肺金收降之令不行,上逆而咳,惟火故咳也。张口短气,肺痿唾沫,又金受火形不治之证,均以出气之粗,名为息耳。然则曷不径以呼名之耶?曰∶呼中有吸,吸中有呼,剖而中分,圣神所不出也。但以息之出者主呼之病,而息之入者主吸之病,不待言矣。《经》谓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以及息有音者,不一而足。惟其不与吸并言,而吸之病转易识别,然尚恐后人未悉,复补其义云∶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迟,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见吸微且数,吸气之往返于中焦者速,此必实者下之,通其中焦之壅而即愈。若虚则肝肾之本不固,其气轻浮脱之于阳,不可治矣。昌前所指贲门幽门不下通,为危急存亡非常之候者此也。在上焦者其吸促,以心肺之道近其真阴之虚者,则从阳火而升,不入于下。故吸促,是上焦未尝不可候其吸也。下焦者其吸迟,肝肾之道远其元阳之衰者,则困于阴邪所伏,卒难升上,故吸迟。此真阴元阳受病,故皆难治。若呼吸往来,振振动摇,则营卫往返之气已索,所存呼吸一线耳,尚可为哉?学人先分息之出入,以求病情,既得其情,合之愈益不爽。若但统论呼吸,其何以分上中下三焦所主乎?噫!微矣。

【律一条】凡辨息,不分呼出吸入以求病情,毫厘千里,医之过也。

大气论(附律一条)

喻昌曰∶天积气耳,地积形耳,人气以成形耳。惟气以成形,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气之关于形也,岂不巨哉?然而身形之中,有营气、有卫气、有宗气、有脏腑之气、有经络之气,各为区分。其所以统摄营卫、脏腑、经络,而令充周无间,环流不息,通体节节皆灵者,全赖胸中大气,为之主持。大气之说,《内经》尝一言之,黄帝问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曰∶冯乎,曰∶大气举之也。可见太虚寥廓而其气充周磅因礴,足以包举地之积形而四虚无着,然后寒、暑、燥、湿、风、火之气,六入地中而生其化。设非大气足以苞地于无外,地之震崩坠陷,且不可言。胡以巍然中处而永生其化耶?人身亦然,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大气,斡旋其间。

大气一衰,则出入废,升降息,神机化灭,气立孤危矣。如之何其可哉,《金匮》亦常一言之,曰∶营卫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见营卫两不和谐,气即痹而难通。必先令营卫相得,其气并行不悖,后乃俟胸中大气一转,其久病驳劣之气始散。然则大气之关于病机若此,后人不一表章,非缺典乎?或谓大气即膻中之气,所以膻中为心,主宣布政令,臣使之官。然而参之天运膻中臣使,但可尽寒暑燥湿风火六入之职,必如太虚中,空洞 穆,无可名象,包举地形,永奠厥中,始为大气。膻中既为臣使之官,有其职位矣,是未可言大气也。或谓大气即宗气之别名,宗者尊也主也,十二经脉,奉之为尊主也。讵知宗气与营气、卫气,分为三隧,既有隧之可言,即同六入地中之气,而非空洞无着之比矣。膻中之诊,即心包络。宗气之诊在左乳下,原不与大气混诊也。然则大气于何而诊之?《内经》明明指出,而读者不察耳。其谓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者,正其诊也。肺主一身之气,而治节行焉。胸中包举肺气于无外,故分其诊于右寸主气之天部耳。《金匮》独窥其微,举胸痹心痛短气,总发其义于一门。有谓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形容水饮久积胸中不散,伤其 之气,乃至心下坚大如盘,遮蔽大气不得透过,只从旁边辘转,如旋杯之状,正举空洞之位水饮占据为言。其用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以通胸中阳气者,阳主开,阳盛则有开无塞,而水饮之阴可见 耳。其治胸痹心痛诸方,率以薤白白酒为君,亦通阳之义也。若胸中之阳不亏,可损其有余,则用枳术汤足矣。用枳必与术各半,可过损乎?识此以治胸中之病,宁不思过半乎?人身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而胸中居一焉。胸中虽不藏神,反为五神之主,孟子之善养浩然,原思之歌声若出金石,其得全于天,不受人损为何如。今人多暴其气而罔顾,迨病成,复损其气以求理。如本草云枳壳损胸中至高之气,亦有明言,何乃恣行无忌耶?总由未识胸中为生死第一关耳。特于辨息之余,补大气论以明之。

【律一条】凡治病,伤其胸中正气,致令痞塞痹痛者,此为医咎。虽自昔通弊,限于不知,今特着为戒律,不可获罪于冥冥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冥玄异界:我在彼岸等你

    冥玄异界:我在彼岸等你

    苏暖从小到大都做着同一个梦,这令她感到非常奇怪。一天,一个自称来自彼岸世界的男人来到她面前,彼岸,也就是亡者世界。她是个相信科学的人,但她更相信她的眼睛。自从遇上这个男人,怪事就一件接一件的发生,她的身世之迷也开始渐渐浮出水面,她想知道的,只是真相。————我在彼岸等你。
  • 流逝的青春诗集

    流逝的青春诗集

    我们都曾幻想自己是诗人,在学校的那个年代也许你忘记了当初写的情书,但是也许你会记得你写的情诗,希望我们记住曾经的自己对诗人的挚爱和对岁月的记忆。
  • 做我的妻:紫梦阑漪

    做我的妻:紫梦阑漪

    要青梅吗?要竹马吗?要深情吗?要霸爱吗?要温情吗?要虐心吗?通通有,包邮的亲!他情深难自抑,心碎亦无悔,可她今生爱已付;他孤独,他冷峻,却唯独为她火热,没有什么可以拯救坠落的心,爱的痴狂;命运播下的种子,谁来承担?他霸道,他温情,他为爱交出了灵魂,就一定要得到等价回报,哪怕毁灭,也要挽留;为了爱,他们不肯放手,煎熬着自己,也伤害着别人,然而选择在多年以前就已明了,内心深处的悸动只为他,而心却不知......
  • 火影之无法触碰

    火影之无法触碰

    失恋之后命运却开了玩笑给他弄个穿越,穿越过去的他看清了这个世界的本质。贯彻穿越之前的善良还是被力量的强大所带进黑暗?最终他的选择会怎么样?他还会回到原来的世界吗?
  • 逸笑闵琴辰

    逸笑闵琴辰

    怀揣这梦想来到这个城市,却在这遇到本该不属于我的你,我们只是擦肩而过,殊不知确早已在你我生命里烙印下只属于你我的那场邂逅,在接下来的时光里,你我差距太大,但我却还是收不回在你身上徘徊的目光,我这样做,真的对吗?
  • 足坛之怨念交易

    足坛之怨念交易

    马尔蒂尼:“万能的神啊,我的怨念是2002世界杯被黑哨吹淘汰了,你能帮我解决吗?”齐达内:“万能的神啊,我的怨念是2006世界杯决赛被红牌罚下场,你能帮我解决吗?”杰拉德:“万能的神啊,我的怨念是2014年的致命一滑摔飞联赛冠军,你能帮我解决吗?”特里:“万能的神啊,我的怨念是谢莉尔……啊不……是科尔,啊不好意思,我找错神了。”罗维希:“我就是万能的神,我能帮你们解决足球上的怨念,作为回报,你们也得帮我解决一些怨念,这就是怨念交易。”
  • 汉玉

    汉玉

    汉族伟大的民族,纵观其历史却是数不尽的血泪,被一个个野蛮族肆意凌辱......我们不要被欺辱!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一代雄主—汉武大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恒久未变的名字.....在这里你能看到农耕民族,不再软弱可欺,让犯我华夏者尝尝我大汉民族的怒火,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在这里会看到我们伟大汉民族复兴之路,汉民族的荣耀之光将光耀中华!看我聪明勤劳的汉族人创造璀璨的华夏文明,看我汉人民如何把汉文明与汉威望传播四方,笑看四方之夷来朝,逞我汉之威风,建我华夏万世之基业......这是我的大汉,也是你的大汉,你我共同的大汉,我们的《汉玉》。
  • 君之许诺,安宁平凡

    君之许诺,安宁平凡

    母亲说宁凡,就是一生安宁,一世平凡,做太子哥哥背后的女儿。于是许尧和宁凡打小就订了亲,缘起!一切都在她成为了乱臣之女,命运齿轮也开始转动起来!无论相遇几次,他始终一句,“宁凡,我们成亲可好?”(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圣罗赫尔兰特记

    圣罗赫尔兰特记

    元素力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它孕育出了巨龙作为掌控者,但强大的巨龙终究还是迎来了消亡,一个新的时代就这样衍生出现。
  • 玄妖记

    玄妖记

    在琉璃大陆‘玄妖’是统治整个大陆的主人,在玄妖的统治下琉璃大陆盛世空前,人人得以安居乐业。但是数千发生了一件改变整个大陆的大事,几乎一夜之间玄妖这一生物一夜中消失殆尽。取代玄妖统治的而是人类,在人类的统治下琉璃大陆文明不进反退,战争不断,民不聊生。‘玄妖’也渐渐变成琉璃大陆一段传说,一段令人怜惜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