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58500000006

第6章 (一)凡脉左手血中之气,右手气中之血。(6)

上文叙正脉已竟,兹复补叙脉之变者数条,亦补遗之意也。如右关得缓,是为脾胃无病,若缓而有力,人莫不以湿热治之,不知湿热之病必不能食。此乃胃强脾弱,能食而不能运化.以胃中有邪火,故能食,而不能杀谷也。夫治湿热之法,或开鬼门,汗之以祛其湿;或洁净府,下之以去其热;又或利其小便,使湿从小便去。然施之于胃强脾弱之症,必致胃未必不强,而脾愈弱,中气反大虚矣。故用白术、藕仁、甘草、陈皮以理脾,使能运化消磨,而中焦之邪火自退;用肉汤调服者,前药虽为醒脾而设,恐胃得之而愈强,故以肉汤之肥腻者滞其胃;使胃不过强,则脾方成健运之功。此从未经人道之妙法也。可见同一缓而有力之脉,而湿热与脾弱相去天渊。设但知守经而未能达变.遇此等症,虚从实治,岂不一误再误乎。

六人)凡细脉宜沉细而起

是为阳虚之渐。转沉而数,痨瘵不治之症,脉在中,不死。

又以细脉论之。细为血少,人皆知之,然亦有变动之理。夫细主内,固宜沉也,设沉而不沉,渐作浮起之状,是内病而渐侵乎外,阴弱又成阳虚,将成一营卫两空之症矣。然而反相宜者,以脉虽虚,胃气未绝,且病势既外出从阳,急以大剂峻补犹易为也。设不浮起,而反转沉,是病又渐向内矣,更加之以数,则阴火大动,内伤五藏,烁及骨髓,非痨瘵而何?不久骨枯精搞而死,不治之症也。即以中风论,有中经中络、中府中藏之不同。中经络者,在外而可治;中府藏者,入里而难治。可见由内渐向外者为宜,由外渐深人者为忌也。而其间又有两停之法,或在外,渐至中而止,不深人,或在内,渐至中而止,不外出。此皆胃气有权,力能抗拒,症虽未解,犹带中和之气,有不死之机焉。欲斡旋此症者,务使病气外行,不令深人,养阴扶阳,相机而动,把握在心,变化在手,安得令其焦筋烁骨乎。

东垣五脉

(六九)弦脉,甘酸之剂皆可用,黄茂建中汤之类,甘草芍药汤。

此复引东垣五脉之象.以别五藏之各得其一体也。如弦者,东方木也,为肝木之体,其脉见于左关。今但见弦脉,必是六部俱弦,木过盛矣。但五行各有相生相克之理。木之所克者土也,人得此脉,则当急以保脾胃为主。故用甘酸之剂,甘者保脾,酸者敛木,使木气归一,不令太过焉。故黄茂建中汤甘剂也,甘草芍药汤甘酸合用也。

(七十)洪脉,甘寒之剂皆可用,热邪所伤,三黄丸、调胃承气汤可也。

洪者,南方火也,为君火之体,其脉见于左寸。设六脉皆洪,则火过盛矣。火盛必能克金,故用甘寒之剂所以抑火而保金。甘寒者,一以泻其虚火,一以扶其脾土,以土能生金也。此治虚火之法,脉虽洪必无力。设遇热邪所伤之症,脉必洪而有力。斯时用甘寒清火之法,缓而不切,故用三黄丸、调胃承气汤之苦寒下降者,从内夺去其邪火,火去则阴不伤,泻阳即所以救阴也。此君火虚实两治之法,岂可倒行而逆施乎。

(七一)脾胃缓脉,如得本经太过,湿邪所伤,除湿淡渗之荆皆可用,平胃加白术、获等,五等散。缓者,中央土也,为脾胃之本体,其脉见于右关。今六部皆缓,是得脾胃之正脉,无病之脉也。设若缓而太过,或有力,或阔大,是为湿邪所伤,土过盛矣。上盛必克水,故有血化为水之症,浮肿、泄泻皆是也。治法须去本经之过盛,除湿淡渗之剂皆可用,平胃散加白术、获芬所以除湿,五芬所以渗水,湿邪去而土自安,肾不受制矣。

(七二)涩脉,澡热所伤,甘沮甘润之荆皆可用,异功散加当归,四君子加熟地。

涩者,西方金也,为肺金之体,其脉见于右寸。六脉皆涩,虽得肺之正脉,然未免枯涩而无润泽之象。且肺属燥金,则为燥热所伤矣;肺既受伤,焉能生水哉?故以甘温、甘润之剂主之。温者温其土,即所以生金。润者养其水,以补肺之子也。异功散、四君子皆甘温之药,脾肺二藏均补。当归、熟地养血之物,兼以润燥滋肾,故皆可用。

(七三)沉细脉,寒邪所伤,甘热之剂皆可用,理中汤、四逆汤。寒甚者,理中加附子、益黄散、养胃丸。沉细者,北方水也,为肾水之体,其脉见于两尺。若六脉俱沉细,则为寒邪所伤矣。寒气童甚必能灭火,故用甘热之剂以胜之,理中、四逆是也,以寒气之辙上辙下,必先暖其中焦,然后更及于肾。肾虽水藏,得火则为温泉,而有生木之功。如寒气甚,理中之中必加附子,以暖其水藏。若寒未甚者,但温其胃,使中气有权,下焦寒气自不致上凌阳分也。故但用益黄散、养胃丸平和甘温之药,自然镇伏其阴寒矣。

按:弦、洪、缓、涩、细五藏之脉,唯弦、洪、缓三脉有泻法

涩、细二脉无泻法,即(难经》 “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之义。然肝实泻肝即当补脾,心实泻心即当补肺,二者恐乘所不胜也。肺虚补肺即兼补土,肾虚滋肾更宜保金,二者兼顾其母也。唯脾介于虚实补泻之间,果有湿热即宜泻,中气虚弱即宜补。此补泻之大略如此。盖五藏各有互相生克,彼此损益之义焉。然犹未尽厥旨也,故东、南方实矣,岂无肝、心之虚,而当补之症乎?安可胶于一定,而致实实虚虚之祸耶。总之实者邪气实也.虚者正气虚也,能于泻邪处顾其正气之虚,补正处虑有助邪之实,则活法在人,变化从心,信手拈来,头头是道,斯为天下至医矣。

(七四)六脉俱弦,指下又虚,脾胃虚弱之症。

即以当泻之脉而当补者论之。如弦者,东方实也,六脉俱弦,谁不知当泻者。玩此二条,皆用六脉字,则知上五藏之脉,皆指六部言,不然独某部见某脉即为正脉,何用张皇而必用补泻哉。设指下空虚无力,是非肝实之故,而为脾胃虚弱之症矣。盖以肝原未尝实,因脾虚而所胜乘之,故令脉弦也。此症不知补脾而反泻肝.则肝又虚,而脾仍弱,犯虚虚之戒矣。谁谓东方实,而可态意泻之乎?

(七五)六脉沉紧,按之不鼓,膀肤胜小肠也,此火投于水,大寒之症,宜温之。

更有似乎可泻之脉,而断断不可泻者。如六脉沉紧,紧与细不同,细为虚寒,紧又似乎寒实。疑可泻者,不知按之不鼓,是阴寒纯在藏中,且六脉皆然,心肺之阳何在?非虚寒而何?然人或亦知为寒症,而不知为膀眺胜小肠之症也。以膀眺之壬水,克小肠之丙火,阳火尽绝。如以些须之火,投人大水之中,焉有不灭者乎。急宜温之,以留此元阳之一线,犹可冀其生。若误以紧脉,而反泻之,轻者变重,重者必死矣。

(七六)脉沉厥,紧而涩,按之空虚。若洪大而涩,按之无力,扰为虚寒之症,况沉紧按之空虚者乎,是阴寒在内,中下焦虚寒之极。若前脉沉紧之中带有涩意,又现厥症,按之又空虚,固知其为虚寒矣。涩者,迟滞不前之意,与滑涩之涩略有不同。《内经》 云:“寒则血脉凝泣。”此涩字即凝泣之意。即有洪大之脉,亦带涩意,而按之空虚,亦为虚寒之症也。恐人于洪大上狐疑,不知洪大者,阳气在外,中焦已寒,与前心经正脉之洪不同,辨处全在涩上及按之无力上,非波涛汹涌之谓也。能知此洪大而涩为虚寒,则沉紧空虚之为虚寒不待言矣。沉为里,紧为寒,无力为虚,是阴寒在内,中、下焦俱虚寒之极矣,不温更何待乎?此二条独详言寒症,以示人扶阳之要也。盖寒症假热者多,不具明眼,鲜不为病所惑。以热症易识,人或不误认为寒。寒症难知,人鲜不误认为热者。更指出洪大二字,以见误人之处在此。虑周千变,可谓明且切矣。以上为一结。.

(七七)脉来缓而弦急,按之指下洪大,皆中之下得之,脾土受邪。脾胃为一身之主宰,四藏皆真气焉,故治百病俱不可忘脾胃也。如病得缓脉,最为吉兆,以胃气尚强耳。若缓中见弦急,则木乘土位矣;按之洪大,木势正盛;脉又不浮,而在于中之下,中下正脾土之部。合而观之,知为脾土受邪矣。脾受邪即当补脾。设误认其缓与洪大,为湿热之有余,而用除湿淡渗之剂以泻脾,则脾愈虚,而弦急愈甚矣。夫百病皆关脾胃,即诸有余之症,自当汗吐下者,必欲留此胃中津液,以为固本拒邪之用,况胃气原虚,而可态用泻法乎?此条独提出脾胃言,见病机之最急者,莫切于此。脾胃有权则能及凶为吉,不足则能变福成灾。此道也者,医家不可须臾离也。以上为二结。

(七八)脉大则无火,脉细则无水。

人之有生,不过气血两端。气血者,吾身之水火也,皆中焦谷食所化,自无偏胜之虞,特以百病来侵,汗下过甚,遂未免有偏胜之害矣。有汗多亡阳者,有下多亡阴者,有汗下而亡其阴阳者,于何验之?于脉验之而已。故得大脉者,浮而大也,即知其伤气,为无火之象。盖大脉尽浮于外,似乎有余,而内中空虚,其实不足,三焦命门之火已欲去矣,纵有身热烦躁等症,总是内寒外热,假热症也,此之谓亡阳。设得细脉者,沉而细也,即知其伤血,为无水之象。盖血足,脉中必见沉滑不散,今细脉虽于沉见,其实似有若无,非阴分大虚乎?阴虚则阳无依而外散矣,此之谓亡阴。总因医者不顾人之胃气,任意汗下以致如此,直至气血两伤,然后再议补救,晚矣。夫细脉人亦知其无水,大脉人多不知其为无火,慎斋指出言之,使人兢兢致慎,不可误认为有余,而再加汗散也。此条又提出水火气血言,以二者人之命根,有之则生,无之则死,不可不宝惜于平日,尤不可误泄于一旦也。以上为三结。

历观诸脉,纷纭错杂,汗下攻补,寒热兼施,备极变化之妙。医家倘能循其准绳规矩,亦可升堂而人室矣。然予细揣语意.大抵从补处为多,以人身体十有九虚也。故古脉经中所指,如洪、大、实、长、紧、动诸脉,只言有余,未尝言其不足。慎斋则从有余处,委曲寻出不足来,非好事也,以人身之精神有限,而病邪之窃取无穷,倘不于虚处留神,待元气消亡之后安所措手乎?故脉实症虚之说,处处皆具至理,不可不细心体会也。更于后结处,指出虚寒一条,以教人宝其阳气,再指出脾胃气血,以为人身生命故关。谆谆告诫读者,幸毋辜负慎斋先生一片婆心也。

同类推荐
  • 河岳英灵集

    河岳英灵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海内十洲记

    海内十洲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今注

    古今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Boy Captives

    The Boy Captiv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历代兵制

    历代兵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倒版西游记

    倒版西游记

    孙悟空!西游是神话,我讲的便是倒着看的东游!这里讲的都是人性!也包含了大荒传说,还有西游的一些记事,到底这个单纯的猴子结局如何,还请各位看官们仔细阅读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小萌帽扛冷大狼

    小萌帽扛冷大狼

    无知的小萌帽,被卖了都不知道。某一天,郝萌小朋友在学校的时候遇到了莫子琛同志,对他说:“快点把开学那天撞坏的东西还给我!”于是,莫子琛同志把自己还给了郝萌小朋友。郝萌小朋友从此过上了幸(惨)福(无)快(人)乐(道)的生活。小萌帽对峙冷酷大灰狼,谁会赢咧?
  • 单色旅程

    单色旅程

    不敢触及,他的忧伤。单色旅程,将爱置于颠峰。两代人的情感纠葛,商界恩怨,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
  • 古惑丑女:翻身记

    古惑丑女:翻身记

    孔念被逼回国与养父的儿子们一起居住,本来她还满怀欣喜的想给哥哥们一个好印象,可没想到......因为容貌和身材被路人嘲笑,无所谓。被老师同学嘲笑,无所谓。被自恋狂们嘲笑?——滚!老娘要减肥!要变白!逆袭成功后——“养女,今晚的舞会应该没人邀请你吧,本大爷就发发善心,同意你跟我一起去”“哎,邀请我的人太多了,所以我的闺蜜就帮我办了一个比赛,谁赢了谁就是我的舞伴,咦,你兄弟们好像都去了。“
  • 你本是龙:激发你的成功潜能

    你本是龙:激发你的成功潜能

    每个人都具备成功的潜质,都能成为“龙”。然而,为什么总有人“翻下龙种,收获跳蚤”?其实,只要你掌握了激发潜能的方法和原则,你就能创造生命的奇迹,塑一个成功的自己!请相信:成功(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挑战自己!挖掘成功的潜能,找回本应成功的你。
  • 黑色水晶

    黑色水晶

    喜欢上一个人,就是喜欢上一个浪漫而温暖的梦境。梦境里,空气中到处都活跃着含笑花的淡淡清香,我们一起躺在草地上,手拉手,故意戴上耳机闭上眼睛听音乐,实际上却是在听对方心跳的声音……爱上你,思念也就自然有了惯性。对你刻骨的思念,是那场绵绵春雨,淅淅沥沥不停息。相思有多长?已经无法丈量。如果可以,我愿和你,在纷繁嘈杂的尘世,开出一朵尘埃里最美的花。当我喜欢你的时候,你恰好喜欢的人也是我,那一定是我前世修来的缘。。。。。。。。。。。
  • 爱我,请将我禁锢

    爱我,请将我禁锢

    他可以冷酷无情到令人胆寒,他也可以温柔到令她哭泣。他的爱狂热似火,他的爱霸道蛮横。她要他的爱,她愿意飞蛾扑火,但蓦然回首,她的至亲却离她而去。她在哭泣:大哥,不要走!冥焱,不要对我冷漠!
  • 你相信鬼吗之阴阳眼

    你相信鬼吗之阴阳眼

    我叫无怨沫铃,我从小手上,脚上挂满了铃铛,我至今都不知道我姓氏的含义,我父母不姓无怨,我自己是一个...瞎子,不过我很庆幸,我看不见,因为...你可能觉得很荒谬,可是这是真的,我能看见鬼!
  • 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学习指南

    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学习指南

    本书通过生动真实的案例,告诉人们安全的重要性。员工必须培养安全意识,储备好安全知识,学会自救和救助他人的方法。每年都有许多人因为事故而失去了生命,我们只有拥有安全知识,才能保证历史不再重演,才能够保证我们的家庭充满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