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52200000121

第121章 面(6)

附嚏帝曰∶人之嚏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太阳之气,和利而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灵枢》)肺外证面白、善嚏。(《难经》)夫中寒家,善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金匮》)欠为气乏,嚏为气通。腠理不密实,嚏不已。(娄全善)嚏者,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鼻为肺窍,痒为火化,心火邪热,干于阳明,发于鼻,则痒而嚏也。或以物扰之痒而嚏者,痒属火故也。或视日而嚏者,由目为五脏之精华,太阳真火, 耀于目,心神躁乱,而热发于上,则鼻痒而嚏也。伤寒病,再经,邪衰而嚏者,由邪热已退,虚热为痒,痒则嚏也。或风热上攻,鼻窍壅滞,纳药鼻中,得嚏则壅滞通而愈也。或有痛处,嚏则痛甚不可忍者,因嚏气冲结,痛不得通利故也。(刘河间)痒为火化,外风欲入而内火拒格,故发为嚏。有嚏则风邪随气而散,不能入伤于经,是以伤风有嚏为轻。

(《张氏医通》)

经义肾主耳。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太阳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肺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肝虚则目 无所见,耳无所闻。(《素问》)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精脱者耳聋,液脱者耳数鸣。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灵枢》)哲言耳者肾之窍。察耳之好恶,知肾之强弱。肾为人之根本,故耳叶红润者生;或黄、或白、或黑、或青而枯者死;薄而白、薄而黑、或焦如炭者,皆为肾败。若伤寒耳聋,寒热胁痛,此属少阳,当和解之。若阴证耳聋,舌卷、唇青,此属厥阴,为难治也。(《伤寒五法》)肾气充盛则耳聪,肾气虚败则耳聋,肾气不足则耳鸣,肾气结热则耳脓。(《证治汇补》)耳痛、耳鸣、耳痒、耳脓、耳疮,当从少阴正窍,分寒、热、虚、实而治之,不可专作火与外邪治。(《赵氏医贯》)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胆脉附于耳。体虚失聪,治在心肾;邪干窍闭,治在胆经。盖耳为清空之窍,清阳交会之所。一受风热火郁之邪,与水衰火亢肾虚气厥者,皆能为患。治法不越通阳、镇阴、益肾、补心、清胆等法。如温、暑、火、风侵窍,而为耳聋痛胀者,用连翘、山栀、薄荷、竹叶、银花,轻可去实之法,轻清泄降。如少阳相火上郁,耳聋 胀者,用荷叶、苦丁茶、菊叶、夏枯草、蔓荆、山栀、羚角、丹皮辛凉味薄之品,清泄少阳郁热。如心、肾两亏,肝阳亢逆,与内风上旋蒙窍而为耳鸣暴聋者,用熟地、磁石、龟甲、二冬、牛膝、秋石、山萸、白芍味浓质重之药,壮水制阳,填阴镇逆,佐以酸味入阴,咸以和阳。(《临证指南》)耳聋未持脉时,病患叉手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张仲景)耳者,宗脉之所附。宗脉虚,风邪乘之,经气痞而不宣,是为风聋。必时有头痛之证。十二经络上络于耳,其阴阳诸证,适有交并,则脏气逆而为厥,厥气搏于耳,是为厥聋。必时有眩晕之证。劳役伤其血气,淫欲耗其真元,惟悴力疲,昏昏愦愦,是谓劳聋。将息得宜,其聋自轻,日就劳伤,则为久聋。(《仁斋直指》)新聋多热,少阳、阳明火盛也;旧聋多虚,少阴肾气不足也。虚聋由渐而成,必有兼证可辨∶如面颊黧黑者,精脱;少气嗌干者,肺虚;目 善恐者,肝虚,心神恍惚、惊悸烦躁者,心虚;四肢懒倦、眩晕少食者,脾虚。(《证治汇补》)肾乃水窍。耳能听声者,水生于金也。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故能听声。凡治耳聋,必先调气开郁。

(《医学入门》)左耳聋,妇人多有之,以多忿怒故也;右耳聋,男子多有之,以多色欲故也;左右俱聋,膏粱之人多有之,以多肥甘故也。(《医鉴》)耳中有穴曰听宫。其形如珠,皮膜包裹真水,最不可犯。皮膜一破,真水去而耳立聋。有为大声所振而聋者,皮膜破也。有时或聋、或不聋者,心肾不交也。有先耳鸣而后聋者,外邪干,或肾热也。惟伤寒少阳证耳聋,不关于此。胆脉绕耳叶,邪气壅实,而听宫为其所遮。三焦脉亦入耳,亦能挟邪为病。然总不若听宫为耳之主,为心肾会合之所而不可犯也。(《张氏医通》)耳者肾之窍,足少阴之所主。人身十二经络中,除足太阳、手厥阴,其余十经络皆入于耳。惟肾开窍于耳,故治耳者以肾为主。或曰∶心亦开窍于耳,何也?盖心窍本在舌,以舌无孔窍,因寄于耳。此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尔。以五脏开于五部,分阴阳言之∶在肾、肝居阴,故耳、目二窍,阴精主之;在心、脾、肺居阳,故口、鼻、舌三窍,阳精主之。《灵枢》云∶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故凡一经一络有虚、实之气入于耳者,皆足以乱其聪明而致于聋聩。此言暴病者也。若夫久聋者,于肾亦有虚、实之异。

左肾为阴,主精;右肾为阳,主气。精不足、气有余,则聋为虚。若其人瘦而色黑,筋健骨壮,此精气俱有余,固藏闭塞,则聋为实,乃寿征也。又有乍聋者,《经》曰∶不知调和七损八益之道,早衰之节也。其年未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是可畏也。其证耳聋面颊黑者,为精脱肾惫,安肾丸、八味丸、苁蓉丸、薯蓣丸,选而用之。若肾经虚火,面赤口干、痰盛内热者,六味丸主之。至于阳虚者,亦有耳聋。《经》曰∶清阳出上窍。

今人饮食劳倦,脾胃气虚,不能上升而下流于肾、肝,故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邪害空窍,令人耳目不聪明矣。治须补中益气汤。(《赵氏医贯》)阴气走下窍,而上入于阳位,则有窒塞耳鸣之候。故人当五十以外,肾气渐衰于下,每每从阳上逆。而肾之窍开于耳,耳之聪司于肾。肾主闭脏,不欲外泄。因肝木为子,疏泄母气而散于外,是以谋虑郁怒之火一动,阴气从之上逆,耳窍窒塞不清。较之聋病,一天一渊。聋病者,其中另有窍一膜,遮蔽外气,不得内入,故以开窍为主。至于高年,阴气不自收摄,越出上窍之理,从无一人言及。不知阴气至上,亦隔一窍膜,不能越出窍外,止于窍中 有声,如蛙鼓、蚊锣,鼓吹不已。以故外入之声,为内声所混,听之不清。方中大意,全以磁石为主,以其重能达下,性主下吸,又能制肝木之上吸故也。而用地黄、龟胶群阴之药辅之,更用五味子、山茱萸之酸收之。令阴气自旺于本宫,不上触于阳窍,耳之于聋,似谷之受响,岂更与人声相拒,难于远听耶?(喻嘉言)耳聋一证,诸家所论虽悉。然以余之见,大都其证有五∶曰火闭、曰气闭、曰邪闭、曰窍闭、曰虚闭。耳聋之故,总因气闭不通。盖凡火邪、风邪,皆令气壅,壅则闭也;怒则气逆,逆则闭也;窍伤则气窒,室则闭也;虚则气不充,不充则闭也。凡邪盛气逆而闭者,实闭也;气不足而闭者,虚闭也。(张景岳)耳鸣耳鸣,以手按之不鸣或少减者,虚也;手按之而鸣愈甚者,实也。(《赵氏医贯》)凡暴鸣声大者多实,渐鸣声细者多虚。少壮热盛者多实,中衰无火者多虚。饮酒味浓素多痰火者多实,质清脉细素多劳倦者多虚。耳为肾窍,乃宗脉之所聚。精气调和,肾气充足,则耳目聪明。若劳伤血气,精脱肾惫,必至聋聩。故人于中年之后,每多耳鸣者,是皆阴衰肾亏而然。凡耳窍或损、或塞、或震伤,以致暴聋或鸣不止者,以手中指于耳窍中轻轻按捺,随捺随放,或轻轻摇动,以引其气,气至则窍自通。(张景岳)耳鸣如蝉,或时闭塞,作肾虚治不效。殊不知此是痰气上升,郁于耳中而为鸣,郁甚则闭塞矣。审其平昔,饮酒浓味,上焦素有痰火,只作清痰降火治之。若肾虚而鸣者,其鸣不甚,其人多欲,当见劳怯等证。(王节斋)耳痛耳痛如虫走者,风也;干痛者,风热也;湿痛者,风湿也;微痛者,虚火也。又有耳后攻击肿痛者,少阳经风火也。(《证治汇补》)耳痒寻常耳痒,有风、有火,易于调治。甚有耳痒挑剔出血不能住手,此肾虚风毒上攻,治宜透冰丹;戒酒色浓味。(《圣惠方》) 耳脓耳耳间有津液,轻则不能为害。若风热搏之,津液结塞成核,能令暴聋,谓之 耳。热气乘虚入耳,聚而不散,脓水时出,谓之脓耳。宜服蔓荆子散,外用白矾、胭脂、麝香为末吹之。(杨仁斋)耳疮耳疮发热 痛,属少阳、厥阴风热,用柴胡栀子散。若内热痒痛,属前二经血虚,用当归川芎散。若寒热作痛,属肝经风热,用小柴胡汤加山栀、川芎。若内热口干,属肾经虚火,用加味地黄丸。(薛立斋)选案一人耳内时痛,痛甚欲死,痛止如故。就诊于立斋先生,六脉皆安,非疮也。话间痛忽作,度其有虫。令取猫尿滴耳中,(将生姜擦猫鼻,其尿自出。)果出一虫,遂不复痛。或用麻油滴之,则虫死难出;或用炒芝麻枕之,虫出不及猫尿之速。(《赵氏医贯》)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月神降临

    月神降临

    一个天赋异禀的少年踏上了复仇的道路。武技,魔宠,天资,一切都是为他而准备,当他将要报得大仇时,却发现只是一场空。
  • 阿房

    阿房

    战国末年,失语孤儿被燕国刺客训练营千越山救下,培养成为一名擅于施毒的女刺客,取名阿房。与大师兄荆轲相恋,却因奸人挑拨而成为叛国罪人,阿房不得不远离燕国,进入秦宫……面对嬴政的关怀,阿房该如何选择?而那著名的荆轲刺秦,却又早已注定了结局……
  • 蚍蜉之路

    蚍蜉之路

    在这个所肉强食的修仙界,看小人物如何一步一步登上巅峰,横跨大洋两岸,回往事,竞黯然殇魂!
  • 醉恋清风

    醉恋清风

    一场车祸后,一个二十一世纪女性的灵魂进入康熙年间一个少女的体内。为了生存,她选择入宫,却与康熙的儿子们展开一场爱恨纠缠,自由和爱,她将如何决择?在那古老的岁月里,是否曾有过这么一位女子?也曾有过相同的故事?我为何在这?假如我来这一世,只为与你相遇,只为了叹息间那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和悲凄,那么,就让一切该发生的,都在瞬间出现吧!那么,就算我笑灿了春花也别说我傻,就算我流泪了也别笑我软弱。如果,我就是那名女子。
  • 冷月云烟

    冷月云烟

    三个灵魂,三个人生。当这三个灵魂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时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是一跃成为人中龙凤,还是跌落至众人之下?天才少女冷依然的一生又会有怎样的转折?时回转,万象生,三魂聚,惊天地;圣皇位,阎神邸,转时空,忆初现;璃梦碎,烟云散,虚影梦,尽破碎;森万象,水涟漪,兽怒吼,雀神鸣;四神聚,定动荡,归山隐,名流传。
  • 鬼嫁之相府有鬼

    鬼嫁之相府有鬼

    一场大火,累他容貌尽毁,成为不良于行的残废,人不人鬼不鬼宿疾加身;也累她成为视钱如命满身铜臭的“奸商”。重遇她之前,澹台璧唯一的目的便是为风云家九族昭雪,而她至穿越以来,便对“他”有山盟海誓――富可敌国,拥金山银海,买他为夫。怎料,一夜惊变,她竟已为人妇?不过,你以为戚晓蛮戚大小姐会就此屈服?那么――你就答对了!堂堂相府,有权有势,依照戚大小姐雁过拔毛的原则,怎么可能轻易放过!?鬼面相公与奸商娘子的相府日常,你不得不知道的“刀光剑影”“深入浅出”斗智斗勇那些事儿。
  • 星空世界
  • 惹火王妃:王爷请驾崩

    惹火王妃:王爷请驾崩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隐形女杀手,亦是夏家病秧子三小姐。一朝命丧,当她伏了别人身,穿越时空,成了一抹孤魂,该何去何从。爹娘伪善,亲手送你们归西。姐姐笑面虎,撕破你的鬼脸皮。退了婚的四王爷上门求婚,银子留下,人滚!他--是元朝皇帝,杀伐果断,冰冷无情。当她遇到他--NN的,嫁妆呢!嫁妆呢!老娘要去求婚!
  • 易宁传

    易宁传

    本人的第一部作品。黑龙现世,万年杀劫开启,羽花山弟子易宁应劫而出。
  • 蟒袍卷天录

    蟒袍卷天录

    她穿着宽大的猩红长袍,沉静而冷峻。挂有刀刃饰品的兜帽遮掩了她的脸庞,在此之下,漠然的脸上看不出一丝喜怒哀乐。试图挑战她的人得到的只会是沉默,并被她手中的魔剑大卸八块;任何引起她注意的人,马上会知道何谓真正的绝望。她从不开口。对于整个王国的秩序与混乱,她漠不关心。对于世间种族的恩怨与战乱,她熟视无睹。她只在乎王国本身的安全。沉默者,陛下,统治者,女王。都是她在人们口中的称号。人们踏入她国土所需要了解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无论在大庭广众的场所,还是自家宅邸的房间内,都不要过多的谈论女王陛下,因为这可能足以引起她的注意——据说所有的老鼠和飞鸟都是陛下的耳目。而这位陛下的关注,绝对不是任何人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