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09400000071

第71章

過歙。見唐安寺蘭闍梨。三年。南登衡嶽。北訪荊帥成汭。汭加禮。舘之龍興寺。會內翰吳融謫宦。遂相追從。融為休。序其集。未幾。或有譖休於汭者。命遷公安。以待辨。乃題研寄意曰。入匣始身安。卒遊蜀。署禪月大師。蜀主每見。則以得得來和尚呼之。蓋其初以詩獻蜀主。有三衣一盋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之句也。乾化二年終。春秋八十一。葬成都北門外。塔曰白蓮。弟子曇域集其文。冠以融序。行世。名士韋藹議其著述。有風刺體。係乎教化。誠不在二李白賀下。又廣成先生杜光庭。評其書。瘦勁可愛。號姜體。韋莊詩曰。豈是為貧常見隔。定應嫌酒不相過。休肥而矬。蜀相王鍇影堂贊。殊能言其體裁。故茲聊舉其梗槩云。

唐貞辨

中山人也。蚤歲力學。其尅苦堅忍。蓋出天性。聽習之暇。則復刺指。血書眾經。畫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像施以結緣。

甞負笈客太原。時莊宗方居潛邸。壤與王氏接。城郭之禁。至不相容納。遂夜宿廢塚中。會出獵。見之問其故。且驗塚中。筆研鈔疏良是。因[這-言+(衣-〦)]入供養。曹太后尤敬仰之。辨乘間。訴於太后曰。貧道誠以佛法為懷。久居王宮。不樂如桎梏然。由是聽其出入。無所禁。迨王氏平。遂獲歸。講訓鄉里。人有布髮掩地者。其德化之所服如此。甞因行道次。有二天女來撓。辨被之神祝。不得去。則其操守可見。撰上生經鈔。葺治廢伽藍。其平生能不自豫逸如此。鮮矣。

唐可止

姓馬氏。范陽高丘人。年十二。憫忠寺法貞律師。見之。從其父母乞。為弟子。年十五。以息慈。往真定聽學。時大華嚴寺仁楚法師。善因明論。止執卷座下三徧。即領悟。眾推許焉。老宿維摩和尚。問楚門人之秀拔者。楚曰。幽州沙彌其人也。維摩遂質。以勝軍北量。辤莫能屈。因請就恒陽闡化。緇素悅服。年十九。抵五臺登具戒。感文殊放光燭身。已而歸寧鄉里。旦日行道。以報地恩。年二十三。遊并部。益進法華百法等義。景福中。以因明論。於長安大莊嚴寺。一唱數載。乾寧三年。貢詩。昭宗皇帝詔賜紫衣。仍應制內殿。未幾。劉仁恭以止為本道所管。上表乞放還。然其父之與師皆物故。而母獨無姜。止於是致母其所居房。行誦青龍疏。乞食以供晨夕。如是三載。無倦色。時晉陽李氏。遣兵出飛狐圍燕。城中穀貴。持盋所得。不足濟。忽巨蠎出其房。矯首顧視。如喜狀。同院居曉。博物釋子也。謂止曰。吾聞蛇目不瞬。今瞬其龍乎。止遽焚香禱之曰。儻獲檀越。以營甘旨。則神龍所加被多矣。居數日。燕帥之子。制勝司徒者。召以供養。俄而燕破。上避亂中山。節度使王處直。素欽渴其譽。請安置開元寺。月給祿有經。天成三年。王師復中山。招討使王宴休。以丞相馮道書。迎止至洛。為河南尹秦王從榮所留。奏賜文智大師號。住持長壽淨土院。應順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示微疾。稱念阿彌陀佛而逝。壽七十五。臘五十六。茶毗。塔遺骨於龍門山廣化寺之東南隅。

止風神峭拔。節操孤峻。讀書於所業外。孔李典籍。莫不該綜。制作尤長於律詩。在長安覩逍遙園蕪漫不治念曰豈姚秦獨能為童壽翻譯地乎。卒奏重脩焉。賜頟草堂寺。其在洛誦金剛經。雖[辱*亢]極弗廢。平生遊處。多終南崆峒間。有三山詩集。盛行于世。

唐鴻莒

即鴻楚之兄。其出處。皆與楚同。然性尤強識。治律嚴謹。習於慈憫濟物之行。每獲瑞應靈效皆弗以介意。天成三年。旱澇相仍。饑饉被江浙。盜入莒室。飽之饘粥。然後去。長興四年。趺坐儼然而逝。既殮。夜三鼓矣。俄聞有聲。若擊龕戶使開者。既開。復求新衣於諸弟子曰。佛土諸善人謂。吾所服不潔。不可之淨土。已而瞑。頂之煗者七日。

晉息塵

姓楊氏。并州人也。年十二。夢金人引以入室。覺而異之。因懇白父母。投草堂院出家。誦經律。達旦不寐。年十七。趨講席。聽淨名文義。弱冠圓具。尤循守軌範。尋從崇福寺宗感法師勝集。徒眾駢擁。及闡因明唯識等論。其得人之盛。如辨才從式最為稱首。天祐間。李克用據有河東。請居大安寺淨土院。脩治淨業。披閱藏典。設無遮大齋。前後五會。委身狼虎。裸體蚊虻。屢然手指。以致精進。寺奉觀音菩薩像。常熾七鐙。列香華供養。俄下山。授徒城內。復施浴放生。賑貧犒獄。懸旛蓋。以嚴飾淨明金藏二塔。後唐長興二年。又建三學院。以待遇賓友。華嚴經八十一卷。每字輒一拜。大佛名經。一百二十卷。亦如之。高祖受禪。乃益頂載先佛中指骨舍利於鳳翔府之法門寺。學俱舍論於天柱寺法師楚倫。六時禮佛。手餘二指。亦可謂勤矣。天福之季。示微疾而逝。壽六十三。臘四十四。闍維塔舍利於晉水之西山。

晉道育

新羅國人。唐景福壬子歲。始泛海來中國。遊天台。掛錫平田寺。三衣一盋。常坐不臥。至於掃除廊廡。料理器皿。采薪汲水。無所不為。然尤護生。以致其慈憫。裸露以待螫嚙。如是四十載。未甞少替。天福三年十月十日。終於寺之僧堂中。年可八十餘。闍維獲舍利莫計。

漢宗季

俗俞姓。臨安人。方穉齒。嬉戲隣家樹下。忽天震其樹。季隨僵仆。有姊尼。趨抱以察其色曰。此以怖昏。非死也。小待且甦。無復慮。已而果然。遂勉其親。令出家。事欣平寺大德為師。俄從巨信論師。稟名數論於三衢。時錢唐僧正蘊讓。與閭丘方遠。江東羅隱。二先生遊。季見而申問。遂作二百語以贄焉。讓大歎賞。乃請就龍興寺開講。以訓迪後學。四十餘年。獲弟子七八百輩。終於乾祐之戊申初。季甞於講次。見一異僧。語作胡音。季因問其西域未來經論。殊有感發。撰永新鈔釋般若心經。暉理鈔。釋上生經彌勒成佛經。及諸補闕義章。可數十卷。並行于世。季氣志雄邁。情性方正。寡言笑。眇目下視。操守堅確。雖屢空。裕如也。故此宗。至今繁衍云。

漢恒超

姓馮氏。范陽人。世業儒。而貨殖累鉅萬。超幼有異志。年十五。入庠校。工文藝。尤善騷律。一日偶閱佛經。乃歎曰。人生富貴。幻泡爾。復何足恤。遽往依駐蹕寺大德剃染。未幾。本師云逝。服其喪。以孝稱。梁乾化三年。獲登具於五臺。且將行邁以究所聞。而兵阻兩河間。龍德二年。遂掛錫無棣之開元寺。久之別構院。以事開演。迄三十餘載不替。是宜遐邇臻集。而緇素慕嚮也。以故秀造質問。守牧扣訪。輒使童子辤謝而已。州將李君。欲表乞紫衣師號。超不可。且曰。苟爾則吾必在盧龍塞外矣。丞相馮道。知其為族人。卒奏賜之號德正。自是忽忽不樂。乾祐二年二月三日。以微恙卒。春秋七十三。夏臘三十五。茶維。收舍利起塔以葬。

周行瑫

湖州長城之陳氏子也。年十二。習法華經。月有五日而成誦。其餘經部。皆不勞而辨。未幾納具戒於杭之龍興寺。傳澄照律鈔於金華雙林寺智新。天成中。遊會稽。樂若耶山水之勝。乃就大善寺。披覽大藏。又治看經道場於寺之西北隅。構樓閣。繕堂殿。蔚然成別院。顯德三年秋七月。示滅於院之正寢。其著述。有大藏音義五百許卷。行世。

周光嶼

應州金城韓氏子。幼習儒。讀書治文。有經世志。然每夢。神人謂己曰。佛法有緣。盍從之乎。乃依真容院法威出家。誦淨名經。通大義。因辭師。往太原三學院。聽維摩上生講。隨復弘闡。凡二座。徒眾填委。俄歸鄉里。戴華嚴經。六時繞殿。行道禮佛。晉天福四年。詔賜紫衣。明年賜號通悟。未幾眾請臨壇度人。固讓不敢當。眾曰。師解行兼備。可獨善乎。姑為一出。閱二三載。竟脫去。會上晏駕。少主即位。院亦曠方丈席。勤舊僉以嶼宜。嶼曰。此山四海客遊地。顧廚庫窘乏。誠使一旦坐堂上。將安所供給。敢固辭。眾強之。而後從居。凡十八年。如一日。檀幣委輸。飯僧計餘百萬。甞夜失覆經帛。而雲霧俱發。雪霰交零。翌日霽。則帛故在。豈陰靈假之。以行變化耶。顯德七年十月示疾。顧謂弟子曰。猶龍者厭乎大患。歎鳳者悲於逝川。諸行無常。是生滅法。言訖蟬蛻。世壽六十六。僧臘四十六。

宋皓端

嘉禾張氏子。九歲捨家。隸靈光精舍。習經法。年弱冠。抵四明阿育王寺。受具足戒于希覺律師。由是於南山部義。通明無壅。尋從金華雲法師。究名數論。法華經。遂徇吳興緇侶之請。而開導焉。時武肅錢王。尤歸誠大教。聞端譽。召就王府羅漢寺敷演。復徙真身塔寺。居無幾。乃依天台玄燭法師。稟止觀之道。撰金光明經隨文釋十卷。忠獻王借賜紫衣。仍署崇法大德號。晚年慕廬山遠公之為人。足跡不入俗。僅二十餘載。建隆二年。三月十八日。坐逝於所居房。壽七十二。臘五十。著述凡七十許卷。秘書監錢昱。為錄其行焉。

宋法圓

姓郝。真定元氏人。後唐長興二年。出家於鄉之觀音院。既落髮受具。遂遊方。閱藏典於韶山。而後歸。晉開運三年。契丹犯京師。其主耶律德光。迴軍至欒城而死。虜酋麻答耶律解里守常山。不即去。常山之人。謀逐之。虜知而先發焉。城中無少長。皆被屠戮。天王寺。喪八僧。圓其一也。初圓引頸再受刃。如木石然。圓呼曰。猛乞一劒。即身首異處。昏無所知。至暮覩反照獨念曰。冥漠之中亦有日月如此。徐捫其頸。則首在焉。然猶疑之。不敢搖動。時虜已潰遁。城中居民稍定。明日或扶之歸院。院僧方晨粥。見之以為鬼物。遽驚散。久之詢其故。乃悲喜相賀。然察其頸。則周匝有痕。如綫許終身。周顯德中。又寓大名之成安縣卯齋寺。溫尋藏義。開寶六年。集眾說法。坐逝。茶毗致舍利如粒。壽七十四。臘五十一。范魯公質聞而歎曰。夫看經精進之力。乃能見驗於生死之際。則佛之道果可誣乎。

讚曰。

先佛因地  悲智雙彰  度生之急  率由故常  阿僧祗劫  苦楚備甞  卒莫退轉  彌用激昂  既出三界  坐大道場  說法教化  利益無量  嗟哉後學  胡弗自強  欲行萬里  必藉資糧  暗室鐙明  苦海舟航  出生入死  乘此願王

同类推荐
  • 全闽诗话

    全闽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江南余载

    江南余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血门

    血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发微论

    发微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舍利忏法

    舍利忏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易者亦难矣

    易者亦难矣

    易者,既是交易者,也是易界中人,而我作为一名易者,所闻所见皆是“异”。
  • 执逆众生

    执逆众生

    前世的不公,今生的不幸。引领他走向了一条不归路。世上始终流传着一个传说,不知多久的以前,有一人站在众生的面前,执言灭天。
  • 森罗物语

    森罗物语

    有个眯眯眼儿,身负一柄霸王枪,取人首级如插标卖首;山上一对女子,艳丽至极,一个爱喝酒,一个施术法;天下才气共十斗,白衣书生独占其七;西国有个看相先生,懂音律,爱抚琴,痴心一片……这片大陆,四个国家相互对立,阴谋阳谋,铁骑剑气。还有那龙与异兽,随处可见。更有那毁灭世界之人,暗藏其中。而主角,则带一把没有剑锋的剑柄,把大陆搅了个遍……
  • 震撼心灵的人格故事

    震撼心灵的人格故事

    汇集开阔眼界的故事,让青少年在学海百科从容漫游,以激励人心的文章,让青少年获取鼓舞、走进快乐成功的圈子。通过这里可以学习很多,看到很多、获取很多、了解很多。经典的一个个小故事,是灵魂的重铸,是生命的解构,是情感的宣泄,是生机的乌瞰,是探索的畅想。优美的文学是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道义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
  • The Cruise of the Snark

    The Cruise of the Snar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谢谢你!再见

    谢谢你!再见

    三年,我的青春在这定格,没有你,一切都不完整。谢谢你,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守护在我身边再见,你我共同走过的青春之路
  • 盛世芳菲之迷雾山

    盛世芳菲之迷雾山

    迷雾山之地,不足为外人道也,此乃迷雾山千百年之准则。十七年前,少女花梅雪奉命出山,前往洛城。不料误入雪山,迷失道路,偶然间救下性命垂危的少年将军柳彦戎,相处中花梅雪芳心暗许,放弃自己使命,背离家门,跟随柳彦戎去了上京,此举带给洛伊皇族灭顶之灾。而此时的上京城,上演着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多少肱骨之臣成为刀下亡魂,多少无辜之人化为森森白骨......十六年后,几名少女再次走出迷雾山,日渐繁华的上京城,喧嚣繁杂,波诡云谲。伺机待发的西凉,虎视眈眈的北齐,表面繁荣内里空虚的大周何去何从......
  • 盛世陈迹:长恨书

    盛世陈迹:长恨书

    完颜宗弼,你看见那波浪滔天的黄河水了吗?你可知那河水中混着多少我大宋将士的鲜血?你可知那沉沙中埋着多少我大宋子民的枯骨?隔着这样的国仇家恨,你叫我如何当你还是那个宗四郎?
  • 英雄联盟之超神世界

    英雄联盟之超神世界

    青铜五玩家林涵意外来到lol世界瓦罗兰大陆,成为了一个默默无闻的路人甲角色。时逢诺克萨斯第五次西征德玛西亚,被卷入战乱的林涵成为了诺克萨斯城邦的俘虏,之后又被比尔吉沃特的海岛捉去当了奴隶。在只相信强者的瓦洛兰大陆,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活的自由,所以为了自由,林涵决定他必须成为英雄!鸣响战争学院的号角,迎接巨石峰上的朝阳,穿过恕瑞玛的无尽沙漠,寻找隐藏在暗影虚空中的末日真相。“我的大刀早已饥渴难耐了!”“开打!开打!”“生与死,轮回不止,我们生,他们死!”“你看到过我的小熊吗?”接过封印着无上力量的神秘宝剑,穿起环绕着远古符文的精致铠甲。
  • 墓地幽灵

    墓地幽灵

    晚上演出结束以后,当众多段家帮戏院的男演员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刚刚进入到甜美的梦境当中去的时候,他们所居住的客房里面突然传来了锣鼓家什因强烈撞击而发出的震天声响。当心惊肉跳的众人点亮马灯以后,却意外地发现不但挂在墙壁上面的锣鼓家什会自动发出声响来,而且平时演员们登台演出时穿的戏剧蟒袍也上窜下蹦的摆动起来,此外就连挂在墙壁上面刀枪剑矛也好像是有人拿在手里胡乱挥舞似的上下翻飞起来。然而最令人胆颤心惊的是,他们看到下午顺路搭车前来的一对中年夫妻正在床前的空地上面表演一场力量悬殊的二鬼摔跤比赛呢!扑朔迷离而又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也就由此展开,后来段家帮戏院的演员们一个个十分离奇的含恨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