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79900000004

第4章

与度人法(佛言。当观察此人。若不堪教授。复不以二事摄取。一者法。二者衣食。当语言大德。止勿度人。若有智慧堪能教授。又以二事摄者。应与羯磨作是白言)大德僧听。此某甲比丘。今从众僧乞度人授具足戒。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与某甲比丘。度人授具足戒。白如是。大德僧听。此某甲比丘。今从众僧乞度人授具足戒。僧今与某甲比丘度人授具足戒。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比丘度人授具足戒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忍。与某甲。比丘度人授具足戒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度沙弥法(律中。度罗睺罗为最初。僧祇云。若年七岁解知好恶。与出家过七十卧起。须人不得度。若能修习诸业听出家。若初欲出家者。为说苦事。一食一住一眠。多学问答能者度)。

与剃发法(时诸比丘辄度人故众僧不知。佛言汝若欲僧伽蓝中剃发。当白一切僧。若不得和合。房房语令知。已与剃发。若和合作白已剃发。作是白言)大德僧听。彼某甲欲求某甲比丘剃发。若僧时到僧忍听与某甲剃发。白如是(作白已。唤入众中与剃发。度人法式广如钞中。五分云。先与受五戒已。后受十戒)。

授十戒法(佛言。若在僧伽蓝中。度令出家者。当白一切僧。白已听与出家。应作如是白云)大德僧听。此某甲从某甲比丘求出家。若僧时到僧忍听。与某甲出家。白如是。授戒体法(善见云。阿阇梨告言。汝随我语。教汝授三归。答言尔。又应问遮难发戒缘起。准如经律例。须具问方乃授云)我某甲。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我今随佛出家。某甲为和尚。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三授已便得戒)。我某甲。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我今随佛出家已。某甲为和尚。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三结已与戒相)。尽形寿不杀生。是沙弥戒。能持不(答言能持)。尽形寿不偷盗。是沙弥戒。能持不(答言能持)。尽形寿不淫。是沙弥戒。能持不(答言能持)。尽形寿不妄语。是沙弥戒。能持不(答言能持)。尽形寿不饮酒。是沙弥戒。能持不(答言能持)。尽形寿不著华鬘香油涂身。是沙弥戒。能持不(答言能持)。尽形寿不歌舞倡技及故往观听。是沙弥戒。能持不(答言能持)。尽形寿不得高大床上坐。是沙弥戒。能持不(答言能持)。尽形寿不非时食。是沙弥戒。能持不(答言能持)。尽形寿不得捉生像金银钱宝。是沙弥戒。能持不(答言能持)。此是沙弥十戒。尽形寿不得犯(如请僧福田经。沙弥应知五德。一者发心出家怀佩道故。二者毁其形好应法服故。三者永割亲爱无适莫故。四者委弃身命遵崇道故。五者志求大乘为度人故。依如僧祇律。应为说十数。一者一切众生皆依饮食。二者名色。三者痛痒想。四者四谛。五者五阴。六者六入。七者七觉意。八者八正道。九者九众生居。十者十一切入。其列数释相对治显正。并广如行事钞中说)。

比丘授戒法(佛言。善来比丘破结使比丘。三语比丘边地持律五人。受戒比丘第五。中国十人。受戒比丘上列五受。并正律文善来。三语唯局佛在。余三通于灭后)。

授比丘戒缘(戒是生死舟航正法根本。必须缘集相应。有违虽受不得。今解二种羯磨。具足五缘。方成一能受之人。有五种。一是人道故。律云。天子阿修罗非人畜生。不得戒故。论云。三归五戒唯人中有。余道所无。二诸根具足。律云。若狂若聋若哑若身相不具百遮等人。一切能污辱众僧者。皆不得故。三身器清净萨婆多云。先受五戒八戒。曾破重者。更受十戒不得故。律云。先受戒破于重戒。还来受者名边罪难。又白衣沙弥造诸重业。并十三难摄故。四出家相具。律云应剃发著袈裟。与出家人同。若著俗服外道服众庄严具。裸形等不名受具故。五得少分法。律云。不与沙弥戒而受具戒。众僧得罪故。第二所对有七。一结戒成就以结不成。羯磨无所依故。二有秉法僧以白四圣教。非法众者不合秉故。三僧数满足。非谓头数满十故。毗尼母云。和上二阿阇梨。并须如法七僧为证。皆清净明晓故。律云。若无和尚若十众不满。如不满数中所明。皆不成就故。四界内尽集和合。律云。更无方便得别众羯磨故。五中有白四教法。毗尼母云。羯磨如法故。六资缘具足。律云。若无衣钵。若借他衣钵并非法故。七佛法时中。毗昙论云。若至法灭。一切结界受戒皆失没故。第三发心乞戒。律云。若受戒人不自称名。不称和尚名。教乞而不乞。若眠醉嗔恚。若无心受。皆不得戒故。第四心境相应或心不当境。或境不称心。或心境俱不相称。并非法故。第五事成究竟。始从请师终于受竟前后无违得名办事)。正授戒体前具八法。初明请师法(律云。弟子无师教授故。造作非法。佛言。当立和尚。弟子看和尚。当如父想敬重相瞻视。又病比丘无人看故。便致命终。佛言当立弟子。应共相敬重瞻视。便得正法久住增益广大。和尚看弟子当如儿想。善见云。以初不请故。后便违教。佛制令请也。若依本律。请法不在僧中。今依十诵僧祇。令受戒人先入僧中。教使次第一一头面礼僧足。然后请之。当偏袒右肩脱革屣右膝著地合掌教如是请言)。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请大德。为和尚。愿大德为我作和尚。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慈愍故(三请已。僧祇云。众中三请已。和尚应语发彼喜心。律本言)。可尔教授。汝清净莫放逸(依佛阿毗昙中。二阿阇梨。亦有请法。即准上文。余师义例)。

二安受者所在(佛言受戒人。不得在空隐没离见闻处。若在界外。其和尚及足数人。亦不得在空乃至界外。佛言。当安欲受戒者。眼见耳不闻处立)。

三差人问缘(时有欲受戒者。将至界外脱衣看稽留受戒事。佛言。不应尔。自今已去听。于先问十三难事然后受戒。戒师当问云。众中谁能与某甲作教授师。若有者答言。我某甲能。戒师应和。僧索欲已白言)大德僧。听彼某甲从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若僧时到僧忍。听某甲为教授师。白如是。

四出众问法(五分云。应安慰言。汝莫恐惧须臾持汝著高胜处。等已取其衣钵示语之言)此是安多会。此是郁多罗僧。此是僧伽梨(萨婆多云。此三衣名。九十六种外道所无。唯。佛法中有。今故示汝)此是钵多罗(十诵云。钵是恒沙诸佛标帜)。此衣钵是汝有不(答言。是诸部中。亦即加受法者)。应语言。善男子谛听。今是至诚时。我今当问汝汝随我问应答。若不实者当言不实。若实言实。汝不犯边罪耶(答言。无者应语言。汝应不识此罪名。谓曾受佛戒已犯于四重。即是佛法海外人。故名边罪。汝不有邪义。决云。凡问难有无意在相解。故中边不相领解。尚不成犯戒舍戒。今虽问而不识者。与不问无别。律云。不成受戒故。以下类此可知)。汝不污比丘尼不(僧祇律云。谓白衣时。污净戒尼梵行)。汝非贼住耶(谓白衣沙弥时。盗听说戒羯磨同僧法事)。汝不破内外道耶(谓曾作外道来受具足戒。后复入外道。今又重来受具戒者)。汝非黄门耶(谓非生揵妒变半月自截等六种者)。汝非杀父耶。汝非杀母耶。汝非杀阿罗汉耶。汝非破僧耶。汝非恶心出佛身血耶(僧祇律云。此二难佛灭后无。佛久涅槃。依旧文问耳)。汝非是非人耶(谓诸天鬼神等。变为人形。而受者)。汝非畜生耶(谓有龙畜能变形为人而来受者)。汝非二形耶(谓此身中具有男女根。正乖道器。汝今无不应。一一具解。问已若答言无者)。汝今字谁和上字谁。年满二十不(此三事及十三难。并须一一问答。以不具故不得戒)。三衣钵具足不。父母听汝不。汝非负人债不。汝非奴不。汝非官人不。汝是丈夫不(律本云。年满二十者。能耐寒热风雨饥渴持戒一食。忍恶言及毒虫十事。是丈夫相。僧祇云。二十已上七十已下。有所堪能是丈夫位。得与受戒。若过若减纵有所堪。及是应法而无所堪者。并不得与授戒)。丈夫有如是病。癞痈疽白癞干痟癫狂。汝无如此诸病不(并依有无具答)。如我今问。汝僧中亦当如是问。如汝向者答。我僧中亦当如是答(教授师应正理威仪已。便告言待至僧中。召命当来)。

五白召入众法(佛言。彼教授师问已还来众中。如常威仪相去舒手相及处立。当作如是白言)大德僧听。彼某甲从和上。某甲求受具足戒。若僧时到僧忍听。我已问竟听将来白如是(作此白已。应唤来来已当为捉衣钵。在戒师前。右膝著地合掌。当教如是乞)。

六明乞戒法(彼教授师。如前教已。应语言计乞戒法。汝应自陈。但以不解故。我教汝应言)大德僧听。我某甲从和上。某甲求受具足戒。我某甲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某甲为和上。愿僧慈愍故拔济我(三乞已教授师复坐)。

七戒师和问法(应作白言)大德僧听。此某甲从和上。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某甲为和上。若僧时到僧忍听。我问诸难事。白如是。

八正问法(应言。此安多会。郁多罗僧。僧伽梨。钵多罗。此衣钵是汝有不。彼答言是语言)善男子听。今是至诚时。实语时。今随所问汝当随实答(僧祇云。汝若不实答。便欺诳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诸天世人。亦欺诳如来及以众僧。自得大罪)。汝不犯边罪耶。汝不犯比丘尼耶。汝非贼心受戒耶。汝非破内外道耶。汝非黄门耶。汝非杀父耶。汝非杀母耶。汝非杀阿罗汉耶。汝非破僧耶。汝非恶心出佛身血耶。汝非非人耶。汝非畜生耶。汝非二形耶。(若随答言无者)汝字何等。和上字谁。年满二十未。三衣钵具足不。父母听汝不。汝不负人债不。汝非奴不。汝非官人不。汝是丈夫不。丈夫有如是病癞痈疽白癞干痟癫狂病。汝今有如是病无耶(并依问已有无具答。词义相领同前教授)。

二正授戒体法(萨婆多论云。凡欲受戒先与说法引导开解。令于一切境上起慈悲心。便得增上戒。应语彼言。六道众生多是戒障。唯人得受犹含遮难。不必并堪。汝无遮难定得受戒。汝当依文发增上心。所谓救摄一切众生以法度彼。又戒是诸善根本。能作三乘正因。又戒是佛法中宝。余道所无。又能护持佛法。令正法久住。又羯磨威势众僧大力。能举法界胜法置汝身心中。汝当一心谛受应作白言)大德僧听。此某甲从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某甲为和上。某甲自说清净无诸难事。年满二十。三衣钵具。若僧时到。僧忍听僧授某甲具足戒。某甲为和尚。白如是(僧祇云。作白已问僧成就不。乃至羯磨第一第二第三亦如是。十诵云。羯磨受戒时。当一心听莫余觉余思惟应敬重。当正思惟心心相忆念。应分别之。违者突吉罗)大德僧听。此某甲从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某甲为和尚。某甲自说清净无诸难事。年满二十。三衣钵具。僧今授某甲具足戒。某甲为和尚。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授具足戒。某甲为和尚者。默然谁不忍者说。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上。次第问答无违者得)。僧已忍与某甲授具足戒竟。某甲为和尚。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善见论中。及律本并云。授具足已。和尚阿阇梨等当为记春夏冬时。某月某日。乃至量影等时。授具足戒)。次说随相(时有比丘受具已。众僧舍去既不识犯。便造重罪。佛言。自今已去。作羯磨已。当先与说四波罗夷法)。善男子听。如来至真等正觉。说四波罗夷法。若比丘犯一一法。非沙门非释子。汝一切不得犯。淫作不净行。若比丘犯不净行受淫欲法。乃至共畜生。非沙门非释子。尔时世尊与说譬喻。犹如有人截其头终不能还活。比丘亦如是。犯波罗夷法已。不能还成比丘行。汝是中尽形寿不得作。能持不(答言能持)。一切不得盗。下至草叶。若比丘盗人五钱。若过五钱。若自取教人取。若自破教人破。若自斫教人斫。若烧若埋若坏色者。彼非沙门非释子。譬如断多罗树心终不复更生长。比丘亦如是。犯波罗夷法已。终不还成比丘行。汝是中尽形寿不得作。能持不(答言能持)。一切不得故断众生命下至蚁子。若比丘故自手断人命。持刀授与人教死叹死。与人非药若堕胎若[示*厭]祷杀。自作方便。若教人作。非沙门非释子。譬喻者说言犹如针鼻缺不堪复用。比丘亦如是。犯波罗夷法已。不复还成比丘行。汝是中尽形寿不得作。能持不(答言能持)。一切不得妄语乃至戏笑。若比丘非真实非己有。自说言我得上人法得禅得解脱得定得四空定。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天龙来鬼神来供养我。彼非沙门非释子。譬喻者说譬如大石破为二分终不可还合。比丘亦复如是。犯此波罗夷法已。不复还成比丘行。汝是中尽形寿不得作。能持不(答言能持)。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唯武为圣

    唯武为圣

    何为武:以力胜之为武;何为侠:纵横逍遥为侠。当薛岳一步步攀登之武道通天塔顶峰时,他已经不需要再仰望任何神魔仙佛,因为他就是神,武道之神!
  • 恨意滔天,总裁别帮我

    恨意滔天,总裁别帮我

    “你相信吗,我从未停止过恨你们,无休止,永无止境,你们想在一起?怎么可能?就算没有我,我也绝对不会让你们好过,命运的神,假如还有重来,我将永无懦弱,亲女儿又如何?对,你已经有了别的女儿,不缺我一个,你们才是一家人
  • tfboys我们一起看流星划过

    tfboys我们一起看流星划过

    这是当红偶像组合tfboys与普通三个女孩的故事
  • 基础设施产业的市场化改革

    基础设施产业的市场化改革

    基础设施产业是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在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时,如何处理竞争与自然垄断的矛盾?本书基于沉淀成本理论和补偿理论,提出必须先依据沉淀成本的规模与沉淀的程度,区分哪些环节具有较强的自然垄断性,哪些环节自然垄断性已经弱化,并深入探讨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影响,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设计不同的制度。
  • 医女良缘

    医女良缘

    在生母姨娘的亲手葬送下,颜梓愉又重新过了过来,这一世,没有了上一世对生母的期望,有的只是满满的恨意,她要改变一切,不让悲剧重演。
  • 英雄联盟之逗比的世界

    英雄联盟之逗比的世界

    在英雄联盟的世界中,总有很多逗比,你懂得,这是一部讲述逗比是怎样炼成的作品。不求多福,只为一乐
  • 龙啸云天

    龙啸云天

    龙,啸与云天,声碎山岳,力冲苍穹!凤,舞与九天,一舞断羽,红颜尽碎!纷繁云天,断剑有灵,古兽苏醒,神之祭台,奇异而精彩!更有计中计,谋中谋,他身负龙神之剑,却使一手狂刀,三十六刀,傲尽天下!只为一笑,喋血疯狂,成就永恒封号,破千载阴谋,护云天大陆,但却没能与至爱之人长相厮守,是遗憾,是无奈,还是……?一切由你开启,由你主宰,龙啸云天,你我携手!
  • 萌鹿之时代穿越

    萌鹿之时代穿越

    鹿晗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古代,与她结下了穿越千年坎坷恋缘,相誓相守千年的誓言能否实现?
  • 弈业

    弈业

    漫漫江湖路,侠义兄弟情。我自横刀斩朽世,立马仗剑走天涯。吼尽天下不平事,难问苍生何处平。庙堂不容匪有义,不为身名只为情。江湖路远心难安,国破民恨意难消。天地不仁草如芥,白云青狗不从心。王侯将相命有种,可叹苍生甘为役。永元扑蝶意未尽,望北遥叹昨日花。十载之后又十载,谁能不忘本初心?
  • 我的抗日生涯

    我的抗日生涯

    世界特种兵重生抗日战场,从此二战格局改变。“总有一天,我要给人民一个和平!”他毅然决然的踏上了保卫国家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