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57000000008

第8章 心

(心痛附)

养心丹

补益心气常服安神去百邪调顺营卫补养肾气菖蒲 紫石英 茯神 苁蓉 远志 麦门冬 豆卷 柏子仁 当归 细辛 卷柏 干姜人参 石膏 泽泻 薯蓣 秦艽 丹参 熟地黄 桔梗 白蔹 前胡 防风 白术 半夏桂(各一两) 牛黄 铁粉精 麝香 朱砂(各一分) 金箔 银箔(各百片)(一方多山药甘草芍药各一两)上为细末用枣肉为丸如绿豆大以牛黄等为衣人参汤下三十丸铁粉精乃炉内铁烟如紫粉

镇心丹

治忧愁思虑过伤心气不足神色损变志意沉伏怔忪恍惚眩冒恐怯惊怖及治骨热诸劳失精乱梦飞虚产熟地黄 远志 茯苓 柏子仁 白术(各一两半) 人参 菖蒲 麦门冬 酸枣仁木通 百肉(四两)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人参汤下如大 血气虚弱食少不眠煎酸枣仁汤下

门冬山药汤

补心虚惊悸治虚风颤掉风中有热眩冒风气百疾麦门冬 山药(各二两) 人参 甘草 生地黄 神曲(各三分) 桔梗 紫菀 犀角白茯苓归(各半两) 朱砂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煎枣汤调下食后

安心汤

补心虚惊悸麦门冬 山药(各八分) 芎 茯苓 犀角 桔梗 柴胡 紫菀 黄芩 白术 白芍药防风(各六分) 干上除研药外为细末与研药和匀每服半钱食后临卧枣汤调下

黄汤

治禀气怯弱将温过度积温成热熏蒸五脏或外触微寒搏于咽膈寒热相壅攻冲肺经或咳嗽曲折或服诸黄 人参 秦艽 甘草 紫菀 桑白皮 五味子 前胡 陈橘皮 白茯苓 贝母 桔梗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五片枣一个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以时

朱砂膏

镇心安神解热及肺损嗽血等疾朱砂 真珠 生犀 玳瑁 人参 甘草(各一两) 苏合油(二分) 牛黄 麝香 生脑硼砂上都为细末合研匀炼蜜破苏合香油剂诸药为铤子更以金箔裹之每服一皂子大食后含化凡嗽血

镇心散

治风气惊弱恍惚失常忽嗔恚悲愁志意不乐紫石英 白石英 龙齿 朱砂 细辛 人参 白术 防风 茯苓 干姜 桂 远志 天雄上件等分为细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

远志煎

治健忘安魂魄薯蓣 远志 熟地黄 天门冬 茯神 龙齿 地骨皮 防风 茯苓 麦门冬 人参 桂(各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酒下

犀角丸

古今经验疗久患心痛积年不定不过一时间还发发甚则数日不能食又便出干血犀角 麝香 桔梗 莽草 鬼臼 附子 桂 芫花(各三分) 朱砂(四分) 贝齿(五个) 甘上十三味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米饮下渐加三丸以利为度忌生葱猪肉野猪肉芦

雄黄麝香丸

治九种心痛及恶血结块乌头(八两) 大黄(十二两) 雄黄(五两) 麝香(一两) 朱砂(六两) 蜀椒 巴豆(各四两) 槟榔(十两) 当归 木香 桂(各六两) 犀角(三两) 干姜(四两)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米饮下七丸

茯苓丸

安定心神亦治虚损方远志 甘草 茯苓 麦门冬 人参 当归 白术 泽泻 独活 菖蒲(各三两) 薯蓣阿胶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大豆大未食温酒服二十丸日三不知稍增至五十丸若大虚身体冷少津液加

丹砂丸

治风虚心神惊悸或时烦闷志意不安丹砂(一两) 龙齿 铁精 人参 生干地黄(各三分) 金箔(三十一片) 牛黄 麝香(各一上为细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以时金箔汤下

雷丸散

治蛔虫咬心痛闷绝坐卧不安雷丸 鹤虱 萆 芜荑(各四两) 干姜 干漆 石脂(各三两) 龙胆 槟榔(各六两) 当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煎石榴根汤调下

茱萸煎

治心痛吴茱萸 干姜(各半两) 桂(一两) 白术(二两) 人参 陈皮 川椒 甘草 当归桔梗(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米饮下(一方有黄芩一两)

蜀椒汤

疗产后心痛大寒冷所致蜀椒(三合) 芍药(三两) 半夏 当归 桂 人参 甘草(各二两) 生姜汁(五合) 蜜(一上以水九升煮椒令沸下诸药煮取三升半去滓下姜汁蜜等更煎取三升一服五合瘥忌如常

地黄丸

治心经热菖蒲(四两) 蜜(半两) 生地黄汁(一中盏)上研为膏子蒲黄为丸如弹子大新水化下一丸食后

远志丸

治心气不定恍惚健忘语言错乱或即謇涩惊悸心忪神思不定常服镇心安神爽识强记朱砂 远志 人参 茯苓 茯神 甘草 白石英 紫石英 干山药 龙齿(各一两)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人参汤下寅午戌时服

当归汤

广济疗心痛症块硬筑心气欲绝当归 桔梗 白芍药(各八分) 浓朴(十分) 黄橘皮(八分) 人参(六分) 良姜(十分) 桃上九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讫如人行六七里进一服不利忌猪肉生冷油腻鸡鱼

远志丸

治心中恍惚不宁远志 菖蒲 龙齿 茯神 黄 人参 赤石脂(各一两) 干地黄(二两) 麦门冬(半两)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饮下

桂心汤

若心痛不得卧如从心间动作亦甚急面色不变此肺气逆行遂乘于心盖肺在膈上病则不可以偃故紫苏叶(二两) 桂(一两) 黄橘皮 桔梗(各三钱) 甘草 细辛 附子(各半两)半夏 人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附子煎

治冷气及瘀血心痛兼症块附子 乌头(各六两) 干姜 当归(各五两) 槟榔(十两) 赤石脂(八两) 桂(五两) 蜀椒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米饮下

槟榔鹤虱散

广济疗诸虫心痛无问冷热蛔虫心痛当归 桔梗 芍药 黄橘皮 鹤虱(各八分) 人参 桂(各六分) 槟榔(半两)上为细末空腹煮姜枣汤服方寸匕渐加至二匕乃利忌猪肉生葱油腻小豆粘食等

紫桂煎

延年疗冷气又刺心痛不能饮食当归 桂 桔梗 吴茱萸 人参 白术 良姜(各六分) 黄橘皮(三分)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酒下日二服加至十五二十丸为度忌生葱桃李猪肉雀肉

补心汤

治心气不足惊悸汗出心中烦闷短气悲忧独语自梦悉不自知及诸失血舌本强直人参 白术 茯苓 茯神 菖蒲(各半两) 远志(四钱) 甘草 桂(各三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一枚擘破同煎至七分食后温服

集效丸

治久心痛不可忍发歇经年不止治虫疰心痛并痔疾下部有虫痛痒不止木香 鹤虱 槟榔 诃黎勒 芜荑 附子 干姜(各二两) 大黄(四两)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橘皮汤下妇人醋汤下

蛇黄丸

通心气治惊悸状若心风谵语狂癫化痰涎蛇黄 朱砂 铁粉 不灰木 人参 茯苓(各半两) 甘草(生) 雄黄(各一分)上为细末用糯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金银薄荷汤下久服令人心开聪惠

犀角散

治心经行营卫凉血疗疮白茯苓 人参 甘草 干地黄 芍药 麦门冬 黄 黄芩(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紫苏木瓜少许同煎至六分食后温服

麝香丸

治心痛桂(一两) 当归 芍药 人参 细辛 川乌头(各一分) 麝香(一钱) 巴豆(半两)上为细末白面糊为丸如绿豆大米饮下三丸不以时若痛而冲聚往来上下行痛者休止腹中热燥烦

如智丸

木香末 硫黄(各半两) 密陀僧(一两) 附子(半两炮去皮为末醋煮成膏)上为细末将三味为末研匀以附子膏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茶下

益智散

若痛如针刺其心而痛甚者此脾受邪气以其脉上膈注心中邪气随经直干于心诊其脉缓甚谓之脾乌头(四两) 益智(三两) 干姜(三两) 青皮(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盐一字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六气散

治脾胃伤冷心腹疼痛又治霍乱吐泻妇人血气血刺白术(米泔浸一宿焙干面炒微黄取出) 良姜 桂 陈皮 茴香 甘草上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稍热服空心食前入盐沸汤点亦得

蕊珠丹

镇心空膈去八邪气及妇人血攻寒热惊忧成病朱砂(五分) 阿魏 木香(各二分) 附子(一分半) 生姜(或用雄) 安息香(各一分) 桃仁上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桃心汤下腹中有块如拳尤宜(校定此方生姜注云或用雄疑此当

补心丹

治心虚诸疾干山药 人参 茯苓 菖蒲(各四两) 熟地黄 黄 紫石英(各二两)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辰砂一两为衣临卧白汤化下一丸

茯神汤

治或惊恐失财或忿怒惆怅若惊忧逼逐致志气错越心行违僻不得安定龙骨 远志 茯神 防风 牡蛎(各二两) 甘草(七两) 大枣(七个)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枣一枚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又方熟地黄 茯苓(各四分) 人参 桂(各三分) 甘草(二分) 麦门冬(五分) 半夏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一片煎至六分温服不以时

守灵散

补心脏劳极茯苓(白者) 丁香 诃子(各半两) 桔梗 芍药(白者) 羌活 甘草(各一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用银耳环一只葱白一寸煎至八分通口服不拘时

补心汤

治心气虚弱少乐多忧麦门冬(一钱) 人参(二两) 紫菀(一两) 桂 紫石英(各二两) 甘草(三钱半) 赤小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一枚擘破同煎至七分食后温服若心咳脉浮恶风宜桂心汤恶寒时不能言口噤脉紧大宜附子细辛汤(方在后) 恶热脉疾小便赤涩

桂心汤

人参(二两) 桂 白茯苓(各一两) 麻黄 贝母(各半两) 甘草 远志(各一分)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茯苓汤

茯苓 麦门冬 黄芩(各一两) 秦艽 柴胡(各半两) 五味子(一两) 杏仁(一分)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以时

九痛丸

治心痛附子(三两) 干姜 巴豆(去油取霜) 人参 吴茱萸 野狼牙草(各一两)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食前温酒下

高良姜汤

治心痛高良姜(五两) 浓朴(二两) 当归 桂(各三两)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温中丸

治心腹痛干姜 半夏(各一两) 白术(二两) 细辛 胡椒(各半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食前服

拈痛丸

治九种心痛五灵脂 木香 当归 良姜 蓬莪术上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丸至十丸空心木香汤下

细辛煎

治心腹俱痛附子 细辛 人参(各二分) 干姜(四分) 吴茱萸(一合)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米饮下

紫石英汤

主心虚惊悸寒热百病令人肥健紫石英 白石英(各十两) 赤石脂 白石脂 干姜(各三十两)上五味 咀皆毕用二石英各一两石脂等三味各三两以水三升用微火煎煎一宿且勿食稍定则准新得住

大圣散

治心腹疼痛不已川乌头(四钱) 益智(三钱) 青橘皮 干姜(各二钱) 茴香(一钱)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盐少许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桂枝乌头汤

若痛引小腹此寒气客于厥阴之脉或胁肋相引肝肾脉弦大而紧久成寒疝宜此桂枝 白芍药(各三两) 乌头(二两半) 甘草(二两)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三片枣三枚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不以时

杏仁紫菀丸

治心下停水葶苈子(二十分) 杏仁(十二分) 茯苓(六分) 牵牛子(八分)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丸日再夜一服渐加至二十丸煮枣汁送下忌醋物

大温中汤

治心腹疼痛寒冷停凝干姜 良姜 浓朴 官桂(等分)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以时

孔子大圣枕中方

补心虚健忘助神龟甲 龙骨 远志 菖蒲(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前温酒调下

失笑丸

治九种心痛茴香(一字) 当归 金毛狗脊 芜荑(各一两)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先用油衮过热醋下男子冷水下

养心丹

服之能宽神消虑全志通神明不老不忘光明朱砂 明净乳香(各一分) 酸枣仁 雪白茯苓(各半两)上为细末以枣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清净水吞下一丸

定志丸

治心气不定五脏不足恍惚振悸忧愁伤嗟夜多梦寐惊魔恐怖不宁喜怒非时朝瘥暮剧暮瘥朝剧或人参 茯神 远志 菖蒲(各半两)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临卧米饮下

生姜枳实汤

若痛而但腹胀心痛甚者此由胃邪干心其脉微缓谓之胃心痛宜此桂 生姜(各一两半) 枳实(半两)上为细末以水三升煎至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不以时

五味子煎

治心痛五味子(五两) 桂 川乌头(各一两)上三味为粗末水五升煎取一半绞去滓入好蜜二两再熬成膏温酒化下一弹子大不以时

斑蝥丸

治心痛斑蝥(七个) 胡椒(四十九个) 乳香(一象子大)上三味为细末水蜜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粒妇人醋汤下男子菖蒲酒下不以时

良姜汤

治心痛腹痛久疟瘦弱干姜 真良姜(油焙紫色水洗去油)上等分细末每服二三钱白汤点不以时温酒亦得

椒茱丸

治心腹疼痛椒(二两) 吴茱萸(四两)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饮或酒下空心服

鳖甲散

治痞气心腹坚胀饮食不消鳖甲(一两半) 诃黎勒皮(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煎生姜橘皮汤调下

雄黄丸

治久患心痛时发不定多吐清水不下饮食雄黄(二两研) 好醋(二升慢火熬成膏)上干蒸饼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生姜汤下空心

撞气丸

治一切痰积心痛不可忍者良姜(生用) 干姜(各一两炮) 半夏(二两作曲用) 青皮(不去白) 陈皮(各一两不去白)上为细末生姜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煎生姜汤下食前服

(嗽附)

胜金丸

治肺虚劳咳嗽不出声者肥皂角(五寸) 马屁勃(一分) 干枇杷叶(三片) 浓朴(半分) 半夏(一分) 葶苈子(半皮(四片) 膈蜂窠(一分)地黄 甘松 麦门冬(各一分)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樱桃大每服一丸含化不以时

神效四时加减养肺汤

治肺气不足病苦气逆胸腹满咳逆上气抢喉喉中闭塞咳嗽短气气从背膂有时而痛然自惊或笑或紫菀 五味子 干姜 款冬花 半夏 人参 糯米 杜仲 白术 桂(各一两) 柴胡茯苓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入生姜三片枣一个同煎至五分去滓稍热服不以时夏秋柴胡独活射

泻肺散

治酒后劳倦或出当风喜怒气含于肺面目黄肿起即头眩咳逆上气时忽忽欲绝心下弦急不能饮食五味子 百部(各二两半) 茯苓 附子 苁蓉 当归 石斛 远志 续断(各一两) 细辛九十个)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空心温酒调下

大阿胶煎

补肺祛风阿胶 熟地黄 茯苓 山药 五味子 麦门冬 贝母 百部 柏子仁 茯神 丹麦 杜仲(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每两作二十四丸每服一丸细嚼米饮下食后

五参散

治肺脏风毒皮肤生疮欲似大风者人参 沙参(各一两) 玄参(半两) 苦参 丹参 赤箭(各一两) 乌蛇(三两) 甘草(半两)以上九味为细末桑白皮 白杨皮 地骨皮 槐白皮(重校定此方内白皮等四味无分两其太平圣惠方内亦载之上白皮等四味并细锉用生姜汁煮三二十沸取出焙干捣罗为细末与前药末和匀每服一钱温酒调

平肺汤

治肺气久虚喘急多倦款冬花 五味子 白茯苓 阿胶 白术 芎 人参 熟地黄 黄 紫菀 甘草 杏仁桂上等分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食后

麦门冬五膈下气丸

疗肺劳热肺损生虫形如蚕在肺为病令人咳逆气喘或为忧膈气膈恚膈寒膈热膈皆此劳气所生名麦门冬 远志 附子 细辛 甘草(各十分) 人参 干姜 黄 百部 白术 桂(各五分)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含化

百花煎丸

治肺虚客热咳嗽气急胸中烦悸肢体倦疼咽干口燥多唾痰沫或有恶物肌瘦发热减食嗜卧人参 紫菀 阿胶 百部 款冬花 山药 天门冬 麦门冬 贝母(各一两) 甘草(四两)上为细末熔蜡丸如弹子大每服一粒水一盏煎至七分和滓热服之食后

钟乳白石英丸

治肺虚咳嗽背寒食少泄泻钟乳粉 白石英粉 鹿角胶 五味子 山药 麦门冬 黄 干姜 熟地黄 人参 桂(各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或酒下

定嗽散

治十五种嗽上气不顺咽喉痒诸药无效服之甚良汉防己(半两) 雪白茯苓 紫菀 款冬花 桔梗 桑白皮 紫苏茎叶 杏仁 贝母(各一两)上锉碎焙干为末每服一钱津液含化徐徐咽之

温肺丸

治肺挟寒上气咳嗽胸满短气呕吐痰涎喘鸣肩息全不嗜食及寒毒疰嗽咯唾脓血紫菀 陈皮 附子 款冬花 半夏 杏仁(各一两半) 干姜 甘草 细辛 桂(各一两) 人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生姜汤下

紫菀丸

治嗽人参 紫菀 附子 款冬花 橘皮 半夏 杏仁(各三分) 细辛 甘草 干姜 桂(各半两)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姜枣汤下

款肺散

治肺虚气痞咳嗽喘满胸膈不利痰涎呕逆可思饮食五味子 紫菀 赤茯苓(各一两) 槟榔 枳壳(各半两) 桔梗 大腹皮 白术(各三分) 贝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入生姜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以时

白石英散

治肺气虚恶寒咳嗽鼻有清涕息气微四肢少力宜服补肺(重校定此方内人参无分两其太平圣惠白石英 五味子(各一两) 麦门冬(三分) 干姜(半两) 白茯苓 附子(各一两)甘草(半上为粗末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枣三个煎至六分去滓不以时忌生冷油腻等

温中当归汤

若痛而不休此重于寒寒留不去与正气相搏脉紧弦者谓之虚寒沉紧而实者谓之积寒虚寒者温而当归 人参 干姜 白术 浓朴 桂(各二两) 桔梗 白芍药(各一两) 附子 甘草木香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通气丸

治寒嗽天门冬(二两半) 蜀椒(二两) 乌头(一两三分) 干姜 人参(各二两) 桂(一两半) 蜈蚣上为细末炼饧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含化食后临卧昼夜十丸以胸中温为度

补肺汤

治肺气不足咳逆上气心胸气逆喉中闷塞咳嗽短气寒从背起有时而痛干呕心烦耳闻风雨声面目麦门冬(四两) 五味子(三两) 紫菀 干姜 款冬(各二两) 白石英(二两一分)桑白皮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二盏入竹二十叶枣五个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贝母散

治远年日近嗽贝母 知母 百部 阿胶 甘草 麻黄 杏仁 人参 茯苓 半夏曲饼子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大黄腊一皂大同煎至八分通口服

阿胶丸

平肺气阿胶 人参 茯苓 百合 贝母 桔梗 五味子 山药(各一两) 甘草(半两)半夏(一分)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盏入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和滓温服食前

相传汤

治肺气不足寒邪外乘咳嗽多痰肢体疼倦恶寒发热呕逆恶心鼻壅清涕咽干喘满五味子 芍药(各一两) 半夏 细辛 紫菀 杏仁 桂(各三分) 甘草(一分) 人参(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以时

木香散

治寒嗽木香 白术 五味子 细辛 甘草(各三钱) 干姜 款冬花 桂(各半两) 附子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枣一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

戎盐汤

若痛与腰背相引善螈 如物从后触其心身伛偻者此由肾受邪寒逆气上下于心其脉沉紧谓之拽盐(半两) 良姜 芍药 泽泻(各一两) 桂(二两) 吴茱萸 乌喙 黄 茯苓甘草(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煮羊肉汤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养肺煎

治肺虚阿胶 人参 五味子 贝母 百合 桔梗 芍药(各一两) 甘草 半夏曲(各减半)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生姜汤下食后

钟乳人参丸

疗嗽逆上气燥嗽冷嗽昼夜甚喉中水鸡声钟乳 人参 桂 干姜(各八分) 附子 款冬花 细辛(各六两) 紫菀(十分) 杏仁(四两)上九味为细末炼蜜酒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日三不知稍稍加之忌猪肉冷水生葱生菜等空心

胡椒理中丸

治肺胃俱寒咳嗽上气咽膈痞噎呕吐痰沫腹胁膨满或时下利肩背疼倦饮食减少胡椒 荜茇 干姜 良姜 细辛 款冬花 甘草 黄橘皮(各一两) 白术(一两一分)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米饮下不以时服

款冬花散

治肺感寒邪咳嗽不已痰实涎盛头昏鼻塞呀呷喘闷介介作声胸膈痞满不欲饮食贝母(四两) 知母(二两) 半夏 杏仁(各四两) 麻黄(半斤) 干桑叶(二两)甘草(四两) 款冬(二两) 阿胶(四两)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临卧更服

干姜散

治气嗽呼吸短气心胸不利可思饮食干姜 桂 款冬花(各半两) 细辛 白术 甘草 五味子 木香(各三分) 附子(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枣二个煎至六分去滓温服非时

酥蜜膏

治肺脏虚热咳嗽咽干痛唾脓血宜服此方生地黄汁(八合) 黑饧 白蜜 白糖(各三合) 生姜汁(一合) 酥 川麻 鹿角胶杏仁(上都于银锅中以慢火煎搅勿住手候稀稠得所以不津器盛之非时含一茶匙咽津

虚成散

补治肺脏劳极枳实 秦艽 白茯苓 芍药 延胡索 当归 麻黄 茴香(各半两) 甘草(一两)上九味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银耳环一只蜜三五滴同煎八分通口食后服此补五脏虚劳极方

四满丸

治冷嗽气嗽饮嗽燥嗽邪嗽胸胁支满多唾上气咽中腥臭咳不得卧面目浮肿气喘寒热蜈蚣(二个) 芫花(五分) 干姜 芎 踯躅花 桂(各一两) 人参 细辛(各半两)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麻粒大每服二三丸食后临卧温米汤下

香朴丸

治肺胃虚寒久冷不除四时往来动作咳嗽中脘气痞气道不利饮食进退肌肉不泽多倦乏力恶怕风浓朴 生姜(各一斤) 大枣(百个) 半夏(半斤) 陈皮(二两)以上五味用水二斗煮尽水如枣先软即去皮核余直至水尽漉出焙干入人参 白术 白茯苓(各二两)上为细末以枣肉和杵熟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丸米饮下

杏仁紫菀丸

崔氏疗肺虚而嗽上气喘急不得坐卧身面肿不下食消肿下气止嗽立验方葶苈子(二十分) 贝母(六分) 杏仁(十二分) 紫菀 茯苓 五味子(各六分) 人参(五分)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日二服甚者夜一渐加至二十三十丸煮枣汁送下若肿气

润肺丸

治风壅咳嗽化痰涎止喘痞利胸膈肺气半夏 阿胶 紫菀 桔梗 贝母 款冬花 汉防己(各一两) 蛤蚧(一对)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后生姜汤下白汤亦得

水煮丸

治久病不入饮食胸膈痰满痰多咳嗽恶心增烦头目昏痛半夏 藿香叶 白术 人参 山药 茯苓(各一两) 粟米(七两) 白面(一两)上为细末旋以冷水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先用生姜五片水一盏煮至七分去姜然后入药并

通声膏

治肺虚寒属风所伤语声嘶塞气息喘满咳嗽二气嗽酥 崖蜜 饴糖 姜汁 百部汁 枣肉 杏仁(各二升) 甘皮(五两)上合和微火煎常搅三上三下与一炊久服姜汁等各减半温酒一升服方寸匕细细咽之日二夜一

润肺散

治寒壅相交肺气不利咳嗽喘急语声不出痰涎壅塞胸膈烦闷鼻塞清涕咽喉干痛麻黄 人参(各二两) 杏仁(二两半) 阿胶(半两) 贝母(二两半) 甘草(一两) 陈皮(一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温服

麦门冬煎

治暴热咳嗽心胸烦闷口舌干燥上焦壅滞生麦门冬汁(四合) 生地黄汁(一升) 酥(三合) 生姜汁(二合) 五味子(二两) 赤茯苓(上先捣罗贝母等四味为细末入麦门冬汁杏仁膏等于银锅内搅令匀以慢火煎成膏收于不津器中

续断散

治盗汗不止续断 黄 人参 牡蛎 五味子(各一两) 陈皮 甘草(各半两) 桂(一两)上为细末入去心麦门冬二十粒生姜三片枣一枚水一盏每服一钱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润肺散

治肺感寒气咳嗽气喘痰涎不利胸满背痛人参(一两) 陈皮 五味子 紫菀 干姜 杏仁(各三分) 桂 甘草(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密陀僧丸

治积年肺气咳嗽密陀僧(一分) 金箔(十四片) 银箔(十四片) 绿豆粉(三钱) 胡粉(一分) 腻粉(半钱)上研匀枣和丸如小枣大每服一丸绵裹含化

椒红丸

治寒嗽川椒(半两) 款冬花 紫菀 干姜(各一两) 石 附子 细辛 皂角(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二十丸食前米饮下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胶饴汤

若腹痛而色苍苍如死灰终日不得太息者此由肝气受邪客乘于心盖肝藏血寒客于血血涩而变气地黄(一两) 芍药(二两) 当归(一两) 干姜(二两) 黄橘皮 川椒(各一两)甘草(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枣一枚胶饴如弹子大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平肺汤

平肺气治寒嗽人参 五味子 黄 桂 杏仁 白茯苓(各一两) 麻黄(二钱)上并锉碎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食后临卧细细热呷才温再暖热呷之尤佳

平肺散

治肺胃受寒咳嗽上气涎痰不利咯唾涎沫胸满气逆喘鸣肩息咽干噎气语声嘶破身体疼烦时发寒桑叶 枸杞 水蓼 覆盆子(各二两) 皂儿 茴香 荆三棱(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生姜一块胡桃肉半枚与药同嚼细咽津食后临卧

华盖散

治肺感寒邪有痰咳嗽不治不瘥紫苏子 麻黄 杏仁 陈皮 桑白皮 赤茯苓(各一两) 甘草(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温服

百部丸

治久新咳嗽唾稠粘气息不通嗽有脓血咽中腥臭喘息有音百部(三两) 五味子 干姜 紫菀 甘草 桂(各一两) 升麻(半两)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丸至三丸食后临卧熟水下

钟乳丸

治肺虚寒嗽不已钟乳粉(三两) 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各二两) 紫菀 款冬(各一两)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含化

紫菀汤

平肺气如多嗽加防己半两甘草一分紫菀 款冬花 麻黄 甘草(各一两) 干地黄(二两) 卷柏(半两) 麦门冬(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

杏仁煎

治气嗽心胸不利喘息短气杏仁(五两) 五味子(二两) 白蜜(五合) 酥 生姜汁(各一合) 贝母(二两)紫苏子(三上先研杏仁如膏都与众药合煎令稠不以时服一茶匙含化咽津

圣力丸

治肺间有水喘嗽小便不利面目浮肿葶苈(十二分炒青别研) 郁李仁(五分) 杏仁(三分) 汉防己 陈橘皮(各四两)茯苓(五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煎生姜橘皮汤下食后服日二道藏千金髓方孙兆尝进

阿胶散

治肺痿损伤气喘咳嗽有血阿胶 侧柏叶(各一两) 熟地黄 人参 麦门冬(各三分) 茯苓(半两) 蛤蚧(一只全者)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食后若肾咳恶风脉浮宜白前汤恶寒唾冷沫小便数脉紧宜椒红丸(方在前) 恶热骨间烦疼宜地骨皮散

白前汤

白前 细辛 川芎 五味子(各一两) 麻黄 芍药 桂(各半两)兼言之嗽肺也时感而喘则不咳之上诸咳之原其来虽各不同要之其气必至于肺而后发若非其时感邪而发咳者因其脏气衰而为病传注诸经腑因热者若肺咳恶风脉浮宜小青龙汤(方见伤风门) 恶寒脉紧宜杏子汤微小弱者宜钟乳丸恶热咽燥脉数

杏子汤

杏仁 干姜 细辛 甘草(各半两) 五味子 桂(各三钱去皮)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枣一个煎至一盏去滓温服痰多浊涕者加半夏半两

钟乳丸

钟乳(一两银石器内甘水煮一伏时研一伏时) 紫菀 桂 款冬花 黄 (各半两)桑白皮(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食前

天门冬汤

天门冬(半两) 知母 紫菀(各一两) 桑白皮 五味子 桔梗(各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有血者加阿胶半两大便涩而喘者加葶苈半两

附子细辛汤

平养肺气人参(一两) 附子 细辛(各半两) 菖蒲(一两) 五味子(二两) 甘草(二分)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射干汤

若肝咳恶风脉浮宜此射干汤恶寒脉弦紧宜五味子煎恶热目赤脉头眩宜百部丸(五味子煎百部射干 麻黄(各半两) 五味子 半夏(各一两) 款冬花(二两) 甘草(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麻黄浓朴汤

若脾咳恶风脉浮缓宜麻黄浓朴汤口中如含霜雪中脘阴阴冷恶寒脉紧弱宜温中丸大便坚从腹上

麻黄浓朴汤

麻黄 浓朴 黄橘皮(各两) 杏仁(半两) 甘草(半两) 半夏(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不以时

茯苓丸

茯苓 黄芩 黄橘皮(各一两) 五味子 桔梗(各半两) 半夏(三钱)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食后服

团参黄散

治肺虚热咳嗽气急胸中烦悸肢体倦疼口燥咽干情思不乐多唾涎沫或有恶物肌瘦发热减食嗜卧人参 黄 (等分) 甘草(减半)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生姜三片枣二枚同煎去滓温服不以时

五味实散

治形寒饮冷风伤肺脏咳嗽喘急涕唾痰涎鼻寒鼽水头目眩声重语音不出呕逆咽喉噎闷恶寒少力细辛 五味子 白芍药 甘草 半夏 桂上件等分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生姜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以时一方有干姜杏仁

五味杏仁汤

治肺经寒壅不调痰实咳嗽头昏鼻寒项强恶气身体拘倦痰唾稠粘语声不出陈皮 麻黄 甘草 杏仁 五味子 白茯苓(各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白石英汤

主肺虚少气补虚羸益肺止嗽进饮食白石英(一分杵细者绵裹) 五味子 白茯苓 附子 人参(各半钱) 甘草(一字)上 咀用水五大盏银石器中煮石英至三盏投药再煎至一盏半去滓分两服空心晚食前或鸡鸣

人参半夏丸

治肺胃受冷咳嗽气息胸膈痞满喉中呀呷呕逆涎沫饮食不下人参 细辛 陈皮(各二两) 丁香 半夏 浓朴(各四两)上为细末用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服生姜汤下

牡蛎散

治热汗不止牡蛎 粉 寒水石(各一两) 铅霜 朱砂 甘草(各半两生) 故扇灰(半分)上件同研令细每服半钱以新汲水调下非时

温肺汤

治寒壅相交痰实咳嗽咽肿疼痛鼻塞头昏肢体烦疼胸膈痞闷麻黄(五两不去节) 杏仁(三两) 甘草(一两半) 五味子(一两) 桂(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不以时

防己丸

治咳嗽不计新久者防己 杏仁 贝母 甘草(各二两) 甜葶苈(四两)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生姜汤下

五味细辛汤

治肺经感寒咳嗽不已白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五味子(二两半)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以时

广济紫菀汤

治肺虚喘乏痰多咳嗽胸膈逆满食少羸瘦及治肺痿咯唾脓血紫菀 茯苓(各一两) 五味子 百合(各三分) 甘草(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黄补肺汤

治肺虚有热黄 (一两) 芍药(一两半) 半夏(一两一分) 人参 甘草(各半两)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二盏生姜五片枣二个饧一杏核大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后

辰砂半夏丸

治肺壅痰实咳嗽喘急胸膈痞闷心忪烦躁痰涎不利呀呷有声半夏(半两) 朱砂 五灵脂(各一两) 杏仁(半两麸炒杵成膏) 葶苈(半两淘净令干杵成膏)上为细末入研药匀以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生姜汤下若痛而呕者此寒气客于肠胃得寒则津液流而聚沫聚沫则痛痛则气逆气逆则津液反而呕出其脉粳米汤及灸中脘

粳米汤

附子(半两) 半夏(二两半) 甘草(一两) 粳米(二两半)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枣一枚煎至一盏去滓温服空心食前服中脘穴在心歧上骨下至脐上取中心是穴可灸五十壮

地骨皮散

治肺壅痰嗽地骨皮 百部(各二两) 芍药 赤茯苓(各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竹叶一把煎一盏去滓食后温服

已嗽丸

治嗽久不已者款冬花 百部 紫菀 皂角上件等分为细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临卧煎枣汤下

金露散

平补气人参 白术(各三分) 五味子(三分) 甘草(一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以时白汤点服

小杏仁煎

治枯瘦发咳逆上气喉中有病心下烦不得咽者宜此杏仁(二两) 紫菀 款冬花 茯苓(各半两)上研杏仁为膏将诸药末研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丸食后米饮下

四顺散

治 嗽麻黄 杏仁 干姜(各半两) 甘草(二钱半)上为细末入盐煎去滓服不以时药末一大钱水一盏煎至六分稍热服

益肺散

调益肺胃收敛营卫糯米(炒黄) 阿胶 黄 (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煎鹿胶汤调下不以时

紫菀丸

治肺胃劳伤痰涎咳嗽紫菀(一两) 半夏曲 阿胶(各半两)上为细末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临卧米饮下

蜡煎丸

治壅嗽一名蜡煎散更不须丸防风 桑白皮 甘草(各等分米泔浸一日)上为细末以蜡一块子同煎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

润肺散

治肺虚咳嗽阿胶 杏仁(各一两) 糯米(五合)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白汤调下不以时

栝蒌煎丸

治肺经攻注面生风疮上喘气促咳嗽等疾栝蒌(二个) 杏仁(一两二钱) 半夏(一两)上件药并根据法修事先将栝蒌攘用银石器内熬成膏次入杏仁再熬候冷入半夏栝蒌皮末为丸如梧

橘皮丸

治气咳不问远近陈皮 桂 杏仁(等分)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白汤下

国老汤

治肺经积热外感寒邪口干喘满咽燥肿痛挟寒咳嗽唾有脓血桔梗(三两) 甘草(二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临卧温服

百部丸

治肺虚百部(四两) 生地黄(五斤取汁熬成稀膏)上将地黄膏和百部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米饮下

款肺散

治嗽大半夏 杏仁(各三十六个)上坩埚子内烧烟出存性每服末半钱至一钱温米饮调下不以时

通声丸

治肺伤风冷气不通流咳嗽失声语音不出温肺顺气通畅音声桂末 杏仁(各等分)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每服一丸新绵裹含化稍稍咽津不以时

参角丸

治肺风皮肤瘙痒生瘾疹或疥癣等苦参 肥皂角(各二斤去皮并子捶碎以水一斗浸揉取浓汁滤去滓熬成膏)上将苦参杵为细末以皂角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荆芥汤下

栀子汤

治胸痹切痛栀子 附子(各一两)上锉每服三钱水一大盏薤白三寸同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以时论曰或气乘客或脏气相干其卒然痛而即止者此寒气客于脉外得寒则缩绻绌急外引小络得热则治之(高良姜汤方在前)

熨法

盐半斤(炒)上以故帛裹就热熨痛处

雄黄丸

治肺劳咳嗽雄黄(一两)上入瓦合内不固济坐合于地上用土焙之周匝令实可浓二寸以炭一斤簇定顶火 之三分去一

贝母丸

治久嗽咽嗌妨闷咽痛咯血贝母(不以多少)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后含化日可三服

桃仁酒

治咳嗽上以桃仁三钱去皮尖捣烂着器中密封头蒸一炊曝干以绢袋盛纳二斗酒中六七日可饮四五合稍

三焦胀浓朴生姜半夏汤

殿中丞郭中妹十岁病腹色不变按之而大不陷心腹下痞满得之因取转数多病已月余兆按甲乙经胀消浓朴(半斤去粗皮炙) 生姜(半斤细切) 半夏(二两半洗)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一两)上五味切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服一升日三服今人服即减之

胸痹三物小陷胸汤

主簿李述之母患胸中痞急不得喘息按之则痛脉数且涩兆曰胸痹也因与仲景三物小陷胸汤一剂

肺中有痰(葶苈大枣汤泻肺)

著作雷道矩病吐痰坐顷间已及升余咳不甚面色黯郁精神不快兆告曰肺中有痰胸膈不利令服仲

久嗽(吸款冬花烟咽之)

有人病久嗽肺虚生寒热以款冬花焚三两才俟烟出以笔管吸其烟满口则咽之至倦则已凡数日之

肺虚客热(广济紫菀汤为丸)

国博王 患咽喉噎塞胸膈不利时发寒热夜多盗汗忽心胸壅闷咳血三两口即止晚后脉数口干皆因

肺伤汤

治咳嗽唾脓血胁下有痛处不能卧人参 桂(各二两) 紫菀茸 阿胶(各一两) 桑白皮(一斤) 熟干地黄(四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取六厘清汁入胶饴一匙再温动调匀服日二三食后服

蜀椒丸

治上气咳嗽心下坚痛咽中腥臭胸胁支满气息不通面目浮肿喉中呀呷嗽逆短气呼吸气塞语声不蜀椒 吴茱萸(各一两) 款冬花 干姜 紫菀(各三分) 桂 杏仁 皂荚 矾石 菖蒲乌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米饮下不以时

小胡椒煎

治肺胃虚寒咳嗽食少胡椒(五分) 干姜(六分) 款冬花(三分)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食前白汤下

天门冬煎

治骨蒸劳咳嗽宜此润心养肺天门冬(二两半) 白茯苓 贝母 杏仁(各一两) 甘草(三分)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食后含化一粒

五嗽丹

臊嗽气嗽冷嗽热嗽劳嗽并治之皂角 干姜 桂(各等分)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丸空心温酒下忌葱

防风散

治风热咳嗽防风 桑白皮 甘草上药各等分米泔浸一宿曝干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黄蜡皂儿大一块子通煎至七分温服食后

茜根散

治久咳嗽不瘥气喘欲绝肺伤唾脓茜根(三分) 百合 桑根白皮 鸡苏茎叶 阿胶 麦门冬 黄芩(各一两) 款冬花(三分)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竹茹一握煎至六分去滓不以时温服

钟乳丹

治肺虚咳嗽咯唾脓血钟乳粉 白石英粉 五味子 人参 桂(各一两) 山药 干姜 麦门冬 陈皮 白茯苓(各上为细末枣肉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不以时候

平肺散

治肺伤唾血人参 黄 五味子 桑白皮 款冬花 甘草 杏仁(各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食后去滓温服

生姜汁煎

治上气咳嗽喘息喉中有物唾血生姜汁 糖 蜜 杏仁 猪脂(各一两二味煎令黄去脂研杏仁)上合煎为膏每服杏核大含化不以时

白蜜膏

治久新咳嗽上气心胸烦热唾脓血方紫苏子(三两) 生姜汁(一合) 白蜜(一中盏) 鹿角胶 杏仁(各三两) 生地黄汁(一盏)上件三味都捣熟入生姜地黄蜜相和以慢火熬成膏于不津器中密收之每服以温粥饮调下半匙日

五味子散

治肺虚咳嗽上气喘满语声不出心胸痞闷头昏痰涎小便赤色五味子 人参 桑白皮 麦门冬 防风 麻黄 细辛 甘草 白前(各半两) 杏仁(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浓朴散

治咳嗽呕吐寒热不下饮食浓朴(二两) 杏仁 人参 半夏 陈皮 紫菀 白术 贝母(各三分) 甘草(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以时

金露丸

治痰多咳嗽人参 知母 贝母 甘草(各三分) 乌梅肉(一分) 桃仁 杏仁(各半分)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含化咽津不以时

杏仁煎

疗气嗽杏仁(五合) 生姜汁(二合) 酥(一合) 蜜(四合)上四味以水三升研杏仁取汁纳铜铛中煎搅可减半纳姜汁煎如稀糖纳酥蜜煎如稠饧一服一匙日

同类推荐
  • 佛说乐璎珞庄严方便经

    佛说乐璎珞庄严方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净土往生传

    净土往生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二门论

    十二门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庙学典礼

    庙学典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Poor Miss Finch

    Poor Miss Finc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甜妻养成:小猫别猖狂

    甜妻养成:小猫别猖狂

    惨遭灭族,宋常欢携圣物逃跑,却难逃死亡。一夜重生,她变成了沈孟森的掌中物,当晚被吃干抹尽。遭人陷害,隔天她就被赶出家门,他再也没能够找到她。时隔两月,她产下双胞胎,居然还有人要跟她抢舆论纷飞,她为了生活忍辱负重,成为网络女主播,进军娱乐圈,成为新晋影后。旧情复燃,他们却在不久之后又要面临生死离别。有谁知道,遇见这种事怎么破!?
  • 万王之首

    万王之首

    【如果书荒了可以看看。书中主角有智商、有勇气、有魄力、有情、有义。】脚踏乾坤镜,头罩十龙钟,左手镇妖魔,右手镇仙神,双眼破万法,口鼻焚天火。万王之王,我为至尊之首。
  • 太上始天尊说东岳化身济生度死拔罪解冤保命玄范诰咒妙经

    太上始天尊说东岳化身济生度死拔罪解冤保命玄范诰咒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俊凯之爆宠爱妻

    王俊凯之爆宠爱妻

    在凄凉秋瑟的细雨中行走,寂寞是指尖的凉和心底的痛。在这冷冷的夜里,寂寞不请自来,穿过肌肤,直抵灵魂深处!抬头望着一望无际的天空,王俊凯你在哪?我想你了。作者qq:3371177564
  • 巴甫洛夫传

    巴甫洛夫传

    本书描写了巴甫洛夫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俄国生理学派创始人的形象,并将他完整、独特的个性忠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 重生之阿修罗萌主

    重生之阿修罗萌主

    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有点小刺激,但绝对是宠文……秋千雪没见过父母,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长成这样长不大的娃娃脸,大得不可思议的眼睛,抹了朱砂般通红的嘴唇,很特殊的一张脸。更特殊的是,她有一根比正常人反应要半上半分钟的神经。别人打她一巴掌,半分钟后她才感觉到疼。她的一生就因此被嫌弃、被歧视、被嫉妒、被玩弄着,还莫名其妙的被害。咬舌自尽时,她想,这陪伴了她一生的缺陷,让她感受到的唯一好处,就是还没感觉到疼,她就死了……再睁眼是呱呱坠地,空气呛进她的喉咙,冲击着她脆弱的声带,嚎亮的哭声中,她知道自己重生了,慢反应的神经也正常了再活一世,她立誓将别人当玩具在那萌得不像话的外表下,不知道多少人被她卖了还帮她数钱,不记得多少人在被她害死前还扑上去把她护在怀里。拥有一张骗死人不偿命的外表,自然要物尽其用与其强大到让人忌惮,还不如可爱到让人忍不住亲近。当一个人真正有人见人爱的魅力时,与她做对,只会死得很惨。“若是谁杀了秋千雪,他的子孙都会遭到全华夏人的追击。”----------------------------------------------------------------------小片段:黄昏,僻静的小巷中,四下无人。他拿出一颗棒棒糖递给她。她抬头,水汪汪的大眼睛瞅着他,不说话。“不喜欢吗?”他问。大眼睛仍然直瞅着他,不说话。他左右看了看,心想,若是这一幕正好被人拍到,极有可能成为引起人负面遐想的经典画面。於是一直停在空中的手几下把糖纸剥开,有些用力的将糖塞进了她的嘴里,然后长腿一迈,大步拉开了距离。走了几步,停住,回头。大眼睛还在一眨不眨的瞅着他,棒棒糖搁在嘴里没动一下。“走不动?”他问。小脑袋直点。“要背?”“抱。”深吸口气,几步上前,弯腰以抱小孩姿势把她搂在怀中,心想,若是正好被人摄影,就更经典了。可爱少女吃了怪蜀黍一颗糖后被迷惑,赶也赶不走的求抱求拐卖……
  • 道是无晴却有情

    道是无晴却有情

    万物生时道生,三人行时道显,却本心时道损,守执念时道灭。
  • 我会后悔当初

    我会后悔当初

    一个天才少年,为何放弃清华北大而遁入师门?一个奇葩少年的成长经历!是什么让他谱写了开挂般的人生?又是什么能让他后悔当初?!
  • 殖民女王

    殖民女王

    晋级失败的束雅以为自己死定了,没想到睁开眼发现自己成了另一个同名的十七岁少女。被母亲遗弃,被父亲厌恶,被姨娘捧杀。未婚夫想娶的是异母姐姐,天赋优秀的异母弟弟对自己痛恨唾弃。对此,前身从年幼开始就接受铁血精英贵族教育的束雅表示,我与你们的智商和实力都不是一个等级上的,一切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是渣渣。今天你对我不屑一顾,来日我让你高攀不起。战斗和开拓新领地是铭刻在身体和灵魂里的本能,即使我孤身一人在未知的异界,也没有什么能阻挡我占领这个世界的野心。
  • 原来爱你这么久

    原来爱你这么久

    “这是二十万,足够你往后的生活,从此以后,你,我各不相干。”再见面,他将我压在了电梯墙上,对我怒吼。“温晓彤,你就这么缺男人,说,你给我带了多久的绿帽子?”“温晓彤,你是不是一直就这么犯贱?你缺男人,你完全可以继续找我。你干嘛去招惹我哥?你那肮脏的身子居然让我们兄弟二人都睡了。”“唐素,我勾·引你的哥哥,呵呵,也对,在你们这些有钱人的眼里,我这样的人,就是下贱至极。我除了勾·引男人,就什么也不会,你说是不是?”“以前的时候,我是被你包·养的,见不得光,现在,我是被你哥哥包·养的,他大发慈悲,我可以见光了,你说,我的手段,是不是更加的高超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