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54400000011

第11章 杂症(7)

急救法 用硫黄、麝香末填脐中,放葱饼于上,以熨斗盛火熨之,葱烂再易,得暖气入腹,渐醒为度。或以灰炒暖,盛囊中熨心头,冷即易。数次后,若眼开,始进酒浆或米汤。如不醒,以艾灸门牙缝,候喊声出即可救矣。若不先温其心即用火烘,冷与火搏必死。(《濒湖集简方》)温脐法 用麝香、半夏、皂荚末一匙填脐中,将生姜切薄片贴之,放大艾火于姜片上蒸灸三七壮,灸关元、气海二十壮,热通于中,逼寒出外,手足温暖则生。(《明医指掌》)中寒无汗 芥菜子研末水调,填脐内,以热物隔衣熨之,取汗出妙。(《简便单方》)中寒腹痛并绞肠痧 胡椒七粒,以布一层包裹,不拘自己或他人嚼碎,纳脐内,随以膏药粘贴,再以热手按之,盖被而卧。少顷腹中作热,或有汗出,则寒气散而痛自愈矣。(《圣济总 》)事后中寒腹痛 凡房事后,中寒腹痛,甚者以葱白头捣烂摊脐上,以艾灸之或熨之,得鼻尖有汗,其痛立止。

(《活人书》)

中暑

中暑不省人事 急取灶内微热灰壅之,复以稍热水蘸手巾,熨肠胁间,良久即苏。切不可便与冷物吃。(《急救方》)中暑昏眩烦闷欲绝 取田中干泥,做一圈堆在病患肚上,使少壮人撒尿于泥圈肚脐中,片时即得生矣。苏后切不可饮冷水及卧湿地,得冷即死。(《种福堂方》)中暑大小便不通 田螺(三枚)捣烂,入青盐(三分)摊成膏,贴在脐下一寸即通。(同上)绞肠痧 绞肠痧者,暑郁中焦,腹痛连心,上下攻绞,不得吐泻,或手足皆冷,乃肠绞缩腹,须臾杀人。急用生熟水调白矾三钱,少顷探吐,去其暑毒即安。或刺委中穴及指爪甲,令出血。如胸背四肢发红点者,以菜油灯火遍之。(《证治汇补》)旅途中暑卒倒不省 (或稍省而不能运动者)当实时扶入阴凉干处,以布巾衣服等蘸热汤,覆脐下及丹田之上,续以汤淋布帛上,令彻脐腹,但暖则渐苏也。如仓卒无汤处,掬道上热土于脐间,以多为贵,冷则频换。或道途无汤处,即掬热土于脐上,仍拨开作孔,令众人遗尿其中、以代热汤,亦可取效。(《多能鄙事》)中暑忽然不省人事 宜灸百会、中脘、三里、脾俞、合谷、人中、阴谷,三阴交斟酌用,或针亦可。(《刺灸要诀》)冒暑大热霍乱吐泻 百劳、委中、合谷、曲池、三里、十宣等穴,酌选针灸。(同上)中热僵仆不醒 切勿移冷地,寒气一逼即死。须安置于近日暖处,取路上净热土,捏圆圈围脐上,令溺圈内,或将日晒热瓦,熨其人心腹及脐下,气通则醒。(《严用和济生方》)

中湿

湿痛 糯米一升煮烂饭,将白酒、药六七丸捣入饭内,敷痛处,外用纸布裹,二日愈。(《传家宝》)风寒湿痛 人腿背各处,患风寒湿气,彻骨疼痛,药饵难治。可于夏伏天,用槽坊内蒸酒的槽,下锅烧热,将布包两包,在痛处热灸,冷即更换,令寒湿尽出即愈。(同上)风湿臂痛 秦艽(一钱) 防风 归全(各二钱) 木瓜 草 海风藤 白茄根(各三钱) 麻黄(五钱)酒(二斤)沙罐内煎四五滚,在臂上熏洗,每日二次,不可怠略。钱青抡云∶家慈尝患此病,亲试立效,后治他人,无不附应。(《经验单方》)风湿走痛 牛皮胶(一两)同姜汁半杯化成膏,摊纸上,热贴之,冷即易,甚效。一方加乳香、没药一钱。(《笔峰杂兴》)风湿膝痛 香港脚风湿,虚汗少力,多痛及阴汗。烧矾末一匙头,投沸汤,淋洗痛处。(《御药院方》)腿膝湿痛 用烧酒糟一桶炒热,浓堆患处,冷即换热,转五六次拔出寒湿气,除根。(《初虞世必效方》)寒湿疼痛 广胶(四两)同生姜汁半碗、米醋一盏熬成膏,入肉桂、花椒、牙皂、川乌、草乌末(各五六钱)、麝香(一钱)搅和摊于 丝上,先以生姜擦患处,烘热粘贴,甚效。(《医学正传》)筋骨疼痛 猩红(三钱) 枯矾(四钱) 为末。作三纸捻,每旦以一捻蘸油点火熏脐,被覆卧之取汗。(《简要济众方》)浑身骨痛 破草鞋烧灰,香油和,贴痛处即止。(《本草纲目》)皮里作痛 不问何处,用何首乌末,姜汁调成膏涂之,以帛裹住,火炙鞋底熨之。(《集效方》)湿痰肿痛 水红花 萝卜 荚白 金凤花 水龙骨 花椒 槐岑 苍术 金银花 甘草(各等分)煎,熏患处,水稍温即洗之,其效如神。(《单方汇编》)寒湿痹痛麻木不仁 川乌 草乌 荜茇 甘松 山奈(各五钱) 共为末,炒热布包,熨痛处,神效。(《种福堂方》)熨背法 (治胸背疼痛而闷,因风寒湿而起者) 肉桂心 附子 羌活 乌头 细辛 川椒(各一钱五分)川芎(一钱) 共为细末,以帛包之,微火炙令暖,以熨背上。取瘥止。(同上)麸蒸法 (治风寒湿伤于足膝) 小麦麸(四五升) 葱(三大茎) 川椒盐(各一撮) 酒醋拌匀,至润为度,共放铜器内炒,令极热,将所患腿脚熏蒸,其上盖以衣被,多蒸汗出匀遍,待一两个时辰,觉汗稍解,勿令见风,立效。

(《经验广集良方》)

中毒

中漆毒 一州牧以生漆涂囚眼,囚即盲。适一村臾见而怜之,语囚曰∶汝急寻蟹捣碎取汁,滴眼内,漆当随汁流散。囚如其言,觅得一小蟹用之,目睛果愈,略无损。(《景岳全书》)中水银毒 水银误入末药,中肌肉,能损筋骨,以金器磨之,金器白则愈。(《宜良李氏刊方》)中碗丝毒 饮食偶因碗边有丝,服之不知,顷刻喉咙痛胀,用麻 点着,以口如用烟袋状,吸其烟即解。(同上)中药箭毒 雄黄末敷之,沸汗出愈。(《外台秘要》)姚僧坦云∶药箭有三种,交广夷人,用焦铜作箭镞。岭北诸处,以蛇毒螫物,汁着筒中,渍箭镞,此二种。才伤皮内,便洪浓沸烂而死。若中之,即饮粪汁并涂之,最妙。又一种,用射罔煎涂箭镞,亦宜此方。(《集验良方》)中煤熏毒 一时运倒,不省人事,用萝卜捣汁,灌口鼻,移向风吹便能醒。(《唐瑶经验方》)胡季堂云∶中煤毒,土坑漏火气而臭秽者,人受熏蒸,不觉自毙,其尸软而伤,与夜卧梦魇不能复觉者相似。房中置水一盆,并使窗户有透气处,则煤炭虽臭,不能为害矣。(《急救方》)中轻粉毒 贯众 黄连(各五钱) 水煎,入冰片少许,时时漱之。(《陆氏积德堂方》)一方,陈酱油化水,频漱之。(《集简方》)中蜀椒毒 用鸡毛烧烟,吸之即愈。(《千金方》)中水毒 初得恶寒、头目微痛,日轻暮剧,手足逆冷,三日则虫蚀下部,六七日食至五脏杀人。捣蓝青汁敷头身令匝,或捣蒲公英绞汁,以绵染,导其下部。(《津台路史》)一方,用小蒜三升,煮微热,若大热即无力以浴身。如身发赤斑纹者,毋以他病治之也。(《肘后方》)中沙虱毒 沙虱在水中,人澡浴则着人身,钻入皮里,初得皮上正赤如小豆黍粟,摩之痛如刺。三日后寒热、发疮毒,若入骨杀人。岭南多此。即以茅叶刮去,以苦菜汁涂之佳。(同上)中射工溪毒 芥菜子研末和酒,浓敷半日,痛即止。(《千金翼》)中蠼 尿毒 画地作蠼 形,以刀细取腹中土,涂二次即愈。孙真人云∶予得此疾,经五六日不愈,或教此法而瘳,乃知万物相感,莫晓其由也。(同上)一方,如绕腰者,败酱煎汁,涂之良。(《杨氏产乳》)中蜈蚣毒 舌胀退场门是也。刺雄鸡冠血,浸舌并咽之。(《青囊杂纂》)附∶祛蜈蚣法 凡人家多蜈蚣,以头发常烧烟,或床下、或厨房,闻之入土三尺。(《奇方类编》)中蜗牛毒 毒行遍身者,蓼子煎汤,浸之立愈。但不可近阴,令弱也。(《陈藏器本草》)中蝼蛄毒 用醋和锻石,涂之即愈。(《圣惠方》)中蚯蚓毒 形如大麻风,须眉皆落,即浓煎盐汤浸身,数次愈。小儿受之,盐汤温洗,或鸭血涂之,自愈。(《单方摘要》)一方,用锻石水浸之最妙。(《邵真人经验方》)中黄蝇毒 乌蒙山峡多小黄蝇,生毒鳞中,啮人初无所觉,渐瘠为疮。勿搔,但以冷水沃之,擦盐少许,即不为害。(《方舆胜览》)中金蚕毒 雷丸(三钱)为末,同白矾少许调匀,倘见金蚕出见之时,辄以末少许,掺在蚕身之上,立时化为红水如血。(《石室秘 》)《铁围山丛说》)云∶金蚕始蜀中,延及湖广、闽粤浸多,有人舍去,谓之嫁金蚕。率以黄金钗器,绵缎置道中,俾他得焉。郁林守为吾言∶尝见福清县有讼遭金蚕毒者,县官求治,不得踪。或献谋,取两刺 入捕必获矣。盖金蚕畏 ,入其家,金蚕则不敢动,惟匿榻下砖罅,果为两 擒出之,亦可验也。近来此风少息,然南宁蛮洞中,尚有其毒。识此,以备客游之助。(《端素斋杂缀》)中诸蛊毒 下血如鸡肝,昼夜不绝,脏腑败坏,待死者,以 荷叶置病患席下,勿令病患知,必自呼蛊主姓名也。(《梅师方》)附∶蛊毒说 蛊毒中土少见之,世传滇粤深山之人,于端午日。以毒蛇、蜈蚣、虾蟆同器盛之,任其互相吞食,俟一物服存者,则以为蛊,又谓之桃生。凡欲害人,密置其蛊于饮食中,人中其毒,必心腹 痛,如有虫啮,吐下皆如烂絮,若不急治,食人五脏而死。亦有十余日而死。更有缓者,待以岁月,气血羸惫,食尽五脏而后死。(《景岳全书》)附∶验蛊毒法 无论年代近远,但煮一鸭卵,插银钗于内,并含之,约一食顷取,视钗卵俱黑,即是中蛊毒也。

(《奇方纂要》)附∶预防中蛊法 凡入有蛊之乡,所用饮食,但以犀角搅试,有毒者,白沫竦起,无沫即无毒也。(《杨氏南行方》)附∶反蛊及主法 凡入蛊乡,见人家门限屋梁,绝无灰尘洁净者,其家必蓄蛊,当用心防之。如不得已,吃其饮食即潜。于初下箸时,收藏一片在手,尽吃不妨。少顷却将手藏之物,潜埋于人行十字路下,则蛊神反于本家作闹,蛊主必反来恳求,或食时让主先动箸,或明问主人云,莫有蛊么,以箸筑桌而后食,如是则蛊皆不能为害。此皆验于蛊乡云。(《卫生宝鉴》)剥马中毒 破骨刺破欲死者,以马肠中粟屎捣敷,以尿洗之,大效。(《本草纲目》)食马肉中毒 捣芦根汁作汤,浴之即解。(《简易良方》)小儿中马毒客忤 烧马尾烟于前,每日熏之,瘥乃止。(《圣惠方》)

误吞针铁

误吞针 双杏仁捣烂,以猪脂调贴,其针自出。(《敬修斋方》)误吞针铁 真磁石如枣核大,钻一孔线穿,吞,拽之立出。(《箧中方》)

诸物咽

骨 在咽 栗子肉上皮(五钱)为末,乳香(二钱半)、 鱼肝(一个)同捣,丸如梧子大。看鲠远近,以线系,绵裹一丸,水润吞之,提线钩出也。(《圣济总 》)一方,用栗子内薄皮,烧存性,研末吹入咽中即下,神效。(《乾坤生意》)诸骨 塞 五日午时,韭畦中向东,勿语。取六一泥(即蚯蚓粪)收之。每遇骨 ,用少许擦咽喉外,其骨自消。(《乾坤秘韫》)一方,用獭爪于咽喉外爬之即下。(《便易良方》)鸡骨 打死活鸡一只,取出鸡内金洗净,灯草裹,于火上烧存性,竹筒吹入喉内即消,不可食肉。(《撮生方》)一方,用五倍子末,掺入喉中即化下。(《海上方》)诸兽骨 以桑木上虫屑末醋煎。灌漱自下。(《同寿 》)一方,用皂角末吹入鼻中,令嚏即出。(《圣惠方》)猪骨 象牙刮末,浮于新汲水上,吸之。(《奇方类编》)鱼骨 将鱼刺一根暗插在他头上,勿说破自下。(《同上》)一方, 至六七日不出,用琥珀珠一串,推入 所,牵引之即出。(《外台秘要》)鱼刺骨或枣核搁在咽喉不上下者 用活鸡一只,不必杀,就于肚下生取出肠,去污物,不可见水,用尺长弓弦一条,双套入肠内,看骨核在左右,将肠拨动,即粘在肠上,出,再用血竭为末,吹入患处,但不可就食热物。(《录竹堂方》)木屑抢喉 用铁斧磨水,灌之即愈。(《百一选方》)喉中物 用生鳅鱼,线缚其头,以尾先入喉中,牵拽出之。(《普济方》)桃李 咽 用狗骨煮汤,摩头上及喉即安。(《子母秘 》)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法经

    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药王夫君请入瓮

    药王夫君请入瓮

    徐子衿一朝穿越,魂穿到了古代的自己身上。聪明机智如她,果断把穿越小说里主角做过的事都做了一遍,进青楼,泡美男,闯江湖,女扮男装,游山玩水,做长公主,当小混混,在古代混的那叫一个风生水起!看到某个高冷禁欲男主标配的药王谷谷主?不哔哔,直接上!果断捕捉药王夫君一只!上床霸王花,下床白莲花!药王谷谷主最近很郁闷,面对如此有追求的小娘子,他该怎么对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挡我美男路杀无赦

    挡我美男路杀无赦

    臭名远扬的洛家小姐,懦弱,丑陋,资质低下,备受欺凌,打入冷宫当天却她却意外身亡。再次睁开眼睛,目光冷冽,聂人心魄。逃出皇宫,走到大街上,丑陋的外表格外显眼,肚子饿的在抗议,买完包子却发现自己没带钱,被当众轰走,正要破口大骂,却发现一个香喷喷的包子递到了她面前。。。。。当丑颜褪去,那是绝世容貌,当她展露才华,那是万丈光芒,众美男倾尽所有,只为博得她一笑。眉间的玫瑰更加妖艳。究竟谁会夺得她的芳心呢?
  • 权力纪元

    权力纪元

    这是一个传统没落,野心崛起的年代。波谲云诡之间,谁人端坐王位,谁人又拨弄风云。唯有黑暗中才可看见最纯粹的光明。而我,誓要摘下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辰。——————————————————讲述一个只求安逸的小炼金术士被一步步推向追逐权力的枭雄之路。他沐浴战火,行走黑暗,一步步转变心态,反思自身,并由此开创一个新的时代。书友群:437962759
  • 流氓的坏女友

    流氓的坏女友

    一对小可爱,一个单纯的约定,但却因为一个小插曲,使这段单纯的约定变质了...多年以后的相遇,正是人生中最单纯不掺杂质的年龄,会有怎样的心灵变化。.............我愿变成一个天使,只为永远守护在你身旁,直到老去。
  • 绝恋倾城:魔王的神医弃妃

    绝恋倾城:魔王的神医弃妃

    她是现代的天才神医,一朝穿越,成了魔武大陆的废物?白痴?她勾唇冷笑,这是说我吗?想我堂堂21世纪的天才神医,会是废物?会是白痴?真是瞎了你们的钛金合狗眼,还有,为什么刚刚穿越过来居然遇到了一个渣男太子,成了他的弃妃?真是是笑话,退婚当日,一封休书甩在了太子的脸上,“太子殿下,既然你看我不顺眼,我又对你无情,这婚还是退了的好,当然是我退婚”凤倾城就这样潇洒离开,不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个神秘的黑袍男子就这样盯上了她,就此开始了他的追妻之路……
  • 噬夜之门之现世星光

    噬夜之门之现世星光

    “这个世界上有着种种的不科学,而这种能力必定能改变命运。”灵魂的觉醒,拥有强大的魂力却一直逃避事实。孤僻少女的偶然所得到的能力,又会迎来什么样的挑战?星空之下……再续前世孽缘,重蹈覆辙,最后又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 我是修仙女主角

    我是修仙女主角

    【已完结】开神马玩笑,我,王茜茜竟是仙界大神的一缕神念,这还不说,那大神还是被众大神围殴致死,这人缘也忒差了点。最差资质又如何?被所爱之人亲手逼下悬崖又如何?看这妖孽是如何玩转此界,睥睨众生。此山是我开,此界是我护,要在此界炼,留下你的人。
  • 普罗米之痕

    普罗米之痕

    2040年,世界人口大爆发,自然资源人均量已经所剩无几,人们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怪才博士张罗米横空出世,他不愿意淹没在资源枯竭的历史洪流中,于是自行研究植物和机械,来施行一个名为‘普罗米之痕’的宏伟计划……
  • 风流半边街

    风流半边街

    收《谜样的汉江》、《风流半边街》、《一页风帆》、《野荠青青》等14篇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