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5400000031

第31章

大慈恩寺沙门基撰

经又妙吉(至)非真非有

赞曰。自下第二大段。调伏二乘心明大悲以破无。二乘唯自利。法执系缚。今说大悲妙慧方便解故。名调伏二乘心明大悲以破无。以着空者无大悲故。文段有三。初明大悲观自他疾。次所以者何下。释其所由。后菩萨如是下。结成离系。初中文二。初观疾相。后起大悲。此初也。自他疾。非真实。非定有。因缘假合。所共成故

经。如是观时(至)发起大悲

赞曰。此起大悲也。不应如凡夫有爱者以起悲。不如二乘起二见以起悲。或准下文。不应起爱味着诸定起见执爱无方便慧而起于悲。或不应见执彼实爱染名利等而起于悲。唯并为断一切有情客尘烦恼。起大悲也。前所不应。后所应也

经。所以者何(至)而有疲厌

赞曰。下释所。由此释所不应。若同凡夫二乘。起于爱见。执着味染。处在生死。即有疲厌。烦恼未亡。物我未遣。故有疲劳。而生厌倦

经。若为断除(至)无有疲厌

赞曰。此释所应。烦恼若亡。物我复遣。摄他同己。故于生死而无疲厌。故般若云。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此是常心摄他同己。无爱见缠心。故能常度而无倦也

经。菩萨如是(至)缠绕其心

赞曰。自下第三结成离系。有三。初结成离系。次引教证成。后广明缚解。初有四缚。初三自利。后一利他。此初缚也。乘前起下。故言如是。无疲厌故。便无爱见缠绕其心。此更互也。前言无爱见即无疲厌。此言无疲厌便无爱见。二互为因故

经。以无爱见(至)即得解脱

赞曰。此有二缚。以爱见灭。不为系缚。系缚无故。即得涅槃大解脱也

经。以于生死(至)证得解脱

赞曰。此缚利他。自既解脱。便有智力。为说妙法。令他离系。又证解脱

经。世尊依此(至)斯有是处

赞曰。此引教证成。初引。后结。若自有缚。不解他缚。凡夫二乘也。自能解故。能解他缚。如来等也。此说究竟利益一切故

经。是故菩萨(至)离诸系缚

赞曰。此结也

经。又妙吉祥(至)菩萨解脱

赞曰。下广明缚解有二。初问。后答。此双问也

经。若诸菩萨(至)菩萨解脱

赞曰。下答有二对。初明着禅名缚。不着禅则解。后明无巧有智名缚。有巧有智名解。此初对也。着四静虑八解脱八等持九等至名缚。味定不增修余慧品。摄有生故。若智善巧。不舍静虑诸等。持等而随所应摄益三有等生。而生三有。无所贪味。名为解脱

经。若无方便(至)是名解脱

赞曰。下明无巧有智名缚。有巧有智名解。有三。初标。次释。后解妙慧善巧差别。此初标也。此意说言。无善巧方便。但善摄妙慧名缚。二乘等是无智用故。有善巧方便并善摄妙慧名解。有善方便。慧之用故

经。云何菩萨(至)名为系缚

赞曰。下释有二对。初对住二乘无学菩萨。后对住二乘有学菩萨。初皆明缚。后皆明解。一一初皆问。次能答。后皆结。此问缚也。旧文二对。名字不同。义亦全别。应细勘之

经。谓诸菩萨(至)成熟有情

赞曰。答也。若诸菩萨。同二乘等。以三等持。而自调伏。有善妙慧也。由修空故。不以相好内饰其身。由修无相。不严佛土。由修无愿。不利有情。名无方便。或随所应。不要次配。旧云。以爱见心庄严佛土等。应云无正慧心严佛等。故名为缚

经。此诸菩萨(至)则为系缚

赞曰。结也

经。云何菩萨(至)名为解脱

赞曰。问解也

经。谓诸菩萨(至)修习作证

赞曰。下释有二。初释有妙慧。后释有方便。此释有妙慧也。有相者。无愿所观依他起性。无相者。无相所观圆成实性。空于此二。观我我所。都不可得。断染依他。修净依他。名修习于圆成作证也

经。复以相好(至)名为解脱

赞曰。此释有方便并结也。旧文翻前无观察义。准前应知

经。云何菩萨(至)名为系缚

赞曰。下第二对问缚也

经。谓诸菩萨(至)深生执着

赞曰。释也。见谓五见。烦恼谓贪嗔痴八缠三缚等。并如前说。此上现行。随眠谓种子。由安住此。修善本时。不回向菩提。而生执着。有诸烦恼。无方便也。又有释言。此谓双无。慧及方便二俱无故。旧无回向。前释为正

经。此诸菩萨(至)名为系缚

赞曰。结也

经。云何菩萨(至)名为解脱

赞曰。此问解也

经。谓诸菩萨(至)不生执着

赞曰。释也。远见故。修善回向。不生执着。二种是

经。此诸菩萨(至)名为解脱

赞曰。结也

经。又妙吉祥(至)是名为慧

赞曰。下解妙慧善巧善巧差别。总有二。初皆解慧。后解方便。此解慧也。能观诸法。身及疾二皆无等。是名慧。慧能观故

经。虽身有疾(至)名方便

赞曰。此解方便。虽疾不厌。常耐化生。慧之用也

经。又观身心(至)是名为慧

赞曰。第二解惠。身心者。五蕴和合假生疾者。依此众苦逼迫之用。此二无始展转相依。后生前灭。曾无暂问。非曾不生今始新生。非旧不灭今时始灭。又若言新有。即是旧来病。若言是旧疾。念念新所生。知身及疾念念有生灭。是故说言非新非故

经。不求身心(至)是名方便

赞曰。此解方便。二乘知身及疾生灭。求毕竟灭。永入涅槃。名无方便。菩萨不然。不求永灭。故有方便慧皆二乘有。异生所无。方便二乘无。皆唯菩萨有

经。又妙吉祥(至)不调伏心

赞曰。自下第三。双调二心。明菩萨行。彰不住道。以双破也。大文有三。初总标。次略释。后广说。此标也

经。所以者何(至)菩萨所行

赞曰。此略释也。烦恼生死。名不调心。出世自利。名调伏心

经。若于是处(至)菩萨所行

赞曰。下广说有三十七句。菩萨所行。分之为二。初三十四句。不同凡夫二乘所行。名菩萨所行。后有三句。得胜不舍劣。名菩萨所行。初中分七。初一句总。次有四句。次第不同凡夫二乘。次有四句。二二不同二乘凡夫。次有四句。次第不同二乘凡夫。次有七句。唯不同二乘。次有二句。唯不同凡夫。次有十二句。唯不同二乘。此总也。处谓处所。所修行处。或是道理处所。余又可知。旧有三十一句。二十八句不同凡夫二乘。后有三句。得胜不舍劣。初中有二。初十句。杂不同凡夫二乘。后有十八句。唯不同二乘。初中分四。初有三句。杂不同凡夫二乘。次二句。次第不同凡夫二乘。次有三句。初二不同二乘。后一不同凡夫。后有二句。次第不同二乘凡夫

经。若处观察(至)菩萨所行

赞曰。下四句次第不同凡夫二乘。此二句也。凡观生死。为所行境。便起烦恼。菩萨观生死。而无烦恼。二乘观涅槃。便毕竟灭。菩萨观涅槃。不毕竟灭

经。若处示现(至)菩萨所行

赞曰。此中二句。凡现四魔。乃成魔事。菩萨现四魔。乃越魔事。二乘求果智。非时证圣智。菩萨求种智。而不非时证圣智。菩萨证智。外应群机。而能济拔名不非时。二乘证智。外不利生。名曰非时。不应时故。非道理也

经。若求四谛(至)菩萨所行

赞曰。下四句。二二不同二乘凡夫。于中分二。初二句不同二乘。后二句不同凡夫。此初二句也。四谛者前方便。观内证者正根本观。非时证四谛。二乘所行。不非时证四谛。菩萨所行。自利不利他。名非时。自利亦利他。名为时。若正内证。便舍生死。二乘所行。虽正因证。摄受生死。名菩萨行

经。若行一切(至)菩萨所行

赞曰。此后二句。不同凡夫。凡夫有缘起。便生见趣。菩萨现缘起。而远见趣。现缘起者。现生死也。凡夫起有情及法相杂。有烦恼随眠。菩萨现二相杂。而无烦恼随眠

经。若正观察(至)菩萨所行

赞曰。下有四句。次第不同二乘凡夫。此初二句。二乘证无生故。堕声闻正性。菩萨证无生。不堕声闻正性。正性者人无我理。证智证此人无我理。名堕正性。凡夫摄受有情行处。有惑随眠。菩萨摄受有情行处。而无烦恼种

经。若正欣乐(至)菩萨所行

赞曰。后二句也。二乘乐远离。求身心灭入于涅槃。菩萨乐远离。不求身心尽永入涅槃。凡夫观三界而迷乱真如。菩萨观三界不迷乱真如。法界者真如也

经。若乐观察(至)菩萨所行

赞曰。下有七句。唯不同二乘。于中分二。初三等持行。后四余杂行。此初也。二乘观岂性。更无依求。菩萨观空性。仍求功德。二乘观无相。不外化众生。菩萨观无相。能外化众生。二乘观无愿。而灭有趣。菩萨观无愿。示现有趣。有谓三有。趣谓五趣。旧云无作者愿也

经。若乐游履(至)菩萨所行

赞曰。下四杂修。此初二也。无作者。无所起作。空性灭理。解观我无。故成差别。替者瘀也。二乘游空。不起众行。菩萨起空。起善根无废。二乘游六度。便欣涅槃。菩萨游六度。不欣涅槃。住无住故。有情心行妙智之彼岸。是涅槃故。旧云知心心数法。意显彼所求彼岸。知而不求

经。若乐观察(至)菩萨所行

赞曰。二乘修无量。求生梵世。因有漏故。此果必生初禅中故。菩萨修无量。求大菩提。因无漏故。二乘游六通。证漏尽之涅槃。菩萨游六通。不证涅槃。住无住故

经。若乐建立菩萨所行

赞曰。此有二句。唯不同凡夫。凡夫建立诸法。攀缘邪道。邪解分别诸法也。菩萨建立诸法。不缘邪道。正理解了。释诸法故。凡夫起六念。随生诸漏。爱慢等生故。菩萨起六念不生诸漏。灭诸漏故

经。若乐观察(至)菩萨所行

赞曰。下十二句。唯不同二乘。有三。初二句。不同离染受生。次七句。不同修菩提分法。后三句。不同证无为有为。此初二句。二乘观无漏。希求离染。菩萨观无漏。不希离染留惑。至惑尽证佛一切智故。二乘得有漏定。随定力而受生。菩萨得有漏定。不随定力而受生

经。若乐游履(至)菩萨所行

赞曰。下七句。不同修菩提分法。此初三句也。二乘修念住。求身受心法远离。菩萨修念住。不求四远离。远离者断烦恼。二乘起正断。勤断二恶。勤修二善。故见善不善。菩萨无分别起四正断。不见善不善。二乘起四神足。不能任运变现自在。菩萨起神足。能任运变现。加行大故

经。若乐游履(至)菩萨所行

赞曰。此中二句。二乘游五根。自既得已。亦起分别有情诸根胜劣之妙智境。菩萨游五根。无分别故。不起分别有情诸根之妙智境。虽有根上下力。而无分别故。由此旧云。而分别众生诸根利钝。二乘起五力。不求十力。菩萨起五力。而求十力

经。若乐安立(至)菩萨所行

赞曰。此中二句。二乘七觉皆圆满已。由有分别。后求佛法差别妙智妙用境界。菩萨七觉既圆满已。由无分别。更不求佛差别妙智妙用所行。智果满故。旧云。而分别佛之妙智。文乃相乖。不同二乘。理可成矣。二乘八道圆。厌背邪道。菩萨八道满。不厌邪道。常教化故。旧云。而乐行无量佛道。求于果满。二乘不求作佛。故不乐行

经。若求止观(至)菩萨所行

赞曰。下三句。不同证无为有为。初二不同无为。后一不同有为。二乘求止观二因。堕毕竟灭。菩萨起止观。不堕毕竟灭。常化众生故。资粮者因也。二乘观无生灭理。不能相好严身成满佛事。菩萨内观无生灭理。仍相好严身。成诸佛事。此二证无为不同。下明有为事业不同。二乘起威仪弃舍一切佛法缘虑之心。起世事已。不能更观出世理事。菩萨起二乘之威仪事。亦能内缘一切佛法理事等。加行大故

经。若随诸法(至)菩萨所行

赞曰。上三十四句。不同凡夫二乘所行。下之三句。得胜不舍劣。名菩萨所行。一入定现威仪。二证理现众相。三得果现修因。此中二句。究竟清净本性常寂真如也。妙定者能观定也。虽得真如。能缘胜定。随定所行。不舍有情所乐威仪。或即不起灭定而现威仪。第一句也。一切佛土。其性空寂。无成无坏。如于空者法性土也。虽观殊胜一切法性无相空土。非不种种庄严佛土。利乐有情。修劣报化土。第二句也

经。若乐示现(至)菩萨所行

赞曰。此有一句。虽求殊胜八相现化。未为佛事。不舍修劣诸菩萨行。此中且说在果二相。后之三句。显能为胜不舍劣故

经。说是一切(至)发心趣向

赞曰。品第五段。结成利益。虽因次说菩萨所行天子发心。然是一品。终是利益。是以属品为第五段。不属近文

不思议品

方便品下。合有五品。明利他行。初之四品。隐迹利他。未现大神通。随类济物。故名隐迹利他。密权也。此之一品。现大神通。明显迹利他。显权也。神通妙用上位能知。故非下心之所思虑。亦非下言之所议度。今此广明。名不思议品。此以无漏慧根为性。不思议体即神通故。其通之境妙用亦难测亦名不思议

经。时舍利子(至)当于何坐

赞曰。就此品中。大文有四。初鹙子心念。二无垢诃说。三显不思议。问妙吉祥十方坐是。四时众获益。八千菩萨得解脱是。此初文也。心念床座。希自坐之。旧文有三。无时众益

经。时无垢称(至)求床坐耶

赞曰。下第二无垢诃说。于中有四。一问鹙子。二鹙子反答。三无垢广说。四时众获益。此初问也。由昔心念。我等今者。为闻法故。二应相率。随从诣彼。既不求座。故作此征

经。舍利子言(至)非求床坐

赞曰。二鹙子反答

同类推荐
  •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从公三录

    从公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历代词话

    历代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摄大乘论章

    摄大乘论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台山志

    天台山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少年联盟

    少年联盟

    他是S3时期的天才选手,本应一路挺进世界总决赛,可惜遭人暗算,从此出走国外,消失三年。三年后,曾经的队友一纸求救书把他召回,以一个教练的身份重回联赛,纠集五位问题儿童,一路过关斩将,誓要拿下世界冠军!!
  • 三国后之琉璃

    三国后之琉璃

    她是个杀手,一朝穿越成为丞相之女,所谓的天命皇后,却装成傻子,他是天子不负天下人,却唯独负她,他说:“如果一切重新开始,你会不会和我在一起。”她平静的看着他:“错过就再也回不去了。”决绝地转过身离开了这个宏伟冰冷的皇宫他是王爷,许她“十里红妆,天下为聘”的诺言,为她遣散后宫,力排众议,只封她一人为自己的皇后,与她俯瞰这大好河山;他一国太子,因她一句不可能的戏言,为她机关算尽,他们是天之娇子,却甘愿为她放弃一切,她不会爱,也不想爱,可是却又一步步体会到爱,当一切都因为她的死而结束时,方才知道这只是开始
  • 三傻成神

    三傻成神

    世人所不齿的三个傻子,踏上了英雄辈出的上古大陆。他们的理想与坚守,在别人眼中是可笑甚至愚蠢的,可他们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即使再苦再难,也努力坚持着。因为他们相信,终有一天,他们将乘着亲手打造的龙舟,破开寂静之海的狂涛,驶向那召唤英雄的原大陆!破天战神,巨炮金刚!正义守护战神,张飞!银月光辉战神,潘驴!
  • 春季营养食谱

    春季营养食谱

    《家庭美食坊丛书》根据四季的特点、不同的家常菜式、南北方的不同饮食习惯,精选了一千多道家常菜。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又有保健功效,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家庭美食坊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还有相关的营养知识,是家庭食物调养的有益参考书。
  • 蛮荒霸业

    蛮荒霸业

    这里讲的是在一个混沌初开,盘古开天劈地之后.......经过了几千亿年的变化,蛮荒世界化为三千大星球,生活着万种种族,而那时候人类就是其中最低等的一种。。。。
  • TFBOYS之爱恋相依

    TFBOYS之爱恋相依

    因为在某餐厅的奇葩相遇,促成了三对情侣,他们的爱情历经坎坷,最后能否在一起?请看正文。(本文纯属虚构,如有相同之处,纯属意外)
  • 约翰王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三国群侠

    三国群侠

    三国,讲述曹,刘,孙三家之间的斗争,不一样的思路,不一样的三国。
  • 泣语

    泣语

    我不轻易说出他们的经历。切记,当你知道后,勿要相信。你看到的,只是一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