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13300000003

第3章

第二说经缘起门。问。净名经叹诸菩萨云。其见闻者无不蒙益。诸有所作悉不唐捐。今胜鬘既是法身大士。随感以现形。适机而演教。如肇公云。法身无像。物感则形。冥权无谋。动与事会。今有何等大因缘故演说此经。答。意乃多途。略明二种。一为逾阇国内七岁已上男女之流。宿昔共胜鬘结大乘眷属。今欲使其善根成就。故假仰请佛起诸愿行。乃至承佛神力说斯经。二者通为一切学大乘人。使禀教之流。识大乘法十五条义。则疑无不灭。解无不生。但有进路而无退道。究竟一乘得成佛也。是以第十六名云。此经断一切疑决定了义。即其明证。问。以何义故知有通别二种意耶。答。佛于逾阇国内像现虚空。胜鬘对佛演说斯教。佛去已后。胜鬘与王各化国内所有人民。令七岁已上皆学大乘法。是故当知有别为也。佛还舍卫。告命阿难及以帝释。令于天上人间广弘斯教。是故当知有通为也。

次明宗旨门。此中有二。一正明宗旨。二明同异。此经章虽十五。统其旨趣以一乘为宗。所以然者。凡有二义。一者。凡欲识经宗。宜观经题。若舒之章有十五。若卷之则归乎一乘。是故用一乘为经旨也。二者。如法华云。三世诸佛略明五乘。广则八万法藏。虽有广略不同。而意唯为显一理。教乎一人。故譬喻品云。诸有所说。皆为无上菩提。悉为化菩萨故。今当复以譬喻更明此义。更明此义者。更明唯有一理。唯教一人。故知若法若譬若语若默诸有所作为明一乘。法华既尔。此经亦然问。若尔。一教便足。何烦两经。答。般若一法。遂有五时。一乘无二。何妨两说。又虽复至道唯一。转势说法。故有多门。如将适病人。回变食味。又广略有无互现。此经略说。法华广明。此有二死五住之言。则法华无也。彼有三会及种种权实。则此教无也。余有无事多。不可具叙。若约缘不同者。法华为回小入大人说。故涌出品云。除前修习学小乘者。如是等人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即明证也。此经为直往菩萨说。阿逾阇国。谓无生国。此国常说无生。常有学大乘人习无生观。故为之直说一乘使成佛也。问。若尔。但应说一乘法。何故文中复辨三乘。答。为一乘人令识权实。识权则无退路。解实直进不回。又识权即能化他。解实则成自行。又此为会三故辨三。非为三缘而说三也。第二同异门者。人言此经亦以一乘为宗。于境智二门。乘义是境。例如法华会三归一。三一是二智之境。今明会五归一。一是实智之境。今谓义不全尔。若三一是所观之义。则名为境。即能照之智亦是乘。故下文云一乘即菩提。菩提即智也。大乘通境智。有人言于因果二门。乘义是因。因能趣果。今谓义不全尔乘具因果及非因果。如下会二乘归一乘。即以因果义为乘。若以三乘四智为乘。即从因趣果义。纵任自在。嬉戏快乐。此是自运名乘。佛自住大乘。还以此法度他。即以运他名乘。此则因果俱运。则因果俱乘。非因非果乘者。非因非果。言忘虑绝。故名大乘。文殊十礼经云。诸佛虚空相。虚空亦无相。离诸因果故。敬礼无所观。问。非因非果云何名运答。体悟非因果。令人出四句超百非。故是真运。故以非因非果是乘体。因果是用。江南瑶法师云。此经以三义为宗。论解惑所系。辨明八谛。谛则如解之所解。如惑之所惑也。次辨解惑之本。故明自性清净本无染。后则会二归一乘。此言三义者。以圣谛为解惑之境。即是一义。自性清净是解惑之本。是其二义。一乘明灭惑修行得成极果。是其三义。古人虽不见乘三义。而初一是乘境。次一是乘性。后一是乘得。今亦不同此说。若取三义。乘性乘境乘得。此三摄乘义尽。古人不见论明此三义。所以不说之。今明此经有十五章。悉得是经名。并得是乘体。但案题为宗。故以一乘为正也。

次辨教差别门有二。一明立教意。次明教门不同。论云。泥洹是真法宝。众生藉种种门入。门虽不同。大明二种。一藉事以受悟。如香积佛土。以香为佛事。二因无言以登圣。如寂漠世界。外无示说。内无识虑。三因方言以改凡。如娑婆国土。随物而现形。适机而演教。教虽万差。考其大宗。同是无名相中强名相说。欲令众生因言以悟无言也。但取相之徒。闻至理无言。教有于言。无言之理不得有言。有言之教不可无言。是则理教永分。生乎二见。大品云。诸有二者无道无果。涅槃云。明与无明愚者谓二。故下章云。坚执妄说违背正教。名为外道腐败种子。是故不应起理教二见。今所明者。所诠之理绝言。诠理之言常绝。故言满十方不吐一名字。如天女之诘身子。汝乃知解脱无言。而未悟言即解脱。既云言即解脱。亦应解脱即言。言即解脱。虽言无言。解脱即言。虽无言而言。言而无言。非定有言。无言而言。非定无言。故非言非无言。亦非理非教。名心无所依。乃识理教意也。如法华云。我以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像法决疑经云。我从初出世乃至涅槃。不说一字不度一人。大集经云。菩萨了一切法门疾得菩提。所谓一切法心无所著。肇法师云。其为论也。言而无当。破而不执。傥然靡据。事不失真。萧焉无寄。理自玄会。家师朗和上。每登高座。诲彼门人。常云。言以不住为端。心以无得为主。故深经高匠。启悟群生。令心无所著。所以然者。以著是累根。众苦之本以执著故。三世诸佛敷经演论。皆令众生心无所著。所以令无著者。著者是累根。众苦之本。以执著故。起决定分别。定分别故。则生烦恼。烦恼因缘。即便起业。业因缘故。则受生老病死之苦。有所得人未学佛法。从无始来任运于法而起著心。今闻佛法更复起著。是为著上而复生著。著心坚固。苦根转深。无由解脱。欲令弘经利人。及行道自行。勿起著心。此叙说教之大意也。次明教门不同。南土人云。教有三种。一顿教。二渐教。三无方不定教。顿教。谓华严之流。渐教。从趣鹿苑乃至涅槃。五时次第。目之为渐。三无方之教。出前二种之外。即胜鬘尊经是也。故此经过大品。包法华。与涅槃齐极。虽以一乘为体。而显言常住。故得与涅槃理同。虽说一体三归。而以一乘为致故包法华之说。既义适两教。故属无方。又是别应于机。非双林之说。故异涅槃。立三教者云。楞伽法鼓及以此经。并属无方之教。但法鼓居此经之前。何以知之。法鼓在舍卫城为波斯匿王说。王于佛所。始得大乘之信。方遣书报女。乃有今说。故知法鼓居此经之前。楞伽经第四卷云。我以神力建立。令胜鬘及二智满足诸菩萨等。宣说如来藏及识藏。亦文云。胜鬘夫人承佛威神力说如来境界。以此故知楞伽在此经后也。在南海楞伽山顶。为海中住大菩萨。明八识二死五住一乘无相常住如来藏等。法鼓对大迦叶说。明如来常住真我之性。又明化城穷子等譬。事似法华。佛因波斯匿王击鼓吹呗来佛所。因为说法鼓。在此经前后义实如之。三教五时非今所用。北土彰于五时。立四宗教。谓因缘假名不真及真。如是等义。法华疏内具论得失。从菩提留支度后至于即世。大分佛教为半满两宗。亦云声闻菩萨二藏。然此既有经论诚文。不可排斥。但众生闻于二藏。则起大小二心。然须知至道未曾小大。赴大缘故而强名为大。随顺小缘故假名为小。欲令因此大小。了悟至理非大非小。然既不住于两是。岂可心存于二非。识此大宗。则三藏无失。问。为大小人说二藏者何等是大小人耶。答。菩萨有二。一直往菩萨。二回小入大。为此二人说菩萨藏。为直往人说。亦得名之为顿。以不从小入于大故。为回小人说。目之为渐。以其从小入于大故。此之顿渐如法华说。是诸众生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便信受入如来慧。此直往顿也。除前修习学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即回小渐也。说声闻藏亦为二人。一本乘声闻。二退大取小。为此二人说声闻藏。今此经。二藏之中菩萨藏摄。二菩萨中直往所收。以彼七岁已上。未曾入小。顿闻大乘。是故名为直往人也。问。大小二乘俱有三藏。此经于三藏中何藏所收摄。答。题既云经。经者谓修多罗。修多罗藏摄。问。何故非余二藏所收。答。修多罗通。又为三藏之本通诠一切者。名修多罗本教。局诠戒行。名曰毗尼。重辨前二者。名阿毗昙。故婆沙云。种种杂说。名修多罗。广说戒律。名曰毗尼。说总相别相。名阿毗昙。涅槃经云。此是契经甚深之义。此是戒律轻重之相。此是毗昙分别法句。故知此三。约能诠之教有其本末。约所诠有通局不同。是故此经初藏所摄。

同类推荐
  • LUCASTA

    LUCAST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六字神咒王经

    佛说六字神咒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老子解略

    老子解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菩萨诃色欲法

    菩萨诃色欲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骑斗世界

    骑斗世界

    白鸟院长说:“咱阿卓哪点都好,听话热心懂礼貌,就是有一点,脸皮略厚。”基友黑本说:“阿卓这家伙除了不要脸还是不要脸,其他的就没啥了。”老对手爱德兰说:“我处处强过他,只比起无耻这一点我甘拜下风。”阿卓自己说:“我为我自己代言!诶诶诶,这朵花有人要吗,没人要的话我搬回家了啊。”某花......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复仇:罗马

    复仇:罗马

    国家的落后,残忍的学校,仗势欺人的同学,还有幕后掌控这一切的手……失去了双亲和朋友,获得的是背叛与不甘。罗马的角斗,让她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是生,什么是死。一年以后,家人的死因,又有着落了吗?谁才是凶神恶煞的棋子?谁才是真正表里不一的凶手?她的结局,终会如何?
  • 奥本海默

    奥本海默

    坚定信念,相信自己;我很瘦弱,但我的心很坚强;选准努力的方向会使成功更容易些;随意做的事有可能会成为你一生的负担;不要做你不喜欢的事,那是在浪费时间;如果你身边都是科学家,那也许有一天你也会成为科学家。
  • 天殇:破戮重器

    天殇:破戮重器

    混沌异世,以武为尊,举世为棋,众生刍狗?与我何干?落叶归根,我只想回去而已。敢以我为棋,以我为祭,以我为引?天欲亡我天亦殇!管你妖孽天骄,绝世红颜,转生强人!辱我欺我阻我者,九霄黄泉,轮回六道,究极时空,杀杀杀,以杀止杀,杀出一个朗朗乾坤,白日青天。
  • 黄庭内景玉经注

    黄庭内景玉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君心如镜暖如阳

    君心如镜暖如阳

    他是北国消失三年的战神北君华,一朝外出救下林中奄奄一息的女子。女子穿着西域的服装脚上竟然戴着摄魂铃,更让北君华想不到的是女孩醒来过后竟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而且竟然还是“哑巴”一场拍卖女孩成了他复仇的棋子。他是北国的皇上北君心,明知道他自己的亲大哥是为了报仇他只能任由他去。他是北国的乐师北君娄,一首曲子让他和她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到了一起。他是北国的三王爷北君无,一生逍遥不问名于利却为了她去争夺天下。终于有一天关于隐世神族的事情大白于天下。是天下人的悲哀?或许也是神族人类的悲哀。
  • 仙侠奇缘之天门仙引

    仙侠奇缘之天门仙引

    仙引上古野史载,有‘无名氏’作《天门仙引》奇文;然天地难预测,世事不可料;天门小‘引’诗序在,‘引’后奇文佚无踪;有后人于无意间偶读《天门仙引》诗序,觉引文诗句颇多玄奇神妙,忽而灵光闪过,欲续作《天门仙引》奇文以传世。故此人自号曰‘天门木木’迹于名山大川中,踪于星宇诸天外;结交天下英豪士,偕与世间俊杰游;阅山海经文,览诗书礼易;学百家经典,习诗词歌赋;听传记奇传,诵齐谐奇书;观应谐之录,读般若古经。‘天门木木’以丹青神来之笔,天马行空之妙想奇思,引经据典,文思泉涌而出,开始创作《天门仙引》谐录奇文……。如此,由上古《天门仙引》诗序引出一个浩大玄奇神妙无双的缥缈传奇世界……。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